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检修施工工艺

发电机检修施工工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75.6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发电机检修施工工艺

1 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1.l 本规程仅适用于大广坝水电厂发电机(电气部分)的检修(扩大性大修、大修、中修。 小修及维护)。 1.2本标准规定了大广坝水电厂发电机的检修周期、检修项目、检修质量标准及检修工艺等内容。 1.3 发电机(电气检修)人员应通过熟悉本规程,了解发电机电气部分检修工艺。

2 引用标准 2.l《电力工业技术法规》。 2.2《发电厂检修规程(SD203—87)》。 2.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88)》。 2。4《SF60-28/6400发电机安装技术规程》(东方电机厂)。

3 总则 3.l 发电厂应做好以下检修管理的基础工作。 3.1.1 立设备缺陷管理台帐,设备检修原始资料台帐,设备异动、技术改造管理台帐, 备品备件管理台帐等。 3.1.2 小修后一星期内整理编号写出小修报告并交分场审批,大修后两星期内整理写出大修报告并交总工程师审批。 3.2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加强质量管理。 3.3 学习应用先进的工艺和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检查质量,缩短检查工期。 3.4 节约原材料,加强对检修工具、机具、仪器的管理。 3.5 文明施工,搞好安全工作。

4 检修周期、检修项目与质量标准 4.l 检修周期与检修工期 4.1.l 一般情况下发电机的检修周期与检修工期按表1的规定执行。

4.1.2 对于表1规定的执行,可根据发电机不同技术状态区别对待,需要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参照《发电厂检修规程》第2.1.2条执行。 4.2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4.2.1 大修前由分场、班组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4.2.2 根据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以及大修中所需要的技术改造项目来确定大修工作进度表,并且拆除检修设备后,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查。 4.2.3 根据年度大修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计划大修所需的材料、工具、备品配件和 测量仪器。 4.2.4 在大修中备品配件、专用工具需要加工的要提出加工计划和绘制加工图纸。 4.2.5 清扫及修理待用的设备及专用工具、仪器仪表。 4.2.6 准备历次技术资料,记录本以备现场进行比较。 4.2.7 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工艺规程(包括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的分析、判断 和处理方法)的学习。 4.2.8 制定检修项目和检修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检修消除缺陷,从而达到一类设备的目的。 4.2.9 分解检修前需要对部件做好记号,以便于修后对号安装,使技术数据稳定不变。 4.2.10 采取有效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损坏设备和发生人身事故。 4.3 检修项目和质量标准

4.3.l 拆装工作 4.3.1.l 拆装工作要求有标记、记录,文明施工,不得损坏所拆部件并分类保管好。 4.3.1.2 特殊部件拆卸严格执行检修工艺标准。 4.3.1.3 装复工作要求准确无误,螺钉齐全,紧固可靠。 4.3.1.4 发电机内部检查、清扫,见下表一。

4.3.1.5 根据需要进行的工作,见下表二

4.3.1.6 滑环检修,见下表。

4.3.1.7 启动运行,见下表。

4. 3.1.8扩大性大修增加项目,见表下

4.3.2 小修与维护项目质量标准 4.3.2.1 小修项目与质量标准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指导手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督司组编2020年6月).pdf,见下表。 表六

