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389-2008 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8.2.3软土地基海堤峻工后会发生较大的沉降,而且沉降过程 历时较长。设计堤顶高程系指海堤沉降稳定后的顶面高程,但按 8.2.2条计算的堤顶高程,并未包括沉降量在内,故尚应预留工 后沉降量。海堤的沉降包括堤身沉降和地基沉降,其大小与地基 特性、堤身士质、堤身高度、施工方法和进度、填筑密实度等多 种因素有关,情况较为复杂,应通过地基沉降量计算并结合堤身 条件、施工情况和当地实践经验,经分析论证后确定预留工后沉 降量。 工后沉降量确切含义为海堤竣工验收后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 量,一般工程完建后距竣工验收尚有一段时间,而竣工验收分初
步验收和竣工验收,初步验收一般为技术性验收,因此在工程实 践中软土地基海堤堤顶高程包含预留工后沉降量的可以以初步验 收为准。
8.2.4本条所指堤顶净宽基坑降水、搅拌桩、土钉墙施工方案,不包括防浪墙宽度。我国沿海地区 条件不同,情况各异,海堤堤顶宽度难以作统一规定。本条规定 系根据现有海堤建设经验提出的。
8.2.4本条所指堤顶净宽,不包括防浪墙宽度。我国沿海地区
8.2.5影响海堤边坡的因素主要是护坡类型、堤身材料与地基
土质、风浪情况、堤高、施工方法和运用要求等因素。一般先参 照已建类似工程的经验初步拟定堤坡,再通过稳定计算,经方案 比较后确定经济合理的堤坡。 表8.2.5中的海堤内外坡度系根据现有海堤建设经验拟定 内坡坡度栏内的“水下”系指浸润线以下或内港水位以下的 堤坡。
俄台)。外坡设消浪平台,不仅可减小波浪爬高,而且有利于堤 身和地基稳定及维修养护。根据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资料,当平 台高程位于静水位附近时,平台对减小爬高效果较好,此时若平 台宽度为1~2倍波高,波浪爬高较单坡时可减少15%~25%。 平台过窄,效果较小,故平台宽度一般不宜小于3m;平台宽度 加大,虽爬高可减小,但当其宽度大于4倍波高时,爬高继续减 小不明显,因此过宽不经济。 消浪平台处的波流紊乱,有消能作用,但对护面破坏力较 大,其作用范围内护面应有加固措施。例如对干砌石护面在消浪 平台顶面及上下一定范围内,可用大块石竖砌或条石丁砌,在平 台外缘及转折处易破坏环的地方可局部用浆(灌)砌石或混凝土加 固,也可对平台及干砌石护面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框格加固。 8.2.7本条参照GB50286并结合我国当前海堤实践所具备的 技术条件拟定。在海堤实践中,填土不具备压实条件的情况有以 下三种:一是受潮水影响在水下施工;二是填土本身为高含水量
基都属饱和软黏土地基(淤泥或淤泥质黏土),堤身填土亦系就 地取材(淤泥或淤泥质黏土),从而不具备压实条件,需待其自 然固结。其填筑密度只能参照完建工程的填筑密度及土料的天然 密度确定。但对陆上施工并采用陆上黏性土料,且地基有足够强 度时,应采用压实法施工,其填筑密度对1、2、3级海堤应按 GB50286确定,4、5级海堤可参照执行。
8.2.8海堤一般为均质土堤或土石混合堤,堤身
体。按就地取材的原则,海堤堤身的防渗材料多采用黏性海涂 泥、坡积土等。黏性海涂泥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含水量大,强度 低,但渗透性小,黏性大,成块状后在水下流失小,且运距较 近;坡积土是陆上土料,如砂壤土,粒径较粗,含水量小,压实 后密实度较高,但水下施工流失量大。两者各有优缺点,施工中 常配合使用,取长补短。当堤身土料为砂性土时,可用加宽堤身 来满足防渗要求
