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565-2018-T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ECS 565-2018-T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技术规程.pdfB.0.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应按表B.0.1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0. 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应按表 B. 0. 1 的规定填写方
DB34/T 2871-2017 建筑用光伏墙板技术要求表 B. 0. 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施工记录表
B.0.2牺性阳极阴极保护应按表B.0.2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 0. 2牺阳极阴极保护应按表 B. 0. 2 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0.3电化学再碱化应按表B.0.3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0.3电化学再碱化应按表B.0.3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 0. 4电化学除氯应按表 B. 0. 4 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 0. 4电化学除氯应按表 B. 0. 4 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B.0.5电化学沉积应按表B.0.5的规定填写施
B.0.5电化学沉积应按表B.0.5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表B.0.5电化学沉积施工记录表
0.6双向电迁移应按表B.0.6的规定填写施工记录。
表B.0.6双向电迁移施工记录表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技术规程
目次1总则(57)2术语和符号(59)3基本规定(60)4.外加电流阴极保护。(62)4. 1一般规定(62)4.2系统设计(63)4.3安装与调试(67)4. 4质量控制与检验(67)5牺牲阳极阴极保护.(68)5.2系统设计(68)6电化学再碱化·(69)6.2系统设计(69)6.3安装与调试(69)6.4质量控制与检验...(69)7电化学除氯(70)7.1一般规定(70)8电化学沉积…(71)8. 1 一般规定(71)8.4质量控制与检验(71)8.5维护与管理(71)9双向电迁移(72)9.1一般规定(72)9.2系统设计·(72). 55
9.3安装与调试 (74 9.4质量控制与检验 (75) 附录A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技术参数 · (76) 附录 B施工记录 (77
混凝土结构的电化学防腐技术规定,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电化学除氯”和“电沉积技术”等有关 内容进行了细化,但未将“电化学再碱化”和“双尚电迁移技 术”包含在内。本规程进一步丰富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技术,特别 对提高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效率,降低修复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隐 惠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 1.0.2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新建和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防 护与修复,强调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对由于耐久性引起的承 载能力不足而需进行加固的问题,须按照有关加固规范与本规程 的规定并行处理。 1.0.3执行本规程涉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较多,有关部门已制 定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中 对如何评估结构耐久性现状已有详细描述,这些工作构成了科学 修复的基础。目前混凝土结构加固等相关标准中部分也涉及耐久 性内容,本条主要强调应与上述内容相协调。因此,对混凝土结 构进行的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设计、安装与调试、质量控制与检 验、维护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无其对极端严重腐蚀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应与 相关地方或行业标准规定相符合
1.0.2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新建和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 护与修复,强调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对由于耐久性引起的 载能力不足而需进行加固的问题,须按照有关加固规范与本 的规定并行处理。
1.0.3执行本规程涉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较多,有关部门已制 定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中 对如何评估结构耐久性现状已有详细描述,这些工作构成了科学 修复的基础。目前混凝土结构加固等相关标准中部分也涉及耐久 性内容,本条主要强调应与上述内容相协调。因此,对混凝土结 构进行的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设计、安装与调试、质量控制与检 验、维护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尤其对极端严重腐蚀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应与 相关地方或行业标准规定相符合
1.0.3执行本规程涉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较多,有关部
2.1.1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方法是指在混凝土的表面或外部设
