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西岔道井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

主要施工人员安排如下表:

3.3 机械设备组织(见附表)

施工场地布置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总体安排,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在施工现场设置两个支撑材料堆场,东、西二条施工便道作为临时支撑拼装场。具体布设见附图《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TB/T 3508-2018标准下载3.5.1 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

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载作业,或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使用;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

确保施工机械完好率85%以上,重要机械应有整机或部分总成配件备用。

3.5.2 严格进行工期管理

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对圆满完成本工程关系重大,为了在里程碑规定时间内优质完成该工程,我们将按合同条款进行现场施工进度的严格管理。

3.5.3 建立和完善以保工期、投资、劳力、材料为主要指标的动态优化,对各工序进行科学调控,使工程的各个方面、环节处于可控之中。

3.5.4 确保工期的具体组织技术措施

抽调从事过城市地铁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配好施工作业班子;

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组织指挥系统和对外协调系统,做到高效、应变能力强、指挥得力;

成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小组,确定重大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督促技术项目的落实。

严格施工管理、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工纪律,并及时作好各项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④抓住关键技术,组织科学攻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基坑土体开挖与支撑是整个西岔道井施工的重中之重,是确保总工期、节点工期,确保基坑安全,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之一。所以在基坑开挖前必须制定周全、严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并进行书面交底,施工时每一步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质量。

4.1基坑土方开挖、支撑方案

4.1.1施工区段的平面划分和施工顺序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和本岔道井的实际情况,本岔道井由东、西端头井向中部开挖的顺序进行开挖施工,分两个开挖工作面同时工作。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安排每个工作面每天出土650m3,由于后期取土场地减小,每天每个工作面出土400m3。

4.1.2 挖土和支撑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及支撑是岔道井的主要施工工序,对岔道井的工期、质量、安全、盾构始发具有重大影响。为保证工期、确保盾构始发时间,土方开挖严格按时空效应进行,采用分层、分块、对称、平衡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保证基坑和周围建筑物及管线安全。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和本岔道井的实际情况,本岔道井由东、西端头井向中部开挖的顺序进行开挖施工,共二个开挖工作面。根据本工程基坑规模、几何尺寸,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时空效应”规律,采用分层、分块、对称、平衡开挖和支撑的顺序,并确定各工序的时限,保证每分部土体开挖卸载后无支撑暴露时间小于22小时。

在施工时,根据监测资料经设计同意适当调整施工参数,以保证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基坑周围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

4.1.3 开挖与支撑流程

西岔道井基坑开挖分为七层开挖。先由挖掘机挖第一段第一层土方至钢支撑位置,然后安设第一道钢支撑;接着开挖第二、三、四、五、六及第七层土方,并安设相应层钢支撑;最后开挖至基底,转入下一段开挖施工。施工程序见下所示:

西岔道井基坑开挖按时空效应进行,开挖时遵循阶梯状开挖施工顺序,“从上到下,分层、分块,留土护坡,阶梯流水开挖,垫层及时浇筑”的总原则。确保按时完成岔道井基坑土方开挖,为盾构始发创造条件,及主体结构施工创造条件。西岔道井基坑开挖纵向施工顺序见下图所示:

4.1.4 分层挖土施工原则

西岔道井(DK19+520—DK19+705)基坑总长185米,端头井基坑开挖平均深度为17.84m左右,标准段基坑平均深度为15.96~16.52m。标准段设有五道钢支撑,端头段落设有六道钢支撑,土方总开挖量约9.16万m3。按照《上海市深基坑施工规程》,本段基坑属长开挖,为确保安全,严格遵循“时空效应”的理论,按照“分段、分层、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进行开挖。

分段:DK19+520—DK19+705基坑按结构施工分段,共分为8个开挖大段,分段长度18.7—28m。最大的为第一段及第八段土方开挖约为1.26万m3,最小的为第四段土方开挖约为7286m3,第五段约为9723m3,其余段约为11981m3。采用Φ609钢支撑,水平最小间距为1.9m,水平最大间距为3.7m,为及时抽槽架设钢支撑提供条件,基坑与一开挖小段的分段长度设定为6.0m。

