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华大基因中心地下连通道施工方案(3)安全施工防护措施
a、基坑周边设好防护栏杆。
b、夜间施工JTG 2111-2019标准下载,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夜间基坑四周、车道设置照明和警示红灯,防止坠落。
c、基坑位移及沉降观测:土方开挖期间,必须进行基坑位移及沉降监测。
d、喷射施工中,喷头前方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个体防尘用具。
(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a、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b、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c、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祼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d、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5)喷射作业时宜采取如下综合防尘排施:
a、在保证顺利喷射的条件下增加骨料含水率。
b、在距喷头3~4m处增加一个水环。
c、加强作业区的通风工作,设置除尘水幕。
11.2基坑监测管理
项目部组织安全、技术、施工部门等组成的基坑安全巡查小组,每周对基坑状况进行巡查。
11.1.1监测控制值及预警值
11.1.2监测频率
(1)水平位移监测,土方开挖时开始监测,测频率为每一层土方监测2次,开挖至坑底后每天监测1次,10天后每周监测一次,底板完成后每2周监测1次,直至土方回填。若出现暴雨、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位移超过预警值等异常情况,应适当加大监测频率。
(2水位观测,在土方开挖阶段开始进行监测,土方开挖阶段每3天监测一次,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每5天监测一次。
(3)发现变形大的点位,需加强监测频率,对该点改为每天监测连续观测5天,以确定其变形发展情况,经各单位确定,趋正常时才允许放宽监测频率。第三节、监测点设置
需按设计要求布置监测点,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沉降观测点、位移观测点设置位置应牢固,并且应设置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做好保护,水位观测井应加盖保护。
11.1.3监测要求
(1)、基坑监测在施工中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交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监测报告必须要有评价意见,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分析监测数据,必要时应调整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加固措施。
(2)、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3)、每次的监测结果及施工单位的处理意见,必须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如实报告。
(4)、发现下列现象之一,应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 预案并告知相关方和有关部门等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确保基坑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a、开挖期间支护结构水平侧移累计超过警报值或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平位移速率超过5mm/d;
b、开挖期间邻近建筑物和管线不均匀沉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或开裂时;
c、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基坑和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征兆。
11.1.4数据分析
当位移或变形值,超出容许值时,说明基坑变形不正常,则应引起警觉,并及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及时分析变形过大的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如偏差值有加大趋势时,应及时提出抢险措施,从技术、人员、管理、物资等方面为抢险提供保证。邻近建筑物发现新裂缝,或旧裂缝有发展应加强观察,也应及时进行分析及采取果断的措施。
11.3环境保护管理
(1)弃土要从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出发,做好土石方调配,充分利用并尽量做到移挖作填,施工弃土临时堆砌坡脚宜设支挡物,并尽快运到深圳市泥渣排放场,避免乱取乱弃,破坏自然环境。大面积土石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以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污染地面水系。
11.4夜间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较紧,夜间施工不可避免,为保证夜间正常施工,采取下列安全保证措施:
1、夜间施工时,应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能满足夜间施工需要,并准备备用电源。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警戒灯等标志,标志牌具备夜间荧光功能。保证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3、在人员安排上,夜间施工人员不得疲劳施工。
4、夜间施工用电设备必须有专人看护,确保用电设备及人身安全。
5、夜间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严禁施工作业。
6、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施工人员需穿戴反光警示服。
7、各道工序夜间施工时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建立质安主管人员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第十二章 暑雨期施工注意事项
根据深圳市气候特点,本工程的施工将经历一个雨期。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受雨期影响的主要施工项目有:土石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暑雨期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天气频繁发生,因此季节施工时,我们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配备配足防洪抢险的各种材料、机具。主要有雨衣、电筒、铁锨、砂袋、潜水泵、水桶、塑料布、铁丝、钢丝绳等各种工具及水泥、砂石、木板、钢筋等材料。
3、安排好雨期施工项目,不宜在雨期施工的项目,应尽量避开雨期施工。
4、临时设施检修:对工人宿舍、办公室、仓库、工棚等临时设施要做到墙体稳固屋面不漏,通风良好,地面干燥,并且在暑雨到来之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无漏水现象。
5、做好现场的排水系统
(1)场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场区总排水按甲方指定的排水去向沿场区四周设置排水管。
(2)生活区、钢筋加工场、周转料具堆场、仓库、机棚以及大型机械基础周边设置排水沟,疏通排水沟道,准备好排水机具,防止雨水淹泡地基。
(3)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全部用混凝土硬化,利用自然地形确定场区从东向西排水方向,找出坡度,保持现场道路畅通,排水顺畅无积水,道路两旁要做好排水坑,排水坑与总排水管相通,并向排水方向找坡。并派专人清扫保证畅通。
6、机电设备检测与防护
(1)机电设备的电闸要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应安装接地保护装置,以防漏电、触电。
(2)物料提升机、塔吊应设置避雷针,塔式起重机的接地装置要进行全面检查,其接地装置要符合规程要求,并进行遥测。
(3)对塔吊、物料提升机等的附墙点进行检查,加固。雨棚采用钢管支撑系统,认真做好防水。
(4)加强施工电缆、电线的检查加固,对暴雨期间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将其电源全部切断。
(5)机动电箱要有防雨措施,漏电保护装置要安全可靠。
(6)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闸箱、输电线路进行安装时均考虑防雨防潮措施,并符合用电安全规则,保证雨季安全用电。大型机械设备及脚手架应事先设置好防雷措施。塔吊、物料提升机基础四周必须夯填坚实、平整、不得积水、塔吊必须有可靠的避雷装置,各种施工机械必须搭设防雨棚。
(7)塔吊遇6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并打开旋转装置,大风到来时应将现场电源切断。