8.2.9土壤充填入管袋后,抗冲刷性能提高。江苏、浙汇
出逸坡降,但渗流不会将泥沙带出,因而不会发生流土和管涌 破坏。 摩擦系数与袋布规格、特性等有关,需通过试验确定。据上 海经验,摩擦系数一般在0.3~0.6之间。浙江河口海岸研究所 对位于曹娥江口某工程的细粉砂,用经纬密度(丝×寸)为14× 16、12×13、14×15的袋布进行试验,并综合前人试验成果后 认为,摩擦系数一般为0.35~0.5,同一种袋布,干的摩擦系数 比湿的大5%~8%。 4充泥管袋堤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各袋间搭接缝的紧密 情况,除了对管袋的搭接方法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由施工 队伍的充填操作水平所决定。可根据现场试验堤段的实际情况取 折算系数,重要的工程可按透水体处理。 5堤坡于1:1时充泥管袋施工定位较困难,需增加许多 特殊措施,故不宜采用
8.3.1堤顶护面材料、结构应综合考虑防浪、防汛、管理等方 面的要求以及土质、气象等因素。堤顶越浪对海堤安全影响很 大,因此堤顶应有牢固的护面,根据越浪程度,选择适当的护面 和垫层,防止越浪冲刷堤顶,危及堤身安全,如浙江省目前按允 许越浪设计的标准塘顶护面层,系由15cm厚的C20混凝土与其 下的10cm厚的稳定层(低标号素混凝士)组合而成。堤身和地 基沉降时对护面影响很大,在未充分沉实前应选用能适应沉降的 护面结构,如采用干砌石等,待充分沉降后再改建加固。堤身内 坡亦应有一定防止越浪冲刷的保护面层。 堤顶向一侧或两侧倾斜是为了排除雨水和越浪水,堤顶向内 侧排水时堤内坡应采取保护和排水措施。
8.3.2防浪墙净高系指防浪墙在土石堤堤顶路面以上的
我国海堤建设中的防浪墙净高以往较多采用1.0~1.2m,近年来 多次风暴潮造成危害的实践经验表明,防浪墙净高宜适当降低以
利增强其抗风浪能力,考虑兼顾沿海各地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具体 情况,现提出按不充许越浪设计的海堤,防浪墙净高不宜超过 1.2m,按充许越浪设计者,防浪墙净高不宜超过0.8m。防浪墙 外侧一般为直线型,也可做成反弧曲面或带鹰嘴的型式,作用在 于挑浪以减少越浪量。曲面的形状与尺度宜通过试验确定。 为了便于防汛交通,防浪墙通常设置在堤顶外侧与边坡顶部 相接。但有的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要求尽量降低堤顶高程 时,也有将防浪墙设置在堤顶外侧稍后一些位置或堤顶内侧,以 减小波浪爬高和越浪。由于此类断面较为复杂,爬高消浪效果难 以计算,采用时应作试验论证。 干砌石结构的防浪墙因其整体性差,破坏的较多,实践证明 防浪墙不应采用干砌石结构,而应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或钢筋混 凝土。 防浪墙变形缝的间距一→般可取10m左右,但与气温、地基 条件等有关,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8.3.3关于护坡设计的一些主要原则
1护坡采用的结构、材料,应能抵抗波浪、风雨、潮流、 冰冻及漂浮物等对堤坡的破坏,能防止在波浪动力和渗流作用下 堤身土料从护坡面层缝隙中流失。护坡应有足够的保护范围。结 构和取材应有利于施工和维修,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 2外坡护坡的结构型式很多,应掌握其特点并根据当地 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如干砌块石能适应堤坡变形,但整体性 差,抗御波浪等外力的能力较差,堤身土易流失;浆砌块石则 反之。因此在波浪、水流作用较弱的海堤采用干砌块石护坡的 较多,但在波浪、水流强烈的海堤多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尤其 是粉砂土堤,浆砌石对防止堤身土流失有利。为增加干砌石的 整体性和抗浪能力,也可在干砌块石坡面中设置浆砌块石或混 凝土框格加固。 于砌条石(竖砌)因四周平整接触面大,嵌固作用好,故其 抗浪能力较强,福建海堤中应用较多,目前已有用在3.0m以上
