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J19-2015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A.pdf

DGJ32J19-2015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A.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GJ32J19-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25531
下载资源

DGJ32J19-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J32J19-2015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A.pdf

表2建筑电气工程常用单股导线标称截 面积及20℃时导体最大电阻值

11.2.3选择高效的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直接关系到建 筑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随着照明设备和灯具的推陈出新,相关 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及时更新。在设计或其他规范或标准无要求 或低于表3~表5的要求时,可参照表中规定值执行。 1照明设备谐波含量限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

注:入为电路功率因娄

GB 50965-2014 冶金烧结球团烟气氨法脱硫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2常用灯具性能应符合表4、表5的要求。

2常用灯具性能应符合表4、表5的要求。

炭光灯具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具的效

表5管型荧光灯能效值

11.2.4电源各相负载不均衡会造成电能损耗和资源浪费,是节 能控制指标之一,本条予以强调。当建筑物中使用变频器、计算 机等用电设备时,谐波含量增加。谐波电流对电源质量危害较 大,在通过变压器和电机时产生过热或震动,从而增加损耗,影 响电源工作质量,并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产生危害。

1.2.5照明系统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是反映照明系统节能的重 要指标,应该严格控制,本条予以强调。对于不能完全按照要求 完成的毛坏房住宅工程,对套内部分建议不进行照度和功率密度 值的检测。 11.2.6通过抽检,验证计量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表具能够 对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最大需量、总 谐波含量等参数进行计量和监测。 11.2.7通过多方调研,照明、设备的用电计量大多数均未落实 到位。用电至关重要,为了体现节能的要求,特此强调。 11.2.8照明系统的分区控制是绿色照明的重要环节。 11.2.9本条严格规定了照明系统分区各类节能的措施和要求, 司时强调在保证照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分区控制的重要性及 抽查的要求

施工质量问题而产生局部接触电阻增加,从而造成发热,增加损 耗。拧紧力矩值可参照表6执行。

11.3.2交流单相或三相单芯电缆如果并排敷设或用铁制卡箍固 定,会形成铁磁回路,造成电缆发热,增加损耗,并形成安全 隐惠。

11.3.3电源各租负载不均衡会影响照明器具的发光效率和使用

寿命,造成电能损耗和资源浪费。检查方法中的试运行不是带载 运行,应该是在所有照明灯具全部投入的情况下用功率表测量

11.3.5现在已实现分户用电计量,但能否做到集中布置,实现

12.1.1本条规定了本章验收的范围。 12.1.2本条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内涉及节能的建筑设备运行监测 和控制,也强调了涉及绿色建筑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均应按本章要 求验收。

12.1.1本条规定了本章验收的范围。 12.1.2本条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内涉及节能的建筑设备运行监测 和控制,也强调了涉及绿色建筑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均应按本章要 求验收。 12.1.3本条给出了绿色建筑电气工程验收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和 方法,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按系统或按楼层 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12.1.4本条强调了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过程控 制要点,保证168h不间断试运行顺利完成。

12.1.3本条给出了绿色建筑电气工程验收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利 方法,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按系统或按楼层 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制要点,保证168h不间断试运行顺利完成, 12.1.5对于经确认无法进行试运行的部分,也要保证设计要求 的功能能够实践。

12.2.1本条强调用于监测与控制建筑节能系统的设备、材 能效评价和标识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他的功能(参数)应以 规范和节能的要求为准

1.21本杀强响用于蓝测与控制建筑节能系统的设备、材科的 能效评价和标识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他的功能(参数)应以相关 规范和节能的要求为准。 12.2.2各类监测元件的误差对系统节能的监控数据影响都较 大,所以每一个元件均需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这里强调的是在 监测和控制系统设备安装前必须依据设计和有关规定,核对进场 的设备、元(器)的参数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大,所以每一个元件均需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这里强调的是在 监测和控制系统设备安装前必须依据设计和有关规定,核对进场 的设备、元(器)的参数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12.2.3在试运行中,对各监控回路分别检查系统投人、监控工

能、故障报警连锁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等工作,确保各系统运行能 够符合设计要求。

12.2.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空调系统因季节原因无法进行不间 断运行,特做此规定。 12.2.5通过对相关节能系统节能参数的监控,完成系统节能的 评价,是一个系统节能功能的考核,是综合评价的依据和关键 为后续的节能评价提供支持

