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030-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DB11T 1030-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03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3553
下载资源

DB11T 103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030-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8.2.1预制构件安装临时固定支撑应稳固可靠,并应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标 准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方案、施工记录或设计文件。 8.2.2后浇混凝土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符合施工方 案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DB22/T 2646.2-2017 吉林省水利工程定额 第2部分:建筑工程预算定额8.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 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8.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2.3的

8.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表8.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8.3.1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 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机械连接施工记录及平行试件的强度试验报告。 8.3.2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3.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中连接钢筋、预理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8.3.3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连接钢筋、预埋件安装位置的充许偏差及

注: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8.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和连接接缝后浇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 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求。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 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8.4.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设计、监理 (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设计、监理 (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 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5.1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预制构件的质量应 符合本规程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的有关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8.5.2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 标准》GB/T512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预制 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的有关要求。 8.5.3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 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处理记录。 8.5.4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能应符合设计和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拉拨强度检验报告。

8.5.5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8.5.5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要求构件生厂 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和处理记录。 8.5.6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和编号、生产日期和出厂 质量验收标志等表面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5.7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8.5.7的规定。施工过程用临时使用的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及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预制构件尺寸偏差可按表8.5.7的规定放大一倍 执行。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企业、同一品种的构件,不超过100个为一批,每批 抽查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3件

预制结构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11为构件长度(mm):

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洞位置偏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 大值。

大值。 8.5.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或键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8.5.9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及装饰混凝土饰面的外观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轻击检查:与样板比对, 8.5.10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规格型号、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产品合格证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应制作1组 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 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座浆材料强度检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8.6.2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及浆锚搭接连接用的灌浆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作1组且每层不应 少于3组40mm×40mm×160mm的长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 验。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8.6.3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时,灌浆应饱满、密实,所有出浆 孔均应出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8.6.4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 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DB11/T 1470的规定。当采用半灌浆套筒连接时,钢筋的直螺纹莲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牌号和同一规格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按批留 置制作3个平行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8.6.5预制构件采用型钢焊接连接时,型钢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的规定。 8.6.6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8.6.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完毕后,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6.11要求。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 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 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 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8.6.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8.6.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防水节点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防水节点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7.1装配式混凝士结 呈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文件与记求 1工程设计单位已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及预制构件的各种相关质量证明文 件、进场验收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记录)、抽样检验或复验报告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验收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A中表A.0.2记录); 4套筒灌浆施工申请单; 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的施工检验记录及影像资料; 6钢筋连接接头的检验报告; 7冬期灌浆施工环境测温记录; 8连接构造节点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9后浇筑叠合构件和节点的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强度检测报告; 10密封材料及接缝防水检测报告: 11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2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3其他必要的文件与记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归入混 子分部工程存档备案,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施工模型可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峻 工验收模型。施工模型应根据BIM应用相关专业和任务的需要创建,其模型细 度应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任务的要求。 .2.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施工模型质量控制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9.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深化设计中的预制构件平面布置、设计,以及节点 设计等宜应用BIM。 9.2.4施工组织中的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进度计划等宜应用BIM。 9.2.5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施工组织模拟和施工工艺模拟宜应用BIM。 9.2.6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宜应用BIM技术。

9.2.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质量管理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 和工作计划,对各质量控制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10绿色施工与安全管理

10.1.1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整洁,防止对场内道路的污染,并减少 扬尘。 10.1.2现场各类预制构件应按类别集中堆放整齐,并悬挂标识牌,不得乱堆乱放, 不得占用施工临时道路,并做好防护隔离。 10.1.3预制外墙板内保温系统的材料,采用粘接板块或喷漆工艺的内保温层,其 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10.1.4预制构件施工中产生的粘接剂、稀释剂等易燃、易爆化学制品的废弃物应 及时收集送至指定储存器内并按规定回收,不得丢弃未经处理的废弃物。 10.1.5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期间,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

10.2.1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公示,并制定相对 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0.2.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应 对施工现场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 改。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实施动态监控等。 10.2.3施工单位应对预制构件吊装的作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交底,明确 预制构件进场、卸车、存放、吊装、就位各环节的作业风险,并制订防止危险情 况的处理措施。 10.2.4制构件卸车时,应按规定的装卸顺序进行卸车,确保车辆平衡,避免由于 卸车顺序不合理导致车辆倾覆。 10.2.5预制构件卸车后,应将构件按编号或按使用顺序,依次存放于构件堆放场 地,并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或采用专用存放工具,避免构件失稳造成构件倾覆。

