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 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pdf

CJJ 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615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 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pdf

7.4.5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是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的压力,故管道

.4.5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是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的压力,故管道 的设计压力应大于各种正常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可能出现的最大 压力,该最大压力与设计管段所处的地形高度及管道的安装高度 有关。

热水管网在某些突发状况(如突然停泵、突然关闭干线主阀 等)时由于水流动的惯性会产生巨大的水流冲击,造成管网压力 瞬间升高,从而发生水锤破坏。为保证管网的安全,管网的设计 压力应考虑动态水力分析要求的安全裕量,

7.5.1本条规定为城镇集中供热热水管网循环水泵和中继水泵 的选择原则。热水庭院管网循环水泵选择见本标准第10.3节。 1城镇供热管网的热损失采用流量补偿,在热负荷和流量 计算中已经包括了热损失的补偿流量。热网循环泵一般较大,考 虑水泵通常有一定的超载能力,故在水泵选择时不再进行流量附 加。有的热水锅炉为了提高锅炉人口水温,在锅炉出口至循环水 泵人口装有混水用的旁路管,循环水泵的选择应计入这部分 流量。 2水泵的总扬程包括循环水泵、中继水泵及分布水泵的扬 程之和。 3特性曲线相同或相近的水泵并联运行较稳定。

4供热管网是闭式循环系统,水泵人口需承受管网压力, 在选择水泵时应提出承压和耐温要求。 5本款规定水泵3台或3台以下时应设备用泵,目的是保 证任何情况下正常供热。在设有4台以上循环水泵时,如有1台 水泵因故障停止运行,其余水泵的工作点会自动发生变化,出力 提高,尽管水泵效率可能降低,但总的出力下降不大,在短时期 内不致影响正常供热,故可不设备用泵。 6供热负荷是随室外气温变化而变化,水泵采用调速泵可 以根据负荷变化进行流量调节(晋)12J7-1 内装修--墙面、楼地面,节省水泵电能消耗。自前国内已 开始大规模实施末端用户计量和安装室温调节装置,使用户拥有 更多的自主调节能力和手段,这就要求热源具备调节流量的能 力,循环泵应是调速水泵。而且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热管网系 统中,调节热源循环泵扬程是热源间负荷调配的手段,采用调速 泵是必要的选择。节能型调速水泵强调的是水泵和调速装置的双 重节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以根据负荷变化进行流量调节,节省水泵电能消耗。自前国内已 开始大规模实施末端用户计量和安装室温调节装置,使用户拥有 更多的自主调节能力和手段,这就要求热源具备调节流量的能 力,循环泵应是调速水泵。而且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热管网系 统中,调节热源循环泵扬程是热源间负荷调配的手段,采用调速 泵是必要的选择。节能型调速水泵强调的是水泵和调速装置的双 重节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7.5.2供热管网采用两级循环泵串联设置自的是将热水锅炉 (热网加热器)设置于两级泵中间,以降低热水锅炉(热网加热 器)承压。所以第一级泵的出口压力不应高于热水锅炉(热网加 热器)的承压能力。 第2款规定是考虑高温热水供热系统建立可靠的静压系统。 将热网循环泵分为两级串联,定压补水点放在两级循环泵中 间,设定压值与静压值一致,这时如果定压系统设备可靠,则供 热系统同时也有了可靠的静压系统。一且循环泵突然停泵,系统 可以立即维持静压,保证管中热水不汽化,故障排除后可迅速恢 复运行。若没有可靠的静压系统,假如循环泵跳闸,供热系统不 能维持静压,管中热水会汽化,如若迅速起动循环泵恢复运行 管中汽穴弥合会发生巨大的压力瞬变,有可能导致管网破坏事 敌。两级循环泵的设置,第一级泵的出口压力应等于静压力, 般可选用定速泵,第二级泵应采用调速泵, 基于上述优点国外采用两级循环泵的较多:缺点是投资较

大,且定压补水耗能较大。 7.5.3用户人口循环加压泵或混水泵使用调速水泵,可实现自 动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动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7.5.4分布循环泵式供热管网系统的特点是热源处主循环泵只 负责提供管网水在热源内的循环动力,管网水的其余循环动力主 要依靠分布在各用户处的循环泵提供,因此主循环泵和分布循环 泵的流量和扬程的确定是不同的。 当分期建设时,管网的总流量和总阻力都发生变化,各用户 循环泵的扬程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分布式循环泵需要满足不同时 期的水力计算工况要求

