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定位放线→搭设立杆、横杆→设置剪刀撑→连接、加固板底架体→铺设顶板模板→检查验收→浇筑顶板混凝土→支模架拆除。
1、支撑架体立杆间距应符合本方案的要求,立杆下部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2、架体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立柱位置一致。
3、立杆上端设置可调u托Q/SH 0750-2019标准下载,并于主龙骨双钢管可靠连接。
4、不合乎模数的部位应采用普通钢管扣件代替,钢管扣件的对接、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接接头扣件开口方向应向下或向内,以防雨雪进入;
(2)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位置的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与中心节点相距不应大于步距的1/3即300mm。
(3)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
5、立杆、水平杆、扣件的材质必须合格,且经过进场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7、剪刀撑斜杆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紧固,扣件距离杆端不小于100mm,剪刀撑斜杆底端与地面顶紧。
8、结构梁下模板支架的立杆纵距应沿梁轴线方向布置;立杆横距应以梁底中心线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布置。
9、水平兜网:在作业层及其下每隔10米设水平兜网一道,兜网设置要严密,并且固定牢固。在搭设完最后一道立杆后,先将水平兜网分块插入立杆中固定于相应高度处,再行施工顶部水平杆。
10、在高支模顶部区域结构与四周混凝土接茬处,下部高支模架体必须与非高支模区域架体连结,立杆立于非高支模区域,模板支设与非高支模区域共同支设,保证高支模区域小部分悬挑结构混凝土施工安全。
1)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mm以内。
2)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木枋或木垫板,木垫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
3)在钢管立杆顶设置可调U托,立杆长度组合应能保证轮扣立杆顶端自由端高度严禁超过500mm;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严禁大于400mm,不宜大于3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1)纵横向水平拉杆需按照布置图满布拉结,拉接杆尺寸主要为1200mm、900mm、600mm。
2)现场实际情况若不满足轮扣拉杆的模数,纵向水平杆宜采用搭接。搭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
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轮扣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400mm处的节点上,横向扫地杆也应同样设置。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设置层应加设水平剪刀撑。
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浇筑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由远而近浇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先竖向结构(墙体、柱子)后水平结构(梁板),个别梁连接上下楼板时,应在下层浇筑时设置施工缝,第二次浇筑剩余梁及上层板一同浇筑,接茬部位进行凿毛等处理。
高大模板区域梁浇筑顺序应该遵循从中间向两端浇筑,高大模板区域楼板的浇筑顺序详见附图。
(1)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钢筋及模板支撑体系自检完毕,水电办理交接手续,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施工荷载考虑:施工活荷载不超过2.5kN/㎡,施工时应确保荷载不超过该值。
(4)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梁板水平结构混凝土由中间向四周均匀对称进行浇筑,每层铺灰厚度不得大于400mm。梁板水平结构周边所有框架柱浇筑完成3天后,才能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施工,框架柱拆模后及时做好养护并与支撑架做好相应的连接,增加整体性。
在常温条件下,墙体和柱梁侧模板拆除应以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为准,冬季施工不小于4.0MPa,实际操作中以不会因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产生缺棱掉角为准。底模拆除时,可按以下混凝土强度拆除底模:
底模拆除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依据,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与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
结构底模拆除后,其上部严格控制堆放料具荷载。必要时应经过核算或加临时支撑。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拆模应遵从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拆除模板时,其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先拆除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对于一面墙体拆模,先拆角模两侧的大模板再拆角模。具体拆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砼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动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体,尤其拆门窗洞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3cm,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枋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楼层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而后拆除与楼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后拆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敲动模板,以使胶合板与木楞脱开,从而拆下第一块模板。对于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拆除时,应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拆除大跨度梁底支模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进行。拆除底模支柱,亦从跨中作业。
起吊模板前,必须认真检查穿墙杆是否全部拆完,有钩、挂、兜、拌的地方及时清理,并清除模板及平台上的杂物,起吊时吊环应落在模板重心部位,并应垂直慢速确认无障碍后,方可提升走,注意不得碰撞墙体。
高支模区域考虑荷载较大,架体自重较大,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可将下一层对应位置的支撑体系保留,带上部结构浇筑完成后,一并拆除支撑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示为高支模梁支撑体系下部体系保留支撑示意图,板同理。
图.高支模梁支撑体系下部保留支撑体系示意图
落实方案三级交底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对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责任工程师对现场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并由班组长向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将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架体搭设危险源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明确现场安全责任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及工作任务。
(1)、立杆设置位置应在对基础、预留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位置放线测量。
(2)、立杆底座、和基础上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
(3)、在放置垫板、底座后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4)、水平杆直插头插入立杆的连接轮盘后,采用不小于0.5kg的手锤锤击水平杆端部,使直插头卡紧,保证轮盘插销节点水平杆的抗拔力不小于1.2kN;
(5)、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每段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6)、每搭完一步支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撑架总高度的1.5‰且不得大于30mm。
(7)、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设置可调支托时,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0mm,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8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4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8)、按要求设置架体周围的竖向剪刀撑和顶部水平剪刀撑。
