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排水技术规范(报批稿).pdf

铁路路基排水技术规范(报批稿).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2066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铁路路基排水技术规范(报批稿).pdf

3)当设计有耐久性要求时,尚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05]160号)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成品排水管理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沟开挖断面应满足排水管理设要求。 2) 管道搭接紧密,接缝胶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连接牢固,避免接头渗漏水。 3)管道周围回填应在接缝等强后进行,回填应密实。当作为无诈轨道铁路横向排水通道时 管道周围宜采用混凝土回填密实,

10集水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集水井基础宜采用人工开挖,对于超挖部分采用与集水井井身同标号的混凝土回填。 2)井口周围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避免雨水或施工废水流入基坑内 3)并身混凝土浇注前应按设计要求预理管道。集水并盖应集中预制,并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 孔。 11无碎轨道路基面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路基面防水层的施工应在路基稳定且无作轨道施工完成后进行。 2)路基面防水层混合料应进行室内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设计,并选择试验段进行工艺性试 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和施工控制参数。 3)路基面防水层混合料应采用机械化施工,遵循“快速摊铺、快速碾压”的原则,施工中应 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严禁在气温低于10℃、雨天或其它不利气候情况下施工。 4)路基面防水层与无诈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外边缘等施工接缝处,应浇注热沥青处理。 12土工合成材料隔断层、反滤层施工应符合现行《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I 0118)的有关规定。 13路堤坡脚外的排水沟、侧沟应在路基完成后施工,路堤横向排水沟和路堤边坡上的排水沟均应 在路堤处于稳定后施工,坡面排水沟应与坡面防护同时施工。 14急流槽、平台截水沟应随路基防护同步施工,急流槽位置与吊沟连接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 置。排水坡度、沟槽断面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10集水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1/T 1628-2019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11无作轨道路基面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

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段宜以永久性排水设施代替临时排 施

路基原地面清理时,宜在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 路堤施工过程中,面层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避免积水。 路堤填筑前应做好临时排水。 路堑开挖区应保持开挖面排水通畅,不得积水。 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应及时引排

6.6.1工程所用的砂、石、水泥、钢筋、土工合成材料及预制件、成品管槽等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进场时进行验收。 3.6.2路基面防水层原材料中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外加剂等的规格、质量应符合技术条件要 求,进场或更换原材料时应进行验收。 6.6.3路基面防水层混合料质量、防水层压实质量和渗透系数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6.6.4路基排水设施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无积水,且无草皮、树根等杂物 6.6.5路基排水设施平面位置和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通畅,不积水。 6.6.6排水沟开挖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地基应稳固。 3.6.7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构形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通畅。 6.6.8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5.6.9 砌体砂浆强度及预制或现浇水沟、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6.6.10浆砌水沟铺砌应密实、平顺、整齐、无渗漏水,沟内不积水,无淤塞。 6.6.11预制水沟或成品管道的基底与边坡应密实、平整。预制件或成品管道应拼装平顺,水泥砂浆或胶 结材料粘贴密实,接缝咬合完好,预制件与基础和边坡间应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成品管道四周应回填 密实。水沟盖板尺寸及盖板间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应平稳 6.6.12路望侧沟泄水孔设置位置、布置形式、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 6.6.13集水井构造和开挖断面、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壁应平顺。 6.6.14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层数、方向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应绷紧、押平,且无老化、无 污染。 6.6.15排水沟、路堑侧沟、预制水沟及盖板、急流槽、集水井各部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验收标准的 规定。 客运专线无作轨道路基面防水层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规定,

7.1.1地下水危及路基稳定或严重影响路基强度的情况下,应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埋藏深度、地层 的渗透性、冻结深度、气象等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选用适宜的排除设施, 7.1.2地下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 7.1.3地下排水设计应掌握以下资料: 1地下水的类别,包括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自流水)。 2地下水水位、流速、流向、流量、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是否承压等。 地下水的平面分布、理藏深度、运动规律、补给来源、出露情况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组成情况,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渗流量计算所需参数。 5上层滞水和潜水的分布和毛细水达到的范围。 6 必要的地质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当地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情况。 7.1.4出露于路堤基底的泉水,应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 7.1.5出露于路垫边坡的上层滞水,可用边坡渗沟排出和疏干。出露于路堑边坡及堑底的潜水,应采用 侧沟下或侧沟旁的渗沟引排,以降低和排除地下水。 7.1.6影响路基旁山坡或山体稳定的地下水,应进行较大范围的勘察及试验,经过方案比较后确定, 7.1.7综合考虑排除地下水与农由水利系统、当地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7.1.8客运专线路堑地段,基床结构层位的水应顺畅排入侧沟或纵向盲沟。纵向盲沟采用混凝土矩形槽 并设置排水管。 7.1.9排水设施的底部纵坡不应缓于5%,困难情况下,不应缓于2%,且在出口部分采用较陡纵坡 7.1.10排水设施可视当地的地形、地层条件设计成两端均有出水口或一端有出水口。出水口设施要求能 使集积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严寒地区的出水口,应采取防冻措施。 7.1.11截排地下水的渗沟或隧洞其底部应埋入隔水层内;降低地下水位或引排地下水的排水设施则可根 据地层情况和排水要求,将其底部理入隔水层内或设在含水层中。 7.1.12有多层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的复杂地层宜采用立式排水设施(如渗水井或渗水管)与其下的

7.1.1地下水危及路基稳定或严重影响路基强度的情况下,应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理藏深度、地层 的渗透性、冻结深度、气象等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选用适宜的排除设施, 7.1.2地下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 7.1.3地下排水设计应掌握以下资料: 1地下水的类别,包括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自流水)。 2地下水水位、流速、流向、流量、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是否承压等。 地下水的平面分布、理藏深度、运动规律、补给来源、出露情况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组成情况,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渗流量计算所需参数。 5上层滞水和潜水的分布和毛细水达到的范围。 6 必要的地质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当地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情况。 7.1.4出露于路堤基底的泉水,应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 7.1.5出露于路堑边坡的上层滞水,可用边坡渗沟排出和疏干。出露于路堑边坡及堑底的潜水,应采用 侧沟下或侧沟旁的渗沟引排,以降低和排除地下水。 7.1.6影响路基旁山坡或山体稳定的地下水,应进行较大范围的勘察及试验,经过方案比较后确定。 7.1.7综合考虑排除地下水与农水利系统、当地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7.1.8客运专线路垫地段,基床结构层位的水应顺畅排入侧沟或纵向盲沟。纵向盲沟采用混凝土矩形槽 并设置排水管。 7.1.9排水设施的底部纵坡不应缓于5%,困难情况下,不应缓于2%,且在出口部分采用较陡纵坡。 7.1.10排水设施可视当地的地形、地层条件设计成两端均有出水口或一端有出水口。出水口设施要求能 使集积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严寒地区的出水口,应采取防冻措施。 7.1.11截排地下水的渗沟或隧洞其底部应理入隔水层内;降低地下水位或引排地下水的排水设施则可根 据地层情况和排水要求,将其底部埋入隔水层内或设在含水层中。 7.1.12有多层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的复杂地层宜采用立式排水设施(如渗水井或渗水管)与其下的