4.3.2.2 维修项目与质量标准,见下表。

5 检修工艺 5.l 注意事项: 5.1.l 检修中应派专管员守住风洞门口。 5.2 拆开发电机层风洞上层盖板时,应有安全防护网并做好安全措施。 5.1.3 检修工作人员进人风洞时,应把身上所有携带的金属物品取下,放砚洞门口专管员妥善保管。 5.1.4 检修工作人员人风洞旱,所携带的检修工具,应在专管员那里注册。 5.l. 5工作人员不准穿带钉子的鞋进入风洞。 5.1.6 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风洞。 5.2 发电机内部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5.2.1 工作人员严禁在发电机内及风洞内吸烟。 5.2.2 工作人员在拆卸时,应做好标记。 5.2.3 使用工具中,如有断裂,应及时清理出来,以免遗落在机内。 5.2.4 在拆除废余的零件时,应妥善处理。 5.2.5 在发电机内,如果有必要在发电机定、转子上下端部同时工作,应做好防护措施。 5.2.6 在拆装时,应小心不要误碰发电机定、转子绝缘,以免降低绝缘电阻。 5. 2.7 定子线圈上端部及汇流环,在停止工作旱,应遮盖好。在工作时,有人行走时,要放铺垫一层羊毡或布垫。 5.2.8工作时所需易燃物品,要运离火源(酒精、汽油等),工作结束后,应把易燃物品撤离现场。 5.3 发电机风洞内焊接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5.3.l 焊接之前应开工作票,并专设消防员以免发生火灾。 5.3.2 焊接现场应清理好,并备好消防用具。 5.3.3 焊接时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戴好手套、护目眼镜、脚盖。 5.3.4 在定子、转子焊接时应做好字子、转子绝缘防护工作。 5.3.5 焊接时,易燃物品要运离现场。 5.3.6 焊接时,电源线应选择足够导电面积。 5.2.7 在转子上焊接时,地线必须接在焊件上。 5. 3.8 接头焊接时,应做好绝缘隔热防护,防止接头的液态残余料和在接头焊后清理提金属粉沫以及冷却水进人定子铁燕线棒绝缘中的保护措施。 5.4 喷漆时的防火和使用有毒溶剂。如“甲綦、四氧化碳时的防毒措施。 5.4.l 喷漆时现场应备好防火用具,并设有消防工作人员。 5、4.2 喷漆时现场应切断电源,使用手电筒作为照明。 5.4.3 使用有毒的溶剂时,应戴防毒面具,并巨轮流作业,休息时应离开现场。 5.4.4 应在现场装设通风措施。 5.4.5 放置久的绝缘材料,应经过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以免放入变质。 5.5 拆装工作 5.5.l 滑环拆装 5.5.1.1 拆卸前应从刷握中取出电刷。 5.5. 1.2 吊出上机架前,应拆开励磁引线,在拆线前应作好标记。 5.5.1.3 拆卸滑环时,要做好标记。 5.5. 2 转子入线的拆装: 拆卸时要做好标记,并用包扎好接线头,以免磨损造成接触不良;安装时要按标记回装, 锁片要锁牢,引入线绝缘符合规范。 定子上下部际加环形盖板。 拆卸时要注意:严禁损伤线棒绝缘,绑绳要清扫干净,安装时位置要正确,绑孔要牢固,绑绳表面要涂刷树脂胶。 5.5.4 吊装滑环,发电机转子或磁极等绝缘部件时,电气一班应派人监护。 5. 6 发电机内部线圈的检查和清扫。 5. 6.l 检查定子线圈的上下端部。 5. 6.1.l 接头五氧绝缘盒应无松动,环氧填充物应无裂纹,无严重裂纹。 5. 6.1.2 过桥接头绝缘应无裂纹或过热现象,外表漆层不应严重裂纹。 5. 6.2 检查线圈弯接部分 5. 6. 2.l 检查线圈弯接部分(特别是适形毡、热块支持环夹缝处),有无电晕放电痕迹,电晕粉末应擦拭,并按防晕要求涂刷半导体,漆绝缘漆。 5.6.2.2 检查线圈弯接以及支持环绝缘有无损伤、老化。 5.6.2.3 检查端部垫块绑孔是否紧固。 5.6.3 检查定子线圈槽口 5.6.3.1 检查定子线圈在上下槽口处有无硅钢片割破或磨损绝缘,槽上部位有无电腐蚀粉尘。 5.6.3.2 检查定干线圈槽口楔子有无跃起或脱落,楔下垫条有无上下串动。 5. 6.4 检查定子铁芯齿部 5.6.4.l 检查定子铁芯齿部硅钢片有无松动,有轻微松动者,可加人绝缘垫楔经,由于松动而产生的锈粉应当清除。 5. 6.4.2 检查齿部硅钢片有无断裂,折断的硅钢片或边角应从机内清除,发现裂纹的硅钢片可焊在压指板上,以免运行中折断逸出。 5.6.4.3 检查压指有无松动、裂纹。松动应焊牢。 5.6.4.4 检查铁芯上下部有无局部过热变色现象。必要时做铁损试验。 5.6.5 检查定子铁芯、轭部: 从能观察到的部位检查铁芯、轭部的硅钢片有无松动、断裂现象。下层线棒有无磨卡,铁芯背面应保持清洁、于燥。 5. 6.6 检查磁极线圈及其接头 5.6.6.l 检查磁极线圈匝间绝缘有无干裂、脱落。 5.6.6.2 内、外两匝绝缘不应损伤、老化。 5. 6.6.3 检查内、外绝缘压板有无损伤。 5. 6.6.4 磁胡接头软钢片不应断裂,连接螺丝钉不应松动。 5. 6. 