分层:Φ609钢支撑垂直最小间距为2m,垂直最大间距为4.127m。土方开挖竖向分层厚度最大为4.2m,分层高度与支撑结合。基坑开挖分段分层开挖如附件所示。

基坑分六个台阶放坡开挖,每个台阶放坡坡率为1:2,总坡率不小于1:3。每个台阶平台宽度为6m。整个基坑开挖分为七个开挖层组织开挖。

(2)对称、平衡、限时

对称、平衡:基坑土石方开挖由中心向两侧对称开挖,两侧的开挖高度一致,以中心向两侧每台阶放坡坡率为1:2。起到两侧基坑开挖平衡,保证连续墙均匀受力和及时架设支撑。

限时:基坑每一个开挖分段分层的最大开挖土方量590m3按机械设备配备每小时最大开挖量50m3/h,开挖时间不超过15小时,随即在8小时以内安装两根钢支撑,以保证24小时内抽槽架设钢支撑。

本工程土方开挖前20天进行井点降水,当基坑水位低于基坑设计开挖深度1m,随即开始安装施工,计划100天内完成基坑挖土及钢支撑安装施工。

5.1 施工技术参数

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在井点降水进行20天,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1.00 m后方可进行。

(1)开挖第一层土,每小段开挖长度一般不超过12m;

(2)在第二~三层土体的土层开挖中,每小段长度一般不超过6m,挖完小段土方并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的总时间应控制在16小时以内;

(3)在第四~七层土体的开挖过程中,每小段长度一般不超过3m,在挖完每小段土方后至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并施加预应力的总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每层土方开挖底面不能低于相应支撑中心以下500mm。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0mm厚的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

(4)垫层施工作为最下一道支撑,也须在以上的施工参数内完成;

(5)本工程基坑开挖放坡根据上海市以往经验,总坡应控制在1:3以上,坡顶面设置排水沟,下雨时应在坡面上采用彩条布覆盖,以减少雨水冲刷。

本工程施工首先以⒂轴为中心,分别由东、西两端头井同时向中心放坡开挖、支撑。施工中分六个阶地放坡,坡度为1:3.2。施工中采取“竖向分层,纵向分段,随挖随撑”的原则组织施工。

5.3.1施工设备人员准备

按照施工计划、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按期进场,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场地,并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

5.3.2施工场地准备

由测量人员施放出每个施工段轴线及支撑安装点平面位置,同时安排镐头机将坑内路面砼破碎及清除地下障碍物。

5.4基坑土体开挖方法

5.4.1端头井土方开挖

由于基坑开挖宽度较大,拟采用盆式开挖法施工,即先开挖中间土方,留下基坑内侧一圈抵住挡墙的土体(约6m宽)。在开挖好中间土体后,再开挖直撑部位土体,并及时安装该部位的直支撑。然后依次对称开挖斜支撑区的土,每挖出一小段,马上架设斜支撑,但必须在连续墙预埋件上焊接好段面与斜支撑轴线垂直的三角形钢垫箱,并保证其强度的可靠性。在斜撑范围内的土方,应至基坑角点垂直于斜撑方向由中间向两边分层、分小段限时开挖,并按设计的要求实时架设钢支撑,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端头井土方开挖施工步骤见《端头井土方开挖步骤图》所示:

挖土施工时第一、二层土主要采用层挖法施工,两端分别由EX300挖机挖土装车外运,SH100挖机配合翻土。第三~七层土主要采用垂直开挖法施工,两端分别安排一台50T吊车用抓斗挖土,SH100和SH600挖机配合翻土。

5.4.2标准段土方开挖

1、第①层土开挖:主要采取层挖法施工。安排一台EX300、一台HY430挖机分别於基坑东西两端采用退挖法向中心挖土装车外运,每段开挖宽度小于12m,每挖完一小段立即安装该段支撑,直至第一节土挖完。

2、第②层土开挖:安排二台EX300、二台HY430挖机分别於基坑南北两侧同时由东西两作业面向中心挖土装车外运,另各安排二台SH100挖机下入基坑配合翻挖土并开挖连系梁槽,本层挖土挖深以支撑中心以下0.5m为准,每施工小段开挖宽度为6m。待支撑安装结束后,再施工下一施工段。