(1)准备好雨期施工材料及防护材料,水泥要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以防受潮。
(2)进入现场设备材料避免堆在低、洼处,露天存放的垫高加彩条布盖好。堆放在现场的零星材料要归堆固定好。
(3)妥善保管各种施工材料,五金、电器、水泥、防水卷材、玻璃木构件等应在仓库中存放,仓库应建在较高的地点,易被雨水冲失的材料要砌筑挡墙,钢材底部应垫高,露天堆放时间较长时应用防水材料覆盖。
钢筋堆放场地一定要保持整洁,钢筋应摆放在240×300(宽×高)的砖垄上,避免被雨水浸泡、被污泥污染,在下雨之前一定要将钢筋覆盖保护,场地四周有排水沟;钢筋加工区一定搭设钢筋棚,闪光对焊一定在钢筋棚中进行,对刚焊出的钢筋更是禁止浸水及被雨淋,大雨大雾天气禁止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钢筋,应选在无风雨雾天气中进行防止改变钢筋的受力性能;在钢筋绑扎时,下雨天一般不影响钢筋质量,但工人上下班、搬运钢筋时一定注意避免将污泥带到钢筋网片上,如果钢筋被污染,一般采取用水冲洗、钢丝刷刷除的方法。
及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配比,雨天后应及时调整根据砂石含水情况调整配合比。
浇注混凝土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同时必须要有可靠的防雨措施才可进行,避免浇注时遇雨;雨天浇注混凝土时,应该提前搭设防雨棚,使浇注在防雨棚中进行;混凝土车在遇下雨时应加防水盖,以防止雨水进入混凝土内;如果在浇注混凝土时遇雨,应及时用塑料布遮盖,防止淋雨;如果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后终凝前遇雨,导致表面受到破坏,应该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剔至密实层,然后再进行修补。
防止砌块砖被雨水淋得太湿或被雨水浸泡,下雨时要将砌块砖用塑料布覆盖,含水量较多的砌块砖要晾干后才能使用;下雨前对新砌的砖墙应及时覆盖,以防止砌体被雨水冲刷,如雨后发现砌体砂浆被雨水冲刷严重,应拆除重砌;砌筑时如果出现浆水顺墙面流淌,说明砌块砖的含水率达到饱和,则应选择干砖和湿砖搭配砌筑,或使用稠度较小的砂浆。
雨季施工期间要特别注意架子搭设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立杆下设通长木方,架子设扫地杆,斜撑以及剪刀撑,并与建筑物拉结牢固;上人马道的坡度要适当,脚手板上要绑扎防滑条;大风暴雨后要及时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水泥库房的地坪应该高出室外地坪30厘米,地坪上应垫油毡防潮,水泥要放置在油毡上,水泥库的墙面、屋面、门窗不得漏水;在雨季水泥不得露天堆放。
雨季必须作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潮、防淹、防霉烂、防锈蚀、防漏电、防雷击等项措施,要管理好、用好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露天放置的机电设备要注意防雨、防潮,对机械的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油,并定期让其转动以防锈蚀。所有的机电设备都得有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现场比较固定的机电设备(比如搅拌机、对焊机、电锯、电刨等)要搭设防雨棚或对电机加以保护;施工现场的移动机电设备(如打夯机、混凝土振动器等)用完后应放回工地库房或加以遮盖防雨,不得露天淋雨,不得在坑内或地势低洼处,以防止雨水浸泡、淹没;变压器、避雷器、塔吊的接地电阻要经过测试,如大雨测试值,要及时处理,对于避雷器要做一次性预防措施;机电设备的安装、电气线路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施工用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措施,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取双保险装置,即漏电保护装置和操作者使用的防触电保护用具,同时还应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老化、破损、漏电、电线接头是否完好。电线不得浸泡在水中,也不得拴在钢筋、钢管等金属导电体上,要防止电线被踩、压、挤坏,以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各种机电设备要及时检修,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三)炎热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1、高温天气施工,应作好各种降温防暑工作。
2、配备充足饮用水,降温饮料和设置遮阳降温凉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错开日照强烈时段。
4、施工作业面设置防暑降温茶水、药品。
5、现场设医务室,及时救治中暑职工。
6、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浇水覆盖养护,减少混凝土因失水产生的裂纹。
7、混凝土输送泵管必须遮挡覆盖,定期浇水,以降低混凝土温度。
8、尽量采用吸湿性好的木模板进行施工,设专人对模板淋水降温,力争改善工人操作的环境条件。
9、要注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温度高时,搅拌前对材料要适当进行降温,用水冲洗碎石,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四)、雨期安全生产措施
1、加强雨期、暑天安全生产教育,使施工人员在思想上明确安全生产在雨期、暑天情况下的特殊性、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做到充分重视。
3、施工现场应做好排水系统,将地面雨水及时排出场外,修整主要运输道路及排水沟,对路面进行硬化处理。
4、所有堆放构件处的支座必须坚固,防止雨后变形损坏构件。
5、现场中、小型机械必须按规定搭设防雨棚或采取防雨措施。机电设备必须特别注意防雨、防潮,以防漏电和损坏设备,必须使用统一规定的标准防水电箱。
6、大雨后,应对机械基础、道路,施工用脚手架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7、对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电闸箱及漏电保护装置和施工用电设备按安全规范标准,做全面检查,及时整修。
8、对现场临舍及水泥库等材料仓库进行全面检查,达到防漏,防塌陷、防漏电、防火的功能,水泥库要架空地面,地面比路面高出20厘米以上,水泥使用严格遵守“先收先发,后收后发”的原则。
9、尽量改善工作环境,调整作业时间,搞好饮食卫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第十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
13.1、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有效控制安全事故,避免发生事故后造成更大的损失;事故发生后,极时展开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财产得到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继续发展,是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
本方案适用于华大基因中心地下连通道工程脚手架拆装作业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包括大模板,模板、水平砼购建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除按本预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外,还应及时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其他场所发生类似情况施工作业时,承担纠正和制止事故发生的责任。
副组长:许通15018761077、朱永新18902267990、张家国13928281244、潘少华18122200910、杨乃忠18319387628
组员:朱君18620599032、杨召18735679364、李金洲13928774371、赵思特18313887591、高飞18938045132
(1)负责本项目“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
(2)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3)检查督促做好模板工程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准备工作;
(4)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13.3.2、救援专业组分工
(1)应急救援组:负责人为主管安全生产经理,组员由安质部、施工技术部、综合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负责指挥义务应急救援队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2)后勤保障组:负责人为总工,组员由物资部、综合部、财务部等有关人员组成,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抢险人员和伤员的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
