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管片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混凝土内孔穴浓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民族师范学院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混凝土内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②深度超过密封槽且深度>0.1mm的裂缝
②管片连接处混凝土麻面、掉皮、掉角
棱角磕碰、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①密封槽部位在长度500mm的范围内存在直径5mm以上的气泡15个以上
②管片表面麻面、掉皮、起砂、存在少量气泡等
4)产品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自检后通知甲方驻厂代表及监理共同验收。
5)所有检验数据应做记录,并在规定位置印上标识,表明检验状态。
6)一般缺陷修理:先用钢丝刷刷去混凝土表面浮浆或松动的混凝土,用清水冲洗干净待修理表面的基层,然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
4.11.2成品试验:
管片成品需做下列试验:管片水平拼装试验;管片检漏试验。
4.11.2.1管片的水平拼装试验
a)为检验环与环、片与片之间温和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批量生产前进行管片的水平拼装试验。该检验随机抽取不同模具生产的两环管片在水平拼装检验台上进行混合拼装,检验其内、外直径及环缝和纵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管片水平拼装检验允许偏差见下表。
管片水平拼装检验允许偏差表
b)管片批量生产后,每生产200环后应进行水平拼装检验一次。管片水平拼装检验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表规定。
4.11.2.2检漏试验
a)检查数量:管片正式生产后,每生产50环应抽查1块管片做检漏测试,连续三次检漏试验达到检测标准,则改为每生产100环抽查1块管片,再连续三次达到检测标准,最终检测频率为200环抽查1块管片做检漏测试。如出现一次不达标,则恢复每50环抽查1块管片的最初检测频率,再按上述要求进行抽检。
b)检验标准:按设计抗渗压力1.0MPa恒压2小时,渗水不超过管片厚度的1/5为合格。
4.12.1管片在出厂前进行止水条的粘贴工作。止水条和粘巾用的胶水由甲方提供。
4.12.2密封垫与缓冲垫的粘贴面和粘贴基面必须干净、干燥、坚实、光滑平整。可用棉纱或毛刷进行清理,必要时用稀料处理。
4.12.3将专用胶均匀涂刷在两个粘贴面上,喷涂应均匀、完整,无积聚、流淌现象,应特别注意管片四角处的涂刷,涂刷完毕后将两个粘贴面全在一起压实。
4.13季节性施工方案
4.13.1.1冬施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温度应满足混凝土出机温度要求。首先考虑对水进行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对砂、石进行预热,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有结冻现象的砂、石不得使用。
4.13.1.2混凝土搅拌宜先放砂子、石子和热水进行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80。
4.13.1.3砂石骨料在棚内贮存,防止结冻。
4.13.1.4冬施时,生产车间内通暖汽,门窗封闭,使室温不低于10℃。
4.13.1.5冬施时,管片蒸汽养护延长降温时间,拆模时的构件温度与气温相差小于20℃。
4.13.1.6管片脱模以后,在车间内正温条件下放1天或加盖保温材料,再运出车间放至池中通蒸汽继续保湿养护7天
4.13.2.1应加强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并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4.13.2.2雨期应加强贮存管片的检查,防止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4.13.2.3进入雨期前应检查车间防水,以防漏雨
生产车间改造:于2007年4月20日完成。
生产车间工艺设备就位:于2007年5月10日完成。
模具:于2007年4月底进厂,并于5月26日验收。
室外水浸池与堆场改造:2007年7月20日完成。
图纸与资料准备:2007年5月底完成。
注:1、该计划可根据现场施工安装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厂区库存300环管片要求。
2、现有水养池数量25个,可满足生产进度要求。
第五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项目的技术重点与难点是管片生产的匀质性及结构耐久性问题,我厂在总结过去管片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技术质量措施,在保证管片的外观质量基础上,确保混凝土管片的结构性能及耐久性要求。
5.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所有原材料进厂自检合格后,通知甲方驻厂代表及监理进行材料验收,并将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提供给驻厂监理,并按规范要求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对原材料的要求执行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我厂水泥采用P·O42.5散装水泥,要求选择生产质量稳定、供应稳定的、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后的大厂水泥。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6%(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
a)收料:进厂水泥由材料科收料员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进行抽样,不足500t亦为一验收批进行抽样,同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包括型号、技术规格和重量)及出厂检验报告(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
b)贮存:装入指定的水泥仓内,并根据试验结果标明水泥的合格状态的标识。
c)取样:收料员取样时的取样地点在水泥罐车上,取样总量不少于12Kg,然后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
d)检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委托后,对试样进行核对,然后将来样分为两份,一份用于复验,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通知材料科和搅拌站方可使用,并出具水泥3d、28d检验报告。
e)抽检: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试验室、搅拌部门和材料科应共同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f)严禁使用含氯化物和出厂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a)生产管片用的砂符合JGJ52标准的建筑用中砂,且为低碱活性骨料。管片混凝土用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b)收料:砂子进厂后由收料员逐车监督目测质量和数量,并指挥车辆按材料种类分类卸料。目测质量不合格的砂子杜绝卸料。
