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pdf5.2.3羟基羧酸及其盐类的缓凝剂(如柠檬酸、酒石酸
的主要作用是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但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 泌水率,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特别是水泥用量低、水灰比大的 混凝土无为显著。为了防止因泌水离析现象加剧而导致混凝土的 和易性、抗渗性等性能的下降,故在水泥用量低或水灰比大的混 凝土中不宜单独使用。
5.2.4用硬石膏或工业副产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吊耳标准摘录图,掺用
5.2.5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产品标明的缓凝时间是按照
GB8076一97的试验方法,其试验环境温度20土3℃得出的结果, 当实际施工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试验温度时,其缓凝效果有很大 的差异,一般温度较低时,缓凝效果增大,而当温度较高时有的 缓凝剂缓凝效果低,甚至失去缓凝效果。
5.3.1规定了进人工地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 的检验项目。
缓凝效果也不同,所以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自的选择品种,并 试验以确定其适宜的掺量,
5.3.3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一般掺量
不溶子水的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应以十粉掺人到混凝土拌合料片 并延长搅拌时间30s。 5.3.4掺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早期 强度较低,开始浇水养护的时间也应适当推迟。当施工气温较低 时,可覆盖塑料薄膜或保温材料养护,在施工气温较高又风力较 大时,应在平仓后立即覆盖混凝土表面,以防止水分蒸发产生混 凝土塑性裂缝,并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直至养护龄期结 。
6.2.1早强剂、早强减水剂在常温、低温条件下均能显著地提 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在蒸养条件下,混凝土掺人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可以缩短蒸 养时问、降低蒸养温度。对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凝土,使用不同的
6.2.1早强剂、早强减水剂在常温、低温条件下均能显著地提 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在蒸养条件下,混凝土掺人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可以缩短蒸 养时间、降低蒸养温度。对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凝土,使用不同的 早强剂及早期减水剂时,有不同的最佳蒸养制度,某些早强剂、 早强减水剂有缓凝作用,因此要先进行蒸养试验确定最佳方案。 在最低温度不低于一5℃环境中,加入早强剂、早强减水剂, 混凝士表面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混凝土不会受到冻害,温度转 为正温时能较快地提高强度,
6.2.2此条为新增条款。
对人体产生危害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质严禁用作外加剂。 如铵盐遇碱性环境产生化学反应释出氨,对人体有刺激性,严禁 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有些物质如重铬酸盐、亚硝酸盐、 硫氰酸盐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均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 接触的工程。
6.2.3, 6.2.4 此两条为强制性条款。此两条规定了氯盐及强电
3.2.3,6.2.4此两条为强制性条款。此两条规定了氯盐及强电
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三乙醇胺类早强剂,若静停时间不够, 蒸养温度过高,会出现爆皮等现象,影响混凝土质量。故要求通 过试验确定蒸养制度。
7.1.1原规范防冻剂种类只分为氯盐类、氯盐阻锈类和无氯盐 类。近年来有机类防冻剂得到长足的发展,故本次修订将原规范 中氯盐类、氯盐阻锈类及无氯盐类归为无机盐类;新增有机化合 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和复合型四种类型防冻剂。
7.2.1氯盐防冻剂主要是指以氯化钠、氯化钙为主的防冻剂,
7.2.1氯盐防冻剂主要是指以氯化钠、氯化钙为主的防冻剂, 它们有着很好的降低冰点作用及早强效果,但其主要问题是对钢 筋有促锈作用。
筋有促锈作用。 氯盐阻锈型防冻剂,主要是一定剂量的氯盐与阻锈剂复合而 成。阻锈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 等。 强电解质无机盐掺人混凝土中,必须符合本规范第6.2.3 第6.2.4条的规定。
7.2.2无氯盐防冻剂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因此适用于钢
,但也有一定使用剂量和使用范围。高剂量使用亚硝酸 起应力腐蚀和晶格腐蚀。RIIEM混凝土冬期施工委员会 酸盐、碳酸盐不适用于高强钢丝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 加的条款。
品接触的工程。提出有毒防冻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 操作人员手上不慎沾上这些有毒防冻剂,必须洗干净手之后才能 接触食品。
