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56-2019 哈尔滨既有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DB2301/T 56-2019 哈尔滨既有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301/T 5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10.1K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4664
下载资源

DB2301/T 5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01/T 56-2019 哈尔滨既有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5.2.3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

5.2.4民用建筑内设置的水泵机组,不应直接设置于居民住宅的上层或下层,其运行的噪声及振动应 符合GB50118、GB10070的要求,泵房内设备噪音及振动不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5.2.5为推进区域集中整合泵站选址移交工作,对临近的吃水难小区宜尽量实施整合。整合时应考虑 录房条件、二次管网铺设可行性、用户容量、供水调度影响等情况,并且必须经过设计后方可实施。 5.2.6对不具备区域集中整合条件的小区实施单点改造,依据泵房面积由大至小,依次选择独立水箱 变频加压设备、箱式无负压设备、罐式无负压设备、小型一体化供水设备等供水方式。

JGJ/T 455-2018 住宅排气管道系统工程技术标准3.1泵房面积应根据机组台数、布置形式、机组间距、进出水管道尺寸、工作通道、设备吊运 内部交通、电气设备等因素确定。

房内部交通、电气设备等因素确定, 5.3.2泵房不宜毗邻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讯机房等遇水、受潮会损坏、变质和引发事故的房间。 5.3.3 应严格管理泵房的位置信息、图纸资料、用户信息等。 5.3.4泵房的管理单位应设置门禁报警系统。 5.3.5泵房应设置实时监控系统,且宜与当地公安机关实时联网联动。 5.3.6 泵房内的空气环境应符合GB50736的要求。 5.3.7 泵房内部及进出通道的照明系统应符合GB50034的要求。 5.3.8 3泵房环境噪声应符合GB50118的要求。 5.3.9 泵房距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GB50015的要求。

泵房应独立设置,泵房出入口应从公共通道直接进入; 泵房应有可贸易结算的独立用电计量装置; 泵房应安装防火防盗门,其尺寸应满足搬运最大设备的需要,窗户及通风孔应设防护格栅式网 罩。

5.4.1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生活给水管材,管道、附件及连接方式应根 据不同管材,按相应技术要求确定。 5.4.2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 5.4.3塑胶(或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 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5.4.4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宜小于0.50m;交叉埋

5.4.1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生活给水管材,管道、附件及连 据不同管材,按相应技术要求确定

5.4.2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上面。 5.4.3塑胶(或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 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5.4.4建筑物内理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理设时不宜小于0.50m;交义理 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5.4.5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十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管并、管隆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 槽内; 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 管管材宜采用塑料、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 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 4.6 给水管道应避免穿越人防地下室,必须穿越时应按GB50038的要求设置防护阀门等措施。 4.7 对于设置在非供暖区域的管道,应通过增加保温层等方式对供水管道采取防冻措施。 4.8 明设的室内给水管道应做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可按GB/T11790执行。

给水管网的末端和最高点; 管网有明显起伏管段的峰点; 采用补气式气压给水设备供水的配水管网最高点。

6.1.1二次供水应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 据城镇供水管网条件,综合考虑小区

6.1.2二次供水系统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设计下列供水方式:

水箱加变频供水设备;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一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一一小型一体化供水设备。 6.1.3现场条件具备设置泵房空间且水量、水压(大于0.1Mpa)充足时,优先选择叠压供水设备; 无可用泵房空间,优先选择小型一体化供水设备。 6.1.4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符合GB50015的要求。 6.1.5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小区周边管网压力、原有供水方式、泵房可用面积及供水 现状,合理选用供水设备。 6.1.6采用减压阀供水方式的高层建筑,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压力应按减压阀失效情况进行校核,其 压力不应大于配水件的产品标准要求的水压试验压力。

6.2设备设施选用要求

6.2.1供水设备及管材、阀门等关键产品应提供详细供货清单,清单中应依次说明型号、数量、参数 等内容。

6.2.2供水设备必须按照省级或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产品标准制造。须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制造 及质量控制需要。 6.2.3供水设备制造的核心部件(如控制系统)应开放数据点表和数据传输协议,达到具有接入供水 管理平台的能力,应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功能,并可通过平台提供预防性维护能力。 6.2.4既有居民住房供水设施改造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供水设备应包含方案设计、供货、安装, 调试及服务;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一站一策”原则设计供水方式。 6.2.5为延长供水设备使用的年限,供水设备过水部件采用不锈钢时其材质应符合GB/T20878中的材 质要求。 6.2.6工程中所涉及的设备、管网、阀门等各部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磕碰伤痕、变形等缺陷,不锈钢 材质部件表面应经喷砂、酸洗钝化后做防电化学腐蚀的电解抛光处理。

