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BE装置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MTBE装置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36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MTBE装置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管道组对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采用加热管子、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空隙、偏差错口或不等缺陷。

管道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壁厚不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其内壁要做到平齐、内壁错边量在允许范围内。

壁厚不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如果外表面厚度差大于或内表面大于时,按下图修整较厚的管端,修整坡度应小于30度2.奥马广场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提前开展预制工作,根据施工图把所能预制的管道集中加工预制,预制好的管段应及时封闭好。

图纸审核→现场实测→按图领料→确定预留口位置→下料及坡口加工→组焊→编号

管道组成件的焊接、无损探伤、加工、组装和检查,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6.4下料时应严格控制管子用量,对以上的切割余量,应按材质登记保管以备利用。

6.5预制完毕的管段,应将管道内部清理干净,封闭好管口,严防异物进入管内并用记号笔根据单线图或平面图中的线号做好标记,以便安装时查找。预制管段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必要时可进行加固,以保证存放及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变形。

6.6焊接钢管弯制弯管时,焊缝应避开受拉或受压处。

管道焊接在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的基础上,朝优质工程质量、经济方面付出努力。

7.1碳钢管对焊管道采用氩电联焊的焊接方法,当管径较大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内口进行清理后封底焊;DN50以下的镀锌管道为防止泄露,在便于检修、易于拆卸的地方采用螺纹连接,其他地方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在焊接完毕,吹扫干净后再安装。

施焊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焊工按指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

焊工应在合格的焊接项目内从事管道的焊接。

电焊机使用前应检查进出口线端的螺丝,不得有松动现象,外壳接地良好。

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如下规定: 手工电弧焊/s, 氩弧焊/s,当超过规定时,应有防风设施。

焊接电弧范围内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当焊件表面有潮湿或在下雨、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在无保护措施时,不应进行焊接。

焊接前应对坡口进行彻底清理,以免粘带锈蚀、油污、油漆、砂粒、泥土等。

焊接时应避免在母材上引弧,引弧处应磨平,清除缺陷。

7.4管道焊接完毕后必须标明焊工代号、焊接日期、透视标记,应在图纸上标记。

7.5需返修的焊缝要准确找出缺陷位置,提出改进措施,返工焊接按原焊接工艺进行。

8.1焊缝施焊完毕,及时清除溶渣,飞溅物,同时应对焊缝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存在的不合格外观缺陷,及时打磨或补焊。

焊缝表面应无裂纹,咬边、夹渣、气孔等缺陷。

由于夹具或引弧造成的焊疤,应清除干净并目视检验无缺陷。

管道焊缝内部质量检验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验:输送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小于的非可燃流体管道、无毒流体的管道焊缝,可不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有毒、可燃介质及非可燃、无毒介质管道的对接焊缝检测比例、合格等级及检测级别应符合下表规定。

a.对于不进行内部质量检验的焊缝,质检人员应对所有焊缝的外观进行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发现焊缝缺陷超过规定时,必须进行返修。

b.所有焊缝随时接受甲方代表的检查。

c.当抽样检验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代表的一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验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还应采取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验:

d.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

e.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

f.当再次检验均合格时,可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g.当再次检验又出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h.焊缝需抽样进行射线探伤时,其检验位置应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共同确定。

i.对不合格焊缝的返修,返修前应进行质量分析,当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两次时,应制订返修措施并经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8.2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具有相应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工合格证在有效期内,且焊接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的优秀焊工。

严格控制现场施焊环境,焊接环境超规范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

严格执行公司焊接材料管理规程。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比例、合格等级及检验级别表

管道应遵循先主管后支管,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对设备管口、预留孔洞、钢结构等涉及管道安装的内容进行复核。

管线安装前,要仔细阅读流程图,有坡度要求的管线,按流程图施工。

工艺管道安装前,必须对管内清洁度检查。确认无异物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缝距弯管起点弯不得小于,且不小于管径。

.2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时,不应小于,当公称直径小于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3管道环焊缝不得出现在管卡的支吊架上,距支架距不小于。

.4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应经甲方同意,且该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5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

9.2与传动设备连接的管道

与机器相连的管道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机器制造厂的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管道安装应确保不对机器产生附加应力,做到自由对中。

机泵等回转设备连接的管道应从设备一侧开始安装,其水平度和铅垂度偏差应符合SH3501的要求,且应预先安装支架,避免安装状态下,管道、阀门的重量作用与设备嘴子,管道与设备最终封闭连接前,应在设备上架设百分表,监视设备位移。

与传动设备连接的管道(设备进出口第一个弯头处)安装前内部要处理干净,与传动设备连接的固定焊口一般应远离设备以避免焊接应力的影响。

与机器相连的第一块法兰连接螺栓应松开,呈自由状态,并检查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允许偏差如下:

9.2.4阀门安装前,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如以焊接方式安装时,阀门不得关闭。

9.2.5管道安装合格后,应尽快固定好管道及支架,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额外附加力。

9.2.6管道最终与机器形成闭合时,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的位移,当转速大于6000rpm时,其位移应小于0.2mm,当转速小于或等于6000rpm 时,其位移应小于0.5mm。

a. 管廊配管时应在管廊施工完毕,与管道接触的横梁已全部涂漆完进行。

b. 管道摆放时应避免焊缝位于管架横梁上。

c. 有坡度要求的管道安装时,可通过调整管托的标高来保证,有变径要求的管道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保证管道底部标高不变。

d. 成排管道及交叉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a. 与塔类设备相连的管道安装前,应仔细核对需配管的设备口,设备口的法兰面是否损坏。

b. 配管时,应将靠近塔上管口的第一个承重支架及时安装调整好,防止设备承受过大的附加载荷。

9.5.1蒸汽伴管不能配成U型管,以免积液而影响保温效果。

9.5.2伴管与主管应平行安装,位置间距应正确,并每隔1米用铁丝固定。

9.5.3管道上的配件、阀门和法兰盘的伴热管都应做膨胀盘管蒸汽伴管安装

9.6.1法兰连接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mm,不能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9.6.2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其螺栓孔中心距偏差,一般不超过外径的5%,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9.6.3法兰连接应使用统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一致,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当,紧固后的螺栓与螺母宜平齐,需加垫片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

9.6.4除特殊情况外,法兰螺栓孔应跨骑在中心线上安装。

阀门安装前应仔细核对其规格、型号、材质,并应在阀门关闭状态下安装。对焊阀门与管道焊接时不宜关闭,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有方向要求的阀门,安装时应核对介质方向,确定阀门安装方向,安全阀应垂直安装。

9.8.1管支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院提供的图集进行安装。

9.8.2管道安装的同时应及时将管道支架安装好,安装位置及结构形式应正确,支架焊接应牢固可靠,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仰焊部位支架,要严格控制,保证焊接质量。

9.8.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不得有歪斜、卡涩现象,有热位移的管道支架安装位置从支撑面中心向位移反向偏移,偏移值应为位移值的1/2。固定支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并应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

9.8.4管道安装时的临时支架,应有明显标记,并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及时予以拆除。

9.8.5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支架的形式、材质和位置。

9.8.6管道上的弹簧安装

9.8.6.1弹簧必须根据支架编号及相应的弹簧型号进行安装,不能装错。

9.8.6.2弹簧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检查,看是否与被支撑点接触上,不得有松脱现象。

9.8.6.3在水压试验和清洗管路时,不要拆除定位销,在准备开工运行前,方可将全部弹簧的定位销取出,使之投入到运行状态。

9.8.6.4 E002、E003、E004A/B基础上安装的弹簧箱,要求弹簧箱下底板与基础顶板焊死,弹簧箱上顶板与E002、E003、E004A/B固定支座(管箱侧)分别焊死。

10.现场质量保证措施

10.1发挥质量保证体系作用,使整个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0.2牢固树立“着想用户,满意工程;服从第一,让用户满意”的思想。

10.3工程施工方案必须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10.4开工前技术人员首先应进行全面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规范及施工图要求进行操作,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编制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使施工人员顺利施工。

10.5进一步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提高参战职工的自我管理质量的主动意识。

10.6做好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严把材料质量关,避免因材料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10.7强化工序施工责任标识管理,保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便于施工过程责任跟踪。

10.8认真作好工序施工过程中的巡查、跟踪、监督工作,严格执行三检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即自检→互检→专检)。

10.9严格按程序文件办事,规范现场质量行为,以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作为质量预控的保证。

10.10加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见下表):

10.11设置A、B、C三级质量控制点,严格按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和报验。

A、B、C三级质量控制点

说明:上表仅供参考,针对具体情况按30 万吨/年气体分馏、16 万吨/年烷基化、6 万吨/年MTBE )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试验计划执行。

C级控制点由公司催裂化项目部组织实施,A、B级控制点由项目部以书面形式提前24小时前报监理。A级质量控制点需业主质量部检查。

12.施工机器具及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12.1施工计量器具表

12.2施工机具计划表

13.施工计划(见附表)

14.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5.职业安全与环境管理

15.1现场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5.2安全教育与培训规定

a.现场安全教育与培训执行本项目的规定,入场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入场。

b.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作好对入场人员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c.现场招聘的民工应先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民工不准聘用。

a.项目队应按公司要求召开现场安全会,会议由项目队安全员主持,项目队在现场的全体施工人员参加,会议应检查通报项目队安全执行情况及安全状况,结合施工计划,布置当天的安全管理工作,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

b.施工班组应每天班前召开一次安全快会,会议由班组长主持,班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主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内容,布置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15.4.1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严禁穿无袖短衫、裙子、拖鞋、高跟鞋进入现场,严禁在现场赤脚或袒胸露背。

