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8335-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8335-2019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pdf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
2.0.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
自白 舌共同体。在本标准中JB/T 13654-2019 反击式破碎机 铸造板锤 技术条件.pdf,社区是指在街道辖区内步行距离不大于 4000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型服务设施指为老年人提供24h托养服务的设施。
实际情况出发,在符合上位规划并充分利用既有条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设计,不搞一刀切。 3.0.2本条规定明确了社区养老设施的可持续原则。老年人的 身体机能衰退是一个持续的变化过程,并且从中长期看,社区 养老设施的运营方式也有可能作出一定调整。因此,社区养老设 料选用、设备安装以及其他方面做预留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 3.0.3本条规定明确了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建筑合建或设置在 其他建筑内的原则要求,主要为避免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于扰 3.0.4本条规定明确了既有建筑改建为社区养老设施的预评估 原则。既有建筑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并非所有的既有建筑都具 备改建成社区养老设施的可行性。原则上,应预先对拟改建建筑 的结构安全性、消防安全性、设备的完整性及可用性、居住的宜 居性(无障碍改造可行性和救助条件等进行评估,确定该建筑通 过改建能够符合本标准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之后,再进行 相应改建设计,避免盲目建设,
族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存在差异。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应在符合 国家、地方相关政策前提下,采取措施适应不同生活习惯、民族
习惯、宗教信仰老年人的需求。
4.1.2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
充足的日照条件,这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新建社区养老
设施的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既有建筑种类繁 多,情况复杂,并非所有的既有建筑都具备改建成社区养老设施 的可行性,对既有建筑改建的社区养老设施进行日照计算时,应 满足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4.2.1考虑到老年人视力、听力下降,反应迟缓,为保障其出 行方便和安全,应合理组织交通,在满足消防、疏散、救护等要 求的基础上,道路要尽量做到人车分流,避免车辆对人员通行的 影响。 4.2.3老年人是发生高危疾病和伤害事故频率最高的人群,因 此要求救护车辆能够直接通达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楼梯的建筑出 入口,救护车辆的停靠点即建筑的紧急送医通道的终点。建筑出 入口处应有满足救护车辆停靠的场地条件,以保证救护车辆最大 限度靠近事故地点,提高救治效率。考虑救护车通行、停靠和救 援,救护车辆通道应满足最小3.50m×3.50m的净空要求。当利 用道路作为救护车辆停靠场地时,道路应设置两条车道以上。当 救护车辆停靠场地位于建筑出入口雨搭、挑棚、挑檐等遮蔽物之 下时)地面至遮蔽物底面净空应不小于3.50m
足老年人、探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停车需求。考虑使用轮椅老年 人的需要,在机动车停车场距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设 置无障碍停车位,且应与无障碍设施衔接。明显的标志可以起到
强化提示的作用,避免无障碍停车位被其他车辆占用。
4.3老年户外活动场地
4.3.1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与社区托老服务设施的主入口邻近 设置,方便老年人使用。由于老年人户外活动内容和方式及设施 与儿童、青壮年有较大不同,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单独设置,既 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又避免共用场地其他活动者对老年人可能 造成的冲撞等伤害。 老年人除室内活动外更需要户外活动,广外活动是晒太阳、 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相互交流的方式。因此,老年户外活动场 地宜有1/2以上的面积处于当地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根据老年人活动特点进行动静分区,一般将运动项目场地作 为动区,设置健身运动器材,并与休憩静区保持适当距离。在静 区宜进行绿化景观设讨并设置座椅等设施,座椅宜布置在冬季 向阳、夏季遮阴处,便于老年人使用。 对于老年人,在步行中摔倒是极其危险的,因此要求户外场 地表面宜伞整,坡度不应大于2.50%。户外场地内现状地形坡度 大于Q.50%时,通过竖向设计可将高差集中处理,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4.3.2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应邻近便于老 年人使用的公共厕所,并应配置无障碍厕位。公共厕所的位置在 活动场地附近或相邻的建筑内均可。