6.5 磁极接头不应有过热。 5.6.7 检查阻尼及其接头。 5. 6.7.l 检查阻尼环有无断裂,如轻微裂纹可在两端打冲眼阻止其发展,裂纹深度大于时应用银焊(或铜焊)补接。 5.6.7.2 检查阻尼级无松动。 5.6.7.3 检查阻尼环软接头有无断裂、松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5.6.8 检查转子引入线。 5.6.8.1 检查引入线绝缘不应干枯,过热及碎裂。 5. 6.8.2 检查引入有无磨卡。 5. 6.8.3 弓1人线伸缩软接不应断裂。 5. 6. 8. 4 检查引入线固定是否牢固。 5. 6. 8. 5 引入线至滑环的连接处接触是否良好及牢固。 5. 6. 9 检查汇流环及引线。 5. 6.9.l 检查汇流环、引出线及其接头有无损伤及电晕现象。 5.6.9.2 检查汇流环、引出线及其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5. 6.9.3 检查汇流环支架绝缘有无损伤、过热现象,支架不应松动。 5.6.9.4 检查汇流环引入线绝缘有无损伤及电晕现象。 5.6.10 检查中生点 5. 6.10.l 检查中性点连接螺栓应紧固。 5. 6.10.2 中性点隔垫应无松动现象。 5.6.10.3 中性点接地线应接触良好。 5. 6.10.4 中性点接头应无过热现象。 5.6.11 检查上机架上励磁电缆接头: 检查励磁电缆及接头无过热现象,绝缘合格无老化现象,螺丝有无松动。 5.6 .12 检查高压油泵电动机 5. 6.12.l 检查高压油泵电动机有无磨卡现象。 5.6. 12. 2 检查高社汪泵电动机电源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5.6.12.3 检查高压油泵电动机电缆无干枯绝缘良好。 5.6.13 检修后的清扫,检查。 5.6 13.l 小修或大修时应使用干净的破布或毛刷彻底清扫线圈上下端部。 5.6.13.2 扩大性大修后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定子、转子。 5.6.13.3 定子线圈及铁芯有大量油垢影响冷却或绝缘电阻时,应用带清洗剂清扫干净。 5.6.13.4 开机前应彻底清扫、检查,并拉通发电机空气间隙。 5.6.14 必要时检查定子内膛。 5.6.14.l 必要时吊出两个磁极,盘车检查定子内膛。 5.6.14.2 检查通风沟处有无杂物,线圈绝缘有无膨胀、磨损。 5.6.14.3 检查铁芯的硅钢片有无过热、断裂现象,通风小隔片有无松动。 5.6.14.4 检查并打紧槽楔。 5.6.14.5 清扫铁芯表面及铁芯通风沟和槽。 5.7 定子接头重焊工艺。 5.7.l 下列情况之一者,定子接头应重新焊接。 5.7.1.l 焊接头直流电阻测试不合格者。 5.7.1.2 更动线棒而断开的接头。 5.7.1.3 接头检查有过热者或流胶者。 5.7.1.4 焊接头虚焊。 5.7.2接头重焊的工序。 5.7.2.1 剥接头绝缘。 5.7.2.2 切割接头。 5.7.2.3 清理、整形,装连接板。 5.7.2.4 焊接接头。 5.7.2.5 修整检查。 5·7.2.6 恢复绝缘。 5·7.3 剥绝缘。 5.7.3.l 普通头绝缘为酚醛玻璃纤维压制绝缘盒灌环氧胶;要求在退扛盒时,注意不要使线棒受力过大。 5.7.3.2 剥绝缘时不应损伤铜线,原线棒绝缘及附近绝缘。 5.7.3.3 接头绝缘应剥尽。 5.7.4 焊开上下端普遍接头。 5.7.4.l 焊开接头用FH型快速铜焊机或中频焊机加热。 5.7.4.2 线缝及附近绝缘处应堵好石棉布、石棉板。 5.7.4.3 焊料熔化后,退出连接板,并将铜线上的焊料清除干净。 5.7.4.4 加热时应注意,不得将铜线溶化。 5.7.5 焊开大小过桥及引线接头与焊开普通接头相同,注意不得损伤其它部分绝缘。 5.7.6 接头清理及更换连接板。 5.7.6.l 用细砂布及铜刷清理连接板接触面和线棒接头表面的氧化至光亮程度。 5.7.6.2 对损坏的连接板,应予以更换。 5.7.7 普通接头整形。 5.7.7.l 用整形工具将上下层线棒整直,对正。 5.7.7.2 接头间隔距离尽量均匀(公差smrn)且不歪扭,装连接板后无明显间隙。 5.7.7.3 在整形过程中,要注意线棒端部不能受力过大,不能损坏端部绝缘。 5.7.8 大、小过桥及引线头整形。 5.7.8.l 小过桥整形同普通接头。 5.7.8.2 大过桥应按规定形状整形,锯齐。 5.7.8.3 引线连接板与汇流铜环的装配间隙<0.Zmm。 5.7.9 接头整形后经验收合格方可焊接。 5.7.10 焊接要求 5.7.10.1作人员应熟悉及掌握焊接工艺,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5.7.10.2 焊接羊应对焊机及试件进行试焊。 5.7.10.3 线棒上下端部用石棉布,石棉板等做好绝缘隔垫防护,防止高温烧伤绝缘, 5.7.10.4 上端部要注意防止在加热焊接过程中,液态残余焊料和焊后清理金属粉末以及冷却水进人定子铁芯或线棒绝缘中。 5.7.10.5 用酒精或丙酮擦拭,清理焊接面。 