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烛墩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香烛墩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90.8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香烛墩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衬砌结束后,针对衬砌背后空隙进行注浆,填充拱部局部空隙,确保混凝土结构均匀受力。

7.1.2.8、附属工程质量的措施

洞外挡护和附属工程严格按照砌筑工程施工规范操作,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渝17J18 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图 集.pdf,灰缝互相错开,砂浆密实、饱满,每段砌筑厚度不得大于120cm。砌筑用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配料采用磅称等计量设备,坚决杜绝人工拌合。

挡碴墙泄水孔应按规定预留成梅花形排列整齐,泄水孔间距为2×2m,严禁朝天孔,并且要保证泄水孔畅通。泄水孔一律采用圆形或矩形孔,圆形孔孔径取10cm,矩形孔尺寸符合设计。

反滤层厚度按设计施做,为保证反滤层的铺设质量,要求做到砌筑、反滤层、回填土同步进行。

7.1.2.9、试验工作

由项目部试验室负责,按《项目试验计划》及试验规程抽检。加强过程监控,确保隧道施工质量。

7.1.2.10、进度和质量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在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质量优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好中求快,好中求省。

7.2、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副组长:彭泽权、蒋富帮

组员:孔祥明、孟庆夭、杨光华、包炜成、崔孝维、周杰、孙健、彭现资

7.2.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

项目部逐级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把安全生产纳入承包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严格奖惩制度,对个别由于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员要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7.2.3、抓好安全教育和检查

在开工前对全体参战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其他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分专业、多层次的进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培训,使大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还要对担负重点项目和重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设立固定的安全宣传标语、安全标示牌和安全警告标志。

7.2.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经理分部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各队每天都要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

7.2.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要布设安全警示牌、警告牌和宣传牌等。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等。

7.2.6、各项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2.6.1、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施工严格按设计进行,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保证锚喷支护的强度和厚度。严格按照短进尺、快支护、勤量测、早闭合的原则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

1、钻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钻眼人员到达工作面时,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钻眼采用湿式凿岩机,严禁在残眼中钻眼。钻孔台车进洞经过的道路和临时台架,认真检查安全界限,并有专人指挥,就位后不得倾斜。

洞内爆破作业,进行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在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及时支护、发现涌泥涌水未经妥善处理时,严禁装药爆破。爆破人员随身携带电筒,防止点炮途中突然发生照明熄灭,并设事故照明。

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经检查确无不安全因素后,工作人员才进入工作面。两个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加强两端的联系与统一指挥,加强测量工作。当两工作面距离20m时,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

2、装碴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运输设备不准人料混装,各种摘挂作业设立专职联络员。装载料具时,不超出装载限界,装运型钢拱架、管棚等长料具时,捆扎牢固。

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满足装载机械安全运转,设置专人指挥,以免机械碰断电线或碰坏已做好的初期支护,确保安全。

在洞口、横通道口处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洞内的车辆、施工机械、模板台车等,在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限界显示设施。运输车辆在使用前详细检查,不带病工作。行驶车辆保持一定间距,洞内道路经常洒水,加强养护。洞内倒车与转向,做到开灯、鸣笛或有人指挥。

3、初期支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段,每班责成专人检查。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地段。

锚杆的质量、长度,喷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以及钢拱架的安装位置、间距等严格按设计施工。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用于临时支护的立撑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喷层面要平顺,以免应力集中,出现喷层开裂。

4、衬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衬砌台车作业地段距开挖作业面拉开一定的距离,台车下的净空保证车辆能顺利通过,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台车上不准堆放料具及其它杂物,混凝土两端挡头板安装牢固。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时,先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5、隧道内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供电电压,动力机械电压采用380V,成洞地段照明采用220V,工作地段照明采用36V。

220V照明线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动力线采用橡皮电缆输送。在全断面开挖地段,洞内电线穿入穿线管,每根电线根据用途做不同的标记,并做好登记,埋在开挖底面下20cm、衬砌边墙内侧处;在分断面开挖地段,开挖下导以上断面时,用木制三脚架靠边架设电线,待开挖下导时移入地下。衬砌后安设瓷瓶与横担固定在边墙上。仰拱先行段在施工仰拱时,取出电线,仰拱施工后埋在边墙内侧处,衬砌完成后移上边墙,并做到顺直、美观,绝缘良好。