平式排水设施(如隧洞或渗沟等)相配合,以集引和排除有危害的地下水。 7.1.13渗水暗沟每隔约30m、渗水隧洞每隔约120m和平面转折、断面或纵坡变化点等处,应设置检查 井。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其井壁应设置反滤层。 7.1.14排水设施的反滤层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板、土工织物等材料。反滤层的层数、厚度和颗粒 级配等应根据坑壁土质和反滤层材料来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砾石应筛选、洗净,其中小于0.15mm的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并不得夹有草根、树叶等 杂物。 2无砂混凝土板厚度应根据具体排水设施来选定,一般可采用10~20cm。当坑壁土质为黏性土、 粉土或粉细砂时,应在板外侧加设厚度为10~15cm的中粗砂或土工织物反滤层。 3土工织物应采用耐腐蚀、抗老化的无纺土工织物,并满足《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 范》(TB10118)的有关规定。 7.1.15渗沟(渗水井)的填充料可采用筛选洗净的卵石、碎石、砾石、粗砂或片石,并满足不落入排水 通道(涵管)的要求。仰斜式排水孔内应设置渗水管,渗水管应满足耐腐蚀、抗老化的要求。 7.1.16各种渗沟、渗水隧洞、渗井等排水设施中,应根据含水层的地层情况,设置适宜的反滤层, 7.1.17地下排水设施施工应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顺序,使用适宜的临时支撑,做好反滤层

7.2地下水渗流量计算

2.1渗沟底部挖至隔水层或挖入隔水层(完整渗沟),且隔水层的横向坡度较缓时,可按下列公 渗流量计算(计算图式见图7.2.1)。

图7.2.2隔水层深时不完整渗沟流量计算图式7.3地下排水设施7.3.1路基范围内有泉水出露时,应设置暗沟或暗管将水弓引排至路堤坡脚外或路堑侧沟内。暗沟沟底应高出出水口沟渠最高水位至少20cm,不允许出现倒灌现象。沟壁与泉井井壁可采用浆砌片石砌筑,上盖水泥混凝土盖板,盖板顶面填土厚度不应小于50cm。7.3.2为排出土体中的上层滞水或埋藏很浅的潜水,同时兼排地面水时,宜设置明沟或槽沟;严寒或冻结期较长的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1明沟或槽沟应有足够的过水能力,设计流量采用其所汇集的地面水流量与地下水流量之和;2明沟深度一般不宜超过1.2m,超过时应采用槽沟,其深度不宜超过2.0m;3明沟或槽沟外侧与含水层之间应设置反滤层。7.3.3为疏干潮湿的土质边坡和引排边坡上局部出露的上层滞水或泉水,宜采用边坡渗沟,并满足下列要求:1边坡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坡体。较小范围的局部湿土或有泉水出露处,宜用条带形布置;较大范围的局部湿土,宜用分岔形布置;边坡表土普遍潮湿时,宜用拱形与条带形相结合的布置。2边坡渗沟基底应设置在边坡潮湿土层以下的较干燥稳定土层中,可按潮湿带的厚度做成具有泄水坡的阶梯型,采用浆砌片石铺砌。3边坡渗沟断面一般采用矩形。其宽度不宜小于1.2m,其深度视边坡潮湿土层的厚度而定。其底部用大粒径石料填充或理设软式透水管或UPVC(PE)双壁波纹管作为排水通道,外周设置反滤层。渗沟内部的其余空间可用筛洗干净的小颗粒渗水材料填充4边坡渗沟顶部采用单层干砌片石覆盖,其表面大致与边坡坡面齐平。必要时可在干砌片石表面用水泥砂浆勾缝。5边坡渗沟下部的出水口宜采用干砌片石垛支撑,将渗沟中集引的水排入侧沟或排水沟内。其位23

置可设于边坡线的外面或里面,视边坡脚与侧沟(或排水沟)之间的余地情况而定。在寒冷地区, 应考虑片石垛出水口积冰的可能性及处理措施。 6当土体或坡体不稳定时,出口干砌片石垛应改为抗滑结构物,渗沟采用成组的条带形布置。 3.4为降低路堑范围内的地下水和疏干其附近土体,可在侧沟下或侧沟旁设置引(截)水渗沟,并满 足下列要求: 1 浅理式引水渗沟一般沿侧沟纵向布置,其出水口部分应偏离路基。 2 渗沟断面采用矩形,内部用筛洗干净的渗水材料填充,填充料与沟壁之间须设置适宜的反滤层 3 渗沟底部应设置排水通道(一般采用盖板矩形沟)或圆管(混凝土预制管、无砂混凝土管、 UPVC、PE双壁波纹管)。 浅埋式引水渗沟,其矩形沟尺寸一般采用0.3×0.4m,圆管内径一般采用0.3~0.5m。 5 深理式引水渗沟的矩形沟尺寸一般采用0.8~1.2m,圆管内径一般采用1.0m,并应间隔一定距 离设置检查井。 6 引水渗沟应结合地形条件,选择适当的出水口,出水口一般采用端墙式。 当采用“路堤式路堑”断面形式时,基床底层换填层底部应铺设土工膜进行封闭。 .3.5渗水隧洞用以排除或引排埋藏较深、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层中的地下水,宜与立式渗水井(渗 (管)群配合使用。 1 渗水隧洞的平面布置宜采用条带状或树枝状,当与立式渗井(或渗管)配合使用,兼起接受并排 除上方立式设备集引的地下水的作用时,其平面应结合立式设备的布置情况和适宜的出水口位 置,选择最短的排水通路布置。 隧洞应埋入欲截引的主要含水地层下部的稳定地层内。滑坡区的隧洞,其顶部应置于滑动面(滑 动带)以下不小于0.5m。 隧洞的断面型式,应根据其所在地层的性质确定。隧洞穿过不同性质的地层时,可采用不同的 V 衬砌断面,并应在分界处设置沉降缝。 4 隧洞顶拱及边墙的进水部分均预留渗水孔,其外围应设置与渗水孔眼大小和隧洞所在地层性质 相应的反滤层, 5 隧洞洞口位置宣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及便于迅速排水的条件选择,洞口挖方不宜太深 以避免因仰坡和两侧边坡过高而发生变形和病害,堵塞出水口。 洞门墙按挡土墙设计,一般采用仰斜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应埋入较坚实稳定的地层内,墙的两 侧嵌入洞口挖方边坡内不小于0.5m。洞口出水口的底部宜高出当地天然河沟的设计洪水位不 小于0.5m并高出胆外面排水沟底面0~0.2m