5.7.10.6 将焊片垫人并头连接板与线棒接头间的规定部位。用C形夹卡紧,防止脱落。 先焊上层线棒接头,后焊下层接头。 5.7.10.7 通电加热使工件达到焊接温度时,焊缝中的焊片开始溶化,此时注意使焊缝维持很小的间隙,以免液态焊料大量流失。 5.7.10.8 在焊片开始溶化时,用焊丝向焊缝处或线棒接头原封焊的胶间填补焊料,至充满无间隙为止,然后停掉电源自然冷却。 5.7.10.9 在停掉电源后的短时间内再次向焊缝处或胶线间填加焊料,如果有过量的残余焊料存在时,应在焊料没有完全结晶情况下,用焊丝将过量的残余焊料拨掉。 5.7.11 接头焊接后的修整、清理和质量标准。 5.7.11.l 用板挫、砂布清除接头表面的残余焊料、焊瘤、毛刺及氧化物。使接头呈现光亮程序,然后用酒精或丙酮布擦洗干净。 5.7.11.2 焊接质量检查,以 5—10倍放大镜肉眼外观检查为准。所有焊缝表面全部充满焊料,焊缝表面光洁、平整,无气孔、裂纹,连接板与线棒接头间90度角焊缝处,焊料应自然形成月牙状。 5.7.11.3 总熔焊面积达 80%以上。 5.7.11.4 线棒绝缘不应有烧伤痕迹。 5.7.11.5 接头焊接需返修重焊者,焊接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7.12 嵌线前的准备工作。 5.7.12.1 槽口垫块,间隔块子及槽楔,绝缘盒等,在使用前需擦洗于净并支除潮气待用。 5.7.12.2 涤沦毛毡在使用前需用环氧浸渍处理,槽内用791,端部用浸793。 5.7.12.3 定间带,玻璃丝绳应用环氧胶浸泡。 5.7.12.4 做线圈的耐压和电晕试验。 5.7.12.5 划出线条中心,线和两端长度线,标出相应槽口部分的长度,控制槽口的位置。 5.7.12.6 对铁芯槽及通风沟用压缩空气清扫。检查铁芯槽有无毛刺等。 5.7.12.7 按定于绕组接线的展开图标出铁芯的槽数,并划出铁芯、齿的中心线。 5.7.13 端连接 5.7.13.1 焊好进行磨光处理。 5.7.13.2 绝缘处理将原有绝缘削成30mrn长的坡口,用甲条清洗,再涂固化胶841,用0.14 × 25环氧酮与马玻璃云母带 D606——l半叠包 13层,每层间均刷固化胶 841。 5.7.14 线条嵌装 5.7.14.l 下层线条嵌装 5.7.14.1.1 在槽底放上浸渍的 3 x 25 x 1720适形毛一层。 5.7.14.1.2 抬来线条,将线条中心线与铁芯中心线对齐,反线条推人槽内,用橡皮锤打击。 5.7.14.1.3 将线棒校正与厂家一致。 5.7.14.1.4 垫上假线棒、垫条,用六只压紧工具压紧48小时。 5.7.14.1.5 端部绑孔。 a.槽口垫块与线棒接触部分垫以浸渍后的 δ>=3毛毡,0.3×25于纬玻璃纤维带绑孔,垫块放置位置与厂家一致。 b.间隔块用浸渍后的 3 × 30 × 105适形毛毡与线棒隔开,用 0.3 × 25王纬玻璃纤维带绑孔。 5.7.14.l.6 线棒与糟壁间隙δ>=0.3mm,长度>=100㎜时,用 0.5 × 100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P332劈开配塞。 5.7. 14.1.7 下层线棒试验应合格。 5.7.14.1.8 下层嵌线各项做完成后,用环氧酯红瓷漆162对两端喷漆;。 5.7.14.2 上层线条嵌装。 5.7.14.2.1 上下层线条部用ф20,ф40玻璃丝绳(没渍后)隔开。 5.7.14.2.2 上下层线条间垫以 3 × 25 ×1720适形毛毡和 0. 5×25 × 860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P332。 5.7.14.2.3 嵌线过程中应注意:端部整形,使上下层的并头对正。 5.7.15 注意事项 5.7.15.l 在嵌线过程中严防卡坏线条绝缘。 5.7.15.2 下层线棒端部喷漆时铁喷到铁芯上。 5.7.16 槽楔打入 5.7.16.l 槽楔打入前先垫 2 × 25× 860低电阻硅橡胶和 0.5 × 25 × 860环氧半导体玻璃布板P332。 5.7.16.2 槽楔从下向上打,槽楔端部与厂家平齐,上下端部两根槽楔应无空隙,其余各槽楔有空隙的长度不应超过整根槽楔长度的1/3。 5.7.16.3 槽楔缺口应与铁芯通风沟一致,槽楔表面不得高于铁芯内园表面。 5.7.16.4 用浸渍后的 ф2涤沦玻璃丝绳将槽楔下端头绑牢并与厂家一致。 5.7.16.5 上层线条耐压。 5.7.17 线圈接头焊接。 5.7.17.l 本线圈接头采用并头片板接。 5.7.17.2 用酒精和甲素清洗线棒端头,连接板应无裂纹缺陷,并用酒精清洗干净。 5.7.17.3 在线圈接头两侧放置并头片,并头片与线圈端头间夹入一存0.2的фHLAgCu80—5银焊片,用夹子临时夹住固定。 5.7.17.4 用铜焊机夹钳紧并头片,按铜焊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焊接,为防止线圈绝缘损伤,焊接时必须用冷却钳夹住线棒端头附近的绝缘部分,焊接好后,该夹钳需待并头部位温度降至130度左右方可切除

