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辽】DB21∕T 2885-2017: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统的具体情况,如设计参数、控制措施等进行分析后合理确定。 3自前关于变频调速水泵的控制方法很多,如供回水压差 控制、供水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甚至供热量控制)等,需要设 计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成熟、可靠的控制方案。 最常见的是供回水压差控制方案
了防止采用过大的循环水泵,提高输送效率。本标准公式 5.2.17同时考虑了不同管道长度、不同供回水温差因素对系 统阻力的影响。循环水泵所选用的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详见本标准第7.3.12条。 考虑室内干管比摩阻与L≤400m时室外管网的比摩阻取 值差距不大,为了方便计算,本标准在L<400m时,按a= 0.0115计算
指标,有必要对其作出规定。本标准能效限值参考了主编单位近 儿年儿十项工程的检测结果,并参照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 程评价标准》GB50801的能效限值
5.2.19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1采用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首先应根据工程场地条件、地 页勘察结果,评估理地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采用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理管换热系统是成败的关键。这 种系统的计算与设计较为复杂DB31T 1267-2020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pdf,地理管的理管形式、数量、规格 等必须根据系统的换热量、理管占地面积、岩土体的热物理特 生、地下岩土分布情况、机组性能等多种因素确定。 2地源热泵地理管系统的全年总释放量和总吸收量(单位 kWh)应基本平衡。对于地下水径流流速较小的地埋管区域, 在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放量和总吸收量应平衡。两者 相差不天指两者的比值在0.8~1.25之间。对于地下水径流流速 较大的地理管区域,地源热泵系统总释放量和总吸收量可以通过 地下水流动(带走或获取热量)取得平衡。地下水的径流流速的
分原则:1个月内,地下水的流动距离超过沿流动方向的 布置区域的长度为较大流速:反之为较小流速。 地埋管系统全年总释放量和总吸收量的平衡,是确保土 执平衡的关键要求。决定系统实时供冷量(或供热量)的 术之一在于地理管与土壤的换热能力。因此,应分别计算 计冷负荷与冬李设计热负荷情况对地理管长度的要求 1)当地埋管系统的全年总释热量和总吸收量平衡(或基 本平衡)时,一般而言,可以按照该系统作为建筑唯 一的冷、热源来考虑。如果这时按照供冷和供热工况 分别计算出的地理管长度相同,说明系统夏季最大供 冷量和冬季最大供热量刚好分别能够与建筑的夏季设 计冷负荷和冬季的设计热负荷相一致,则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的性质不同,大 多数建筑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应 该按照供冷和供热工况分别计算出的两个地埋管长度 中的较天者采用,才能保证系统作为唯一的冷、热源 而满足全年的要求。 2)当地理管系统的全年总释热量和总吸收量无法平时, 不能将该系统作为建筑唯一的冷、热源(否则土壤年 平均温度将发生变化),而应该设置相应的辅助冷源或 热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按照上述计算的地理管 长度的较大者来选择,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只是一种 浪费。因此这时宜按照上述计算的地埋管长度的较小 者来作为设计长度。举例说明:如果是供冷工况下的 计算长度较小,则说明需要增加辅助热源来保证供热 工况下的需求;反之则增加冷却塔等设备将一部分热 量排至大气之中而减少对土壤的排热。当然,还可采 用其他冷热源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解决, 通过检测地下土壤温度,调整运行策略,保证整个冷 热源系统全年高效率运行。地源热泵系统与其他常规
能源系统联合运行,也可以减少系统造价和占地面积, 其他系统主要用于调峰。 4对于冬季有可能发生管道冻结的场所,需要采取合理的 冻措施,例如采用乙二醇溶液等,
1地下水使用应征得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同意。必须通 过工程现场的水文地质斯察、试验资料:获取地下水资源详细数 据,包括连续供水量、水温、地下水径流方向、分层水质、渗透 系数等参数。 水源热泵机组的正常运行对地下水的水质有一定的要求。为 两足水质要求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如采用除砂器、除 垢器、除铁处理等。正确的水处理手段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 提,不容忽视。 2采用变流量设计是为了尽量减少地下水的用量和减少输 送动力消耗。但要注意的是:当地下水采用直接进人机组的方式 时,应满足机组对最小水量的限制要求和最小水量变化速率的要 求,这一点与冷水机组变流量系统的要求相同。 3地下水直接进入机组还是通过换热器后间接进入机组 需要根据多种因素确定:水质、水温和维护的方便性。水质好的 地下水宜直接进入机组,反之采用间接方法:维护简单工作量不 大时采用直接方法:地下水直接进入机组有利于提高机组效率 因此设计人员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4为了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要求采用地下水全部回灌 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为了保证不污染 地下水,应采用封团式地下水采集、回灌系统。在整个地下水的 使用过程中,不得设置开式的水池、水箱等作为地下水的蓄存 装置。
.21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设
海水源地源热泵系统,本质上属于地表水的范畴。但因为海 水的特殊性,本标准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