面发生滑移。护坡下端堤脚处的基脚深度要考虑坡脚底流速冲刷 的因素,以防底脚淘空,导致损毁。 7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栅栏板、模袋混凝土等板、梁式 结构的护坡,应进行在波压力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8.3.4为防止堤身土在波浪、渗流作用下流失以及作为面层块 石或砌体的铺垫,在护坡(护面)与土体之间应设置垫层,起反 滤兼过渡作用。在海堤中因垫层未做好而导致海堤损毁的事例时 有发生。对垫层的要求,一般是干砌石比浆砌石高,砂性土堤比 黏性土堤高。砂性土容易在风浪、渗流作用下流失,故本条规定 对被保护土为砂土、粉砂土时,垫层应按反滤层设计;而堤身用 黏性土填筑的海堤可采用碎石或石碴作过渡垫层。土工织物作为 垫层施工方便、价格便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土工织 物可单独作垫层或与薄层中粗砂或碎石结合构成组合垫层。土工 织物反滤层的设计,可按GB50290执行。 当单一土工织物不能满足反滤要求时,最好采用土工织物和 砂石层相组合的垫层。特别重要的海堤除按反滤准则设计外,还 宜通过试验验证。由于土工织物与土坡之间摩擦系数较小,故需 核算其沿土坡滑动的稳定性,必要时需采用防滑钉、防滑槽等防 滑措施。
护面的变形破坏,因此应设防冻层。防冻层可采用砂、碎石 石等易于排水的材料,并应有良好的排水出路,防止冻胀。 层可与垫层相结合,其厚度可通过当地冰冻深度调查分析, 值过试验确定。
8.3.6陡墙式海堤的防护墙,以往我国一般采用于砌块
筑。因波浪对陡墙或直立墙的动力作用强烈,在台风期间防护 墙变形破坏的较多。为了确保海堤安全,除保证施工质量外, 对风浪较大的堤段,防护墙的临水面应采用大块石或条石砌筑, 以增强抗浪能力。面层采用条石时可按设计坡比将条石砌成台阶 形,或者采用浆(灌)砌块石、混凝土等整体性好的防护墙
浙、闽等东南沿海海堤砌石防护墙底宽一般不小于1/2墙高,墙 顶宽度一般为0.6~1.2m。墙底垫层和墙后过渡层厚度一般为 0. 5~1. 0m。
浙、闽等东南沿海海堤砌石防护墙底宽一般不小于1/2墙高,墙 顶宽度一般为0.6~1.2m。墙底垫层和墙后过渡层厚度一般为 0.5~1.0m。 8.3.7海堤前沿堤基土有被冲刷危险时,需采取防护措施(护 脚,又称护底)。海堤护脚的材料结构及保护范围与堤前动力条 件、滩涂情况及堤型等有关。目前一般采用块石护脚,先铺垫 0.3~0.5m厚的石碴垫层,或先铺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再铺石碴 垫层,上面抛石1.0m或砌石0.5m厚,面层及端部采用较大块 石理砌,斜坡式海堤堤前护脚宽度一般不宜小于3~5m,陡墙式 提前护脚需比斜坡堤宽,一般不宜小于1/4设计波长。块石稳定 重量可参照JTJ298计算。波浪较大、底流速较大时,宜采用混 凝土或人工块体、石笼等护脚。若用钢筋将块体相互串连,可增 加抗浪能力。 涂面较高,地基良好,不易冲刷的堤段,可不设护脚。 对冲淤变幅大的强潮河口及类似地区的重要海堤,当块石难 以稳定时,经专题论证可采用垂直防护(如板桩、高喷混凝土连 续墙等)或丁坝等保滩措施。
8.3.8本条系根据海堤特点,并参照 GB 50286 制定