12.2.5通过对相关节能系统节能参数的监控,完成系统节能 评价,是一个系统节能功能的考核,是综合评价的依据和关键 为后续的节能评价提供支持

12.2.6各系统数据上传是绿色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环节 也是监测和调整相关系统运行严格控制在设计要求的状态下必 具备的功能,

12.2.7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保证绿色建筑设备优化运行、

12.2.7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保证绿色建筑设备优化运行 维护、管理,实现节能、绿色、环保的有效支持系统,是实践纟

12.3.1工程中经常忽视的各类计量仪表或装置,测量精度达不

12.3.1工程中经常忽视的各类计量仪表或装置,测量精度达不 到设计的要求或系统上下游计量(检测)仪表精度不协调,造成 测量误差超过设计的要求,为此做严格要求,

13.1.1本条规定了本章验收的范围。 13.1.2本条规定了给水排水工程质量验收的规则和要求。 13.1.3再生水系统往往被忽视,因种种原因后补,导致与建筑 结构以及其他功能系统不协调。在此要求坚持“同步”进行。

13.2.1因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材料、设备规格、种类繁多,部 分产品经过了绿色认证,有些产品进行了部分节能指标的认可。 具体情况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的规定为准。 13.2.2本条强调便于集中管理和远程控制。 13.2.3本条进一步强调计量不仅要保证建筑物内主要系统的用 水计量,绿化、空调等用水多的系统也要计量。在条件充许的前 提下,建议消防系统也设置计量装置。 13.2.4本条强调经确认的给水系统能效指标不得任意变更。 13.2.5本条对管道系统长稳压的时间提出要求,以确保管道 系统长期稳定不渗不漏,达到节能的效果。 13.2.6本条要求严格区分饮用水和再生水以及其他水,防止相 互交文感染和误饮用

[14. 1 一般规定

14.1.1依据《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和《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室内环境的验收均在本章做了明确 的规定。 14.1.2室内环境的验收项目主要包括室内污染物和温湿度、室 内通风效果、室内噪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 撞击声隔声性能。检验批划分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 控制规范》GB50325和《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的相关规定制定,

14.1.1依据《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和《 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室内环境的验收均在本章做了明 的规定

14.2.1入户门、外窗、分户墙以及分户楼板等是噪声传人室内 的主要途径,其品种,规格、声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的要求时,才能保障室内声环境。声学性能包括:入户门、外 窗、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 能,声学处理材料的隔声和吸声性能 一具对建然

噪声源进行声学处理的构件或材料,如电梯井、泵房、空调机组 等建筑内噪声源的声学处理构件或材料;二是对体育场馆、多功 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剧场等其他有声学要求的房间采

用的声学处理构件或材料;三是建筑设计中采用的对声学性能 明确要求的其他构件或材料。

14.2.3检测依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标准》DGI32/T

194以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附录A的规定进 行,室内噪声级检测房间,选取距离水泵、空调机组、电梯、室 外主于道等噪声源最近的房间。分户墙(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 性能检测依据《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4部分:房 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GB/T19889.4进行。楼板撞击 声隔声性能依据《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 楼板撞击声声隔声的现场测量》GB/T19889.7进行

14.2.4外窗和导光管系统的品种、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 准的规定,这是一般性要求,应该得到满足。外窗的品种一般包 含了型材、玻璃等主要材料和主要配件、附件的信息,也包含了 一定的性能信息;导光管系统的品种一般包含了导光管材料、导 光管集光器材料和漫射器材料的品种及相关性能信息。 14.2.5外窗的透光折减系数、导光管系统在漫反射条件下的系 统效率、导光管集光器材料的透射比、漫射器材料的透射比、导 光管材料的反射比和反射膜的反射比都是重要的采光性能指标, 所以应该符合要求。

《采光测量方法》GB/T5699以及《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 标准》DGJ32/TT194。当外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为了保证建 筑物的采光性能,本规范要求对建筑物的采光系数进行现场实体 检测。当采用顶部采光时,还需要对采光均匀度进行现场实体检 测。其检测目的,一是验证采光系数和采光均匀度是否符合《建 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二是验证采光系数和采光均匀度是

Ⅲ室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

14.2.8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和《民用建筑 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等相关规定进行。 14.2.9设计采用集中采暖、集中空调系统,对室内温湿度有设 计要求,检测方法可参照江苏省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 标准》JG/T177和《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等相关 规定进行。