5.7.17.5 并接焊接时,用 ф3HLAgCus80—5银铜焊条在焊缝周围补焊,补焊好后再保持几分钟,待焊接接头冷却牢固后方可松动电极板。 5.7.18 线圈接头绝缘盒套装。 5.7.18.1 绝缘盒套人前应彻底清理接头,检查绝缘盒有无裂纹、气泡,并在绝缘盒外面糊一层纸,防止填充环氧胶时粘在绝缘盒外表面上。 5.7.18.2 绝级盒套人后与线棒端绝缘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长度不够时可用0.14 ×25环氧桐马玻璃粉云母带606—l预先加包接长。 5.7.18.3 浇灌上端绝缘盒内环氧胶时,应有效的防堵漏措施。浇灌时先从盒浇灌孔中注入一薄层固化时间短的环氧胶,待其固化后,再将环氧胶缓缓灌满绝缘盒,填料固化后再去封堵物,清理接头周围残留物。 5.7.18.4 下端绝缘盒套人时,先在盒内盛适量的环氧胶,用一简便的支架支持,调整到所需高度,用木塞块调整相邻绝缘盒间的距离,尽量做到相等,而后将环氧灌人周化后撤 去绝缘盒支架和木塞。 5.7.18.5 绝缘盒内填充胶固化收缩后低于盒表面1.5mm以上者补充填满。 5.7.19 汇流排及极间连接安装。 5.7.19.l 从最下一层铜排开始安装,铜环与铜环及引出线之间,采用对接银焊,线棒与引出线及跨接线之间,采用钢板搭接银焊,焊接时需采用保护和隔热措施。 5.7.19.2 各引线头与线棒银焊后,先围 4层0.25环氧二萘醚玻璃粉云母箔 540-1,再半又叠包 10层 0.14 × 25环氧铜马玻璃粉云母带 D606—1,最后外半叠包一层 0.5 X 25无碱玻璃纤维带100,每层刷固化胶841。 5.7.19.3 引线、引线头与铜环及铜环银焊后,先半叠包 15层 0.14 × 25环氧铜马玻璃粉云母带D606—1,再半叠包一层0.1× 25无碱玻璃纤维无碱带100,每层间刷固化胶841。 5.7.19.4 极间连接线在绝缘盒套入后进行。 5.7.20 定子干燥,耐压及喷漆。 5.7.20.l 在定子线圈端部周围上均匀布置8支温度计。 5.7.20.2 在定子上面四周覆盖蓬布保温。 5.7.20.3 用直流焊机对三相线圈通人直流电流,调节电流,保持温升不大于5度/h,干焊时最高温度不超过70度(酒精温度计读数)。 5.7.20.4 每小时用2500兆欧表测量线圈绝缘电阻一次,当满足下列条件可停止干燥。 5.7.20.4.l 定子每相对地绝缘电阻在换算至100度时大于1.5兆欧。 5.7.20.4.2 在40度以下时测量得的吸收比大于1,6。 5.7.20.4.3 绝缘电阻稳定时间达8小时。 5.7.20.5 耐压合格后,喷环氧酯红瓷漆162。 5.8 重新打紧定子槽楔。 5.8.l 定子槽楔有下达情况之一者,应重新打紧。 5.8.1.l 每槽有l/3槽楔松动者,全槽重打。 5.8.1.2 每槽下部三节松动者。 5.8.1.3 每槽上部二节松动者。 5.8.2 退出槽楔。 5.8.2.l 退出槽楔时不应损伤铁芯及线圈。 5.8.2.2 取出旧半导体垫条或保护垫条波纹弹簧,但不得损坏线圈,取出后检查铁沟及线圈表面,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5.8,2.3 清扫线槽。 5.8.3 打紧槽楔。 5.8.3.l 槽楔及楔下垫条应予先在温度70-80度下烘干一昼夜以上。 5.8.3.2 打紧槽楔不应损坏铁芯及线圈。 5.8.4 质量标准 5.8.4.l 槽楔通风槽方向正确,通风槽与铁芯通风沟的中心对齐,偏差不大于 3㎜,槽楔表面不得高出铁芯的内表面。两槽楔端头间隙不大于2mm。 5.8.4.2 上下端槽楔及垫条伸出铁芯,槽口的长度符合要求,相互高低差不大于 5mm,下端槽楔绑扎紧固,外观整齐。 5.8.4.3 楔下垫条应垫得紧实,均匀,不重迭。 5.8.4.4 用小于0.5磅的手锤或相应的铁具轻轻敲击槽楔,上下端两块槽楔应无应空声(100%紧),中间槽楔有空声处不允许超过槽楔长度的1/3(70%紧)。 5.9 更换定子线棒。 5.9.l 更换线棒的原则。 5.9.1,l 运行中击空的线棒,其击穿点在槽内或槽口附近者。 5.9.1.2 预防性试验击穿,其击穿部分同上者。 5.9.l.3 主绝缘有明显损伤,尚未击穿,大修有条件更换者。 5.9.2 击穿点及主绝缘严重操作处在槽口外距离槽口 100mm以上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更换线棒进行局部处理,将击穿部位绝缘削成坡口,其工艺与标准同过桥包扎。 