在接近工作地点处设置携带式照明变压器,将220V电压变成36V供工作面照明。移动灯具和手提作业灯,使用胶皮电缆及螺口灯头。照明灯具在成洞地段采用没有眩光、透雾性能强的高压钠灯,在开挖面、工作面采用亮度高的低压卤钨灯,在洞门口的场外照明采用清晰度高的镐灯。

低压电气设备加装触电保安器,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加装防护罩。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由合格的防爆电气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才予安装,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测试与检查。

施工中的通风符合铁道部现行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半月取样分析一次,含尘量每月检测一次。施工时的通风,设专职人员管理。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人员不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出风口设置喷雾器。

7.2.6.2、爆破器材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对于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入库、发放、使用、退还、销毁和保管等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严密的专项制度。

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要求其对我单位的爆炸物品库认真制作档案,并经常对爆炸物品的管理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和执行处罚。

爆破器材的购买按程序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炸物品购买证》,方可采购。采购到公安部门指定并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专业公司购买。运输爆炸物品由公安部门协助,由具有合格证的押运员押运,同时向库房保管员办理交接、清点,办理入库手续。

爆破物品储存在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并验收合格的库房内,由取得合格证的保管员专门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审批、检查、登记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齐全,帐物相符。

爆炸物品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爆破物品使用证》后使用。使用时由现场负责人、保管员、爆破员、安全员核写登记表,领取当日使用量。爆破作业由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正式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爆炸物品不被盗不流失。爆炸物品库制定库房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等规章制度并上墙。保证24小时有人在位值班,严禁脱岗失控。施工剩余的爆炸物品当天清退入库。变质和过期的爆炸物品及时清理出库,认真清点,登记造册,报有关部门批准,在指定地点销毁,并及时清理现场,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转让、倒卖、易物、私存、携带爆炸物品。

接触爆炸物品的人员必须办理《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各级安全员形成网络;建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确保领取、发放、使用(销毁)、清退四本帐帐目清楚,并严格每道程序的签字审批。

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减少对已完构筑物的震动影响,防止震裂和飞石冲击已完工构筑物。

爆破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爆破作业。作业前确定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警卫防护。严格控制装药量,按设计的装药量装药,确保周围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并在爆破前负责通知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再实施爆破。

爆破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检查人员才进入工作面检查。经过安全检查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

7.2.6.3、安全用电措施

生产、生活用电按照有关规定架设线路、建立变电站和安装变压器及配电盘。电工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并有丰富管电经验的人员组成。设置好断电和灭火装置、消防器材。在高压线下作业或堆放物料,搭设临时设施,停放机械设备,起重作业,都严格按规定的高度和范围进行。严禁乱拉电线和私接电器设备,非专业电工不得从事电工作业。

各种机床、金属设备上所有局部照明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内及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时,行灯电压不超过12V,安全电压的电源用双线圈变压器,手持行灯有绝缘良好的手柄和护罩。

电工、电焊工等持证上岗,规范作业。不得带电作业。电焊工作业时必须戴防护面具、专用手套。

临时用电符合供电安全运行规程,并定期检查和防护,对检查不合格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及时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或作业。施工用电线路架设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安全控制:

支线架设:支线选用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的电线;支线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过道电线采用硬质护套管并作标记。室外支线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配电箱的电缆线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配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现场照明: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照明导线均安装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装设漏电保护器。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架空线:架空线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离等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板线离地2.5m以上加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器等设置形目的安全标志。

严禁将电线搭靠或固定在机械、钢筋等金属件及树木上。

7.2.6.4.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设备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工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离开机械设备时,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在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将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加强工程机械和车辆的检查维修,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违章开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隧道内运输车辆做到缓速行驶,一般成洞段控制在10km/h,施工地段不得超过5km/h。并注意洞内行人,提前鸣笛。行人不与车辆抢道、追车或强行搭车。

7.2.6.5、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

雨季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有灾害性天气和水情,及时做出部署。

汛期之前,对本单位驻地、工地、料库、料场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水害隐患。对于洞口的截、排水沟经常进行检查、维护和疏通,发现易受水害的隐患,及时解决。

在汛期中,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

7.2.6.6、治安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每月定期进行以防火、防爆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有效而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设置在明显易取的位置上,设立明显标志。

洞内及各洞室不存放油料及其他易燃物品,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库房20m以内严禁烟火。

7.2.6.7、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条例,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对隧道施工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遵守劳动法,非特殊情况不安排超时作业,不打疲劳战。