7.5.5本条是对城镇集中供热热水管网补水水泵及水处理装置

8.1.1影响城镇供热管网布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过去提出 供热管网管线布置应通过负荷中心,有时很难实现,故本条不再 提出具体规定,而只提出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管网合理布置方案的原则性规定。当多种因素影响时或有条件时 应通过优化比选,进行管网布置。 8.1.2本条提出了供热管网选线的具体原则。提出这些原则的 出发点是节约用地、降低造价、运行安全可靠、便于维修。长输 管线由于线路长,跨越地域广,其线路路径不能像在城镇内可以 依据城市规划选择在道路、绿化等市政公共用地内,而是要翻山 越岭、跨越沟渠、穿越村庄农田、交通设施等,管线建设会受这 些因素的影响。 1供热管道输送高温热水或蒸汽,需要经常检修和维护以 保证安全运行。 2城镇道路下多种市政管线平行敷设,在道路的转弯处各 管线均需要切割为折线敷设,确定折线的长度及折角的位置时要 与相邻管线协调,避免转角处距离过小。在市区内的供热管道建 议敷设在车行道以外,以减少施工及运行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在城镇建筑区以外的供热管道尽量沿道路敷设,便于运 行维护及故障抢修。 4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会增加管网投资,并增加运行风险 选线时要注意尽量避开。 5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各地的基本农田都受国家严格保护 和管控,因此选线时应尽量避开农业设施,当必须穿越时应征得 当地的国土资源、农业等有关部门的批准,

8.1.3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增加管道选线的灵活性,针

越不能拆迁建筑的特殊情况而作出的,近些年暗挖法、盾构法、 管等非升挖施工方法已普遍采用,它是穿越不充许拆迁建筑有 效的施工方法,用非开挖法施工穿越建筑物时可不受管道管径 限制。 300mm以下管道的通行管沟占用空间不大,便于从建筑物 基础或承重墙间的地下通过;且300mm以下较小直径的管道, 一发生泄漏等事故,对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小,并便于抢修,已 有一些工程实例安全运行在20年以上。

8.1.4综合管廊是解决现代化城市地下管线占地多的

8.1.5本条根据供热庭院管网的运行调节特点制定

1为便于供热庭院管网的运行调节和控制,应根据热用户 的系统形式和使用规律划分供热系统,并分系统控制,如散热器 共暖系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分时段供暖系 统,有、无室内温度控制的供暖系统,高、低压供暖系统等,可 以达到节能和提高供热质量的目的。但分系统设置管网会增加建

设投资并占用地下空间,建议在热力人口划分系统并分系统安装 调节控制装置和计量装置,避免同一路由敷设多条供热管线。只 有热力入口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才在热力站分设系统。具体工程 方案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在建筑热力入口设二次循环水泵或混水泵,可以降低管 网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减少管网水力失调现象,保证室内系 统供热参数,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节省管网运行电耗,适用于分 系统敷设管网有困难的多种热负荷性质系统,以及采用地板辐射 供暖、风机盘管等温差小、流量大的系统。 3生活热水系统设置循环水管道,可保证用水点的水温 提高用户用热品质,并起到节约用水的自的,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一致。 4供热庭院管网通常规模较小,采用枝状布置能满足广大 用户要求,且管网投资较少,设计计算较简单。当用户对供热可 靠性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环状布置。管网分支数量过多,会增 加管路附件及检查室的数量,因此建议尽量减少分支数量。

8.2.3本条为供热管道地上敷设节约占地的措施,同时为防止

8.2.3本条为供热管道地上敷设节约占地的措施,同时为防止

件下,可以保证运行安全可靠,同时投资也较小,是地下管沟敷 设的推荐形式。通行管沟可在沟内进行管道的检修,是穿越不允 许开挖地段的必要的敷设形式。因条件所限采用通行管沟有困难 时,可代之以半通行管沟,但沟中只能进行小型的维修工作,例 如更换钢管等大型检修工作,只能打开沟盖板进行。半通行管沟 可以准确判定故障地点、故障性质,可起到缩小开挖范围的 作用。

8.2.5本条规定的尺寸是保证施工和检修操作的最小尺寸

据需要可加天尺寸。例如,自然补偿管段管道横向位移大,可以 加大管道与沟墙的净距

部空间除满足供热管道及其设备附件安装、维护作业的空间外, 还应考虑预留管道及补偿器、阀门等大型设备附件更换运输的 通道。

7经常有人进人的综合管廊或通行管沟,为便于进行工作

8.2.7经常有人进人的综合管廊或通行管沟,为便于

应采用永久性的照明设备。为保证必要的工作环境,可采用自然 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使沟内温度不超过40℃。当没有人员在 沟内工作时,允许停止通风,温度允许超过40℃以减少热损失。

8.2.8综合管廊或通行管沟设置逃生口

证进人人员的安全,蒸汽管道发生事故时对人的危险性较大,因 比规定沟内敷设有蒸汽管道的管沟事故人孔间距较小,沟内全部 为热水管道的管沟逃生口(事故人孔)间距适当放大。

