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1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连霍高速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5)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对环境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工程完工后,做好场地平整工作,整饰路容。

1、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保证环境资源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的根本。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本项目《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和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依据招标文件,建立管理体系,对我单位公路施工活动范围内环境予以认真保护。

2、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和自然环境保护特点,制定具体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并贯彻落实。

3、无条件地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和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某小区化粪池专项施工方案,积极改进环保、水保中存在的问题,文明施工。

4、借鉴我单位以往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5、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教育,提高全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6、工作安排时,永临结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7、加大奖罚力度,坚持“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

(三)、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建立专门机构,配齐专业人员。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齐专业管理人员。由专人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检查、督促各施工队依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杜绝污染。详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进场后,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及业主的文件要求,制定合理的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立环保、水保管理体系。详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框图》。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框图

(四)、建立各种环境保护制度

(3)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施工中实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任何违反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有关规定,都要严格追究责任,一查到底。

1、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③、防止土石方运输中的污染。

④、严防有害物质污染。

⑵、水土保持和废弃物处理

尽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在需要排水的开挖区内作业,根据实际情况或根据工程师的指示设置地表排水系统,有组织排除开挖积水。施工期间,施工场地的排水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避免积水或冲蚀,防止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a、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以及任何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的床底、沟底或堤岸、沟坡的土壤受到冲刷。

b、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中开挖或冲刷产生的材料在任何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中产生淤积。

c、开挖或填筑的土质路基边坡及时铺设草皮或其它类型的防护,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造成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减少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b、施工中废弃的易漂浮(如水泥袋、包装塑料薄模、包装纸箱等)物品,及时收集清理,防止随风飘扬,使自然环境不受侵害。

c、废渣的堆积和废弃不影响排灌系统与排灌设施。

④、取、弃土位置的控制和保护。

对工程取、弃土场地,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排水。若设计无防护的将边坡平整稳固、尽量平整造田,不在设计取土场地外取土,不向设计范围外的场地弃方。工程施工完成后,占用场地按原样恢复或种草,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砂石存放地的裸露土地按设计或地方政府要求种草或护砌,防止流失。

2、水和空气污染的预防措施

①、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施工废水:分别按有关要求沉淀、净化处理合格后,才允许排放,并不得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灌溉渠道和水库。

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设化粪池净化处理,符合标准后排放。对生产、生活废水,避免直接排入农田、沟渠和河流,防止对河流产生污染。

②、施工期间和完工之后,建筑场地、砂石料场地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对河道和溪流的侵蚀。

③、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堆放管理严格,防止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迳流排入地表及相应的水域造成污染。④、施工机械应防止漏油,或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⑵、空气污染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尘埃的监控和管理,在施工期间,对施工通道、施工场地洒水处理,使尘土飞扬减到最低程度。

②、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应予以覆盖或适当地洒水喷湿。这些材料在运输期间用帆布覆盖严密,载量适中,不超限运输。

③、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场、大型轧石场等的投料器均应有防尘设备。

④、施工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拌和设备有较好的密封。

⑤、对易挥发物品(如汽油等)的存放位置要安全可靠、密闭,使用时尽量缩短容器开启时间。并确保储、运不挥发、不泄露。

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根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对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的消声器加强维护保养,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

⑵、施工中,对混凝土拌和、钢筋加工、构件制作等比较集中和固定的机械设备作业场地,尽量选择避开人群密集的位置,实在难以避开时,高噪声的机械周围,搭建隔音屏障,阻止噪声传播。

⑶、轮流安排作业人员在高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给作业人员配备防噪音耳塞或其它防护用品。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缩短其劳动时间。

4、施工、临时驻地的环境管理

在施工中,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1、加强教育、提高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文物保护重大意义、文物保护知识方面的教育,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开工前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第十章工程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

工期目标:本段计划于开工日期2011年1月16日,实际开工日期2011年2月10日,2012年6月完成大、中桥结构物,2011年11月完成路基、涵洞、通道及天桥工程,整个项目于2012年12月27日完工。

质量目标:严格按施工规范组织施工,确保本工程达到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分项工程、分部及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100%。

安全目标:本段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测和预控,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消灭重伤及以上责任工伤事故,无等级火警,杜绝设备、交通重大、大事故,实现五大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全线文明样板工地。