10.2.6安装作业开始前,应对安装作业区进行围护并设立明显的标识,拉警戒线, 并派专人看管,与安装作业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 10.2.7施工作业使用的工器具、吊具、锁具等应进行安全验算,使用中应定期进 行检查,发现有可能存在的使用风险,应立即停止使用。 10.2.8施工作业使用的工具式支撑、工具式安全外防护架等应进行安全验算,使 用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保持安全状态。 10.2.9吊机吊装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吊运预制构件时,构件下方不得 站人,应待预制构件降落至离地1m以内方准靠近,就位固定后方可脱钩。 10.2.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绑扎柱、墙钢筋时,应采用专用高凳作业,当高于 围挡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穿芯自锁保险带。 10.2.11遇到雨、雪、雾天气,或者风力大于6级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10.2.12预制构件现浇连接节点区域带保温层的构件钢筋安装施工时,钢筋不得 采用焊接连接

附录A工程质量验收常用表格

表A.0.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附录A.0.2预制构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单位(子单位)分部工程名称(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施工单位监理(建设)本规程的规定检查评定记录单位验收记录预制构件底部接缝坐浆强度(如采用座1浆法施工)8.6.1条2灌浆料强度8.6.2条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美浆锚搭接连接所有3出浆孔均应出浆8.6.3条主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平行试件强度8.6.4条控项5预制构件采用型钢焊接连接8.6.5条6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8.6.6条7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8.6.7条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的外观质量是否存88.6.8条在严重缺陷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材料8.6.9条10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8.6.10条1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8.6.11条一般项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防水节点28.6.12条构造做法施工单位专业工长: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质量检查员:年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39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

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目次1总则...442术语..453基本规定.474支撑与模板..505钢筋与预埋件....536后浇混凝土7预制构件安装..568工程质量验收.639信息化施工..6710绿色施工与安全管理..6843

1.0.1编制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 质量控制,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 质量。 1.0.2本规程为京津冀区域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京津冀地区民用建筑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涉及的技术面广、综合性强,且与 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凡本规程有规定者,应遵 照执行;凡本规程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1.0.1编制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 质量控制,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 质量。 1.0.2本规程为京津冀区域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京津冀地区民用建筑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涉及的技术面广、综合性强,且与 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凡本规程有规定者,应遵 照执行;凡本规程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表面,用于实现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的可靠结合。 2.0.17本规程“装配式施工工器具”指由施工单位或专业工厂加工制作的,用于 预制构件存放、吊装、调节、就位全过程的专业化工具与器具。安装工器具包括: 预制墙板插放架、预制构件构件平衡吊装梁、预制构件吊耳、预制墙板连接钢筋 定位模具、预制墙板可调斜支撑、预制构件标高调整托座等

3.0.1装配式混凝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包括支撑与模板专项方案、钢筋专项方案、 混凝土专项方案及预制构件安装专项方案、套筒灌浆施工专项方案。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专项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整体进度计划:结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构件生产计划,构件安装进度计 划; 2预制构件运输:车辆数量,运输路线,现场装卸方法: 3施工场地布置:场内通道,吊装设备,吊装方案,构件码放场地; 4构件安装:测量放线、节点施工、套筒灌浆施工,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及 修补措施; 5施工安全:吊装安全措施、专项施工安全措施; 6质量管理:构件安装的专项施工质量管理; 7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混凝土专项方案及预制构件安装专项方案、套筒灌浆施工专项方案。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专项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整体进度计划:结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构件生产计划,构件安装进度计 划; 2预制构件运输:车辆数量,运输路线,现场装卸方法: 3施工场地布置:场内通道,吊装设备,吊装方案,构件码放场地; 4构件安装:测量放线、节点施工、套筒灌浆施工,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及 修补措施; 5施工安全:吊装安全措施、专项施工安全措施; 6质量管理:构件安装的专项施工质量管理: 7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3.0.2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 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和工作程序,一般由有经验的设计、咨询、研究单位或 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承担;也可以由施工单位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完成。 预制构件制作的深化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预埋吊件及各种预埋件的细部构造图等; 2对带饰面砖或饰面板的构件,应绘制排砖图或排板图: 3对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绘制内外叶墙板拉结件布置图及保温板排板图; 4预制构件脱模、翻转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及预理吊件的承载力的验算。 3.0.3为了更直观地反应出构件装配节点做法以及提前发现施工安装过程中可能 存在的问题,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 在出厂前进行预拼装。预拼装组合部位应尽可能选择主要受力节点连接、结构复 杂有代表性的组合构件部位,拼装的场地必须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3.0.4鉴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殊性和安装工程重要性等,现阶段施工单 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安装人员