7.2.4冬季施工中由于采用硝铵尿素类防冻剂,不少工程在使
用过程中,房间内总弥漫着氨的刺激性气味,使人感到不舒适, 所以规定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防冻剂不得用于居住、办公等建筑工 程。 7.2.5强电解质无机盐防冻剂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第 6.3.2条的规定。 7.2.6有机物类防冻剂对钢筋无锈蚀作用,也不存在应力腐蚀 等问题,故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士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2.7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防冻剂,则应符合7.2.1、 7.2.2、7.2.3、7.2.4、7.2.5条的规定。 7.2.8防冻剂主要是无机盐,掺量较大,自前抗渗、抗冻融试 验数据还不够充分,因此对水工、桥梁、抗冻融耐久性要求严格 的工程应通过试验确定防冻剂品种及掺量。
目前冬季用防冻剂普遍由减水组分、早强组分、引气组分和 防冻组分复合而成,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单一组分防冻剂效果并 不好。减水组分作用是使混凝土拌合物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混 凝十中的冰胀应力,并能改善骨料界面状态,减少对混凝土的破 坏应力。防冻组分是保证混凝土的液相在规定的负温条件下不冻 结或少冻结,使混凝土中有较多的液相存在,为负温下水泥水化 创造条件。早强组分则是在混凝土有液相存在条件下加速水泥水 化,提高早期强度,使混凝土尽快的获得受冻临界强度。引气组 分则可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在负温条件下对冻胀应力有缓冲作 用,保证混凝土不会因弓气而降低强度。 本次修订取消原规范中第7.1.9条及第7.1.10条,因制定 原规范时防冻剂定型产品较少,施工单位在许多情况下需自已配 制防冻剂,因而给出防冻组分及其他组分的适宜掺量。经过十多 年的发展,目前防冻剂品种及质量均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施工单 位无需自己配制防冻剂。
防冻剂配方设计一般是在恒定负温下试验所得,在实际施工 中如按日最低气温掌握,是偏于安全的。混凝土在浇筑后如无遮 挡或覆盖,则混凝土温度基本与气温一致;浇筑后有覆盖或深埋 于地下,如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于混凝土上,则混凝土 内部温度高于气温,一般约高5℃,因此建议在采取一定保温措 施后,实际施工按日平均气温掌握,因为一般日平均气温比最低 气温约高5℃。如防冻剂的规定温度-10℃,工地施工时,在混 凝土浇筑后加保温覆盖,可适用于日平均气温一10℃,即最低气 温一15℃,负温混凝土保温材料不只限于草袋,故本次修订只提 保温材料。
7.3.2规定进人工地防冻剂的检验项目。
1水泥: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 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它能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混凝土达 到抗冻害临界强度所需的养护时间短,对抵抗早期冻害有利,使 昆凝土不易受破坏,而矿渣水泥由于早期强度增长较慢,初期强 度较低,易遭受冻害。 2粗、细骨料:冻结的或有冰雪的骨料会降低混凝土的拌 合温度,也会增加用水量而使强度下降。 3当防冻剂含有较多的碱性离子(Na+,K+),在混凝土 硬化过程中与活性骨料作用,会产生混凝土体积膨胀,导致结构 破坏。故本次修订不提“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只提混凝土总含 碱量在限定范围之内。 7.3.4防冻剂混凝土配合比。 7.3.5根据不同气温,提出原材料的不同加热措施。 7.3.6控制入模温度,主要使混凝士浇筑后有一段正温养护期 这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有利,可以及早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免 遭受冻害。依不同地区规定入模温度、出机温度。 一一发柔泪
与高效减水剂、泵送剂、防水剂等外加剂共同配合使用,为防止 防冻剂与这些外加剂之间发生不食反应,必须在使用前进行试配 试验,确定可以共同掺人,方可使用。 7.3.8提出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要求。 7.3.9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冰晶形态与不掺防冻剂的有区别,前 者冰晶强度低,因此受冻临界强度也低,但仍存在受冻临界强 度。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规定,掺防冻剂混 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分别为3.5MPa、4.0MPa、5.0MPa。
高效减水剂、泵送剂、防水剂等外加剂共同配合使用,为防 冻剂与这些外加剂之间发生不良反应,必须在使用前进行试 验,确定可以共同掺人,方可使用。
3.9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冰晶形态与不掺防冻剂的有区别: 冰晶强度低,因此受冻临界强度也低,但仍存在受冻临界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规定,掺防冻剂 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分别为 3.5MPa、4.0MPa、5.0MPa
7.4掺防冻剂混凝士的质量要求
提出混凝土工程的测温要求,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规定了混凝土工程试件成型数量,养护及抗压的要求,
7.4.1提出混凝士工程的测温要求,以保证混凝土质
7.4.2规定了混凝土工程试件成型数量,养护及抗压的要求
8.1.1膨胀剂种类较多,从国内外应用效果和可靠!