置可设于边坡线的外面或里面,视边坡脚与侧沟(或排水沟)之间的余地情况而定。在寒冷地区, 应考虑片石垛出水口积冰的可能性及处理措施, 6当土体或坡体不稳定时,出口干砌片石垛应改为抗滑结构物,渗沟采用成组的条带形布置。 .3.4为降低路堑范围内的地下水和疏干其附近土体,可在侧沟下或侧沟旁设置引(截)水渗沟,并满 足下列要求: 1 浅理式引水渗沟一般沿侧沟纵向布置,其出水口部分应偏离路基。 2 渗沟断面采用矩形,内部用筛洗干净的渗水材料填充,填充料与沟壁之间须设置适宜的反滤层 3 渗沟底部应设置排水通道(一般采用盖板矩形沟)或圆管(混凝土预制管、无砂混凝土管、 UPVC、PE双壁波纹管)。 4 浅埋式引水渗沟,其矩形沟尺寸一般采用0.3×0.4m,圆管内径一般采用0.3~0.5m。 5 深理式引水渗沟的矩形沟尺寸一般采用0.8~1.2m,圆管内径一般采用1.0m,并应间隔一定距 离设置检查井。 6 引水渗沟应结合地形条件,选择适当的出水口,出水口一般采用端墙式。 当采用“路堤式路堑”断面形式时,基床底层换填层底部应铺设土工膜进行封闭。 7.3.5 渗水隧洞用以排除或引排埋藏较深、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层中的地下水,宜与立式渗水井(渗 水管)群配合使用。 渗水隧洞的平面布置宜采用条带状或树枝状,当与立式渗并(或渗管)配合使用,兼起接受并排 除上方立式设备集引的地下水的作用时,其平面应结合立式设备的布置情况和适宜的出水口位 置,选择最短的排水通路布置。 隧洞应埋入欲截引的主要含水地层下部的稳定地层内。滑坡区的隧洞,其顶部应置于滑动面(滑 动带)以下不小于0.5m。 3 隧洞的断面型式,应根据其所在地层的性质确定。隧洞穿过不同性质的地层时,可采用不同的 衬砌断面,并应在分界处设置沉降缝。 4 隧洞顶拱及边墙的进水部分均预留渗水孔,其外围应设置与渗水孔眼大小和隧洞所在地层性质 相应的反滤层, 5 隧洞洞口位置宣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及便于迅速排水的条件选择,洞口挖方不宜太深 以避免因仰坡和两侧边坡过高而发生变形和病害,堵塞出水口。 洞门墙按挡土墙设计,一般采用仰斜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应埋入较坚实稳定的地层内,墙的两 侧嵌入洞口挖方边坡内不小于0.5m。洞口出水口的底部宜高出当地天然河沟的设计洪水位不 小于0.5m,并高出其外面排水沟底面0.1~0.2m

为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洞内,洞口宣设置可以锁闭的栅门。 7.3.6为引排地层内的地下水,解除静水压力,可采用平式钻孔排水,或与立式渗井群配合使用。排水 钻孔的个数根据需要而定,仰坡以考虑迅速排水的需要为主,若穿过有可能沉落的土体时,需考虑土体 下沉对仰坡的影响,一般采用10~15%的平均仰坡。孔内设置相应直径的渗管,渗管底部留作水槽, 其余部分设渗水孔,靠近出水口附近应采用不带孔的排水管。渗管外周是否设置反滤层应根据地层情况 确定。靠近出水口至少0.6m长的范围,钻孔与排水管之间的空隙应进行封堵。

7.3.7立式渗水井和渗水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W一一需要排出的总水量(m); T一一要求达到预定下降水位所需的时间(s): Q一单井(或单管)的出水能力 (m/s); B一一井(管)群相互干扰系数,一般可用0.24~0.33。 2渗水井断面宜采用直径为1.01.5m的圆形或边长为1.0~1.5m的方形,渗水井内部可用筛洗 干净的渗水材料充填,井壁与充填料之间可根据两者的颗粒组成情况设置反滤层或不设置反滤 层。 渗水管通常采用直径不小于0.25m的钻孔,在钻孔轴心处设置直径不小于5cm的滤管(可采 用石棉滤管、镀锌钢滤管或塑料滤管),渗管周围充填与滤管孔眼大小及含水层土质相适应的 渗水材料(筛洗干净的小砾石、粗砂)作反滤层或无纺土工织物作反滤层。 4渗水井或渗水管的顶部应采用隔渗材料覆盖,以防淤塞。 8检查并宜采用直立式,当受地形、地物条件限制不宜采用直立式且主体设备理置不深时,也可采 专角式。井身通常采用圆筒结构,筒壁厚度按其埋置深度、所在地层土的性质以及所用建筑材料的强 通过计算确定。并筒用预制管节拼装,一般以0.6m为宜。并身下部与下卧的平式排水主体设备的顶 直接连接,也可与基座相连接。并筒内壁应设置便于工作人员上下的梯。并口一般用斜截圆锥形管

用转角式。井身通常采用圆筒结构,筒壁厚度按其埋置深度、所在地层土的性质以及所用建筑材料的强 度通过计算确定。井筒用预制管节拼装,一般以0.6m为宜。井身下部与下卧的平式排水主体设备的顶 部直接连接,也可与基座相连接。井筒内壁应设置便于工作人员上下的梯暨。井口一般用斜截圆锥形管 节收口,其顶部宜高出附近地面约0.3~0.5m,并设井盖,寒冷及严寒地区,并内应加设防寒木盖。

7.4.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见本规范6.5.1条款。 7.4.2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见本规范6.5.2条款。

施工组织 主要要求见本规范6.5.3条款。 膨胀土、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设施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采取防渗措施。 施工要求 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机械拌和 3)暗沟砌筑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伸缩缝或沉降缝应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暗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管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 混凝土暗管的预制应确保其强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做好各项防损措施。 3)暗管可用陶瓷管、瓦管、混凝土管或塑料管制成,暗管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底应用 碎石及粗砂垫平,管四周的填土应夯实。 明沟及槽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沟及槽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浆砌明沟及槽沟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机械拌和,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 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3)明沟及槽沟的沉降缝、泄水孔、沟底纵坡、反滤层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槽沟转折处及与其他槽沟相接处应平顺衔接。 5)沿浆砌槽沟纵向每隔10~15m或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6)槽沟施工时可垂直开挖,一般需加支撑,先砌沟壁,后砌沟底,以及分层填筑沟壁外侧反 滤层。 边坡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沟底铺砌应置于稳定地层上;台阶连接处应砌筑密贴。

