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83-2007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清晰无水印,可编辑,附条文说明)

SL 383-2007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清晰无水印,可编辑,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383-200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3780
下载资源

SL 383-200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383-2007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清晰无水印,可编辑,附条文说明)

1当泥沙实测资料系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利用降水~输沙关系、流量~输沙关系或上、下 字输沙量相关法进行估算。 降水~输沙关系法:通过流域降水、输沙资料建立经验关系,根据流域降水资料推算流域输沙 。 流量~输沙关系包括: 1) 流量与输沙率关系。 2) 流量与含沙量关系。 3) 利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推求多年平均输沙量: Wso= WW / W。 式中Wso一一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Ws—一有实测资料年份的平均年输沙量; W。一一有实测资料年份的平均年径流量;

当泥沙实测资料系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利用降水~输沙关系、流量~输沙关系或上、下 相关法进行估算。 ~输沙关系法:通过流域降水、输沙资料建立经验关系,根据流域降水资料推算流域输沙

沙量相关法进行估算。 降水~输沙关系法:通过流域降水、输沙资料建 流量~输沙关系包括: 1)流量与输沙率关系。 2)流量与含沙量关系。 3 利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推求多年平均输沙量: Ws = WsW。 /W 式中Ws。—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Ws 有实测资料年份的平均年输沙量: 有实测资料年份的平均年径流量;

W。一一多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当河段上游或下游有较长系列的泥沙测验资料且河道冲淤变化不大时,可直接建立上、下游输 沙量的相关关系,推算河段输沙量。 2无实测资料的河段,其泥沙总量和来源估算可通过、类比法、侵蚀模数法和输沙模数法等方 法进行。 类比法:采用相近或相邻流域实测或调查资料,类比推算河段泥沙量。 侵蚀模数法:根据河段内及上游区域的侵蚀模数大小及分布,首先计算土壤年总侵蚀量,再根 据泥沙输移比,估算河段输沙量。 输沙模数法:利用河段内及上游区域的输沙模数等值线图估算河段输沙量。首先应在输沙模数 等值线图上进行分区,以分区的输沙模数乘以面积,得到各分区年均输沙量,由各分区年平均输沙 量相加,即得到河段平均输沙量。 3河段风沙量调查,一般沿河道两岸调查,在重点地段采样分析,编制沿岸风沙地貌图,对 沙丘、风沙流及河岸塌的河段,进行野外风沙入河观测。在观测的基础上,可利用如下公式估算 入河风沙量:

W, = qtl 式中W 一风沙入河沙量; 关; t一一刮风历时; [——风沙入河长度GB/T 51373-2019 兵器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由调查或从地形图量得。

3悬移质含沙量取样可采用选点法。泥沙颗粒级配分析应满足《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 (SL42一92)的规定。 选点法:根据需要可采用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五点法或六点法,在一次测验中应采用同 种取样方法。

口处(或下游附近)的洲滩;十流上较天或变化较天的洲滩。 3.5以推移质为主的流沙性河流在我国较为普遍,如嫩江下游段流沙现象明显,对河道演变 向较大,因此应进行河流流沙调查。

(或下游附近)的洲滩:于流上较大或变化较

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提供依据。 水面线调查,应在调查前收集河道地形、河床组成等相关资料。水面线调查,应分析水面线变 化情况,重点考证水面线的突变部位。水面线调查时,应现场勾绘草图。 2.4.3平滩流量指平滩水位对应的流量。平滩水面线是指平滩流量时的水面线。 2.4.5临时水面线调查指:因受水利工程影响或来水来沙条件发生明显变化而需要进行局部河段 的水面线调查

2.5.1流场调查目的是了解河段流速流向变化及其对河床和河岸的影响,以及分汉河段分流情况 的变化等,为分析研究或工程服务。流场调查,应在调查前收集流速流向资料。 当水流平顺时可进行目测或浮标法测验。当水流紊乱时应进行水体流场测验。测验时,应同步 观测水位、风向风力、天气情况、并记载其他有关情况。 2.5.2浮标法测验:在观测河段上游某一断面上,按预先布置的位置投放浮标后,每隔一定时间 测定一次浮标的平面位置。