提高膨胀剂掺量时,可配制大限制下的填充性膨胀混凝土和二次
灌注用的膨胀砂浆,以及用于制造压力管的自应力混凝土,
的膨胀砂浆,以及用于制造压力管的自应力混凝土。 膨胀剂的掺入会使混凝土的早期水化热提高,为防止或 凝土温度裂缝,其内外温差一般宜小于25℃。
规范通过大量试验,规定试件水养14d后,放人恒温恒湿试验至 养护28d(从初长开始计算为42d),其干缩率应不大于3.0×
强度影响较大,故规定试件成型带模养护3d拆模,再放入 养护至28d,测定其抗压强度。试验表明,该混凝土的抗压 应大于 30.0MPa。
8.3.4灌浆用膨胀砂浆用于设备或接缝二次灌注,属于大流动
3.4灌浆用膨胀砂浆用于设备或接缝二次灌注,属于天流 无收缩高强灌注料,这次对其性能指标做了调整,与国际同 品性能要求基本相同。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测定方法按附件C进行。其 要求:3d膨胀率≥0.1%,7d≥0.2%,达到无收缩的要习 保证灌注砂浆紧密地填充二次灌注的空间,硬化后不产生
8.3.5人15%~30%膨胀剂可配制成自应力混凝土,
8.4.1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大多应用于控制有害裂缝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的膨胀只有在限制条件下才能产生 预压应力。所以,构造(温度)钢筋的设计对该混凝土有效膨胀 能的利用和分散收缩应力集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构设计者必须根
据不同的结构部位,采取相应的合理配筋和分缝。以往绝大多数 没计图纸只写混凝土掺入膨胀剂,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对混凝 七的限制膨胀率没有提出具体要求,造成膨胀剂少掺或误掺,达 不到补偿收缩而出现有害裂缝,根据本规范要求,掺膨胀剂的补 尝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0.015%,相当在结 构中建立的预压应力大于0.2MPa。实际上,混凝土的膨胀率最 好控制在0.02%~0.03%,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率应在 0.035%~0.045%。施工单位或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设计的要 求,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要求下 司时要达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控制结构有害裂缝的效果。所以,当采用膨胀剂时,结构设计者 应在设计图纸上注明:“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 等级,抗渗等级,水中养护14d的混凝士限制膨胀率≥0.015% (或更高些)。”
求,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要求下, 同时要达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控制结构有害裂缝的效果。所以,当采用膨胀剂时,结构设计者 应在设计图纸上注明:“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 等级,抗渗等级,水中养护14d的混凝士限制膨胀率≥0.015% (或更高些)。” 8.4.2由于墙体受施工和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 出现竖向收缩裂缝,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开裂机率越大。工程 买践表明,墙体的水平构造(温度)钢筋的配筋率宜在0.4%~ 0.6%,水平筋的间距应小于150mm,采取细而密的配筋原则 由于墙体受底板或楼板的约束较大,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宜在墙 本中部或端部设一道水平暗梁,这样,有利于控制墙体有害裂缝 的出现。
8.4.2由于墙体受施工和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出现竖向收缩裂缝,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开裂机率越大。工程 实践表明,墙体的水平构造(温度)钢筋的配筋率宜在0.4%~ 0.6%,水平筋的间距应小于150mm,采取细而密的配筋原则。 由于墙体受底板或楼板的约束较大,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宜在墙 本中部或端部设一道水平暗梁,这样,有利于控制墙体有害裂缝 的出现。
8.4.3对于墙体与柱子相连的结构,由于墙与柱白
较大,混凝十胀缩变形与限制条件有关,由于应力集中原因,在 离柱子1~2m的墙体上易出现竖向收缩裂缝。工程实践表明, 应在墙柱连接处设水平附加筋,附加筋的长度为1500~ 2000mm,插入柱子中200~300mm,插入墙体中1200~ 1600mm,该处配筋率提高10%~15%。这样,有利于分散墙柱 间的应力集中,避免竖向裂缝的出现。 8.4.4结构开口部位和突出部位因收缩应力集中易于开裂,与 宝从相法 出
室外相连的出人口受温差影响大也易开裂,这些部位应适当增加
附加筋,以增强其抗裂能力
8.4.5对于楼板,为减少有害裂缝(规范规定裂缝宽度小于 0.3mm),可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上采用细而密的双向配 筋,构造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在0.6%左右。对于现浇混 凝土防水屋面,应配双层钢筋网,钢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 率在0.5%左右。楼面和屋面受大气温差影响较大,其后浇缝最 大间距不宜超过50m。 8.4.6由于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温差变化 不大,最适宜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作结构自防水。大量工程实践表 明,与桩基结合的底板和大体积混凝士底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可不做外防水。但边墙宜做附加防水层。底板和边墙后浇缝最大
大,最适宜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作结构自防水。大量工程实践 ,与桩基结合的底板和大体积混凝士底板,用补偿收缩混凝 不做外防水。但边墙宜做附加防水层。底板和边墙后浇缝最 距可延长至60m,后浇缝回填时间可缩短至28d。