3、第③层土开挖:第②层土体开挖结束后进行。施工方法与第②层相同,做到东西两端平衡开挖。

4、第④、⑤、⑥层土开挖: 施工时在东、西两端各安排一台DH500吊车带抓斗及一台SH220伸缩臂挖机分别置於基坑两侧进行抓土装车,安排二台SH100挖机负责翻挖第④层基坑土,安排二台SH100挖机负责翻挖第⑤层土,另安排二台SH60挖机负责翻挖第⑥层土及清底,坑底30cm厚土为由人工扦土。施工时④、⑤、⑥层土按设计坡度分三个平台放坡退挖,并保持东西两端对称平衡。

挖土时采用盆式开挖,先挖中间土,最后挖二侧土,每挖出一根支撑位置,应及时停挖,安装支撑,待支撑安装好后,再开挖下一段土体。

5.5基坑土方开挖要点

沿纵向按限定长度开挖段逐段开挖,在每个开挖中分层分小段开挖,随挖随撑,按规定时限施加支撑预应力,做好坑内排水,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坑顶周围严格限制堆土等地面超载,适当隔离振动荷载作用。

在每个限定长度的开挖段中,再分层分小段开挖,每一层土体的开挖底面标高以略低于该层支撑中心高50㎝为止,并挖出支撑安装槽,严禁超挖。

最后一层土体开挖中,采用水准仪控制坑底标高。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200~300mm的土方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开挖保护层时,集中劳动力和配套设备,开挖一片,铺设一片垫层,防止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扰动。对局部超挖处要用砂填实,严禁用淤泥回填。本层土方开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在1天内完成垫层砼的浇注。

坑底要设集水坑,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开挖时由专业单位须及时封堵地下连续墙接缝或墙体内出现的水土流失,严防小股流水、流砂冲破地下连续墙中存在的充填泥土的孔洞而导致大量涌砂和基底失稳。

开挖过程中,定时检查井点降水深度。

人工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立即量测最下一道钢支撑底面至坑底的高度,并从观测此高度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中,定出坑底土体回弹量,并据此定了为保证结构底板在砼浇注后能达到设计标高和设计厚度。

钢筋砼底板要求在土方开挖完成7天内完成砼浇注。

钢支撑拆除必须待结构板达到相应强度后才能拆除。

严格控制土坡坡度,确保土坡稳定。

对于斜撑间距较小的部位,吊机无法取土时,下部土体采用人工配合小挖机翻土。

5.6雨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由于在施工中不可避免会碰上雨季,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为防止边坡失稳,必须对边坡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确保基坑开挖边坡的稳定,防止基坑纵向滑坡。

保持边坡的土体不受扰动,保证边坡土体为原状土;为防止雨水渗透入边坡,引起边坡失稳,在施工好的边坡上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将雨水排入坑底;若边坡保留时间较长,则采用钢丝网细石砼护坡。

(2)防止坡脚受水浸泡

在坑底设一砼截水沟,在沟的两端各设一集水坑,用潜水泵及时将坑内的水排出基坑。

经常检查边坡的实际情况,发现有边坡土体开裂现象,则立即进行换坡处理。换坡采用人工配合小挖机纵向再向前挖出一根支撑的距离为止,支撑部位开挖出后,应立即架设好该部位钢支撑。

⑴在每层土的平台上修一300×300mm的横向截水沟,在沟的两端各设一800×800×600(高)的集水坑,随时将坑内的水排出坑外。

⑵边坡的中间比两边略高,在边坡两边各设一排水沟,将水排入坑内集水坑中,及时用泵将水排出坑外。

5.8防止坑外的雨水进入基坑内

在圈梁临坑边修一300mm高240砖墙,外侧用水泥砂浆粉刷,防止施工便道上的雨水流入基坑内。

6.1.1支撑材料准备

西岔道井DK19+520~DK19+705总长185米,端头井段基坑采用6道φ609钢管支撑,标准段基坑采用5道φ609钢管支撑。钢管支撑水平间距1.9~3.7m,竖向间距2.0~4.127m。各道支撑均为Φ609(壁厚16mm)。端头井增设C30钢筋砼角撑。

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图纸尺寸,按照计划用量备足各种长度的Φ609×16钢支撑管、活络头及钢垫箱、不同规格的斜垫箱制作钢系杆的槽钢;钢垫块、钢楔块、紧固螺栓、铁板等支撑材料,分类堆放在料场。各种材料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确保进场支撑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6.1.2根据设计图纸和实地测定的定位桩号在两侧圈梁上用钢尺测量每道支撑的安装位置,经复合无误后用红漆作出标记。