6.2.7应符合 GB/T 19804中的要求。

6.2.8恒压供水时,压力稳定值的变化不应超过0.02Mpac

6.3.1贮水设施包括储存用水的水箱,应结构合理,布置得当,坚固光洁,不渗漏。 6.3.2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不被污染,二次供水水箱应选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 6.3.3不锈钢水箱采用焊接时,焊接材料应与水箱材质相匹配,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顶部应满焊 且密封。 6.3.4为便于水箱清洗和不影响用户用水,当水箱容积大于50m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 并能独立工作

6.3.5建筑物内水箱侧壁与墙面间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水箱 与室内建筑凸出部分间距不宜小于0.5m;水箱顶部与楼板间距不宜小于0.8m;水箱底部应架空,距 地面不宜小于0.5m,并应具有排水条件。

6.3.6水箱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人孔及水位标尺,应有防污

水箱进水管口径宜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以短管自由出流水力计算公式确定。当以经济流速确定 口径时,为降低大流量进水对水表和周边用户的不良影响,保证水箱发挥调蓄作用,应设置流 量控制装置,且进水管应在水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 出水管管底应高于水箱内底,高差不小于0.1m; 一进、出水管的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一水箱应设置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并输出到PLC系统; 溢流管管径应大于进水管管径,宜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喇叭口下的垂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4 倍溢流管管径。溢流管应设置耐腐蚀材料防护网,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 m的空气间隙; 泄水管应设在水箱底部,管径不应小于DN50。泄水管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 0.2m的空气间隙; 溢流管和泄水管宜直接引至排水集水井上方:

6.4水箱变频供水设备

6.4.1水箱加变频供水方式的水泵机组不允许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直接连通。 6.4.2机组单台水泵电机功率在22kW以下的水泵,宜采用成套水泵机组,设计时应考虑防水锤措施 6.4.3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时,宜采用多台工作泵,水泵应根据改造对象的流量特点进行大小泵匹配, 使水泵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水泵应能自动交替工作,主管道应设置电接点压力表、压力开关及压力 变送装置,每台工作泵应分设阀门,水泵机组宜设置泄水阀。 6.4.4水泵应选用耐腐蚀的产品。壳体内壁防腐以及密封圈与水接触的部件,应采用不影响水质的材 料。 6.4.5安装于贮水箱内的水泵及其阀组,应具备不入池检修和维护的条件。 6.4.6水泵机组的布置、安装高度、吸水管和出水管安装要求以及检修和减振防噪措施应符合GB50015 的要求。 石

6.4.7水泵机组的运行噪声应符合GB3096的要求

6.5.1下列区域或用户不应采用叠压供水

由于水量不足导致的经常性停水的区域: 供水干管的供水总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区域; 用水时间过于集中,瞬间用水量过大且无有效调储措施的用户; 供水保证率要求高,不允许停水的用户

6.5.2叠压供水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叠压供水设备必须具备市政管网压力保护装置以及高峰期来水不足针对市政管网瞬时来

6.6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必须保证在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对市政管网不产生影响,实时显示市政管 力和保护水压,保护水压可通过现场和远程进行设定。当市政管网进水动水压大于保护水压时,

要求。 6.6.2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必须保证在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对市政管网不产生影响,实时显示市政管 网进水压力和保护水压,保护水压可通过现场和远程进行设定。当市政管网进水动水压大于保护水压时, 设备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进行供水;当其动水压低于保护水压时,市政管网保护装置减小市政取水,维持 保护水压,设备从水箱取水弥补用水差量,保障用户用水。 6.6.3为避免密闭水箱的水长时间不使用,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密闭水箱取水的功能,同时应具有 防止产生死水沸密层的动能

保护水压,设备从水箱取水弥补用水差量,保障用户用水。 6.6.3为避免密闭水箱的水长时间不使用,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密闭水箱取水的功能,同时应具有 防止产生死水、滞留层的功能。

6.6.3为避免密闭水箱的水长时间不使用,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密闭水箱取水的功能,同时应具有 防止产生死水、滞留层的功能。

6.7小型一体化供水设备

6.7.1设备应能保证在严寒地区无泵房小区正常使用。 6.7.2设备应可利用供水管理平台解决运维管理难问题。 6.7.3 设备应含防暴力打开报警功能,含摄像头安防功能。 6.7.4 设备防护等级应达IP54;具备防触电功能。 6.7.5设备应具备小流量保压功能。