主要要求见本规范6.5.3条款。 膨胀土、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设施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采取防渗措施。 施工要求 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机械拌和 3)暗沟砌筑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伸缩缝或沉降缝应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暗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暗管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 混凝土暗管的预制应确保其强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做好各项防损措施 3) 暗管可用陶瓷管、瓦管、混凝土管或塑料管制成,暗管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底应用 碎石及粗砂垫平,管四周的填土应夯实。 明沟及槽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沟及槽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浆砌明沟及槽沟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机械拌和,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 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3)明沟及槽沟的沉降缝、泄水孔、沟底纵坡、反滤层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槽沟转折处及与其他槽沟相接处应平顺衔接。 5)沿浆砌槽沟纵向每隔10~15m或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6)槽沟施工时可垂直开挖,一般需加支撑,先砌沟壁,后砌沟底,以及分层填筑沟壁外侧反 滤层。 边坡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沟底铺砌应置于稳定地层上;台阶连接处应砌筑密贴。 的错施

4)渗沟出口与纵向排水设施或挡土构筑物的衔接应密贴牢固,做到渗沟排水通畅。 截水和引水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水和引水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截水和引水渗沟开挖时位置、尺寸、坡度放样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实际情况相 适应,如不平或超挖,要用同标号的浆砌片石填平。 3)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砌筑应密实牢固。 渗水隧洞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水隧洞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隧洞断面净空大小、衬砌结构、反滤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与渗井、渗管配合使用的隧洞,应先做检查井、渗井,连接部分要采取措施防止漏水。 立式渗水井和渗水管 1)渗水井、渗水管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渗水井、渗水管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渗水并、渗水管顶部施工完毕,四周(进口部除外)用黏土筑堤围护,并顶应加筑混凝 土盖,严防淤塞。 平式排水钻孔 1)平式排水钻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应准确确定钻孔位置、数目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钻孔附近的土体支护。

4)渗沟出口与纵向排水设施或挡土构筑物的衔接应密贴牢固,做到渗沟排水通畅。 截水和引水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水和引水渗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截水和引水渗沟开挖时位置、尺寸、坡度放样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实际情况相 适应,如不平或超挖,要用同标号的浆砌片石填平。 3)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砌筑应密实牢固。 渗水隧洞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水隧洞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隧洞断面净空大小、衬砌结构、反滤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与渗井、渗管配合使用的隧洞,应先做检查井、渗井,连接部分要采取措施防止漏水 立式渗水井和渗水管 1)渗水井、渗水管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渗水井、渗水管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渗水并、渗水管顶部施工完毕,四周(进口部除外)用黏土筑堤围护,并顶应加筑混溪 土盖,严防淤塞。 平式排水钻孔 1)平式排水钻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2)应准确确定钻孔位置、数目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钻孔附近的土体支护。

7.5.1工程所用的砂、石、水泥、钢筋、土工合成材料及预制件、成品管槽等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进场时进行验收。 7.5.2地下排水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水路畅通无隐患,不危及路基安全, 7.5.3渗沟、暗沟的位置、出水口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7.5.4渗、滤结构应层次分明。各层材料种类、粒径应符合设计。 7.5.5渗沟、暗沟、渗滤层厚度、净空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验收标准的规定

录A各种排水设施的材料强度要习

表A各种排水设施的材料强度要求

附录C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等值线图图C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6o)等值线图新福增西尔白治区威白治区30

用排水设施的水力半径和过水断面面积计算公式

附录E常用水沟尺寸对应的流量表E常用水沟尺寸对应的流量水沟所而水(l水力半流速系对应流量Q(m/s)底宽沟型系数径指数i(%)(m)(m)(m)Ry23405060708050100 0.01 0.1710.12080.9260.2540.3600.4400.5090.5690.6230.7190.763.3931.7981.9702.1282.2752.543 0.012 0.1710.14164.9980.2040.2890.3540.4080.457.5000.5400.5780.6130.6460.7910.9131.021.1191.2921.4441.5821.7091.8271.9382.0420.0130.240.1710.15158.9710.1850.2620.3210.371 0.4140.4540.4900.5240.5560.5860.7180.8290.9271.0151.1721.3101.4351.5501.6571.7581.853 0.0150.240.1710.16949.4660.1550.2200.2690.311 0.3480.3810.4110.4400.4660.4920.6020.6950.7770.8510.9831.0991.2041.301.3901.4751.5540.60.60.4 0.0220.22630.5230.0960.1920.214.2350.2710.288.3030.3710.4290.480.5250.6070.6780.7430.8020.9100.959 0.0250.240.1710.24725.8640.0810.1630.1820.1990.2150.230 0.2440.2570.3630.4060.4450.5140.5750.630 0.7270.7710.813 0.0270.26 123.3810.0730.1040.164.1800.1940.2080.2201.2320.367.4020.4650.5200.5696970.735 0.032.2918.6490.0590.1310.1760.4540.5860.0350.3116.5190.0520.0730.090.100.116.127370.140.156.164.20.2320.260.284.328.360.4021344920.5190.01.128.5220.145.435.725.026.1241.4510.012.158.04847.3280.8740.4 0.60.40.022.228.730.053.07.10.11930.410.5310.0250.10.2424.2020.0450.0770.100.110.1180.134.224316.3460.4470.02721.7940.0400.4030.0320.29617.2260.0320.0710.2470.2850.318形 0.035.3115.1810.0280.0631.1400.2170.280 0.0175.8580.0610.6070.0120.080.100.14260.1480.0480.108.136.144.152.186.2150.241.2640.373.4034304560.4810.0130.100.15.4.2420.0430.06.097.106.130.21730336.3630.4340.0154.9830.036.080.108.1800.3600.40.40.20.0220.021.048.1070.214 0.0250.25222.4160.018.0400.0540.0900.179 0.027.2620.0950.0160.0480.080.1250.1610.0320.080.1000.29915.7160.0130.0180.0220.0250.0280.0310.0330.0360.038.0400.0490.0560.063.0690.0800.0890.0970.1050.1120.1190.1260.0350.100.31713.7680.0110.0160.0190.0220.025.0270.030.033.0350.0430.0551600.0700.0780.085.092.0990.1040.11032