5.4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走航式测验:将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固定安装在船体(或其他载体)上 斤面横渡,换能器发射声波进行测验

2.6.1河流冰情调查是在收集河流冰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河流冰情对河道演变及水利工程安全 等方面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有无连底冰、水内冰、冰坝,流冰期最大流冰块 尺寸,冰坝的形成情况、危害程度、历史最大堆高等。 2.6.2冰厚平面图测绘宜用断面法进行,断面位置、冰孔数目和位置,视冰厚变化情况和满足成

.6.2冰厚平面图测绘宜用断面法进行,断面位置、冰孔数目和位置,视冰厚变化情况和满足

2.6.2冰厚平面图测绘宜用断面法进行,断面位置、冰孔数目和位置,视冰厚变

要求确定。冰厚平面图测绘包括:测量各冰孔的冰厚、水浸冰厚、冰上雪深、冰下冰花厚和水 等:测绘冰情:观测冰层结构:绘制冰厚平面图(等值线图):编写文字说明

3.1.1河道演变是指河床受自然因素或人工建筑物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 用的结果。河道演变勘测调查任务是了解河道演变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为研究河道演 变过程及规律提供依据,使之更好地为防洪、河道整治、航运及工程建设服务,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河道演变特性,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依据,为科学研究和工程 服务。 河道演变基本勘测调查,主要是了解河道平面形态、河道演变控制节点类型、位置、岩土特性 上下游及调查河段内涉水建筑物类型、位置、建成时间与规模,以及附近居民点与交通条件等。其 具体步骤可分为: 确定河道演变调查的起始位置、河道长度和具体调查范围及内容;调查访问应沿河两岸从上游 往下游顺序进行,重点河段与重点问题应反复询问与落实;调查访问宜采取调查会与个别访问相结 合的方式,重点地方应现场指认。对有争议的问题应启发被访问者的回忆,并得到落实;调查时, 应做好文学记录或录音,必要时可摄像;关于河岸、深泓、汉道、心滩与边滩的演变情况,应对照 河道地形图绘制草图并注明变化的位置、距离及相应的时间;实地调查工作结束前,应及时整理、 分析调查记录,仔细酌内容有无遗漏和凝问,使问题都得到解决 鉴于河道演变分析的目的的不同,分析的侧重点则不同,河道演变基本勘测调查一方面是验证 原有的分析成果与河床演变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另一方面是对已有资料的补充。

3.1.2河道演变剧烈的河段是指: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河势、河床组成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河

多沙河流是指年平均含沙量大于10kg/m的河流,该类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地 区,属于这类河流有黄河中、下游河段及其大小支流,海河流域的永定河及辽河的西辽河等。 少沙河流是指年平均含沙量小于1kg/m的河流,该类河流多分布在东北北部和南方地区,属于 这类河流的有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长江上游部分支流及汉口、大通等河段,洞庭湖、鄱 阳湖水系诸河流及钱塘江、闽江、珠江、乌江和岷江等。 重点河段是指:对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城市防洪安全等起重要作用的河段 4特殊水沙情是指特大洪水或特枯水,大沙年或小沙年等对河道演变产生明显影响的水沙组

3.2河道历史演变调查

3.2.1河道历史演变是指河道30年以前的演变情况,其调查目的是,通过对区域构造背景,河流 阶地类型、时代,古河道及决口扇的分布、时代、沉积物特性,历史文献等的分析,了解河道历史 演变,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3.2.3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活动历史决定了河流的形成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区域构造背景调 查工作应在收集和分析各类最新区域地质志和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区域地质发育简史。 3.2.4河流阶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阶梯式地形,并且这些阶梯的平坦顶面与河流的侵蚀与堆积 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阶地可划分为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 理藏阶地。研究阶地是了解河谷形成历史的重要手段。 1对于重大工程项目,宜调查阶地形成时代或测定阶地年龄。 2宜根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阶地类型,调查阶地的分布、各级阶地的组合关系及阶地 物质组成,并根据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每级阶地高度,确定阶地前缘与后缘的 高度及阶地面宽度,一般精确到1m。 3河流阶地调查应结合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线路调查和取样分析。

