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6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HQ-6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20.1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HQ-6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1)钻孔完成后,将风管插入孔底用风水联合清洗钻孔。

(2)锚杆束组装:锚杆束由3根Φ32mm的螺纹钢筋组成。20m长的锚杆束由11m、9m定长的钢筋错开套接而成;30m长的锚杆束按第一组9m、12m、9m,第二组12m、6m、12m,第3组12m、12m、6m的顺序将钢筋错开套接而成。当在较高部位施工,锁口锚杆束组装下设困难时,将20m长锚杆束按6m、6m、7m长的钢筋进行设置,再用连接套连接分节安装到位,以缩短锚筋长度从而减轻安装难度。

(3)锚杆束安装:按设计孔深在孔口采用钢筋连接套筒连接的方式加长以满足锚杆束的长度要求。采用点焊的方式将三根钢筋牢固组合,点焊间距2m,灌浆管采用Φ25mmPVC管与锚杆束同时安装。在开挖边线上的锚杆因场地限制,拟采用人工配合2.0t电动葫芦的吊装方式下束。在马道上施工的锚杆束,采用1.5t卷扬机配合定滑轮的方式进行孔口吊装。

(4)锚杆束的注浆:本标段锚杆束采取先插杆后注浆的方法进行施工DBJ51/T 086-2017标准下载,利用本标锚索施工所搭设的的制输浆系统,采用3SNS水泥砂浆灌注泵注浆,往孔内注入水泥砂浆直至孔口返出与进浆浓度相同的浓浆为止。

(5)锚杆束孔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杆束。

6.5.5锚杆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锚杆束使用的主要材料是Ⅱ级高强度的螺纹钢筋,钢材在使用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二、锚杆束钢筋的连接加长采用螺纹钢筋连接套,可保证单根钢筋之间连接牢靠。相对于焊接而言,采用螺纹钢筋连接套连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三、在锚杆束注浆前,必须待注浆密实度工艺试验结果出来后,且严格按监理人批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注浆,并在现场注浆时,随机抽取注液试样,以便做砂浆密实度检测。制输浆系统由专人维护,确保注浆时连续进行。

6.5.7锚杆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由于开挖边线上锚杆束采用搭设排架施工,所以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在搭设排架的同时,在边坡上钻100cm深的孔,插入注浆锚杆(锁脚锚杆),外露20cm,排架靠坡的立柱钢管套于锚筋头上。排架外侧挂安全网,在排架上铺设马道板平台,用铅丝将马道板绑扎牢固。操作人员必须系上安全带才能上架作业。

第八章混凝土及砌体工程

本标混凝土主要为左岸EL1885m以上抗剪洞的回填混凝土和置换混凝土、锚洞的回填混凝土。锚洞抗剪洞分三层布置,分别在EL1885m、EL1930m、EL1960m高程处。混凝土工程量为61000m3,砌体工程量为500m3。

本标混凝土及砌体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工作:

(1)锚洞回填混凝土工程;

(2)抗剪洞回填混凝土和置换混凝土工程。

(3)截水沟砌体工程;

石料可以采用毛石,从本标段开挖料选料。但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层、没有裂缝,表面无污垢、水锈等,且大致方正的岩石,石料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不允许使用薄片状石料。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或技术要求的规定。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工程表面的平整面。

块石料、水泥、砂料等各种材料应符合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的要求,其配合比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料单进行,砌筑施工也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进行。

①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铺筑法砌筑。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必要时,应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

②在铺砂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浸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有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0mm,较大的空隙应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

③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应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交叉与洞穴、孔口等处,均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

④所有的石块均座落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灌浆方法砌石。

⑤砌缝要求做到饱满,色缝自然,匀称美观,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砌体外露表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

⑥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必须满足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标准,砌缝宽度,平缝15~20mm、竖缝20~30mm。

⑦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天内应加强养生。

(1)采用水泥砂浆勾缝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水灰比控制在1:1至1:2之间。

(2)防渗用砂浆应采用P.O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4)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5)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