6.7.1设备应能保证在严寒地区无泵房小区正常使用。

6.8.1二次供水设施的水箱或市政来水应在余氯小于0.05mg/L时设置消毒设备 6.8.2在必须增加消毒设备时,应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成套设备

6.9.1二次供水室内管道及附件应采用耐腐蚀、寿命长、水头损失小、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卫生环 保的产品,并应符合相应的压力等级,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6.9.2二次供水管道应采取隔热或防冻措施,不允许在室外明设管道。 6.9.3二次供水管道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连接时,必须有可靠的低阻力防倒流装置,严禁与其他管道 直接连通。

6.9.4建筑内二次供水管道的设置应便于检修。

6.9.6二次供水设备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处,应按水流方向依次明装总进水阀门、过滤器、减压型倒 流防止器、控制阀门。

由城镇供水管网接出的引入管; 室外地下管网节点、分段和支管起端处,满足分隔和分段要求; 接户管起端、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处; 根据水箱、加压泵房、减压阀和倒流防止器等需求进行设置,满足运行和检修要求

6.9.8二次供水系统中的阀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6.9.9过滤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与所接管道同径: 滤网应采用不锈钢或铜材质,孔径宜为20目~40目; 滤网迎流面应光滑:有效过流总面积应大于管道通径面积的2倍~3倍

6.9.10倒流防止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符合GB/T25178、GB50788的要求; 应与所接管道同径; 叠压供水系统中宜选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安装在便于检测、拆装和维修的地方; 具有自动排水功能,排水时应有显示; 体积尺寸相对较小,安装简单易操作。

应按GB50055执行;控制柜的制造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应符合GB4208的IP54规定; 应设定就地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可采用远程控制,采取远程控制时系统必须具备数据双向传 输加密措施: 备用泵可设定为故障自投和轮换互投: 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手动和远程控制,自动控制应采用通用型PLC,并根据供水单位要求统 一通讯协议及点表格式; 宜配置数据采集柜对泵房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经加密后上传至二次供水管理平台: 数据采集柜应具备断网存储运行数据功能,并在有网时将存储的数据传输至二次供水管理平台 且不影响正常数据的采集传输; 设备应有水压、液位、电压、频率等实时检测仪表,且检测仪表的量程应为工作点测量值的 1.5倍~2倍; 为保证设备控制运行稳定性,控制方式上应选择一对一变频控制方式,其加载逻辑应参考设备 供水流量:

控制系统应具备应急变频控制功能,当主控制系统损坏,备用控制系统启用保障正常供水不受 影响; 控制设备应能显示水泵、传感器等工作状态,如电压、电流、液位、频率(变频控制设备)、 进水压力(设定值及实际值)、供水压力(设定值及实际值)、故障状态等。为保证控制设备 的数据显示,控制面板上宜具备中文人机界面,即触摸式人机界面; 变频调速控制时,设备供水压力控制与显示精度应不大于0.01MPa: 开关柜上断路器的控制要求如下:控制水泵的断路器在开关柜上应有分、合状态显示;出于安 全考虑,不允许远程分合闸; 电磁阀可在现场机箱上控制,该现场机箱应与对应的水泵控制箱靠近布置。现场机箱设置现场 就地人工控制和远程控制的转换开关; 独立泵房的排污系统应接入到PLC控制系统中,控制中心应能通过PLC监控排污泵

6.10.2其它设备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水泵与液位开关组合,自成系统运行,有一个故障信号及运行控制信号与PLC系统连接,当 出现故障时,发出报警; 通风系统根据时间自动运行,故障信号送入PLC,提供系统报警功能; 泵房外建筑物的排水、通风不得影响泵房内对应系统的运行; 一控制柜内应加装自动除湿装置: 加压设备和消毒设备应有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电源和可靠的配电系统,应符合GB50052、GB 50055

6.11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功能

.11.1智慧监控二次供水管理平 次供水泵房和设备进 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周期应设置为 实时数据的采集包括四大类数据:

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周期应设置为60s以内,实时数据的采集包括四大类数据: 一泵房/设备运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流量、变频器数据、水泵数据、水箱液位、 电流/功耗、集水坑/排污泵数据等; 泵房环境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温湿度、烟感、水淹、风机、除湿机、空调等; 水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余氯、浊度、pH值等; 安防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对讲、门禁、红外等。 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后期的分析处理