成本降低目标:工、料、机不超出定额用量;降低水电能耗,工、料、机定额用量降低5%;施工总成本降低2%。

竣工文件编制:资料齐全、手续完备、内容详实、数据准确、规范、及时。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⑴质量工程师一票否决权:赋予质量工程师一票否决权的权利,充分发挥质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质量的监控作用,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质量工程师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上。

⑵采购定货的控制:把原材料质量控制在进货前,也是质量预控的一种措施,先看样品和成品质量说明书,符合质量要求的进货,如钢材,水泥,沥青等,不符合质量要求不进货,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工地。

⑶进库检验:对已进货的原材料进库前要查明是否有厂家产品合格证,无合格证的除自行检验外,还要求厂家补办产品合格证,作为质量依据,不合格产品,坚决退货。

⑷进库保管:凡进库的材料要分门别类按日期编号,按要求存放,易锈、怕潮、怕晒的材料应置于干燥库房。

⑸对当地砂石等材料,采购或开采前应经试验合格后再订货或开采。

2、保证按规范施工和自罚措施

⑴从教育抓起,提高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并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编写分项工程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有针对性下发各作业队,作为施工依据。

⑵参照设计图和下发的标准实行自检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把影响质量因素消灭在施工过程中,不符合标准的坚决返工。

⑶质量标准与经济效益挂钩,项目经理部组织质量、技术、计量、财务有关人员对完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的核查、验收,评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别按103%、98%和不计价处理,不合格的返工,返工后达到合格的按96%计价。

3、保证质量的监督措施

⑴内部质量监督,拟选派从事土木工程多年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经理部质量工程师,各施工队指定专人承担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给予他们权利,实行一票否决权。

⑵业主质量监理:内部技术质量专职人员,服从支持业主质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并提供方便,共同把好质量关。

⑶定期和不定期邀请质检部门来工地检查和指导质量工作。

4、保证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和提高质量措施

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组织机构与人员,明确各职能部门和职能人员在质量工作中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事事有人管,上下有人抓,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⑵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经理部所有人员上场后,根据其担任职务、职责范围,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风险金,如果质量不能按质量目标实现,则扣除其抵押金,并建立相应的执法检查制度。

⑶编制质量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

⑷每季定期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以百分制衡量工作标准,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标准、工作标准与奖金挂钩,工程质量标准与验工计价挂钩。

⑸按专业班组和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成立QC小组,开展活动,研究并提出改进工程质量的建议,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成果发布会。

⑹加强测量和试验工作管理,用全站仪进行全线的控制测量,并与相邻标段进行校核,结构物的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经两个以上人员复核,并换手测量。

项目经理部设立试验室,试验室按本段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相应试验计划,并按试验规程规定作好各项试验工作和质量检验工作,严格遵守试验员职责,指导督促施工队做好质量工作。

⑺加强计量工作管理,计量员严格计量工作制度,除了做好计量器具的检验与注册外,应到现场检查砼配合比及砼骨料的计量过程,未经计量的材料不允许拌和,未经计量员认可的计量器具不允许用于工程检测。

5、保证各个分项工程质量的特殊措施

⑴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殊性,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并展开活动,分析质量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⑵用质量预控法,从准备工作、技术交底、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整理等五个部分提出质量预控办法。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制作、安装、设备等几个方面编制因果分析图和对策表。

⑶坚持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凡自检和互检不合格的上道工序,不得移交给下道工序,只有返工合格后才能移交给下道工序。

⑷对于隐蔽工程按隐蔽工程验收办法执行。

二期:二期通道、天桥施工时从已修建好的一期通道、天桥通行。

本工程为在老路南侧进行加宽改造,新路基施工时,须将老路基边坡清表后开挖台阶,使之与新路基相连;此外,路面施工时老路左侧防撞护栏须拆除。为保证开挖后边坡稳定及老路上行驶的车辆安全,保证安全施工和交通安全畅通,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施工保通措施。