2宜根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阶地类型,调查阶地的分布、各级阶地的组合关系及阶地 物质组成,并根据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每级阶地高度,确定阶地前缘与后缘的 高度及阶地面宽度,一般精确到1m。 地移图

1裁弯类型、裁弯时间及古河道遗迹调查,包括河漫滩上留下的古河流摆动遗迹、牛轭湖及 理藏古河道,调查古河道的分布及河道的迁移情况。 2遥感解译是一种快速的地物识别方法。虽然各种影像资料含有丰富的地物信息,但也具有 多解性,为避免解译错误,应对遥感解译成果进行野外校核

3.3河道边界条件调查

3.1河道边界条件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河道地质地貌、平面形态、河道堤防、河道演变控制节点 叮床组成、工程情况、洲滩利用现状植被状况等情况,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河段断裂、岩性对河势具有控制作用,决定了河流的流路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应调查区域 内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形成时代及岩性岩相特点,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组 成物质,

平面形态包括弯曲型、游荡型、分汉型和顺直型

弯曲河段是指河流弯曲的河段,根据河道弯曲程度还可分为顺直微弯河段、婉蜓性河弯等类型 游荡性河段是指河道内江心洲滩多、水流散乱、

河流,如我国的黄河、永定河等。 分汉河段是指河流因江心洲滩的分布,将水流分割成两支或多支水流,多支水流绕过江心洲滩 后仍汇合成一支主流的河段。 顺直性河段是指河道外形较为顺直的河段。 3岸线调查,应特别对沿程新近出露的河岸岸坡及洲滩坎坡进行剖面组成观察、描述,并酌 情取样,然后对照前人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3.3.4河道堤防调查还应包括土壤特性、内外坡比以及穿堤建筑物等内容。 3.3.5河道演变控制节点是指对河道演变起着节制作用的控制物,可分为节点和弯道,节点又可 分为天然节点(矶头或山体等,包括对峙的和单侧的)和人工节点(包括人工护岸、丁坝等)。 3.3.6河床组成调查内容应包括:河岸类型、岩层出露、床面形态、床沙组成等,目的是搜集有关 地质、地貌及床沙组成资料,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依据。河床组成勘测调查的任务是,查明河床的地 质、地貌条件,类型、特征、形态及物质组成状况。 床沙组成调查是了解河床组成的基本类型,如卵石河床、卵石夹沙河床、沙质河床等;床面形态 是指河床床面的形态,可分为:沙纹、沙滩(按平面位置,沙滩还可分为:在弯道凸岸的凸岸边滩, 交错地分布在顺直河段两岸的交错边滩,横贯河宽的沙梗,支流口的溪口滩等4种),平整床面、沙 浪、急滩与深潭等。 1河床组成分析应结合河段内各时段内特别是最新床沙测验和洲滩钻探等资料,及河道两岸岩 土结构、组成等进行。 3河床组成包括河岸组成和洲滩组成两部分

3.4.1河势变化调查目的,是有效而适时地了解、掌握河道主流线、岸线、堤防等情况,为分析 河道演变提供依据。 河势是指:在一定的来水来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和侵蚀基准面条件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构成 定的水流运动、河道平面形态及两者相对关系的综合态势。 主流线,也称水流动力轴线,是指河道沿程各断面最大垂线平均流速所在点的连线。深泓线是 指河道沿程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主流线一般以深泓线替代,

受工程影响是指:当河道实施分洪或堤防发生溃口、弯道发生裁弯或撒弯、河段上游发生溃坝、 可道内修建水工程以及河道采砂与取土等。 河势发生异常变化指:河道主流线走向发生较大变化,河岸发生崩岸、滑坡、裁弯,洲滩冲淤