c)贮存:骨料的运输和存贮,应严禁受有害物质的污染。不同规格骨料应分隔贮存。贮存地面应坚实平整且要求自由疏导雨水和冲洗水。
d)取样:收料员按同规格、同产地砂分批验收,以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0t的以一批计算。收料员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均匀分布。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符合JGJ52标准规定的数量。每组样品妥善包装,以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并做好标识,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
e)检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委托后,对来样复核后进行复试,其结果符合JGJ52的规定要求,通知材料科及搅拌站方可使用,并出具砂检验报告。
f)抽检:在使用过程中对砂质量有怀疑时,试验室、搅拌部门和材料科应共同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a)管片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指标应符合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b)收料:石子进厂时收料员按同产地同规格石子分批验收,以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0t的以一个验收批论。石子在堆放过程中,为防止颗粒离析,堆料高度不超过5m。
c)贮存:骨料的运输和贮存,应保证使骨料离析减至最低程度并严禁受有害物质的污染。不同规格骨料应分隔贮存。贮存地面应坚实平整且要求自由疏导雨水和冲洗水。
d)取样:石子进厂后按规范进行进厂复验,收料员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均匀分布。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符合JGJ53标准规定的数量。每组样品妥善包装,以避免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做好标识,然后送试验室委托试验。
e)检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委托后,核对来样,然后对来样进行复验,检验结果符合JGJ53的规定要求,通知材料科和搅拌站,方可使用,并出具检验报告。试验结果不合格的石子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石子的来样做完试验后原则上不保存试样。
抽检:当在使用中对石子质量有怀疑时,试验室、搅拌部门和材料科应共同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a)混凝土用外加剂技术指标应符合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b)收样:收料员在外加剂进场时验收其合格证、质量证明及使用说明书。进厂的外加剂由收料员负责安排卸料。
c)贮存:存放在指定的贮存罐,并根据检验结果注明合格状态的标识。
d)取样: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100t为一批,不足100t的也可按一批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进厂的外加剂由收料员带领卸料。收料员取样时,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5kg。取到样品后,编号标识,然后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
e)检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的委托后,核对来样,然后将来样分为两份,一份用于复验,另一份密封保存半年。试验结果应符合GB8076的标准要求,通知材料科及搅拌站方可使用,并出具检验报告。试验结果不合格的外加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抽检:当在使用中对外加剂质量有怀疑时,试验室、搅拌部门和材料科应共同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a)混凝土用掺合料技术指标应符合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掺合料采用I级散装粉煤灰。
需水量比:不大于100%
碱含量报告: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的粉煤灰具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
b)收料:收料员对进场掺合料进行验收时,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并检查出厂合格证。
c)贮存:存入指定的料仓,并根据检验结果注明合格状态的标识。
d)取样:收料员从罐车上取样,取样总量不少于12kg。然后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
e)检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的委托后,核对来样并进行复验。试验结果符合GB1596的标准要求,通知材料科和搅拌站,方可使用,并出具检验报告。
f)抽检:当在使用中对掺合料质量有怀疑时,试验室、搅拌部门和材料科应共同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a)拌制混凝土用水采用饮用水。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并有水质试验报告。
b)冬季施工可以使用热水。
a)收料:生产管片用钢筋有热轧带肋钢筋(HRB335)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Q235)。钢筋进厂后,由材料科收料员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炉罐号、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60吨为一验收批进行抽样,不足60吨亦按一个验收批抽样。抽样时应检查钢筋的外观,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结疤、折叠、麻坑、气泡、砸碰划伤及锈蚀等,并测量本批钢筋的代表性的直径。同时应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
b)贮存:钢筋进厂后应放在通风、避雨的地方。以便使钢筋在使用期间不生锈。
c)取样:收料员取样时,(1)热轧带肋钢筋(HRB335),钢筋的一个试样做拉伸,一个试样做弯曲。(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Q235),在同一批料堆上随机抽取两盘,将端头截去500mm后,在一盘上取一个试样做弯曲;在另一盘上取两个试样,一个试样做拉伸,一个试样做弯曲。(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HPB235),在同料堆上随机抽取两根,将端头截500mm后,在每根钢筋上取两个试样,其中每根钢筋的一个试样做拉伸,一个试样做弯曲。
