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安装施工方案

吸收塔安装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52.4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吸收塔安装施工方案

制作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a.塔顶下料的尺寸允许偏差:

b.钢板的切割及焊接坡口加工应符合相关规定。

c.锥板卷制成型后,用≥1500mm的样板检查,间隙≤3mm,没达到要求的必须进行校正。

DB61/T 1273-2019标准下载8.2塔筒体板下料预制

a.筒板下料的尺寸允许偏差:

b.筒板卷制后,用≥2500mm的样板检查,间隙≤3mm,必要时进行校正使其达

c.焊接坡口要求见焊接方案。

a.塔底构件下料预制,下料要求和检测要求与8.2筒板下料、检测相同。

b.塔底环板拼接焊接后,焊缝两面打磨平整,与塔体焊接的坡口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打磨。

c.塔底连接部件预制,包括环板、筋板、垫板。

8.4塔顶盖组装胎具制作

塔顶组装的质量与组装胎具的精度有直接关系,胎具是塔顶对口焊接、调整的模具,

焊接完成后,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打磨校正。

8.4.1塔顶盖胎具示意图如下:

8.5.1塔顶盖组对焊接

a.在组装架上标示每块板的分布位置。

b.组对要求是:①纵焊缝对口错边量≤1.5mm②环焊缝对口错边量≤20%δ,且≤3mm见图如下:

c.塔顶盖对口点焊后,用≥1500mm的样板检查,间隙≤3mm, 必要时用大锤进行校正。

d.焊接完后,纵向焊缝用弦长=Di1/6≥300mm的内外样板检查,E≤(δ/10+2)mm,且≤3mm。检查见示意图如下:

e.对接环向焊缝接头形成的棱角E值,用L≥300mm的钢直尺检查,E≤(δ/10+2)mm,且≤5mm,检查见示意图如下:

f. 塔顶盖直径允许偏差≤8mm,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15mm。

g. 表面局部凹凸量塔顶盖≤6mm。

h. 塔顶盖全高允许偏差≤24mm。

i. 塔顶盖上的管口焊接。

8.6 第一层筒体组对焊接

8.6.1筒体组对焊接

a.在加工平台上划出塔筒内径圆,隔1.5m点焊一块定位板。

b.组对前,应对外型尺寸复查,需校正时不得有锤痕。

c.组对时,相邻两壁板上口的水平允许偏差≤2mm,整个圆周任意两点水平允许偏差≤ 6mm;铅垂度允许偏差≤3mm,焊接完后,在壁板1m高处,半径允许偏差为±13mm。 d.测量0°90°180°270°垂直度≤1.5mm。

e.壁板环向焊缝间隙,壁板纵向焊缝间隙 ,见焊接方案的具体要求。

f.壁板组装时,内表面齐平,纵向、环向焊缝错边量与8.5.1 b)的要求相同;

g.焊接后,仓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局部凹凸变形≤ 4mm ;

h.焊接后形成棱角E值检查与8.5.1d、e的要求相同。

8.7顶层筒板组对焊接

组对焊接的要求与8.6.1筒体组对焊接的要求相同。

8.8塔顶盖与顶层筒体组对焊接

8.8.1塔顶盖及部件与顶层筒体组对焊接

8.8.2塔顶盖补强梁与塔顶盖组对焊接

塔顶盖与顶层筒体焊接完成后,即可进行18#工字钢补强梁的组装焊接,其焊接按焊接方案中的要求进行。

8.9倒装法依次组对焊接其余各节筒板

采用倒装法组对其余层板如下图所示;

组装前,应对外型尺寸复查后方可组装,使用大锤校正时不得留有锤痕。

c. 测量0°90°180°270°的直线度符合设计要求。

d.壁板纵、环向间隙允许偏差,见焊接方案要求。

e.壁板组装时,内表面齐平,纵向、环向焊缝错边量与8.5.1 b)相同;

f.焊接后,焊接接头的变形E值检查与8.5.1d、e的要求相同;焊接后,局部凹凸变形与8.6.1 g)相同。

g.各标高层塔筒内壁部件(如除雾器、喷淋器等)及外壁部件的连接件、各标高层的管口随筒体的倒装过程中一并组焊完成。

8.10烟气进、出口部件的组装

a.塔筒体组装完毕后,首先进行烟气进口部件的组装。先按设计图纸进行开孔,再进行开孔尺寸的复查测量,确定无误后即可进行烟气进口部件的吊装组对、点焊固定。

b.组装质量允许偏差不得超过第8.中的设计要求。

c.组装检查无误后进行焊接施工,具体焊接技术要求详见焊接方案。

d. 施焊过程中,按方案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焊后的焊接变形。

e.烟气进口部件组焊完成后进行烟气出口部件的组装,各项要求与烟气进口部件相同。

f.烟气入口合金钢C276的拼装在烟气进出口部件组装完成后进行,其焊接作业按焊接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焊接工艺卡和焊接工艺评定进行。