(3)治安保卫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组员由综合部等有关人员组成,担负保护事故现场,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
(4)调查取证组:负责人为总工,组员由安质部、施工技术部、物资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资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
(5)善后处理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组员由综合部、安质部、财务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助善后处理各项事宜。
13.4、 应急响应及救援
13.4.1、应急准备及措施
(1)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前应对上岗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知该分项分部工程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
13.4.2、支护结构位移
若插入坑底部分水泥土挡墙向内变形,支护桩下段位移较大,造成桩背土体沉陷,主要应设法控制水泥土挡墙嵌入部分的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
(1)回填好土、砂石或砂袋等,回填反压土高度至能保证基坑变形完全稳定为止。
(2)对坑底进行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
(3)坡顶卸载:坡顶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挖除,减少坡顶荷载。
(4)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挖到底后及时浇注垫层。
13.4.3、 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缝
基坑周边出现裂缝原因一般是由于基坑开挖后,周边土体发生位移或沉降而导致的裂缝。
应急措施:迅速用水泥浆灌缝,同时用薄膜等防雨物质将裂缝修补处覆盖,避免雨水流入。
应急演练:在模板施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各人员进行一次模板工程应急救援演练。
(1)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受伤,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救护人员。
(2)同时,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作业队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a)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地点、时间、情况、报警人姓名。
(6)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公司安全质量部,并妥善处理后事宜。
13.5.1、架体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13.5.1.1架体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
架体倒塌事故主要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13.5.1.2应急救援方法
(2)人员疏散、救援方法
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指挥安排危险区的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人员有支架的构件或其它物件压住时,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1)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2)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
3) 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
由具体的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纺织布或挂有彩条的绳子圈围起来,由警卫人员旁站监护,防止闲人进入。
13.5.2、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救援
受伤人员的及时正确急救是防止伤势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手段,以下现场急救处置方法仅为基本手段,限于现场条件和人员水平,在进行简单急救和处置的同时,必须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和抢救。
伤员出血,尤其是大血管损伤出血,将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同时紧急送医院抢救。
填塞止血法:对松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可用纱布、绷带卷(最好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的垫子放在伤口的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在肢体的适当部位,如上臂的上1/3,股部的中下1/3,用棉花、纱布或衣服、毛巾等物作为衬垫后再上止血带。
13.5.3、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
对高空坠落造成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必须进行临时固定,同时紧急送医院抢救。
搬运伤员时把伤员从负伤地点或险境抢出,转移到安全地方或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
现场搬运伤员的方法很多,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伤员伤情、地形道路情况及搬运距离长短等灵活运用。搬运伤员应注意,搬运前应尽可能给予初步急救处理,保证搬运安全;搬运时动作要轻,避免不必要的震动,要时刻注意伤员的伤情变化,遇有险情要及时处理。常用的伤员搬运方法有:单人徒手搬运法:如背、抱、掮等;双人徒手搬运法:如坐椅式、拉车式等;担架搬运法。一般要尽量采取担架搬运法搬运伤员。
13.5.4、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适当处置,同时紧急送医院救治。
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13.5.5、火灾及消防事故的应急救援
火灾及消防事故发生后立刻按照前述应急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主要需要做的事现场灭火及现场人员疏散,消防平面布置图及疏散流向指示图见方案附图。
火灾发生后先采用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尽快的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灭火后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保护创面,尽量不要弄破水泡,对创面应立即用天角巾、大纱布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事故报告要尽量说清楚以下情况: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及程度、人员伤亡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
事故调查总结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发生事故的工程基本情况;
(2)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3)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4)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员、经济损失)分析、评价;
(5)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
(7)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
(8)各种必要的附件;
(9)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10)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本项目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在搭设架体和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必须随时监测监控。
13.7.1、监控措施
(1)杆件的设置和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13.7.2、监控时机
(1)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2)要浇捣梁混凝土前,由项目部对支撑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混凝土。
