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ZZ市SS镇某公路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实、确定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对应的环保法规定及其它要求。
2、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找出影响环境的重大因素,制定可行的环保工作方案,并向甲方报审,在施工过程,若因工程内容、环境要求发生变化,则要相应调整环保方案,并重新报审。
①开工前和施工中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GBT 26548.7-2020标准下载,使保护环境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人的自觉行动。
②全体建设者要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③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测,控制环境保护要求的各种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4、根据环保工作方案和施工内容,制定本工程的环保培训计划,增强环保意识。
5、施工现场设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环保负责人组织每周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环保周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整改,重大问题报告项目经理。环保周报定期在现场公告栏公布,并开展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劳动竞赛,建立奖罚制度,用经济手段推动施工期环境管理的深入开展。
6、过程中若发生污染事故,应视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影响。
7、建立施工环保档案,将环保日常管理工作的自查记录和主管理部门的检查、审核记录一并归档,工程完工后作为竣工环境审核的资料移交甲方。
8、对分项分部工程衔接处的环保工作要明确分工,各作业工区的环保工作和交接要有记录,每个工序(作业)结束后环保负责人进行评定,相应资料应归档管理。
10、积极配合业主环境审核组在现场进行审核,并提交相关资料和证明文件。对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及时作出整改计划,内容包括纠正措施、方案、负责人、完成时间、要达到的环境标准等。整改计划经审核组审查批准后实施,对整改计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作好登记。
11、工程完成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清理好场地,恢复市政设施和绿化,并寻环保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资料整理,向有关单位申请环保工作完工审定,并按审定意见整改直至合格。
(1)夜间土方挖运时,应对司机进行环保教育,不得喧哗,禁止按喇叭,挖土机装车时应轻装慢放,减少散料冲出车厢发出的声响。
(2)发电机发电时发电房应加装隔音障,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发电机。
本工程施工可能会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建筑变形沉陷。对临近建(构)筑物,周边临时道路等应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预防措施。
(1)不得随意破坏绿化,修剪树木。
(2)在工程开挖时,发现地下文物,应妥善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4)做好交通疏解工作,少占路、封路,尽量不占用马路和行人道。指派专门班组,负责对围挡外侧的临时道路进行日常养护,在雨季更应保证路面的平整。
(5)严格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并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原状。
(6)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并争取所在村委的支持,求得附近村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1)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设置足够的污水沉淀池;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指派专人对排水、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日常维护、清疏。暴两期设立抢险突击队,日夜巡视,发现情况异常,及时抢修,以免工地废水流动附近的农田中,造成污染。
(2)施工时产生的废浆及时清理,收集送至废浆沉淀池,定期外运。
(3)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料库,库房地面做防渗处理,储存、使用、保管设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4)工地厨房的排水先进入隔油池,进行严格的滤油处理后才排入市政系统。
(5)临时厕所必须设置三级化粪池,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甲方指定排水井。
(1)对易产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应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物料尽量安排简易库仓存放,堆土场、散装物料露天堆放要压实、覆盖。
(2)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弃物和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3)所有车辆及设备的废气排放必须人合乎环保要求,若检测不合格,需严格整改直至合格。
(4)现场厨房采用瓶装煤气作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保证水土保持的主要技术措施
1、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条例。
2、建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水土保持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施工前邀请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共同对沿线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共同研究制定出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并制定出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
4、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地点堆放。做好挡护和绿化。工程竣工后,对弃土场、取土场、生活、生产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5、路基工程优先安排排水设施施工,边坡、护坡等水保工程紧随主体工程施工,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我司将严格按照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和现行施工规程、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质量达到合格工程等级,并争创优良工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如下图:
公司管理人员架构表见下图:
本工程材料采购及检验由设备材料部组织,先由设备材料部对供应商进行考察,从中选取几家信誉好、实力强的报公司最后确定材料品牌与供应商,具体采购与检验程序如下页所示。
(二)原材料的运输、搬运与贮存
1、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撞、防振、防雨水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材料,降低质量。