6.1.3支撑材料拼接准备

根据土方开挖进度提前在拼装场按支撑编号及设计长度进行拼装备用。施工斜撑前准备好支座(钢垫箱)同时下料准备好钢牛腿料,一旦工作面出来能及时投入安装。

6.2.1第一道支撑安装

当支撑工作面出来后,按照设计安装水平位置和标高分别在圈梁预埋铁件、格构立柱上施焊钢牛腿;由一台50T吊车配合首先吊装第一道连系梁。待每段土方施工结束后,及时丈量支撑与两侧墙面的接触点的实际距离,调整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经复验无误后再用二台吊车架设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最后在连系梁上加焊两道抱箍。本道支撑每次要求在8小时内安装完毕。

第一道斜撑施工时应首先按图纸尺寸安装斜垫箱。

6.2.2第二道支撑安装

每段第二层土方开挖结束,立即测量标高,按照设计标高焊接钢牛腿,同时丈量两侧地下连续墙间距离,及时调整已拼装好带有直钢垫箱的支撑长度。由一台50T吊车配合首先吊装连系梁,待连系梁安装结束后,经复验无误后再由二台吊车架设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最后在连系梁上加焊两道抱箍。本道支撑每次要求在6小时内安装完毕。

第二道斜撑施工时应首先按图纸尺寸安装长斜垫箱。

6.2.3第三、四、五道支撑安装

施工顺序同第二道支撑安装。

由于支撑较长,起吊时采用二点起吊,并系上防晃绳,做到安全、平稳、精确吊装。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两端活络头子拉出放在牛腿上,再将2台2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并注意保持千斤顶行走一致。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固定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到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作好记录备查。具体每道支撑的施加预应力值见下表:

支撑应力复加以环境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环境监测主要是测量支撑轴力变化,假若轴力值减小,应及时复加预应力。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预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值的110%之内。

斜钢垫箱与连续墙预埋钢板满焊连接成整体,钢垫箱安装质量要求如下:

1、钢垫箱与预埋钢板满焊连接,焊缝长不小于2m,焊缝宽度不小于12mm,焊缝厚度不小于6mm;对于钢垫箱与预埋钢板间的缝隙,应采用钢板塞焊;

2、钢垫箱平面位置及竖向位置误差应控制在2cm以内;

3、钢垫箱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1000以内;

按照图纸设计尺寸,在第二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一道剪刀撑;在第三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二道剪刀撑;在第四道支撑安装结束后及时安装第三道剪刀撑;基坑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安装第四(或第三)道剪刀撑。

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可进行第五道(端头井第六道)支撑拆除,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可以拆除第三道支撑。拆除时,首先用千斤顶松开活络头,再将支撑吊出基坑,所有拆除的支撑材料及时解体,装运出场。顶板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剩余支撑。

结构施工时,应对第二、四、五(端头井)道支撑所在位置预留孔、洞,以及在中板、顶板预埋铁件(见附图八——六)。

6.7钢支撑安装质量标准

钢支撑安装应确保支撑端头同圈梁或钢围囹均匀接触,并设防止钢支撑移动的构造措施,支撑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支撑轴线竖向偏差:±30mm。

钢支撑轴线水平向偏差:±30mm。

钢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20mm。

支撑的挠曲度:不大于1/1000。

支撑与立柱的偏差:±50mm。

6.8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开挖前需备齐检验合格的带有活络接头的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

2、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

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每根支撑弯曲不超过15mm,并保证支撑、土体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

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每次安装前先抄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牛腿或托架端承水平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2%。

4、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

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考虑所加预应力损失10%,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至支撑失稳等现象发生。

5、所有的焊缝不得小于8mm,对收拉受剪力的焊缝必须敲掉药皮检查,防止虚假焊。

6、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轴线中心偏差应控制在小于20mm,支撑位置:标高控制在30mm内,支撑平面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内。

7、使用螺栓接拼钢支撑,必须穿向一致,两次旋紧,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

8、焊缝满焊,焊缝表面要求焊波均匀,不准有汽孔、夹渣、裂纹、肉瘤等现象,严格执行焊接质量记录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检,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7.保证工程质量及创优工程措施

