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赛林多晶硅项目1×75th燃气锅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氩气流量(L/min)
氩气流量(L/min)
深≯10%δ且≯1.5mm
Φ>32mm通球85%管内径
复合地板施工方案焊接角变形 Φ≥100 a≯3/200
Φ<100 a≯1/100
管道外壁错口 受热面管子 ≤10%δ+1mm
其它管道 ≤10%δ且≤4mm
6.1现场准备及工序移交
6.2.炉墙砌筑的总体要求
6.2.1高温粘结剂用于硅酸铝纤维板(棉)等;
6.2.2耐火浇注料中的钢筋网格为150*150,钢筋直径为Φ8(1Cr13),用Φ1.6铁丝扎牢,钢筋上涂2mm沥青,耐火浇注料炉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每隔800~1000mm用硅酸铝纤维板(棉)布置膨胀缝。
6.2.3硅酸铝纤维板在施工时必须错缝;层与层,块与块之间都用高温粘结剂粘结。硅酸铝纤维棉须与耐火胶泥渗透拌合,再填塞到须密封处保证密封可靠。
6.2.4锅炉本体炉墙上孔的保温应和孔的固定装置的安装相互配合。锅筒、集箱、下降管、导气管及管道铺设保温层后,用δ=0.5的铝板工地现场包装。
6.2.5门类、测量孔及燃烧区处炉墙的开孔尺寸要严格样图纸尺寸;耐热混凝土的厚度为50~60mm;施工时耐热混凝土内应设Φ8钢筋,具体要求见各类详图。
6.3.耐火(耐热)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图纸尺寸在炉墙的预定位置按形状制作模板,模板的尺寸、形状要精确,支撑要牢固,且要严密防止漏浆。对于粘性较强的混凝土,模板内应铺纸或塑料薄膜作隔离层。
6.5耐火(耐热)混凝土的搅拌、振捣、浇捣
6.5.1耐火(耐热)混凝土的搅拌有机械和人工搅拌两种方法。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在30分钟内浇注完毕,浇注耐火、耐热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每层浇注厚度应根据结构部位情况和振捣方法决定。
6.5.2耐火(耐热)混凝土振捣方法有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方法,机械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或平板式振动器。
6.5.3浇注用的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模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应严密,不变形、不漏浆,根据设计要求,模板表面用镀锌铁皮,以保证耐火(耐热)砼表面的光滑(膜式壁部分)。
6.5.4耐火(耐热)砼的调制应按设计配比施工,计量要准确,应采用重量配比制,材料配合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6.5.5搅拌耐火(耐热)混凝土用的水应是洁净水,不得使用污水、海水或含有害杂质的水。
6.5.6已搅拌好的耐火(耐热)混凝土内不应任意加水或胶结剂,已初凝的耐火混凝土不得再浇注使用。
6.5.7浇注耐火(耐热)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施工,在前层混凝土凝固前应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一层30~50mm,以消除层间的接缝隙。
6.5.8振捣倾斜表面耐火(耐热)混凝土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并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6.5.9耐火砼(耐热)施工穿墙管时,应在管子上包扎2层牛皮纸或油毡,包扎物两端要露出耐火(耐热)砼表面10~16mm,以方便检查。
6.5.10耐火(耐热)砼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裂纹、蜂窝、麻面等缺陷。
6.5.11在浇注施工过程中,应留置试块,以鉴定耐火(耐热)砼的施工质量。
6.6.1膨胀缝的留设方法可在模板内预设板条、硬纸等。
6.6.2膨胀缝的形式一般为折线状。
6.7耐火(耐热)混凝土的养护
自配耐火(耐热)混凝土的养护制度表8
注:1)潮湿养护应在硬化开始后加以覆盖并浇水,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宜。
2)蒸汽养护的升温速度,宜为10~16℃/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40℃/h。
7.1应在烘炉前几天,就将烟道门打开,使其自然通风,用天然气或油烘炉。
7.2.1开始点火烘炉前,应关闭所有阀门,但应打开锅筒排气阀,并向锅炉内注入软水,使其达到锅炉运行的最低水位。
7.2.2烘炉开始时,靠自然通风,要根据温升情况控制火焰的大小,而后逐渐加大火焰,使过热器或相当于该部位的温度不断提高。
7.3烘炉期间的温度控制
7.3.1烘炉期间应控制温度,采用测量过热器后部的烟气温度的办法来控制燃料供给量等。
7.3.2烘炉温升第一天不应超过50℃,以后每天不得超过20℃,后期烟温不应高于160℃,在最高温度范围内的烘炉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7.3.3为了及时排出烘炉期间产生的水蒸气,在烘炉时,应打开上部检查门。当发现炉墙的温度比较大时,还应减缓升温速度并加强通风,以便使炉墙中的水分及时蒸发并顺利排出。
7.4烘炉时间应据锅炉类型、砌体温度和自然通风干燥程度确定,一般为4~6天。
7.5烘炉中应注意的事项
烘炉达到一定温度后,将会产生蒸汽,排污时水位又要下降,所以一定要及时补充软水,保持正常水位。
烘炉初期,为了清除锅筒内的浮污,要间断地开启连续排污阀;烘炉的中期,为了排除积留在集箱中的沉污,要每隔2~4小时打开一次定期排污阀进行排污。
烘炉期间,应按烘炉温度曲线控制温度,并检查炉墙温升情况,做到勤观察、勤记录。
烘炉期间要尽量少开检查门、看火门、人孔等,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免使炉墙产生裂纹。切记不要将冷水洒在炉墙上,以免损坏炉墙。
7.6测温法测试烘炉合格标准
7.6.1以过热器(或相当的位置)设测温点,而当此点的温度达到100℃时,再继续保持48小时为宜。
7.6.2用测温法烘炉时,要定期观察各观测点的温度和各膨胀点的膨胀量,做好记录,并绘出温升曲线、存入锅炉技术档案中。
煮炉一般在烘炉后期进行。