(9)、模板支撑架在搭设至有连墙件的主节点时,应及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结。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2.5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10)、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1)、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撑架时,宜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12)、严禁将模板支撑架与起重机械、施工脚手架等相连接。
(1)、支撑架拆除前应先行清理支撑架上的材料、施工机具及其他多余的杂物;应在支撑架周边划出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2)、架体拆除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顺序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完善支撑架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特别是分段拆除时,应合理确定分界位置,并保证分段拆除后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
(3)、支撑架的拆除顺序、工艺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当专项施工方案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按先搭设后拆,后搭设先拆的拆除原则;
2)拆除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3)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的稳定;
4)梁下架体的拆除,应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拆除;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应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5)设有连墙(柱)件的支撑架,连墙(柱)件必须随模板支撑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柱)件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支撑架。
(4)、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5)、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6)、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轮扣式钢管支撑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模板支撑架重点监测措施
1、模板支撑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处是否松动,是否卡死。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5)模板支撑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模板支撑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梁模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2/1000起拱;板模板按照全跨长度3/1000起拱。
4、上层支架立杆是否与对准下层支架立杆,立杆底部是否铺设垫板。
5、模板支撑架立杆外侧周围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6、在浇捣梁板混凝土之前,必须由项目部组织对高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必须随时对高支架进行观测。
1、检测设备:水准仪+钢尺一套:标称精度2mm;线锤2个;测量人员:2人。
2、测点布置:监测点在每次所浇模架周边布点,不得在模架内观测和布点,监测板的每跨跨中设一个观测点,在监测梁的每跨跨中设一个监观测点。模板支撑架立杆上端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作检测点的办法。监测点采取在周边位置的柱、墙和钢管架上涂红漆作为监测标记。监测预警值为10mm。
(1)模架体系支撑完毕后,混凝土浇筑前。垂直位移监测采用水准仪在模架体系的若干根钢管上(每一跨中梁下钢管、跨中板下钢管)及临边墙柱上弹同一标高线,然后用红漆做上标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30分钟用经纬仪监测墙柱上红漆标记与每一钢管上红漆标记的标高差;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在每一排梁下钢管及每一排跨中板下钢管上、中、下四方向挂白线,四方向白线距立杆间距均为10m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肉眼观察立杆是否碰线。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对模架体系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浇筑砼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浇筑砼。另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
模板支撑架变形观测共分三个阶段:
1.模板支撑架搭设好以及未上模板钢筋时;频率为每天一次
2.模板铺设完成以及钢筋绑扎完成时;频率为每天一次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快结束时,加大监测频率。
高支撑模板支架搭设时监测措施
1、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支撑架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本工程高支架基础直接落在地下室顶板和楼面上。
2、支撑架的组装要求和顺序可参考外脚手架搭设中相应的规定。
3、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4、满堂脚手架顶部施工操作层应满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连接方式与支撑架横梁固定。
5、搭设用的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者垫木。
6、立杆底部的垫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7、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设施。
高支撑模板支架使用时监测措施
1、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可堆在输送管道出口处,以免产生较大的堆积荷载,使架子偏心受荷;装卸其它物料时亦防止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2、水平加固杆、交叉支撑等不得随意拆卸,施工要求拆卸时,应待施工完毕后马上补齐。
3、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下方,施工人员不得经常出入。
4、穿着安全:现场操作人员不得赤脚、穿硬底鞋、拖鞋或高跟鞋,必须戴安全帽。
5、浇筑同时应控制混凝土出料时不成堆,泵管设置严禁与支撑架连接且不得与外架连接,泵管设置应另外进行加固以防碰到架体使架体变形失稳。
6、支撑架上堆料限制:支撑架的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交通过道应有适当高度。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7、模板和支撑承载安全:模板在支撑系统未钉稳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装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在安装好的模板上,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和设备等。
监测点位布置详见附图。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与分工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管理、协调本工程所有对内、对外事项;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新技术、创新工艺的运用,并主持技术交底、工程洽商、设计变更的办理;生产经理主管各施工区域内的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生产进度、材料安排、机械设备及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工作;质量总监负责监控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安全总监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对工人进场前和施工中的安全交底。
本工程模板施工计划采用4个作业班组,A区、B区各设2个班组,4个作业班组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小班组,小班组设立负责人,指挥班组统一协调施工,互相配合,避免安全和质量隐患。作业班组负责人要服从项目部模板工长的安排,根据模板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各施工部位的劳动力、模板的加工进度、模板的支设等事宜,保质保量的完成模板工程。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劳动力安排
轮扣架原材料技术参数要求
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各类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如表一。
表一 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二规定,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应为±0.1mm。
表二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mm)
普通钢管及扣件原材料技术参数要求