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周期应设置为60s以内,实时数据的采集包括四大类数据: 一泵房/设备运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流量、变频器数据、水泵数据、水箱液位、电压 电流/功耗、集水坑/排污泵数据等; 泵房环境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温湿度、烟感、水淹、风机、除湿机、空调等; 一一水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余氯、浊度、pH值等; 安防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对讲、门禁、红外等。 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后期的分析处理。 11.2系统应可支持多种网络上传方式,如VPN、公网、3G/4G等,数据传输必须采用非对称秘钥进 联系确认,并进行对称秘钥加密传输。 11.3系统应支持SSO单点登录,应支持不同级别、不同管理岗位看到不同级别数据。 11.4系统应具有后台配置管理权限,支持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使用针对性的管理功能

7.1.11管材及附件

给水管件应与管材匹配,管道附件的工作压力与该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相一致; 管道安装时管道内和接口处应清洁无污物,安装过程中应严防施工碎屑落入管中,施工中断 和结束后应对散口部位采取临时封堵措施; 二次供水室外管道与建筑物外墙平行敷设的净距不宜小于1.0,且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供 水管与污水管的最小水平净距应为0.8m,交叉时供水管应在污水管上方,且接口不应重叠, 最小垂直净距应为0.1m,当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满足GB50013的要求。

7.1.12沟槽开挖与回填:

在建(构)筑物(含电杆等)附近挖槽时,应予先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 避免发生事故; 路面开挖应符合相应规范标准,土质不好时应采用相应安全措施; 在有现用地下管道的位置挖槽时,应事先与有关单位联系,采取措施,防止损坏管道,对现用 地下电缆,应约请电缆管理单位的代表来现场,方可开挖; 如发现设计图纸上未标出的地下管线与构筑物时,应通知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或遇流沙时应采取降水与排水措施 机械挖槽后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用机械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下管时,沟底应 留出0.2m左右一层不挖,待铺管前人工清挖; 当槽底壤为松散土壤或人工用填主时,开挖深度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05m~0.10m厚的土 层预留不挖,待铺管前挖至沟底设计标高下0.20m,并采用砂石、黏土、三合土等夯实到沟 底设计标高。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在挖槽中应严格控制槽底高程,防止超挖,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槽底土壤扰动,在冬季做好 对槽底的保护,防止受冻以尽量避免地基处理。

7.1.13管道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生活给水管道的调试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等正式使用前需压力试验、清洗消 法参照生活给水系统的试压、清洗消毒方法; 冲洗、消毒后,系统出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施工方人员入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持证上岗;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应按照JGJ80及其他有关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执行。潮湿场地施工应采用24V电压照明; 在水池、水箱体内施工时,应做好通风保障工作; 室外施工时,施工现场应采用设置隔离带等安全措施。

7.2.1材料设备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 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的中文文本 检查线缆、设备的品牌、产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符合设 计要求,外表无损伤,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并封存线缆、器件样品; 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

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 一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标定; 一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7.2.3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做好智能建筑工程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 气和电梯等专业的工序交接和接口确认; 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等条件; 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井应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基本完成,

7.3.1设备的安装应按工艺要求进行,压力、液位、电压、频率等监控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 精度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少装、漏装。 7.3.2材料和设备在安装前应核对、复验,并做好卫生清理及防护工作。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 密性试验。

3.4设备安装位置应满足安全运行、清洁消毒、维护检修要求。 3.5水泵安装应符合GB50275的要求。 3.6电控柜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的要求。

/.4.1 设施完工后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一次供水系统的通电、通水调试。 7.4.2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分别对立管、连接管及室外管段进行水压试验。系统中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 别试压。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7.4.3 暗装管道应在隐蔽前试压及验收。热熔连接管道水压试验应在连接完成24h后进行。 7.4.4 金属管、复合管及塑制管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应GB50242的要求。 7.4.5 对不能参加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拆除或采取隔离措施。 7.4.6 贮水容器应做满水试验。 7.4.7 需要增设消毒设备时,消毒设备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单体调试。 7.4.8 系统调试前应将阀门置于相应的通、断位置,并将电控装置逐级通电,工作电压应符合要求, 7.4.9万 水泵应进行电动及连续运转试验,当泵后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对压力、流量、液位等自动控制 环节应进行人工扰动试验,且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7.4.10系统调试模拟运转不应少于30min。 7.4.111 调试后应对二次供水设备、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 7.4.12冲洗流速不应小于1.5m/s。但二次供水设备市政来水前端余氯低于0.05mg/L时应进行二次 加氯,二次加氯量不应大于0.3mg/L。 7.4. 13冲洗后系统出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7.4.2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分别对立管、连接管及室外管段进行水压试验。系统中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 别试压。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7.4.3 暗装管道应在隐蔽前试压及验收。热熔连接管道水压试验应在连接完成24h后进行。 7.4.4金属管、复合管及塑制管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应GB50242的要求。 7.4.5 对不能参加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拆除或采取隔离措施。 7.4.6 贮水容器应做满水试验。 7.4.7 需要增设消毒设备时,消毒设备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单体调试。 7.4.8 系统调试前应将阀门置于相应的通、断位置,并将电控装置逐级通电,工作电压应符合要求。 7.4.9万 水泵应进行电动及连续运转试验,当泵后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对压力、流量、液位等自动控制 环节应进行人工扰动试验,且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7.4.10系统调试模拟运转不应少于30min。 7.4.111 调试后应对二次供水设备、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 7.4.12冲洗流速不应小于1.5m/s。但二次供水设备市政来水前端余氯低于0.05mg/L时应进行二次 加氯,二次加氯量不应大于0.3mg/L。 7.4.13冲洗后系统出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8.1.1二次供水工程安装及调试完成后应联合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收,其要求应按下列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文,其要求应按下列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验收应按GB50242、GB50300执行,并应兼顾既有小区供水改造因地制宜的实际情 况; 设备验收应按GB50231执行; 电气验收应按GB50303执行; 水泵验收应符合GB50275的有关规定