8.11 检查、试验

在吸收塔制造过程当中以及制造完毕,都应根据吸收塔设计要求的安装质量控制计划及其它设计技术文件,对吸收塔按规范进行包括液体渗透、磁粉、超声波和射线检验在内的各项检查与试验,并做好各种书面检查记录签字认定。

对任何阶段的吸收塔检查的放弃均应当从业主(或监理)处书面获得。

8.12塔底安装成型顺序

9吸收塔安装、吊装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防护鞋,进行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系挂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3吊装过程中,吊装物下严禁站人。

4人员进入塔内作业之前,必须接风机强制通风。

5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塔内照明应使用12V的安全行灯。

6塔内打磨、抛光作业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若采用电力,必须采用防爆工机具,36V以下安全电压。

7塔内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同时工作,塔外设专人监护。

8各种起重机具、吊具等在使用前都应试吊、检查。

9脚手架搭设应符合标准,牢固、稳定,根据搭设规范设扶手、栏杆和安全网。

10现场的临时用电应遵守HGJ233—87中第二章、第三节中规定执行。

9.11汽车起重机起重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9.11.1.作业前的准备

a.检查作业场地,地面应坚实平整。如遇软弱地基,或起伏不平地面,一定要垫上适当的道木和钢板,并在确认安全以后,才可开始工作。

b.检查起升吊具、索具的牢固程度是否可靠及各部分零件的紧固情况。

c.严禁在不使用支腿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或提吊重物时移动起重机。作业开始前,必须先放下支腿,并利用水准仪确保机体的水平度。

d.作业场地附近有架空高压线时,起重吊臂距离压电线的距离应按有关部门规定。

9.11.2起重作业时注意事项:

a.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b.整机倾斜度不得大于1.5°。

c.风力大于6级应停止工作。

d.起重作业时,不要扳动支腿操纵阀手柄。如需调整支腿,必须将重物放至地面,吊臂位于正前或正后方,再进行调整。

e.重物作较长时间停留在空中时,司机不许离开操纵室。

f.操作应平稳、和缓,严禁猛拉、猛推、猛操作,严禁带载伸缩。

g.不要用起重机吊拔埋在地下或冻住的物件。

h.起升卷扬筒上的钢丝绳圈数,在任何吊重情况下不得少于3圈。

9.11.3重物的起升和下降操作:

a.吊索要有足够的强度。

b.操作者应经常注意油压表指示的压力。

c.本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根据机件的强度及整机的稳定性而确定的,因此任何时候不得超载作业,以免发生事故。

d.过载起重,横向拖拉以及急剧的转换操作,都会造成重大的危险,应严格禁止。

9.11.4回转操作:

a.回转时,后方视野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附近的人或障碍物,可鸣喇叭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确保作业安全。

b.作业中应平稳地操作,急剧的回转停止和转向是很危险的,必须避免。

9.12设备运输通道搭设应用的各种材料必须有材料合格证,应符合技术要求。

9.13脚手架管搭设的三维尺寸(间距)不得大于500mm。

9.14脚手架管搭设的设备运输通道:水平度≤1/100。

9.15脚手架管与脚手架管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9.16 应用脚手架管搭设的设备吊装指挥平台和通道,施工人员必须有特殊工种(搭设脚手架管)上岗操作合格证。

9.17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脚手架管搭设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9.18设备卸车和上排运输,应作好设备成品保护。

9.19设备运输拖排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9.20设备运输道路应比设备运输拖排宽一点。

9.21设备运输道路和设备运输拖排间的滚杠,必须保证滚杠数量(不得少于8根)。

9.22在设备运输中,移动和放置滚杠,必须放正、滚杠轴线应与运输方向垂直,在需要转弯的地方,应逐步将滚杠方向放偏,但应使滚杠轴线为运输路线的法线方向。

9.24设备底座与运输拖排应连接牢固、可靠,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9.25在设备运输中,移动和放置滚杠, 滚杠从侧面插入,禁止用手抓住滚杠,以防滚动时压伤手指, 滚动物体(设备和运输拖排)的前方禁止站人。