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力学性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钢管的截面尺寸为外径48mm,壁厚3.5mm。用于立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用于横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1.5m左右,以适应脚手架宽的需要。
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脚手架采用的构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它影响使用的铸铁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不小于1mm。
当扣件紧夹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措施
高支模安全性非常重要,同时也须保证模板安装质量,以确保混凝土观感。具体措施如下: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继工序的施工。
4、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接缝不应漏浆。
5、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应规定。配制木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位长度。
6、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1、模板安装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路长度的1/1000~3/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注意控制模板安装的偏差。
4、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轴线位置、相邻标高关系、几何尺寸、形状、垂直度等,并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经质安员、技术员复核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
5、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脚手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2、纵横杆、斜撑等配置情况;
3、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限位销等扣件牢固情况。
1、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做好记录。
2、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阐明。
3、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2(GBT9002)系列标准,并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合同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4、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执行ISO9002系列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5、细化验收程序,分多层段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执行整改复检制度,真正做到一次验收合格率在90%以上。
6、建立质量评比和奖罚制度,施工时勤交底、多检验、创优质。
危大工程验收人员应当包括:
(一)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二)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三)有关勘察、设计和监测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除对材料进行规定的检查验收外,应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进行检查验收:
1、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底部垫木枋或者木模板;
2、立杆间距与步距应该符合方案设计要求,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立杆垂直度≤3‰,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3、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伸出顶端不得大于300mm;
4、架体自由端不得大于500mm;
5、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抱柱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
6、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7、部分不合模数部位采用钢管扣件,对梁下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及剪刀撑扣件采用力矩扳手进行螺栓拧紧力矩检查,检查数量按照下表所示:
8、架体上部所支撑的模板上不应堆料,施工荷载不应超过方案要求;
验收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到位,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施工。
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监测措施
为充分保证项目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项目生产顺利有序进行,在支撑体系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项目部将对支撑体系进行全过程的位移变形监测监控。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监控措施:
(1)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班组全过程跟踪进行检查监控,项目测量员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测,分公司各部门进行节点验收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针对影响架体稳定及安全的部位,及时下发整改通知。
(2)模板及钢筋施工过程中,要求劳务专职测量员进行跟踪监测,项目专职测量员分时段巡查监测监控。
(3)日常检查、巡查监控重点事项: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
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连接扣件及立杆轮扣是否松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要有文字记录并签字齐全。
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使用机械。
所有电动设备、工具均需处良好绝缘状态,不得有漏电现象,经常检查电线、电缆有无破损处,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所有电器、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禁止动用设备。
雨季空气潮湿,临时配电、漏电保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定期检查灵敏度,更不允许随便拆卸。
塔吊应安装避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定期检查其可靠性,基础周围不得有积水和杂物,施工用模板支撑架、吊篮、电气设备和塔吊路轨,在雨后检查,有隐患阼立即解决方可使用。
施工机具在室外设置,要有防雨罩或其它防雨装置,设备的电源线应悬挂固定,不用时应拉闸断电,电焊机的线缆不得置于坑洼积水处,严禁水泡。
如遇雷雨天气,应立即离开现场,禁止在钢筋林立的地言方停留或继续施工,以防雷击伤人。
大风天气应注意模板堆放的稳定性,严禁用塔吊吊装模板。
冬季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预警,如遇大雪天气应停止施工,小雪天气应注意防滑措施。
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雨、雪、强霜冻、浓雾等,应立即停止露天搭设工。
支撑架工程在搭设和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事故,高空作业易发生坠落事故,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事故编制以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后勤组为项目综合办公室全体人员。
当出现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必需对险情进行妥善处理,事故扩大。第一时间疏散劳作工人,确保生命安全,需要急救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急救车迅速施救。
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与分工
副组长:现场指挥抢险救助行动,协助小组组长善后处理。负责与相关单位联系,报告事故相关情况及抢险救助进度,有需要时寻求相关部门的协助。
后勤组职责:为事故救援提供相关后勤保障。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pdf,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紧急抢险组:第一时间赶赴处事地点实施抢险工作,防止事故加重扩大及蔓延。对场内场外交通及人员进行疏散协调,保持道路畅通,作好迎接援助机构车辆的准备;将现场人员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救援小组组长,以便做出相应调整。
临时救护组:将救护物资运至事故地点,对伤员进行临时救治,并反馈伤员的情况。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救援小组成员,及联系附近医院让医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
安全员蔡涛负责事故情况报告,指导相关部门编制各种应急计划、现场指挥救助。
1、如发生火灾DBT29-227-2014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可拨打119火警请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