隧道掘进严格采用湿式掘进的方法钻眼,严禁干钻。掘进面爆破后、出碴前,先通风、洒水降尘,然后再开始下道工序施工。高温天气施工时,给职工分发解暑药品。

配备防寒用品及取暖设备,施工机械装配驾驶室,工地设取暖室。配备有色风镜、风衣、长筒布袜和口罩。工地房屋设置在有防风条件的地方,伙房设在下风向位置,并配备防火设备。

副组长:蒋富帮、彭泽权

组员:孔祥明、林君寿、杨光华、徐州、孟庆夭、崔孝维、周杰、薛守君、彭现资、高玉松、柳旺军

现场总负责:姜永保、蒋富帮、彭泽权

物资设备负责:崔孝维、高玉松、柳旺军

安全负责:孔祥明、孟庆夭

后勤保障:徐州、彭现资

7.2.7.3、险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首先由施工技术科针对强富水、断层、围岩失稳等不同的地质灾害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防范措施,分别先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监理、设计及业主等有关单位。

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要求,按过程分为:接事故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六个过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如下图:

⑴事故情况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程序,对施工情况分析作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⑵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指挥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展开事故现场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在本级无法有效控制,向相临标段、监理、业主甚至地方政府应急中心请求更高级的应急响应。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7.2.7.4、技术、物资、设备准备

(1)、根据工程需要配齐各种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并确保长期在位。

(2)、根据工程需要配齐各种专业技术资料。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配齐相应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设备,在施工中加强隧道地质的超前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掌握隧道开挖前方的地质、水量等情况,以便指导施工。

(5)、加强隧道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预测隧道开挖前方地质情况。

(6)、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出处理特殊地质灾害的具体施工方法和工艺。

隧道队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制定的特殊地质灾害处理措施储备一定量的抢险物资,如水泥、钢材、木材、砂石料、编织袋等,物资的储备量充分,满足抢险需要。并将其堆放在现场方便使用的位置,平时不允许使用这些抢险物资。

根据特殊地质灾害处理措施的施工工艺,各工程队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并停放在现场方便使用的位置,并经常对这些施工设备进行保养,试运转,确保使用时性能良好。

预防冒顶的施工控制措施

(1)、认真熟悉图纸,全面了解设计提供的地质状况,并及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明白设计意图。

(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地质超前预报仪和钻孔等手段加强隧道地质的超前预测预报工作,发现开挖前方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3)、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根据隧道围岩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改变开挖方法和支护手段。爆破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爆破设计做到多布周边眼,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的减少,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遇到软弱围岩,开挖时严格控制每循环的进尺深度,进尺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m。

(5)、每循环开挖完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根据围岩情况支护采用格栅钢架、钢筋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体系,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的支护措施。并确保支护参数和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6)、二次衬砌不准严重滞后初期支护,在软弱围岩堤段应紧跟开挖,Ⅲ、Ⅳ级围岩中,根据量测结果确定最佳施作时间。

(7)、认真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及时反馈量测资料,指导施工。

(8)、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开挖方法及支护形式。

(9)、安排专门人员对现场各工序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检查各工序的质量,确保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0)、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对隧道掌子面和已开挖过的部位随时进行观测和检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组织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撤离到安全地方。并在第一时间通知现场负责人和项目部。项目部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抢险。

7.2.7.5、应急抢险预案

首先撤离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最后根据制定的处理措施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抢险工作。

1、发生特殊体制灾害后,及时探明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和事故地点所在位置,并组织人员立即制定抢险方案。

2、撤离现场所有人员及设备。

3、对冒顶地段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险情。

4、严格按照制定的处理措施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抢险。

7.3、环保、水保措施

副组长:彭泽权、蒋富帮

组员:杨光华、徐州、孟庆夭、崔孝维、周杰、林君寿、王明飞、朱良勇、乐俊、孙健、彭现资。

7.3.2、实行环保工作责任制。

项目部对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负全责,其职责是: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环保措施是否有效、全面、是否存有隐患,进行宏观控制。各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施工环保措施、工作制度,并检查各队的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环保工作动态和指导下级工作。各队环保工程师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工作,检查工班环保员的工作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满足环保措施要求。工作上一级保一级,确保环保工作不留于形式,使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7.3.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保意识

在本标段工程建设中,深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采用编写环保宣传教育资料、放录像专题片、利用工地广播、黑板报、悬挂宣传标语牌、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知识及保护要求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环保意识。本着对人类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下决心把施工环保、生态保护工作做好。使参加施工的全体员工自觉的山区的一草一木。

