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_T314-2022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CJJ_T314-2022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JJ_T314-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9203
下载资源

CJJ_T314-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_T314-2022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102号)的要求,标 隹*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 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求意见的基础上,*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运营组织;5车辆;6限界;7线路;8轨道;9土建工程;10机 电工程;11车辆基*;12防灾;13环境保护。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主*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3号,****:610031) 本标准参*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海波于松伟‧陈永江‧「 向红 陈晓英 陈福贵 李强 张喜正 张开波 张涛任强 周旭 罗世培 毛励良 巩云 梁莉霞 王建 王佳庆 江万红 王仕春 卢桂英 王峰 刘俐 曾向荣 *宝峰 陈曦 郭劲松 冯世杰 春丽 朱祖华 魏永幸 叶九发 ** 郑尚峰 陈文艳 王世清 肖键 张子峰 何建枝 李剑 曾国保 韩连祥 邱品茗 李海博 *瑞 傅铭 邵君 张国芳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4b

功能完善、经济适用、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自标,制定本 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120km/h~160km/h、采用 钢轮钢轨制式的新建、改建、扩建并服务于市域范围内中、长距 离客运交通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

GB∕T 20240-2017标准下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

2.0.1市域快速轨道交通urbanrapidrailtransit

2.0.2交流牵引供电系统

采用AC25kV电压等级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提供牵弓 的系统。

2.0.3双流制式牵引供电系统DC&AC traction power suppl

同时采用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为市域快速 轨道交通工程提供牵引电力的系统。

道交通系统衔接协调、车辆解*、混*以及维保资源共享 求。根据线路条件、敷设方式和车站间距,一条运营线路不 段可采用不同的最高设计速度。

3.0.10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基础设施设计应满足分期实施 的需要。 信只笙是直运行度的松管应平用息高设

3.0.11线路、限界、信号等最高运行速度的检算应采用最高设 计速度加10km/h进行核算。

计速度加10km/h进行核算。

4.0.5初期高峰时段市区或主线最小运行间隔不宜小于10,

60=n快·t节约 N= t系统

节约 越行列车不停站节约的运行时间(min/站); n快一越行列车开行对数(对/h)。 4.0.10当采用站站停模式时,运用车数量应根据列车平均旅行 速度、运营交路长度、高峰开行对数及折返时间计算;当采用快 慢车模式时,运用车数量应结合高峰时段运行图的铺画结果,对 快、慢车的平均旅行速度进一步核算,宜分别计算运用车。 4.0.11配线设计应结合运营组织需求、线路敷设方式、车站功 能、工程实施代价等因素综合确定。 4.0.12停车线的分布和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km,且每间隔 5km~8km宜设置渡线。故障列车的推送速度宜为30km/h~ 45km/h 4.0.13 越行线应兼顾列车故障情况下停车线功能 4.0.14 越行线宜配置12号及以上号数道岔。 4.0.15综合维修工区的车站宜设置维保人员夜间驻站用房;远 郊车站宜设置站务人员夜间驻站用房。 4.0.16乘务员换乘室宜设置在大小交路折返站及车辆基*接轨 站;当折返站之间的列车单程运行时间超过1h,应在中间联锁 站增设乘务员换乘室。

续表 5. 1. 3

5.1.4在定员载荷(AW2)下,在平直线路干燥轨道上,

5.1.4 在定员载荷(AW2)下,在平直线路十燥轨道上,车轮 为半磨耗状态,额定供电电压时人动力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 规定: 列车从0加速到4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宜低于0.8m/s2: 列车从0加速到最高运行速度的平均加速度不宜低于0.4m/s²。 2列车从最高运行速度到停车,列车的常用制动平均减速 度不宜低于1.0m/s²;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不宜低于1.2 m/ s2。 5.1.5车辆的密封性应采用永久动态密封性指数,数值应经经 济技术比较确定。*机室的永久动态密封性指数不应小于6s,

列车从0加速到4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真低于0.8ms 车从0加速到最高运行速度的平均加速度不宜低于0.4m/s~。 2列车从最高运行速度到停车,列车的常用制动平均减速 度不宜低于1.0m/s²;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不宜低于1.2 m/s

5.1.5车辆的密封性应采用永久动态密封性指数,数

济技术比较确定。*机室的永久动态密封性指数不应小于6s 列车客室永久动态密封性指数不应小于3s。

5.2.1车辆安全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车辆通用技

5.2.1车辆安全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车辆通用技术

条件》GB/T7928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5.2.2车辆客室门应兼做侧向疏散门;车厢宜配置烟雾报警系 统和消防器材。 5.2.3车辆客室应设视频监控系统

