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昌恒大绿洲五期1-3#楼室外施工电梯施工方案(30P).doc3#楼室外施工升降机定位图
4.3.11 基础回顶
1# ~3#住 宅 楼 室外 电 梯基 础 下 在 地下 室 顶 板部 分 进 行回 顶 加固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等四局委2019年2月), 立 杆间 距0.9*0.9m,横杆步距0.9m,搭设范围为8.1*6.3m。此脚手架的回顶,在架体的顶部必须采用 U 托支撑横向方木进行支撑,以保证架体对电梯基础的回顶的有效性。回顶支撑剖面示意如下图所示:
4.3.12 施工升降机地下室顶板平面布置(内圈填充为基础,外圈填充为回顶区域)
1#楼施工电梯基础布置图
2#楼施工电梯基础布置图
3#楼施工电梯基础布置图
为使施工升降机安装区域车库顶板不出现渗漏等情况,待施工升降机拆除后须做防水处理,具体做法为:在施工升降机基础顶面及周边立面做同地下顶板防水层,此防水层与大面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形成交圈。具体如下图所示:
电梯口安全通道及进户安全通道净宽 4米,高6 米,上面满铺双层竹笆片,搭设详图如下:
平开门:电梯防护门采用订制的成品,宽1.5m,高1.8m,采用推拉门方式,四周边框用40*40*2mm方钢焊接,为起到不遮挡视线的作用,门扇中间焊接40*40mm钢板网,中间用1mm厚钢板间隔并与方钢、钢板网焊接,并喷涂中铁建设标志及所处楼层号。具体做法如下图:
5.3施工升降机平台搭设
施工升降机与结构连接处搭设双排单立杆钢管脚手架,并在每六层的悬挑层进行一次卸载。架件与主体结构通过预埋在梁里的钢管在每层均进行拉结,卸料平台处满铺木胶合板;
施工升降机平台架体搭设及悬挑工字钢卸载如下图所示:
施工升降机平台架体搭设平面示意图
6.1.1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用起重机把围栏底架吊到准备好的基础平面上。旋上基础预埋底架连接的四只螺栓,但暂不拧紧。
6.1.2 用钢垫片插入基础底架与基础之间四个螺帽受力点,以调整底架的水平度(用水平仪),钢垫片一定要垫实;然后用力矩 350N.M 拧紧 4 个地脚螺栓。安装好包括第一,第二标准节在内的三节标准节,一起吊装到基础底架的标准节底座上,并在装好相应的缓冲弹簧座后,用 M24×220 的螺栓将导架与基础底架连接坚固,预紧 350 N.M。
6.1.3 用经纬仪在两个方面上检查导架与水平的垂直度,要求导架的垂直度误差≤3MM。当导架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一步用700N²M 的预紧力矩拧紧基础底架与基础预埋底架之间的连接螺栓,并在其它两个受力点处用钢板垫片垫实。
6.1.4 在基础架周围安装门框(连同直拉门),接长墙板,侧墙板及后墙板。方法上是:把这些部件本身连接成整体的同时,将它们的下槽钢与基础底架的六个端头相连接,然后再通过托架再把墙板,门框和接长墙板的下槽钢与预埋在基础里地脚相连接,最后,用可调拉杆将接长墙板标准节连接起来。并通过可调拉杆的调节,调整门框的垂直度。
6.2.1 吊笼与传动机械等在出厂时已经安装成一体,将其就位到已经安装好的三节标准节组成的导架上需要将传动机械上压轮调到最大偏心位置,松开吊笼内电动机上的制动器。
6.2.2 用电梯吊将吊笼吊起,从导架上方将吊笼对入导架,使其正确就位,将吊笼平稳地停放在有合适高度的垫木上。
6.2.3 调整压轮和各侧滚轮的偏心距,使各侧滚轮与标准节立柱管的间隙为0.5MM,压轮与齿条背的间隙为 0.5MM,并最终使传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处于齿条厚度的中间位置。
6.2.4 解除锲块使电动机制动器复位。
6.2.5 将传动机构联轴器处的检查盖取下,用撬棍插入联轴器孔内。撬动时,必须同时用手拉开电动机尾端制动器的松闸把手,每向上撬动一次应松手合闸一次。这样经过往复撬动,使吊笼上升 1M 左右。撤去吊笼下面的垫木。在弹簧座内放入缓冲弹簧。然后用手轻拉松闸把手,使吊笼缓缓下降,稳稳地停靠在缓冲弹簧上。
6.2.6 在撬动上升和手动下降吊笼的同时,检查吊笼在导架的运动情况,随时调整各导向轮的偏心轴,使各滚随着吊知的上下运动均能正常传动,并检查传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情况,要求齿轮和齿条的啮合接触面积,沿齿高接触斑点不少于40%,沿齿长接触斑点不少于 50%,要求齿面侧隙在 0.2~0.3MM。
6.2.7 在撬动上升和手动下降吊笼的同时,还需要检查吊笼门与围栏门框上的门锁活动关系,通过进一步调节围栏上的可调拉杆使围栏门锁正常工作。
6.3.1 在地上用螺栓按 350N.M预紧力矩,接好四节标准节,用汽车吊将四节标准节吊到已安装好的标准节上,用对接螺栓按 343N.M预紧力矩连接好。
6.3.2 导架加高后,需在离地 5.9M 处设置第一道附墙(附墙架的安装见附墙的安装步骤 )并再次用经纬仪 在两个方向上 检查导架整体与 水平面的垂直度 ,要求导 架的垂直度误差≤5MM。
6.4电器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
6.4.1 将电缆筒放到围栏基础上的安装位置,并用螺栓固定。
6.4.2 将地面电源箱安装到围栏的接长墙板上,并用螺栓固定。
