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路面铣刨施工技术方案.doc临潼~西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旧路一、二车道施工技术管理
GB/T 41711-2022标准下载西临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管理处
通过实地勘察,现有路基病害主要是路堤的不均匀沉陷以及桥头台背路堤的沉陷,检测发现,造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含水量大,压实不充分,路基填料粒径偏大等。对原路基沉陷处理充分吸收养护、大修路面经验,根据不同路基填料采取了不同处理方法:
填土路基根据现场检测的含水量采用直径15厘米干拌水泥碎石桩进行加固。
由于砂砾路基强度较高,水稳性好,路基沉降主要是路基压实后的沉降,根据现场开挖情况沉降已趋于稳定的段落,处理措施以回填找平为主;对于结构物的台背采用高压注浆措施加固。
1.1旧路处治前按照设计断面全面复测旧路路面标高,复测结果与图纸旧路标高进行比较,细化各段落铣刨深度,确定调整方案后方可进行施工。
1.2对桥面进行取芯(取芯频率:1点/跨/每车道),以确定沥青砼铺装层厚度,便于铣刨机设定铣刨深度。
1.3提前对铣刨材料堆放场地进行规划,并对堆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2.1 段落划分原则与标准
在同一施工段内,以单点弯沉及路面病害程度作为主要判别指标,根据相似性归属原则,进行段落划分,即指标相近的细分路段划归在同一段落内,路段划分的长度不要小于100m, 段落划分主要按以下指标控制:
①路面病害情况:100m范围病害面积超过15%,或病害超过5处(不含横缝)路段,横向裂缝连续不断,间距小于15m;
②路面单点弯沉值控制指标;
③结合路面调坡后纵断面的标高差h(h为路面设计标高与现有路面标高之差),对细分路段进行调整。
2.2 旧路面路表单点弯沉<25(0.01mm,检测密度20m)
第一步:以设计标高向下铣刨0~10cm。铣刨机应采用挂线方法进行铣刨,以准确控制铣刨深度和铣刨面标高。
第二步:复测铣刨面标高,检测标高是否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对不合格部位应进行二次补铣。
第三步:夹层检查、处治。主要通过表面取芯、目测方法判断剩余结构层厚度,按照3.2条处置。
第四步:铣刨面清扫、病害调查及处治。当铣刨面出现相应路面病害情况时,以设计标高向下铣刨22cm;
第五步:铣刨面喷洒粘层油,加铺沥青面层4cmSMA13+6cmAC20(+12cmATB30)。加铺“4+6”结构时,以中面层作调平层,压实厚度控制范围5~10cm,超过此范围时,应补铣或分层铺筑。加铺“4+6+12”结构时,以下面层为调平层。
2.3 旧路面路表单点弯沉>25(0.01mm,检测密度20m)
第一步:以设计标高向下铣刨22cm(如以设计标高向下铣刨22cm后还留有沥青面层,则继续铣刨,直至旧路基层顶面。如铣刨直至基层部分,则铣刨部分基层)。
第二步:铣刨工作完成后进行标高复测,满足要求后进行表面清扫和弯沉检测(检测密度20m)。
第三步:检测弯沉小于40(0.01mm),路面基层结构完整,无松散破碎等病害,对其表面进行夹层、病害处治后直接铺筑沥青层。旧路基层病害处治按照相应病害处置规定进行。如检测弯沉小于40(0.01mm)并出现下列情形时,则应继续铣刨至设计标高向下铣刨43cm处。
⑴ 100米范围内基层出现连续的疲劳裂缝(网裂、龟裂),或有多处唧浆。
⑵ 基层松散未结成板块。
⑶ 基层虽然板结较好,但块状裂缝成片,或纵横向裂缝密集(平均间距小于10m)。
基层夹层处治主要通过表面取芯、目测方法判断剩余结构层厚度,按照3.2条处置
第六步:检测弯沉大于40(0.01mm)时,则应继续铣刨至设计标高向下铣刨43cm至设计下基层顶部标高。
第七步:在旧路底基层顶面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20m),当检测弯沉小于100(0.01mm)时,路面底基层结构完整,可直接进行基层补强处理。基层补强前,复测旧路底基层顶标高,并根据路表设计标高及各结构层厚度推算基层厚度,保证基层厚度21cm。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采用加铺21厘米水稳基层+12厘米ATB+6厘米AC+4厘米SMA结构层。
① 路表复测弯沉>25,铣刨22cm后,检测弯沉<40且基层出现连续的疲劳裂缝(网裂、龟裂),或有多处唧浆。基层松散未结成板块。基层虽然板结较好,但块状裂缝成片,或纵横向裂缝密集(平均间距小于10m);
② 路表复测弯沉>25,铣刨22cm后,检测弯沉>40,铣刨旧路基层后检测弯沉<100;
第八步:当旧路底基层检测弯沉大于100(0.01mm)时,或该层底基层松散破碎、有横纵向裂缝时,应对路面底基层和路床钻芯取样,并对路床土层进行含水量试验,当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底基层出现病害,应铣刨底基层重新铺筑,当路床处于潮湿状态,应对路床进行处理,土质路段采用干拌水泥碎石桩或C25混凝土桩,砂砾土路段根据底基层破损状况采用换填、C25混凝土桩处理,底基层松散时,应铣刨,采用水稳料铺筑旧路底基层。
铣刨作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铣刨机选用带自动找平装置的进口铣刨机,配备挂线传感器,铣刨宽度1.9m~2.1m,铣刨最大深度≥30cm;
(2)铣刨机应采用挂线方法控制铣刨面标高;
(3)切边线型顺直,不出现明显的啃边现象;
(4)铣刨面平整,高低差<8mm;
(5)铣刨深度误差±1.0cm;
