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大型博览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苏州某大型博览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苏州某大型博览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平面、高程控制网平差和数据处理用

沉降回归分析,绘制等沉降量曲线,沉降曲线图,计算沉降速度和加速度

1施工测量前,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规划、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有关资料:

JJG(粤) 011-2008 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检定规程.pdf1)规划部门的测绘成果

3)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变更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认真作好资料成果与现场桩位交接工作,并妥善保护好桩位。

3为保证建筑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平面控制点使用前进行内业校算与外业校测,地下车库及每个展厅的定位依据桩点数量不少于三个。

4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对规划勘测部门或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对前期基坑尺寸及主要轴线、红线进行复核。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三个施工区域同步施工,故本标段工程的测量组分三个班组,各负责一个施工区的测量放线。

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拟派有丰富经验的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测量人员负责该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

测量工程师不少与3人,测量技术员3人,配合工人6人,分成三个测量小组。

根据业主提供由设计单位设计的设计图纸、有关文件,测量标志和测量资料等作为施工测量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地形特点以及现场施工等因素,现有控制点的位置与密度都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因此,在此基础上,必须对其进行加密。加密导线点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周围附近以及沿着纵横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布置的。并在施工场地内建立施工控制网。导线点加密时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在建筑物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能互相通视。

2点位的地势须选在视野较开阔的地方。

3导线点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安全稳固的地方,埋设永久混凝土预制桩,并用混凝土浇灌加固,钢筋头据“十”字标识。

5埋设至少7天后方可进行测设。

6绘制施工场地导线点位置图,以利于施工测量查找。

为确保施工控制网的整体性,导线点的复测与加密点测设同时进行,拟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测定,统一平差、计算。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测角取两测回,测距四次取平均数(对向测距)。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必要可以引测支导线布设临时用点,引测点数目不能超过两个。

一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3.1。

表1.3.1一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1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采用三等附合水准,往返观测,并在联测的基础上统一平差计算。

2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前后视距≤60m,前后视距差≤3m,全长累计视距差≤5m,闭合差fh≤12√L(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进而求得各水准点高程,达到对整个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

3相邻加密水准点的间距宜为100米。

4水准点选在坚实稳固、不受施工过程影响的地方,且便于寻找、保留和引用。

5埋设水准点要用混凝土浇灌加固,钢筋头磨成半球形且略低于地面,上部用木板或其它板加盖保护,埋设至少7天方可测设。

6所有的点统一编号,测设完毕将其成果与编号标注在板盖上,以便于施工引用。

1.4地下结构的施工测量

1.4.1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

1采用极坐标法,先在地下室垫层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地下室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2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边,并设置钢管桩作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每栋四个。

3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影响精度。

1)首先校测轴线控制桩,经闭合校核后,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基础防水的保护层上。在保护层上根据投测的主控轴线,用经纬仪、钢卷尺进行细部加密测设,分出墙体和柱子边线、墙柱边50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用墨线弹出,用红漆标识,便于施工队施工。经自检、互检合格后,主管工程师验线。验线合格后,把主控轴线投测到基坑以外围墙及其他固定物体上,并挂轴线牌标识。

2)为了保证墙体、柱子插筋、集水坑位置正确,在底板钢筋绑完后,把轴线控制线投测到底板钢筋上铁网上,经过闭合校核后,把墙边线、墙边50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及坑边线做在底板钢筋上铁网上,用红漆标识,上下对照。

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上述步骤测放、标识主控轴线、墙边线、模板边线、墙边50cm线、门窗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验。

4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5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见表1.4.1。

表1.4.1施工测量允许偏差

底板施工时,所需标高可以从现场内水准点逐步引至坑底,并在槽边适当位置设置水准点。地下结构施工时,采用从现场内水准点直接引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往返闭合,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1.5地上结构的施工测量

本工程首级平面控制采用国家二级闭合导线网,控制网要覆盖整个场区;为便于施工,导线点采用平—高点(平面坐标—高程)。

1)在了解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当与国家或地方城市点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在设计和选点时,应利用已有点位,并使所选点位构成良好图形。

3)所选点位,相邻点要相互通视,受施工干扰少,不易破坏的地点,同时有利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放样。

等埋石稳定后,采用全站仪(测角精度为5″,测距精度为5mm+5ppm)按国家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主要技术指标:测角方向法3测回,测距对向观测;导线长度2.4km,平均边长0.25km,测角中误差为8″,测距中误差为1/14000,方位角闭合差为16√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经检查、核对计算所用的外业记录及起算数据无误后,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研制的“网平差易”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包括单位权中误差,相邻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和最弱边边长中误差等。首层结构施工完毕后,用现场内设置的两个轴线控制点,对地下部分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将首层建筑轴线弹在地下室顶板或首层地面上,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依据。

1.5.2轴线测量放线

1基础施工完毕后,利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系统,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墙装饰墙面控制的检验基点,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持系统的精确度。

2由于本工程展厅的框柱及核心筒高度不高,且现场场区开阔,轴线的竖向传递采用激光经纬仪进行外控测量。其允许偏差见表1.5.2。

表1.5.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1.5.3模板的定位与高程控制

在基坑内浇灌混凝土垫层以后,根据基坑定位桩将基础纵横轴线投影到垫层面上。根据轴线放置模板,并用水准测量方法检查模板标高。支模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将经纬仪架在模板端头的分仓线上,对模板的方向、直线性进行检查,校正。检查标准每100米长方向误差≤±3mm。方向检查完毕后,再用水准仪检测,调整模板高度。水准仪应架在模板中间位置,直接后视水准点,每5米测一点,模板高程允许误差≤±2mm。