堤顶、内坡有砌石、混凝土护坡时,坡面可不设排水沟。但 坡脚仍需设排水沟。
8.4.1海堤稳定计算,对软土地基上的海堤除计算堤坡抗滑稳 定外,还必须计算堤身与堤基的整体抗滑稳定,稳定计算断面宜 与渗流计算断面一致。
8.4.2在边坡和堤基滑动稳定计算中,分正常和非常两种工况, 正常工况是指正常和持久的条件下工作,非常工况是指非常或短 暂的条件下工作。
8. 4. 4 由于潮水位升降,堤身浸润线是变动的。 为了
近似认为堤身浸润线保持原位置不变。有条件的重要的工程应对 堤身浸润线进行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专门分析论证。
近似认为堤身浸润线保持原位置不变。有条件的重要的工程应对 堤身浸润线进行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专门分析论证。 8.4.5试验表明,当软土层较厚时,滑动面近似为一圆弧,故 海堤滑动稳定分析一般按平面问题用圆弧滑动分析法,具体计算 方法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基条件、工期长短、地基处理与否等因 素选用,当地基有软弱夹层时,则宜用复合滑动面采用改良圆弧 法计算。 有效固结应力法按附录D计算,其他方法可按GB50286 热行
有效固结应力法按附录D计算,其他方法可按GB 执行。
有效固结应力法按附录D计算,其他方法可按GB50286
8.4.6、8.4.7稳定分析时,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至关重要,它
。4.6、8.4.7稳定分析时,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至关重要, 寸分析计算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选用强度指标应根据各地实践 验选用合理的试验成果指标。
8.4.8防护墙和防浪墙抗滑移、抗倾覆稳定计算时应对可能同
时出现的荷载进行组合,选择最不利的情况进行验算,验算防护 墙向外(海)侧抗滑、抗倾稳定时,外潮位可分别取高、低潮 位,内水位取围区与外潮位相应的水位。波压力应取波谷出现时 的情况。施工期若墙后填土未跟上,需验算防护墙向内侧抗滑、 抗倾稳定时,外潮位取施工期高潮位,内水位取与外潮位相应或 视具体情况确定。 对防护墙底面沿垫层底面和墙身可能存在的水平缝的抗滑稳 定性也应予以注意。 作用在防浪墙上的荷载,主要有自重和波浪力(含水平力和 浮托力),其他荷载视情况而定。堤前水位取设计高潮位。 关于波压力的计算,斜坡式建筑物按附录C执行,陡墙式 建筑物的波压力可按了TJ213计算。 8.4.9我国对4、5级海堤一般都不作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故 本标准只要求3级以上(含3级)海堤作此种计算。4级、5级 海堤可根据情况从简,但对作为海涂水库的海堤应另当别论,因 为海涂水库的海堤具有普通挡水坝的性质,其渗流及渗透稳定计 算可按SL274地径
寸防护墙底面沿垫层底面和墙身可能存在的水平缝的抗滑稳
作用在防浪墙上的荷载,主要有自重和波浪力(含水平力 俘托力),其他荷载视情况而定。堤前水位取设计高潮位。 关于波压力的计算,斜坡式建筑物按附录C执行,陡墙 建筑物的波压力可按JTJ213计算
本标准只要求3级以上(含3级)海堤作此种计算。4级、5级 每堤可根据情况从简,但对作为海涂水库的海堤应另当别论,因 内海涂水库的海堤具有普通挡水坝的性质,其渗流及渗透稳定计 算可按 SL 274 执行。