15.4.2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5.4.3凡在2米以上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并系好安全带。

15.4.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严禁嬉戏、打闹、斗殴;严禁酒后作业。

15.4.5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警戒区,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他人机械和设备。

15.4.6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应定期更换,防火器材应设置在明显易取之处,并经常检查,保持良好的状态。

15.4.7各类仓库以及其它禁火地点,均应挂有“严禁烟火”警示牌,禁火区严禁吸烟。

15.4.8框架内管道应尽量加大地面预制深度,成片吊装,以减少高空作业,确保安全。

15.4.9熟悉周围的施工环境,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应了解,学会自我保护,了解救生方法。

15.4.10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与协调,参战人员应服从管理,对任何违反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安全员有权随时制止,并书面通知有关责任人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对任何严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个人,安全员有权责令其退出现场。

15.4.11加强现场管理,对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必须按施工总图合理布局,堆放整齐,符合安全、文明、卫生的要求。

15.4.12施工现场的沟、坑应填平或设围栏、盖板,现场的孔洞、仓库以及易触电、坠落、碰撞等危险场所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或拆除。

15.4.13施工现场的“四口”“五临边”必须采取围栏、盖板、安全网进行防护,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入口、多层交叉作业处,必须设防护棚或隔板。

15.4.14进入场区的运输车辆应遵守业主安全管理规定,接受安全检查,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15.4.15施工用电必须从业主指定的电源接出,严禁直接从生产用电系统接线,当特殊情况必须从生产用电系统接出时,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业主安全部门和用电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15.4.16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搭设作业棚、生活设施或堆放材料及其它杂物。

15.4.17吊装作业时,起重机臂杆与电力线路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脚手架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15.4.18施工现场应使用内装漏电保护器的标准配电箱,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和不易碰撞的地方,移动式配电箱应安装在坚固的支架上,开关箱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0.6米,小于1.5米。

15.4.19开关箱、配电箱的引出线应在箱体下底面,接头处无破损现象,箱内应保持清洁,箱外应有防雨措施,工作完毕应所好箱门。

15.4.20各种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按要求接地或接零,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护具。

15.4.21在容器内施工应使用安全电压,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仓库内应使用防爆型灯具。

15.4.22每台用电设施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严禁“一闸多用”。

15.4.23施工用电设施的接线等应由专业电工施工,严禁非专业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15.4.24各班组应使用自己的配电设施,如确需动用他人设施时,须征得他人同意,并加强使用期的管理,保证配电设施安全完好。

15.4.25为了保证计划工期的实现,需加班延点期间,应加强计划和调度职能,精心组织施工,作好人员的合理调配,夜间照明要满足施工要求。大干会战期间,要从人员组织、安全、质量预控到生活服务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使会战达到预期的目标。

15.5管工作业管理规定

15.5.1管工用砂轮机切管时,应加罩,操作人员应站在砂轮的侧面,进行坡口打磨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镜。

15.5.2吊装管段、阀门和管件时,其下方严禁有人停留或行走。待其就位固定后,方可将吊具卸去负荷。

15.5.3敷设管道,应同时安装支、吊架或管座,并将管道固定牢靠,防止滚下。

15.5.4管段的对口或窜动,应动作协调,手不得放在管子对口或法兰的结合面处。

15.5.5紧固螺栓时,不得用力过猛,严禁在活扳手受柄上加用套管。

15.5.6在料厂领料,如需翻动管子、管件时,应防止管堆倾倒或突然滑动。

15.5.7煨管时,被加热的管子堵头严禁站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滑倒和烫伤。

15.6起重作业施工管理规定

15.6.1起重作业人员应熟知起重设备性能、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和安全要求。

15.6.2吊索应捆绑在重物的重心以上,并应对称捆绑牢固,防止偏重倾倒或滑脱。如因特殊情况必须捆绑在重心以下时,应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意。

15.6.3重物表面如有棱角刃面,应在拴系吊索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15.6.4起吊作业前,应在重物上系以牢固的溜绳,防止吊装过程中重物摆动、旋转或碰撞其他建、构筑物。

15.6.5吊起的重物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如必须停留,应采取可靠措施,严禁重物下方有人停留或行走。

15.6.6吊装用钢丝绳应受力均匀。插接头的钢丝绳不宜与卷筒或滑轮组接触。

15.6.7受力绳索邻近处严禁有人停留或行走,并设专人监护。使用开门滑轮时应将沟环锁固,防止钢丝绳脱出。滑轮贴着地面使用时,应用木板垫起防止泥沙进入轮内。

15.6.8拖拉绳、溜绳跨越道路时,距路面中心高度不得低于6米,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