6.4.3 将随行电缆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桶内,注意电缆不能扭结和打折。
6.4.4 将电缆进线架用螺栓紧固到吊笼上的安装位置,使其与电缆桶位置相对应。
6.4.5 从电缆桶口拉出电缆的一端,通过电缆架,接到笼内的三相集电盒内。
6.4.6 从电缆桶底部拉出电缆的另一端,通过电缆架,接到笼内的三相集电盒内。
6.4.7 从现场供电箱引出供电电缆,接至地面电源箱的端子上。
6.4.8 接通地面电源箱内的电源开关,关上围栏门,检查是否已接入相序正确的电源,以确保吊笼运行方向与操纵箱的标记方向一致,如果运行方向不一致则需交换电源的相序,交换相序时必须切断电源。
6.4.9 检查各安全控制开关,包括围栏门限位开关,吊笼门限位开关,吊笼天窗限位开关,上下限位开关,三相极限开关均能正常动作。
6.4.10 按照吊笼传动底板上各限位开关的实际位置,安装,调整导架底部各限位挡板、挡块;要求各挡板、挡块架均用螺栓钩紧固在导架标准节的框架上,当吊笼地板与围栏门槛齐平时三相极限开关的壁杆与挡块之间的距离为 140~160MM 左右。正确的安装和调整导架底部限位挡板、挡块,保证吊笼地板与围栏门槛齐平时,即将触发下限位开关;吊笼底部即将碰到缓冲弹簧之前,三相极限开关应触发动作。
6.4.11 用接地电阻表 测试升降机钢结 构及电气设备 金属外壳的接地 电阻,不得大 于4Ω ;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Ω 。
6.5.1 在升降机完成上述的安装过程后,方可进行驱动试车。接通电源,由专职驾驶员谨慎地操作手柄,使空载吊笼沿着导架上下运行数次,行程高度不得大于 5M。要求吊笼运行平稳,无跳动,无异响等故障,制动器工作正常;同时,进一步检查各导向滚轮与导架的接触情况,齿轮齿条的啮合情况,应分别符合前述要求。
6.5.2 空载试车一切正常后,再在吊笼内装入安装载重量的载荷,进行载荷试车,操作方法同上,并检查电动车,涡轮箱的发热情况。注意试车时,因为导架顶部还未装上限位挡板,所以操作时必须千万谨慎,且在吊笼顶部有人监视指挥,以免吊笼冲顶;在检查时,必须按下紧急停机按钮或将电锁关闭,以防误动作。
6.6.1 在完成上述的安装、试车过程后,还要做额定安装载荷状态下坠落试验(参见安全 防坠器坠落试验部 分步骤),试 验符合要求 后,才可利用升降机 的手动卷扬机 吊装加高导架。
6.6.2 安装前,将待安装的标准节及附件放置到围栏旁坚实干燥的地面上。
6.6.3 将手动卷扬机安装到吊笼顶部,并打开吊笼的一扇护栏。将吊笼内的操纵盒移至吊笼顶部。
6.6.4 安装人员摇动手动卷扬机,放下吊钩,依次将地面的一个标准节吊起放置在吊笼顶部,每次在吊笼顶部最多只允许放置三个标准节。标准节在吊笼顶部放置妥当后,关上被打开的护栏。
6.6.5 在吊笼顶部操纵吊笼,驱动吊笼上升,直至吊笼顶面距导架顶端约 300MM 左右。
6.6.6 按下紧急停机按钮,防止在作业过程中意外开动吊笼。注意吊笼驱动升降时,手 动卷扬机上不准挂 有标准节;在吊笼顶 部的安装人员须注 意安全,防止与 附墙架相 碰。
6.6.7 吊起一节标准节,在标准节的导向锥面上涂上润滑脂。将标准节移动到导架的顶端,对准下面的一节标准节放下,用螺栓将其连接,然后送开吊钩,将手动卷扬机转开。拧紧全部连接螺栓,拧紧力矩为 343N.M,所用的螺栓强度必须不低于 8.8 级。
6.6.8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导架达到所要求安装的高度。在导架加高的同时,进行附墙架和过桥联杆、斜支撑的安装。
6.6.9 也可用附近的电梯吊辅助,在地面将4节标准节按要求对接组装后,一起吊装到导架的顶部进行安装。
6.6.10 导架每加高 10M 左右,用经纬仪在二个方向上检查一次导架整体与水平的垂直度(小于 70M 时为导架高度的1/1000;70~100M 时为70MM,100~1 50M 时为 90MM),一旦发现超过规定值及时调整。
6.7.1 随着导轨架的升高,应按规定要求相应进行附墙架的安装。
6.7.2 在梁上打膨胀螺栓,将附着框架锚固梁上。
6.8.1 在进行坠落试验时,吊笼内不允许有人;在坠落试验前,要确保电动机的制动器工作正常。
6.8.2 在吊笼中加载至额定载荷。切断主电源,将坠落试验按钮盒的电缆接入将坠落试验专用端子上
6.8.3 把试验按钮盒的电缆固定在吊笼的电器箱附近,通过适当的地方将按钮盒放到地面站。要确保在进行坠落试验时电缆不会被卡住。
6.8.4 撤离吊笼内所有人员,关上全部吊笼门和围栏门;合上主电源,按下试验按钮盒上有上升符号的按钮,驱动吊笼上升离地面约 10M 的高度。
6.8.5 按下试验按钮盒上有下降符号的按钮,不要松开。电动机制动器打开,吊笼开始自由下落,直至达到试验速度,安全坠落器动作,将吊笼刹住。安全坠落器合格制动滑行距离为 0.3~1.2M。(注意:如果安全坠落器在吊笼离地面站 3M 以上的地方还刹不住吊笼,要立即放开下降按钮。制动器即上闸制动,防止吊笼撞底)。
6.8.6 将安全坠落器复位。
6.8.7 拆下试验电缆。
6.9安全防坠器动作后的复位
6.9.1 安全坠落器在坠落试验后以及在正常操作中,每发生一次动作,均需要对安全
坠落器进行复位工作。安全坠落器未复位前严禁继续操作升降机。
6.9.2 安全坠落器复位前的检查:
1、电动机的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涡轮箱和联轴器工作是否正常。
2、各导向滚轮工作是否正常。
3、背轮和齿条是否工作正常。
4、安全坠落器 内的微动开关是 否工作正常,复 位前,通过发出 向上的指令,吊 笼
6.9.3 复位前的各项检查无误后,首先切断电源;(参照安全坠落器的出厂使用说明书)