8.1.1加药量的确定,煮炉加药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
锅炉煮炉时的加药量表9
加药量(Kg/M3水)
磷酸三钠(Na3PO4·12H2O)
8.1.2向锅炉内加药
有加药器的锅炉,可通过加药器加药,亦可从上锅筒将药液一次加入。加药时,一定要使锅炉在最低水位,煮炉时药液不得进入过热器内。
8.1.3煮炉时间及压力要求
8.1.3.1加药后升压至0.3~0.4MPa,保持4小时;
8.1.3.2在0.3~0.4MPa压力下煮炉13小时;
8.1.3.3在额定工作压力50%的情况下,煮炉13小时;
8.1.3.4在额定工作压力的75%条件下,煮炉24小时;
8.1.3.5降压至0.3~0.4MPa,煮炉4小时。
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水样化验,如碱度低于45%毫克当量/升时,应补充加药。
煮炉期间,需要排污时,应将压力降低。
8.1.6换水、清洗及检查
煮炉结束后,应更换锅炉内的水,凡接触药液的阀门都要清洗,然后打开人孔、手孔进行检查。
8.2煮炉中应注意的事项
8.2.1煮炉期间,锅炉应保持在最高水位,注意不许让药液进入过热器,因为过热器的吹洗和主蒸汽管道一起进行,药液在过热器存留时间较长,对其腐蚀较严重。
8.2.2在煮炉后期,压力已达工作压力的75%,此时已是锅炉的初运行阶段。因此,在升压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各部位的变化情况、膨胀情况,特别要注意检查锅筒、受热面管子、膨胀补偿器、支吊架、炉墙与锅筒、集箱的接触部位等。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查明原因,处理完毕之后,再继续升压。
8.2.3煮炉期间,应经常检查受压元件、管道、风烟道的密封情况。如发现问题,在压力不超过0.4MPa时,可随时处理;当压力超过0.4MPa时,则应对有问题的部位做出标记,待降压后再作处理。
8.2.4煮炉期间,前后、左右应对称地进行排污。
8.3.1锅筒、集箱内无油垢。
8.3.2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
九、机械设备与劳动力计划
注:劳动力计划41人是施工高峰施工人数。
十、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10.2.1强化施工管理
10.2.1.1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实行劳动力弹性组合,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计划的安排、按需进出。加强指挥,职责明确,统一调度,统一指令,统一行动,确保有效指挥,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10.2.1.2加强设备管理,做到选型合理,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10.2.2强化技术管理
10.2.2.1积极贯彻《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内部实行全方法、全过程的承包责任制,包方案制定,包施工、包技术、包质量、包安全、包交工资料等。
10.2.2.2严格执行三级技术责任制,责职明确,统一指挥,严格按图施工,凡属设计变更,必须出示变更单,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10.2.2.3重要施工环节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一切操作方法、施工工艺都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规范、规程、标准等。
10.2.2.4严格做好设备清点检查、技术文件学习、图纸自审、会审及技术交底、质量交底、技术核定单、施工变更单的实施、记录等工作。
10.2.3强化质量管理
10.2.3.1制定三级管理体系,做到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关、检查隐患及时消除。
10.2.3.2认真编好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用以指导施工,每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专业检验相结合的三级检查办法。
10.2.3.3质检人员跟踪检查,到位复查,使一切质量问题、施工问题、技术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期,杜绝一切后患。
10.2.4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10.2.4.1焊接工艺试验
10.2.4.1.1凡是参加锅炉焊接工作的焊工,应是该项目考试合格的焊工。
10.2.4.1.2在正式施工焊前,每个焊工都应按该工程施工焊的焊接材料,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进行模拟试验,并经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及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允许正式上岗施焊。
10.2.4.2焊接材料
10.2.4.2.1施焊的焊条焊丝应有质量合格证,施焊用的氩气纯度应在99.9%。
10.2.4.2.2电焊条在使用前,应按工艺要求进行烘焙。
10.2.4.2.3按照焊缝金属性能及化学成份与母材的相当的原则,合理选用焊接材料。
10.2.4.3焊前准备及焊接工艺
10.2.4.3.1管子应按工艺要求加工坡口,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里外清除油、锈。
10.2.4.3.2除设计规定的冷拉口外,其余焊口应避免用强力对口,以防引起附加应力,管子对口应用专用夹具,按工艺要求留好对口间隙,沿焊口圆周方向对称点焊两点,去掉夹具,然后用氩弧焊封底。
10.2.4.3.3检查底焊有无缺陷,如一工序正常,则用手工电弧焊或手工氩弧焊盖面。
10.2.4.3.4焊条烘干,坡口型式、间隙均按焊接工评定技术参数进行。
4.4.1为保证焊接质量应加强前及中间检查,实行焊工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4.4.2所有锅炉管子焊口,应进行100%外观检查,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对无损探伤检查不合格的,除对不合格焊口返修外,尚应从焊工所焊的同类焊接接头中做不合格数的双倍复验,所有复验中仍有不合格的,则该批接头评为不合格。