8.1.2单项工程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单项工程应已按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建成,或剩余的零星工程不影响单项工程验收

8.1.3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委员会应在单项工程验收前组织编制验收方案,并应根据验收方案组织验 收。 8.1.4工程档案应齐全、可追溯,应以正本、原件归档为原则;页面应整洁,内容应完整、准确、真 实有效、字迹清楚、图样清晰、结论确切

3.1.4工程档案应齐全、可追溯,应以正本、原件归档为原则;页面应整洁,内容应完整、准确、真 实有效、字迹清楚、图样清晰、结论确切。

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竣工图; 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工程所包括设备、材料的合格证、质保卡、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 系统试压、冲洗、消毒、调试检查记录; 水质检测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工程质量评定表。

8.1.6平台峻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搭建平台所用物料清单; 提供硬件设备的合格证、质保卡、说明书,软件的性能版本等相关资料: 提供相应软件著作权; 管理平台使用手册,各模块的功能说明

8.1.7竣工验收时应检查下列项目

电源的可靠性; 水泵机组运行状况和扬程、流量等参数; 供水管网水压达到设定值时,系统的可靠性; 管道、管件、设备的材质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设备显示仪表的准确度; 设备控制与数据传输的功能: 准 设备接地、防雷等保护功能; 水池(箱)的材质与设置: 供水设备的排水通风保温等环

8.1.8竣工验收时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

验收合格后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文件

8.2.2调试报告应在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调试全部完成后及时编写,应能反映调试内容和调试结论。 8.2.3调试报告应包括内容(见附录A)。 8.2.4验收调试过程中二次供水设备应试验内容(见附录B)。 8.2.5验收调试过程中智能设备采集监控系统二次供水管理平台应试验内容(见附录C)。 8.2.6试验、检验若出现不合格项应进行复检,复验报告按供水单位要求填报《验收表》,并由相关 人员签字确认。

8.2.2调试报告应在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调试全部完成后及时编写,应能反映调试内容和调试结论。 3.2.3 调试报告应包括内容(见附录A)。 8.2.4验收调试过程中二次供水设备应试验内容(见附录B)。 8.2.5验收调试过程中智能设备采集监控系统二次供水管理平台应试验内容(见附录C)。 8.2.6试验、检验若出现不合格项应进行复检,复验报告按供水单位要求填报《验收表》,并由相关 人员签字确认。

8.3.1二次供水工程的完工资料应提供下列文

次供水工程的完工资料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竣工图; 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工程所包括设备、材料的合格证、质保卡、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涉水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 系统试压、冲洗调试检查记录; 水质检测报告;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工程质量评定表; 工程施工单位相关资质及人员资格证印件; 泵房内全景照片印件; 当地供水主管部门要求的管理表格

GB/T 42210-2022 液晶显示屏用点对点(P2P)信号接口 电参数.2验收合格后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文

9.1.1二次供水设施维护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定期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每半 年不得少于一次。 9.1.2运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相关仪表、阀门应按制度 规定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做好运行和维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维护 保养记录、应有故障或事故处理记录。 9.1.3供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维护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 果在住宅或电梯前室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供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维护单位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 的,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9.2阀门及附属设施维护

9. 2.1阀门维护应按表1执行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调试报告

表A.1调试报告内容

表B.1二次供水设备验收调试内容

T/CECS 807-2021 建筑木结构用防火涂料及阻燃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二次供水平台验收调试

表C.1二次供水平台验收调试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