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标准3.2.2 灌注桩式地下墙:
机械挖孔后,孔内插入钢筋笼,有水时采用导管灌混凝土。
先挖孔至设计深度后武汉市政府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实施细则(暂行)(武汉市城乡建设局2019年4月).pdf,在提起钻杆的同时插入型钢或钢筋,砂浆从钻杆底端注入。
把设有出浆孔的钻头安装在空心钻杆底端一面从底端注入水泥砂浆,一面旋转钻杆向深处钻进,提升钻杆时也同样重复动作,随后插入钢筋。
先钻直径约15cm的孔至设计深度,取出钻杆后放入旋喷头至孔底,或钻杆本身就是旋喷头,钻完便可旋喷,然后边旋转边以高压气、水切割土体边注入水泥浆。如果旋转定向喷射,则还可以施工成很薄的地下墙——截水帷幕。
3.2.3 预制桩式地下墙:
以打桩机打入预制桩法。
射水沉桩法,即从桩的底端喷射高压水,依靠水的喷射力挖去土体,使桩沉入地基内,该法只适于软弱地基,而且用水量较大。
先钻孔,后再将预制桩打入或压入。
在空心桩内用机械或人工挖去桩尖处的土体,使预制桩沉入地基内。
3.2.4 桩排式地下墙施工:
桩排式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与钻孔灌注桩、打入桩、旋喷桩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多根桩排列在一起有施工顺序问题,如一字形搭接排列的桩排式地下墙应按以下顺序施工。钻挖第二排孔要切削掉部分搭接的混凝土。因此,钻挖第二排孔时,宜在第一排桩的混凝土强度较低(初凝后)的情况下进行。
3.3 地下连续墙复合(叠合)结构的内衬施工:
3.3.1 这类内衬施工有内滑模和主模现浇两种施工方法:
a. 内滑模施工法:可以采用一般筒壁滑模的作法,只是外侧为地下墙,内侧设滑动模板,千斤顶载着滑动模板和操作平台沿承力杆向上爬。这种作法未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墙,由于只设内侧滑动模板,使得构造处理也较麻烦。因此,可采用倒置千斤顶反拉承力杆提升模板和操作平台的内滑模作法。
b. 主模现浇法:当地下墙构成的深井开挖封底和浇筑完底板后,即可浇筑内衬,上面介绍了采用内滑模施工法可采用由下而上的倒模法;或一次主模至顶,然后逐层浇筑至标高。由于内衬一般浇厚度不大但又较高,因此要特别注意下料要均匀,不得离析,不得出现施工缝等。振捣要密实,不得漏振。
3.3.2 由上而下内衬施工法:
由于地下墙在开挖基坑时受侧压力较大,相应变形较大。如开挖至坑底后再浇筑内衬,则地下墙和内衬不易共同作用。为此可边开挖边由上而下施工内衬。这种逆作法只能采取分段制模现浇。其浇筑的关键是如何将新老混凝土接缝处浇筑饱满。一般采取浇筑下节段时,将模板上口略高出已浇内衬,且留有下料位置,也可以将模板制好后,以压力浇筑混凝土使其接缝饱满。
4.1 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
4.1.1 地下连续墙均应设置导墙,导墙形式有预制及现浇两种,现浇导墙形状有“L”型或倒“L”型,可根据不同土质选用。
地下墙施工前宜先试成槽,以检验泥浆的配比、成槽机的选型并可核查地质资料。
4.1.3 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其抗渗质量标准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执行。
4.1.4 地下墙槽段间的连续接头形式,应根据地下墙的使用要求选用,且应考虑施工单位的经验,无论选用任何接头,在浇注混凝土前,接头处必须刷洗干净,不留任何泥砂或污物。
4.1.5 地下墙与地下室结构顶板、楼板、底板及梁之间连接可预埋钢筋或对接驳器(锥螺纹或直螺纹),对接驳器也应按原材料检验要求,抽样复验。数量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抽查3件,复验内容为外观、尺寸、抗拉试验等。
4.1.6 施工前应检查进场钢材、电焊条。已完工的导墙应检查其净空尺寸,墙面平整度、宽度与垂直度。检查泥浆用的仪器、泥浆循环系统应完好。地下连续墙应用商品混凝土。
4.1.7 施工中应检查成槽的垂直度、槽底的淤积物厚度、泥浆比重、钢筋笼尺寸、浇注导管位置、混凝土上升速度、浇注面标高、地下墙连接面的清洗程度、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锁口管或接头箱的拔出箱的拔出时间及速度等。
4.1.8 成槽结束后应对成槽的宽度、深度及倾斜进行检验,重要结构每段槽段都应检查,一般结构可抽查总槽段数的20%,每槽段应抽查1个段面。
4.1.9 永久性结构的地下墙,在钢筋笼沉放后,应做二次清孔,沉渣厚度应符合要求。
4.1.10 每50m3地下墙应做一组试件,每幅槽段不得少于1组,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挖土方。
4.1.11 作为永久性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土方开挖后应进行逐段检查,钢筋混凝土底板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4.1.12 地下墙质量检验标准符合表4.1.12的规定。
表4.1.12 地下墙质量检验标准
注:地下墙施工前应试成槽,以检验泥浆的配比,成槽机的选型并复核地质资料。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4.3.1 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检证明
4.3.2 钢筋的出厂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抄件
4.3.3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单
4.3.4 混凝土试块28d标准养护抗压、抗剪强度试验报告
4.3.5 试桩施工记录、检验报告
4.3.6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记录
4.3.7 地下连续墙施工布置示意图
4.3.8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成槽(孔)事故:
5.1.1 对遇坍孔严重时,可用匀质粘性土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同样也可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泥浆水头等措施继续成槽(孔)。
对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所成的槽(孔)回填,其回填的材料根据不同的成槽(孔)工艺而定;如采用自成泥浆正循环排渣成槽(孔)的,应填入一般粘性土:如采用反循环成槽(孔)的可全部用砂或小砾石夹粘土回填,回填后应暂停一段时间,查明坍孔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开钻。
5.1.2 成槽(孔)遇有偏斜、弯曲时,采用悬吊式多头钻(或单头钻)的,可使钻头悬空反复扫孔来使成槽(或孔)正直;导杆抓斗成槽(孔)的,则可采取慢慢调整导杆角度来使其正直。如所成槽(孔)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等其沉积密实后再钻进。
5.1.3 成槽(孔)遇有漏浆时,如导墙内水失水多,宜采取将导墙周围回填粘性土,且夯实,增加导墙的埋设深度,适当减少水头高度或采取加稠泥浆。自成泥浆成槽(孔)的可加入粘土,在不进尺的情况下转动钻头先造浆等措施;采用冲击法成槽(孔)时,还可填入井石、碎卵石土,反复冲击,以增强护壁的抗塌能力等。
5.1.4 当成槽(孔)遇有扩孔、缩孔时,应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钻头摆动过大的措施。应注意钻头的及时补焊,或采取用失水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如已发生缩孔时,宜在缩孔处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5.1.5 采用冲击钻成槽(孔)、钻孔,应适当减小冲程,降低泥浆稠度,并在粘土层上回填部分砂砾石。
5.1.6 成槽(孔)中遇到坍孔或其他原因造成埋钻时,可使用空气吸泥机或其它吸泥设备吸走埋钻的泥沙,提出钻头。为防止继续坍孔埋钻,吸排埋钻泥沙时不得降低所成槽(孔)内的泥浆水头高度。
5.1.7 在成槽(孔)内遇有掉钻落物时,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如落入的东西已被泥沙埋住,应用冲、吸的方法,先清除落物上的泥砂,使打捞工具能接触到落物,将其打捞出来。如采用多种方法实在打捞不起来的金属物体,可采用冲击钻等将其冲挤入土中。
5.2 坑底土体失稳:
对于地下墙结构整体性较好的,如只是坑(槽)底土体失稳破坏,而结构尚未破坏的以及施工中发现基底有管涌或隆起迹象,一时无法采取其它根治措施时,应立即回填土体或坑内灌水。
5.3 槽段间接头管拔不出:
接头管的制作必须整体和局部强度与刚度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分段拼接起来要平直、表面要光滑。其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混凝土将接头管内浇注满,待与其相邻的地下墙施工完毕后,在基坑(槽)外用旋喷法将该接头管与混凝土地下墙接头外填满水泥加固土,用以挡土截水。如因接头管影响地下墙承载力不够时,可采取相邻槽内增加钢筋,或在地下墙外侧旋喷水泥加固土中插入加强型钢骨架等。如在土质较好的地区出现该事故,还可待地下墙施工完毕后,在未拔出的接头管与地下墙之间,采取降水后挖出该接头位置,然后浇注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
5.4 钢筋笼放不下槽孔:
地下墙槽孔施工完成后,常因槽壁变形过大或出现坍塌等,都可能使钢筋笼放不到槽内的设计位置。遇这种情况一般都就应该吊出钢筋笼,重新以合格的泥浆进行清孔,或以增大泥浆密度再用钻头扩孔,使其达到设计宽、长、深后,重新放入钢筋笼,浇注水下混凝土,对于一般工程用地下墙,当条件所限不能再次清除坍方或扩孔时,也可作一般清孔后,将钢筋笼慢摆动压入就位。如在放钢筋遇到已浇注的地下墙混凝土等确实成槽孔所限钢筋笼放不下时,在满足设计承载力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将局部有碍放入槽内就位的纵向钢筋割断,用满足与该割断钢筋搭接长度40d的同直径和同割断根数的钢筋与其他纵向筋点焊成二根一束,这样快速处理后的钢筋笼,再放槽孔内。
钻孔未堵塞引起坑底管涌事故与预防地质钻孔钻探完毕后应用粘土泥团堵塞,并应做好相应记录。
5.6 地下墙变形过大:
开挖时必须按设计设置支撑。如采用逆作法施工,其开挖深度与所施工的结构也应按设计同步进行。
6.0.1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现场的轴线和高程桩。
6.0.2 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等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
6.0.3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6.0.4 已控好或钻好的墙体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塌方及墙体各部位间的强度差异带。
6.0.5 钢筋笼入槽内之后,应在4h内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应固定导管的位置,并采取措施防止被泥浆污染。
6.0.6 注意保护外露的主筋和预理件不受损坏。
6.0.7 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2007 华北.pdf,并应经常预以校核。
6.0.8 连续墙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不得辗压,以防墙体位置变形。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环境因素辨别及控制措施
JJF(皖) 97-2020 交流高压试验装置校准规范.pdf环境因素辨别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