8.5.1一般二工程只计算竣工断面最终沉降量,对于软土地基上 的海堤,因施工期长,为了分级加荷时预估地基变形情况,控制 施工填筑速度,必须进行施工过程的沉降计算。对于岩层、碎石 土、密实砂土和老黏性土等非软土地基,其沉降量通常较小,以 地基强度起控制作用,故不需作沉降计算。 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S理论上包括瞬时沉降量Sd、固结 沉降量S。及士骨架在持续荷载作用下发生蠕变而产生的次固结 沉降量S,,但由于次固结沉降量S,是在很长的使用时期内完成 的,一般可以忽略。对于泥炭土、有机质土或高塑性黏性土层: 其次固结沉降量相当大,约可达总沉降量的30%以上,在计算 它们的总沉降量时不能忽略次固结沉降量S,,其沉降量计算公 式为:
S = Sd+S.+ S
8.5.2软土地基上海堤的瞬时沉降 S。实际上包括了块
8.5.3压缩层的厚度一般有以应力差控制和压缩量 算方法,根据实践经验,以应力差计算出来的压缩层厚度偏大 后者较接近滩涂治理工程实际,故本规范以压缩量控制为主,但 当软土层特别厚时,仍宜以应力差控制。
加沉降经验系数,一般可根据各地区的土质、施工方法和施工速 度等因素确定,对于土质软施工速度快的取大值。
8.6.1龙口一般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和水较深的地段。龙口 离水闻应有一定距离,以免水闸泄流影响堵口。龙口两侧应有石 料场及堆放场地,以便陆运抛石进占。龙口的外海附近最好有适 合于船运平抛的石料场。龙口分散布置,即多口门堵口方案,一 般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采用,如堤线通过岛屿,且岛屿具有足够 的施工场地供堆放、运送截流材料等。 选用4m/s作为控制流速,主要考虑在此流速下,采用重量 为140kg的块石即能稳定且易于施工。如施工条件允许搬运更 大的石块也可将控制流速提高,以减少堵口工程量。 8.6.2水量平衡法简便可行,其精度能满足堵口设计和施工的 要求。 8.6.3对I、Ⅱ等工程中水力条件较复杂者水力计算宜按二维 不恒定流的原理进行。
8. 6. 4 关于选择堵口顺序的基本原则
1采用平堵为主的方式是为了避免在堵口过程中出现窄而 深的口门,造成水力条件恶化而加大堵口难度。对于软基口门还 为了避免加荷过速而引起滑动破坏。立堵方式具有施工方便、抛 投强度大、施工进度快等优点,故在能满足水力稳定和滑动稳定 条件下,亦应考虑结合应用立堵方式。 3关于堵口顺序选择中等值线图的利用方法与过程见下列 算例: 某滩涂治理工程,围区面积36000亩,设计潮型的高潮位为 十4.40m,相应潮差7.65m,总吞吐量1.044亿m,平均潮位 以上库容为0.814亿m²。在堵口时,排水闸参加吞(吐)潮量, 泄流前沿总宽为54m,底坎高程一0.3m。经过水力计算,得出 各水力要素最大值的等值线(见图1)
α)进水情况下落差最大值等值线图
c)进水情况下流速最大值等值线图
6)出水情况下落差最大值等值线图
)出水情况下流速最大值等值线图
e)进水情况下单宽流量最大值等值线图 )出水情况下单宽流量最大值等值线图
图1龙口水力要素最大等值线及堵口方案
从等值线图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当采用宽的龙口(600m以上),用平堵方法,从水力 标来看,几平没有多大困难;
(2)采用窄而深的龙口(龙口宽度小于300m,潜堤顶高程 低于0.0m),由于水流过分集中,水力条件急剧恶化; (3)当堤顶高出平均中潮位0.5m以后,不管口门宽窄,各水 力要素的变化不大,以后不管采用什么堵口顺序,困难都不大。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龙口宽度为900m,龙口底坎高程为 5.0m。初拟下列三个堵口方案(见图1): 第一方案:平堵到一1.0m,立堵到600m,再平堵到 十0.5m,立堵到300m,合龙口尺寸为B=300m,潜堤顶高程2 为+0.5m。 第二方案:平堵到一2.0m,立堵到200m,合龙口尺寸B= 200m,z=2.0m。 第三方案:平堵到一1.0m,立堵到600m,以后平堵到 十1.0m,合龙口尺寸为B=600m,z=十1.0m。 各方案的控制水力指标见表2。