剧烈或汉道发生主支汉易位等变化。

3.4.3对有观测资料的河段,应了解河段河势变化情况,航道及通航情况,基本设施情 定或调整勘测调查内容。

3.4.4对无观测资料的河段,河势勘测调查应了解河段的河势,航道及通航情况

4.4对无观测资料的河段,河势勘测调查应了解河段的河势,航道及通航情况,水流及河床 ,测验条件,控制分布情况。以确定测验河段的范围、断面选择,水尺位置布设及布置观测内客

岸线位置是指:岸线所处的地理位置(省、市、县、乡镇)。 岸线走向是指:岸线的沿程走向

3.5洲滩演变勘测调查

3.5.1洲滩演变勘测调查包括对江心洲滩(含潜洲)、边滩的位置、面积大小、洲(滩)顶高程、

3.5.1洲滩演变勘测调查包括对江心洲滩(含潜洲)、边滩的位置、面积大小、洲(滩)顶高程、 物质组成等进行勘测调查。洲滩演变勘测调查目的是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洲滩演变的勘测调查方法可根据历年的实测地形图进行、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勘测调查。 洲滩演变勘测调查的同时,应对洲滩平面形态及高程的变化及其对河势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3.5.3洲滩演变平面、高程勘测调查,调查点应不少于5点,宜布置在滩头、滩中、滩尾,洲顶

3.5.3洲滩演变平面、高程勘测调查,调查点应不少于5点,宜布置在滩头、滩中、滩尾 洲脊等有代表性位置。

3.5.4洲滩组成调查应查清洲滩的数量、位置及大小,有条件的应在河道地形图上描述

5.4洲滩组成调查应查清洲滩的数量、位置及大小,有条件的应在河道地形图上描述,无条 尚应现场绘草图描述。描述的内容应包括:

的应现场绘草图描述。描述的内容应包括:

1)洲滩的平面位置、形态、大小及洲顶高程 2)洲滩覆盖物的组成及其在洲滩上的分布。 3)洲滩上覆盖物的堆积特征,

1)洲滩上、下游附近涉水建筑物导致洲滩的发展或消失。 2)洲滩围垦造地情况。

3.5.6技术人员应跟随钻孔进程作好相关文字记录,并依据钻孔附近地质、地貌、

龄变化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做出合理的分析记录和文字描述。 1粒径在16~250mm之间的泥沙颗粒称为卵石,粒径在2~16mm之间的泥沙颗粒称为砾石,

粒径小于2mm的泥沙颗粒称为砂粒。

1取样点的代表性部位是指能控制河床组成物质的分布及其颗粒级配的变化的部位,如河岸取 样点应布设在不同组成物质的代表点、转折点位置;洲滩取样点应布设在洲头、中、尾部和洲顶、洲 脊等不同组成物质、不同颗粒级配的区域,且以具有代表性的未受人工影响的天然状态处为宜。取样 点的代表性部位是指面积较大和新近堆积床沙的洲滩(包括边滩、心滩),以“选大不选小,选新不 选老”为原则,尽量避免人为影响。 2对以砂卵石组成为主的洲滩,坑面正方形边长为1.0m×1.0m,对砂质洲滩,坑面正方形边长 为0.5m×0.5m

3.6汉道演变勘测调查

汉道演变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分汉河道的兴衰过程及其演变特点。为河道演变分析提

供参考依据。 分河道的形态有三种基本类型:顺直分汉型,微弯分汉型与弯曲分汉型。顺直分汉型的曲折 系数小于1.1,微弯分汉型的曲折系数为1.1~1.5,弯曲分汉型的曲折系数大于1.5。

分汉段最大宽度(包括江心洲) 分汉放宽率: 分汉段上游的狭窄段宽度

汉道分流区是指单一河道的深泓线开始分叉形成汉道时分汉点上下游一定距离的河道区域。 汉道汇流区是指汉道深泓线开始汇合形成单一河道时汇合点上下游一定距离的河道区域。 2地形测量精度应不低于1:10000测图精度;简易测量应根据河段长度,在分、汇流区各不 设不少于3个测验断面。 3.6.6汉道的分流分沙是指在一定的来水来沙条件下,各分汉河道内的流量、输沙率(量)所 全断面的百分比。