9.26在设备运输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无任何问题以后方可进行设备运输。

9.27参加设备运输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9.28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操作规程、规范。

9.29 利用桅杆进行吊装作业时,桅杆的组对、制作、安装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见桅杆计算书及施工图纸。

9.30利用厂房混凝土立柱做受力锚点时要尽可能系在根部,并且要加垫木保护。

9.31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吊装方法和工程内容,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9.3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

9.3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清理,清除障碍物,以利操作。

9.34施工中凡参加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操作时佩戴安全带,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应有保险绳防止脱手坠落。不准随意往下抛掷物件和工具。

9.35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9.36带电的电焊线和电线要远离钢丝绳,带电线路距钢丝绳应保持2米以上或设有保护架,

电焊线在地面上与钢丝绳交叉时应隔开,严禁接触。

9.37严禁在风力大于或等于五级时吊装作业,设备吊装不得在雨雪天气中进行。

9.38吊装前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共同进行全面检查。

9.39在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检查各部受力情况,如一切正常,才能进行正式吊装。

9.40吊装时,整个现场由总指挥调配,各岗位分指挥应正确执行总指挥的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准确,并对自己负责的范围内负有责任。

9.41在吊装过程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

9.42在整个吊装施工中,要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离开工作岗

9.43在吊装过程中,未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不得在起吊重物下或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过。

9.44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有人随同吊重物件或机具升降,如在特殊情况需随同时,

9.45吊装施工现场,应设有专区派员警戒,非本工程施工人员严禁进行进入。

9.46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重物长时间呈悬空状态。

9.47一旦起吊施工发生事故时,除抢救、报告外,各操作岗位应坚守岗位,严格保持现场秩序,并做好记录,以便分析原因。

10机索具安全质量技术要求

10.1凡用该吊装工程的机索具,应分类按要求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新、明确,无有效标识的起重机具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10.2所有滑车安装前必须清洗检查、转动部分应灵活,且润滑良好。

10.3高空使用带钩及开口滑车,要防止滑车受力偏心。

10.4固定滑车绳扣要位于滑车吊梁中间,防止滑车受力偏心。

10.5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承距不得小于轮距直径的5倍。

10.6所有卸扣应吨位明确,吊轴应配合良好,固定螺母应手动旋入,严禁强力装配。

10.7使用时,卸扣的螺帽或轴螺纹部分应拧紧,螺纹部分应于稍加润滑油。

10.8严禁使用标志不清的绳卡。

10.9绳头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0.9.2对直径21.5钢丝绳,绳卡不得小于4个

10.9.3对于直径26的钢丝绳绳卡不得小于5个。

10.10所有钢丝绳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来源质量证明文件。吊装前应检查钢丝绳不得有断股、焊接火花相碰的痕迹。对来源不明的要进行质量认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10.11钢丝绳排列应平整,不得互相重叠挤压,股间长度要松紧一致。

10.12钢丝绳不得与工件或建筑物的棱角直接接触。与动力线交汇附近应设保护套管,拖拉绳中点应设明显标记,以便测量挠度。

10.13严禁履带车辆碾压钢丝绳及焊把线电击钢丝绳。

10.14设备运输通道搭设应用的各种材料必须有材料合格证,应符合技术要求。

10.15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脚手架管搭设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10.16设备卸车和上排运输,应作好设备成品保护。

10.17卷扬机操作人员迎面视线应无障碍,确保眼看、耳听的可靠环境。

11吸收塔组装、运输要求

JB/T 13908-2020 智能四辊卷板机.pdf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厂区内地理条件,按先主体后附属,先预制后安装、两个塔同时依次进行。

11.2组装及运输要求

11.2.1按本工程现场情况设计的要求按顺序进行区域性的施工,为确保塔设备其原有特性,按我公司编制,经业主(监理)审定通过的组对、吊装方案进行施工作业。

11.2.2按招标文件精神,吸收塔主体采用汽车起重机倒装法进行组对安装。详细、全面的施工技术要求,按中标后的组装及吊装实施细则进行施工。

11.2.3部件的厂内二次运输淤泥基础换填片石专项施工方案,按指定的要求路线采用载重汽车和拖排滚运(若有必要)交叉进行。确保现场施工就重避轻,有条不紊。

13施工消耗部分材料计划

吸收塔制造安装控制质量计划(中标后见QC部具体实施计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