表2三个方案的控制水力指标表
可以看出,单以水力指标来比较,第三方案最好,第一方案 次之,第二方案最差。如果再从地基稳定,控制施工速率来考 虑,第三方案也优于第一方案,第二方案最差。但从施工条件来 考虑,第一方案有利于发挥水上及陆地施工力量的作用,便于施 工;而且留下的合龙段工程量也最小,在一个小潮期内堵口把握 更大,因此选定第一方案。
行水力稳定计算。它包括施工不同阶段各种断面在溢流和渗流 作用下坡面块石或人工块体的稳定性,以及截流堤合龙后在最 不利水位组合情况渗流作用下,出逸坡块石和堤身抗滑稳 定性。 软土地基上截流提必须进行地基稳定计算,包括下列两种 情况: 1)堤身平堵升高的不同阶段和堤身立堵进占集中加荷时, 各代表性地段的截流堤断面在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二种设计情况 下地基稳定性; 2)截流堤合龙后,在最不利内外水位组合下地基的稳定性 修建在可冲刷非黏性土地基上的堆石堤,如堆石孔隙中的渗 流流速超过底层颗粒的起动流速,会将土粒冲出,而引起堆石堤 下沉,严重的会导致失事,这种现象称为接触冲刷,为防止接触 冲刷,应满足下列条件:
8.6.6关于龙口保护措施
护底长度指截流堤脚向外的距离L,可通过水力计算得出 切步估算可用式(3):
当 h.> h下 当h,≤ h
L=(h一h下)i十 L=l h.= g/V'
式中h下一一下游水深(m); [—安全距离,取 I=8~15m; 一一冲刷坑边坡,取i二46; q龙口单宽流量[m²/(s· m)]; V土壤允许抗冲平均流速(m/s)。 护底长度与龙口口门尺寸直接有关。口门宽大时,单宽流量 小,护底长度可短;当口门遂步压缩变小,单宽流量增大,要求 护底长度亦大。故整个护底工程可根据龙口压缩过程,做成阶梯 形,逐步加长。 4“先低后高”指地面高程低处先铺,“先近后远”指靠近 提头处先铺。 8.6.7关于闭气设计: 1由于闭气土体都是在水下施工,所以选择土料时,应适 当考虑析水性和抗流失性。 析水性指土料沉淀后易固结,形成土体有较高的抗剪强度。 抗流失性指土料在水中下沉时不易流失。 3闭气土体抗滑稳定分析时应考虑破坏面为通过土体本身 或同时切人基础的圆弧滑动面和土体沿堆石坡面滑动组成复合滑 动面两种情况。
8.6.7关于闭气设计
9.1.1、9.1.2本规范只提出了与滩涂治理工程特性有关的一些 规定,为避免重复,凡本规范未明确的规定,皆应按《水闸设计 规范》(SL26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和《水工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等相应的行业规范或规定 执行。
9.2.1滩涂治理工程的排水干河终端是指干河的出海口,即 干河穿过海堤处。滩涂治理工程的堵港口门是围堤施工中的关 键部位,堵港时口门两侧需集中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必要 的施工条件,为避免施工干扰,故涵、闸要避免靠近堵港 口门。 9.2.2所指的问题是内河涵、闸工程不一定碰到或不是主要的 问题,因为滩涂的冲淤与河道岸坡的冲刷以及河床淤积的机理不
口门。 9.2.2所指的问题是内河涵、闸工程不一定碰到或不是主要的 问题,因为滩涂的冲淤与河道岸坡的冲刷以及河床淤积的机理不 完全相同
9.2.2所指的问题是内河涵、闸工程不一定碰到或不是主要的