14.2.11 本条说明如下

14.2.11本条说明如下: 1室内新风量按照江苏省现行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 2拨风并自然通风效果现场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同尺 寸的拔风井,室内端和室外端自然通风口风速和空气温度应分别 检测,且不多于3种。应按照拨风并室内端和室外端风口的面积 布置,小于100m的风口应设3个点,100m及以上至少设5个 点。宜采用自动检测仪逐遂时检测和记录。 3无动力拔风帽自然通风效果现场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同尺寸的拨风帽,分别检测且不多于3个,少于3个时全数检 测;风速和温度测试,应按照拔风帽室内端和室外端风口的面积 布置,小于100m的风口应设3个点,100m²及以上至少设5个 点。宜采用自动检测仪逐时检测和记录

14.3.2《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对具体参数和检

14.3.2《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对具体参数和检 查数量做了明确的要求,本规范照此执行。当厅堂声学特性设计 中明确参数指标和参照标准时,可按照设计要求的方法检测

14.3.3外窗和导光管系统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采光性 能,安装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使用的长期性和耐久性,所以应 一核查。

14.3.3外窗和导光管系统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采光性 能,安装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使用的长期性和耐久性,所以应 一核查。 14.3.4依据《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GB/T18204.20进 行尺量检查。《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GB/T18204.20的 采光系数是用窗地面积比来定义的,建筑师在进行采光方案设计 时,常用窗地面积比来估算开窗面积,因此,通过测量和计算窗 地面积比对采光条件进行核验较为简便和有效

15. 1 一般规定

15.1.1本章适用于绿色建筑场地与室外环境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包括场地规划、资源与生态环境、位置与交通、室外环境 验收。

15.2.4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生态 湿地资源。场地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环境建立有机共生 关系,保持或提升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 15.2.5雨洪控制利用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即充分利用 河道、景观水体和绿化空间的容纳功能,通过场地竖向设计和不 司季节的水位控制,减少市政雨洪排放压力,也为雨水利用、渗 透地下提供可能。另外,通过充分利用开放的绿地空间滞蓄、渗 透和净化雨水,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5.2.7绿地率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 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包括建设项目用地中各类用作绿化的 用地。 15.2.11在选配运动场地和道路照明的灯具时,应分析所选用 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确定灯具的瞄准角(投射角、仰角),控 制灯具直接射向空中的光线及数量。建筑物立面采用泛光照明 时,应考核所选用灯具的配光是否合适、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投 射角度是否正确,预测有多少光线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还应考 核建筑物立面照明所选用的标准是否合适。场地和道路照明设计 中,所选用的路灯和投光灯的配光、挡光板设置、灯具的安装高 度、设置位置、投光角度等都可能会对周围居住建筑窗户上的垂 直照度产生眩光影响,需要通过分析研究确定。 15.2.13当拟建噪声敏感建筑不能避开临近交通于线或不能远 离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十扰。声屏障是指 在声源与接收者之间插人的一个设施,使声波的传播有一个显著 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声屏 障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道路、城市轻轨地铁以及铁路等交 通市政设施中的降噪处理,也可用于工矿企业和大型冷却设备等 噪声源的降噪处理,采用声障时,应保证建简处于声犀障的有

15.2.4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 湿地资源。场地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环境建立有机 关系,保持或提升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

15.2.5雨洪控制利用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即充分

可道、景观水体和绿化空间的容纳功能,通过场地竖向设计和不 同季节的水位控制,减少市政雨洪排放压力,也为雨水利用、渗 透地下提供可能。另外,通过充分利用开放的绿地空间滞蓄、渗 透和净化雨水,可提高士地利用效率

15.2.7绿地率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 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包括建设项目用地中各类用作绿 用地。

灯其的光强分布曲线,确定灯具的瞄准角(投射角、仰角),控 制灯具直接射向空中的光线及数量。建筑物立面采用泛光照明 时,应考核所选用灯具的配光是否合适、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投 射角度是否正确,预测有多少光线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还应考 核建筑物立面照明所选用的标准是否合适。场地和道路照明设计 中,所选用的路灯和投光灯的配光、挡光板设置、灯具的安装高 度、设置位置、投光角度等都可能会对周围居住建筑窗户上的垂 直照度产生眩光影响,需要通过分析研究确定。 15.2.13当拟建噪声敏感建筑不能避开临近交通于线或不能远 离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十扰。声屏障是指 在声源与接收者之间插人的一个设施,使声波的传播有一个显著 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声屏 障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道路、城市轻轨地铁以及铁路等交 通市政设施中的降噪处理,也可用于工矿企业和大型冷却设备等