海水水文状况包括:拟应用的海域现状、海域等深线和水下 地形图:不同深度的海水水温、冰点温度等参数及其动态变化 冬季历史最低潮位;海流流速和流向及其动态变化:海水水质及 其动态变化:海水规划利用情况:潮汐特征、潮位特征值、潮差 持征值:波浪、各不同重现期的波要素(波高、波向、波周期 等);拟利用海域的泥砂状况,包括泥砂来源、悬移质泥砂运动 海水有一定的腐蚀性,沿海区域一般不宜采用地下水地源热 泉,以防止海水侵蚀陆地、地层沉降及建筑物地基下沉等;开式 系统应控制使用后的海水温度指标和含氯浓度,以免影响海洋生 态环境;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与管道的耐腐蚀问题 海水由于潮汐的影响,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的水流应力。 接触海水的管道和设备容易附着海洋生物,对海水的输送和 利用有一定影响。为了防止由于水处理造成对海水的污染,对海 水进行过滤、杀菌等水处理措施时,应采用物理方法
5.2.22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要求
同海水源热泵等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一样,污水源地源热泵 系统的设计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同时,还要注意其特殊性,对污水 的性质和水质处理要求的不同,会导致系统设计上存在一定的 区别。
5.2.23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及 污染。系统投入运行后,应对抽水量、回灌量及其水质进行定期 监测。
5.2.24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冬季供暖设备的规定。
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供冷和供热功能,比较适合辽宁省寒冷 地区集中热源未运行时需要提前或延长供暖时使用。对于冬季寒 令的地区使用时应考虑机组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室外温度过低会 降低机组制热量,因此设计师必须计算冬季设计状态下机组的 OP,当热泵机组失去节能上的优势时就不应采用。对于性能 上相对较有优势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COP限定为2.00;对 于规格较小、直接膨胀的单元式空调机组限定COP为1.80。冬 李设计工况下的机组性能系数应为冬季室外空调或供暖计算温度 条件下,达到设计需求参数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入功 率(W)的比值。 5.2.25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反映了空调水系 统中循环水泵的耗电与建筑冷热负荷的关系,对此值进行限制是 为了保证水泵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降低水泵消群。循环泵所选 用的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详见本标准第7.3.12条。 系统半径越大:充许的限值也相应增大。故把机房及用户的 阻力和管道系统长度引起的阻力分别计算,以B值反映系统内 除管道之外的其他设备和附件的水流阻力,αL则反映系统管 道长度起的阻力,同时也解决了管道长度阻力a在不同长度时 的连续性问题,使得条文的可操作性得以提高。公式中采用设计 冷(热)负荷计算,避免了由手应用多级泵和混水泵造成的水温 差和水流量难以确定的状况发生。 温差的确定。对于冷水系统,要求不低于5℃温差,正常情 况下是能够实现的。空调热水系统最小温差的限制,符合辽宁气 医区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了空调自动控制与调节能力。对非常 现系统应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A值是反映水泵效率影响的参数,由于流量不同,水泵效率
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供冷和供热功能,比较适合宁省寒冷 地区集中热源未运行时需要提前或延长供暖时使用。对于冬季寒 令的地区使用时应考虑机组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室外温度过低会 降低机组制热量,因此设计师必须计算冬季设计状态下机组的 COP,当热泵机组失去节能上的优势时就不应采用。对于性能 上相对较有优势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COP限定为2.00;对 于规格较小、直接膨胀的单元式空调机组限定COP为1.80。冬 李设计工况下的机组性能系数应为冬季室外空调或供暖计算温度 条件下,达到设计需求参数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入功 率(W)的比值。
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A值按流量取值,更符合实际情况。根 据现行国家标《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中水泵的性能参数,并满足水泵工作在高效区的要求,当 水泵水流量<60m/h,水泵平均效率取63%;当60m/h<水泵 水流量<200m/h时,水泵平均效率取69%;当水泵水流量 >200m*/h时,水泉平均效率取71%。 当最远用户为空调机组时,L为从机房出口至最远端空调 机组的供回水管道总长度,当最远用户为风机盘管时,L应减 去100m。
5.2.26供热系统水力不平衡的现象现在依然很严重,
平衡是造成供热能耗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水力平衡又是 保证其他节能措施能够可靠实施的前提,因此对系统节能而言: 首先应该做到水力平衡。 当热网采用多级泵系统(由热源循环泵和用户泵组成)时, 支路比摩阻与干线比摩阻相同,有利于系统节能。当热源(热力 站)循环水泵按照整个管网的损失选择时,就应考虑环路的平衡 问题。 环路压力损失差意味看环路的流量与设计流量有差异,也就 是说,会导致各环路房间的室温有差异。随着系统调节设备的进 步和供暖管理水平的提高,供暖系统各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 可以控制在12%以内。 对于通过计算不易达到环路压力损失差要求的,为了避免水 力不平衡,应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否则出现不平衡问题时将无 法调节。而且,静态平衡阀还可以起到测量仪表的作用。静态水 上平你信人沉四