1、路基施工时,高速公路南侧进行安全防护,沿老路硬路肩边缘埋设钢管立柱,立柱间设置横向护栏及隔离板,将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隔开,隔离栏上设置各种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2、高速公路防撞波形护栏拆除后,与乡村公路接头路段派专人值班,指挥交通,防止车辆、行人、牲畜从施工区内上高速,杜绝高速路上过往车辆从施工区内逃费。

3、工程开工前事先向路政部门申报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办理有关手续,落实施工路段内交通管理责任人,按要求配备现场交通协管员,着安全标志服,佩带标志帽,规定时间和地点上路执勤,往返巡逻,疏导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工程施工期间要积极协调与路政管理部门的联系,服从管理,做到交通组织计划周密,方案科学、疏导有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此外配备保通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平时进行适当演练。

4、施工路段交通标志、安全设施按规范统一组织制作,达到统一、规范、齐全、醒目的要求。对已确定和设置施工交通标志、安全设施的施工路段,要实施“三全”管理,即:全线巡查式管理、全线静态式管理、全线动态式管理。

5、做好全体施工人员交通安全培训,使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施工点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健全生产安全监控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机械、临时用电设施、通道口、基坑边沿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基坑周边设0.9m以上高的防护栏杆。施工机械和材料严禁堆放在开放交通的路段内,不占用道路,以利于车辆畅通,不因施工而发生堵车现象。施工车辆机械设有明显的施工标志,夜间施工或者停放现场设置红灯及反光警示标志。

7、开工点事先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调查摸底,有障碍物的与有关部门协商迁移,待迁移后再施工。

第十二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12.1、公路结构物冬季施工措施

根据本标段的气候、地理情况,冬季较长,为节省工期,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冬季安排项目的施工作业,采取防冻措施:

1、做好已完工程的防冻工作,加强保温工作;

3、路基施工应避免夜间和清晨作业,碾压时应土中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低2个百分点,防止夜间水结冰上冻;

4、施工人员配足必要的防冻服、防冻霜等防护用品;

5、各类作业设施械加装防滑设施,及时清理积雪,外脚手架经常检查加固;

6、施工机械应尽量停放在干燥、空旷的地点,作业结束后放干循环冷却水,并在燃油内加防冻液等防护措施,以防机械冻坏。

12.2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冬期施工

12.2.1钢筋的焊接、冷拉及张拉的技术要求

4钢筋的冷拉设备、预应力钢材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12.2.2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技术要求

1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水灰比不宜大于0.5。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

2浇筑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本规范第11章、第12章的规定,且不宜采用蒸汽养生。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3%。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氯捻防冻剂。掺用的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防冻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3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附录J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12.2.2的规定。

4冬期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表12.2.2拌和水及骨料最高温度(℃)

强度等级小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等于及大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注: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12.2.3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3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应加热使接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筑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4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宜采用热混凝土或热水泥砂浆,并应适当降低水灰比。浇筑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5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压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具体要求按第12章的规定执行。

12.2.4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附录J的热工计算确定。当气温较低、结构表面系数较大,蓄热法不能适应强度增长速度的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蒸汽加热、暖棚加热或电加热等方法。

2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蓄热方法应根据环境条件,经过计算在能确保结构物不受冻害的条件下采用。

2)应采取加速混凝土硬化和降低混凝土冻结温度的措施。

3)混凝土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4)对容易冷却的部位,应特别加强保温。

5)不应往混凝土和覆盖物上洒水。

注:①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②表面系数系指结构冷却面积(m2)与结构体积(m3)的比值,当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宜超过80℃;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可提高到85~95℃。

4用电热法养护混凝土时,一般采用电极法和电热器加热法。

1)电极法养生 电极的布置,应保证混凝土温度均匀,加热时间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热时,混凝土的外露面应加以覆盖。

(2)须用交流电,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应将电压降至50~110V的范围内。

注:①对于无筋结构和钢筋用量不大于50kg/m3的配筋结构,可采用电压为120~220V的电流加热;

②当电压为380V时,必须将一个电极接通零线,使混凝土内的工作电压不超过220V,当电压超过380V时,不得直接用于电热法。

(3)升降温速度同蒸汽加热法。

(5)在加热过程中,应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出现干燥现象时应停电,并用温水润湿表面。

(6)掺用减水剂时,应预先用试件检查电热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证明无损失时,方可掺用。