离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干扰。声屏障是指 在声源与接收者之间插人的一个设施,使声波的传播有一个显著 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声屏 障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道路、城市轻轨地铁以及铁路等交 通市政设施中的降噪处理,也可用于工矿企业和大型冷却设备等 噪声源的降噪处理。采用声屏障时,应保证建筑处于声屏障的有 效屏蔽范围内。

15.3.1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 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基 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保证居民居住生活品质不 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步行5~10min可以到达,将大大 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5.3.2交通规划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道路系统应分等级规 划,避免越级连接,应保证等级最高的道路与区域交通网络联系 便捷。建设用地周围应至少有一条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中心区或 其他主要交通换乘站直接联系。规划建设用地内应设置便捷的停 车设施(包括自行车及汽车停放场地),停车设施的设置规则和 配建标准应按《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相关规定执行。场地内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设计应根据《无障 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16.2.1植物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景观效果,其品种规格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16.2.4非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危害程度或危害痕迹不得超过树体 的10%。植物材料带有病虫害影响苗木质量,易引起扩散,为 防止危险病虫害的传入,必须对国外及外省市的苗木进行检疫, 有检疫证明

百平方米配植养木数量不应少于3株;屋顶绿化面积应大于屋顶 可绿化面积的30%;树木栽植成活率不应低于95%;名贵树木 裁植成活率应达到100%。室外机动车停车场遮阴率不应小于 20%。景观主干道路的乔木遮阴率应达到50%,步行道和自行 车道林荫率不小于60%

怎层、栽植土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不能渗漏,确保设施使用功 追。排蓄水层、过滤层使栽植土层透气保水,保证植物能正常 #长

滤层、栽植土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不能渗漏,确保设施使用功 能。排蓄水层、过滤层使栽植土层透气保水,保证植物能正常 生长。 16.2.7核查地面及屋面铺设材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性能检测 报告。现场观察检查绿地、遮阴措施、地面和屋面铺设材料设置

报告。现场观察检查绿地、遮阴措施、地面和屋面铺设材料设置 情况。核查相关验收资料。地面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料的品 种、质量、规格,各结构层纵横向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不得空 鼓、松动,面层不得积水。施工完成后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活

动场地透水铺装垫层构造做法符合设计要求,硬质铺装地面中透 水铺装率不应小于50%。室外机动车停车场植草砖做透水地面 时,镂空面积比不应低于40%。70%以上的景观道路路面的太 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

17.2.2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采用的光伏组件、汇流箱、电缆、 并网逆变器、配电设备等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 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 检查认可,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 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17.2.5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建筑物电气装置》 GB/T16895、《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和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064的 相关要求并测试合格。

17.2.6应按设计要求对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工程使用管材、管 件、水泵、阀门、仪表及绝热材料等产品的类型、材质、规格及 外观等进行进场验收与核查,并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17.2.7地源热泵换热系统进行水压试验应按照《地源热泵系统 工程技术规程》DGJ32/TJ89的相关规定执行,水压试验应 合格。

件不能进行修复和更换,因此,地埋管及管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地 源热泵系统的寿命。为确保安装后能够达到安全运行,应采用化

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天、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 件,管件与管材的材质应为同广家的相同材料。 17.2.9连接中间分、集水器的地埋管环路接管或水平环路集 管,应在靠近分、集水器处设关断阀,并且宜在集水器近处设平 衡调节阀。窗井内的管道、阀门、分集水器保温措施可靠,避免 冻裂和热损失过多。地理管换热系统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在规 定的位置安装排气、定压、膨胀、自动补水装置,对补水量进行 专项计量,进入地理管换热系统的介质应有过滤装置。地理管换 热系统结合热泵机组与循环水泵的数量分设若干系统的,各系统 间应有可靠的水力平衡措施

热系统结合热泵机组与循环水泵的数量分设若干系统的,各系统 旬应有可靠的水力平衡措施。 17.2.10钻孔和水平埋管的位置与深度、钻孔数量、地埋管的 材质、管径、厚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是士壤换热 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回填材料介于换热器的埋管与钻井壁 之间,是土壤与U形管之间交换热量的桥梁,用来增强埋管和 周围土壤的换热。 17.2.11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并应符合《埋地聚 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及相关标准的规定。竖直 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应选用定型的U形弯头成品件或 利用成品弯头热熔对焊制作,不应采用直管道煨制弯头。竖直地 理管换热器U形管的组对应能满足插人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 的要求,组对好的U形管的两并口端部应及时密封,避免泥沙 流人管内沉积在埋管底部,堵塞管道。