续表E水沟所而水(l水力半流速系对应流量Q(m/s)均型系数径指数坡i(%)(m)(m)(m)y1202540507080901000.0I320.214 0.12083.1150.3890.5500.6740.7780.870.9531.0301.1011.168.231.5071.7411.946.1322.4612.7523.015.256.4813.6923.8920.012.32 0.2140.14167.1040.3140.4440.5440.6280.703.7700.8310.8890.9431.9941.2171.4051.571.7211.9872.2222.4342.6292.8102.9813.1420.0130.320.2140.15061.0290.2860.4040.4950.5720.6390.7000.7560.8080.8570.9041.1071.2781.429.5651.8072.0212.2142.3912.5562.7112.858 0.0150.320.2140.16851.4280.2410.3410.417 0.4820.5380.5900.6370.6810.7220.7620.9331.0771.204.3191.5231.7031.8652.0152.1542.2852.4081 :0.50 0.0220.22432.1830.1510.2130.2610.3010.337.3690.3990.4260.4521.4770.6740.753.8250.9531.0661.1671.261.3484301.507 0.0250.2140.24527.4160.1280.2220.2570.287.3140.3400.3630.3850.4060.5740.6420.7030.8120.9080.9941.0741.1481.2181.284 0.0270.25824.8680.1160.165.2020.2330.260.2850.3290.349.3680.5210.5821.6380.7360.8230.9020.974.042.1051.1640.032.29619.9920.094.2092290.2810.4680.725.830.9360.0350.320.21417.7880.0830.118.1440.160.186.204.220.2360.250.263.323.3730.416.4560.5275890.645.697.7450.7900.833对0.0112083.6110.4510.639.901.010.106.354.257.49°4.5150.0123.6490.013321 0.01551.8740.2802.8010.60.41:0.750.022.2232.5620.176.24903.393.528.879661.758梯0.025.24527.7710.150.212.260.3000.335.367.397.421.450.670.750.162.3414221.5000.0270.25825.2090.1360.3040.6811.0541.3610.0320.28920.3020.1100.245.2690.3291.096形 0.0350.225.30718.0810.098160.218.239.2701.2930.488.6180.756.87:0.9260.976 0.01.1283.870.510.140249.95(5.1000.0120.23 10.14067.8370.412.583140.922.010.09.237.592.062259.60916.19551.6899134.1240.0130.2310.15051.7470.375.839.062.126.18.655.3585613.7540.0150.168.7083.1681 :1.000.02232.766.5987821.9920.0250.24427.9630.170.240.3800.5100.850.5211.7000.027.25:25.3930.154.3451.4631.772.1961.5440.0320.400.23 10.28920.4690.1240.1760.2160.2490.278.3050.3290.3520.373.3940.4820.5570.6220.6820.7870.8800.9641.041.1131.1811.2440.0350.231.3008.2400.1110.1570.1920.248.2720.3330.5540.7010.7840.859.928.9921.0521.10933

附录 F 岩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

附录F岩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

岩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区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铁路路基排水技术规范》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 减少管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立

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1.0.7路基地面排水设计流量与地区区域性暴雨强度、降雨重现期、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密切相关, 进行设计流量确定时,应在进行详细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本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 1.0.8本条就路基排水工程应遵循的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政策和一般性原则进行了规定 1.0.9~1.0.10路基排水设计需要密切结合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形成完善、畅通的排水系统 不能出现堵水、倒流等现象。各种地面排水设施所采用的材料,包括片石砌体、混凝土、管材、土 工合成材料等,均应按照不同使用条件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有关铁路路基排水设施常用材料的强 度要求见附录A。 1.0.11~1.0.12作为路基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设施施工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排水工程的 验收应进行全过程控制,所采用监测方法及仪器应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1.0.13特殊土(岩)及不良地质地段路基的排水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1.0.14由于在铁路行业内,关于路基防排水方面的规范或规定较多,在具体使用当中应互相协调配

3.0.1~3.0.2路基排水系统的现场勘察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调查和勘察内容,应根据排水设计内容 及水文水力计算需要确定。在进行排水系统的现场勘察之前,应在室内根据线路平纵断面、桥涵设 置情况等拟定方案,以备现场有针对性的勘察。在现场勘察并落实排水系统拟定方案时,应重点调 查排水系统的走向及其出入口选择。同时应掌握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及其规划情况。 3.0.3地面水现场调查应满足设计、水文计算及水力计算的要求,重点收集当地区域性降雨强度公式 校核并确定汇水面积、掌握既有公路或铁路排水设施的结构形式及其排水效果等。 3.0.4地下水主要是指地层孔隙、裂隙中的自由水,主要类别有:毛细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裂隙水、溶洞水、多年冻土地区的地下水等。地下水的危害主要是指:浸水软化、冻胀及盐渍化 潜蚀、流砂及液化等。 由于地下水具有隐蔽性,其调查及勘察应遵照《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中相 关内容的规定,成果应满足本规范所列的具体要求。重点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勘察取得渗沟渗流量 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并进行现场渗流量计算或预测,提出渗流量,以用于地下排水设施水力 计算,

此外,尚应确定地下水环境对混凝土工程的侵蚀类型及其作用等级;评价排除地下水对当地工 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 3.0.5改建或增加第二线的路基排水系统,应对既有排水设施的布设、泄水能力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4.1.1降雨重现期的选定同铁路的重要性、地区类型等有关,设计重现期的规定,一方面会影响铁路 没施的使用和完好受水侵害的风险大小,另一方面会影响排水设施尺寸及工程投资。 重现期是指等于和大于(或等于和小于)某水文特征值平均多少年可能出现一次,也就是平均 的重现期间隔,所以又称呼它为多少年一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重现期”并不是说正好多少 年出现一次,重现期并非周期,它带有统计平均的意义,说得更确切一点是表示某种水文变量大于 或等于某一指定值,每出现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间隔数,如H24p=300mm的频率为1%,并不是指某 地24h雨量大于等于300mm正好100年出现一次,事实上也许100年中这样的值出现好多次,也许 次也不会出现。只有在大量的过程中或对长时期而论是正确的。对于洪水,它们的频率P<50% (破坏率),重现期T就是频率P的倒数,即T=1/P。 水是铁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其排水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排水设施合 理设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设计降雨重现期的确定。重现期的确定,会影响到铁路设施的使用和完 好、受水侵害的风险大小和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即工程造价,同铁路的重要性以及浸水或水淹对 铁路使用和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有关,也与各项排水设施的排水目的和类型有关。因此,合理实用 的选择设计重现期才能较为准确的计算出设计流量,从而合理的确定排水设施的尺寸。通过对水利、 公路、桥涵和铁路工程降雨重现期的对比分析,不同等级铁路的重现期值不一样,等级越高重现期 越大。根据《铁路路基排水设防标准及小流域流量计算研究》成果,客运专线、时速200公里客货 共线I级铁路选用50a,其它铁路选用25a。 4.1.2路基排水水文计算应结合当地的地区经验选取合理的参数和方法,当缺少地区经验时按照本规 范的有关内容进行相关计算。 4.1.3勾绘汇水面积时应结合分水岭及天然沟槽,自线路中心线起算。利用已有地形图现场校核,校 该重点是在图上标明原图出版以来新增添的人工沟渠、水库、堤坝的道路、桥梁位置。无地形图可 利用时,采用交会法、绕和法或辐射法实地测绘与估测。 4.1.4~4.1.6规定了侧沟、排水沟、天沟汇水面积的区域