掺膨胀剂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
膨胀剂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标准的规定。按供 货单位推荐掺量进行检测,合格者才能使用。 由于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不同,它与水泥、化学外加剂和掺 合料存在适应性问题。因此,要进行混凝土试配。 8.5.2掺膨胀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JGI55。鉴于我国混凝土大多掺人粉煤灰、矿渣粉或 沸石粉等掺合料,膨胀剂可视为特殊掺合料,因此,规定膨胀混 凝土(砂浆)的最低胶凝材料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总 量)。大体积混凝土宜用粉煤灰或矿渣粉、膨胀剂和缓凝型外加 剂“三掺”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可降低温控措施成本。水灰比为 水胶比更合理,可发挥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效应,其水胶 比不宜大于0.5。 我国膨胀剂品种有10多种,按JC476标准规定,膨胀剂最 大掺量(替代水泥率)不宜超过12%。近年来我国已研制生产 低碱低掺量膨胀剂,对于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剂推荐最低掺量
膨胀剂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标准的规定。按供 货单位推荐掺量进行检测,合格者才能使用。 由于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不同,它与水泥、化学外加剂和掺 合料存在适应性问题。因此,要进行混凝土试配。
不宜小于6%。对于填充用膨胀混凝土,胀剂推荐掺量宜为 10% ~15%。 原规范膨胀剂掺量以水泥用量为基数,不够合理。新规范改 为胶凝材料总量为基数,在有掺合料的情况下,如果膨胀剂和掺 合料都分别取代水泥用量的话,则单方水泥实际用量大为减少, 混凝土强度必然受到影响。经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膨胀剂掺量应 分别取代水泥和掺合料是合理的。 必须指出,膨胀剂的掺量必须满足表8.3.1和表8.3.2中的 限制膨胀率和限制于缩率的规定值,否则就难以达到抗裂防渗的 效果。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和建筑公司试验室添置测定掺胀 剂砂浆和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仪器设备,以及有专门的检验人 员,这样才能鉴定人库膨胀剂是否合格,配制的补偿混凝土是否 达到本规范的膨胀率要求。
8.5.3膨胀剂可与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复合使用,但必须经过 验确定外加剂品种和掺量,不得滥用。膨胀剂不宜与氯盐外加剂 复合使用。
8.5.4粉状膨胀剂应与混凝士其他原材料有序投人搅拌机中, 膨胀剂重量应按施工配合比投料,重量误差小于土2%,不得少 掺或多掺,考虑混凝土的匀质性,其拌制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0
8.5.5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技术要求与普通
本相同。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 凝土终凝以前,要用人工或机械多次抹压,防止表面沉缩袭 产生,以免影响外观质量。后浇带中杂物必须清除干净,3 湿,然后以填充用膨胀混凝土浇筑。
本相同。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在混 凝土终凝以前,要用人工或机械多次抹压,防止表面沉缩裂缝的 产生,以免影响外观质量。后浇带中杂物必须清除十净,充分预 湿,然后以填充用膨胀混凝土浇筑。 8.5.6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要特别加强养护,膨胀结晶体钙矾石 (C3A·3CaSO4·32H2O)生成需要水。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1~ 7d湿养护,才能发挥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如不养护或养护马虎 就难以发挥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底板或楼板较易养护,能蓄 水养护最好,一般用麻袋或草席覆盖,定期浇水养护。墙体等立
面结构,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容易发生竖向裂缝。工程 实践表明,混凝土浇筑完3~4d内水化热温升最高,而抗拉强度 很低,如果早拆模板,墙体内外温差较大而易于开裂。因此,墙 体模板拆除时间宜不少于3d。墙体浇筑完后,应从顶部设水管 喷淋,模板拆除后继续养护至7d。冬季施工不能浇水,养护不 少于14d,并进行保温养护。 8.5.7用于二次灌注的灌浆用膨胀砂浆,由于流动度大,一般 不用机械振捣,为排除空气,可用人工插捣。浇筑抹压后,暴露 部分要及时覆盖。在低王5C时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用机械振捣,为排除空气,可用人工插捣。浇筑抹压后,暴 3分要及时覆盖。在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8.6.1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品质检验与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区别是 增加一项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测量,这是确保膨胀混凝土抗裂防渗 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通混凝土品质的检验方法
通混凝土品质的检验方法。
9.1.1在混凝土工程中,泵送剂主要由普通(或高效)减水剂、 引气剂、缓凝剂和保塑剂等复合而成,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泵 送剂》IC 473标准。