3.7弯道演变勘测调查

3.7.1弯道演变勘测调查目的是, 解管道薄变特点。 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弯道演变勘测调查,宜根据历年的实测地形图进行。弯道勘测调查前宜收集勘测调查河段水 沙及气象、地质地貌、地形图、航片、历史文献、地方志等资料。

7.2弯道演变勘测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弯道及上下游的过渡段。当弯道发生裁弯,其观测范 不应包括新老河段的全部范围

3.7.4弯道儿何特征包括下列要素

曲率半径(R) 弯道中心线的半径。 中心角(Φ)一一弯道自进口到出口所包含的中心角 河弯跨度(T)一一两相邻同向河弯间距。 河弯间距(Lm)一一两相邻反向河弯间距 弯曲幅度(Bm)一一相邻反向弯道之间的垂直距离。 弯曲段的曲线长度(S),即为弧长。 河的弯曲系数根据弧长/弦长计算

图3.7.4弯道几何特征示意图

采用水面浮标法进行弯道水流动力轴线及顶冲点位置勘测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面浮标露出水面的受风面积应尽量减少,入水后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测次所用浮标 大小、形式、材料和入水深度应大致相同。 2浮标测量应尽量与固断及其它水文测验同时进行,如有困难,应尽量接近, 3水面浮标分布视河床形状水流流态而定,以能如实反映弯道水面流速流向分布为原则。 股可在横断面均匀投放,但主泓部分应较密。浮标投放数目:河宽1000m以内3~5线,1000m以 上分布5~7线;在崩岸段进行近岸水面流速流向测量时,应在主泓及其内外各布1线。 4浮标平面位置可采用经纬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仪器设备测定。测点时距视流速大小 和测图比例而定,一般应使图上点距在2cm左右。同一测次各线的测点时距应相等。 5浮标因搁浅、遇回流、旋涡等停止前进时,应提出水面,在稍上游合适处重放,并继续观

6测量应选无风或小风,能见度高的天气进行,风力超过三级不宜进行。测量时应观测测量 河段水位、水边线、风力、风向,天气等有关情况。 7测量结束后应及时绘制水面流速流向图;统计最大、最小及平均流速;分析确定主流线的 顶冲部位。 3.7.5水位比降勘测调查应在沿弯道左右岸水面转折位置应布设临时水尺,并应与水文测验同时 进行瞬时纵横比降勘测调查。 弯道演变勘测调查,应在弯道入口、弯顶、出口处布设水文测验断面。水文泥沙测验断面宜按 图3.7.5布设,其中1#、4#、7#应布设水文测验断面,其它断面可根据需要布设。 床沙取样断面数目及位置,应根据弯道床沙组成而定。原则上在弯顶4#断面、进出1#、7#断面

6测量应选无风或小风,能见度高的天气进行,风力超过三级不宜进行。测量时应观测测量 河段水位、水边线、风力、风向,天气等有关情况。 7测量结束后应及时绘制水面流速流向图;统计最大、最小及平均流速;分析确定主流线的 顶冲部位。

弯道演变勘测调查,应在弯道入口、弯顶、出口处布设水文测验断面。水文泥沙测验断面宜按 图3.7.5布设,其中1#、4#、7#应布设水文测验断面,其它断面可根据需要布设。 床沙取样断面数目及位置,应根据弯道床沙组成而定。原则上在弯顶4#断面、进出1#、7#断面 取样。当不能控制纵向级配变化时,可在床沙组成转折处增加取样点

图3.7.5弯道演变勘测调查布置图

纵横比降勘测调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弯道纵、横比降勘测调查采用临时水尺测量,水尺设置应以控制住水面线转折为原则。 2水文断面上应尽量设置比降水尺。 3水尺的设立应符合GBJ138一90的规定。 4水准点可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 5水尺零点高程测设应符合GBJ138一90的规定,有变动时应及时校测, 6纵、横比降勘测调查期间,各组水尺同时观测半小时,按每隔5分钟等时距共观读7次, 算术平均法计算瞬时比降水位。 7比降水位应观读至0.5cm。 8水位涨落将要超出正在观测的水尺而需要换尺时,两支相邻水尺应同时观测,若有不符, 立即检查原因。 弯道纵横比降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1s、1b一分别为纵比降及横比降; L一为上下游比降水尺断面间距(m); Z左、Z右一分别为左右岸比降水尺水位(m); B一为左右岸比降水尺距离(m)。