9.3.1~9.3.4根据滩涂治理工程的特点,闸规模主要取决于排 水流量,而排水流量又取决于围区的暴雨量和排水期间的潮位以 及围区以外陆域排入围区河道的流量。因此选择设计暴雨与某 潮型的最不利组合是确定闻规模进行水力计算的重要因素。实践 经验表明,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最不利的排水条件不 定发生于最高潮位潮型,有的地区往往以设计暴雨与最高低潮 位潮型相遇为最不利,故本规范对设计暴雨与潮型的组合,按
3.2.6条执行,经比较选择取其中最不利者。
9. 4 阐的结构布置
、9.4.3滩涂治理工程闸的结构布置,重点应考虑与海堤 和协调,如闸顶高程与翼墙顶高程的确定等。
9.5闸的结构设计 9.5.1~9.5.3滩涂治理工程闸结构设计与一般闸不同之处在于 海水盐雾和波浪力的影响,设计中应予注意。 9.5.4SL265中关于结构应力分析条文,与本条所称采用结构 力学与弹性理论结合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同的,即顺水流方向基 底的反力分布按线性变化计算,即按材料力学方法计算,横截条 的反力分布按变形相容原理计算,即按弹性地基梁计算。SL265 第7.5.3条所叙的方法提出所谓的不平衡剪力分配,是按受弯构 件的剪应力分布,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分配给闸墩和底板的剪力 值。不平衡剪力分配的目的,是对底板取横截条按弹性地基梁计 算时,不仅将闸墩的自重和闸墩上的竖向荷载当作作用于地基梁 上的集中荷载,而且为了将分配给闸墩的“不平衡剪力”也作为 集中荷载而需要算出其数值。分配给闸墩的“不平衡剪力”主要 是闻门作用于闸墩的水平推力产生的,而水平推力使闸墩作用于 底板的竖向力分布完全可以很容易地直接计算弯应力确定,不必 要用“不平衡剪力”去反映闻墩作用于底板的竖向力,也即不需 要计算“不平衡剪力”。为此,在条文中特别提出了“不需计算 不平衡剪力”。
9.6.1、9.6.2说明滩涂治理工程中的泵站必然伴有水闸,因此 泵站规模与站址选择以及泵站总体布置等必须与水闸统一考虑。
9.6.1、9.6.2说明滩涂治理工程中的泵站必然伴有水闸,因此 泵站规模与站址选择以及泵站总体布置等必须与水闸统一考虑。
10.1.1我国在保滩促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经验 不多,本章有关条目多系参考浙江、江苏、淮北等地保滩促淤工 程的经验编写,只是反映了保滩促淤工程的某些一般性规律。由 于研究和实践的深度不足,对某些重要参数尚难作出准确的定量 规定。这一工作尚需今后继续深入。为使规范使用者对某些重要 参数有一个大体量度上的把握,在本说明中对有关条款作了某些 实例性的介绍。 总之,保滩促淤工程措施,能使工程区域内的水域达到阻水 缓流、减少冲刷、保持沙路畅通、加大落淤,能够达到保滩促淤 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冲淤交替型而冲淤幅度又较大的海滩,保滩 促淤的效果更佳。 10.1.2潮流、波浪是侵蚀海岸的动力,也是供沙的动力;各种 特征潮位则与工程的布设有密切相关;岸滩的冲淤变化规律,应 通过海岸变形计算和实测地形图对比分析求得,它是判别滩地属 于侵蚀型、堆积型还是冲淤交替型的主要手段。这些资料都是能 否采取工程措施,采用何种工程措施以及预计可能产生的保滩促 淤效果的重要依据。 10.1.3各种保滩促淤措施的应用应符合实际情况,如近岸波浪 经变形后其方向常垂直于岸线,故丁坝消浪的作用不大,减弱不 了波浪的掀沙作用,但波浪的掀沙,由于丁坝隔断沿岸流不致于 被大量带走,故对保滩仍有一定作用。而顺坝因难以起截断潮流 的作用,所以以潮流为主要侵蚀动力时就不宜采用。由于海岸 般总有潮流和波浪二种动力,因此理想的保滩促淤工程,应是 丁、顺坝的组合运用。 用
形成二级滩地时的高滩可设护坎保护,工程量小,效果较