材质、管径、厚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是土壤 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回填材料介于换热器的理管与钻 之间,是土壤与U形管之间交换热量的桥梁,用来增强埋 周围土壤的换热。

17.2.11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并应符合《埋

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101及相关标准的规定。竖直 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应选用定型的U形弯头成品件或 用成品弯头热熔对焊制作,不应采用直管道爆制弯头。竖直地 管换热器U形管的组对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 要求,组对好的U形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避免泥沙 入管内沉积在埋管底部,堵塞管道,

17.2.12换热盘管的材质、直径、厚度及长度,布置方式及管 沟设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7.2.12换热盘管的材质、直径、厚度及长度,布置方式及管

包海域的水文条件、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海水换热系统的施工 立符合下列规定:换热器、过滤器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 ;与海水接触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防腐、防生物附

着的能力;取水口与排水口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取水外 网的布置不影响该区域的海洋景观或船只等的航线。检验方法参 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报批稿)第 14.2.8条。

17.3.3太阳能光伏系统应有监测采集发电量、数据

输、交(直)流配电设备保护功能,同时系统应有完整的标签与 标识。

18.2节能与能源利用

18.2.1外窗气密性的检测方法应依据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进行。 18.2.6供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节能性能检测主要项目 的检测方法应按《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检测技术规程》DGJ32/ TJ19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DGJ32/TJ194等标 推的规定进行。 18.2.8检验方法应按《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检测技术规 程》DGJ32/TJ19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DGJ32/ TJ 194 等标准进行。

18.3.1依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DGJ32/TJ 194的规定进行检测。 18.3.2依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DGJ32/TJ 194的规定进行检测。 18.3.8依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DGJ32/TJ 194的规定进行检测。《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对 厅堂扩声的具体参数和检查数量做了明确的要求。当厅堂声学特 性设计中明确参数指标和参照标准时,可按照设计要求的方法检 测。检测项目包括:最大声级、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稳态 声场不均匀度、语言传输指数(STIPA)、总噪声级、混响时间

等。试验方法:《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检查方 去:核查试验报告。

18.4可再生能源利用

18.4.1应依据《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 OGJ32/TI170进行检测。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检测参数应为全年集热系统得热量。太阳 能热利用系统检测前应进行核查。对已进行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 用工程评价的项目,可采信测评报告中全年集热系统得热量的数 据结果。对未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的项目或评价测 评报告中未提供全年集热系统得热量数据结果的项目:应进行现 场全年集热系统得热量的检测

18.4.2应依据《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工程检测规程》DGJ32 TJ 126进行检测

18.4.2应依据《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工程检测规程》DGJ32

太阳能光伏系统检测参数应取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太阳能 光伏系统检测前应进行核查。对已进行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工程评价的项自,可采信测评报告中系统年发电量的数据结 果。对未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的项目或评价测评 报告中未提供系统发电量数据结果的项目,应进行系统年发电 量的检测。光伏系统光电转换效率应按现行标准短期测试的规 定进行检测。

18.4.3应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检测参数应为系统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 数、系统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检测前应进行核查。对已 进行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的项目,可采信测评报告中 的数据结果。对未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的项目或评

价测评报告中未提供系统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数据结果自 项目,应进行系统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检测。

18.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8.5.4应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要求进行检测。 18.5.5应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的要求进行检测。 18.5.6应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要求进行检测。

工程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18.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8.6.1应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规定进行 检测。

18.6.1应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规定进行 检测。 18.6.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2第7.5.7条规定 “建筑结构主体宜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并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混凝士结构或混合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钢筋使 用不低于400MPa的高强钢筋用量不应低于受力钢筋总量的 85%,其中,500MPa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用量不宜低于受力钢筋 总量的25%或HTRB600MPa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用量不宜低于受 力钢筋总量的15%”,这为结构工程设计时使用高强钢筋提供了 技术支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结构情况使 用高强钢筋

18.7节地与室外环境

5700的规定。建筑立面采用玻璃幕墙时,应核查玻璃幕墙反射 比的检测报告,检测方法应符合《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18091 的规定。 18.7.3应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进行检测。

通用防水施工方案18.7.3应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进行检测

19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