3.0.2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在装配式混凝

3.0.3为了更直观地反应出构件装配节点做法以及提前发现施工安装过程中可能 存在的问题,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 在出厂前进行预拼装。预拼装组合部位应尽可能选择主要受力节点连接、结构复 杂有代表性的组合构件部位,拼装的场地必须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3.0.4鉴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殊性和安装工程重要性等,现阶段施工单 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安装人员

4支撑与模板4.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与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预制构件类型、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确定,本条中所要求的各种工况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以确保模板与支撑稳固可靠。4.1.2工具式支撑与模板宜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可周转、易于组合、便于安装、通用性强、造价低等特点。4.1.4预制构件宜预留与模板连接用的孔洞、螺栓,预留位置应与模板模数相协调并便于模板安装。预制墙板现浇的节点的模板支设是施工的重点,为了保证节点区模板支设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在预制构件上预留螺母、孔洞等连接方式,施工单位应根据节点区选用的模板形式,将构件预埋与模板固定相协调。4.2.1本条第3点是对叠合楼板预制板安装的要求。当预制板支撑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时,宜在剪力墙墙体浇筑混凝土前,钢模板上端安装控制标高的方钢或木模,按设计标高调整并固定位置。根据施工工艺选择,也可采用弹线切割找平的方式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a)(b)图4.2.1预制板板底标高控制(a)墙板模板组装;(b)叠合板安装及后浇筑混凝土1—现浇剪力墙墙体;2一剪力墙竖向钢筋;3—钢模板;4一控制标高方钢或木模;5一叠合板;6一后浇混凝土4.2.2叠合梁下部支撑设置应综合考虑构件施工过程各工况确认与验算,支撑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50

图4.2.2预制梁下支撑布置示意4.2.4本条对夹心保温外墙板(或预制内墙板)拼接竖缝节点现浇混凝土采用工具式模板(图4.2.4)作了规定,通过在模板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防漏浆措施,达到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相接表面平整度符合验收要求。(a)(b)图4.2.4夹心保温外墙板拼接竖缝节点(a)“T”形节点;(b)“一”形节点:1一夹心保温外墙板;2一工具式模板;3一后浇混凝土4.2.5本条规定采用预制外墙模板(图4.2.5)时,应符合建筑与结构设计的要求,以保证预制外墙模板符合外墙装饰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安全可靠。预制外墙模板与相邻预制构件安装定位后,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需要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51

(a,(b)图4.2.5预制外墙模板拼接竖缝节点(a)“L"形节点;(b)"T"形节点1一夹心保温外墙板;2一预制外墙模板;3一工具式模板;4一后浇混凝土4.3.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首先按照模板设计规定进行,原则上应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遵守自上而下的原则。4.3.2多层、高层建筑施工中,连续2层或3层模板支架的拆除要求与单层模板支架不同,需根据连续支模层间荷载分配计算以及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确定底层支架拆除时间。冬期施工高层建筑时,气温低,混凝土强度增长慢,连续模板支架层数一般不少于3层。4.3.4受弯叠合类构件的施工要考虑两阶段受力的特点,支撑的拆除时间需要考虑现浇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施工时要采取措施满足设计要求。4.3.5支撑拆除时,要检查支撑对象即预制构件经过安装后的连接情况,确认其已与主体结构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后,方可拆除支撑。4.3.6施工中可对预制墙板斜支撑拆除与现浇墙体模板拆除顺序进行规定,以避免斜支撑与模板支架之间施工的相互干扰。52

5.2.3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接件、焊缝表面应无锈蚀,并按设计打磨坡 并应避免由于连续施焊引起预制构件及连接部位混凝土开裂;焊接方式应符 计要求。

5.2.4钢筋机械错固包括贴焊

固端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钢筋锚固板时,钢筋加工及安装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定