2.1确定设计径流的方法,可以采用推理法、统计分析法、地区分析法或现场评判法等,推理法

③把所有的点内插取0.5倍数,相等值连接即可。 中国60mim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6o)等值线图绘制步骤如下: ①查《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解》P.9《中国年最大10min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相关点,得10min 点雨量均值Q10; ②查《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解》P.10《中国年最大60min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相关点,得60min 点雨量均值Q60; ③由公式计算相应各点的C60i,把计算点内插取以0.05级数增长的点,相等值用光滑的曲线 连接即可。 重现期转换系数Cp,由各地代表性变差系数(c,)按频率曲线用表计算,线型为皮尔逊II 型。代表性变差系数(c,)由2005年编制的《中国最大10min点雨量均值、变差系数等值线图》 查读,取值见下表。

不同地区变差系数(c.)

过水断面面积A=bh+mh²=0.4×0.6605+1.5×0.66052=0.9186m 水力半径R= bh+mh? 0.4×0.6605+1.5×0.66052 =0.3303m b+(2V1+m²)h 0.4 +(2× V1+1.52)×0.6605

半圆形与圆形的水力半径是相等的(均为R=÷)。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量使沟渠断面接近半 4 圆形,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施工条件等,通常采用梯形断面。

6.1.1本规范路基地面排水系统包括路堤排水、路堑排水、路基面防排水以及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以 内的地面水。将路基本体范围内的地面水顺畅排出,将流向路基本体的地面水进行截流并引排,以 达到保持路基本体范围土体的干燥。 6.1.2水对土体的浸湿、饱和及冲刷作用常是促使路基病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持路 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应首先做好排除地面水工作:即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以内 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出去,并防止路基范围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围内,不使其下渗浸湿路基土体 或形成漫流冲刷路基边坡,尤其是对受水浸泡后易于松软或膨胀的特殊土、易于软化的岩石路基以 及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更应注意做好排水工程。 为了充分发挥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功能,必须做好出水口的选择和处理工作。对于排水设施 要做到使水流顺畅,不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冻结等。 5.1.3~6.1.4排水设施的设置及其设计,应与具体路基工程防护加固措施相适应。路基地面排水设施 不得兼做其它用途,也不得排入引用水源,切实做好出水口的选择和处理,充分利用土地、保护农 田水利排灌系统、注重环保等国家政簧

6.1.5对各种路基面排水设施的平面布置、沟底

不良地质地段的路基工程处理,防排水作为工程处理措施之一,受到很高的重视。在这种情况 下,路基地面水的排出应与具体工程措施相适应和协调,确保工程稳定和排水顺畅。如多年冻土地 区路基、黄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软弱土地区路基、滑坡地区等。 特殊土地区,为加强排水设施的稳定性和防止渗漏,应对排水设施的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并 对沟渠进行防护。 为了使水流尽快排出,避免冲刷、淤积堵塞,各排水设施的沟底纵坡需满足一定的要求,不应 小于2%。 为了防止水流溢出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各排水设施常需要预留一定的安全高度,沟顶高出 流水面至少0.2m。 为了将水流尽快排出路基体外,应选择最短的路径,否则将易产生淤积、堵塞、渗漏、溢出等 情况,不利于路基稳定。一般情况下,排水沟、天沟的单面排水坡坡段长度不应超过400m 6.1.6路基排水设施的作用只是排除路基本体范围内和路基上方侧、田野等流向路基的较小汇水面积

的地表水。在一般情况下,规范中规定的各类地面排水建筑物及其最小断面尺寸,根据多年实践经 验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不必再做计算。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路堑上方的汇水面积较大,或有其 它来源的水流汇入水沟、或排水困难地段等),则应进行必要的计算,做出个别设计。 考虑到排水沟渠是沿程汇流的因素,最大过水断面应出现在出水口处,故对分水点处的沟深限 制适当放宽。 6.1.7~6.1.9为了避免天沟、排水沟集中水流对地表的冲蚀,从而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因此需对其末 端进行效能及沉淀处理。 对于沟渠发育的自然或灌溉地区,必须坚持“一沟(渠)一涵(桥)”的设计原则,避免强行改 沟改渠,破坏原有水系的畅通。同时,考虑到路基长期下沉的特性,严禁采用理设管道的方式疏通 原有水系。 6.1.10为了保证侧沟、天沟、排水沟的质量,对客运专线及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I级铁路的水沟 材料做了严格规定。 6.1.12~6.1.13为了解决由于沟底纵坡太陡及沟深太大而引起的强烈冲刷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急流槽或跌水构筑物。急流槽或跌水构筑物必须确保稳定耐久。 对于干旱少雨地区,在排水极困难的情况下,可利用沿线的集中取土坑或专门开挖的凹坑修筑 蒸发池,以汇集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并通过蒸发使之消散。此排水措施在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 增建二线时得到了应用,实施效果相当不错。由于该措施占地较多,不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及环 保的政策,在使用时应当慎重。

5.2.1路堤排水的主要目的是引排坡面水流和路基面水流,而坡面水的出口主要是指设置在路堤坡 外的排水沟,当无排水沟时,通过散流的形式流入天然地表。 6.2.2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排水沟应设置在天然护道外,并根据地势情况单侧或双侧布设 6.2.3路基填方段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汇集路堤坡面水并截流地势较高侧天然地面水。由于按照 般路基基床的规定,基床结构层的厚度为2.5m,该厚度内受到列车动应力的影响最大,一旦地面 积水或形成局部径流,可能使基床受水浸泡或毛细水上升,将严重影响基床的强度,因此在路堤两 则边坡高度小于2.5m的的地段,若地势较为平坦时,应于两侧设置排水沟。若虽然两侧边坡高度小 于2.5m,但路基横向地面坡度明显时,经调查研究确认不会存在地面积水或形成地面局部径流时, 可仅在上游侧设置排水沟。 6.2.4在现有路基工程相关设计规范中,均对路堤坡面的防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绿色通道 建设中,主张优先采取绿色防护工程。为避免水流冲刷边坡坡面,规定采用带接水槽的结构形式。

6.2.6~6.2.7不良地质或特殊土地段,由于工程对水的敏感性比较强,应根据路堤稳定性的要求来考 患,或按个别设计确定。如多年冻土地区地面水的排除,应结合具体工程措施来进行。当需要设置 挡水时,应充分考虑挡水与路堤坡脚之间的降水,使之通过线路纵向顺畅排入桥涵设施,避免 经常性积水产生的水化热,影响多年冻土地基的稳定。当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后,可在路堤坡脚设置 土护道,以达到拦截上游侧地表水的作用。 对于边坡上的平台截水沟,由于受到工程措施的影响,其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须做好 平台截水沟的出口处理,