2。.1电化字防护与修复方法是指在混凝士的表面或外部设直 的阳极和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之间输入直流电流,使钢筋表面或是 混凝土内部产生电化学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阴极保护、电化学 再碱化、电化学除氯、电化学沉积和双向电迁移等方法。这些电 化学防护与修复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当混凝土结构已经出现明 显劣化、结构的耐久性能较初建时有所下降时,不仅可适用于实 施修复,而且对于将来因为预防结构劣化而实施的预防性修复也 适用。同时,对于新建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也同样适用。 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方法与混凝土表面处理方法、裂缝修复方 法等其他方法一样,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施工对于达到想要 的修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过程中,混凝土结 构耐久性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①受碱性骨料反应的影响而导 致混凝土结构劣化;②过量的通电可能使钢筋周边的混凝土被软 化,导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下降;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可能出现氢脆现象。对以上问题进行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方法 处理时,必须充分考虑,本规程仅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电 化学防护与修复。另外,关于今后新开发的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方 法,根据实例和适当的实验,如果其性能能够得到认可,也同样 适用本规程
3.0.1其他经耐久性评定需要加强耐久性措施的结构包括需要 进行维修改造、改建或用途及使用环境改变的结构等。 3.0.3电化学修复与防护的系统设计,一般包括辅助阳极系统, 直流电源和电缆布置和监控系统等。 3.0.4与一般工程相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定 的专业性较强,应由具有相应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评定有关内容可按现行团体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 标准》CECS220执行。 3.0.5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结构和构造、混凝土状况 等资料,是进行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选择电 化学防护与修复方法和对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的依 据。本条明确了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时应综 合考虑的因素,并规定了基本工作程序,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 规模、复杂程度等特点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应在耐久性调查, 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耐久性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设计。电化学 防护与修复前,应提供所需全部技术资料,特别应提供结构耐久 性现状鉴定报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设计方案 作为技术性文件,应包括工程概况、建造年代及条文规定的内 容,但格式可以不统一。 环境作用等级划分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 电化学修复与防护的系统平面布置及安装详图一般包括阳极 系统布置与安装、直流电源的布置与安装、监控系统的布置与安 装、电缆的布置与安装等。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电化学所需要
的材料和设备的性能要求及数量,如阳极材料、电源、电缆和参 比电极等。 合理地对电化学系统进行维护是电化学保护效果的重要保 障,一般应对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阳极系统、电缆等所有部件 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并及时修复运行中存在的故障。 3.0.6重要的工程结构主要包括核电站结构、大型桥梁、海洋 平台、大坝、地铁等,以及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及以上的工程 结构。环境复杂的工程主要包括多种环境因素耦合、环境作用产 酷或施工环境困难的工程。 由于不同的构件类型、不同环境作用部位,电化学防护与修 复在设计、安装与调试、质量控制与检验、维护与管理中存在差 异,因此,在正式进行电化学处理前,应在有代表性的构件上进 行工艺性试验。
享度和几何尺寸等常有差异,从而造成钢筋自腐蚀电位和混凝土 电阻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使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连续有效,将钢筋 周围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各个区域,分成彼此独立的单元,并与 相应的阳极系统,构成独立的电流回路。 3.0.10浙江大学研究表明,电化学防护和修复效率与环境温度 正相关,在混凝土结构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过程中,当处于低温环 境(≤一4℃)时,难以在安全电压范围内施加有效的阴极电流, 严重降低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效率,并影响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效 果,不宜开展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技术施工,应对混凝土结构采取 有效的保温措施,合理控制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过程中电解质溶液 温度,以保证电化学防护与修复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1.2保护电流密度与被保护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湿 度、供氧量、氯盐污染程度)、结构物复杂性、混凝土质量、保 户层厚度、钢筋腐蚀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条规定初始保护 电流密度宜采用经验数据或进行试验确定。国内外混凝土结构采 日阴极保护方式,保护电流密度值见表1