5.9.3 更换线棒的工序。 5.9.3.l 准备工作。 5.9.3.2 吊磁极(非扩大性检修时)。 5.9.3.3 除去接头绝缘,焊开接头。 5.9.3.4 割除端部绑绳,取出垫块或适形毡。 5.9.3.5 退出槽楔。 5.9.3.6 取出上层线棒。 5.9.3.7 取出下层线棒。 5.9.3.8 下线准备。 5.9.3.9 下入下层线棒。 5.9.3.10 下入上层线棒。 5.9.3.11 灯槽楔。 5.9.3.12 焊接头。 5.9.3.13 接头绝缘。 5.9.3.14 准备工作。 5.9.4 准备工作 5.9.4.l 施工现场的准备,包括工作照明,烘干室,工具材料旋转等,要求清洁,无磕碰可能处。 5.9.4.2 各种装置性材料需认真清点,其型号规格尺寸、质量应符合要求。 5.9.4.3 各种漆、胶、树脂、固化剂、催化剂、加速剂等,应认真检查并标兴高采烈明显的标记,使用前要做各种配方,配比的验证。 5.9.4.4 需用的槽楔、垫条、垫块在使用前均需进行烘干。 5.9.4.5 定向玻璃丝绑带应在温度200度以下进行脱蜡处理。 5.9.4.6 准备工具及其它材料,各种工具应符合要求。 5.9.5 吊磁极 5.9.5.l 在不吊转子的非扩大性大修中,要更换线棒必须先吊磁极,根据所拨线棒的根数,决定吊出磁极的个数。 5.9.5.2 拨磁极由发电机班及起重班担任,阻尼环接头及磁极接头拆卸。 5.9.5.3 拨磁极时,应在所拨磁极附近的定子线圈上端盖上毛毡,以保护线圈。 5.9.6 割除端部绑孔,取出整块或适形毡块。 5.9.6.l 端部垫块或适形毡块均应割除绑绳后取下。 5.9.6.2 当垫块因线棒夹紧不易取出时,可用木楔稍稍撑开线棒夹缝。 5.9.6.3 施工中不应损伤线棒绝缘。 5.9.7 取出上层线棒。 5.9.7.l 在线棒上下槽口处系上抬绳(尼龙绳或胶丝绳)。 5.9.7.2 将抬杆穿入绳中,并弯在铁芯上,上下一起用力向槽外抬线,同时在上下端部用橡皮锤击使其振动易抬出。 5.9.7.3 若线棒在槽内过紧时,应在中间通风沟处多系绳抬,以免抬弯线棒。 5.9.8 取出下层线棒 5.9.8.l 取出的上层线棒应作好标志,以便下线时复位。 5.9.8.2 上层线棒取出后,取出层间垫条,并检查有无测温元件,如有应妥善放置,以便下线时按要求复位。 5.9.8.3 按取出上层线棒的方法,取出下层线棒。 5.9.9 取出线棒注意的事项 5.9.9.l 拨线棒时,上端工作人员应注意,不得将抬杠、橡皮锤等掉下,以免打伤下部的工作人员,下部的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5.9.9.2 取出线棒后,应注意保护故障点,以便研究和记录。 5.9.9.3 应保持拨出的非故障线棒完好无损。 5,9.9.4 线棒拨出时,要防止线棒掉下损坏或打伤人。 5.9.9.5 上层线棒拨出后,检查下层线棒有无偏卡,绝缘有无损坏,腐蚀小洞有无放电的现象。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并进行适应的处理。 5.10 磁极接头处理 5.10.1 磁极软接头有下列情况者须重新处理。 5.10.1.1 吊磁极时。 5.10.1.2 接触电阻不合格。 5.10.1.3 软接头损伤,使导电载面积减少10%以上者。 5.10.2 处理工序 5.10.2.1 拆卸上下部阻尼环软接头。 5.10.2.2 拆卸磁极软接头。 5.10.2.3 接头清理整形。 5.10.2.4 安装磁极软接头。 5.10.2.5 安装阻尼环软接头。 5.10.3 折装阻尼环软接头 5.10.3.1 拆卸前应用钢字码打上标号,以便原样复位。 5.10.3.2 安装前应整形,处理好接触面,检查螺丝、锁片有无损坏,损坏的应更换。 5.10.3.3 安装时应使螺丝紧固,用0.05㎜塞尺检查,通过长度不应超过4㎜。 5.10.3.4 锁片应紧固,不松动。 5.10.4 拆卸磁极接头 5.10.4.l 拆卸磁极软接头时应做好记录,以便复位。 5.10.4.2 整好形,处理好接触面。 5.10.5 安装接头 5.10.5.1 软接头接触面与磁极接触面接触良好,螺丝紧固。 5.10.5.2 用0.05mm塞尺检查,通过长度不超过6㎜。 5.10.5.3 锁片应锁牢固。 5.10.5.4 接触电阻合格。 5.10.6 引入线头 5.10.6.1引入线接头及引入线与磁极线圈接头应接触良好。 