年人使用的公共厕所,并应配置无障碍厕位。公共厕所的位置在 适动场地附近或相邻的建筑内均可。
4.4.1为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应对社区养老设施周边场地进 行景观绿化设计。绿化种植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树种,养木、 灌木、地被类植物相结合,以养木为主,达到四季常青。为了避 免对老年人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不应种植易产生飞絮、有味 带刺、有毒、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对于人可进入的绿化区, 应保证林下净空不低于2.20m,并不应有蔓生枝条。 4.4.2 社区养老设施内工作人员组织和协助老年人参与园艺活 动,接触自然,舒缓压力,复健心灵,用于预防和缓解老年人身
因此,水池水深不宜大于0.50m,且水池周边应设置警示牌、栏 杆等安全提示和安全防护措施。
5.1.1考虑到老年人特殊的体能与行为特征,社区养老服
5.1.1考虑到老年人特殊的体能与行为特征,社区养老服务设 施建筑宜为低层建筑,以便于紧急情况下的救助与疏散,及减 少外界的干扰。受用地等条件所限,小型社区养老设施可以与其 他公共设施建筑或居住建筑合并设置,但需要具备独立的交通体 系,便于安全疏散。
5.1.2为了便于老年人日常使
碍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施,以便于老年人日常使用,且应考 急情况下担架出入和使用。
5.2.1 社区养老设施用房分为两大类;即老年人用房和服务用 房。
5.2.1社区养老设施用房分为两大类;即老年人用房和服务用
可以通过社区养老设施提供服务。当采用购买服务时社区养老设 施可提供的基本服务有助餐、助浴、助行、助洁等。
5.2.5本条主要考虑噪声振动对老年人的心脑功能和神经系统 有较大影响,远离噪声源布置休息用房,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5.2.5本条主要考虑噪声振动对老年人的心脑功能和神经系统
5.3.2本条依据老年人行为模型并参照相关规范要求,给
使用卫生间,本条规定了休息室卫生间设置要求。一般情况下, 休息室卫生间至少应设洗设施(洗手盆)和便溺设施(坐便器
推荐设置小便斗)。保息室卫生间的平面及空间布置应考虑为护 理员留出助洁、助厕空间。休息室卫生间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换 气、防潮等措施,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为了老年人安全便捷的 使用,卫生间与相邻房间的室内地坪不应有高差。 5.3.4本条针对老年人特殊的进餐行为模式,以及由这种模式 产生的对相应空间及设施的要求,提出了老年人就餐空间的面积 指标。老年人的就餐习惯、体能心态特征各异,且行动不便,因 此餐厅需使用可移动的牢固稳定的单人座椅且餐桌应便于轮椅老 年人使用。在空间布置上应满足送餐服务的需要,并应为护理人 员留有分餐、助餐空间。 Y 5.3.5社区养老设施内,无论是否设休息室卫生间,均应设公 用卫生间,且需要与老年人频繁使用的公共活动用房或集中使用 的餐厅邻近设置。根据调研数据统计,规定了公用卫生间坐便器、 洗手盆或盟洗槽龙头数量的标准。考虑到轮椅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在每个公用卫生间内奎少应设1个无障碍厕位,或直接设置为无 障碍卫生间。另规定了公共卫生间至休息室的最大距离,以方便 老年人使用。 5.4医疗保健用房
推荐设置小便斗)。休息室卫生间的平面及空间布置应考虑为护 理员留出助洁、助厕空间。休息室卫生间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换 气、防潮等措施,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为了老年人安全便捷的
5.3.4本条针对老年人特殊的进餐行为模式,以及由这种
产生的对相应空间及设施的要求,提出了老年人就餐空间的面积 指标。老年人的就餐习惯、体能心态特征各异,且行动不便,因 比餐厅需使用可移动的牢固稳定的单人座椅且餐桌应便于轮椅老 年人使用。在空间布置上应满足送餐服务的需要,并应为护理人 员留有分餐、助餐空间
5.3.5社区养老设施内,无论是否设休息室卫生间,
用卫生间,且需要与老年人频繁使用的公共活动用房或集中使用 的餐厅邻近设置。根据调研数据统计,规定了公用卫生间坐便器 洗手盆或盟洗槽龙头数量的标准。考虑到轮椅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在每个公用卫生间内至少应设1个无障碍厕位,或直接设置为无 障碍卫生间。另规定了公共卫生间至休息室的最大距离,以方便 老年人使用 一
5.4.1由于老年人疾病发病率高、突发性强,故基本的医疗保 障是社区养老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养老设施的建设及管理成 本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故本条只针对老年人的就医需求进行了相 应的空间配置约束,其指标的确定参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务是指非治疗性的保健恢复类理疗锻炼等项目。康复室的设置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 GB/T3316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5.4.4本条标准参照了国内部
