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683-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书扫描)2.1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最大管电压宜为250kV~300kV 板探测器的分辨率不宜低于2.5lp/mm。
7.2.2中央控制器可设置的最长延迟开启时间不应低于 180s
CECS 246:2008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7.3.1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性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证灌浆龄期不低于7d;
7.3.1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3应记录工程基本信息、执行标准、检测设备信息等。 7.3.2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性时(图7.3.2)应符合下列规定:
性时(图7.3.2)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3.2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 和灌浆密实性的示意 1一平板探测器;2一X射线探伤仪;3一中央控制器; 4一计算机:5一预制构件;6一灌浆套筒;7一灌浆缺陷
1对于未装修的建筑,可结合图纸或目测确定套筒、灌浆 孔和出浆孔的位置;对于已装修的建筑,宜结合图纸并通过钢筋 探测仪确定套筒位置; 2平板探测器就位,位于预制构件的一侧,应紧贴构件的 表面; 3X射线探伤仪就位,位于预制构件的另一侧,应根据事 先试验确定的数值,调节X射线探伤仪的焦距,使其符合检测 规定; 4 应将X射线探伤仪与中央控制器相连; 5应根据事先试验确定的数值设置管电压、管电流、曝光 时间及延迟开启时间; 6开始检测前,现场所有人员应退到安全距离以外,检测
时人员所在处辐射剂量当量率不应大于2.5μSv/h; 7开始检测时,X射线探伤仪发射X射线,X射线穿过预 制构件应在平板探测器上实时成像; 8图像采集时,宜通过平板探测器与计算机之间的有线或 无线传输,实现计算机远程实时接收图像。 7.3.3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生的原始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D执行
7.4.1对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获得的图像宜进行归一化 灰度分析
灰度分析。 7.4.2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性的判定准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套筒灌浆区归一化灰度值不小于0且不大于0.65时, 应判定灌浆饱满性或灌浆密实性符合要求; 2当套筒灌浆区归一化灰度值不小于0.85且不大于1.0 时,应判定灌浆饱满性或灌浆密实性不符合要求; 3当套筒灌浆区归一化灰度值介于0.65和0.85之间或对 以上判定有疑问时,可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定,或通过局部 破损法进行验证。
7.4.2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
7.4.3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获得的图像上测量灌浆缺陷区
7.4.4对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灌浆不饱满或灌浆不密实的套
4.4对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灌浆不饱满或灌浆不密实的 应进行注射补灌
附录 A预埋传感器法原始记录表
表A预埋传感器法原始记录表
附录C钻孔内窥镜法原始记录表
表C钻孔内窥镜法原始记录表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方法》GB/T35388 《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导则》GB/T35389 《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系统特性》GB/T 3539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
1.0.1本条是编制本规程的宗旨。套筒灌浆质量检测得到的数 据与结论是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可靠的依据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施工及验收阶段 使用阶段的现场检测。“施工及验收阶段”主要指装配式混凝士 结构安装与竣工验收阶段,“使用阶段”主要指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开始服役或已经服役一定年限。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套简灌浆连 接接头,对于其他型式的灌浆连接接头(非套筒),也可参照本 规程检测灌浆质量。 1.0.3套筒灌浆质量是材料、部品、现场控制水平等一系列要 素的总和,核心要素包括现场灌浆料强度、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 实性等。关于材料和部品的基本性能,以及型式检验、工艺检 验、现场灌浆料强度检测等,在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 套筒》JG/T39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钢筋 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中作出了规定。本规程主 要对现场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性的检测方法作出了规定 以完善有关套筒灌浆质量的标准体系, 与本规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还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混凝土结 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 准》GB/T512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等