15.6.9吊装作业,应有专人指挥并交底清楚,分工明确。参加吊装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命令进行工作。吊装过程中,任何岗位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者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岗位。

15.7焊工作业管理规定

15.7.1作业前应严格检查焊接用设备及工器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7.2电焊机应放置在防水、防潮及通风良好的棚内,焊接用的 软导线在过路或易损伤处应采取保护措施,并严禁与电源共同敷设。

15.7.3焊工应经常检查安全带有无烧损,其安全带用悬挂绳必须全部加套,并不得穿戴化学纤维制作的防护用品。

15.7.4氧气瓶、乙炔瓶不得交混在一起。

15.7.5在同一容器内,不宜同时进行电焊和气焊作业,防止气焊工具露气着火。

15.7.6在危险场所和恶劣环境下进行焊接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15.7.7气割时,工件应垫离地面,且不得垫以可燃、易爆物。

15.7.8清除焊渣或用砂轮机打磨焊缝时,应戴防护眼镜。

15.7.9高处作业时,焊工不得站在晃动、震动或无脚手架的构件上施焊,其下方有可燃物时,应清除或采用不可燃物遮盖,并设专人看火;焊接用导线应与脚手架等绝缘并绑牢。

15.7.10氧气瓶、乙炔气瓶必须立放。严禁倒置。氧气瓶、乙炔气瓶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15.7.11焊前必须检查所有用具、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是否安全可靠,并消除漏气隐患。

15.7.12搬运氧气瓶、乙炔气瓶时,应轻抬轻放。无保护帽、防震圈的不得搬运或装车。

15.8架子工安全作业规定

15.8.1架子搭设安全交底

凡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作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以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由技工带领、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凡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

脚手架支搭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于高大异型的架子并应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向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架子工在高处(距地高度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所用的杆子应拴2m长的杆子绳。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拴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架子。在架子上操作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严禁酒后作业。

遇恶劣气候(如风力五级以上,高温、雨天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所有的架子,经过大风、大雨后,要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要及时修理。

15.8.2架子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脚手架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警戒绳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不准拆除脚手架。

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先清理架上杂物,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拆架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

拆架时螺丝扣件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件留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包,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包内。

拆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嬉戏打闹。

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不准穿胶底易滑鞋上架作业,衣服要轻便。

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保管。

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刷防锈漆和调和漆。弯管要调直,扣件要上油润滑。

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架子搭拆工作。未尽事宜工长在安全技术交底中作详细的交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地方应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及时纠正。

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应熟知本工种的安全规程,同时了解其他工种的安全规程,施工中相互监督,做到“三不伤害”,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

16.1开工前应建好施工用水、电、气、道路、排水、通讯等设施,要清除现场障碍,平整场地。

16.2施工生产临时设施应按总图指定地点搭设,材料、机具、设备等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按各种物资不同,挂牌标识等要求,不得乱搭乱建。

16.3钢脚手、管材、卡具等施工工具,使用、堆放、维修要及时清理回收。

16.5施工现场应搭设电器防风、防雨棚。

16.6氧气、乙炔气瓶应放置在背阳处,否则应搭设防晒遮阳棚。

16.7现场施工临时用电不得乱扯乱拉,应埋地或架空。

16.8要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认真开展好班组的自检,互检工作。

16.9作业班组必须做好本专业、本工序的成果保护措施。

17.工程危害辩识、评价控制措施表

为保证工艺管道安装工程零事故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的性质、特点对施工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辩识,特制订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17.1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a.现场用电由专业电工操作,电工应配备必要的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等)。施工机具须有可靠接地。

b.吊装作业由专业起重工统一指挥,无关人员不得靠近、起重吊臂下不得站人;施工人员不的随吊件上下,吊装重物应设置可靠溜绳。

c.施工用脚手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并在使用前由使用人和安全员检查合格方可使用,脚手架用跳板应双排板使用,不得有探头板,超过三根檩条断裂的跳板不能使用在脚手架上。

d.施工进入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人员不得将工具、零星材料等抛掷JBT 13906.3-2020 热冲压高速液压机 第3部分:精度.pdf,以防落物伤人,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包内。

e.吊具、索具、电源要勤检查,并在危险处做出明显标记。

17.2环境因素的危害分析

a.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尘毒、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减轻对周围装置的正常生产。

c.施工现场应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GB/T 39442-2020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标识规则.pdf,进入施工现场应主动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遵守地方环保管理规定。

d.现场应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生产和生活污水应设置排水沟排至当地正式的排水系统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