表1钢筋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保护电流密度值举例
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中的材料性能要求。 5)采用本方法修复混凝土结构,应保证复合阳极系统与原 混凝土构件粘结牢固,形成共同工作协同变形的整体,并应避免 对原构件及其他构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物 砂浆粘贴碳纤维网格布加固混凝土结构与采用环氧树脂胶粘贴纤 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表现不同。当界面剪切试验的 破坏模式为混凝土层状破坏或混凝士与复合阳极系统的层间破坏 时,平均剪切强度不应低于1.38MPa;当界面剪切试验的破坏 模式为碳纤维网格布和聚合物砂浆的层间破坏时,平均剪切强度 不应低于2.76MPa;碳纤维网格布的力学强度设计指标宜根据 检测得到的实际性能,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确定材料初始状态设 计值,再进行折减。碳纤维网格布的强度利用系数宜取0.7。 6)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一结构加固复合技术修复后的钢 筋混凝土结构强度,应采用经利用系数折减后的材料强度,可采 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 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和现行团体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规定的结构分析基本原则进行 设计。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线弹性方法计算结构的作用效应 7)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一结构加固复合技术对混凝土构件 进行修复时,修复后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修复后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
8)电化学保护电流密度除应使保护效果达到本规程第4章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规定外,尚应控制在不降低复合阳极系统和 混凝土质量的范围内。具体保护电流密度宜通过经验数据或进行 现场试验确定,也可按照附录A表A.0.1选取。 9)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一结构加固复合技术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的基本规定可采用本规程第4章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基本规定执行。
混凝土质量的范围内。具体保护电流密度宜通过经验数据或进行 现场试验确定,也可按照附录A表A.0.1选取。 9)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一结构加固复合技术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的基本规定可采用本规程第4章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基本规定执行。 4.2.4独立的阳极区为一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单元。混凝土外加 电流阴极保护的辅助阳极一般为带状,单元内的辅助阳极通过导 电条点焊在一起,阳极每个单元面积合适,以满足电流分布的均 匀性和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单元划分应考虑外部环境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的一致性。例 如,处于浪溅区、潮差区或大气区的构件宜分为不同单元。同 时,为保证混凝土内部钢筋的电连通性和保护电流的均匀性,不 同构件也宜划分为不同保护单元。 4.2.7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监控系统应包括参比电极和监控设 备,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0.5mol/LKCl溶液中的银/氯化银电极和0.5mol/L NaOH溶液中的锰/二氧化锰电极在碱条件下性能稳定,寿命 长。因此,可作为理入参比电极。 2对重要或难以再次安装的结构部位应考虑安装备用参比 电极。 4.2.8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缆应包括电源电缆、阳极电 缆、阴极电缆、参比电极电缆、电位测量电缆和监控系统电缆 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9为避免回路电流干扰保护电位测量结果,严禁用阴极电
4.2.7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监控系统应包括参比电极和监
备,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0.5mol/LKCl溶液中的银/氯化银电极和0.5mol/I NaOH溶液中的锰/二氧化锰电极在碱条件下性能稳定,寿命 长。因此,可作为埋入参比电极。 2对重要或难以再次安装的结构部位应考虑安装备用参比 电极。 4.2.8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缆应包括电源电缆、阳极电 缆、阴极电缆、参比电极电缆、电位测量电缆和监控系统电缆
4.2.8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缆应包括电源电缆、阳
缆、阴极电缆、参比电极电缆、电位测量电缆和监控系统电缆 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9为避免回路电流干扰保护电位测量结果,严禁用阴极电 缆代替测量电缆。为防止外界磁场对参比电极反馈的电位信号的 干扰,参比电极电缆需要采用屏蔽电缆。因为动力电缆交流磁场 强,所以参比电极电缆不得紧靠动力电缆。