拆去安全坠落器后盖的螺栓和后盖拆 去螺栓,使用专用扳手放置铜螺母,直 到指示销钉的端部与安全坠落器 后端面齐平为止( 此时微动开关应该 接通电路 )。
6.9.4 装上螺栓,后盖和螺栓;接通电源,驱动吊笼向上运行 20~30CM,使安全坠落器的离心块复位。吊笼可投入正常运行。同时,为避免施工升降机梯笼在下降到底部时可能对地下室顶板的直接冲击,在梯笼下方设置了汽车轮胎进行缓冲,可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可靠,地下室顶板完好无损。
在施工升降机顶部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12的镀锌钢筋制作,长度1.2m,避雷引下线为16m ㎡的铜芯导线与快速施工升降机开关箱的重复接地相连,接地电阻值不小于 10欧姆。
第七章 施工升降机的拆卸
7.1 拆卸期间的安全要求
7.1.1 拆卸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戴安全帽和手套。
7.1.2 在拆卸期间,绝对不允许与拆卸工作无关的人员使用电梯。
7.1.3 不允许在风速超过13米/秒和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进行拆卸工作。
7.1.4 不允许任何人站在悬吊物下。
7.1.5 拆卸期间吊笼升降必须使用笼顶操作按钮盒,将加节开关扳至“加节”位置。切断笼内操作。
7.1.6 吊笼运行时,乘员的头部、手及装运物件绝对不允许超出吊笼安全栏杆。
7.1.7 吊笼荷载不允许超过额定安装载重量。
7.1.8 在笼顶拆卸作业时,必须将笼顶操作按钮盒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
7.1.9 不允许非专业人员进行电气拆卸工作,在电气拆卸时必须切断总电源。
7.1.10主电源未安全切断时,任何人不得在护栏内、吊笼、对重体通道、导轨架立柱管、附墙架等位置停留。
7.2.1 电梯的拆卸顺序基本上与安装顺序相反。
7.2.2将电梯周围围出足够大的场地,挂上“注意高中落物”等标牌。
7.2.3笼顶操作按钮盒移至笼顶,试运行,并加节开关扳至“加节”位置。
7.2.4升起吊笼,使对重体落在缓冲簧上,卸掉钢丝绳,将钢丝绳收回到钢丝绳架上盘好,并连同对重绳轮等从笼顶拆除,留出更多空间,便于操作。
7.2.5 有辅助起重设备时(如塔吊),可一次拆除四节标准节。无辅助起重设备时,应借助自顶升加节装置或笼顶吊杆进行拆卸。
7.2.6 用自顶升加节装置拆卸时的要点:
1、电梯的拆除由专业拆除公司负责拆除,要求拆除公司证件齐全,拆除前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2、用手动起重机将最上面一道附着架以上标准节和电缆护架逐节拆下,安全运至地面。
3、将最上面一道附着架拆除运至地面。
4、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再将其余标准节、附着架及电缆导架拆除,直至最后剩下基本部分。
5、将吊笼底部缓冲弹簧拿掉,将下限位和下极限碰块取下并收好,然后小心地用手拉开电机制动器将吊笼滑至最低处且落实。
6、拆除电梯电源及电缆筒与极限开关之间的接线,将电缆筒和下电箱放好。
7、将地面防护围栏拆除并放好,切勿扭曲和挤压。
8、用起重设备将副吊笼、副底架与主吊笼、主底架分开,放置在安全地方。
9、松开地脚螺栓,将主吊笼连同主底架部分拆除,拆除的部件应码放整齐,妥善保管,以待运输。
8.1 遇有雨、雪、雾及六级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此工作。
8.2 参与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梯的机械性能、结构特点、并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8.3 参与作业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各负责任,并明确一人负责统一指挥。严禁酒后指挥。
8.4 在高空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必须符合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作业,且安全用具要携带齐全。
8.5 地面作业人员要明确电梯附近电源开关位置,以便发生意外故障时切断电源。
8.6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8.7 建立安全作业区,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8.8 作业人员严禁上下抛掷工具。
8.9 司机必须按所操作的施工升降机的起重性能进行作业,乘人乘物时必须遵守安全“十不准”规定。
8.9.1 梯笼有载荷的情况下,不准离开电梯。
8.9.2 信号不灵时,不准开车。
8.9.3 制动器未调整,有零部件失灵时不准开车。
8.9.4 正在调整部件、加润滑油未加防护罩时,不准开车。
8.9.5 更换安全装置时不准开车。
8.9.6 电气装置不可靠时不准开车。
8.9.7 梯笼超载时不准开车。
8.9.8 正在装卸货物时不准开车。
8.9.9 雷雨天视线差时不准开车。
8.9.10 酒后或患病时不准开车。
组 长:余方勇
组 员:熊光蜜、冯海林、吴少文、岑文荣、汪勇、黄斌根、万春根、罗平