5.2.5本条对预制剪力墙构件之间、预制与现浇剪力墙构件之间连接节点区域的 钢筋连接施工顺序作了规定,以便提高安装效率。 5.2.6叠合板桁架钢筋通常可作为后浇叠合层钢筋马凳使用,但应对其高度进行 检查校正,确保上铁钢筋位置准确。 5.2.7本条对预制构件安装与相邻现浇混凝土中钢筋相互干扰的处理方式进行了 规定。可采用在预制构件上预留钢筋连接接头做法,该做法应在预制构件深化设 计时完成。 5.3.3本条对如何保证现浇混凝土内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预留连接钢筋的定 位精度作了规定。预留钢筋的定位精度对预制构件安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预 埋于现浇混凝土内的预留钢筋采用专用定型钢模具对其中心位置进行控制,采用 可靠的绑扎固定措施对连接钢筋的外露长度进行控制。 5.4.3墙板斜支撑预埋件既可在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层预埋(工地现场预埋), 也可在预制底板中理设(构件生产厂预理),在工地理设应注意低温施工时应待 后浇混凝土强度保证预理件能够承受预制墙板安装的拉力时方可使用。在预制底 板中埋设应注意定位准确,保证斜拉杆安装后倾斜角度合理,考虑埋件螺栓要穿 过现浇层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长度。预埋件在板上的位置根据墙板预埋件位 置确定,预理螺栓可采用与附加钢筋焊接固定,保证浇筑完楼板混凝土时螺栓外 露不少于40mm,螺栓在预理定位前,必须用胶带将预理螺栓螺纹缠裹好,保证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污染螺栓螺纹。也可在后期安装前采用膨胀螺栓,但需保证螺 栓的锚固强度及定位尺寸。 5.4.4本条规定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构件时的施工技术要求,可参考国家现行标 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有关规定执行 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可能产生的损伤主要为预制构件、已施工完成结构开裂和橡 胶支垫、镀锌铁件等配件损坏。

5.2.5本条对预制剪力墙构件之间、预制与现浇剪力墙构件之间连接节点区域的 钢筋连接施工顺序作了规定,以便提高安装效率。 5.2.6叠合板桁架钢筋通常可作为后浇叠合层钢筋马凳使用,但应对其高度进行 检查校正,确保上铁钢筋位置准确。 5.2.7本条对预制构件安装与相邻现浇混凝土中钢筋相互干扰的处理方式进行了 规定。可采用在预制构件上预留钢筋连接接头做法,该做法应在预制构件深化设 计时完成,

5.3.3本条对如何保证现浇混凝土内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预留连接钢筋的定 位精度作了规定。预留钢筋的定位精度对预制构件安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预 埋于现浇混凝土内的预留钢筋采用专用定型钢模具对其中心位置进行控制,采用 可靠的绑扎固定措施对连接钢筋的外露长度进行控制

靠的绑扎固定措施对连接钢肋的外露长度进行控制。 5.4.3墙板斜支撑预埋件既可在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层预埋(工地现场预埋), 也可在预制底板中理设(构件生产厂预理),在工地理设应注意低温施工时应待 后浇混凝土强度保证预理件能够承受预制墙板安装的拉力时方可使用。在预制底 板中埋设应注意定位准确,保证斜拉杆安装后倾斜角度合理,考虑埋件螺栓要穿 过现浇层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长度。预理件在板上的位置根据墙板预理件位 置确定,预理螺栓可采用与附加钢筋焊接固定,保证浇筑完楼板混凝土时螺栓外 露不少于40mm,螺栓在预理定位前,必须用胶带将预理螺栓螺纹缠裹好,保证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污染螺栓螺纹。也可在后期安装前采用膨胀螺栓,但需保证螺 栓的锚固强度及定位尺寸。

5.4.4本条规定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构件时的施工技术要求,可参考国

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有关规定执行。 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可能产生的损伤主要为预制构件、已施工完成结构开裂和橡 胶支垫、镀锌铁件等配件损坏

6.1.1鉴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和连接接缝部位现浇混凝 土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作用,本规程规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采用预拌 混凝土。 6.1.3为确保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后浇混凝土部位在浇筑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 收,验收项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 规定。