5.2.27静态水力平衡阀是基本的平衡元件,
次调试平衡后,室内散热器恒温阀的动作引起系统压差的变化 不会太大,因此,只有在某些条件下需要设置自力式流量阀或自 力式流量压差控制阀 静态水力平衡阀包括:手动水力平衡阀、静态平衡阀:流量
控制阀包括:动态(自动)平衡阀、定流量阀等。根据城镇建设 行业标准《自力式流量控制阀》CJ/T179=2003,自力式流量控 制阀的定义为:“工作时不依靠外部动力,在压差控制范围内, 保持流量恒定的阀门”。因此,称流量控制阀为自力式流量控 制阀。 压美控制阀为白九式压美控制阀
5.2.28每种阀门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压差范围要求,设计时,阀
两端的压差不能超过产品的规定。 权度的定义是:“调节伐全开时的压力损失公Pi与调节 伐所在串联支路的总压力损失公P。的比值”。它与伐门的理想特 性一起对阀门的实际工作特性起看决定性作用。当阀权度为1 时,△P。全部降落在调节阀上,调节阀的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 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场所中,随看阀权度值的减小,理想的直 线特性趋向手快开特性,理想的等百分比特性趋向手直线特性。 对于自动控制的阀门(无论是自力式还是其他执行机构驱动 方式,由于运行过程中开度不断在变化,为了保持阀门的调节 特性,确保其调节品质,自动控制阀的阀权度宜在0.3~0.5 之间。 对于静态水力平衡阀,在系统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就已 固定,运行过程中,其开度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对阀权度没有 严格要求。 对于以小区供热为主的热力站而言,由手管网作用距离较 长,系统阻力较大,如果采用动态自力式控制阀串联在总管上: 由于阀权度的要求,需要该阀门的全开阻力较大,这样会增加水 泉能耗,因为设计的重点是考虑建筑内末端设备的可调性,如果 需要自动控制,可以将自动控制阀设置于每个热力入口(建筑内 的水阻力比整个管网小得多,这样在保证同样的阀权度情况下伐 门的水流阻力可以大为降低),同样可以送到基本相同的使用效 果和控制品质。因此,本条第2款规定在热力站出口总管上不宜 串联设置自动控制阀。考虑到出口可能为多个环路的情况,为了
初调试,可以根据各环路的水力平衡情况合理设置静态水力平衡 阀。静态水力平衡阀选型原则:静态水力平衡阀是用于消除环路 剩余压头、限定环路水流量的,为了合理地选择平衡阀的型号: 在设计水系统时,一定要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及平衡计算。对于旧 系统改造时,由于资料不全并为方便施工安装,可按管径尺寸配 用同样口径的平衡阀,直接以平衡伐取代原有的截正阀或闸阀 日需要作压降校核计算,以避免原有管径大使流经平衡阀时产生 的压降过小,引起调试时由于压降过小而造成仪表较大的误差 校核步骤如下:按该平衡伐管辖的供热面积估算出设计流量:按 管径求出设计流量时管内的流速(m/s),由该型号平衡阀全升 时的值,按公式△P=(u·p/2)(Pa),求得压降值△P (式中p=1000kg/m),如果△P小于2kPa~3kPa,可改选用小 口径型号平衡阀,重新计算?及公P,直到所选平衡在流经设 计水量时的压降△P≥2kPa~3kPa时为止。 尽管自力式恒流量控制阀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自动稳定环路流 量的特点,但是其水流阻力也比较大,因此即使是针对定流量系 统,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首先是通过管路和系统设计来实现各环 路的水力平衡(即“设计平衡”);当由于管径、流速等原因的确 无法做到“设计平衡”时,才应考虑采用静态水力平衡阀通过初 调试来实现水力平衡的方式;只有当设计认为系统可能出现由于 运行管理原因(例如水泵运行台数的变化等)有可能导致的水量 较大波动时,才宜采用阀权度要求较高、阻力较大的自力式恒流 量控制阀。但是,对于变流量系统来说,除了某些需要特定定流 量的场所(例如为了保护特定设备的正常运行或特殊要求)外 不应在系统中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5.2.29一、二次热水管网的敷设方式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总投 资及运行费用,应合理选取。对于庭院管网和二次网,管径一般 较小,适合直埋敷设,投资较小,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对于 次管网,可根据管径天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直理或地沟 设
资及运行费用,应合理选取。对于庭院管网和二次网,管径一般 较小,适合直埋敷设,投资较小,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对于一 次管网,可根据管径大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直埋或地沟 敷设
安全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还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全面监测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 高管理水平。 2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提 高并使锅炉在高效率下运行,大幅度地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 气污染。 3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时改变供执热量 提高并保证供暖质量,降低供暖能耗和运行成本。 条文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是确保安全、实现高效、节能与经 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具体监控内容分别为: 1)实时检测: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全面、及时地 厂解锅炉的运行状况,如运行的温度、压力、流量等 参数,避免凭经验调节和调节滞后。