和管路附件,安装孔的尺寸应保证所有检修设备、器材进出,应 大于沟内最大管道的外径和管件、阀门、补偿器等管路附件的法 兰外径或运输尺寸。

8.2.10本条的规定是与其他管道及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减

小供热管道和相邻设施在运行及维修时互相影响。安全距离的具 体数值见本标准附录A,主要数据与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 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相同。几点说明如下: 1)管沟敷设与建筑物基础最小水平净距为0.5m,主要考虑 管沟敷设有沟墙和底板的隔离,一且管道大量漏水,不会直接冲 刷建筑物基础及其以下的土壤,一般不会威胁建筑物的安全 0.5m仅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当与建筑物基础靠近,设计时需 要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在城镇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减少水平净距 的规定是必要的,可给设计带来较大的灵活性。管沟敷设与建筑 物距离很近的设计实例是不少的,至今尚未发现不良影响 2)直理敷设热水管道,因其漏水时对土壤的冲刷力大,威 胁建筑物的安全,故与建筑物基础水平净距应较大。 3)直埋敷设蒸汽管道要求保温外护管外表面温度不大于 50℃,但因直埋蒸汽管道的特殊性,管路附件处外表面温度相对 较高,布置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对其他设施产生不利影响。此 处管路附件主要指直理蒸汽管道的固定支座、补偿器、阀门等。 8.2.11本条为地上敷设管道的敷设要求,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 繁区域时,管道保温结构或跨越设施的下表面距地面的净距相较 原规范增加了0.5m。低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0.3m 的要求是考虑安装放水装置及防止地面水溅湿保温结构

8.2.12本条未规定在铁路桥梁上架设供热管道的理由是

1)铁路桥梁没有检修管道的足够位置; 2)当管道发生较大故障时,铁路很难停止运行配合管道的 抢修工作; 3)列车运行和管道事故对双方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某些 支线铁路桥有时也有条件敷设较小的供热管道,但规范不宜推 荐北京地铁通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时可与铁道部门协商确定。 本条有关通航河道的规定参照《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 2014制定,该标准规定,穿越航道的水下过河建筑物必须设在 远离滩险、港口和锚地的稳定河段;顶部设置深度I级~V级航

道不应小于远期规划航道底标高以下2m,V级和V级航道不应 小于1m。 管道跨越不通航河道时,供热管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是 不小于30年,按30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设计较为合理, 在河底敷设管道或管沟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管网的安全, 防止管道和管沟发生上浮和水流冲刷倾覆等事故,如增加抗浮块 配重、增加敷设深度至冲刷深度以下等。 8.2.13本条规定是为了减少交叉管段的长度,以减少施工和日 常维护的困难。当交叉角度为60°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叉长 度的1.15倍;当交叉角度为45°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支长度 的1.41倍

小于1m。 管道跨越不通航河道时,供热管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是 不小于30年,按30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设计较为合理。 在河底敷设管道或管沟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管网的安全: 防止管道和管沟发生上浮和水流冲刷倾覆等事故,如增加抗浮块 配重、增加敷设深度至冲刷深度以下等。 8.2.13本条规定是为了减少交叉管段的长度,以减少施工和日 常维护的困难。当交叉角度为60°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叉长 度的1.15倍;当交叉角度为45°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叉长度 的1.41倍。 8.2.14地下敷设供热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时, 如采用通行管沟穿越应按本标准第8.2.9条预留管道安装孔;如 采用顶管、套管等穿越方式,此时两端必须留有安装和事故检修 抽管更换的余地。安装或更换抽管可采用分段切割和分段连接的 方式施工,但分段不宜过短,本条不便于做硬性规定,由设计人 员视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 8.2.15本条规定在于保证套管敷设段的管道及套管具有较长的 使用寿命。由于套管容易腐蚀漏水,或水分自套管端部浸入,极 易使保温层潮湿,造成管道腐蚀,建议穿越管道采用预制保 温管。 全设计时确定管道充水排

8.2.13本条规定是为了减少交叉管段的长度,以减少施工和日 常维护的困难。当交叉角度为60°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叉长 度的1.15倍;当交叉角度为45°时,交叉段长约为垂直交叉长度 的1.41倍

8.2.14地下敷设供热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

如采用通行管沟穿越应按本标准第8.2.9条预留管道安装孔;如 采用顶管、套管等穿越方式,此时两端必须留有安装和事故检修 抽管更换的余地。安装或更换抽管可采用分段切割和分段连接的 方式施工教学楼加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但分段不宜过短,本条不便于做硬性规定,由设计人 员视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

8.2.15本条规定在于保证套管敷设段的管道及套管具有较长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