7.1.1本条中提到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报告、钢筋 复试报告、水泥复试报告、保温连接件拉拔试验报告、钢筋套筒灌浆接头工艺检 验报告、保温材料复试报告、面砖及石材拉拨试验、结构性能检验报告以及合同 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等相关文件。 7.1.3本条中提到构件编号为唯一性编号,方便现场存放、检查、验收、吊装顺 序的控制,以保证构件安装时可快速识别。 7.1.4灌浆料与灌浆套筒产品应配套使用,且宜为同一生产厂家提供,以避免出 现采用灌浆料和灌浆套筒的灌浆接头产品的质量不可靠、责任难以划分等问题。 灌浆料与灌浆套筒产品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 规程》JGJ355的规定。 7.1.6本条对预制构件安装采用的吊具作了规定: 1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吊具应进行设计验算或试验检验,并应 经验证合格后使用; 2吊具、吊索的使用应符合施工安装安全规定。预制构件起吊时的吊点合力 应与构件重心重合,宜采用标准吊具均衡起吊就位,吊具可采用预理吊环或埋置 式接驳器的形式。专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 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定选用。 7.1.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处混凝土或灌浆料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 方可拆除支撑或进行上部结构安装,主要是考虑施工振动或外力对连接处混凝士 或灌浆浆体强度早期破坏和不利影响。 7.1.12防水材料除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有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拥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该产品抽样检测认证的试 验报告,其质量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为了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对 进人现场的材料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以保证实际进人现场的防水材 料质量。

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过程控制,因此须对现场作 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

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指出加快专业 人才培育,培育技能型产业工人。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 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打通建筑工人 职业化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7.2.1预制构件的场内运输计划及方案包括进场时间、次序、存放场地、运输线 路、固定要求、码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 大型构件的运输和码放应采取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其中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 放涉及质量和安全要求,应按工程或产品特点制定运输堆放方案,策划重点控制 环节,对于特殊构件还要制定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构件临时码放场地可合理 布置在吊装机械可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 7.2.2~7.2.6施工现场应根据装配化建造方式布置施工总平面,宜规划主体装配 区、构件堆放区、材料堆放区和运输通道。各个区域宜统筹规划布置,满足高效 吊装、安装的要求,通道宜满足构件运输车辆平稳、高效、节能的行驶要求。竖 向构件宜采用专用存放架进行存放,专用存放架应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操作平台。 如果场地及存放地基较好,水平预制构件的堆放层数经计算校核在满足场地及构 件受力要求后,堆放层数可适当增加。 7.2.8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木或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垛层数 和支垫位置应根据构件施工验算确定;如堆放场地较好,在满足计算要求的前提 下,可适当增加堆垛层数。 7.3.2为了确保预制构件装配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对承担作业的人员进行基 础知识和实务施工安全操作交底,加强交底,一方面能使作业人员切实掌握施工 安全技术要领;另一方面,是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和消化。施工前,按照安全技术 交底内容和程序,按每一个分项工程逐级进行交底,以确保结构装配和构件吊装 的安全。 7.3.3安装施工前,应结合深化设计图纸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或基础的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和预留预理等条件是否满足上层构件的安装条件,并应核 对待安装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7.3.4安装施工前,应制定安装定位标识方案,根据安装连接的精细化要求,控

7.3.3安装施工前,应结合深化设计图纸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或基础的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和预留预理等条件是否满足上层构件的安装条件,并应核 对待安装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7.3.4安装施工前,应制定安装定位标识方案,根据安装连接的精细化要求,控