给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用房的总建筑面积配建指标
5.5.2本条规定遵循动静分区的原则,避免公共活动用房对休
息室等安静房间产生干扰。其平面及空间形式需充分考虑多功能 使用的可能性,以适应老年人进行多种活动的需求。 5.5.3本条规定的意义在于提升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大型活动空 间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5.6.1直接为老年人服务的窗口部门用房应当尽量接近老年人 的生活行为空间,辅以醒目的标识提示,方便老年人找到或其家
属咨询、办理入住登记。
区养老设施中的办公管理用房应有相应的发展空间和前瞻性
5.6.3厨房应满足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应与老年人的活动范围适当隔离,避免相互十扰和发生危险。 与老年人用房相邻,应采取隔绝噪声、气味、视线和温度等方面 的措施。
5.6.5洗衣房为工作人员使用
区,避免二次污染是重点要求。洗、消、叠、存等规范的工
5.6.6为了方便内部污物的清理及运输,制定本条规定
5.6.7职工用房应含有职工休息室、职工沐浴间、卫生间、职 工食堂等,建议独立设置,既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同时减少对老 年人田良的王扰
6.1.3社区养老设施供水压力需满足最不利点用水器
符合绿色、节能的理念。
点的压力平衡,保证出水水温的稳定。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视 力不好、记忆力减退、腿脚不灵活等影响,动作及反应能力大大 下降,易发生危险。 6.1.8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了接触噪声的极限,比如心 血管的极限,是长期在夜晚接受50dB(A)的噪声;而睡眠障碍的 极限较低,是 42dB(A);更低的是一般性干扰,只有35dB(A)。 老年人大多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对 噪声很敏感,尤其是65dB(A)以上的突发噪声,将严重影响患者 的康复,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需控制给水、热水管道流速, 选用大曲率、无缩径管件消除管道噪声。选用流速小,流量控制 方便的节水型、低噪声的卫生清具。排水水流对排水横支管的冲 击噪声较大,排水立管不应设置在卧室内,且不宜设置在靠近与 卧室相邻的内墙,宜采用隔声性能好的管材,排水立管的降噪措 施包括设置土建管井,要求管井壁有一定厚度或管道外包覆具有 一定隔声性能的材料,如机制排水铸铁管、HDPE管等。 6.1.9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及记忆力衰退,需要选用具有自控 便操作的卫生设施。为满足无障碍要求,地漏应与地面平齐, 应靠近边、角部位设置,防止因积水导致老年人滑倒。为防止污 水管内的臭味外溢而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器具、地漏等应设水封, 水封的设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中的相关要求。
点的压力平衡,保证出水水温的稳定。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视 力不好、记忆力减退、腿脚不灵活等影响,动作及反应能力大大 下降,易发生危险
6.1.8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了接触噪声的极限,比
卫生间、浴室等给水排水管道应采用暗装敷设,可选用悬挂式洁 具。
6.2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6.2.1“集中供暖”从节能、供暖质量、环保等因素来看,是 供暖方式的主流,严寒和寒冷地区应用尤为普遍。从节能、温度 均匀、卫生和安全等方面考虑,宜采用不高于85℃的热水作为供 暖热媒;常用的供暖系统形式为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和散热器 保证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当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时,可选用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要求的供暖方式。 6.2.2规定本条的目的是保护老年人的安全健康,采取有效措 施避免老年人烫伤。热水散热器、热水辐射供暖分集水器等必须 6.2.3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是老年人经常逗留的房间,从 有利于健康角度考虑,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地面表面 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 当提高。含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辅助供暖设施, 平时保持20℃,洗浴时借助辅助供暖设施升温至25℃,保证洗浴 时的室内温度。
6.2.1“集中供暖”从节能、供暖质量、环保等因素来看,是
6.2.5河北省的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基本上处于严寒