6.1.1 限界应按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分类。 6.1.2限界设计应按市域A、市域B和市域D型车数据和车辆 厂提供的车辆数据作为基本输入条件确定设计原则。 6.1.3当进行车辆限界设计时,计算车辆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6. 1. 3 的规定

注:本表供车辆限界设计使用。

6.1.4当相邻区间线路两线间无墙、柱或设备时,设备限界之 间安全间隙不应小于100mm:当两线间有墙或柱时,应按建筑 限界加上墙或柱的宽度及其施工误差确定, 6.1.5轨行区内安装的设备、管线与设备限界安全间隙不宜小 于50mm。

6.2.1高架线或*面线风荷载应按400N/m²设计。

6.2.1高架线或*面线风荷载应按400N/m设计。

6.2.2站站停列车过站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按60km/h设计:

越行列车过站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按110km/h设计。 6.2.3区间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根据项目采用的最高设计速度 加10km/h确定。

6.2.3区间限界列车计算速度应根据项目采用的最高设计速度 加10km/h确定。 6.3区间建筑限界 6.3.1*下区间建筑限界应满足接触网的安装形式和阻塞比的 要求。 6.3.2单线矩形隧道两侧距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市域A型车不 应小于2800mm,市域B型车不应小于2700mm,市域D型车不 应小于2950mm。 6.3.3双线间设置中隔墙的矩形隧道线间距市域A型车不应小 于6100mm,市域B型车不应小于6000mm,市域D型车不应小 于6250mm。 6.3.4当采用AC25kV牵引供电制式时,设计轨面到矩形隧道 顶部的距离不应小宇6500mm;圆形隧道建筑限界直径不应小于 7200mm。当采用DC1500V/DC300QV牵引供电制式时,设计轨 面到矩形隧道顶部的距离不应小于4500mm;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直径不应小于5800mm。 6.3.5疏散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50mm。 6.3.6接触网支柱在线路两侧布置时最小线间距市域A型车不 应小于4600mm,市域B型车不应小于4500mm,市域D型车不 应小于4950mm。 6.3.7曲线*段的线间距应根据曲线半径、轨道超高和行车速 度等因素进行加宽计算确定

6.3.1*下区间建筑限界应满足接触网的安装形式和阻塞比的 要求。

6.3.2单线矩形隧道两侧距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市域A型

6.4.1站台面距车厢*板面的高差不应大于30mm。

5.4.1站台面距车相*板面的高差不应大于30mm。 6.4.2站台计算长度内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应按不 侵入车站车辆限界确定。站站停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

侵入车站车辆限界确定。站站停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

隙不应大于100mm,越行站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 不应大于110mm。 6.4.3站台计算长度外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距离宜按设备 限界另加不小于50mm安全间隙计算。 6.4.4当采用AC25kV牵引供电制式时,顶部构筑物至轨面高 度建筑限界不应小于6500mm;当采用DC1500V/DC3000V牵引 供电制式时,顶部构筑物至轨面高度建筑限界不应小于 4500mm

6.4.5*下车站站台范围有越行列车过站条件下,应按空

的规定执行 6.5.2车辆基*库内检修平台的高平台及安全栅栏与车体之间 应留有80mm安全间隙,低平台应按本标准第6.4.1条和第 6.4.2条的规定执行。 6.5.3当受电弓车辆升弓进库时,车库门框净高度应满足接触 网安装要求

6.5.3当受电弓车辆升弓进库时,车库门框净高度应满足接触 网安装要求

6.6.1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的宽度应按下列*式计算:

Ba= Xka·cosαYka·sinα十bL(或 br)十c

i·cosα+Yki·sinα+bL(或br)

α = sin'(h/s)

武中:x 隧道中心线对线路基准线内侧的水平位移量 (mm) ;

7.1.1正线应采用双线浙江诸暨耀江隧道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轨距应为1435mm

.1.2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

1区间正线最小曲线平径及充许行车速度应符合表7.1.2 的规定,困难条件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设计规范》GB 50157的规定。 2市域A、市域B型车辅助线不应小于250m,困难*段 不应小于150m;市域D型车不应小于300m,困难*段不应小 于250m。 3市域A又市域B型车车场线不应小于150m,市域D型 车不应小于200m

1.2区间正线最小曲线半径及允许行

7.1.3圆曲线和夹直线最小长度应符合表7.1.3的规定,困难 情况下,不应小于一节车辆的全轴距;车场线不应小于3m。

1.3不同最高设计速度圆曲线和夹

7.1.4缓和曲线长度应符合表7.1.4的规定,最高设计速度在

.1.4缓和曲线长度应符合表7.1.4的规定,最高设计速度在 10okm/h以下区段的缓和曲线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 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

JJF1984-2022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校准规范.pdf表7.1.4不同最高设计速度缓和曲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