全面了解锅炉运 行状况:是实施科学调节控制的基础。 2)自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随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 求的变化,调节锅炉房供热量(如改变出水温度,或 改变循环水量,或改变供气量)是必不可少的,手动 调节无法保证精度。 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随时测量室外的温度和整个 热网的需求,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调节投入燃料量(如炉 非转速)等手段实现锅炉供热量调节,满足整个热网的热量需 求,保证供暖质量。 3)按需供热: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通过软件开 发,配置锅炉房系统热特性识别和工况优化分析程序, 根据前期的运行参数、室外温度,预测该时段的最佳 工况,进而实现对系统的运行指导,达到节能的自的。 4)安全保障:计算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软 件,可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分析,做出及时判断: 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及时抢修,防正事故进
一步扩大、设备损坏产重,保证安全供热 5)健全档案: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建立各种 信息数据库,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 分析,并根据需要打印各类运行记录,储存历史数据 方便量化管理。 5.2.32本条文对锅炉房及热力站的节能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 求。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比如气候补偿器)的主要目的是对供 热系统进行总体调节,使锅炉运行参数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前提 下,随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锅炉房的供 热量与建筑物的需热量基本一致,实现按需供热,达到最佳的运 行效率和最稳定的供热质量。 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后,还可以通过在时间控制器上设定不 同司时间段的不同室温,节省供热量,合理地匹配供水流量和供水 温度,节省水泵电耗,保证恒温阀等调节设备正常工作;还能够 控制一次水回水温度,防正回水温度过低减少锅炉寿命 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气候补偿器的功能和控制方法不完全租 同,但必须具有能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变化自动改变用户侧供 回水温度、对热媒进行质调节的基本功能。 气候补偿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供热系统已经达到水力平衡 要求,各房间散热器均装置了恒温阀,否则,即使采用了供热量 控制装置也很难保持均衡供热
5.3.1室内供暖系统热媒及热媒温度的选择。
5.3.1室内供暖系统热媒及热媒温度的选择。 以热水为热媒的最优点,是可以根据室外气象条件的变 化,改变温度和循环水量,做到质与量同时进行调控,从而达到 最大限度的节能。实践证明,采用热水作为热媒,不仅对供暖质 量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便于进行节能调节。因此,本标准规定室 内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供暖系统的热媒。 1以前的室内供暖系统设计,基本是按95℃/70℃热媒参
数进行设计,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合理降低建筑物内供暖系统的 热媒参数,有利于提高散热器供暖的舒适程度和节能降耗。近年 来国内已开始提倡低温连续供暖,出现降低热媒温度的趋势。 研究表明:对采用散热器的集中供暖系统,综合考虑供暖系统的 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当二次网设计参数取75℃/50℃时,方案 最优,其次是取85℃/60℃时。 自前,欧洲很多国家正朝着降低供暖系统热媒温度的方向发 展,开始采用60℃以下低温热水供暖,这也值得我国参考。 2本条从对地面辐射供暖的安全、寿命和舒适考虑,规定 共水温度不应超过60℃。从舒适及节能考虑,地面供暖供水温 度宜采用较低数值,国内外经验表明,35℃~45℃是比较合适的 范围,故作此推荐。 3根据不同设置位置覆盖层热阻及遮挡因素,确定毛细管 网供水温度。
5.3.2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系统能够满足住宅分户
检修、调节的使用需求;具有公共功能的共用立管、总体调节和 检修的阀门、系统排气装置等可以方便地设置在公共空间内,不 占据套内空间,不需入户维护管理。此种系统形式经多年实践, 更用效果良好,已取得许多有益经验。 要实现室温调节和控制,必须在末端设备前设置调节和控制 装置,这是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是供暖计量收费的必要措施,双 管系统可以设置室温调控装置。如果采用水平单管系统,必须设 置跨越管。
5.3.4实验证明: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
要求选用内腔无砂的铸铁散热器,是为了避免恒温阀等 堵塞。 散热器罩影响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温对室内温度的 调节、热分配表分配计的正常工作,因此散热器应明装
