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5米以上深基坑施工方案通过调节冷却水管进出水流量和流速,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内部降温效率,控制温差,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
养护效果可直接从事先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温度传感器来观察,以使整个养护过程处于监控之中。
6.1.9冷却水管压浆
构件冷却水管停止循环水冷却后,先用空压机将水管内残余水压出,并吹干冷却水管,然后用压浆机向水管压注水泥浆,以封闭管路。
承台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模,按照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逐块拆除,拆模时严禁抛扔园林绿化_养护施工组织设计_中标,拆除的模板应及时修整、磨光并涂油。
在基础脱模验收合格后及早进行基坑回填。墩台基础回填原状土,当基坑积水时,应将积水排除,清淤后回填。
6.2桩基承台质量标准
承台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蜂窝、麻面和露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承台各部位偏差见下表。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6.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6.3.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6.3.2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通过冷却水循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通过测温点温度测量,掌握混凝土内部各测温点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温差。
6.3.3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温季节施工时,可采用低温水拌制混凝土,并采取对骨料进行喷水降温或塔棚遮盖,对混凝土运输机具进行保温防晒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以内。
6.3.4采取薄层浇灌,合理分层(30cm左右),全断面连续浇灌,一次成型,但应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防止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断面通缝。
6.3.5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保温养护措施可采取在混凝土面表面覆盖2层草袋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或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加热保温等办法进行。
6.3.6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拌制、浇注,到承台混凝土灌注结束后的养护等各项工序都要有专人负责,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承台综合接地采用环接形式,即各桩基之间相互贯通连接。接地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焊接部位要求焊缝饱满、可靠,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5mm,交叉焊接要用“L”型钢筋搭接。承台接地钢筋外接墩身部分用红油漆标示。
1、国家和铁道部正式颁布的各项有关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等。
2、经批准的有关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下发的《质量自控体系》及指挥部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应的管理性文件。
科学管理、系统控制;严格标准、落实责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技术创新,信誉至上。
7.3.1工程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本工程将以项目部的形式建立组织严密完善的职能管理机构,依据分工负责,互相协调的管理原则,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在整个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7.3.2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①施工前邀请设计部门进行设计交底;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及施工技术标准。
②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本单位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计划,配置合理的资源,施工过程控制重点抓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检测及检验、施工环境,以满足施工要求。并根据施工的技术要求,对施工中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编写施工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以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③若工程施工时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要及时对已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监理和业主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做好变更后的标识和记录工作。
④开工前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内容做好技术交底,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将要进行施工的工程部位、工序、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3.3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①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操作证,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②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设备。自有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保证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过程能力,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③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④对已经认可适宜的施工方案、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业主的期望。
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
⑥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将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实施,通过节点控制、工期中间排序法等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确保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
7.3.4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采购的材料,必须先对分供方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合格承包方。
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等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合格证、质保书、验收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和完整性。
7.3.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为保证施工高质量顺利进行,应采取周密措施,动用多种手段进行工程测量。采取GPS、全站仪、经伟仪、水准测量四者相互结合的测量实施原则,充分利用四种测量手段优势互补的特点,互相检验,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采取严密措施,保证工程各环节万无一失。
测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7.3.6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
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严格执行先检验后使用的程序,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绝进场及使用。严把料源选择关和使用过程控制关。
对于试验室检测试验的原材料,待原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门组织试验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方法取样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原材料为合格品后方能使用。
凝土浇注之前应测定砂石材料的含水量,正确换算施工配合比。在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按照规范要求制取试件用作施工控制和质量评定。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检验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并按检验点分类和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且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