(3)在浇混凝土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支架沉降、水平位移和地基基础情况。
在各自区域设3个监测构件,每个被监测的构件应布置一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和一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及一个支架沉降观测点。要求观测点设置经过主管工长确认并做好记录,在架子搭设过程中要对观测点进行保护。
3仪器设备配置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
5高大模板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
13.8、施工预防措施
13.8.1、模板安装
(1) 安装前要审查设计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中的记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安装拆除方案。
(2) 对模板施工队伍进行全面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3) 使用合格的模板和配件。
(4)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顺序安装。
(5) 竖向模板支架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如用钢管作支撑时在垫板上应加钢底座。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并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须采用防止支架柱下沉措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6)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设施。
(7)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可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8) 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9)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于立柱底铺设垫板;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共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
(10) 当层问高度大干5m时,宜选用仵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其支柱不得过二层,并必须待下层形成空间整体后,才能支安上层支架,
(11) 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2.O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平台。
(12) 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不能将模板与井字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连成一体。
(13) 垂直吊运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4) 在升降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应不少于两个吊点,水下吊应不少于四个吊点。必须使用刚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
(15) 六级风以上应停止一切吊运作业。
(16) 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住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若巾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固定牢固。
(17) 当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模板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节点上。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18) 当支撑呈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撑的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可靠的防滑移措施。
(19) 除设计图另有规定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其垂直允许偏差,当层高不大于5m时为6mm,当层高大于5m时为8mm。
(20) 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时,在梁、板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置必须准确。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支架柱或桁架必须有保持稳定的可靠措施。
(21) 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22)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等的安装,应符合同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定》、《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
13.8.2、模板拆除
1.一般要求: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2)承重模板,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的规定要求方可拆除。
(3)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方可进行,底模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时方能拆除。
(4)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何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6)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2.其它安全措施
(1)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2)冬期施工模板的拆除应遵守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其中主要是要考虑混凝土模板拆除后的保温养护,如果不能进行保温养护,必须暴露在大气中,要考虑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
(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之后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0度,以免发生温差裂缝。
(4)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JGJ/T 136-2017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5)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道、发生事故。
(6)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7)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用起重机吊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拴牢,才可吊运。
13.8.3、机械使用安全
(1)操作人员应培训,熟悉机械设备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操作知识。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排除。
(2)作业前应试机,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链条、齿轮和皮带等传动部分DB44/T 1658-2015 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和紫外线消毒设备.pdf,必须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板。必须使用定向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3)作业时必须扎紧袖口,理好衣角,扣好衣扣,不得戴手套。作业人员长发不得外露,女工必须戴工作帽。
(4)严禁直接用手清理机械台面上的刨花、木屑。每台机械应挂机械负责人和安全操作牌。作业后必须拉闸,锁好控制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