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4467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4.4.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与水平剪力)较小的高层建筑物且桩径相同的群桩基础,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群中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

a)竖向力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Myky Ey? Ex?

式中:F一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G一—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 水的浮力; N一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n 桩基中的桩数; N一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基桩的竖向力; MkMy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主轴的力矩 X、X、y、yj 一 第i、j根基桩至y、x轴的距离; H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 Hi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根基桩的水平力; 对亚

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 b)建筑场地位于建筑抗震的有利地段。 4.4.3非液化土中及存在液化土层的桩基抗震验算GB/T 25217.11-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11部分:煤层卸压爆破防治方法.pdf,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桩 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执行。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b)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DB32/T4111—2021Hik ≤ Rn** (6)式中: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R.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4.4.5在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单桩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ek≤1.25Ra** (7)b)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Nekmax ≤ 1.5Ra (8)c)水平荷载作用下:Hek ≤1.25Rn* (9)式中: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Nak 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R.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4.4.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确定:R. =... (10)式中:Q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值为2。4.4.7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c)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也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d)当采用静载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3根;总桩数少于50根的,不少于2根。4.4.8设计采用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以下方法确定。a)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方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估算:Quk=Qsk+Qpk=uZqsikl;+qpkApk* (11)式中:Qsk、Qpk分别为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的混凝土预制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qpk—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10

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的混凝土预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 Ak一一桩底端横截面面积(桩尖水平投影面积);当采用开口型桩尖时,按闭口型 桩尖计算水平投影面积,对于变截面桩应按最小截面计算横截面面积;; 桩身外周边长度,对于变截面桩应按最小截面计算周长; 桩穿越第i层土(岩)的厚度。

式中:Jsi一一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kPa); α一一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于黏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 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 头阻力加权平均值(kPa),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4.4.9除按地基岩土条件确定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外,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受 压承载力设计要求。对于轴向受压的方桩,当不考虑桩身构造配筋的作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黏性土、粉土:β,=10.04(f)s3 余按地基岩土条件确定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外,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受

R。一一桩身混凝土强度允许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4.4.10现场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不得大于桩身受剪承载力。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应按《建筑基桩检测技 术规范》JGJ106相关规定执行,试验数量同竖向载荷试验。 4.4.11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承台的构造及配筋、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应满足受冲切、受剪切、 受弯承载力和局部受压要求。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验算柱下或 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人 4.4.12对有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可通过以下措施避免或减少负摩阻力: a 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宜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性,软土场地填土前应采取预设塑料排水板 等措施,待填土地基沉降基本稳定后方可成桩。 b 对于有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应采取减小地面沉降对建筑物桩基影响的措施。 C 对于欠固结土宜采取先期排水预压等措施,或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 d)对于中性点以上的桩身可对表面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 应采取引孔或应力释放孔等消减超孔隙水压力,以及控制沉桩速率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

5.1承受拔力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同时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 基桩的抗拔承载力:

式中:Nik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基桩拔力; 基桩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a)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确定。试桩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 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及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 值可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进行。 b 初步设计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取值可按下列规定估算: 1)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k =E,qs.kul, .

式中:Tuk 基桩抗拨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 桩身周长,对于方桩取u=4B; 桩侧第i层土的厚度; q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数值; 抗拔系数,若无经验数据,可按表4.5.2取值

表4.5.2抗拨系数入

桩长1与截面边长B之比小于20时,2.取小值。 ②)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 u 桩群外围周长

Igk = uiA;qsikli'

4.5.3预应力实心方桩用做抗拔桩时,应进行桩身结构强度、接桩连接强度、端板孔口受剪强度、钢 棒及其镦头受拉强度、桩顶与承台连接处强度等承载力计算。确定单桩抗拔承载力时,应分别按下列规 定计算,并按最不利处的抗拉强度确定抗拔方桩的受拉承载力。 a)轴心抗拔方桩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N,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

AAp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b)对于抗拔方桩的裂缝控制计算,应按下式确定: 1)预应力实心方桩处于腐蚀环境或设计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时:

A一一方桩横截面面积。 2)预应力实心方桩处于一般环境或设计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时:

N,≤..+f)A..