2)混凝土电热器加热法养生,是利用工厂生产的电热器片通电加热养生。混凝土的覆盖要求同蒸汽养生,电热片的用量及布置应根据环境温度、覆盖情况及养生时间长短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使用电热器加热养护应注意如下事项:

(1)在养生混凝土上设置洒水装置。

(2)升、降温速度及养护要求同蒸汽养护。

(3)应设置控制温度的自动装置,及用电安全保险装置,若控温装置为手工操作,应设专人值班测温,随时调节养护温度。

5用暖棚法加热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暖棚应坚固、不透风,靠内墙宜采用非易燃性材料。

2)在暖棚中用明火加热时,须特别加强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

3)暖棚内气温不得低于5℃。

4)暖棚内宜保持一定的湿度,湿度不足时,应向混凝土面及模板上洒水。

6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抗冻强度及拆模强度后,模板方可拆除。

2)加热养护结构的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气温相差大于20℃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加以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7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养护。

2)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温度,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3)当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养护。

12.2.5灌注桩冬期施工

灌注桩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主要是保证混凝土在灌注时不冻结,能顺利灌注,一般情况不需要养护,只有在桩头露出水面及地面或虽未露出水面、地面,但在冰冻范围之内时,才进行桩头混凝土的覆盖保温养护,覆盖的厚度应当考虑到钢筋导热的影响。灌注桩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求如下:

1灌注桩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同12.2.2条第3款,灌注时对拌和物的温度要求不低于5℃。

2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同12.2.3条第1款。

3混凝土不准掺防冻剂、抗冻剂。

4混凝土灌注的其他要求参见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

1砌块应干净,无冰霜附着;砂中不得含有冰块或冻结团块。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砌块不能使用。

2冬期施工的砌筑砂浆必须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材表面的温度差不宜超过20℃。石灰膏不宜受冻,如有冻结,应经融化并重新拌和后方可使用,但因受冻而脱水者不得使用。

3冬期砌筑砌体,只准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砂浆,不准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增加0.5~1倍,砌石砂浆的稠度要求40~60mm。

4小石子混凝土的配制和使用,应符合本章第12.2节的有关规定。

12.3.2保温法砌筑

1砌体在暖棚中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块的温度应在5℃以上。

2)砂子和水加温后拌制的砂浆,其温度不得低于15℃,加温计算方法同混凝土。

3)室内地面处的温度不得低于5℃。

4)砂浆的保温时间应以达到其抗冻强度的时间为准。

5)养护时应洒水,保持砌体湿润。

2冬期施工前后气温突然降低时,正在施工的砌体工程应采取下列措施:

1)拌和砂浆的材料加热,水温不得超过80℃,砂子不得超过40℃,使砂浆温度不低于20℃。

2)拌制砂浆的速度与砌筑进度密切配合,随拌随用。

3)砌完部分用保温材料覆盖,气温低于5℃时,不能洒水养护。

3为加速砂浆硬化,缩短保温时间,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氯化钙等早强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气温低于5℃时,不能洒水养护。

12.3.3抗冻砂浆砌筑

氯化钠或氯化钙掺量超过早强用量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称为抗冻砂浆。

1抗冻砂浆在严寒地区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地区可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抗冻砂浆应尽量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

3用抗冻砂浆砌筑的砌体,应在砌筑后加以覆盖,但不得浇水。

4抗冻砂浆的抗冻剂掺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5桥梁支座垫石不宜采用抗冻砂浆。

12.4.1冬期施工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除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外,尚应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及养护期间的环境温度。冬期施工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1混凝土用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

2混凝土的加热养护方法和时间等。检查结果应分别记入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和温度检查记录。

3骨料和拌和水装入搅拌机时的温度、混凝土自搅拌机倾出时的温度及浇筑时的温度,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检查3次。

4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的检查,不应少于下列次数:

1)用蓄热法养护时,每昼夜定时4次。

2)用蒸汽加热法及电加热法养护时,升温及降温期间每小时1次,恒温期间每两小时1次。

3)室内外环境温度,每昼夜定时定点4次。

5检查混凝土温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温孔应绘制布置图并编号。

2)温度计应与外界气温隔绝,并应在测温孔内留置不少于3min。

3)测温孔的位置,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设置在易冷却部位;当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在离热源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厚大结构应在表层及内部分别设置。