5.3.6~5.3.8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是利用散热器热分配计所测量的每组散热 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 具体做法是,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一个散热器热分配计,通 过读取分配表分配计的读数,得出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 系,对总热量表的读数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个住户的供热量 热分配计法安装简单,有蒸发式、电子式及电子远传式三种。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是用于新建和改造的散热器供暖的系统 特别是对于既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比较方便,不必将原有重 直系统改成按户分环的水平系统。不适用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5.3.9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供暖方式 理管式地面辐射供暖具有温度梯度小、室内温度均匀、脚感温度 高等特点,在同样舒适条件下,辐射供暖房间的设计温度可以比 对流供暖房间低2℃~3℃,房间的热负荷也随之减小。 5.3.11室内家具、设备等对地面的遮蔽,对地面散热量的影响 很大。因此,要求室内必须有足够的裸露面积(无家具覆盖)满 足布置加热管的要求。 保持较低的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差,有利手延长塑料加热管 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感:有利于保持较天的热 媒流速,方便排除管内空气,有利于保证地面温度的均匀。 有关地面辐射供暖工程设计方面规定,应遵循行业标准《辐 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执行 5.3.13推荐将温度控制器设在被控温的房间或区域内,以房间 温度作为控制依据。对于不能感受到所在区域的空气温度,可采 用地面温度作为控制依据。 分环路控制是指对每个房间或功能区域分别进行温度控制 达到对每个房间或功能区域温度控制的自的。 分环路控制主要以电动控制方式为主,在每个房间或功能区 域分别安装房间温控器,并与分集水器各个环路上的热电执行器 相连,对每个环路水量进行开关控制。控制阀可内置于集水器中 (图1),也可外接主集水器各环路上(图2)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是利用散热器热分配计所测量的每组散热 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 具体做法是,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一个散热器热分配计,通 过读取分配表分配计的读数,得出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 系,对总热量表的读数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个住户的供热量。 热分配计法安装简单,有蒸发式、电子式及电子远传式三种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是用于新建和改造的散热器供暖的系统 等别是对于既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比较方便,不必将原有垂 直系统改成按户分环的水平系统。不适用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5.3.9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供暖方式
里管式地面辐射供暖具有温度梯度小、室内温度均匀、脚感 高等特点,在同样舒适条件下,辐射供暖房间的设计温度可 过流供暖房间低2℃~3℃,房间的热负荷也随之减小。
图1分环路控制(控制阀内置于集水器中)
2分环路控制(控制阀外置于集
分环路控制采用自力式温控阀时,可将各环路加热管在房间 内从地面引高至墙面一定高度安装控制阀,控制阀的局部高点处 应有排气装置。 总体控制是指典型房间或典型区域安装房间温控器,与分水 器前端控制阀相连,通过设定和调节典型房间或区域的温度,来 达到控制整个户内温度基本均衡的目的。总体控制主要以电动控
制方式为主。总体控制示意图见图3。
总体控制也可采用远程设定式自力式温控伐,但不可采用内 置温包型自力式温控阀,因为控制阀直接安装在分水器进口的总 管上,恒温阀头感受的是分水器处的较大温度,很难感知室温 因此一般不予采用。 热电阀是依靠驱动器内被电加热的温包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 杆关团流道,信号来源手室内温控器。热电阀相对于电动阀: 其流通能力更适合于小流量的地面供暖系统使用,且具有无噪 声、体积小、耗电量小、使用寿命长、设置较方便等优点,因此 在以住宅为主的地面供暖系统中推荐使用,分环路控制和总体控 制都可以使用。 总体控制时,应核定热电阀的关闭压差的大小是否能满足系 统工况要求。热电阀的关闭压差不宜小于1.5bar,必要时需采 用自力式压差伐保证其正常动作,否则会出现阀门关闭不上的情 兄。而自力式温控的关团压差较小,在做总体控制时,建议配 套自力式压差阀一同使用保证其正常关闭
5.4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式通风指的是利用机械设备动力组织室内通风的方法,它一般要
是采用“天然”的风压、热压作为驱动对房间降温。住宅进行自 然通风是降低能耗和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有效手段,在过渡季室 外气温低于26℃高于18℃时,由于住宅室内发热量小,这段时 间完全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来消除热负荷,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状 兄。即使是室外气温高于26℃,但是只要低于30℃~31℃时 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仍然会感觉到舒适。许多建筑设置的机械通 风或空气调节系统,破坏了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因此强调设置 的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通风
2带热回收功能的户式新风换气系统。
般由用户自行采购,该条文的目的是指导用户购买能效比高的产 品。如果统一设计和单位统一安装,应按本条规定全部采用能效 比高的产品,即能效等级2级及以上的产品
与室外机合理的布置有很大关系。为了保证空调器室外机功能和 能力的发挥,应将它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设置在通风不 良的建筑竖井或封闭的、接近封闭的空间内,如内走廊等地方。 如果室外机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有墙壁等障碍物使进、排 风不畅和短路,都会影响室外机功能和能力的发挥,而使空调器 能效降低。实际工程中,因清洗不便,室外机换热器被灰尘堵 塞,造成能效下降甚至不能运行的情况很多。因此,在确定安装