中:一一桩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c) 根据预应力实心方桩接桩连接处强度确定单桩抗拔承载力时,宜同时考虑机械连接和焊 接的连接强度。机械连接应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等相关规范规定进行计 焊接连接可按式下式计算: 1)端板煌接连接:

式中:(w 角钢焊缝边长(mm); h——角焊缝计算厚度(mm) f"——角焊缝强度设计值。 d) 根据预应力实心方桩端板孔 力时,按式(23)计算:

中:w 角钢焊缝边长(mm); h—角焊缝计算厚度 (mm); f"一一角焊缝强度设计值。 根据预应力实心方桩端板孔口(预应力筋镦头锚固处,图4.5.3)抗剪强度确定单桩抗拨 力时,按式(23)计算:

图4.5.3端板与预应力钢筋连接示意图

式中:n 预应力钢筋数量(根); d1 端板上预应力钢筋锚固孔台阶下口直径(mm); d2 端板上预应力钢筋锚固孔台阶上口直径(mm) , 端板上预应力钢筋锚固孔台阶下口距端板顶距离(mm); h2 端板上预应力钢筋锚固孔台阶上口距端板顶距离(mm); 端板抗剪强度设计值(MPa); s 一 端板厚度。 e 当根据预应力钢筋锻头抗拉强度确定单桩抗拔承载力时,按下式计算:

Ni≤.0f.y..

式中:n一 预应力钢筋数量(根); N,一方桩单桩上拔力设计值; fry一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Ap一一预应力钢筋总横截面面积(mm²)。 4.5.4预应力实心方桩的抗拔承载力应取本规程第4.5.2条和第4.5.3条各式计算的最小值

4.6抗水平力预应力实心方桩设计

4.6.1受水平荷载的一般建筑物和水平荷载较小的高大建筑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群桩中基桩或复合 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

式中:H一 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 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水平力。 4.6.2 预应力实心方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荷载标准组合:

E Rh. (26

一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根基桩桩顶处的水平力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H一一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的平均水平力。 4.6.3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桩的材料强度、截面刚度、入土深度、土质条件、桩顶水平位移 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 验时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现场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不得大于桩身受剪承载力。 4.6.4当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水平静载试验资料时,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的相关公式估算。 4.6.5预应力实心方桩用于基坑支护工程的排桩时,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其水平承载力、变形控制及 稳定性验算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4.7.1根据预应力实心方桩的力学性能要求,需要计算其有效预压应力、桩身正截面开裂弯矩、桩身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桩身轴心受压承载力、桩身轴心受拉承载、按裂缝控制的桩身轴心抗拉力、桩身斜 截面受剪承载力。

面受剪承载力。 7.2桩身混凝土强度允许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按轴心受压计算): a)不考虑方桩压屈影响时,应按下式计算:

Rp = Y.fA

式中:f。一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值; A一一方桩横截面面积; 。——预应力实心方桩工作条件系数,取0.55~0.65,可结合地区经验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后综合确定。 b) 当预应力实心方桩穿越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 方桩基础,应考虑方桩压屈的影响,按下式计算:

b)当预应力实心方桩穿越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 方桩基础,应考虑方桩压屈的影响,按下式计算:

R, = py.f.A..

式中:α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mm); I一一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 E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N/mm²) b)预应力钢筋(低松驰螺旋槽钢棒)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按下列公式计

式中:con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力(N/mm²): c)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按下列

O4 = 0.2(con 0.5)ocon fptA

60+340 Oi5 1+15

一桩身换算横截面面积(mm) d总预应力损失:

G,E + 4 + .

