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9.36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76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中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而制定的具体操作指南。该细则明确了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方法及措施,旨在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监理目标,如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等;二是细化各分项工程(如管道安装、设备调试、防腐保温等)的质量控制要点,强调材料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的重要性;三是规定监理工作的方法,例如旁站监理、巡视检查和平行检验,确保关键工序得到有效监控;四是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对发现的施工偏差或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情况。

此外,监理细则还注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技术规程,防止事故发生。通过科学严谨的监理措施,保障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后续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db31/t 329.19-2014标准下载 工程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4、监理工作流程(框图)

5、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7、旁站监理项目内容方法及要求

8、现场监理检查记录表式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其中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工程投资、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物高度等);

参与建设单位(业主、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安装总承包或分包、监理等单位);预期工程质量目标及施工周期。

(二)本项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范围(涉及本工程的重要子分部及其工程量);本工程建筑给水排水用水定额和平均日用水定额和水压,雨污水处理原则,市政管理给水情况。

依据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技术文件资料及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施工方案,介绍本工程给排水及采暖的专业特点(其中包括:给水系统选择,水压及水量调节设备中水系统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热水供应系统选择及系统设备等)及建筑物对给排水及采暖专业安装工程的功能要求。

重点介绍本工程中给排水及采暖系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采用循环或重复利用的给水系统,其他有效的节水节能技术措施及其施工特点。

结合设计对本工程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各子分部及其系统的专业要求,剖析本工程给水排水及采暖安装工程总体系统施工的特点与难点。

3 执行的标准、法规

5.,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05∶2000

9.《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CECS41∶92

11.《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

12.《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5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标准值

1. 施工前期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审核本工程设计图及有关设计文件,并就上述所发现的设计错漏及有违现行国家标准之处、设计不确定及其设计深度、系统设计与建筑功能的不一致性、系统优化等问题,通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或其他形式向业主、设计等有关方提出。通过共同努力以求得一个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现场施工基本可行、设计意图表达清晰布局及系统基本合理的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设平台,,为今后的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投资、工期等三控制建立基础。

2)审核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分包单位资质(其中包括:施工的单位的企业资质、工商执照、企业业绩;本工程项目经理资质及等级证书;特种专业施工人员上岗资格证等)要求如下:

①企业资质、工商执照、项目经理及特种专业人员上岗证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在法定有效期内;

②企业资质与项目经理等级与本工程等级相符,企业业绩中包含与本工程相似项目。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如下:

①适时性(分包单位应在施工前提出);

②技术保证(方案中提出的施工工艺技术符合本工程设计及工程技术难点的施工要求);

③人力资源保证(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

④安全保证(企业提供的安全保证体系、组织网络完善措施落实、手段合理、满足不同气候、不同场所、夜间及多工种联合施工的安全要求)。

4)审核该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审核要求:工程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质量管理三级(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网络完整,质量管理人员资质及数量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原始记录表格齐全,所用仪器、仪表合格有效;过程质量控制计划严密;质量反馈及时到位。

5)审核及认定进场材料设备,审核要求:

①进场的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安装材料、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齐全有效;主要材料设备进厂检验应有施工、监理单位共同进行,施工单位为主,监理单位确认、检验结论应有记录;有异议送有资质(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经相应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认可)的实验室抽样检测,试验时出具的检测报告确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进口材料、设备除上述要求外,还需提供商检证明及中文的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安装使用技术文件;

②审核进场材料、设备的物流及贮运计划,其运输和贮存应符合材料、设备要求、符合施工进度计划;

③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新材料、新设备的进场应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并附有合格的新试报告,除需符合上述规定外,还需提供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及试验要求等有关技术文件。

6)监理工作的技术准备

①熟悉设计图纸,深化现行国家标准学习,通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专家咨询,专题技术讨论、现场勘察等途径深化理解本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的系统特点及关键的施工工序,为旁站监理的定点选择创造条件;

②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安装工程的特点及本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协调落实给排水工程总体(室外排水、消防及市政给水管网)和室内(小配套)给排水工程的各专业工序及施工界面的衔接、交叉、预留、预埋等施工作业的工艺、质量措施及其成品保护手段;进一步落实给排水工程与电气安装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土建相关专业工序的衔接、交叉等施工作业工艺,质量措施及其成品保护问题;

③根据施工临时供配电及工地实际情况,审核并合理调整土建及各安装专业的通电负荷及配额,检查进场施工的供配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等)的熔丝,导线截面、开关、整定值及其接地保护系统;

④审查乙烯、氧气等施工设备等动火的安全措施;

⑤审查地下室板墙、人防工程等混凝土内预埋给排水管道套管的防水、防渗漏措施应符合有关人防工程施工等现行国家标准;

⑥依据不同建筑及其给排水工程的要求,审核给排水系统设备施工条件(对土建及配套工程要求),具体要求为:给排水系统设备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室内预留,预埋孔洞及管道符合设计要求,水泵等设备基础轴线标高,强度等符合设计及设备安装要求;吊具等安装设备到位,施工通道畅通,配套电气动力设施到位。

2. 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用于主干管道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并符合以下规定:

①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阀门公称直径≤50mm,试验最短持续时间为15秒,公称直径在65~200mm;试验最短持续时间为60秒,公称直径在205~450mm,试验最短持续时间为180秒;试验压力在持续时间内应不降压,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②阀门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要求。

2)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用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18.华润置地户内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4)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其中包括: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少于150mm 的净空;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等措施。

5)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6)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7)室内直埋给水管道(除塑料管和复合管道外)应做好防腐处理,其防腐层材料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8)给水系统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9)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两处消火栓作试射试验库区油罐制作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10)水泵安装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设备基础及表面应予清理干净,孔洞要凿毛,放线要正确,地脚螺丝底端不应碰孔底,螺丝与孔边间隙应大于15mm,螺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泵体水平度偏差每米不大于0.1mm,联轴器轴向倾斜不大于0.8/1000,径向位移不大于0.1mm;采用垫铁时,每个地脚螺栓至少一组(不超过5块),要求不小于2mm,垫铁接触良好;二次灌浆时,砼强度等级应比基础大一级,捣固要密实,在灌浆强度达到75%后,拧紧螺栓,且露出螺母1.5~5扣;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水泵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11)下列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作水压试验,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为10分钟,但不得小于0.6Mp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