板之间预埋铁件,用焊接连接。 7.5.3进行叠合层机电管线综合布线设计可直接避免管线交叉部位与桁架钢筋 重叠问题,是有效解决后浇叠合层混凝土局部厚度及平整度超标的手段。 7.5.4、7.5.5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实际 工程中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过程控制,因此应对作业人员进 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尚需符合有关技术规程和产品的使用 说明书要求。另外,灌浆料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应充分考虑作业环境对材 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实可行的灌浆作业工艺,保证灌浆质量 保证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采用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配套产品,该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施工环 境适应性; 2严格执行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和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3施工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要求; 4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全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能提供可追溯的全过程的检 查记录; 5施工验收后,如对套简灌浆连接接头质量有疑问,可委托第三方独立检测 机构进行非破损检测。 7.5.6考虑到灌浆施工的重要性,并根据北京等地区的实际工程经验,要求应有 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施工检查记录包括可以证 明灌浆施工质量的照片、录像资料。 压浆法灌浆有机械、手工两种常用方式,分别应采用专用机器、专用设备 具体的灌浆压力、灌浆速度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竖向连接灌浆施工的封堵 顺序及时间尤为重要。封堵时间应以出浆孔流出圆柱体灌浆料拌合物为准。采用 连通腔灌浆时,宜以一个灌浆孔灌浆,其他灌浆孔、出浆孔流出的方式;但当灌 浆中遇到问题,可更换另一个灌浆孔灌浆,此时各灌浆套筒已封闭灌浆孔、出浆 孔应重新打开,以防止已灌浆套筒内的灌浆料拌合物在更换灌浆孔过程中下落 待灌浆料拌合物再次流出后再进行封堵。 水平连接灌浆施工的要点在于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的最低点要高于灌浆套 简外表面最高点,此时可停止灌浆并及时封堵灌浆孔、出浆孔。

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指标随时间会逐渐下降,为保证灌浆施工,本条规定灌浆料宜在加水后30min内用完。灌浆料拌合物不得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超过规定时间后的灌浆料及使用剩余的灌浆料只能丢弃。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均会规定灌浆施工的操作温度区间。常规情况下,本条规定的环境温度可为施工现场实测温度或当地天气预报的日平均温度。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会造成灌浆料拌合物流动度降低并加快凝结硬化,可采用降低水温甚至加冰块搅拌等措施。7.5.10后张预应力筋连接也是一种预制构件连接形式,其张拉、放张、封锚等均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相同,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7.6本节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外墙板的防水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7.6.2本条对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密封胶施工做法进行了具体规定。图7.6.2中预制外墙板的防水节点做法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夹心保温外墙板防水施工中有大量实际工程应用。6(a)(b)(c)图7.6.2预制外墙板的防水节点做法(a)竖向缝“一”形防水节点;(b)竖向缝“L”形防水节点;(c)水平缝防水节点1一预制墙体外层混凝土;2一防水密封胶;3一填充橡胶棒;4空腔;5保温层;6预制墙体内层混凝土;7一后浇混凝土;8一叠合板;9一灌浆层7.6.3、7.6.4对预制外墙板板侧粘贴止水条或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胶带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规定。二者均为或选做法,如无设计要求,工程可不采纳。7.7.1交叉作业时,应做好工序交接,做好已完部位移交单,各工种之间明确责任主体。7.7.4饰面砖保护应选用无褪色或污染的材料,以防揭膜后,饰面砖表面被污染。62

8.1.4本条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及浇筑混凝土前,应进 行的隐蔽项目现场验收作了规定,其它隐蔽项目验收可依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 执行。 8.2.1预制构件临时安装支撑应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支撑在构件 装配过程中,对安装质量有直接关系,同时,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对现 场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3.1、8.3.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或机械连接时,大多数情 况下无法现场截取试件进行检验,可采取模拟现场条件制作平行试件替代原位截 取试件。平行试件的检验数量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场截取试件的要求,平行试件 的制作必须要有质量管理措施,并保证其具有代表性。 8.3.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中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8.3.6的 规定。该规定中安装用预理件指用于与预制构件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形式连接 用的预理件;斜支撑预理件指用于安装预制构件支撑用的预理件;普通预理件为 除以上两种预埋件外的其余预埋件