注:当总预应力损失按以 值小于100N/mm2时,应取总预应力损失为100N/mm2 e)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拉应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4.7.4桩身正截面开裂弯矩计算

Mer = (ope + yftk)Wo

= (0.7 + 10) JYm

式中:M 一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桩身正截面开裂弯矩(MPa); 一方桩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N/mm²); W。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换算值(mm²); ?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Ym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基本值,预应力实心方桩取1.55。 4.7.5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a)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符合下列条件时:

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确定:

b)当x≤2a'时,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当x≤2a'时,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M 桩的正截面受弯弯矩(kN·m); α 系数,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第6.2.6条规定计算,C50取1.0,C60 取0.98; f,、f,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值(MPa); Ap、A——第i排受拉、受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mm²) ho 截面有效高度(mm); h 第i排普通钢筋距离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mm); hpi——第i排预应力钢筋距离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mm); 凝土受压区高度(mm);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Q 受压区纵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mm); 2 桩的外边长(mm)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值(MPa); A、A一—第i排受拉、受压普通钢筋的截面积(mm²); Ap、Ap——第i排受拉、受压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mm²) ho 截面有效高度(mm); h 第i排普通钢筋距离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mm); hpi——第i排预应力钢筋距离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mm); 凝土受压区高度(mm);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Q 受压区纵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mm); 2 桩的外边长(mm)

4.7.6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检验值按下列规定

式中:【]——方桩受弯承载力检验系数。取[]=1.35。 4.7.7桩身正截面受剪承载力检验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式中: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b一一方桩截面边长(mm); h一截面有效高度(mm); fyw一箍筋强度设计值(MPa); A,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mm²); S 一一沿方桩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mm); θ一一箍筋与纵向轴线的夹角(°); 离。当方桩用于试验检测,小于1.5时取1.5;当方桩用于实际工程,处于弯剪工作 受力状态,元大于3时取3。 4.7.8桩身正截面受剪承载力极限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I.. = [... ..

式中:[]一一方桩受剪承载力检验系数。取[]=1.40。 4.7.9桩身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式(18)计算,按裂缝控制的桩身轴心抗拉力按式(19)计算。 4.7.10变截面异型方桩沿纵向截面尺寸变化,其桩身受压、受拉、受弯、受剪承载力应取最不利截面 (最小截面)处进行计算。 4.7.11预应力实心方桩的桩身承载力计算结果详见附录E,部分预应力实心方桩的桩身承载力计算结 果详见附录F。

3不得采用亚硝酸盐类的阻锈剂。 4桩身涂刷防腐蚀涂层的长度,应大于污染土层的厚度。 5当有两类以上介质同时作用时,应分别满足各自防护要求,但相同的防护措施不选加。 6表中“二"表示可不采用此指标控制。 8.5预应力实心方桩耐久性应满足建(构)筑物使用年限要求,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T50476相关要求,应符合表4.8.5的规定;预应力实心方桩用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应按照 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执行,

3不得采用亚硝酸盐类的阻锈剂。 4桩身涂刷防腐蚀涂层的长度,应大于污染土层的厚度。 5当有两类以上介质同时作用时,应分别满足各自防护要求,但相同的防护措施不送加

6表中“一"表示可不采用此指标控制

8.5预应力实心方桩耐久性应满足建(构)筑物使用年限要求,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T50476相关要求,应符合表4.8.5的规定;预应力实心方桩用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应按照 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执行

表4. 8. 5桩身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标

主:1表中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为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时,亦可不计入涂层范围内的桩侧阻力。

过程中应做好桩体的保护,不得损伤桩体。

5预应力实心方桩的制作、构造和质量要求

1.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 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JC/T950的有关规定;矿渣微粉的质量不应低于《用于水 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S95级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质量不低于《用于水泥和 的粉煤灰》GB/T1596中I级F类的有关规定;硅粉的质量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 /T18736的有关规定;蒸养混凝土制品用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蒸养混凝土制品用掺合料》JC/T 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鉴定,确认符合预应力实心方桩混凝土质量 ,方可使用。