5.10.6.2 螺丝紧固,锁片锁定牢固。 5.10.6.3 接触电阻合格。 5.10.6.4 引入线固定,绝缘板无松动现象。 5.10.6.5 引接接头处绝缘包扎紧实。 5.10.6.6 引线与磁极线圈连接处压板无松动现象。 5.11 磁极分解检修 5.11.1 磁极有下列情况须分解检修。 5.11.1.l 磁极主绝缘不良。 5.11.1.2 磁极线圈匝间短路。 5.11.1.3 磁极接头需要更换或重焊。 5.11.2 检修工序 5.11.2.l 线圈与铁芯分离。 5.11.2.2 铁芯及线圈清扫、检查。 5.11.2.3 修理主绝缘,匝间绝缘或更换接头。 5.11.2.4 线圈与铁芯组装。 5.11.3 吊拨、分解、组装、安装磁极的工作由机修分场负责,卷线班派人监护以免损伤绝缘。 5.11.4 在分解磁极过程中,应注意主绝缘、铜线及绝缘垫圈不得损坏。 5.11.5 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磁极铁芯及线圈,清除尘垢。 5.11.6 主绝缘损坏后,应将损坏处清理干净,按厂家规范用环氧树胶补,处理后的新绝缘应与老绝缘厚度相同。 5.11.7 磁极匝间短路时,应用特制工具将线圈撬起,清理于净故障点,按图纸要求重包绝级。 5.11.8 更换接头时,应在接头周围包上石棉布,用氧焊加温取下接头,焊上新接头后,包好接头绝缘。 5.11.9 磁极及线圈与铁芯组装。 5.11.9.1 清扫、检查铁芯。线圈及绝缘垫圈,垫圈表面,接触面及缝隙应用五氧胶涂刷或塞填。 5.11.9.2 组装磁极应注意铁芯与线圈号码相符,上下端对应正确,磁极内外接头位置正确。 5.11.9.3 磁极组装后,在铁芯与线圈上下端应打入绝缘楔,要求紧固。接头高低不符合时,可调整上下端间隙,并用浸过环氧树胶的涤纶及环脂将缝隙堵塞。 5.11.9.4 阻尼环接头的接触面,用 0.仍毫米塞尺检查,塞尺深度不应超过 4mm。 5.11.9.5 磁极检修后,应进行匝间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吊入转子安装。 5.12 滑环检修 5.12.1 清扫滑环,用压缩空气或吹风机吹去碳粉、灰尘;用白布情擦绝缘柱,油垢较多时,要用汽油或专用清洗剂清擦。 5.12.1.1 滑环表面不尖有麻点或四沟,当沟深大于0.5mm,且运行中电刷冒火或出现响声无法消除时,应车削或研磨滑环(由机修负责)。 5.12.1.2 刷架、刷握及绝缘支柱应完好,刷握应垂直对正滑环。 5.12.1.3 电缆及引线应完好,接头应紧固,电缆及引线损坏者应予以包扎修理。 5.12.1.4 刷握固定螺丝应紧固,弹簧无过热现象。 5.12.3 更换电刷 5.12.3.1 每个电刷有l/4刷辫官股或电刷长度小于原长度的1/3时,应更换新电刷。 5.12.3.2 每次更换电刷的数量,不应超过每个滑环电刷总数的1/3,待新电刷磨合后,再更换其它电刷。 5.12.3.3 新电刷安装后,与滑环的接触面积应达到3/4以上。 5.12.3.4 电刷与刷握内壁四周应有0.l-0.2㎜的间隙。 5.12.3.5 同一滑环应用同一牌号电刷,使用新牌号需经研究后由总工程师批准。 5.12.3.6 弹簧应安装牢靠,并不与刷辫磨卡。 5.13 启动试运行 5.13.1征约后动的有彻好如下检查。 5.13.1.1发电机内应无无遗物。 5.13.1.2 拉通发电机空气间隙。 5.13.1.3 机内清洁,风洞内照明完好,加热器及回路完好,通电试验正常。 5.13.2 机组启动后检查。 5.13.2.l 开机时风洞内倾听有无异音。 5.13.2.2 带负荷和甩负荷机内各部应检查有无异常。 6 小修与维护 6.l 小修 6.1.l 小修前一天,检修班组在提交第一种工作票时,应与运行联系,尽量使要检修的机组处于备用状态八小时以上,以降低机内温度,为工作人员进入机内检修创造良好的工作现场。 6,1.2 打开上机架盖板一、二处,使机内、风洞有良好通风环境。 6.1.3 发电机内部检查。 6.1.3.l 检查定子线圈绝缘有无过热现象,损伤或裂纹。 6.1.3.2 检查线圈端部是否发生变形。 6,1.3.3 检查端箍的绑扎是否发生松动。 6.1.3.4 检查槽楔是否发生松动。 6、1.3.5 线圈绝缘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修理。 