9.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9.2.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9.2.1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9.2.1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9.2.1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随时与项目沟通,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9.3现场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备的资源
9.3.2急救设备,护送受伤人员送院车辆。
9.3.3抢修设备,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
9.3.4消防器材,灭火器。
9.3.5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安全带、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配备各种急救药品。
9.3.6应急资金,由财务中筹款,以防急用。
9.4 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应急方案、救援措施
9.4.1机械伤害事故
在安装等到过程中,电梯吊在部分零部件都需要吊装,有可能会出现的碰伤、压伤、夹伤等。例如吊装标准节时,没注意地面情况,动作过快,碰到地面施工人员;又例如吊装套架时,人员互相不协调,在套标准节的时候夹伤施工人员等等都属于机械伤害事故。
1、应急方案: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切断动力电源,组织抢救、急救伤员(包括送医院),同时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求救援,并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尽可能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方便相关部门或单位取证。
(1)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及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保持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阴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条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清洁后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动时,将伤者平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用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部位夹紧固定,使骨折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断肢和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将所断下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下提侧下肢缚在一起。
(5)如果是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者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姿势,为伤员保暖。
(6)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伤者时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9.4.2触电事故:在电梯式起重机安装、拆卸等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触电类意外。
1、应急方案:立即停止施工,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合理,切不可惊惶失措,束手无策,要惯彻“迅速、迅速、正确、保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人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现场应准备应急救援工具,绝缘手套、绝缘棒、电工绝缘钳、药箱、担架等。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按规定向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请求救援。