二a时水胶比不得超过0.55,环境等级为二b时水胶比不得超过0.50。 5.1.7混凝土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预应力实心方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得低于C5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实心方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其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应符 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5.2.1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生产工艺根据模具(模台)长短可分为短线台制作及长线台制作。 a)短线台生产工艺要求同预应力空心截面桩,钢筋笼制作宜采用滚焊工艺,成型后吊入固定长 度(一般15m左右)钢制模具内带模张拉,再进蒸养池蒸汽养护,无需离心,最大制作桩长 受模具及蒸养池长度限制。 b 长线台制作,预应力钢筋在一定长度(不小于100m)固定模台内利用反力架单根张拉,可自 然养护,在满足运输、吊装要求情况下可根据设计需求分割、定制桩长,以减少接桩。 5.2.2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纵向主筋应通长设置,严禁接头。 钢筋应清除油污,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单根方桩同束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的相对 误差参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对应要求执行;预应力钢筋骨架编笼应采用滚 焊机成笼,装配钢筋笼时不得变形、松散。 预应力钢筋墩头宜采用热镦工艺,预应力钢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预应力钢筋材料强度标准值 的90%;镦头不得有裂纹、偏心,厚度卡位后不得高出端头板面。 d 预应力实心方桩宜采用螺旋箍筋,钢筋骨架的编笼宜采用滚焊机成笼。纵向预应力主筋和螺 旋箍筋应焊接牢固,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预应力钢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5%,松脱的焊 点应用钢丝绑扎

5.2.3端板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端板制作不得采用铸造工艺,严禁使用地条钢制造端板,单块端板采用对接焊接成型时,其 焊接接头的强度与性能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 b 除焊接坡口、桩套箍连接槽、预应力钢筋穿筋孔、消除焊接应力槽、机械连接孔外,端板表 面应平整,不得开槽和打孔。 5.2.4焊接可采用气体保护电弧焊、氩弧焊等形式。桩节、桩尖等制作过程中的焊缝质量不应低于《钢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二级焊缝的要求。 5.2.5预应力钢筋张拉,短线台制作可采用整体张拉,长线台制作因张拉与锚固端距离较大,可采用 单根张拉,放张顺序应采用对称、相互交错放张。总张拉力应符合产品工艺设计规定,宜采取超张拉来 减小预应力损失。张拉力应通过计算确定,并采用应力和伸长值双重控制来确保准确,在应力控制同时 检测预应力钢筋的伸长值,当发现两者数值有异常时,应检查、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5.2.6混凝土配料应采用电子秤称量,误差控制应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 拌。 5.2.7混凝土的浇灌应均匀布料、振捣成型。灌注混凝土时,应由桩顶部分往桩尖方向进行,必须连 续灌注不得中断并边浇边振,并保证桩身混凝土密实,对桩顶、桩尖部分应加强振捣避免闭气产生气孔 或不密实现象。长线台生产,同一条模台的混凝土宜连续浇筑施工,必须间隔施工的同一条模台两节桩 间隔不得超过一小时。 5.2.8预应力实心方桩自然养护,养护场所应具有25℃以上的环境温度,可根据需要对脱模后的方桩 进行保湿作业;预应力实心方桩蒸汽养护,养护介质应采用饱和水蒸气,工艺应按预养、升温、恒温、 降温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温度、时间和速度应根据试验确定。 5.2.9预应力钢筋放张时,与预应力实心方桩相同条件养护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5.2.10长线台生产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分节长度可根据设计需求、施工及运输条件调整,端板厚度仅需 满足构造要求,对桩头起保护性作用

