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116-202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pdf

DB3201/T 1116-202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227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01/T 1116-202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pdf

ICS 65. 020.01 CCS P86

DB3201/T111620

圆管涵、箱涵、拱涵技术交底pecificationforforestfirepreventionin

DB3201/T 1116—202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护林站点 林火阻隔系统 蓄水池, 引水上山工程 森林消防设备 10森林防火无线电通信 10 11护林值守点及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 10 12 森林防火监控设备 13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 附录A(资料性) 护林站点样式. 13 附录B(资料性) 蓄水池示意图

DB3201/T1116 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峰、韩也逸、罗坤、胥东、缪志龙、郭艳、刘建水、袁行栋、陈家敏、王维、 梁彦芳。

DB3201/T 1116—202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总则以及护林站点、林火阻隔系统、蓄水池、引水上山 工程、森林消防设备、森林防火无线电通信、护林值守点及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森林防火监控设备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建设。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林灭阻隔系统forestfirecontainmentsystem 为了防止林火的无限蔓延,将道路、河流、防火林带(3.4)、防火线等相互联结,形成对林 的有机整体。

林火阻隔带forestfirecontainmentbelt 森林防火区域内由人工开设或自然形成的,能有效阻隔林火蔓延的障碍物或屏障。 注:林火阻隔带分为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和混合阻隔带等。 3.3 工程阻隔带engineeringcontainmentbelt 通过人工措施,由无生命的障碍物组成的林火阻隔带(3.1)。 注:包括生土带、防火沟等。

防灭林带firepreventionforestbelt 在森林防火区域用以防止火灾蔓延的植物阻隔

DB3201/T1116 2022

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区域性火灾发生规律,合理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控面积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节约用地、节约资源、注重生态保护。

5.2.1护林站点分固定和临时两种,样式包括建筑式木屋和活动式木质板房等,外观见附录 与图A.2

a)进入森林防火区域的要道口; b)林业生产比较集中的作业场地; c)便于防范检查的林缘地段; d)人员活动较频繁集中的主要出入口; e)避开存在滑坡、塌方、泥石流隐患的地质不稳定区域。 5.2.3防火期间在护林站点前,应设置有效拦截检查行人和车辆的设施。 5.2.4护林站点装备的配备应满足其所承担的防火检查、监督等任务的需要。 5.2.5护林站点应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相关标志,设置宣传栏(板)等相关设施,

6.1.1应考虑山形地貌特点,充分利用河流、山脊、道路(公路、铁路)、沟壑等条 阻隔,确保阻隔效果

6.1.2林火阻隔带的宽度设置应在保证阻隔效果的前提下,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林火阻隔 带的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省界不小于60m,市界不小于50m,县、镇界不小于30m; b)林缘林火阻隔带、林内林火阻隔带(防火林带除外)宽度不小于20m; c)林内防火林带宽度不小于10m。 6.1.3将分布在森林防火区域内符合6.1.2规定的河流、沟壑、石滩、沙丘等自然阻隔带融入阻隔系统, 与其他阻隔工程紧密衔接。 6.1.4应根据植被类型、火险区等级、火灾危险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同时考虑可燃物类型、 气象、扑救能力以及火行为等因素选定林火阻隔带种类。 6.1.5应连接成完整的封闭式阻隔网络,形成封闭的隔离区。 6.1.6当林火阻隔带阻止了野生动物的迁徙时,应设置动物通道。 6.1.7工程阻隔带的开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b 不破坏或少破坏森林原生植物群落,有利于林木生长和经营活动:

DB3201/T 1116—2022

c)火源多、火险区等级高和林火容易蔓延的地方,适当加大林火阻隔带密度; d 1 防火线、生土带应设置在地势平缓、森林植被与地被物少、土壤瘠薄的林缘地带,不应沿陡坡、 峡谷穿行; e)林内不应开设防火线、生土带。 1.8工程阻隔带宽度除符合6.1.2规定外,还应不小于当地成熟林木的最大树高的1.5倍。 1.9凡山口、沟谷风口地段工程阻隔带,应根据现地条件适当加宽。 1.10防火线的开设应根据地形、植被和技术条件选定适宜方法。一般可采用机械(或人工)伐除、 耕、割草、化学灭草和火烧等方法,彻底清除防火线上的易燃物。开设方法应科学合理。火烧法应明 烧法、时间和技术要求。

2.1 防火林带按功能分为主带(又称主干线)和副带(又称支线)。主带为火灾控制带,副带 分隔带。 2.2 防火林带应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别进行设计。林带结构应尽量紧凑,宜采用多层次结 成大乔木和小乔木与灌木混交的复层林带。

6.2.2防火林带应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别进行设计。林带结构应尽量紧凑,宜采用多层次结构! 形成大乔木和小乔木与灌木混交的复层林带。

a)各森林经营单元(林场、经营区等)林缘、集中建筑群落(居民点、工业区等)的周围和优质 林分的分界处; b)行政区界、道路两侧和田林交界处; c)有明显阻隔林火作用的山脊、沟谷和坡面; d)适于防火树种生长的地方。 6.2.4防火林带宽度应以符合阻隔林火蔓延为原则,除应符合6.1.2规定外,还应不小于当地成熟林木 的最大树高,宜宽于被防护树高的1.5倍~2倍。陡坡和峡谷地段应适当加宽。 6.2.5设置在山脊的防火林带,林带中间应留有可通行的通道。 6.2.6防火林带的树种应选择防火性能强、适应本地生长的树种,不应选择外来有害植物。防火林带 的造林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和造林学特性确定。

7.1.2.1混凝土蓄水池

7.1.2.2玻璃钢蓄水池

7.1.2.2.1玻璃钢蓄水池按以下要求设置:

距离生活饮用水水池不小于10m;

DB3201/T1116 2022

当建筑物基础平面高于玻璃钢蓄水池基础平面时,玻璃钢蓄水池外壁离建筑物外墙净距离宜不 小于2m; 当建筑物基础平面低于玻璃钢蓄水池基础平面时,玻璃钢蓄水池外壁距离建筑物净距宜不小于 5m

玻璃钢蓄水池最小覆土为0.3m,最大覆土宜不超过3m; 玻璃钢蓄水池顶部荷载不超过10t,若超出应由设备厂家另行确定增加保护措施方案。 2.2.3外观见附录B图B.2。

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有自然来水或天然降雨,可修建引水沟; 地势平坦或前后无滑移的高坎; 地层致密坚实、不漏水; 无污染源; 无散粒体、坡积物、滑坡体、裂隙发育的乱石窖、

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有自然来水或天然降雨,可修建引水沟; 地势平坦或前后无滑移的高坎; 地层致密坚实、不漏水; 无污染源; 无散粒体、坡积物、滑坡体、裂隙发育的

7.3.1引水沟(渠)

根据地形条件可用衬砌沟(渠),将水源与蓄水设施连接起来。引水沟宜与坡面自然雨水冲 长度应能确保足量引水

沉淀水中较大粒径的泥沙,使水的含沙量符合水质要求并与下游渠道挟沙能力相适应,避 被大量淤积,保证蓄水池的有效容量。

7.3.4进水管(渠)

.3.4.1进口布置应因地制宜,水流平顺入渠,体型宜简单。 3.4.2选择轴线方向时应使进水顺畅。 .3.4.3进水渠较长时,宜在控制段前设置渐变段,长度视流速等条件确定,不小于2倍堰前水深。 .3.4.4渠道需转弯时,轴线的转弯半径大于4倍渠底宽度,弯道至控制堰(闸)间宜有长度不小于 2倍堰上水头的直线段。

护栏总体高度不小于0.7m,底部实墙高度不小于0.2m

DB3201/T 1116—2022

在集中连片森林面积达到133.4hm²的地域应建设引水上山系统,具体包括泵房、固定式消防供水泵、 高位蓄水池、输水管网、消火栓式取水口等。

2.1.1泵房应与水源周边环境相适应。泵房面积应考虑配套设施的使用面积。采用内燃机驱动 时宜设置独立泵房,并应设置符合内燃机运行的通风、排烟和阻火设施。 2.1.2泵房和控制柜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8.2.2固定式供水泵

8.2.2.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动机驱动的固定式供水泵或柴油机驱动的固定式供水泵。 8.2.2.2固定式供水泵的性能应符合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且流量不小于10L/s。 8.2.2.3固定式供水泵应能实现随时自动启泵和远程控制的功能

8.2.3.1高位蓄水池应在适当位置建设,水池出水口压力低于0.2Mpa的应增设固定式供水泵。容积 根据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连续补水流量以及防护的面积计算确定,容积设定在100m3~500m3之间。当超 过500m3时,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水池和符合最低有效水位的连通管。 8.2.3.2钢筋混凝土封闭水池宜采取半埋方式建设,露天建设的高位蓄水池应增设保温措施。 8.2.3.3防火区域内有多个高位蓄水池的应采用环网连接,实现相邻两个水池之间互为供水功能。 8.2.3.4高位蓄水池同步建设柴油发电机消防泵站(泵的参数参照8.2.2的规定),符合管网的供水要 求,同时为相邻的水池提供补水能力。 8.2.3.5应建设水池监测系统,具备水位远程无线实时监测、可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及导航、位移 与破损实时预警等功能。

8.2.4.1输水管网应沿就近防火道路埋地铺设,管道最小管顶覆土应至少在冰冻线以下0.3m。部分输 水管网安装部分应做好防腐蚀和保温措施。 8.2.4.2埋地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20MPa时,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给 水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且不大于1.60MPa时,宜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厚钢 管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时,宜采用无缝钢管。 8.2.4.3架空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20MPa时,可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 1.20MPa且不大于1.60MPa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加厚钢管或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 1.60MPa时,应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 8.2.4.4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直径不应小于100mm。 8.2.4.5输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消火栓压力不小于 0.1MPa。 8.2.4.6管网应具备分段压力实时监测功能,压力监测点间距应在200m~500m之间设置1个,压 力监测点具备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故障实时预警、温度监测与冰冻预警功能。

富丽城热力站施工组织设计8.2.5消火栓式取水口

水栓式取水口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地上式

DB3201/T 1116 202

8.2.5.2消火栓应具有65mm和40mm的栓口。 8.2.5.3每个消火栓的出水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应不大于300m,且间距 不应大于250m。 8.2.5.4应配全相关设备转接口的转接装置。 8.2.5.5消火栓应布置在易于接近的防火通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宜设置在防火道路沿 线。 8.2.5.6应具备在电子地图上对消火栓精确定位和导航功能。

9.1.1 在标定转速下有效风力灭火距离应不小于1.9m。 9.1.2在标定转速下出风口风量应不小于0.42m”/s。 9.1.3在最大功率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少于30min

9.1.1 在标定转速下有效风力灭火距离应不小于1.9m。 9.1.2在标定转速下出风口风量应不小于0.42m”/s 9.1.3在最大功率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少于30min

9.3.1热机起动、低温起动时间均不应超过30s。 9.3.2割灌机整备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机器噪声应符合表2的规定。切割部件的质量(包含锯片 锯片护罩和变速箱)应不大于1.7kg。

DB3201/T 1116—202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表1割灌机整备质量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