3.1.2本条列举的各种检测方法,均经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和实 际工程验证,满足可靠性要求。各种检测方法均有不同的适用对 象、适用阶段和工作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检测情形予以选用,必 要时,可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相互校核,或采用局部破损法进 行验证。一般情况下,事中建议采用预理埋传感器法,检测不饱满 可随即进行二次灌浆;事后建议采用钻孔内窥镜法,检测不饱满 可通过钻孔孔道进行注射补灌。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预埋传 感器法和预理钢丝拉拔法主要适用于套筒出浆孔外接直管情况, 对于套筒出浆孔外接弯管的情况,可用钻孔内窥镜法或X射线 数字成像法进行检测
对于套筒出浆孔外接弯管的情况,可用钻孔内窥镜法或X射线 数字成像法进行检测。 3.1.3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出浆孔已 经不具备预埋的条件,因此,无法采用预埋传感器法或预埋钢丝 拉拔法检测,可采用钻孔内窥镜法或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 3.1.4为了促进检测技术的发展,鼓励检测单位开发或引进检 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比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 了一种检测方法,在套筒出浆孔上部预留一个孔,通过该孔伸入
经不具备预埋的条件,因此,无法采用预埋传感器法或预埋钢丝 拉拔法检测,可采用钻孔内窥镜法或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
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比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 了一种检测方法,在套筒出浆孔上部预留一个孔,通过该孔伸入 内窥镜可检测套筒灌浆饱满性,如检测灌浆不饱满,还可以通过 该孔进行补灌。该方法将检测与补灌融合于一体,具备较好的应 用前景。 本条对采用检测单位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时应遵守的规定提出要求,其中,要求提供测试误差或测试结果 的不确定度,这里的不确定度用于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的 范围,它按某一置信概率给出真值可能落入的区间
.2.4制定检测方案时,如果存在造成构件局部损伤的情
3.2.4制定检测方案时,如果存在造成构件局部损
比如拟采用局部破损法进行验证时,应提前制定修补方案,并经 设计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检测方式、检测数量与检测
3.3.2本条给出了全数检测和抽样检测的基本要求,具体执行 时需要基于工程实际情况和委托方要求综合评估后确定。这里提 到的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的对象是预制构件中的灌浆套筒。本条 第2款中,关于重要性程度高的判断,比如受力构件的重要性大 于非受力构件、外墙构件的重要性大于内墙构件等;关于对施工 质量有疑问的情况,比如发现灌浆队伍无证上岗、发现连通腔有 漏浆痕迹等
3.3.3预埋传感器法和预理钢丝拉拨法主要用于施工及验收阶 段检测。实践证明,检测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本条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数量和检测位置作出了具体规定。具体 油样时,同一规格大小的预制构件为同一种预制构件类型。本条 检测数量的规定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等 并偏严格,以便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尤其是装配首层,属于转 换层,施工难度大,套筒灌浆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该层的 抽样数量宜加倍。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抽样方案和检测结果的符 合性判定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I 5034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 执行。
3.3.4钻孔内窥镜法需要在出浆孔钻孔,实际中会存在一定
改损伤;X射线数字成像法则对操作安全性要求较高,不适合 量检测。因此,对这两种方法,本条提出宜根据委托方要求
合检测项目的特点、现场状况确定检测数量和检测位置。如果委 托方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可建议抽样方案和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判 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执行。