8.9.2浆砌石体砌筑

本标浆砌石工程量为500m3。主要分布在截水沟等部位。砌石料就近取自本标开挖料挑选,砂浆采用0.375m3拌和机现场拌制,局部少量采用人工拌和料,砂浆稠度为30~50mm,砌石体采用人工砌筑。

(1)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2)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①测放点线: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放线,人工基础开挖,基础开挖的形状、位置和高程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基础清理及验收:对开挖后的建基面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基础面的泥土、松动岩块和杂物等、排除仓面积水,基础和坡面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

③石料采集:块石料从碴场或开挖料选取,采用人工捡集。

④石料运输:石料采用人工配合胶轮车等搬运至工作面。

⑥砂浆拌制:砂浆由人工上料配0.375m3拌和机拌制。

⑦勾缝:砌体完成后,应顺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进行勾缝,勾缝的宽度必须一致,使其美观大方;

⑧抹面:砌体顶部必须采用高于砌体砂浆一个标号的砂浆抹面,抹面的宽度、厚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滑;

⑨养护: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完成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并避免碰撞和振动。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小石子混凝土砌体为21天。

浆砌块石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②块石砌体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镶面石应按一丁一顺或一丁二顺砌筑。任何层次石块应与邻层石块搭接至少80mm。砂浆砌筑缝宽应不大于30mm。

③邦衬石及腹石的竖缝应相互错开,砂浆砌筑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

8.9.4质量保证措施

(1)砌筑必须按照有关设计要求、设计通知及技术规范等进行施工,做到灰浆饱满、表面平整,竖缝上下交错。

(2)浆砌块石必须选用质地坚硬的岩石,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在砌前必须清除干净。

(3)石料尺寸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征得监理人同意;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3%,水的配量误差不得大于1%。

(4)砂浆拌和时间不得少于1.5min,一次拌制的砂浆必须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

(5)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m,中途中断砌筑时,所留阶梯形成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0.5m;砌砖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6)雨天施工时,采用遮雨布保护施工;大雨时,应采用防雨布保护施工工作面,及时停止施工;雨后恢复施工时,应清除被雨水侵蚀的部分,重新施工。

(7)冬季施工时,砌块不得浇水湿润,不得使用被水侵后解冻的砌块。砌筑前,应清除冰霜等冻结物。

(8)砂浆按砌体28天龄期每200m3抽检一次(设计龄期每400m3),每次制作试块不少于1组。

(11)砌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8.12混凝土抽样质量检验与缺陷处理

8.12.1混凝土质量检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出机口和浇筑现场进行混凝土取样试验,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以下资料:

一、选用材料及其产品质量证明书;

二、试件的配料、拌和试件的外形尺寸;

三、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说明;

四、试验成果及其说明;

五、不同水胶比与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曲线及数据;

六、不同掺和料掺量与强度关系曲线及数据;

七、各种龄期混凝土的容重、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泊松比、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等试验资料。

8.12.2混凝土表面的修整

1)、有模板的混凝土结构表面修整

有模板混凝土浇筑的成型偏差不得超过表14规定的数据或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允许偏差表14

混凝土结构的部位(mm)

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结构物水平截面内部尺寸

混凝土表面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的混凝土缺陷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修补,修补前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清除缺陷部分,或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填补缺陷处,并予抹平,修整部位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黏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

2)、非模板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修整

各种无模板混凝土表面的允许平整度偏差见表15。

无模板混凝土表面允许平整度偏差表15

允许平整度偏差(mm)

根据无模混凝土表面结构特性和不平整度的要求,采用整平板修整、木模刀修整、钢制修平刀修整等不同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表面修整。

为施工方便或安装作业所需预留的孔穴,在完成预埋件埋设和安装作业后,采用与周围建筑物材质相一致的混凝土或砂浆予以回填密实。

预留孔在回填混凝土或砂浆之前,先将预留孔壁凿毛,并清洗干净和保持湿润,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回填混凝土或砂浆振捣密实,以保证埋件黏结牢固,以及新老混凝土或砂浆充分黏结,外露的回填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必须抹平,并进行养护和保护。