5.3.3预应力实心方桩各部位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5.3.5机械连接接头应按相关标准进行接头受拉承载力、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检测,其机械连接 桩身接头力学性能计算应满足本规程4.3.6条的相关要求。机械连接的主要强度指标应由检测机构检测 后万可应用于工程。 5.3.6机械连接方式包括无端板机械连接及带端板机械连接。无端板机械连接连接件的抗拉强度不应 低于预应力钢筋强度,连接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5.3.7预应力实心方桩端板宜设置钢套箍,无端板机械连接预应力实心方桩应设置钢套箍。部分预应 力实心方桩端板应设置锚固筋,锚固筋应采用非预应力钢筋,并按相关标准设计与端板焊接连接,可采 用穿孔塞焊或其他可靠的焊接连接方式。 5.3.8预应力实心方桩桩尖宜采用一体式桩尖,也可采用装配式桩尖。装配式桩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宜低于桩身强度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且应与桩身可靠连接。桩尖采用钢桩靴时,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 的有关规定,机械性能不宜低于Q235B的要求,制作及焊接应符合《建筑结构钢焊接技术规程》JGJ85 的有关规定。 5.3.9对腐蚀、冻害特殊要求环境下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应对其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等 相关技术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试验确定。上下节接桩宜采用机械连接,优先采用机 械加连续焊接的复合连接方式。 5.3.10预应力实心方桩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桩身两端应有标记。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制造厂的 名或注册商标、合格证编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章、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 员代号表示)等,还包括方桩类型、规格、型号、边长、混凝土强度等级、单节长度等。抗拔预应力实 心方桩除了上述标记外还要有明显的抗拨标识,凡与承台连接的桩节应在桩端侧面标向上箭头标记。 5.3.11预应力实心方桩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其桩身的开裂弯矩及极限弯矩检验值应符合本规 程附录和附录的邦宝

5.3.10预应力实心方桩出厂

6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施工

1,1 a 场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6 建筑场地中孤石、坚硬夹层、岩溶、土洞、液化土层和构造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岩面坡度 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 C 沉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 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a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图纸,形成会审纪要, b 场地完成三通一平、排水畅通,坡度不大于1%,地基土需满足沉桩所需的包括打桩机稳定和 方桩运输堆放等地面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 C 调查施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的地下和地上管线、建(构)筑物及障碍物,判断可能影响施工 或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作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可能受打桩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 (构)筑物,应由有资质的鉴定单位对其作出鉴定,做好记录。 清理施工场区内影响打桩的高空及地下障碍物。遇架空高压线应做好安全防护, e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得到监理等有关单位的批准。 施工现场必要的工作人员到位,向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g 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基桩轴线的水准基点,并按施工要求标注轴线定位控制点,且标 记明显并做好保护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定期复核。 h)搭建施工的临时设施,保证水、电、路畅通,并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 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的沉桩设备,并查验设备的工作性能,桩机安装就位,应校验校定,试 运行正常。 j 预应力实心方桩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 f)按计划首批预应力实心方桩进场且验收合格。 6.1.3 预应力实心方桩沉桩应采用静压法沉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锤击法沉桩,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静压桩机按沉桩施工方式不同分为顶压和抱压两种,其具体的规格和性能见附录H, b 锤击法沉桩机械常用有柴油锤桩机,其具体规格和性能见附录G。 C 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勘察报告及周边环境,并遵循“桩锤匹配,重锤低击”的原则综合考虑 后,选择合适的沉桩机械 d 沉桩机械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桩机相关技术参数以及桩机对施工现场地基承载 要求。 e 沉桩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标定。 f)每台沉桩机械宜配备一台沉桩自动记录仪。 6.1.4当打桩施工可能影响附近建(构)筑物时,为减少打桩引起的振动和挤土影响,宜采用下列 种或多种技术措施: a) 合理安排打桩顺序; 锤击沉桩时,可采用“重锤低击”法施工; 全部或部分桩米用引孔沉桩: d 在饱和软土地区设置袋装沙井或塑料排水板,已消除部分孔隙水压力; e) 开挖地面防挤(振)沟; f)控制每天沉桩数量,控制沉桩速率。 3.1.5设有大面积地下室的预应力实心方桩基础工程,打桩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先后顺序应经过研究 后确定。有深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方桩工程,宜先打工程桩再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自然放坡基坑中先挖 土后打桩的方桩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边坡稳定。 6.1.6工程桩施工前,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应进行不少于2根桩的试沉桩,以核对地质 资料的正确性、检验沉桩机械选用的合理性,并确定打桩控制参数及施工停止沉桩的标准。试沉桩应选 在地质勘探孔附近,其类型规格、长度、地质条件及施工方法应与工程桩一致,不宜利用工程桩位进行 试沉桩。

6.1.7沉桩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