9.2.1混凝土原材料中掺入泵送剂,可以配制出不离析泌水, 黏聚性好,和易性、可泵性好,具有一定含气量和缓凝性能的大 塌落度混凝土,硬化后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和满足多项物理力学 生能要求。泵送剂可用于高层建筑、市政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及 其他构筑物混凝土的泵送施工。由于泵送混凝土具有缓凝性能, 亦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士、滑模施工混凝土。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要求塌落度在180~220mm左右,亦可用 泵送剂配制。 泵送剂亦可用于现场搅拌混凝土,用于非泵送的混凝土。 目前我国的泵送剂,氯离子含量大都≤0.5%或≤1.0%,由 泵送剂带人混凝土中的氯化物含量是极微的,因此泵送剂适用于 钢筋混凝士和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中氯化物(以CI计)总含 量的最高限值应执行《预拌混凝土》GB14902标准的规定。
9.3.1规定了进入工地泵送剂的检验项目。
.2粉状泵送剂中含有水不溶物的应以干粉直接掺人混凝土 水溶性粉状泵送剂宜用水溶解或直接掺人混凝土中,干掺要 长混凝士搅拌时间30s以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9.3.3液体泵送剂与拌合水一起加人混凝土中,使用时可按重 量计或以体积计,外加剂计量应准确。 9.3.4泵送剂品种、掺量要考虑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环 境温度,泵送高度,混凝土方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经混凝土试配 后确定。
9.3.5 配制泵送混凝士对砂、石的要求
1拌制泵送混凝士所用粗骨料的质量情况必然影响混凝土 的质量。粗骨料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十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 险验方法》JG53的规定外,为防止混凝土泵送时堵塞管道, 必须控制粗骨料最大粒径。 2控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主要是防止混凝 土泵送时管道堵塞。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对于混凝土基础可采用 5~40mm、5~31.5mm或5~25mm连续级配骨料;对于低层泵 送混凝土,可采用5~31.5mm或5~25mm连续级配骨料;对于 高层或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和钢筋密集的泵送混凝土,可用5~ 25mm或5~16mm的连续级配骨料。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混凝十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对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3泵送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以及针片状含量 不宜大于10%,因为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很天 当针片状含量多和石子级配不好时,输送管道弯头处的管壁往往 易磨损或泵管破裂损坏,针片状颗粒一且横在输送管中,就会造 成输送管堵塞,发生障碍以致影响泵送混凝土施工进度及质量。 根据工程实践证实控制针片状含量小于10%时,混凝土能顺利 泵送。 4我国泵送混凝土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中砂适宜泵送,使 获得的新拌混凝土具有良好和易性、黏聚性和可泵性。若用粗砂 或细砂,必须通过试配,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混凝土容易产生 离析泌水,可泵性差。 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和通过0.16mm筛孔的颗粒
含量对可泵性影响也很大。国内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工程实践 和北京等地泵送混凝土经验都证实了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 含量不应小于15%,且不大于30%;通过0.16mm筛孔的颗粒 含量不应小于5%。
9.3.6提出掺泵送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
9.3.6提出掺泵送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
9.3.6规定的各项要求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164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I/T10的规定。 对于泵送钢纤维混凝土,由于钢纤维的密度为7.89 其砂率提高到50%以上,也可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的泵送施
9.3.6规定的各项要求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I/T10的规定。 对于泵送钢纤维混凝土,由于钢纤维的密度为7.8g/cm² 其砂率提高到50%以上,也可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9.3.7当混凝土班落度不能满足工地现场要求时,泵送剂可采 用后添加方式掺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必须快速转动搅拌均 匀,出料测定落度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后添加的量应预先试验 确定。未经许可不得任意采用多次后添加技术。