(6)旧路利用的结构层面拉毛,不允许有遗留的夹心层(如有夹心层要二次补铣)。
(7)沥青面层、水稳基层按台阶拼接的要求分层铣刨,不同材料不能混铣混装,运到再生加工场也必须分类堆放。
旧路结构层部分铣刨后,须检查铣刨面是否存有夹层,通过目测与取芯(取芯频率:1点/每车道/30m)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判断,夹层处治原则:
⑴ 夹层松散时,必须清除干净;
⑵ 旧路面层夹层厚度超过最大公称粒径1.6倍,且与下层粘结良好,可保留,反之予以清除干净;
⑶ 旧路基层夹层厚度不小于10cm且表面无病害、整体性良好,可保留,反之予以清除干净;
⑷ 对于按照以上几条规定保留的夹层,其上部搭接的结构层施工前,需检查夹层及其对应台阶完整性。如果夹层破损,需将夹层铲去,然后施工上部搭接的结构层。上部结构层施工中需尤其注意搭接部位的压实。
旧路铣刨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后,对铣刨面应进行检测、调查及病害处治。具体步骤如下:
标高复测。通过铣刨面标高复测,检测标高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情况进行局部二次补铣;
铣刨面清扫。采用专用清扫机进行清扫,保证表面干净、无浮尘;
弯沉检测。以判断下承层是否继续处理;
取芯。通过取芯,检测旧路剩余各结构层层厚,并结合铣刨面松散、与下层粘结情况,确认铣刨面表面结构层是否是夹层,以及是否需处理;
病害调查、处治。根据具体病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治;
铣刨面为沥青面层时,病害处治详见4.5、4.6章节。铣刨面为无机结合料类时,针对常见的横向裂缝采用玻纤格栅条铺处治,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条铺路段应对裂缝两侧各2m范围进行清扫、吹尘和清洗,路面应保持干燥没有杂物、尘土和碎石。
(1)在铣刨面裂缝处开凿深度不小于2cm的“V”槽。
(2)用森林灭火器吹除裂缝内灰尘。
(3)裂缝的灌缝材料采用透层油。灌缝应采用多次灌注法,至少应分2次进行,在第一次灌注后,待其完全下渗后方可进行第二次灌注。灌缝效果应以原液填充饱满、纯沥青能够填平裂缝表面为标准。
(4)在确保裂缝内填充饱满沥青原液后,再将3~5mm的碎石与沥青乳液混合填入“V”槽内,保证在铺筑上层时,裂缝处不出现过多自由沥青上移现象。
(5)裂缝处理完后,必须待煤油完全蒸发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一般时间宜在36小时以上。
3.4.1路面横向裂缝处治方案
(1)对于一般较为轻微的横向裂缝,即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采用热沥青灌缝。灌缝材料必须选用新型耐用的灌缝材料。对于缝宽大于5mm的裂缝可以进行开槽灌缝加以处治。灌缝材料必须为改性高分子聚合物沥青及高品质的乳化沥青类产品。
3.4.2路面坑槽、松散处治方案
(1)严格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其范围根据坑槽面积适当扩大处理;
(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若基层已经松散破坏,将破坏的基层一并清除;
(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
(4)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整平;
(5)用小型压实机具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实DG/TJ08-2256-2018标准下载,应将沥青混合料分多次进行摊铺和压实,压实时应注意边部压实和对周边部分造成振动松散;
(6)采用封缝胶进行封边处理。
3.4.3龟裂、松散处治方案
龟裂病害较轻时(初期的网裂,缝细,无散落,裂区无变形),采用热沥青喷洒,均可促使裂缝闭合,因此可不进行专门处理;如果病害程度较高(裂块明显,缝较宽,产生散落和变形),已经使路面发生松动时,可以采用坑槽修补的方式处理后再铺筑路面。即宜先将松动部分清除,然后用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如果修补的面积较大,则应分层修补,注意沥青混合料罩面层的压实度应超过93%(最大理论密度),坑槽要求预留搭接台阶,台阶宽度0.3米。
3.4.4沉陷处治方案
对于沉陷与路面纵向裂缝同时发生的路段,应进行基层处理。对于其他部位沉陷可根据病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1)路面略有下沉,沉陷深度不大,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不作处理,依据弯沉值确定的处理方式铺筑路面,最下层路面结构形式作为调平层对旧路进行跳平。
(2)沉陷深度中等(2cm左右)上海市景泰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破损较轻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涂刷粘层沥青,再用热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然后进行罩面。
(3)沉陷严重(4cm左右),破损明显,沉陷区域裂缝较宽时,对旧路全断面进行处理,当旧路采用砂砾填筑时采用C25混凝土桩加固处理,当旧路采用素土填筑时,采用干拌碎石桩或C25混凝土桩加固处理,然后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