8.5.1本条对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质量

对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应具有出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根据不 司预制构件的类型与特点,分别包括:混凝土强度报告、钢筋复试报告、水泥复 式报告、保温连接拉拨试验报告、钢筋套筒灌浆接头复试报告、保温材料复试 报告、面砖及石材拉拔试验、结构性能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对总承包单位制作的预制构件,没有“进场”的验收环节,其材料和制作质量 应按本标准各章的规定进行验收。对构件的验收方式为检查构件制作中的质量验 收记录。 8.5.2抽取预制构件时,宜从设计荷载最大、受力最不利或生产数量最多的预制 构件中抽取。 8.53对于出现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以及拉结件类别、数量和位置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形应作退场处理。如经 设计同意可以进行修理使用,则应制定处理方案并获得监理确认后,预制构件生 产单位应按技术处理方案处理,修理后应重新组织验收。 8.5.4预制构件外贴材料等应在进场时按设计要求对预制构件产品全数检查,合 格后方可使用,避免在构件安装时发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8.5.6通常包括项目名称、构件编号、安装方向、质量合格标志、生产单位等信 息,应易于识别及使用。 8.5.7本条给出的预制构件尺寸偏差是预制构件的基本要求,如根据具体工程要 求提出高于本条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执行。 8.5.8本条所指的结合面主要包括:叠合构件叠合面、预制构件连接接缝或接头 的键槽或粗糙面等。 8.5.9预制构件的装饰外观质量应在进场时按设计要求对预制构件产品全数检 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出现偏差情况,应和设计协商相应处理方案,如设计 不同意处理应作退场报废处理。 8.5.10预制构件的预留、预埋件等应在进场时按设计要求对每件预制构件产品全 数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在构件安装时发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预理件和预留孔洞等项目验收出现问题时,应和设计协商相应处理方 案,如设计不同意处理应作退场报废处理。 检查数量:按照进场检验批,同一规格(品种)的构件每次抽检数量不应少于 该规格(品种)数量的5%,且不少于3件。 8.6.1本条对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底部水平接缝坐浆材料的试块强度进行了规定。 8.6.3、8.6.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连接 方式,灌浆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的整体性影响非常大,应采取措施保证孔道的灌浆 密实。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时,连接接头的质量及传力性能是影 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关键,应严格控制。 套筒灌浆连接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的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工艺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 作业

验收时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饱满情况进行检验,通常的检验方式为观察出浆孔浆料流出情况,当出现浆料连续冒出时,可视为灌浆饱满。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饱满情况可采用可视化饱满度监测器进行观察,如图8.6.3,且可采用该监测器进行补浆。图8.6.3可视化饱满度监测器8.6.5、8.6.6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会采用钢筋或钢板焊接连接。当钢筋或型钢采用焊接连接时,钢筋或型钢的焊接质量是保证结构传力的关键主控项目应由具备资格的焊工进行操作,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考虑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或型钢焊接连接的特殊性,很难做到连接试件原位截取,故要求制作平行加工试件。平行加工试件应与实际钢筋连接接头的施工环境相似,并宜在工程结构附近制作。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平行加工试件应与实际钢筋连接接头的施工环境相似,并宜在工程结构附近制作。对于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应按有关标准规定检验螺纹接头拧紧扭矩和挤压接头压痕直径。对于冷挤压套筒机械连接接头DL/T 5802-2019 管廊工程10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其接头质量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螺母、垫片等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施65

工时应分批逐个检查螺栓的拧紧力矩,并做好施工记录。 8.6.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除设计有专门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关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 有关规定。 对于出现的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处理方式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 行。对于出现的一般缺陷,处理方式同上述方式。 8.6.9、8.6.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接缝防水施工是非常关键的质量检验内容,是 保证装配式外墙防水性能的关键,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施工,并采取 严格的检验验证措施。考虑到此项验收内容与结构施工密切相关,应按设计及有 关防水施工要求进行验收。 外墙板接缝的现场淋水试验应在精装修进场前完成,并应满足下列要求:淋 水量应控制在3L/(m²min)以上,持续淋水时间为24h。某处淋水试验结束后,若 背水面存在渗漏现象,应对该检验批的全部外墙板接缝进行淋水试验,并对所有 渗漏点进行整改处理,并在整改完成后重新对渗漏的部位进行淋水试验,直至不 再出现渗漏点为止。 8.7.1本条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的文件与记录作了具体规

8.7.1本条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的文件与记录

JC/T 2180-2013标准下载本章对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结合紧密的信息化施工技术提出 规定。

1定性评价:将BIM应用成果,从性质属性上进行评价,说明其对项目管 理目标、项目管理的过程影响。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一般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 法。 2定量评价:按照通常的经验预估和计量BIM应用成果,比对若未使用BIM 和使用BIM后的差异。对于成本和工期的影响,一般可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 9.2.4施工组织模拟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及平面布置等存在的 问题,形成施工组织模拟分析报告等指导文件。施工组织模拟完成后,应根据模 拟成果对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等进行协调和优化,并将相关信息更新 到模型中。 9.2.5针对复杂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施工工艺宜优先应用BIM技术 进行模拟分析、技术核算和优化设计,识别危险源和质量控制难点,提高方案设 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

10绿色施工与安全管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