3.4.3检测机构应对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的真实有
对检测机构提出的检测结论,委托方未必完全接受。当委托方对 报告提出异议时,检测机构应予以解释或说明
4.1.2采用连通腔灌浆时,灌浆机连接套筒由于灌类
F.I.L 未用送通腔催永的, 管拔出时封堵不及时容易导致浆体回落;而距离灌浆机连接套筒 较远的套筒出浆较晚,所经历的总的持压时间相对偏少,浆体回 落的概率相对较大。因此选择这些位置的套筒进行检测具有代表 性。当预制构件通过坐浆法施工,采用单独套筒灌浆时,由于各 个套筒灌浆工艺一致,因此测点可随机选择
4.2.2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初读数是指传感器按要求在套筒
4.2.2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初读数是指传感器按要求在套同 出浆孔就位后的读数。传感器初读数一般为255,如果检测人员 将传感器端头核心元件紧紧抵到套筒内钢筋上,端头核心元件受 到较大压力作用,初读数会有所降低,但不应小于225。如果初 读数小于225,需调整传感器相对钢筋的位置并重新检测初读 数;如果调整后仍不满足要求,需更换传感器并重新检测初 读数
4.3.2采用连通腔灌浆或单独套简灌浆时,要求灌浆结束时及
时、快速封堵灌浆孔,主要是为了防止灌浆料浆体流失,从而导 致套筒内浆体回落。为保证灌浆料浆体能够充分填充各类孔隙, 从而达到充分稳定,要求必须在灌浆结束后5min8min进行检 测,不得提前检测,也不要延后检测。规定不要延后检测,一方 面是为了确保检测不饱满时能及时得到补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埋传感器法对于灌浆料凝固后的情形不适用,容易引起误判 外,在灌浆过程中,也可以对预埋传感器的套筒实施连 测。
4.4.1预理传感器法检测结果的判定准则充分考虑了全灌浆套 简和半灌浆套筒内部的构造特征、钢筋的锚固要求等因素,并经 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和工程实践验证得出。研究表明:当0<传感 器振动能量值<100时,判定为I类,灌浆饱满;100<传感器 振动能量值150时,判定为Ⅱ类,灌浆基本饱满;150<传感 器振动能量值≤255时,判定为Ⅲ类,灌浆不饱满。一般情况 下,1类、Ⅱ类不需处理,Ⅲ类需要进行二次灌浆。本条对判定 准则作了适当简化,直接以150为分界线划分灌浆饱满与不饱 满,简单易行。
4.4.2预埋传感器法的优点是检测套筒灌浆不饱满时,可及时 进行二次灌浆,从而实现了检测与质量管控的一体化,可有效提 升施工质量。
4.4.2预埋传感器法的优点是检测套筒灌浆不饱满时,可及时
采用连通腔灌浆时,宜优先从原连通腔灌浆孔进行二次灌 浆,从原连通腔灌浆孔无法进行二次灌浆时,可从不饱满套筒的 灌浆孔进行二次灌浆。采用单独套简灌浆时,应从不饱满套筒的 灌浆孔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应在从首次灌浆开始算起的 30min内完成。 实际工程灌浆时,如果是封堵灌浆孔不及时导致漏浆较多,或 者灌浆设备拨出前持压不充分导致套筒内浆体回落,可直接进行二 欠灌浆:如果是钢筋偏位过大,紧贴出浆孔导致出浆孔不出浆,可 先用冲击钻适度冲击使钢筋回位,然后再进行二次灌浆;如果是连 通腔密封不严导致轻微漏浆,须先用堵漏材料进行堵漏,然后再进 行二次灌浆;如果是连通腔爆浆失效,须立即敲除封堵材料并冲洗, 王燥后重新密封连通腔,满足养护龄期后再进行二次灌浆,
5.2.2钢丝要求采用不锈钢,主要是为了排除钢丝锈蚀对钢
5.2.2钢丝要求采用不锈钢,主要是为了排除钢丝锈蚀对钢丝 锚固性能的影响。调查表明,不同型号套筒内靠近出浆孔一侧的 钢筋表面到出浆孔外边缘的距离均为30mm左右,因而锚固段 长度选择30mm士0.5mm比较符合套筒出浆孔的构造特征。考 这段长度范围内灌浆料浆体对钢丝的锚固作用,可以有效反映 套筒内灌浆的饱满程度,而出浆孔外接PVC管内灌浆料浆体的 锚固作用则不考虑,可用穿过钢丝的塑料管进行隔离。塑料管的 内径一般较钢丝直径大2.0mm左右,塑料管一端应封堵以防止 浆体进人塑料管内,另一端应插入开口橡胶塞内一定长度进行固 定,插入长度宜为橡胶塞厚度的一半。采取以上措施,确保钢丝 锚固长度不会太长,也是为了确保后续拉拔时钢丝能够被拔出, 而不是被拉断,拔出后形成的孔道可为内窥镜校核创造条件
5.4.1同一批测点是指在同一批灌浆料、同一水灰比、同一灌 浆工艺(同一灌浆方式、同一灌浆单位等)、同一养护条件下完 成的测点。本条判定准则中的取值主要是基于行业标准《钢筋套 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一2015中规定的合格灌浆 料,并经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和工程实践验证得出。 用内窥镜进行校核,是指利用预理钢丝拉拨后留下的孔道 将内窥镜的探头伸入套筒出浆孔观测是否存在灌浆缺陷。一般选 用探头直径不超过4.0mm的内窥镜。 检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测点数据低于6或低于
1.OkN,但内窥镜观测结果为饱满。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灌浆料 强度不合格造成的,需要进一步检查灌浆施工记录及抗压强度试 验报告,或进行现场实体检测
5.4.2对预埋钢丝拉拔法检测结果为灌浆不饱满的套筒,应首 先在出浆孔沿钢丝拉拨预留的孔道进行扩孔(可采用本规程第 6.2节规定的钻孔设备),然后通过注射器外接细管进行注射补 灌。注射补灌时,出浆孔扩孔孔道的内径与注射器外接细管的外 经之差不应小于4mm:注射器内灌浆料液面最低位置应高于套 筒。具体注射补灌步骤为:①向注射器内倒人灌浆料;②将与 注射器相连的细管放入扩孔孔道;③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 主浆,如果一次注射浆料不足,可重复以上步骤:;④注射补灌 至出浆孔出浆时,继续边注射边拔出注射器,并及时封堵出浆 孔。实验室大量试验表明,按以上方式注射补灌后,接头性能满 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 355的要求,破型后发现注射补灌可保证套筒内灌浆饱满密实, 主射补灌后可根披 丁复测