2、施工及周转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做到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3、材料保管,将依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工程的性质、规模、特点、用途、施工方法、各项技术措施和工程的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变设计图纸为实际工程。
1、图纸交底(设计交底)的内容:
(1)设计意图和特点;(2)施工方法和要求;(3)工程的使用功能;(4)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5)解释和说明设计关键部位。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内容
(1)工程概况和特点;(2)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3)施工部署和任务的划分;(4)施工方法和顺序及主要技术措施;(5)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6)劳动力安排、材料物资和施工机械的需要量及供应要求;(7)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8)质量标准和要求;(9)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0)地下、构筑物及管线情况及保护措施、注意事项;(11)材料、构件试验项目及技术要求;(12)冬、雨季特殊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
3、设计变更交底的内容
(1)变更原因;(2)变更部位及内容;(3)变更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方法;(4)变更后对工程量的变动情况及经济责任。
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
(1)施工工艺,(2)技术安全措施;(3)规范、规程要求;(4)质量标准和要求;(5)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工程的特殊要求和操作要点、汪意事项。
(二)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1、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在单位(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进行;
2、技术交底必须强调文字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卡一式二份,一份项目经理部存档备案,另一份报送项目管理部备案;
3、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总体交底和分项工程阶段性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
4、技术交底工作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
5、各级技术交底的内容、要求,必须强调上下口径统一的原则,避免下级施工人员工作时模糊不清或出现差错;
6、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将各级技术交底卡汇集整理装订成册。
我公司对本工程设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在每道工序作业期间,班组质量检查组、项目质量检查组不断检查,按照设计和施工规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三级检查验收”流程图如下:
1、工程技术方案管理流程图
2、施工方案三级技术交底程序图
各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阶段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必须针对性地采取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事前控制阶段主要任务
(1)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权责;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3)根据《项目管理手册》规定、要求建立项目的管理制度体系;
(4)建立完善的计量及质量检测器具、技术和手段;
(5)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6)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
(7)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8)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二)事中控制阶段主要任务
(1)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
(2)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3)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受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4)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5)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6)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项目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三)事后控制阶段主要任务
1、保证成品保护工作迅速开展,检查成品保护的有效性、全面性。
2、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3、核查、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4、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回访维修,增补、修订已有的预防纠正措施。
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路基施工中,做好施工机械的配套选型,确保各种机械性能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选择合格填料,进行工艺试验,选定最佳工艺参数。填石路基严禁使用风化石作填料,严格控制分层厚度。
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机械化流水作业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各道工序严格按最佳工艺参数施工。
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及时反馈各种数据,用数据指导施工。
路堤边坡在填筑过程中,应随填高变化用标杆标出高程,以便控制边坡坡度。
采用大型碾压机械压实路堤时,边坡外侧的土会外挤,边坡附近的填土无法压实,施工中拟采用超填宽来充分压实。
3、过渡段的压实技术措施
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快速冲击夯压实,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压实遍数由试验确定。
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方,在级配碎石中掺4~6%的水泥后加水拌合均匀,用快速冲击夯振实,其振实厚度不大于15cm。
过渡段加强检测,每层检查合格后才进行下一层施工。
保证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在开槽挖土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环境和作业方式,制定安全、易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落实测量复核制度,挖槽时,设专人把关检验,防止边坡塌方、槽底超挖、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等质量通病。