6.2 定子铁芯通风沟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6.3 检查齿压板与铁芯有无松动。 6.4 检查转子引入线及固定情况。 6.5 检查引出线、汇流环有无损伤过热及电晕现象,清扫绝缘支持板。 6.6 检查中性点的接头有无过热、松动和连接是否牢固。 6.7 检查发电机出口、中性点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绝缘。 6.8 检查励磁引线是否过热。 6.9 清扫定子线圈上下端部。 6.10 转子维护。 6.10.l 通常转子应每检修一次。 6.10.2 检修时应检查转子上零件的固定情况,仔细检查上下风扇有启变形及损伤。 6.10.3 检查磁极键是否松动。 6.10.4 检查制动环的磨擦面是否有损伤。 6.10.5 检查转子绝级电阻。如果绝级电阻低于0.5兆欧,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6.11 集电环和电刷维护。 6.11.l 集电环外表面应保持干净、无油、无灰尘,如果出现团圆、粗糙或烧灼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6.11.2 电刷的弹簧应仔细调整压力,电刷的压力为130-170克每平方厘米,可采用平衡弹簧来测量。 6.11.3 电刷应在刷盒内自由移动,同时必须保持干净,以免电刷产生火花。 6.11.4 为了避免电刷下产生火花,集电环应该不偏心,因此发电机的振动摆度应在允许范围内。 6.11.5 为了避免集电环不均匀磨损,应定期倒换集电环的极性。 6.11.6 更换新电刷时,应用相同牌号和尺寸的电刷。 6.11.7 更换新电刷时,应用细砂布来回在电刷和集电环表面研磨,使电刷磨弧状,以便与集电环表面的接触面积不大于电刷载面积的 85%以上。 6.11.8调刷握时,注意观察刷盒底边离集电环表面应有2—4㎜的间隙。 6.11.9 集电环应定期检查绝缘电阻,其测量值应符合安装规程规定。 6.11.10 各电刷的电流分担是否均匀,有无过热现象。 6.11.11 滑环表面应无变色,过热现象。 6.12 发电机风洞巡回检查注意的事项。 6.12.l 进入风洞应脱帽,将衣袋内的物品取出放在风洞外面。注意其它物件不要被冷却循环空气抽入机内,并随手关门防止他人误入。 6.12.2 巡回时,风洞照明应充足,并持手电辅助照明。 6.12.3 风洞巡回时,不论机组是否转动,均不得触及定于及转子各部,并保持安全距离。 6.13 发电机巡回检查项目 6.13.l 风洞内照明是否完好。 6.13.2 倾听转动机组有无异音,鉴别周围气味是否正常。 6.13.3 观察发电机中性点接头,引出线接头及绝缘情况,在观察时要注意安全距离。 7 试验项目 发电机大修时试验,可分大修前,大修中,大修后三个阶段进行。其试验项目如下: 7.1 大修前的试验 7.1.l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 7.l.2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7.1.3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泄漏电流。 7.1.4 发电机定、转子的交流耐压。 7.2 大修中的试验 大修过程中,吊转子磁极检查或更换线棒时的试验。 7.2.l 测量磁极的交流阻抗。 7.2.2 测量磁极的绝缘电阻。 7.2.3 磁极的交流耐压。 7.2.4 测量定子线棒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7.2.5 定子线棒的交流耐压。 7.3 大修后的试验 7.3.l 测量发电机定于绕组直流电阻(更换定子线棒时) 7.3.2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其它指数。 7.3.3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泄漏电流。 7.3.4 发电机定、转子做交流耐压。 7.3.5 发电机的空载试验,短路试验。 7.3.6 发电机的轴电压、电流测量。 7.3.7 发电机空转时的感应电压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