4.3.2安装前应确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所用的材料
4.3.2安装前应确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所用的材料和仪器 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钢筋的电连接采用焊接连接,会引起应力松弛。 3为了防止阳极系统与混凝土表面导电材料接触后出现短 路,导致阴极保护系统的故障或电流的分布不均等。 4参比电极与钢筋短路会引起测得的保护电位失真。 5每个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单元都应提供多个与阳极连接的 阳极电缆,这样即使任何一个阳极与电缆的连接失效也不会降低 该区域阴极保护的性能
4.3.4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调试应
2阴极保护通电极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初始通电使用较 小电流,逐渐使钢筋极化并且稳定,然后根据保护系统运行情 况,对系统增加电流的输出,直至达到保护要求的电流水平。
4.4.3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绝缘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2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电连接和电绝缘检验对阴极 保护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严格检验防止阴极系统和阳极系统出现 短路或断路现象。 4.4.6直流电源与监控运行的检验包括: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值、监控系统的电位指示值不符合规定或与前次检测结 果有较大差异时,应对仪器设备和电路进行检测,查明故障部位 及原因并进行处理
5.2.2牺牲阳极应满足下列要
6.2.2电化学再碱化的阳极系统应包括辅助阳极和阳
6.2.2电化学再碱化的阳极系统应包括辅助阳极和阳极溶液等, 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4在电化学再碱化期间,阳极反应会使周围阳极溶液不断 酸化,故选用碱性电解质。为了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宜在阳 极溶液中加人 0. 1mol/L的 LiOH或 0. 1mol/L的 Li,CO,溶液。
6.3.2某些固定装置和配件结构可能受到碱或酸化电解质的腐 蚀,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防止阳极溶液泄漏,
6.4.8电化学再碱化系统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的质量检测应符 合下列规定: 6酚酰在pH值为10.0时发生显色反应,在钢筋外围不小 于10mm或钢筋直径表面(取较小者值)发生显色反应时,可 验证电化学再碱化修复有效,
6.4.8电化学再碱化系统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的质量检测应符 合下列规定: 6酚酰在pH值为10.0时发生显色反应,在钢筋外围不小 于10mm或钢筋直径表面(取较小者值)发生显色反应时,可 验证电化学再碱化修复有效,
7.1.1电化学除氯处理目的是降低混凝土内的氯离子含量,但 处理后仍会有氯离子残留。初始氯离子含量越多,氯离子残留越 多,若初始氯离子含量大于0.35%,即使达到70%的脱盐效率, 混凝土内残余氯离子含量仍将大于0.1%,钢筋仍面临脱钝 风险
7.1.2除氯电流密度越大,除氯效率越高,但同时将加剧析
反应、降低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等影响。因此应根据实 工程情况及相关研究数据综合确定电化学除氯的电流密度大
8.1.1若技术足够成熟或相关研究较完善,可考虑将电化学汇 积法应用范围扩大至浪溅区、大气区及陆上结构的修复,相应 修复参数及材料需要重新考虑
8.1.1若技术足够成熟或相关研究较完善,可考虑将电化学沉
8.1.1若技术足够成熟或相关研究较完善,可考虑将电化学沉
8.4.4电化学沉积实施完成后,应进行后处理,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沉积物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附着力,否则难以达到 长期防腐保护效果。
8.5.2严重腐蚀环境划分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进行判定。当结构对于 抗渗性能要求较高时,需要通过抗渗性测试来评价电沉积修复后 的抗渗性是否达标。
9.1.1受氯盐腐蚀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纟 包括沿海环境、海洋环境、盐湖环境、除冰盐作用、海砂建 料等工况下的混凝土结构。
9.1.2双向电迁移技术可将电迁型阳离子阻锈剂迁移至预应力 筋表面。研究表明,该类型阻锈剂能隔绝双向电迁移过程产生的 氢气进入预应力筋微裂缝,减小预应力筋氢脆风险。针对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阴极极化曲线测试预应力筋的析氢电流密度, 在此安全电流密度下应用双向电迁移技术,并定期检测预应力筋 的析氢电流密度并逐步提高双向电迁移技术的电流密度值,提高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效率。 9.1.3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向电迁移技术的外加电流 密度宜控制在3A/m?以内。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双向电迁 移技术的外加电流密度宜控制在2A/m²以内。研究表明,双向 电迁移技术可使阳离子阻锈剂迁移至钢筋或预应力筋表面,能有 效降低钢筋或预应力筋的氢脆程度。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流 密度处在3A/m²以内时,钢筋氢脆现象不明显。预应力混凝十 结构的预应力筋所处的应力水平高,对氢脆更敏感,外加电流密 度处于2A/m?以内时,钢筋氢脆现象不明显
9.2.2双向电迁移的阳极系统应包括辅助阳极和阳极溶液,其
,2.2双向电迁移的阳极系统应包括辅助阳极和阳极溶液,其 主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符合下列规定: 双向电迁移过程中辅助阳极会在持续电流作用下发生锈
1双向电迁移过程中辅助阳极会在持续电流作用下发生锈