2、沟槽回填土前,必须将槽中积滞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10cm的干硬土块,含水量大的粘土块。要分层铺土夯实,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应将每个夯实层留出台阶状,阶梯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防止沟槽沉陷。
3、模板和支撑结构应具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特别是支杆的支撑点不应支在松散土层上,应加垫板或桩木,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灌注和振捣的重力和侧向推力。在浇注混凝土前,支搭模板时和要做好测量复核: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深槽垂直运送混凝土应采用串筒、溜管、溜槽等离析,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进行,防止平基厚度不够、管座跑模混凝土蜂窝引洞等质量通病。
4、严格检查验收进场管材,加强测量控制,悬挂通线,分段安装,振捣器不得于管外皮碰撞,以防管子移位,防止中线位移超标、管道反坡、管道错口等质量通病。
5、沟槽沉陷的预防措施:
(1)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具性能而
(2)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滞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lOcm的干硬土块,含水量大的粘土块及冻土块。
(3)每种土都应做出标准密度(在实验室进行土样击实试验做出最佳干容量和最佳含水量)。回填土料应在最付佳含水量和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夯实,每个分层都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频率,做出压(夯)实度试验,直至达标为止。
(4)铺土应保持一定的坡势,采用排水降水的沟槽,一定要在夯实完毕后,方能停止排降水运行。不得带水回填土,严禁使用水沉法。
(5)凡在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有机运夯和人力夯补夯措施,不得出现局部漏夯。
(6)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上段的搭接处阶状,阶梯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
6、管道反坡的预防措施:
(1)测量工作要坚持复核制度。对于新管线接入旧管线,还是旧线的水引入新管,都必须将旧管线的流水面标高通过实测的方法来确标,如管壁厚度偏差过大的管材,在详细掌握平基标高情况的前提下,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安管,以减少错口现象。
(2)加强施工管理,同一间距应尽量一起安管,当必须分段安管时,应加强测量控制,精心测设全并段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点,尽量悬挂通线,分段安装。
(3)稳管和浇注管座混凝土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沟槽深度大于2m时,运送混凝土,应采用串筒或溜槽。振捣座混凝土时,振捣器不得与管外皮碰撞,以防管子移位。
保证土方回填质量的技术措施
(1)管底基础底至管顶10cm回填石屑,其余回填坚土,石屑要求级配良好,坚土无淤泥、腐植土和杂质。回填至检查井面。
(2)管道先进行外观检查和闭水试验合格后,砼、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并经隐蔽工程验收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回填。
(3)测定最佳压实度的含水率,以此为标准控制现场回填土含水率,当达不到此标准时,采取晒干、掺干土、洒水等方式解决,坚持上、下午各测含水率一次。
(4)分层摊铺,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超过20~30cm。管道两侧、井室四周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夯实,以防管道单侧填筑而变形或开裂。
(5)软弹、起皮、推挤、波浪及裂纹等现象的处理:查清原因,制订处理方案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实施,并做好详细记录。
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质量的技术措施
1、水泥碎石稳定层应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2、必须饱湿养生,不使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湿忽燥。
注:集料中0.5mm以下的细料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料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4、水泥碎石基层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要求按《公路路基面层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5、水泥碎石基层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按《公路路基面层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6、集料拌和时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以补偿施工过程中水份的蒸发;并保证和后的含水量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耗。
7、路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在其上铺筑砂砾垫层,路床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进行翻松、清除或掺添同类材料。
8、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摊铺,做到自第一次拌和机内加水至完成压实工作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并小于终凝时间。
9、水泥稳定碎石层分层摊铺碾压,每次碾压厚度不小于10cm。
10、设有路拱时,应使用带路拱振动梁振动并整平。
11、不同施工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处理,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的部分再加适量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12、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质量按下表要求执行:
水泥稳定碎石层质量要求表
次干路、支路、非机动车道
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3m直尺:每200m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4点
检查每200m第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4个断面
抗压强度(Mpa)(7天)
检查每200m取样2组
每天取样1次或每250T取样1次
保证旧路路面加铺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严格按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旧路路面加铺施工基本工艺流程:清理旧有路面→旧路面病害处理→铣刨→喷洒粘层油→路面调平→喷洒粘层油→铺筑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成型。
可利用旧水泥路面沥青罩面前,清扫干净并用水清洗二遍,确保路面清洁,以提高粘结力。待自然风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
a.用高压空气清除现状路面板缝骨杂物(水、胶物、土、杂草、油脂、废物等);