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电源开关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拔离。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救护人员可带上绝缘手套或手上戴其他绝缘物拉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迅速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3、在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员用手推、拉和触摸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员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心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的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应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1、应急方案: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抢救伤员,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请求救援。
2、救援伤员的措施,参考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伤员措施。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有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圾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详尽之处,还应参照公司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第十章 电梯基础承载力计算
10.1基础承载力计算
电梯导轨基础位于地下一层顶板上,需要对地下一层楼板进行承重验算。
基础自重:4.2×6.2×0.4=10.416m3≈24790kg
架设高度:H=105.56m;
双吊笼重:G1=2×1700kg
护栏重:G2=1480 kg
导轨重量(含标准节):G3,每节重量g2=170kg/节
吊笼载重:G4=2×2000kg
对重体重量:G5=2×1000 kg
10.1.2楼板所承受的荷载
静荷载(静荷载系数1.2):
N1=(G1+G2+G3+G4+G5+G)×1.2
=(2×1700+1480+170×70+2×2000+2000+24790)×1.2
动荷载(动荷载系数1.4):
双吊笼重:G1=2×1700kg;吊笼载重:G4=2×2000kg;对重G5==2×1000 kg,制动时间t=0.5s;运行速度v2=35m/min
a=[(v2-v1)/t]×1.4=(35/60-0)/0.5×1.4=1.63m/s2
F=m[(v2-v1)/t]×1.4=ma
N=(N1+F)γ=(57084+8802)×1.1=65886kg
10.1.3楼板承受的单位面积荷载
=65886÷(6.2×4.2)
=25.3kN/m2>[P]= 20kN/m2
地下一层顶板承载能力为20kN/m2,不能满足承受施工升降机及基础的荷载重量,故需在施工升降机基础部分进行回顶。地下室顶板承载能力由设计院提供,回顶是从地下室底板架设钢管架对顶板进行回顶。
10.2回顶措施及计算
采用满堂钢管架在电梯基础相对应位置进行回顶,钢管架立杆间距0.9m,水平杆间距0.9m,立杆顶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上部垫50mm×100mm方木。回顶楼层为地下一层,回顶范围为 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方格部分为回顶范围:
该基础部分顶板结构自重由原结构墙柱承载,本验算按电梯基础自重、电梯自重、电梯施工最大载重、最大动荷载最大值综合考虑,即最不利因素考虑。
10.2.2立杆稳定承载能力
立杆计算长度lo=h+2a=0.9+2×0.4=1.7m
DB4403 T278.6-2022标准下载根据立杆计算长度2m、支架计算高度4.00m查普通钢管支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表得(施工手册241页):Rd=37.2KN> N`=25.3KN 此验算符合要求。
10.2.3立杆承载力验算
以最大荷载对立杆进行验算,不考虑钢筋砼上梁的承载力,则传给每根立杆的力为:N=25.3KN/4=6.325kN
查《施工手册》 当水平步距为900mm时,立杆(48╳3.5钢管、对接方式)允许荷载 【N】=30.3kN > 6.325kN
查建筑材料手册得,可调顶托的允许荷载【N】=20kN > 6.325 kN 。
通过验算GBT50001-2017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满堂脚手架回顶后加之此电梯基础均坐落在顶板框架梁梁及框架柱上,此基础的承载力将完全满足电梯安装及运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