蚀,应选择合适厚度,保障辅助阳极在双向电迁移过程中不出现 锈穿。 2双向电迁移过程中辅助阳极和钢筋之间的电场分布特征 决定了离子电迁路径,电场分布特征取决于辅助阳极和钢筋的相 对位置,应合理布置辅助阳极位置,尽可能构建均匀的电场 分布。 3水位变化区及以下部位可在低潮位时安装辅助阳极装置, 高潮位时海水会淹没辅助阳极,需保证辅助阳极具备防水功能, 避免海水进入阳极溶液影响双向电迁移效果。 4辅助阳极和钢筋之间的有效通电量是影响双向电迁移效 果的主要因素,各双向电迁移修复单元之间电流相同或接近是评 估双向电迁移效果的关键,宜采用串联方式保证各双向电迁移修 复单元电流密度相同或接近。 5适用于双向电迁移技术的阻锈剂应能在通电过程中解离 出阳离子阻锈剂基团,才能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至钢筋或预应力筋 表面,适用于双向电迁移技术的常用阻锈剂如三乙烯四胺溶液、 咪唑琳季铵盐溶液等。 6在双向电迁移过程中,阳极电化学反应会使周围阳极溶 液不断酸化,敌选用碱性电解质。为了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发生, 宜在阳极溶液中加人0.1mo1/LLiOH或0.1mol/LLi2CO3 溶液。 9.2.5双向电迁移的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应覆盖阳极溶液pH值、 电流、电流密度、析氢电流密度、辅助阳极外观,应符合下列 规定: 2双向电迁移过程中,电解质的pH值应跟踪监测。若阳 极溶液转为酸性,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酸化、阻锈剂解离不 充分、辅助阳极锈蚀加速等不利情况。 5双向电迁移修复过程中,作为阴极的钢筋附近可能发生 的电极反应包括耗氧反应和析氢反应,其中耗氧反应本身交换电
流密度小,优于析氢反应发生。因此电流密度较小时,阴极反应中耗氧反应占据主导。随着过电位增加,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达到析氢电流密度,析氢反应开始发生。此时,阴极反应由析氢反应和耗氧反应共同控制。当电流密度逐渐达到耗氧反应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后,耗氧反应控制力达到极限,随后的阴极反应由析氢反应控制。双向电迁移修复过程中典型的阴极极化曲线,如图1所示。1g(I)E拐点1/拐点2图1双向电迁移修复过程中典型的阴极极化曲线由阴极极化曲线可知,当电流密度逐渐接近耗氧反应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时,电流密度将不随电位增加而增大。而电流密度达到耗氧反应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之前析氢反应已发生,使得电流密度仍能随电位的增加而增大,可通过对阴极极化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得到电流密度随电位增加的变化速率,电流密度变化速率开始波动并逐步稳定,该波动起始位置所对应的电流密度即为临界析氢电流密度。9.3安装与调试9.3.2双向电迁移系统的安装应满足本规程第4.3.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74·
3若阳极系统中阳极溶液高度超过辅助阳极和电缆的接头 位置,则辅助阳极和接线金属会发生电化学反应YD/T 3280-2017 网络机柜用分布式电源系统,造成断路。
9. 4 质量控制与检验
9.4.9双向电迁移修复的效果应通过测试混凝土内残余氯离子 浓度、阻锈剂浓度、钢筋自腐蚀电位等参数进行验收,应符合以 下规定: 3同一修复单元是指某一构件上施加电流密度相同的区域。 9.4.11混凝土内的有害氯离子浓度低于使钢筋锈蚀的临界氯离 子浓度,钢筋就不会锈蚀。但是,钢筋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并 非定值,其大小取决于孔隙液pH值、胶凝材料C3A、C4AF含 量、水灰比等因素。据此,为了评判除氯效果,规定混凝土内氯 离子含量相对于水泥砂浆应低于0.1%。阻锈剂可有效提高钢筋 锈蚀的临界氯离子含量,当混凝土内初始氯离子含量较高时,电 迁进入的阻锈剂有利于提高钢筋抗腐蚀性能,研究表明,钢筋表 面混凝土中氮元素和氯离子的摩尔浓度比值大于1时效果较好。
附录A电化学防护与修复技术参数
1混凝土电阻率测试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 测技术标准》GB/T50344的有关规定。 2自腐蚀电位测试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和合金的 腐蚀电化学试验方法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测量导则》GB/T 24196的有关规定。 3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 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322的有关规定。 4瞬时断电电位是阴极保护电流切断后随即产生的电极极 化半电池电位,可用极化探头(试片和参考电极组装)测量,试 片与钢筋连接,受阴极保护,测量时瞬时断开试片与钢筋的连 接,同时读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 5断电瞬间“初始”极化电位为去除IR降的断电瞬间的 “初始”极化电位,由瞬时断电电位减去IR降得到。 6断电后极化电位衰减值为断电瞬间“初始”极化电位在 新升电源停止阴极保护后的衰减值,可用极化探头测量,测量时 瞬时断开试片与钢筋的连接,读取相应时间参比电极的电位值 变化。 7中性化深度测定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的有关规定。 8裂缝愈合程度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人工观测裂缝被沉积 物堵塞程度,检验数量应不少于裂缝总条数的10%,且不少于 5条。 9裂缝填充深度测定采用下列方法进行:1)采用钻取芯样 法检验裂缝填充深度;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取芯,并避开
主筋、预埋铁件、管线以及受力较大和修补等区域,检验数量不 少于2条裂缝;3)沿裂缝劈开芯样,等间距选取不少于3个点 用游标卡尺量取每个点的封填深度,其均值即为裂缝填充深度。 10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中阻锈剂浓度测试方法如下:阻锈剂 含量测定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测定样粉中的氮元素含量,并经数 据转换为钢筋表面胶凝材料中阻锈剂的摩尔浓度,按下式计算:
icorr = Icor/S
式中:S一钢筋极化面积。 后处理过程中钢筋腐蚀电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和合金 的腐蚀电化学试验方法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测量导则》GB/T 24196的有关规定。
DB34/T 2873-2017 大型泵站设备维护保养规范统一书号:15112·333781511233378定价: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