好。但在强侵蚀性岸段和强潮汐河口,因护坎本身不易保护,故 不宜采用。 滩地上种植植物,有减小波高、降低波流动力、削弱波浪掀 沙能力的效果,可起到加糙缓流沉沙、促淤护滩的作用。根据广 东、福建两省种植大米草、互花米草近年来产生重大副作用的情 况GBT31544-2015标准下载,在决定采用大米草、互花米草作为促淤措施时,建议应慎重 考虑其不利影响。
流冲刷坝坡底脚,故需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其保护宽度与地基土 质有关。浙江慈溪海王山丁坝在修筑时坝身二侧边坡保护宽度取 2m,可供参考;坝头则因雍水绕流作用,流速明显增大,且有 下降向螺旋流,冲刷加剧,保护范围应予扩大。
10.3.1作为消浪潜堤的顺坝,其合理的离岸距离与波要素、水 深、顺坝坝顶高程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某些试验成果,有些学 者提出在1~~3倍波长之间选用,但因所提范围过大,难以在实 际中应用,故仍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顺坝二端宜封口,过长的顺坝中间还应设隔堤,否则淤积物 将被沿岸流带走而降低促淤效果。根据浙江瑞安丁山促淤工程经 验,隔堤距离可取顺坝离岸距的2~4倍,用2倍时效果更好。 10.3.2消浪顺坝(潜堤)的顶高程越高消浪效果越好,但过高 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量,也使护面块体不易稳定。某些试验表明, 当堤顶水深不大于半倍波高时,消浪效果已较好。 10.3.3顺坝的外坡较平缓以利泥沙进入,内坡较陡的可阻止坝 内泥沙被波动水流带出。因丁坝阻水作用,一般都会产生顺坝方 向水流冲刷坝脚,所以对坡脚应适当保护,这对于沙质地基更为 重要。
10.4.1我国用聚烯烃纤维制成的网坝在保滩促淤方面已有一定 的实践经验,但对其作用的评价并不一致。如浙江慈溪海王山等 地的试验认为效果良好,但江苏启东吕泗试验结果认为网坝虽有 一定的减缓水流冲刷的作用,但促淤作用不大,总体效果并不理 想。网坝施工容易、造价低,但结构单薄,在风浪较大处较易损 坏,故基本上仍处在试用阶段。
10.5.1生物促淤措施费用较低,且植物生长成熟期与大风浪期 一致,消浪、缓流、促淤效果较好,但养护管理要求较高,否则 易受人为等因素的破坏。
.5.2选用保滩促淤植物种类,应因地制宜,优先选用本地 种。
11.2.1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地点外部测量工作时应与国家或当 地坐标系统建立关系教师公寓楼工程雨季施工方案,对偏远或岛屿地区难以满足以上要求时, 允许建立临时独立坐标体系。 11.2.2滩涂治理工程在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时,除满足 SL52外,对离岸较远的工程宜在水上适当地点设立网点以利控 制,附近无潮位站时,施工单位应设立临时潮位站。
11.3.2地方材料的供应不论是自采或是外购,施工单位都应对 料场的情况和材料性质、材料运输条件等作全面调查,保证工程 用料的数量与质量。调查内容如下列所示: (1)料场的分布、开采和运输条件。 (2)料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料层的变化、夹层 分布情况以及材料性能。 (3)料场开采范围、占地面积、弃料数量与弃料堆场位置 可开采料层厚度和有效储量。 (4)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5)料场当地管理机构的政策与有关协议等,
11.4地基处理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