10.2.5材料设备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按图纸要求及规范标准采购,严格执行材料检验制度,到场复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保管和使用,钢材和耐火材料均应有出厂证明及试验资料。
10.2.6.1施工每一工序,每一分项都应按工艺标准操作,完成后经监控人员及监理认可,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0.2.6.2保证每道工序都在受控下完成,特殊工种的操作要预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0.2.6.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好"六关"(施工方案关,技术交底关,材料进场关,检验计量关,工序交接关,质量检验关)。
10.2.7工程检查验收
一般分项工程在自检基础上由质检人员和监理共同检查验收,重要部位分项工程应有设计与锅检所共同参加验收。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1.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证""监督"三大体系,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做好安全巡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11.1.3安全例会要持之以恒,定期召开。对发现的问题按"三定"原则予以解决,不留隐患,堵塞事故漏洞。
11.1.5坚持班前讲话及周五活动制,针对当天的施工特点进行安全对应住注意的安全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每周活动一次,总结本周的经验教训,讨论事故的隐患和事故的预测,做到"一登记""四落实"。
11.1.6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特种工种持证上岗,每半年对班组长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11.1.7班组健全互保联保制,做到"六要",开展争创"安全优秀标准班组活动",标准化做业,施工现场做到"三清六好"。
11.1.8对发生的事故要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严肃处理,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防范措施。
11.1.10建筑物进出口搭设防护棚,预留洞口设围栏。
11.1.11高层作业安全防护重点是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主要措施为:
11.1.11.1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11.1.11.2 上下交叉作业层间必须加防护层。
11.1.12电气焊操作要设定时检查线路。
11.1.1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高空作业不得穿硬底带钉鞋,不得随意向下抛掷物料及杂物,严禁酒后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定期检查身体,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11.1.14各种用电设备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装置,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器。
11.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规程和现场管理方法,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不得随意指挥,违章作业。
11.2.2现场设专职安全员,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做好每个单项工程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11.2.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非施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1.2.4临时用电线路布置应整齐,一律有电工架设与管理现场用电设备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
11.2.5室外用电设备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用电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11.2.6进入汽包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大于12v,并应有专人在汽包外观察,以确保汽包内的工作安全。
11.2.7现场X射线作业,应在下班无人施工时才准进行,并在附近设标志,以示路人警惕,防止射线伤人。
11.2.8设备运输和吊装时,应统一指挥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案,分工明确,与吊装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
11.2.9现场重要部位及显目的地方应设置安全标志牌。
11.3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1.3.1施工现场保持道路畅通,不得在道路两旁随便堆放,现场及出入口挂设标示牌,出入口处地面平整道路通畅、整洁。。
11.3.4库房、料场的机具、材料,分型号、规格堆放整齐CECS115-2000标准下载,料场道路畅通。
11.3.5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建立卫生值日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11.3.6严格遵守建设单位现行的厂规及安全防火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