8.13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13.1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前确立项目副经理和管理人员名单,负责混凝土拌制、运输、模板安装以及实施混凝土浇筑有关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料的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浇筑混凝土前,首先组织施工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等特点和施工条件,实行班组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为混凝土施工的实施作提前布置。项目部的质量保证部、技术部指定专人负责相应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及监督。

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和物资部等,组织现场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施工工艺组织,特别是拌合站配料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个人利益与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直接挂沟,项目部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调动相关人员群众性质量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设计、拌合及运输、浇筑四个阶段,其中原材料的选定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要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的本身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合和运输,以及浇筑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质量。

外购材料(钢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不合格原材料严禁使用。

对外购材料,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规范采购行为,做到有法可依;

在选供货厂家时,首选国有大厂,坚持供货主渠道;对业主指定供货的厂家,在定货合同上明确材料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及质量责任;

做好材料验收及保管工作,并对材料进行,未经复检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发放或用于本工程;领料单位在领料的同时,向供货单位索要出厂材质证明和复验报告。

2)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前,现场试验室根据各部位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及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合理、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

拌合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合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合,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监理及业主的监督。

加强拌和设备的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从拌合站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先检查随车提供的配合比通知单是否符合现场当前所需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是否满足入模要求,否则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重新处理合格后才能使用。

3)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编制施工要领图,主要依据混凝土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仓面尺寸以及混凝土不同的部位,确定浇筑块的宽度、层高,并综合考虑混凝土温度的控制、细部结构的施工难易程度以及混凝土道路(通道)布置是否畅通,力求机械设备调配灵活安全,在便于作业的条件下实现快速、保质保量地施工。

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质量控制

对于节理、裂隙切割形成的光面采用人工凿毛;断层和泥化夹层根据出露宽度按宽深比1:1~1:2掏槽;基础面无松动、空鼓岩块,并冲洗干净、无积水;

混凝土施工缝采用人工凿毛或高压水冲毛,表面无乳皮、成毛面、冲洗干净、无积水、无积渣杂物。

设定监测控制点,进行浇筑过程中的变形移位观测。确保浇筑过程模板的变形及位移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派专人监护模板,对过程中的位移进行及时的调整及加固。

4〕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铺料厚度控制在30~50cm,吊罐距离模板控制在1.5m左右,以免仓面初凝和碰撞模板;

隧洞边顶混凝土应对称下料,混凝土振捣至不冒气但不得过振为准,以免引起混凝土中粗骨料下沉;

洞内混凝土模板要待混凝土温度下降至与洞内气温相差很小,接近20℃且达70%强度后才能拆除。拆除模板后,洒水养护至少10d以上;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检查人员随时进行巡回检查监督;

做好浇筑记录,施工质量责任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设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值班对预埋件维护;

加强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及时根据出机口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范围,采取相应的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温控措施,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要求。

8.13.2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使用安全

在工程区内行驶和进行运输作业的车辆安全管理与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在交通要道及交叉路口设醒目标志牌及专职车辆安全指挥人员;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操作程序正确操作,严禁违章作业,杜绝洒后上机,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要求正确指挥及操作;

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

混凝土运输车辆及钢筋、模板等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

运输车输应文明行驶,不抢道、不违章,隧洞内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5km/h,施工区内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5km/h;

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行;

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门机及塔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

工作台、踏板、脚手架的承重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并应在现场挂牌标明。脚手架与工作台的木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搭在支点上;

脚手架杆、架板的质量要符合使用要求,腐朽、折裂、虫蛀、枯节及易断者均不得使用;

承重架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大风雪后检查架子是否变形,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固;

脚手架拆除自上而下进行,严禁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时,防止其它部分坍塌;

承重的立柱、横杆要等其承担的全部结构拆除后进行拆除。

(3)现场施工的协调与安全管理

混凝土工程开工前,由质量安全部门编制实施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地面厂房、洞内混凝土浇筑等作业,编制和实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质量安全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殊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等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发生的每一起安全事故,不论大小,都要追究到底,直到所有防范措施全部落实,所有责任人全部得到处理,所有施工人员都取得了事故教训。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十二章施工质量目标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即对本标施工质量进行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施工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本工程将严格按照“初检→复检→终检”的三级检验制度对本标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12.4.1施工前质量控制