1)收料员将截取的试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试验室接到材料科委托后,对试件进行核对并进行复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其中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检测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通知材料科、使用车间方可使用,并出具钢筋原材料检验报告。
5.3管片埋设件与配件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5.3.1管片预埋件(灌浆前预埋件1、M30纵向螺栓套管、M36环向螺栓套管)采购应选择有生产资质的厂家,进厂时索要产品合格证,进厂后要验收,合格品方可使用。
5.3.2管片的止水条和胶,进厂时索要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甲方联系解决。
5.4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5.4.1混凝土搅拌:
1)管片车间按浇筑管片所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数量通知搅拌站供料。
2)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为搅拌站提出施工配合比。
3)搅拌站接到管片车间的混凝土申请单和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搅拌。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检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5.4.2混凝土拌合物:
a)首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时方可投入生产。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b)每班开始生产管片时,都要进行开盘鉴定。
c)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时,现场质检员应严格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模。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30~70mm,超过70mm的严禁使用,每工作班质检员应随时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进行抽查,其次数不少于3次。
a)进行焊接的钢筋原材料必须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b)进行钢筋焊接的钢筋工必须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钢筋焊接操作。
c)在每一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工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检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
正式生产时,对于焊接接头,每300头为一批,闪光对焊抽取6个试件为一组做焊接试验;点焊抽取3个试件为一组做焊接试验。焊接试件由管片车间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出具钢筋焊接检验报告。不合格的焊接接头不得用于生产。
厂内管片生产全过程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供货进度满足安装要求。
过程监督计划的执行应在生产现场进行,由工程部会同现场管理的质量工程师按工艺技术文件进行抽查检验。质量工程师对关键工序质量点和工艺数据进行监督抽查,并填写“过程控制监督检查表”。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报技术负责人召开会议,商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的方案。
教育工人如何吸取教训提高工作质量,克服操作上的缺点,鼓励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工期保证措施的关键是前期的厂房和设备工艺改造要确保提前完成,保证管模进厂后及时投入生产;前期要有充足的技术准备;生产过程中配置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充分保证施工质量。
预先加工出合理的库存量提前安排管片生产,前期的工艺技术改造生产准备必须提前完成。规划充足的养护和存放场地,确保管片的储存量。协调全厂资金使用计划优先安排准备该项目的流动资金充足供应。
确保常温季节每天生产两翻设备配套能力满足最大产能要求。生产条件及养护设施完备。生产工人组织和技术培训。确保冬季施工两天三翻的生产条件。
从技术和质量角度来分析该管片在北京的冬季生产以每天周转一次为最有利。因此要尽量考虑充分利用常温季节的有利条件多生产库存量,保证300~400环的储备量,减轻冬季施工的负担。
管片直立叠层码放时不宜超过三层。
管片叠层平放不宜超过四层。
管片在室外长期存放易造成表面龟裂,一般建议管片在室外存放期以1~2个月为界。对于因工期原因提前生产或延迟供货的管片,宜对成品管片采取防护措施。
采取在室内或大棚中存放。
室外存放要采取覆盖保护措施。
对外层长期暴露的管片表面采用防水透气型防护剂透明保护。
其它保温保湿防晒措施。
7.3管片运输过程的保护措施
采用汽车夜间运输,运输距离为15公里左右,合理安排车辆保证按计划供应。运输过程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和线路。
运输过程管片要采取软绳带捆扎牢固,防止磕碰损坏棱角。
装卸过程应采用吊带吊装。
构件厂到施工现场大约15公里,运输时间为晚10:00-早6:00,行驶时间大约40分钟。
8.1.1各种常规机械电器(如搅拌机、龙门吊、锅炉等)均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要正确使用个人施工防护用品,遵守安全防护规定,进入现场均需戴安全帽。
8.1.2吊车司机吊运混凝土斗、钢筋笼、管片时应注意力集中,防止伤人和磕碰模具。
8.1.3应注意保护各类电线、管道和开关,防止意外发生。
8.1.4码放管片上下应整齐划一,防止倾翻,确保安全。
8.1.5粘贴弹性密封垫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橡胶手套。
8.1.6胶粘剂贮存应避免高温,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8.1.7与管片运输单位签订管片运输安全协议书,明确责任。
8.1.8管片运输每车载重不超过额载且每次运输管片不得超过一环,管片应固定牢固。
8.1.9管片运输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8.2.1混凝土搅拌站必须配置降尘防尘装置,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
8.2.2搅拌机前台必须设置沉淀池,并定期清理,以防污水污染环境。
8.2.3散装水泥储存仓有除尘设施,水泥进厂时严格控制“冒顶”现象发生。
8.2.4搅拌站砂石贮存场封闭或经常洒水,以防扬尘。
8.2.5混凝土搅拌站工作面保持清洁,对遗洒的水泥、砂子、石子、必须及时清理。
8.2.7施工应有序进行,尽量减小噪声DB35/T 1833-2019标准下载,严禁野蛮作业。
8.2.8合理组织施工,对噪声较大的工序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施工人员配戴耳塞。
8.2.9未使用完的胶粘剂应加盖密封,使用完的容器回收。不能撒落在地。
8.2.10涂刷胶粘剂作业场所做到通风。
附录一.榆构管片生产平面规划图
DB3204/T 1002-2019标准下载附录二.榆构管片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