6.3.1侧沟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路垫坡面及路基面汇入的水流。位于挖方地段的路基,其路肩外两侧均 应设置侧沟。干旱与极干旱荒漠带,一次降雨能全部渗入沙层不产生径流时,可不设侧沟。 6.3.2当路望边坡高度较高(通常大于15m),坡面形式采用台阶式时,为截流上方坡面的水流,应 于台阶处设置截水沟。 6.3.3一般情况下侧沟可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型式。此处的“特殊要求”是指,深长路且反坡排水 地段的侧沟,在无条件设桥涵时,为减少开挖量,可采用带槽孔盖板的矩形断面。 6.3.6对于采用渗水性较好材料进行基床表层换填的地段,为了较少或阻止降水下渗到基床底层,应 于基床表层底部设置防水土工膜。为了使基床表层底部的渗水能够顺利进入侧沟,规定侧沟底面高 程应低于基床地底面高程。 6.3.8天沟不应向侧沟排水,如受地形限制,难以选择出水口时,且无其它替代措施时,方可利用急 流槽(吊沟)或急流管将天沟的水引向侧沟。在选择急流槽下游侧沟断面时,应考虑天沟流量的汇 入,通过水力计算确定。 6.3.9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隧道进出口路堑侧沟水流一般不宜引入隧道。当路堑长、级 坡大时,则反坡排水工程量大,而且出水口也难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中给出了规定。 6.3.10天沟的作用是拦截路堑坡顶的地面水,不使其流入望坡形成冲刷,进而影响堑坡的稳定性 因此,其位置选择应根据堑坡的稳定程度而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5m,必要时采取防渗漏措施 当堑坡地层不良、边坡较高、坡顶受到控制时,应通过相关的计算来确定天沟位置。 6.3.11急流槽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砌筑的矩形断面。

1.1对于普通单线及双线铁路路基, 路基面结构及轨道类型,采取措施加强横向排水,常用的措施是将路基面水纵向集中后横向引

6.4.3本条是结合《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及《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施 工补充规定》提出的要求,具体设计时可参照相关规范的相关条款进行。 6.4.5无确轨道铁路由于变形等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必须对路基面水进行引排,严防水流下渗。 无诈轨道铁路路基面附属设施较多,应结合附属设施的位置,做好防水和纵横向排水设计。无 作轨道两侧及股道之间的路基面应进行防水封闭处理,防水层可采用沥青混合料。 直线地段的无诈轨道路基面水可通过横向坡度以散流的形式排出;曲线地段,为避免积水,可 通过设置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集中引排,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的布置、理设深度等应根据降水量大 小和防冻要求等确定。 为确保路基面水及时顺畅的排出,附属设施应预留泄水孔。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诈轨道路基面防水层沥青混合料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8】74号)的要求。 6.4.6既有线改建地段的路基面排水,由于受既有工程的限制,需结合帮宽或起落道的情况设置不小 于4%的排水横坡。 6.4.7增建二线地段,应根据线路条件设置排水横坡,并引排线间水。 6.4.8对于黄土、膨胀土等水敏感性较强的特殊地区路基,应根据工程措施的需要,设置防水层,避 免水分下渗而影响路基或地基的稳定性

1路基面和边坡的水应排入相应的水沟中,而排水沟、引水沟、截水沟、侧沟、天沟、平台截 水沟等各类水沟应与相邻桥、隧、站场排水相协调,将地表水引排至路基之外,或与天然沟渠 相衔接。 2特殊土受水影响较大,调查清楚以便施工中引起重视。 6.5.2 3凡排水工程中所用砂浆、混凝土要求采用机械拌制,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配备好足够的搅拌 设备,搅拌设备应有计量装置,确保配合比准确无误

1在施工组织安排时,尽量将排水设施安排在雨季前完成,特别是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分布 地段排水设施应在旱季完成。对于在雨季施工的排水设施应提前作好安排。

3为了保证砌筑砂浆和混凝土的质量,本款规定砂浆和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 6浆砌片石水沟应严格控制砌筑砂浆的质量,同时要采用正确的砌筑方法即挤浆法,这样才能 保证砌筑质量。 7混凝土预制构件常用有预制水沟,工厂分段预制,现场连续铺设形成排水沟。一是严格控制 预制质量,保证沟身不渗漏;二是现场对接头的处理,一般用砂浆砌筑,要求砂浆饱满密实, 保证接头不渗漏。 9混凝土现场浇筑水沟一般沟底、壁尺寸较小,当外侧不立模时,混凝土浇筑后易失水,应加 强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造成沟身渗漏。 9成品排水管要严把进料关,有破损、裂缝的管道杜绝使用。接头的胶接材料由于管材不同也 不同,一定要按照胶接材料使用说明施工。

1以永久性排水设施代替临时排水设施,减少临时工程费用,降低成本,同时排水效果又比临 时排水设施好。 3路堤跨雨季施工,特别是已施工完成和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停放一段时间,而边坡又未进行防 护的路堤,宜在顶层边缘临时设置土,并间隔一定距离在边坡上设置临时排水沟,引排积水 可减少对边坡的冲刷。 6.6.1此条只列出一些常用工程材料的检验,其它特殊材料参考相关规范进行检验。 6.6.2、6.6.3、6.6.16条文中的技术条件是指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无作轨道路基面防水层沥青混合料 暂行技术条件》。 5.6.9砂浆强度等级检验,应在砂浆砌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进行标准养护:预制或现浇水落 及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进行标准养护。 5.6.15排水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参照现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客运 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薪行标准》

7.1.1地下水在路基范围内的存在和活动,往往引起各种路基病害,主要有:①浸湿软化:地下水浸 湿路基土体,使其强度降低,在列车荷载及其它外力作用下,路基将产生各种病害,如基床翻浆冒 泥、挤出下沉、边坡表土滑动、溜,路堤溃爬或沿倾斜基底面滑动等。地下水在路基旁侧的山坡 地层中活动,可降低山坡土体及其结构面的强度,影响其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病害的发生。 ②冻胀及盐渍化:路基表层冻结时,通过毛细水在冻结峰面处聚集形成冰晶和很厚的凝冰析离体