7.3.4、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深入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条文,根据“因地制宜、变害为利”,“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布设各项水土保护措施,做到工程措施、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以及复垦利用措施相结合;治沟与治坡、防护治理与利用相结合。

7.3.5、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在施工中要用系统的生态观念来处理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充分保护动物的自然生活习性和其所依赖食物链环境,保护植物的原有依托的自然环境和沿线的自然风光。保护植被,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施工便道、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石料堆放和材料加工场及取(弃)土场等一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在指定规划的区域内,满足有关要求,避免因临时工程修建的随意性而破坏地表植被而人为恶化生态环境。机械、车辆严禁随意乱行驶,压坏草地、植被。

7.3.8、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

教育职工遵守国家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严禁上山采集中草药,不人为破坏植被,自觉爱护一草一木。

7.3.9、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隧道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的措施

隧道施工前应做好天沟与防排水设施。进洞前做好洞门工程及洞口仰坡、边坡的防护工程。洞内排水经过污水池处理达标后排放,做到不污染河渠水源,不冲毁农田。

(2)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弃碴场水土保持采用在弃碴场修筑浆砌片石挡碴墙,墙身设泄水孔,碴底预埋透水软管,采用先挡后弃的办法,充分发挥挡碴墙水土保持防护效能。碴顶填土植树种草或复耕。

(3)临时设施水土保持的措施

生产区及生活区植树种草,设置防排水设施,防止壅水和场地冲刷。修筑的施工便道尽可能兼顾地方利益,便于施工后便道成为乡村道路。施工完毕后将临时房屋等临时工程拆除清运,将地表复耕或绿化。

7.3.10、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

对施工现场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临时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经常洒水润湿,减少道路扬尘。

水泥等易飞扬的材料不露天存放,采用封闭式库房储存。搬运时应进行覆盖,防止遗洒飞扬。

2、防止噪声、振动的措施

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应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声、安装防震底座等改进措施,同时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标准要求。

合理布置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利用距离和隔墙来降低噪声。

要求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大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应严格按规程操作,服从现场指挥,避免产生振动影响。

施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过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进行排放。

食堂废水按规定设置隔油池,定期处理油污,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施工、生活产生的经过处理的废水严禁排入农田。

现场厕所采用封闭式,并经常冲洗。化粪池应经常清理。

7.3.11、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便道的修建,尽量少占农田,在可能的条件下,便道尽量考虑与乡村道路相结合,以减少水土流失。

生产、生活设施修建,尽量避免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生活场地范围内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不阻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防止壅水和场地冲刷。

施工中修建的临时设施,工程交验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拆除,并尽可能恢复原有地形、地貌。

7.3.12、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方便生活、利于生产,少占农田及植被地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并上报当地土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临时工程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废弃物,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的地点处理。

7.3.13、完工清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完工清场工作依据完工一段、清理一段、防护一段的工作原则进行。每当一段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现场施工临时工程进行拆除,拆除的废物营运至弃土场。

临时用地进行复耕还种处理。并对施工过程中破坏原有植被的区域进行绿化。

完工清场工作由负责本段工程的责任人执行,监督、检查完工清场工作情况,并将完工清场工作过程记录归档。

为使该工程项目能以“四个一流”的标准按期完成,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8.1、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编制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大施工方案。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目标。

8.2、施工调度高效运转

建立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8.3、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现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8.4、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既重包又重管,使责任制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5、安排好冬、雨季的施工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做好预防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地进行。

8.6、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8.7、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为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廉政工作力度,标本兼治,立足防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促进和推动廉政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以下廉政建设保证措施:

9.1、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严格的管理取胜。

9.2、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好履约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和效益”的观念,全面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保证工程质量,争创交通部优质模范工程。

10、冬、雨季的施工措施

10.1、雨季施工措施

针对本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雨季为每年的4月至6月,7月至9月为爆雨期)和工期要求,对雨季施工作如下安排:

10.1.1、雨季来临前,完善施工区、生活区、仓库区、排水设施,加强易受水毁物资和保管。

10.1.2、在不违反安全原则和规范要求前提下,合理调配工序,加强不受雨水影响的分项工程的集中施工。

10.1.3、修建拌和场工作棚,坚持中小雨照常施工。

10.1.4、加强同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加强雨情、水情、台风等的预报工作,充分利用雨天间歇空档。