6混凝土冬期施工时,除留标准养护试件外,并应制取相同数量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对于用蒸汽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除制取标准养护试件外,应同时制取与混凝土结构同条件蒸养后再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28d的试件,以检查经过蒸养后混凝土28d的强度。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的评定方法与常温施工混凝土相同。

1砌体冬期施工时,应注意进行下列检查并记入施工记录:

1)室外气温、暖棚气温及砂浆温度,每昼夜定时检查不少于3次。

2)抗冻剂的掺量,每一工作班检查不少于1次。

2砌体冬期施工时,砂浆强度应以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试件试验结果为准。试件制取组数不应少于常温下施工的试件组数。每一单元砌体(如墩台、拱圈、涵洞)应同时制取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以检查砂浆强度实际增长情况。砂浆强度的评定方法与常温施工的砂浆相同。

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且连续10d以上,或者昼夜平均温度虽在-3℃以上,但冻土没有完全融化时,均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高速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堤不宜进行冬季施工。河滩低洼地带,可被水淹没的填土路堤不宜进行冬季施工。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以内,不得进行冬季施工。半填半挖地段、挖填方交界处不得在冬季施工。

3、冬季路基施工应采取措施进行设排水沟及放坡处理,及时排放雨雪及路堑开挖时出现的地下水。

4、路基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冻结前应完成表层清理,挖好台阶,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结。

②填筑前应将基底范围内的积雪和冰块清除干净。

③对需要换填土地段和坑洼处需补土的基底应选用适应的填料回填,并及时进行整平压实。

④基底处理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结。

5、填方路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卵石土、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不得用含水量过大的粘性土。

②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

30%,且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0mm。当天填土应当天完成碾压。

③中途停止填筑时,应整平填层和边坡并进行覆盖防冻,恢复施工时应将表层冰雪清除,并补充压实。

④当填筑标高距路床底面1m时,碾压密实后应停止填筑,在顶面覆盖防冻保温层,待冬季过后整理复压,再分层填至设计标高。

⑤冬季过后必须对填方路堤进行补充压实,压实度应达到本规范相关要求。

6、挖方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挖方边坡不得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后再修整到设计坡面。

②路基挖至路床顶面以上1m时,完成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待冬季过后再施工。

7、河滩地段可利用冬季水位低的有利条件,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当地雨季分布情况和降水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进入雨季前,对临时性排水、雨天后的施工层地面整修、机械施工铲除表面湿土、运输道路维护等,预先列入计划并做好实施安排。具体措施如下:

1、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的雨季施工地段,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方案,提交工程师审查批准。

2、搞好临时排水设施的设计,以路基施工先排水、路堑施工先截水的原则进行,保持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加强雨季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水灾发生。加强施工便道的养护和维修,确保雨季施工交通顺畅。

3、路基填挖施工、明挖扩大基础施工T/ZZB 1413-2019 硬质聚氯乙烯石塑地板,尽量避开雨季。低洼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和地质不良地段的土质路基,避开雨季施工。

5、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保持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季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路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6、龙门吊机、双导梁架桥机的轨道基础要牢固结实,避免因下雨而使地基发生沉陷。

7、做好雨季施工工程材料和必备物资的储备工作。水泥库保证不漏雨,地面不反潮,四周设排水沟,严禁积水。先进库的水泥先用,水泥垛距离墙面大于30cm,严禁露天堆放水泥。

8、混凝土浇筑及圬工施工,均搭设防雨棚,遇大雨或暴雨时,停止施工。需连续灌注的混凝土,备足雨具作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做好的浆砌工程,为防止雨水冲刷砌缝掏走砂浆,用雨布覆盖。及时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随时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计量秤定期校对精度及灵敏度,确保计量准确。

9、雨季前,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落实防雨措施,对现场机械设备停放做出安排,确保施工不受雨患影响。

10、雨季施工注意做好避雷装置和防漏电措施。

Q/SY 06345-2018 X80管线钢管线路焊接施工规范.pdf根据本工程进展情况合理使用资金,具体情况详见《资金流量使用计划表》及《资金流量柱状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