固定断面测量。在水文断面之间,可根据需要增设固定断面。在弯道严重崩塌段应布置半江固 定断面,在凹岸崩塌部位和凸岸部位固断应适当加密。测图比例视河宽等因素采用1:1000至1: 0000。观测要求应符合SL257一2000的规定。 调查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编制断面控制成果表、横断面成果表,绘制不同测次的断面对比图,具体参照《水道观测 现范》(SL257一2000)有关规定执行。 2绘制弯道凹岸崩塌范围。 3计算弯道冲淤量及凹岸崩塌量。冲淤量及崩塌量计算可采用断面法、等高线法计算。凹岸 萌塌量计算的断面间距宜采用凹岸线量算

影响勘测调查目的是: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

4.1分洪影响勘测调查

分洪,是指河槽不能容纳的洪水分往其它河流、湖泊、分洪区,或人工设计的宣泄洪水的通道 中去,以减轻洪水对原河道下游的威胁。在河流中游,利用湖泊、洼地或开辟分洪区分洪。为了控 制分洪流量,要修建分洪闸、分洪道等。分洪区平时可以照常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分洪区,也叫作 蓄洪垦殖区。 堤防漫溢:因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原因,不少江、河、湖堤防(此处不包括海堤)的防洪 标准很低,当遭遇超标准洪水等原因时,造成洪水漫顶过水称为堤防漫溢。堤防漫溢过水,将会形 成溃决大险。在正常情况下,堤防要解除漫溢的威胁,堤顶必须达到有关规范规定的设计高程。堤 身加高,堤坡和堤顶相应也要加培

4.1.4水位、流速、流量及含沙量测验频次应能控制分洪口门水沙过程,

1.5分洪口门现场简易测量可布置断面或简易测量地形,通过分洪前后断面或地形变化进行 抢量估算。

,1.6分洪区准波尔深、源积厚度动测 简易测量,并标注淹没水深、淤积厚度 调查的数据,估算分洪淤积量

4.2溃口泥沙冲淤勘测调查

4.3水工程影响勘测调查

4.3.1水工程影响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为河道演变分析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水工程对河道冲淤变化影响勘测调查应结合水工程建设不同时期的地形资料,对水工程建设 沙冲淤特性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4.3.3工程特征值是指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参数。如:水库库容、堤长、堤宽、堤顶高程等。 4.3.4水工程对上、下游河道演变影响勘测调查方法应符合本规范来水来沙调查、河道演变基本 勘测调查的相关规定。

4.3.3工程特征值是指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参数。如:水库库容、堤长、堤宽、堤顶高程等。

4.4河道采砂或取土勘测调查

4.4.1河道采砂或取土勘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开展专项勘测调查工作,为采砂河段河势、河道演 变分析;采砂对河势、防洪影响分析;开采总量分析;可采区规划;采砂对通航安全影响分析;采 砂对水环境影响分析;采砂对水上、水下重要设施影响分析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4.4.4河道采砂或取土勘测调查前,应根据历年水下地形图分析可采砂与取土范围(可采区)及 砂石来源情况。也可根据泥沙取样资料分析河道砂、土来源。 4.4.5开采范围、开采量勘测调查,应现场查勘河段上下游河势,河道周边环境(有无水工建筑 物、港口、码头),结合历年水下地形图分析采砂对河势影响,确定开采区范围;也可目测或采用简 易测量。

4.4.7河道采砂或取土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勘测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现场测定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可采用泥沙在线监测仪器 应现场测量开采区断面变化,并估算断面冲淤量。 3应现场测定开采量并分析采砂、土对堤防岸坡影响。