b.接缝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填塞(4%橡胶沥青与石粉7:3比例)。
2、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或脱空的处治:
先将原破碎或脱空的混凝土破除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浇筑抗折强度为4.5Mpa混凝土补平;
3、掉边、缺角的处理:
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先用切割机切除损坏部分,然后浇筑C35水泥混凝土;对损坏面较浅、较窄的,可用风镐凿除深约5㎝以上,然后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
对断板裂缝大于1.0㎝以上,采用风镐凿除深约5㎝以上,口宽10㎝以上的“V”型槽,然后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
5、路面上锐缘或尖的突出部分应予铲除。
1、在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做的工作
(1)尽快组织对旧路面的调查工作。
(2)检查路面加铺厚度,当现有路面局部隆起,使路面加铺厚度不足10㎝,应采用铣刨机刨低现有水泥路面。
(3)对旧路面进行彻底清洗。
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喷洒粘层油铺设土工格栅:先在旧路路面上喷洒粘层油,粘层油用热熔沥青,喷洒前,路面必须干燥、清洁,为保证粘结效果,喷洒一定要均匀,油量一定要适中,对喷洒过量的,要立即予以刮除,人工补刷,为防止路面污染,沥青用量需通过试洒确定,用量宜为0.8~1.2kg/m2,然后铺设土工格栅;
(2)土工格栅的铺设:可采用人工铺设,铺设时应做到铺设平整,不能有折皱或含有气泡,如有折皱,应将折皱处剪开,对齐后再进行铺放,土工格栅搭接长度为10~15㎝,搭接处的结合面应涂满粘层油并压实;土工格栅铺放好后,在其表面用轻型工具碾压,使沥青浸透土工格栅,并与旧路路面粘结牢固,不能脱空;若沥青未完全浸透土工格栅,必要时可补洒0.2~0.4L/m2的沥青,土工格栅铺放好后应及时铺筑沥青砼调平层及面层。
(3)铺筑中粒式沥青砼整平层,若调平层厚度小于2㎝,与下面层合并一起铺筑。
(6)在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前,都必须清扫摊铺面,必须保证铺筑摊铺面的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等;
(8)沥青路面不得在雨天施工,在施工中遇下雨时,应停止施工;
(9)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送、摊铺、压实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
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施工措施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向业主提供一个优良的工程产品,根据合同要求及产品的特性制定了产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产品交付时符合规定的要求。
产品的防护措施是针对工程施工及交付使用全过程中的原材料和工程产品制定的防护措施。
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
钢材应贮存于地面以上0.5米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其表面覆盖防雨布,以防止暴露于大气或受潮而产生锈蚀。钢筋搬运过程中,应避免在地面拖、拉或机械碰撞,以防止钢筋表面被破坏或变形。
木材、水泥的贮存同样要注意防水、防潮。木材如果为室外贮存,应放置于支承物上并覆盖防雨布,避免木材受潮变形。木材底部支承面应保持平整,防止木材因长时间堆放而产生变形。水泥贮存要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地面上铺设花砖或其他支承物,使水泥与地面隔开以防止底部水泥受潮硬化、板结。水泥在室外贮存时,还应覆盖防雨布,四周开挖排水沟以防浸水受潮。水泥在搬运过程中应确保水泥袋的完好无损,防止水泥洒漏。
砂石料堆放前,应将料场地面硬化,按砂石料的规格分类堆放,严禁不同规格砂石料混放影响施工质量。
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后,应覆盖薄膜、洒水养生。预制件的堆放场地应整平压实、不积水。小型构件及块件在堆放时,应以其刚度较大的方向作为竖直方向放置,并保持稳定。预制件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可以起吊堆放或安装。预制件堆放时,应放置在垫木上,吊环向上,标志向外。梁板堆放高度应按其强度、地面耐压力、垫木强度及堆放的稳定性而定,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吊点处,上、下层垫木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以防止梁板折断。混凝土预制件在搬运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构件边角或表面被损伤。
钢筋(构件)在加工完成后,应分类堆放,放置于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支承面应保持平整和稳定,防止钢构件变形。如果钢构件需长时间堆放,其表面应覆盖防雨布,以防止钢筋锈蚀或表面被污染。
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防止路基被水浸泡,其他工程设施受冲刷或造成淤积。路基施工时,应限制车辆通行,以保证路基表面平整、密实。雨季期间,路基顶面应保持一定的泄水横坡及纵向排水通道,防止路基被雨水浸泡冲刷。
路面基层和面层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或混合料受雨淋而影响施工质量。基层在碾压完成后立即洒水养生,在规范规定的养生期限内,应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若不能封闭时,应将车速限制在30公里/小时以下,并在路边安放限速标志,但是必须禁止重型车辆的通行。养生期间,严禁通行车辆在基层上急刹车或急转弯,以防止破坏基层顶面平整度或使表面松散。
沥青混凝土面层在碾压完成后应封闭交通,在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之前,严禁一切车辆通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交付使用前,应将车速限制在60公里/小时以下,并在路边设置限速标志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和施工安全。所有在路面通行的车辆应严格检查车况,防止油料或其他杂质在车辆行驶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造成污染。
结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洒水养生并按具体情况加以覆盖,混凝土养生至少保持规范规定的天数。构造物下部构造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才可以进行上部构造的施工。桥面铺装在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等级后,才可开放交通,其交通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混凝土结构物在交付使用前,应避免碰撞,防止边角或表面被损坏。
若因我方原因致使工程未能达到招标文件质量要求标准,我方应返工并向付给业主罚金为合同价10%。
DB15/T 353.1-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1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df路基填筑压实度与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压实度的检测,利用并用灌砂法或钻孔法进行校核。
砼薄膜养生液,是一种水乳胶型养生材料,无毒无味,操作方便,保水效果好,对柱和剪力墙能降低砼养护费用,改善养护条件等优点。采用喷涂成膜,8小时保水率达90%以上。
现场计算机应用和网络计划管理技术
在图纸翻样中K4 056 1-8m钢筋砼空心板通道施工组织设计,应有CAD技术直接出图纸变更与竣工图。
本工程施工采用的单项应用软件主要有:工程投标和工程造价、网络计划编制、财务和会计管理计划统计、文档资料管理及工程质量动态管理等。
湖南对建设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