区,冬李往往长时间关闭外窗,对室内空气质量极为不利。而老 年人又长期生活在室内,且体弱多病,抵抗力差,非常需要增设 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的自然通风设施或机械通风设施,以提高室 内空气品质
习习内, Ju Q 一 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的自然通风设施或机械通风设施,以提高室 内空气品质。 6.2.6厨房和自用、公用卫生间的排气和通风,是老年人生活 保障、个人卫生的重要需求,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有利于室内污浊 空气的快速排除。
保障、个人卫生的重要需求,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有利于室内污 空气的快速排除。
6.2.7老年人自身新陈代谢过程减缓,身体常常
冷,需要比普通成年人更高一些的环境温度 风速较高对休息状态的老年人影响较大,床及固定座椅处风速应 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遮挡等有效措施,满足要求。 6.2.8考虑到老年人体质差,为避免交叉感染,不应采用设有 集中回风口的全空气系统空调形式。当设置集中空调系统时,空 气通过外窗缝隙渗透很难保证房间的新风量。如果采用频繁开窗、 关窗的方式,不满足国家节能要求且增加了部分老年人的行动负 担,因此应设置新风系统。 6.2.9考虑到社区养老设施的使用特点,室温控制是保证舒适 性的前提对于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根据房间、区 域的功能和采用的系统形式,合理设置可现场独立调节室内温度 的控制措施。
冷,需要比普通成年人更高一些的环境温度 风速较高对休息状态的老年人影响较大,床及固定座椅处风速应 亚格控制,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遮挡等有效措施,满足要求。
为便于管理、供电可靠,要求休息室设置用户配电箱。
6.3.2为方便老年人夜间行走,减少跌倒风险,提出以上照明 设置要求。
6.3.3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较弱,老年人主要使用房间的照度
直稍有提高。对于老年人书写、阅读区域,只采用一般照明难以 达到照度要求,宜采用混合照明。洗手盆和洗槽处仅设置一般 照明不满足视觉要求时,可增设局部照明
6.3.5为了方便全托型休息室内老年人夜间识别行动,设置
6.3.5为了方便全托型休息室内老年人夜间识别行动,设置 带夜间指示灯的开关,
6.3.6当正常电源失效或者发生火灾情况下,应急照明应自动 点亮,保障疏散路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 6.3.7要求采用安全型电源插座,主要是从安全与使用方面考 虑,以防老年人无意触碰或使用不当时,造成触电危险。 6.3.8老年人行动能力弱,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更加严重,要 求低压配电导体采用阻燃低烟无卤或无烟无卤铜芯电缆、电线, 主要是为了降低由于导体原因发生的电气火灾,及防止火灾时导 体燃烧释放有毒气体造成二次伤害。 6.3.11社区养老设施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 系统,旨在提高社区养老设施预防火灾的能力。近几年报道的建 筑火灾60%是由于电气火灾造成的,而老年人应急疏散更为困难: 因此应在早期发现电气火灾隐惠。
安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设置在公共部位。
施。高度分别按老年人站姿、坐姿或者卧姿的不同状态来规定。 为预防老年人在洗澡、如厕时,发生滑倒、摔倒等不能及时发现 的意外情况,宜设置安全手环管理系统,系统应接入值班室或呼 叫中心。如有条件,可设置红外探测报警仪或地面设置低卧位探 测报警探头等。 6.3.15老年人对温度、湿度、新风风量等比较敏感,龙其是 些患有风湿等疾病的老年人对居住环境要求较多,为子提供舒适、 健康的生活环境制定本条款
7.1.3为保证老年人行走安全,本条对无障碍设施的地面防滑 等级及防滑安全程度作出了规定。 7.2室内环境 7.2.1老年人由于长时间生活在室内,因此老年人用房的采光 就非常重要。社区养老设施用房应尽可能地利用天然采光,避免 产生眩光,营造良好的室内光环境。 本条规定了主要老年人用房 的窗地比推荐值。 7.2.2 可开启外窗可以有效促进夏季通风降温,且春、夏、秋 季加大通风量也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 7.2.3 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功能用房应通过设置有效的遮阳设 施优化室内热舒适度,同时减少眩光影响。 遮阳设施可包括设置在室外的固定或活动遮阳设施、窗户玻 璃之间的遮阳百叶及室内活动遮阳帘等。室内朝东、西向的外窗 宜采用活动外遮阳设施,兼顾建筑冬夏两季对阳光的不同需求。 考虑到老年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室内可通过配置活动遮阳 帘,起到辅助遮阳的作用
7.1.3为保证老年人行走安全,本条对无障碍设施的地面
7.2.4本条规定了老年人用房室内允许噪声级。当较高的
达到房间内允许的噪声级。
和做法,本条规定的相房间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房间与走廊的 隔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指标,采用计权隔声量十粉红噪声频谱修 正量(Rw十C),该指标为实验室测量值。为适应不同房间的噪声 控制需求,本条将社区养老设施的房间分为三类。除1类房间不 应与III类房间相邻布置外,其他相邻布置方式均有可能存在