防水剂是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能改善砂浆和混凝土的耐久 性、降低其在静水压力下透水性的外加剂。防水剂品种众多,防 水的作用机理也不一样,所以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防水剂的品 种。 10.1.1无机化合物类中的氯盐类能促进水泥的水化硬化,在早 期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特别是在要求早期必须具有防水性的情 况下,可以用它作防水剂,但因为氯盐类会使钢筋锈蚀,收缩率 天,后期防水效果不大。因此,不能认为氯盐类是好的防水剂。 10.1.2有机化合物类的防水剂主要是一些憎水性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乳液或水溶性树脂等,其防水性能较好,使用时应注意对 强度的影响。 10.1.4防水剂与引气剂组成的复合防水剂中由于引气剂能引入 大量的微细气泡,隔断毛细管通道,减少泌水,减少沉降,减少 混凝土的渗水通路,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水性。防水剂与减水 剂组成的复合防水剂中由于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和改善和易性使混 凝土更致密,从而能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防水剂主要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含有氯盐的防水 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
规定了进人工地防水剂的检验项目。 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高,泌水性小,干缩也较
提出喷射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的速凝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类 型。
11.2.1速凝剂主要用于地下工程支护,还广泛用于建筑薄壳屋 顶、水池、预应力油罐、边坡加固、深基坑护壁及热工窑炉的内 衬、修复加固等的喷射混凝土,也可用于需要速凝的如堵漏用混 凝土。
11.3.2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损失较快,《喷射混凝土用速凝 剂》JC477规定掺一等品速凝剂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5%, 合格品不小于70%,但有些品种的速凝剂强度损失在往高 于此规定值。后期强度损失大会影响工程质量,应予以充分重 视。 11.3.4喷射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新鲜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 泥会降低速凝剂的使用效果。 11.3.5喷射混凝土骨料的技术要求与普通混凝土大体相同,但 为了减少喷射时的回弹并防止物料在管路中的堵塞,石子的最大 粒径应不大于20mm,一般宜用15mm以下的卵石或碎石。 11.3.6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目前多依经验确定。为了减少回 弹,水泥用量应较大,一般为400kg/m,砂率也较高,一般为 45%~60%,水灰比为0.4左右。
11.3.2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损失较快,《喷射混凝土用速凝 剂》JC477规定掺一等品速凝剂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5%, 合格品不小于70%,但有些品种的速凝剂强度损失在往高 于此规定值。后期强度损失大会影响工程质量,应予以充分重 视。
1.3.5喷射混凝土骨料的技术要求与普通混凝土大体相同,
为了减少喷射时的回弹并防止物料在管路中的堵寒,石子的最大 粒径应不大于20mm,一般宜用15mm以下的卵石或碎石。 11.3.6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自前多依经验确定。为了减少回 弹,水泥用量应较大,一般为400kg/m3,砂率也较高,一般为 45% ~60%, 水灰比为 0.4 左右。
3.7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都具有较强的碱性,易烧伤皮
11.3.7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都具有较强的碱性T/CSTE 0012-2019 加氢站站控系统技术要求,
3.7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都具有较强的碱性,易烧伤皮 施工时应注意劳动防护和人身安全。有些增稠性的速凝剂中 有一定数量的硅灰,吸入其粉尘对人体是有害的。
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
原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主要是给出规范包括的各种外加 剂的定义。现在这些外加剂均制订有质量标准,故外加剂名词无 需再解释了。本次修订予以取消。 原规范附录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于《普通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一2000)中包括了掺外加剂混凝土,故 本规范取消了此部分内容。 原规范附录四“常用复合早强剂,早强减水剂的组成与掺 量”。对于早强剂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看外加 剂的发展,原内容已经落后,故被取消。 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是工程中应用外加剂的一个非常 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附录A给出了用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方法检验外加剂对水泥 的适应性。当水泥已确定选择各类减水剂时,对每种外加剂分别 加入不同掺量;当外加剂已确定选用水泥时,对每种水泥分别加 人不同掺量的外加剂,进行加水后30min、60m1n水泥净浆流动 度检测。绘制以掺量为横坐标,流动度(加水后30m1n、60m1n 分别绘制)为纵坐标的曲线。其中饱和点低、流动度大,经时损 失小的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 净浆流动度随外加剂掺量增加而增大,当掺量到某一值时, 再增加掺量流动度基本不再增加,有的反而减少,此掺量为饱和 点。
附录 B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
配电室基础施工方案测定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为提高测定精度在B.0.3 中详细规定了测长的操作方法。
附录 C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
测定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在灌浆操作及测定方法上有 更详细的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