10.1.5、采取换填碎石等方法,改善施工便道雨天行车条件,保证车辆畅通。

10.1.6、雨季来临前,加大主要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碎石等的储备,避免雨季供料困难。

10.1.7、职工个人配发雨衣、雨伴、雨靴等雨具。

10.1.8、雨季期间,道路工程施工要保持场地的良好状态,低洼地段路堤及挖填土方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

10.1.9、在雨季。物资选择高地推放,同时备足够数量的盖布,以便及时遮盖,减少损失。

10.2、冬季施工措施

本合同段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但为了确保各种圬工在出现零度以下时的施工质量,各工点应采取如下措施:

10.2.1、在砂浆、砼拌和时,对拌和水进行预加热。

10.2.2、在砂浆、砼拌和时,掺入适量的防冻剂。

10.2.3、对刚施工完的圬工采取盖蓬布、草袋、麻包等办法进行加强养护。

10.2.4、对间续低温天气,调整圬工作业时间,避免在寒冷的夜间作业。

11、农忙季节、春节期间的施工措施

11.1、农忙季节的施工安排

在农忙季节可能影响工程的因素有人员流动、地材供应、用电、用水及地方交通等方面,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如下措施:

11.1.1在部分人员因农忙而离岗时,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布置调配人员,及时补足关键岗位;同时采取经济杠杆平衡,减少人员流动。

11.1.2对由地方供应的材料,如砂、水泥等,在农忙到来前应加大储备,减小影响。

11.1.3自备发电机和抽水机,避免受农忙季节用电、用水高峰的影响。

11.1.4农时不可误,工期不可延的原则,加强同当地政府联系,协调相关事宜,达到农时工期两不误。

11.2、春节期间的施工安排

11.2.1在春节前召开职工动员大会,号召全体人员发扬铁军的奋斗精神,为企业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已的力量。

11.2.2要求所有项目部主要人员,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总工程师、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必须支持岗位。

11.2.3各施工队负责人在春节前提前半个月内统计出探亲人员数量,上报项目部,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顺序,保证施工正常。

12.1、成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强化系统管理。

12.2、搞好成本核算,健全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全面推行责任成本制度。

12.2.1、项目分部把成本核算,挖掘内部控制成本的潜力,掌握投入产出的关系,随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定期进行实际成本和责任预算对比,分析原因,找出差距,采取有效措施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每个单项工程结束后,对各项费用进行汇总,并逐项与预算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总结经验,不断积累资料,提高全项目成本控制能力。

12.2.2、建立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明确各项目班子责、权、利,充分调动项目施工全员的积极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内部承包责任制,完善内部承包责任制的规章制度、指标体系、考核和保证体系。建立一套以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核算制度。使经济核算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12.2.3、全面推行责任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按“谁负责什么就控制什么”的原则,多层次地推行责任成本。把项目责任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人人有职责,个个有压力”。

12.2.4、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切实合理地安排施工,避免窝工,杜绝返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12.2.5、隧道工程选定合理的施工方法,组织流水施工。周转性材料要以钢代木,以降低成本。

12.2.6、严格测量三级复核制度,杜绝因测量事故引起返工。

12.2.7、搞好技术交底工作,做好钻爆设计,控制超挖引起的回填,力争最大限度降低火工品消耗。

12.2.8、加强试验、检验工作,正确选用圬工配合比,合理使用外加剂。

12.2.9、搞好临时道路等大临及小临方案的比选,做到合理选址布局,少占用地,以降低造价。

12.2.10、加强材料管理,堵塞浪费漏洞。对材料要严格按计划采供,避免大量库存占用资金。采购要货比三家,采购优质且价格合理的物资。

12.2.11、按施组要求合理配置各工点的施工机具,建立机械配件的采购供应点,并做好油水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机械完好和利用率。

12.2.12、采用弹性用工制度,降低工费支出。

12.2.13、加强工地高速指挥协调,合理派车【道路】公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doc,避免车辆空载或超载,努力降低运输成本。

12.3、做好经济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以此推动企业经济管理与再上台阶。

12.3.1、完善内部施工定额,做到先进管理,符合实际,不断加强定额管理,使之不断完善、更新和提高。

12.3.2、制订和完善内总核算价格,包括预制构件、成品、半成品、运输、劳务、材料、租赁等结算价格,并对之实行统一平衡管理。

12.3.3、建立健全信息库,包括价格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做到及时、准确,同时掌握动态因素的准确资料,以便做出相应的措施。

12.4、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科技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