时,要保证室外机有清洗的条
直的,安保证全外优有俏优的亲件。
5.4.8本条对居住建筑中风机盘管机组的设置规定如下
1要求风机盘管具有一定的冷、热量调控能力,既有利于 室内的正常使用,也有利于节能。三速开关是常见的风机盘管的 调节方式,由使用人员根据自身的体感需求进行手动的高、中、 氏速控制。对于大多数居住建筑来说,这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 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冷、热消耗。但此方式的单独使用 只针对定流量系统,这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2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无法做到实时控制。因此,在投 资条件相对较好的建筑中,推荐采用利用温控器对房间温度进行 自动控制的方式: 1)温控器直接控制风机的转速一适用于定流量系统。 2)温控器和电动阀联合控制房间的温度一一适用于变流 量系统。 5.4.9按房间设计配置风量调控装置的自的是使各房间的温度 可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避免部分房间的过冷或过热而 带来的能源浪费。当投资充许时,可以考虑变风量系统的方式 动业质盗发7
5.4.9按房间设计配置风量调控装置的自的是使各房间的温度
D表D.0.4,制表条件为: 1室内环境温度:供冷风时,26℃;供暖风时,温 度20℃。 2冷价75元/GJ,热价85元/GJ。
6.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6.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及《建筑中 水设计规范》GB50336等的相关规定。 卫生器具和配件应符合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T16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的有关 要求。
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水资源利用方 案,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6.1.3按使用用途、付费及管理单元的不同情况,分别设置用 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并据此施行计量收费,以实现“用者
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水资源利用方 案,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门政兴力尔个尔放重。 6.1.3按使用用途、付费及管理单元的不同情况:分别设置用 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并据此施行计量收费,以实现“用者 付费”,达到鼓励行为节水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统计各种用途的 用水量和分析渗漏水量,提高供水管理水平
6.2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6.2.1设有市政给水、中水等供水管网的建筑,应充分利用供 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既可减少二次加压水泵的能耗,还可以 减少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污染,达到长期节能运行的效果。市政 条件许可的地区,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但须 取得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可采用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组合(如下区直接供水,上区用泵升 压供水;局部水泵,水箱供水;局部变频泵,气压罐供水;局部
并联供水;局部串联供水等)。管网可采用上行下给式、下行上 给式等。工程设计中,在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应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供水方案,以满足供水要求
6.2.3本条参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
6.2.4水泵为常见的增压供水设备。水泵选择应满足下
1应选择低噪声、节能型水泵。 2应根据设计流量、所需扬程选泵。考虑因磨损等原因造 成水泵出力下降,可按计算所得扬程H乘以修正系数1.05~ 1.10后选泵。 3应保证水泵在其QH特性曲线高效区运行。一般不宜选 QH曲线有上升段的泵。 4水泵所选用的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应满足本标 准管7312
6.2.7本条参照《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组 25501、《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25502、《淋 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8等相关规定。
水量,水池、水箱溢流漏水量,设备漏水量和管网漏水量。选用 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及耐腐蚀、耐久性好的管材、管件,可
有效减少管网漏失水量。
6.2.9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
溉方式,同时还可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 器。可参照《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CECS243中的相关 条款进行设计施工。 喷灌比地面漫灌要省水30%~50%。微灌包括滴灌、微喷 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比喷灌 省水15%~20%。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 极易传播,应避免使用喷灌的方式