(1)由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和有经验的技工,精心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总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机械设备和材料使用计划,从宏观上对工程建设进行控制,以使施工按计划有序进行。规范有序的施工是按计划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

(2)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据工程特点,详细制定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根据合同文件提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和相应的控制计划。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进行典型重点控制。

(3)组织有关人员详细阅读设计文件,加强与设计、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沟通,透彻理解设计人员和业主的意图。

(5)根据参建职工的岗位,签定质量责任书,同时出台质量责任执行条例。

12.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①.原材料采购与供应质量控制

由业主提供的工程设备及指定供应来源的材料(水泥、钢筋等),应按本合同的规定,由业主与施工局共同进行交货验收。业主、监理和施工局进行现场检验,合格后由业主正式移交给施工局。

由施工局自行根据施工需要采购的建筑原材料,会同监理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对每一批次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监理认为有必要时,可根据合同的规定进行随机检验。同时,对每一批次材料是否合格作出鉴定,并将鉴定书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查。经鉴定合格的材料方能验收入库,材料设备部派专人负责核对材料品名、规格、数量、包装以及封记的完整性,并作好记录。所有原材料必须有出厂证和质量检验合格证,在验收入库之前,由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建设当中。

对于原材料、用于工程施工的设备和零配件的采购供应,均在材料设备部及施工局分管局长的监督下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开招标方式。优选供应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并将质量控制体系、检测体系延伸到定点供货厂商的产品生产、运输、仓储、调拨、供应的全过程。

对业主和监理单位移交的施工区域测量控制基准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单位,待控制网点的精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根据提供的合格施工控制网点依工程需要加密布设控制网点,对业主提供的测量网点及加密布设的网点要求定期复核检查,若精度达不到要求,要及时校正。

施工局配备满足工程需要和国家规定要求的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施工测量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通过。

施工期间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好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施工局自行增设的控制网点,并提供通向网点的道路和防护栏杆。测量网点的缺失和损坏应及时修复,并对复测的数据进行精度校核。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②.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及施工局执行的水电七局《质量体系第三层次(作业文件)》,编制”质量管理计划”,制订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程序控制图及质量控制点,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十项:

7、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8、工程负责人质量评定奖惩制度;

9、工程自检、互检制度;

10、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③.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操作细则,并对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分工负责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质量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质量缺陷。

④.施工过程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质量安全部质检工程师终检制度,在三检合格的情况下由质量安全部质检工程师将检验合格证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在联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⑤.对于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遵循严格的质量检查程序,施工中组织各专业的质检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地质工程师对开挖出露面进行详细的地质素描,然后会同其它各工种的结构工程师对隐蔽工程的实际揭露情况与设计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并把检查验收表交与相对应的各工种的监理工程师进行会签。

⑥.积极采用成功的先进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⑦.按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定人、定点、定岗施工,各自负责其相应的责任。施工现场挂牌,写明施工区域,技术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接受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做到奖优罚劣,确保一次达标。对不按施工程序和设计标准施工的班组和个人追究责任,并予以经济惩罚。

⑧.施工过程严把“四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A.严把图纸关,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让所有技术人员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B.严把测量关,由施工局内取得国家测量甲级资质的测量队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进行复核及对洞内重要导线点进行经常性的复核,测量队根据复核成果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对施工放样进行抽检复核和放线。

D.严把过程工序质量关,监督和指导施工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

1.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

2.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

3.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

4.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

5.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6.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

1.无自检记录不接交;

2.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员验收不接交;

3.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按照程序文件中《文件控制程序》、《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的要求,认真做好工程的施工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每月写出质量报表,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统计分析,找出质量缺陷原因,及时提出改正措施。

每月开展一次质量评比活动,从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对质量问题严格处理,不留隐患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生的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在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的同时,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救施工,做到不留隐患。对重大质量事故应立即报施工局和总工程师,同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制订处理措施。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努力提高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通过召开质量问题现场教育会、举行质量问题公示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对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剖析质量体系运作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并落实整改措施。