1.5.4钢结构预埋件定位

柱脚螺栓的埋设精度直接影响结构的安装精度,安装的难易程度以及钢结构的内力。由于柱脚螺栓预埋精度要求很高(1.5mm),直接预埋柱脚螺栓要保证其精度难度较大,因此在预埋柱脚螺栓时,用2块120×25钢垫板将柱脚螺栓下端固定,上端固定时先用L50×4角钢和柱主筋焊接接长,用槽钢将柱脚螺栓上端固定在角钢上。混凝土浇筑完后将角钢和槽钢割下来,复测后将柱脚螺栓调至正确位置。

1.5.5地上结构的高程测量

1在每层每个柱子及核心筒墙体浇筑完后,在核心筒墙上弹出建0.5m线,用红三角标注,并以此作为上部结构高程测量的起始点。

2本工程结构高27.5m,因此,采用50m钢尺可保证每层的控制标高均从首层开始,每层并应往返数次测量,确保标高传递的准确性。

3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偏差见表1.5.5。

表1.5.5标高测量允许偏差

1.6标志性塔楼的施工测量

1.6.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基础结构施工时,采用“十”字形基准线进行外控法放线。基础结构施工完毕以后,该将平面控制网转移到一楼地面并通过内控法进行放线。控制点埋设如图1.6.1。

图1.6.1控制点埋设大样图

1.6.2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首层平面放线直接依据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根据规范的要求,应从地面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节楼层的定位轴线。

标高的传递主要使用水准仪与钢尺。在所需确认标高的楼层通过测量通视孔垂直悬吊钢尺至水准参考点在楼面上,对钢尺施加一定拉力,然后用水准仪对其进行读数。同时把水准尺立在水准参考点上测出此时仪器的视线高度,通过以上数据即可推算出所需的楼层标高。标高传递上来后要设置临时水准参考点,作为该楼层上一节点钢结构安装标高控制的依据。标高的传递同样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以防止积累误差。参见图1.6.3标高传递示意图。

图1.6.3标高传递示意图

1.7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7.1水准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应根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了便于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变,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本工程设置水准基点6个,其中一个为深埋点,5个浅埋点。埋设位置应在建筑物变形影响区以外的范围,一般距离建筑物不少于50米。

仪器采用国产S1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并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1.7.3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

1.7.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按下列原则设置:

3建筑物和沉降缝两侧,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4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1.7.5沉降观测的标志

根据本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选用螺栓式隐蔽标志。

1.7.6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3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1.7.7观测资料的搜集整理

沉降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观测成果应包括:

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1.8对基坑围护及道路的施工监测

由于本工程的基坑围护及土石方工程已由业主另行分包,在其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以便修改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作为总承包单位,中标进场后,即着手对基坑围护的安全性能以及周边道路及管线进行监测。我们实施以下监测方案。

1保证重点的原则:基坑支护结构本身,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等是本基坑工程的重点。

2信息化的原则:监测过程中,将监测资料及时整理和快速反馈给施工设计单位,以使设计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措施,保证结构本身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3经济合理:在保证结构本身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选定监测内容,合理安排监测的频率。

考虑到基坑北侧为翠园路,且进场后,基坑围护及开挖已基本完成,因此,为保证地下车库结构施工安全,在此期间主要监测以下内容:

2地表裂缝及沉降监测。

3地下水位变化的量测。

4临近道路的沉降、沉陷的监测。

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8.2。

表1.8.2监控量测项目表

地库结构施工过程及回筑阶段中一天两次

沿基坑纵向10~15m一个,同一孔竖向间距0.5m。

地库结构施工期间每两天一次。

沿基坑纵向每侧布置,同一孔竖向间距2~3m。

地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两次。

地库结构施工期间每两天一次。

沿基坑纵向25m一个。

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在围护结构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布设围护桩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间距10~15m。主要是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位情况,确保基坑的稳定。结构施工阶段每两天监测1次。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加大监测频率,资料围护结构监测及时绘制位移~时间~深度的变化曲线。

用测斜仪进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管在围护桩施工时埋入,测斜管与与钢筋笼绑扎在一起。

地表沉降监测点设置在基坑四周地表上,地表沉降监测贯穿于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全过程,并绘制沉降量~时间~距离的关系曲线。附属结构明挖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和周围的环境,选择其横断面适当加密地表沉降点。

在围护结构的外缘距基坑边1m处,布设地下水位监测孔。水位监测孔拟采用100型地质钻钻孔,钻孔深为19m。内置φ50PVC灰管,管周围为@1000mm梅花型布置的φ5mm的滤水孔,外包隔沙纱布。

在围护结构的外缘,布设地下水位监测孔,共计20个。安装仪器前,先在选定位置钻孔,再将用砂网、中砂裹好的压力计放到测点位置,然后在孔里注入中砂,以高出孔隙水压计位置0.20m~0.50m为宜,最后在孔里埋入粘土将孔封堵好。

1.8.4监测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组建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能进行结构受力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组长。设地面、地下两个监测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在组长指导下负责地面、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

监测施工组织流程见下图1.8.4。

图1.8.4监测施工组织机构流程图

1.8.5监测信息反馈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速度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如图1.8.5所示)。

图1.8.5时态散点图

再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析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回归分析采用的回归函数方程形式有:

U=Alg(1+t)+B

U=Alg[(B+t)/(B+t0)]

为保证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监测的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程曲线图,总结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后续施工监测的建议。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制定严谨的监控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

2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3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量测仪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

5各项目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

6量测数据现场检查,经严格复核后上报。

7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GB/T 39790-2021 数控回转头压力机数据处理软件及接口要求.pdf8由专人利用计算机系统对量测数据的存贮、计算进行管理。

1.9测量施工注意事项

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2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3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

4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DB61/T 1249-2019标准下载5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6由于工期紧,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

7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