6.2.10本条规定了地面以上污废水排入室外管网的方式。有
6.3.1~6.3.5本条规定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选择的原则。 节纳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设计中应对工程所在地附近进行 调查研究,进而全面考虑热源的选择。 6.3.6具备条件的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热泵技术制 热水
筑物,仅在屋面设置集热器供全楼使用的情况下,若集中设置太 阳能热水系统,无论贮热水箱设在地下机房还是屋顶,循环泵或 加压给水泵的运行能耗都会比较大,同时,建筑屋面面积与用水 量的比值小,即单位用水量的集热器面积小,太阳能保证率低 相对节能量也降低。因此,水泵等运行能耗与采用太阳能系统的 节能量相抵消,节能效果不明显。 3建筑屋面面积满足设置集热器面积要求,是全楼所有用 占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最低条件,当不符合面积条件时,设计 人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合理性、管理要求等因素,根据工程实际 请况确定设计方案。
一一太阳能保证率,按45%取值; J.一一集热器采光面上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按15000kJ (m·d)取值; 按间接系统考虑时,将上述计算结果再增加10%的面积, 6.3.9一体化设计有助于全面合理系统地对太阳能热水设施进 行设计,减少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的困难,保证建筑物外观、功 能,特别是安全不受影响。 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的选择是系统设计的首要步骤。系统设 计应本着节水节能、经济实用、安全简便、利于计量等原则,根 据建筑类型、屋面形式和热水用途等条件,选择不同的太阳能热 水系统类型。选择内容包括:供水范围、集热器安装位置、系统 运行方式、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安装位置及系统启动方式等。
广 太阳能保证率,按45%取值: 集热器采光面上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按15000kJ/ (m.d)取值; 一 集热器年平均集热效率,按0.45取值; 按间接系统考虑时将上述计算结果再增加10%的面积
6.3.11本条参照《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 级》GB26969
都是不合适的。供水温度过高不仅散热损失大、消耗能源,而且 有可能造成烫伤人员的事故,并加速加热设备和管道的结垢、腐 蚀。热水供应系统水加热器出口水温不应高于75℃。供水温度 过低,将为军团菌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病菌提供生存、繁殖的条件 与环境
供给热水时,若热水支管不设热水循环管道,则每使用一次水要 放掉很多冷水,因此需设置循环管及循环泵以保证循环效果。
6.3.1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管路同程布置方式能够有
系统中热水短路循环,保证整个系统的循环效果,各用水点能随 时取到所需温度的热水,对节水、节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6.3.16高层、多层建筑设有给水加压供水设施时,
间宜靠近给水加压泵房,有利于缩短两者之间的连接管段
其水头损失,有利于冷热水输配水管道的相似布置,从而实现用 水点冷热水压力平衡。
6.4非传统水源的应用
6.4.1中水、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应优先用于绿化,当尚 有富余时,可供洗车、道路浇酒、冲厕等非饮用用水点使用。本 条提出合理规划使用非传统水源,贯彻节水政策,杆绝不合理使 用自来水,并采用节能输送设备,与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GB/T50378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相关条款 保持一致。 6.4.3雨水人渗即把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其主要手段有地面入 渗、理地管渠入渗、渗水池井入渗等。除地面入渗无需配置雨水 收集设施外,其他渗透设施一般都需要通过雨水收集设施把雨水 收集起来,并引流到渗透设施中。 收集回用即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水质净化,把雨水转化 为产品水,替代自来水使用或用于观赏水景等。 调蓄排放即把雨水排放的流量峰值减缓、排放时间延长:其 手段是储存调节。 6.4.4人工景观水体、绿化、道路浇酒等采用中水、雨水等非 传统水源时,应高度重视用水卫生安全。一方面,在非传统水源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成熟有效的处理工艺和消毒措施,产生的中 水、雨水水质应符合相关规定,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 境用水水质》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 质》GB/T18920。另一方面,在非传统水源储存、输配过程中, 其管道、设备和接口应有明显标识,以保证与生活用水管道严格 区分,防止误饮、误用。当采用其他水源补水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污染。
6.4.1中水、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应优先用于绿化,当尚 有富余时,可供洗车、道路浇洒、冲厕等非饮用用水点使用。本 条提出合理规划使用非传统水源,贯彻节水政策,杜绝不合理使 用自来水,并采用节能输送设备,与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GB/T50378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相关条款 保持一致。