7.1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2、认真学习、贯彻业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各项规范、规程、图纸,编制“质量、安全检查制度标准化工作细则”,真抓实干、敢于碰硬。

3、 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方针目标工作流程图,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控制保证、成本保证。

7.2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

7.4强化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责任制

7.5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青工要做好“三级教育”和安全岗培训,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7.6严格各项施工材料合格证的把关,随时对支撑进行检查。

7.7严格检验各工序,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必须同监理工程师配合、严格检查,每道工序均需签字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8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各重要部位进行监测和测量,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及时分析研究、及时确定对策,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处于数字控制状态。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7.9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方法

1、 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健全领退料制度,实行定额领料;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和单位台班产量;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施工调度、协调工作;

5、 加强费用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用;

7.10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健全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计量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7.11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和“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单”,验收原始报表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

8.1文明施工作为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产发展,维护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为宗旨进行施工生产,执行沪市施(95)第65号文;

8.2坚持挂牌、佩胸卡施工;

8.3认真做好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养护管理工作,设立专人专业维护,确保行路安全,减少市民不便之处;

8.4施工场地采取全封闭隔离措施,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

8.5建立专职土方施工保洁队,专门进行土方车辆、道路及大门的保洁工作,并建立健全市政局规定的整套文明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系统,做到字迹清楚,记录准确,层次分明;

8.6施工现场设置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流入下水道。集水池定期进行清理;

8.7在道路上运送材料、渣土等设专人跟班,及时清除干净;

8.8保持生活区和施工区的卫生整洁,不得随便破坏公共绿化带;

8.9支撑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规定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落实责任人进行管理;

8.10坚持文施检查制度,每月召开文明施工例会,总结交流经验;

8.11发现事故苗子及时解决,发生事故及时向上级上报,并按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论处;

8.12作好工地附近社区工作,及时宣传建设隧道的意义,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1、一切电器设备、架空线的安拆工作,必须由持证在职的电工跟班操作;

2、电工操作应按操作规程施工,上岗时必须携带必备的劳防用品;

3、配电柜及露天的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防雨防水装置;

4、动力和照明必须严格分开,严禁电线随地乱拖现象,该架空必须架空,需埋地穿管的必须按规定办理;

5、经检查发现,操作前电器设备如电线、按扭开关、插座插头、漏电保护器等装置有损坏和失灵的必须严禁使用,待修整后确认安全方可投入使用;

6、普及职工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知识,清除隐患,杜绝事故;

7、严格用电管理制度;

1、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膊,穿拖鞋及带钉、易滑的鞋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和其它危险的部位设立明显安全标志和分隔设施,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明亮度,交叉路口、施工有危险地带两端设立纠察监护,防止闲人入内;

3、在挖土前地下管线用管线交底卡交底彻底;

4、在构筑物旁开挖时须按规定考虑安全距离;

5、基坑边单面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离坑边缘的堆土距离不得小于1.2m,挖掘基坑至2m以下后必须设置稳固防滑的人行梯;

1、运输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2、翻斗车、手推车行驶应靠右边行走,严禁两辆以上平行,不准你追我赶,不准乘人和曲线行走,以免妨碍正常的交通行驶和事故的产生;

1、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必须持证上岗,根据机械操作规定执行,严禁无证操作;

2、凡电动机械均按“三级管理二级保护”规定执行;

3、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和中心型机具的保险装置、防护装置、限位装置齐全有效可靠,机械完好率必须达到95%以上,维修、保养、例保制度记录、防护标准等均由本单位机电部、工地主管人统一按国家部颁的规定和市建委、市劳动局的各种机械操作规程规定的实施,技术部门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9.5安全经济指标

重大安全事故为零,一般轻伤事故按月平均千人率计算为2‰,并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DB14/T 2169-2020 混凝土渡槽缺陷修补加固技术规程.pdf10.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施工前先对该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建立监测控制网点,及时监控各建筑物随施工进展而发生的变化,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回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被保护的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基本已改道迁移,但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中仍要引起注意和重视。

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地下管线图纸,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

2、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的制订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区长、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技术交底,随即填写《交底纪要》,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

3、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组织职工学习市管线管理部门颁布的《通知》、《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十个不准》等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4、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5、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在及时报上级部门和业主T/CECA-G 0030-2020标准下载,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力量抢修。

紧急情况处理联络程序见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