4.5故道淤积勘测调查

4.6.1造床流量调查目的是,了解调查河段造床流量的变化情况,为调查河段河道演变分析提供 依据。

造床流量是指对造床作用最显著的某一级流量,其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 当,即流量比较大、历时又比较长的某一级流量,这种流量对塑造河床形态所起的作用最大,是 个较大但并非最大的洪水流量。 在实际工作中,造床流量的确定一般可采用马卡维也夫法、平滩水位法等方法。目前,我国大 多采用平滩水位法,采用水位与河漫滩相平时所对应的流量,即所谓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 马卡维也夫法,即认为水流的输沙能力与流量Q的高次方和比降的乘积成正比,并与所经历的 时间(以其出现的频率表示)成正比,当(QiP)的值为最大时,其所对应的流量的造床作用最大 此流量即为造床流量。

维也夫法、平滩水位法和保证率法等方法计算造床流量;无资料的河段,可采用平滩水位法,即平 难水位对应的流量(平滩流量)相当于造床流量,在调查时可在调查河段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 断面,取各断面平滩水位时对应的平滩流量平均值作为本河段的平滩流量,必要时应安排现场测量

4.7近岸河床演变勘测调查

4.7.1近岸河床演变勘测调查目的是,了解近岸河床主流线、岸坡、局部冲刷坑、岸线变化特点, 为河道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1基本情况勘测调查内容包括:险工护岸工程的建设时间、变动情况、位置、类型、长度 以及河段水文气象、近岸河床组成、植被覆盖情况等。 2崩岸勘测调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位置、大小、范围、类型及发展过程等。 3近岸水流勘测调查内容包括:水流顶冲点位置变化、流速、流向等。 4近岸河床地形勘测调查内容包括:近岸河床地形、岸坡坡比,冲刷坑位置、大小、面积和 最深点等。

7.4当河道崩岸对防洪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时,应进行监测。河道崩岸监测应视崩岸发展情况 认能满足掌握其发展过程为原则。

崩岸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崩岸发生时间勘测调查,应详细询问当地堤防管理部门及当地群众。 2崩岸范围、崩塌长度、宽度测量平面定位应不低于1:10000测图地形散点精度。 3河道崩岸监测测次不宜小于3次,以能满足掌握其发展过程为原则, 4简易测量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经纬仪 测深仪等施测

1崩岸发生时间勘测调查,应详细询问当地堤防管理部门及当地群众。 2崩岸范围、崩塌长度、宽度测量平面定位应不低于1:10000测图地形散点精度。 3河道崩岸监测测次不宜小于3次,以能满足掌握其发展过程为原则。 4简易测量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经纬仪 如深仪等施测

4.7.6断面法测量的断面应根据河段特性选设。地形法测量应符合《水道观测规范》(SL25 的规定。

5河口段河道演变勘测调查

5.1.1河口段河道演变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河口段河道演变特性, 为河口段河道演变分析提供 依据,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服务。 河口段是指河流注人海洋的河段,有时也指注人湖泊或其它较大河流的河段。本规范中的河口 段是指注入海洋的河段,既受河流径流的影响,也受海洋潮汐的影响的河段

1各种比例地形图包括:局部河段的水下地形图、断面图、纵横剖面图等。

河口段泥沙来源主要包括陆相泥沙和海相泥沙。陆相泥沙是指流域径流挟带的泥沙;海相泥沙 是指随涨潮流挟带的泥沙,其来源还可分为:海岸带滩涂受风浪冲刷、岸滩玥塌等产生的泥沙,随 风浪潮流而沿岸漂移,飘至河口外海滨地区后又为涨潮流带入河口的泥沙;流域来沙进入河口以后 除一部分絮凝沉降外,其余都扩散到沿海大陆架落淤的泥沙,在大潮汛大风浪作用下在破波带床面 受冲刷并随涨潮流进入河口的泥沙;邻近河口的泥沙入海以后随涨潮流而转入口内,或在大陆架落 淤后被风浪潮流起带入口内的泥沙;河口疏浚抛泥等。 7有盐水入侵水域,应对含盐度进行沿程勘测调查,勘测调查时机一般选择有盐水影响时间 段。 9河口段形成浮泥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细颗粒泥沙多,二是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三是适 当的盐度。