引起强烈冻胀,使路基发生冻胀变形,冻层融化时又会产生翻浆冒泥;在地下水含盐量大的地区, 由于毛细水的活动,可能使路基土体盐渍化,引起路基松胀等病害。③潜蚀:地下水可溶解土中的 易溶盐类,地下水径流可带走土中的细颗粒,这些均可降低地基土的强度,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引 起地表塌陷,进而引起路基下沉、玥塌等病害。④流砂及液化:粉细砂地层被地下水饱和可能随地 下水流动形成流砂,在地震作用下或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液化,引起路基下沉、滑动等病害。 因此,通常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考虑采取措施进行地下排水处治: 1 路堑边坡体内含水层出露、或路堤基底范围内含水层出露时,需要设置渗沟,将含水层范 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拦截并引排至路基范围之外; 2在地下水位高而填土高度受到限制、路堑基床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很近时,为降低路基的湿 度,提高其承载能力,需设置渗沟或采取其它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3土质路垫边坡坡体含水量很大且易产生坡体滑动时,可设置渗沟以疏干坡体: 4在特殊岩土或特殊条件路基地段,为配合路基稳定性处理措施,可采取措施拦截或疏干地 下水。如滑坡路段、黄土路段、多年冻土路段等。 7.1.2~7.1.3地下水大多数情况是被岩土所覆盖,隐蔽性很强,调查需要专门的勘测,工作量较大。 随看铁路标准的不断提高和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水文状况,要求进 行较详细的调查、勘探和测定,以取得较为可靠的设计资料。 7.1.9~7.1.10由于地下排水设施维修较为困难,为减少维修工作量,防止淤积,应从排水设施底部纵 波和反滤层两方面进行考虑。所以这里规定“不应缓于5%,在困难情况下,不应缓于2%。”,当采 用2%的排水纵坡时,应加强其它防淤积措施,如加强反滤层、加大排水设施尺寸、缩短检查井间 距、增加出水口等。 7.1.11~7.1.12渗沟或隧洞其底部的理入深度,应根据排水目的设置在隔水层内或含水层中。有多层 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的复杂地层中,需采用立式排水设备(如渗井或渗管)与其下的平式排水设备 (如隧洞或渗沟等)相组合的措施。 7.1.13检查井是延伸较长的平式排水设施的附属设施,为检查维修和通风之用,一般情况下宜采用 圆形直立式。 井身通常采用内径为1m的圆筒结构,筒壁厚度按其埋置深度、所在地层土的性质以及所用建 筑材料的强度通过计算确定。并筒一般用预制管节拼装,每节的高度应结合起重吊装设备的能力 并考虑,一般以0.6m为宜。埋置深度在12m以内的并筒,可用C15混凝土制作;理置更深的并筒 宜用C20钢筋混凝土制作。并身下部可设计成与下卧的平式排水主体设备的顶部直接连接,也可以 设计为与一个基座相连接,而基座与平式排水主体设备相连接。当基座(或主体设备)的内径比并简的

内径大时,并筒与基座相连的最下一个管节采用上小下大的正截圆锥形;基座的底面宜低于主体设 备的排水孔道底部不小于0.2~0.3m,并筒内壁应设置便于工作人员上下的梯瞪, 井口一般用斜截圆锥形管节收口,其顶部宜高出附近地面约0.30.5m,并设井盖,以防地面水 流入或杂物落入井内,兼防非工作人员随意入井,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可在并内加设一个防寒木盖 检查并也可以兼起集水作用,此时,可将井身通过含水层的部分管节留出交错排列的渗水孔眼 并在其外围设置与孔眼大小和含水层性质相适应的反滤层。 7.1.14~7.1.16反滤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含水地层中的细颗粒被渗流带走,淤塞排水设施。反滤层材 料应满足不均匀系数(n)、平均粒径(d,)、及孔隙度(n)的要求。为了方便施工,反滤层应设 d1o

2(d最大 d最小 在施工时,也可以用dso代替d, d3

生进行渗水沟(渗水并)填充料的选择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填充料颗粒不应由缝隙(或孔眼)落入排水涵管; (2)填充料中的小颗粒不应被渗流冲移而落入排水涵管,

关于渗透系数的选定,主要有三类方法: (1)根据经验资料进行估计; (2)钻取岩土试件,进行室内常水头或变水头渗透试验,常水头法适用于砂土及含少量 砾石的无黏聚性土,变水头法适用于粉土和黏性土。具体试验方法可参照《铁路工程 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3)在现场对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抽水量和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后DB21/T 3164-2019 辽宁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规程,可通过计 算确定渗透系数,测定和计算方法可按照《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 进行。 本规范给出的完整渗沟及不完整渗沟渗流量计算均为非承压情况下潜水的单层含水层流量计算 方法,当情况较为复杂时,应由水文地质专业进行相关试验并提出降落曲线,进而确定h1、Io、I 和Q.值。

则单位长度渗水沟流量为(7.2.3):

应根据地下水位埋深、需要降低水位的量值、渗沟位置处地下水位的下降幅度等确定渗水沟 计深度。

水渗开群配合使用以疏十潮湿的土体。在国外多采用仰斜式钻扎代答渗水隧洞,以减少工程量和施 工难度。 7.3.7立式集水渗井主要用于集引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层中的地下水和潮湿土体中的自由水, 股成群布置并与平式排水设施配合使用,以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其附近的土体。其布置方式、数量、 断面形式等根据具体情况或计算确定。为了防止淤塞JT/T 1108.2-2017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材料 第2部分:辅助材料,必须保证顶部足够厚的隔水覆盖层。渗水井 出水量的计算需视具体情况参照有关水力计算方面的专业书籍进行。 7.3.8检查井是地下排水的主要附属设施。为了便于清扫和疏通地下排水沟管,在上游端头和中间情 来体墨开上面痛湾用

7.4.1~7.4.3的编写主要参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 工技术指南》、《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近儿年工程施工实践。在路基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 要根据路基地下排水设计,进行一次实地核对和考察,可确保全线在施工全过程中能形成完整的抖 水系统。 7.4.4地下排水工程首先施工桥梁涵洞及路基施工场地范围以外的地下排水设施,应使地基和填土料 不受水浸害,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和进度。地下排水应根据含水层埋深,地层渗透性等因素,选用适 宜的排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地下水出露地点、漏水量、设计或施工方案及实际处理情况等据 实记录,并应做到在地下水处理完毕后,需检验签证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通常采用明沟、槽沟、 暗沟、暗管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采用渗水隧洞、渗水井或渗水管、以及平式钻孔孔等引排工程 对边坡排水可用边坡渗沟处理。

7.5.1~7.5.5的编写主要参照《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排水系统是 保护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工程。要求地下排水设施的设置应稳实可靠,按设计配套齐全,并能与周 围环境的区域性排水设施网络组成一体,并要满足设计的永久性要求,不污染、不影响当地区的安 全、卫生条件。 附录A~附录F附录A、附录B、附录C为本规范的正式附录,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录D、附 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供使用本规范的人员参考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