6.2.1钻孔设备额定电压宜为220kV,功率不宜小于1000W。
6.2.1钻孔设备额定电压宜为220kV,功率不宜小于1000W 当在套筒简出浆孔钻孔时,可采用普通螺旋式钻头;当在套简壁钻 孔时,可先采用普通螺旋式钻头钻透混凝土保护层,然后可采用 金刚石砂圆柱形钻头钻透套筒壁。
6.3.2钻孔内窥镜法用于建成结构检测时,应首先排除构件表 面装修层的影响。钻孔时,在钻头行进过程中,应至少中断两 次,及时进行清孔,防止钻屑落入套简内部:停止钻孔后,再清 孔一次,保持内窥镜观测通道畅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测量的 深度不能超过内窥镜的量程,比如,内窥镜的量程为90.0mm, 如果测量读数不超过90.0mm,可按实际读数记录,如果测量读 数超过90.0mm,则应按“深度大于90.0mm”记录。 6.3.3当套筒出浆孔外接弯管或斜管时,均不具备钻孔条件, 此时,可在套筒简壁合适位置处钻孔形成检测通道。具体操作 时,可先用普通螺旋式钻头钻透混凝土保护层至套简表面,再用 金刚石砂圆柱形钻头钻透套筒壁至套筒内钢筋位置。建议钻孔位
值。具体操作 时,可先用普通螺旋式钻头钻透混凝土保护层至套简表面,再用 金刚石砂圆柱形钻头钻透套筒壁至套筒内钢筋位置。建议钻孔位 置尽量靠近出浆孔且钻孔直径不超过12mm。大量试验表明,满 足以上要求的钻孔不影响接头的受力性能
6.4.1利用本条进行判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 第6.3.2条的规定进行钻孔和测量。当内窥镜检测结果显示套筒 灌浆不饱满时,应同时记录灌浆缺陷深度,然后应由设计单位综 合判断灌浆缺陷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灌浆不饱满时,应同时记录灌浆缺陷深度,然后应由设计单位综 合判断灌浆缺陷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6.4.2由于套筒灌浆饱满性是基于灌浆料界面相对出浆孔位置 作出的规定,因此当选择在套筒筒壁钻孔,所成孔一般位于出浆 孔下方,伸入内窥镜观测时,既要向下观测,同时又要向上观 测,才能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灌浆缺陷。建议尽量靠近出浆孔下方 钻孔,如果距离出浆孔太远的话,检测钻孔处灌浆饱满,但钻孔 处上方靠近出浆孔的位置灌浆不一定饱满,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 误判,因此应慎重确定钻孔位置,
6.4.2由于套筒灌浆饱满性是基于灌浆料界面相对出
钻孔内窥镜法形成的钻孔孔道为后续注射补灌修复灌浆 造了条件,从而可以实现检测与性能恢复的一体化
6.4.3钻孔内窥镜法形成的钻孔孔道为后续注射补灌修复灌浆
当在套筒出浆孔采用钻孔内窥镜法检测套筒灌浆不饱满时, 应在出浆孔钻孔孔道通过注射器外接细管进行注射补灌。补灌 时,出浆孔钻孔孔道的内径与注射器外接细管的外径之差不应小 于4mm,注射器内灌浆料液面最低位置应高于套筒。具体注射 补灌步骤可参考本规程第5.4.2条的条文说明。在套筒筒壁上靠 斤出浆孔下方钻孔检测套筒灌浆不饱满时,补灌时可参照上述要 求执行。
7.1.2X射线数字成像法可以透照套筒全貌,因此,可检测 套筒出浆孔处的灌浆饱满性,也可检测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X射线数字成像结果来了解套筒内的钢筋锚 固长度,钢筋锚固长度满足标准要求是后续进行套简灌浆饱满性 和灌浆密实性检测的基本前提,须从严要求。X射线数字成像法 适用的预制构件一般为预制剪力墙(200mm厚左右)或预制夹 心保温剪力墙(300mm厚左右),且构件内套筒为单排布置或梅 花形布置
7.1.4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导则》
GB/T35389、《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方法》 GB/T35388、《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特性》 GB/T35394对X射线数字成像的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系统特 生、图像质量(使用归一化信噪比、图像分辨率和图像灵敏度来 评价)等均有明确的规定JT/T 1108.1-2016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材料 第1部分:植物材料,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测套筒灌 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性时,应首先满足这些基本规定,在此基研础 上,针对套筒灌浆饱满性和灌浆密实性检测的固有特点,再满足 本章提出的相应检测要求
检测方法》 系统特性》
本规程要求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后的正像图进行分析,正像图 是X射线穿过被检物体后的剩余射线形成的图像,直接反映了 被检物体的结构及对射线的吸收情况
7.4.2X射线数字成像法检
实验室大量标准试件检测数据及大量实际工程实测数据得出的, 其中,标准试件检测结果已经过X射线工业CT法验证,实际工 程实测结果已经过钻孔内窥镜法验证。当灌浆区归一化灰度值介 于0.65和0.85之间时,可能受到水平箍筋或套筒内横隔的影 响,需要综合判定该处是否存在灌浆缺陷,必要时也可通过局部 破损法进行验证。
通过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配套软件测量缺陷区的尺寸。但X 射线数字成像具有放大效应,计算灌浆缺陷区的尺寸时,必须消 除放大效应的影响,需要通过与缺陷区平行的套筒某部位的已知 尺寸标定放大倍数,标定可通过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配套软 件完成
GB/T 38070-2019 结构用集成材木质复合层板统一书号:15112·36160 定价: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