传统水源时,应高度重视用水卫生安全。一方面,在非传统水源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成熟有效的处理工艺和消毒措施,产生的中 水、雨水水质应符合相关规定,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 境用水水质》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 质》GBT18920。另一方面,在非传统水源储存、输配过程中, 其管道、设备和接口应有明显标识,以保证与生活用水管道严格 区分,防止误饮、误用。当采用其他水源补水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污染
7.1.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GB5003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民 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等相关规定。 合理的供配电系统、绿色照明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方 案是电气节能的基础。利用风能、太阳能技术已日趋成熟,方案 阶段就应该根据项自目技术特点、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等进行经济技 术分析比较,确定是否采用
7.2.1住宅小区公共用电可采用自维变电所高压计量、低压集 中计量或单独计量方式:当采用自维变电所高压计量、低压集中 计量方式时,宜设置用于能源管理的电能表,对照明、电梯、水 泵、通风机、室外景观、充电桩等用电进行分项计量,以便物业 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不同用电设备的能耗情况。
7.2.3小区设置能耗监控中心,可以更好地实现小
理。采用能耗监控系统的居住区,电能表应采用数字式,具备数 据远传功能及符合行业标准的物理接口。
7.3.1我国配电变压器经过更新换代,产品由高损耗型发展到 厂现在的较低损耗型。D,ynll接线变压器可以在高压绕组内为 奇次谐波电流和零序电流提供环流,避免注入电网。同时空载损
耗与负载损耗比Y,yno接线小,承担不平衡负荷能力强,可使 变压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因D,yn11接线降低了零序阻 抗,也使保护动作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一2013 对变压器不同能效等级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进行了规定,详 见表1、表2。
表1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
表2式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其负荷率为50%左右时效率最高, 比时的容量称为经济容量。如负荷率比较稳定月连续运行,按经 济容量选择变压器无疑是最经济的。在实际中,民用建筑中的计 算负荷与实际运行负荷有较大的差距,往往不能代表实际运行负 荷。即便计算准确,因居住建筑春夜负荷差大,高峰负荷时间 短,再加上季节因素、生活习惯等因素,很难使负荷全天、全年 都在经济区运行。 综上,考虑初装费、设备费、土建投资及各项运行费用,并 使变压器在使用期内预留适当的容量,变压器的负荷率确定在 75%~85%是恰当的
线缆阻抗JC/T 2439-2018 建筑装饰用烤瓷铝板,以保证供电电源质量和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
7.3.5在居住建筑中,由于大量使用了单相负荷,其
随机性很大,容易造成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即使设计时尽力做到 三相平衡,在运行时也会产生差异较大的三相不平衡,因此作为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补 尝装置,否则不但不节能,还难以对系统的无功补偿进行有效补 尝,补偿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欠补偿等弊端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 行也带来危害
节能评价值及能效等级等相关标准,主要有:《单端荧光灯能效限 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 直及能效等级》GB1904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19044、《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4、《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GB30255、《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金属 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管形荧光 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7.3.7发光二极管灯随着技术的发展,光效越来越高,
设单位在住宅全装修设计时采购能耗大的家电产品。当住 配置家电产品时,也推荐采用节能产品。
关,与声控加光控延时自熄开关相比,可减少误触发。住宅大 堂、走廊也可以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进行控制。应急灯使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在应 急状态下强制点亮。 高级住宅中的照明灯具数量大、种类多,尤其像别墅、全装 天户型住宅,房间比较多,甚至不在同一楼层,如果仅靠手动控 制各种灯具,很难做到节能控制。因此在条件充许时宜采用智能 照明控制系统,对各照明支路上的灯具编程,预设多种照明场 景、定时和延时、一键关灯、联动窗帘等控制方式,既满足高级 主宅使用功能,文实现照明节能 在设计建筑立面照明、小区道路及庭院照明、大型车库照明 时,应根据项自的实际情况和小区使用需求,确定合理的控制方 式。可以选择采用自然光感应控制、时间继电器(包括经纬度照 明控制器)定时开关控制、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 制系统等多种控制方式。
DB11/T 1587-2018 公共场所雷电风险等级划分表3电动机的能效等级
统一书号:15112:30191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