5.2.5河口潮汐特征调香内容应包括:日、月、年平均高、低潮位、涨落潮历时、温

5.3河道演变勘测调查

5.3.1河口段河势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掌握河口段河道演变规律,为口门行洪纳潮通道和 出海航道规划与治理、港口码头规划、滩涂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当河段为不稳定的游荡河段或受人类活动影响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测调查次数。 由于河口段水位、流量变幅不是很大,在自然条件下河道冲淤变化不是很剧烈的。因此,勘测 调查时机宜选择枯水期和洪水期各勘测调查一次。

1顺直河段是反映河流两侧岸边水边线大体平等,弯曲率小的河段。 2扩散(收缩)河段是指在水流方向上横断面面积逐渐增大(减小)的河段。扩散或收缩形 状可包括喇叭型、三角型等。 4河弯是指河流改变水流方向,水道具有一定曲率的河段。 5裁弯取直是指裁去河道的弯曲部分,缩短河道流程,加大比降的治河措施;弯曲率是指沿 河流中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比值;水流动力轴线是指沿程各断面最大垂线平均流速 所在位置的连线,

1河口段河势勘测调查应根据河流特性合理布设测量断面,断面的布设,可比水下地形测量

测量断面,断面的布设,可比水下地形测量 放宽一些。 2 2)勘测调查其横向断面变化情况。 3)分析河床坡度变化。 4)当为复式主流线,应勘测调查其稳定性。 6)应测量其主流线的弯曲率,并间隔一定距离测量断面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分析弯曲段水 流动力轴线,

DB35/T 1848-2019 土方机械现场工况检测通用技术规范5.4岛屿、沙洲勘测调查

.4.1河口岛鸣、沙洲勘测 为河口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岛是指四面环水并在潮汐高潮时仍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沙洲是指在中水位以下形成的泥沙堆积体。 朝区界,即潮水位影响的最远点:滨海浅滩一般可指近海等深线5米以内范围

称沙坎;位于河心,高程高于中水位,在洪水时才被淹没的称为江心洲或江心岛;河槽中经常淹没 在水下的沙洲称潜洲;与河岸相接,高程在中水位以下,中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称边滩或 岸滩;位于河心,高程低于中水位,经常被淹没的称为心滩;连接边滩与边滩、或边滩与心滩、或 边滩与江心洲的水下泥沙堆积体称为浅滩。 5.4.2河口段岛屿、沙洲勘测调查内容应包含岛屿的基本特征、岛屿最高高程、地貌、地质组成 情况、岛上植被组成、人工建筑情况;沙洲基本形状特征、颗粒组成,沙洲高程,以及沙洲泥沙颗 粒分析与组成、沙洲发育方向

5.4.2河口段岛屿、沙洲勘测调查内容应包含岛屿的基本特征、岛屿最高高程、地貌、地质组成 情况、岛上植被组成、人工建筑情况;沙洲基本形状特征、颗粒组成,沙洲高程,以及沙洲泥沙颗 粒分析与组成、沙洲发育方向

1 勘测调查岛屿的地理位置和平面儿何形状,测量其正常水深下的平面面积。 3 特别是勘测调查水边上下的地质组成情况。 5.4.5 沙洲包括拦门沙、沙坎、江心洲(江心岛)、潜洲、边滩、心滩、浅滩等 1 若露出水面JC/T 2069-2011 中空玻璃间隔条 第1部分:铝间隔条,应勘测调查其植被组成等情况。 3分析沙洲泥沙组成和颗粒配。 4应勘测调查沙州流向上、下游或主槽等发育或消亡趋势。

5.5.1河口围垦勘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掌握围垦对河口河道演变影响规律,为河口 提供科学依据。 围皋是指利用挡水措施在低水期进行耕作、生产的滩涂。 河口围垦应根据勘测调查目的和任务对河口滩涂、出海口门的特点、和围垦状况进行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