12.5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

根据招标文件,本标土石方明挖开挖的边坡高,,开挖最低高程在EL1885m,边坡开挖最大高度达235m以上,土石方明挖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严格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进行测量放样,检查开口轮廓位置是否正确及其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中,严格按自上而下的开挖原则依次施工,确保每个梯段高度不大于5m;严格遵循“修建场内施工道路→剥离表面腐殖土和不合格料→顺坡面分梯段开挖全风化层→分层梯段爆破开挖”的程序;边坡整修紧跟梯段开挖同步进行,马道保护层开挖与下一梯段岩石开挖同步完成。

③一般岩石开挖质量控制

为控制开挖料的最大粒径,最大程度地减少超径石的出现,保证开挖料的合理级配,爆破参数应严格使用经现场试验优化后的参数。

⑤水平建基面及马道保护层开挖质量控制

马道保护层水平预裂的施工方法:钻设水平孔,孔距40~50cm,孔底距坡面50cm;保护层上部用手风钻钻垂直孔,孔底距马道设计高程50cm;药卷直径为32mm。其质量控制就是检查水平孔及垂直孔的造孔质量,若造孔质量的各参数不满足规定的要求就要进行处理。

缆机平台及EL1885建基面的施工方法:先预留保护层,最后用手风钻进行保护层开挖。

施工单位在开挖爆破前,先向监理提交爆破设计。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重要部位的爆破设计则必须提前三天提交,经监理审批后,才能作为开挖部位测量放点、钻孔、装药、联网的施工依据。没有爆破设计或审批没通过的,施工局质检人员拒绝检查验收,施工作业队不准放炮。

爆破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技术条款和质量第一原则,精心设计,作好钻前爆破试验。施工过程中,根据岩石变化及时调整钻爆参数,使每个部位的开挖均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同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爆破参数和钻爆方式,不但要严格按照合同技术条款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还要适当保守。在抢进度过程中,要考虑到技术参数预先留有余地,以便弥补可能发生的质量折扣。

B.钻孔、装药联网检查验收

现场验孔、装药联网检查,是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的爆破设计为依据。施工作业队在通知监理现场检验时,先按三检制,签证自检单后,经监理确认,再进行现场验收。

对于光面、预裂爆破孔,出现个别偏差,靠补打孔是不能弥补的,因为偏差孔往往是补打孔的最临近面,偏差孔的岩体肯定要遭到破坏,如果用混凝土回填偏差孔,待强7天后再放炮,那就得不偿失,因此必须尽可能预先控制而不要事后处理。而预先控制的关键又在于严把施工质量关。主动与监理单位合作配合,充分发挥施工局的质检部门的作用,才能真正使现场施工质量得以稳定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对<50mm孔径、孔间距<50cm的保护层开挖,光面、预裂爆破偏差范围不大于10cm;80~105mm孔径,其孔间距在70~80cm的光面、预裂爆破孔间距偏差范围不大于20cm,对于多于连续3个孔都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孔间距还可适当放宽。

爆后成果检查表是监理和施工单位质检员共同签字认可的质量成果表。爆破设计、验孔装药检查表和爆后成果检查表,一一对应,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就可以了解到质量控制情况、爆破参数的合理性及钻爆方式是否正确等JGJT141-2017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并可指导下一步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调整。

12.7锚杆施工质量控制

锚杆施工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为:搭排架→钻孔→冲孔→吹孔→验收→拌砂浆→注浆→插杆。

(1)检查施工排架搭设是否牢固,是否与岩石边坡可靠连接。检查锚杆孔钻孔的孔位、角度及深度:孔位应符合图纸要求,角度控制为10±2°,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将孔内岩粉全部冲洗出来。检查吹孔质量,是否将孔内积水全部吹干净,无明水。

(3)检查水泥砂浆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其拌制是否符合规定的水灰比及灰砂比。

(4)检查注浆管是否插至距孔底5~10cm处,注浆管是否缓慢匀速拔出;停止注浆时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pdf,孔口是否溢出砂浆。

(5)检查锚杆是否有材质证明,插入锚杆后,孔口是否用砂浆封实。在砂浆终凝前,不得使锚杆受到碰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