正量(Rw十C),该指标为实验室测量值。为适应不同房间的噪声 控制需求,本条将社区养老设施的房间分为三类。除1类房间不 应与II类房间相邻布置外,其他相邻布置方式均有可能存在 7.2.6老年人偏好安静的自然声,如鸟鸣、流水声,风铃声等。 社区养老设施的建筑和场地设计应在符合声环境选址要求并做好 噪声控制的同时,尽量营建适合老年人的声景观环境。为了提高 老年人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应对活动场地的噪声加以控制。当活 动场地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宜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如面向 噪声源一侧设置声屏障或种植树木,以改善声环境。 7.2.7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退化,室内装修要注意避免采 用易燃、易碎等对老年人易产生伤害的材料。同时,建筑室内的 空气质量对老年人的健康也很重要,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和其他现行国 家标准关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有关规定,选用合 格的装修材料及辅助材料,另考虑到老年人在室内停留时间较长, 本条参照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IGI/T436对苯和二用苯的浓度限量做了详细规
7.2.6老年人偏好安静的自然声,如鸟鸣、流水声风铃声等
7.2.8近年来,我省很多地区雾霾天气频现,大气颗
亚重。研究表明,吸入的颗粒物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 深,对健康危害越大,并且老年人为易感人群,颗粒物对老年人
7.2.9湿度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老年人腺体分泌减少, 易咽喉不适,有干燥感和异物感,当空气湿度低于相对湿度30% 时,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干燥,对呼吸道疾病的防御能 7.2.10老年人行为动作准确性低,转角与墙面的处理,避免轮 椅等助行设备的磕碰,保证老年人通行时的安全。沿老年人行走 的路线应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以免烫伤、扎伤、擦伤等,防 正因日常疏忽导致老年人发生意外。 7.2.11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不同的影响,老人机体 功能的衰退决定了老人喜欢宁静、整清、安逸柔和的室内外环境。 色彩柔和、温暖,既提高老年人的感受能力,又从心理上营造 S 种温馨和安全感。 7.3安全措施与紧急救助 7.3.2当房间采用外开门时,应设门外凹空间,避免对走廊动 线的影响? 7.3.5 出入口是老年人集中使用的场所,又是建筑物室内外过 渡区域。首先,要满足老年人进出方便,正常情况下残疾人能够 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10~1/16,对于处在机能衰退中的老年人是 不便使用的,因此有条件时首选平坡出入口。如果是按台阶结合 坡道的方式,就需要考虑助力进出,采用助力轮椅或采用人工助 推。考虑到出入安全,旋转门对老年人来说是极易发生事故的
椅等助行设备的磕碰,保证老年人通行时的安全。沿老年人行走 的路线应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以免烫伤、扎伤擦伤等,防 止因日常疏忽导致老年人发生意外。
7.2.11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不同的影响,老人
种设施,不论与何种门组合预算数据手册.pdf,均不能选用。排水、防滑和防结泳 也是为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采取的措施。门厅或门外雨棚下空 间设置助行器和轮椅放置区域,方便老年人使用
7.3.6本标准以满足轮椅、担架通行作为确定交通空间最
的原则。本条中“确有困难时”是指某些通过既有建筑改建的 社区养老设施,由于结构原因,走道宽度不能达到1.80m,适当 降低标准到1.40m也可接受。走廊的宽度要求如下:轮椅宽度由 0.55m到0.69m不等,轮椅通行净宽为0.80m,担架通行净宽不 超过0.80m;其他各类助行器最大宽度0.52m,其通行净宽按0.60m 计;正常人流宽度0.50m~0.55m,其通行净宽按0.60m计;员工 的推车通行净宽按0.60m计;走廊最小宽度按0.80m(轮椅及担架 通行净宽)+0.60m(员工推车通行净宽或单股人流通行净 宽)=1.40m。 一 7.3.7在低层、多层、高层社区养老设施建筑中,电梯将作为 各楼层间供老年人平时使用的主要竖向交通工具,符合老年人的 体能和行为特征。本条规定了为老年人休息使用的电梯数量应按 累计床位数测算,并给出每台电梯的服务规模上限指标。位于首 层的老年人休息床位数可不计入累计床位数。规定电梯的位置应 明显易找,与作为主要竖向交通工具的要求相适应,宜结合照料 单元与建筑出入口均衡布置,有利于使用便捷、流线分散,避免 拥堵。
7.3.8本条第1款老年人动作不灵活,弧形楼梯和螺
易造成眩晕和跌倒事故。老年人用房所在的建筑分区内,无论是 安全疏散还是日常使用,弧形楼梯和螺旋楼梯对老年人来说都极
中指出: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及社会
7.4.3智慧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对象是社区全部老人,可为
7.4.3智慧养老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对象是社区全部老人太湖石材幕墙施工组织设计,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