7.3.7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
根据工程验收和本单位质量体系对工程竣工资料和施工管理控制资料的要求,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工作,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7.3.8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7.4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7.4.1砼浇注过程中泡水,影响砼质量
主要原因:砼浇注部位排水措施不完善。
防治对策:砼浇注前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砼浇注过程中不受水浸泡而影响强度。
7.4.2大体积砼表面龟裂
主要原因:收缩裂缝;温差裂缝;养护方法不当,养护不及时,养护时间不够。水泥安定性差。
防治对策:优选水泥,优化配合比;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和膨胀剂,必要时掺入粉煤灰;降低砼水化热;加强砼养护和保温保湿,改善施工工艺,严格规范施工。
7.4.3砼表面有蜂窝、麻面、气孔
主要原因:砼浇注时局部漏振;模板表面不光滑,板缝漏浆,脱模剂选用不当;砼振捣方法不当、过振,局部砼产生离析;水灰比控制不当。
防治对策:合理控制振捣棒的插入间距、深度和振捣时间。表面振动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控制砼分层浇筑厚度。模板拼接紧密、板缝封堵严密,且选用性能良好的脱模剂;控制水灰比,清除已离析砼。
7.4.4砼漏浆、表面污染及平整度差
主要原因:模板整修不到位表面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模板缝未做有效处理;模板跑模;砼坍落度过大。
防治措施:采用平整度、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处理好模板拼缝,采用合理的脱模剂;将模板的榫槽嵌接紧密;严格控制砼水灰比。
7.4.5钢筋接头设置不符合要求
主要原因:无专门技术人员配筋或配筋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管理疏漏,控制不严;钢筋下料前不除锈。
防治措施:采用专门技术人员配筋;合理控制同一断面接头数量,对不合格钢筋接头返工处理;下料时按钢筋分号下料,注意每组钢筋合理搭配;下料前对钢筋除锈。
7.4.6钢筋间距不一、保护层厚度不足
主要原因:保护层垫块偏少或偏薄;保护层垫块固定不牢,在浇筑过程中走位或脱落。
防治措施:安装足够合格的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固。
杜绝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不发生安全生产一般事故;减少安全生产事苗或险情。杜绝工程质量重大及以上事故;不发生工程质量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杜绝因工程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不发生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通路交通事故;减少对铁路运输生产和安全生产影响的事苗或险情。
8.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8.2.2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体系保证框图”:
8.3.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桥梁基坑开挖前,根据开挖深度和宽度,分析对既有路基稳定的影响程度,对基底开挖影响边坡稳定的,事先采取边坡支挡加固防护措施。
坑边1m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等。坑边外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坑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在基坑周边设置护栏,并立挂密目安全网,以确保安全。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
现场备足应急抢修物资。
8.3.2承台施工安全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跨越道路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既有道路畅通无阻及人员安全。
8.3.3现场布置的安全技术措施
设置安全标志,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安全标志牌。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生产车间等应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和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存放距离符合要求。
8.3.4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持证上岗;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做到:工作前检查、工作中观察、工作后保养。
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派专人看管。手柄起动的机械注意手柄倒转伤人,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8.3.5防台风安全措施
台风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配备气象警报接收机一台,并落实专人建立气象日志;各工点确保通讯完好畅通,以使台风信息随时通晓;备齐吊机、高支架及高度较高的机械设备的缆风绳,并预设牢靠的锚固定,备足铁丝、麻袋和草袋等防堵水物资;自备发电机组,解决短时生产、生活用电。
8.3.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用电管理: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8.3.7防火安全措施
建立经理部、工区、施工作业队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
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易燃材料(如油、氧气瓶、乙炔气瓶、油漆等)及爆破器材的存放远离火源。
本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一、二级编制,分项目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架子队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副组长:易春红宾光荣杨辉光
组员:张华何大勇谢军王婷赖祖林韩德刚
8.4.2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指挥部根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指挥部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8.4.3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发生安全事故的救助措施
1.发生人员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时
(1)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用最快的方式将坠落人员送往杭钢医院救治。
(2)保护现场,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便于事故调查组取证和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3)如因救人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拍照并做好标记,事后恢复原状。
(1)疏散爆炸区人员,组织抢险人员紧急自救。如果有人员伤亡,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杭钢医院进行救治,必要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2)保护现场,查清事故原因,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和避免再次爆炸。
(3)清点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如爆炸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时,情况调查清楚后向监理、业主和股份公司报告。
(4)如果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且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在进行施救的同时,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向监理、业主和股份公司报告。
(1)发现火险首先拨打119报警,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自救。
(2)切断电源,清除可燃物,将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3)如果是电器引发火灾,必须用干粉灭火器和干沙进行扑救,不可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器扑救。
(4)如果发生人员伤亡,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杭钢医院进行救治,必要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同时以最快捷的方式向监理、业主、股份公司报告。
(5)保护现场,查清事故原因,消除火险隐患。
(6)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立即向监理、业主、股份公司报告。如果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上时,立即向监理、业主、股份公司报告。
4.发生电器伤害和触电事故时
(1)立即切断电源,重伤以上人员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杭钢医院进行救治。
(2)保护现场,查找事故原因,消除安全隐患。
(3)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立即向监理、业主、股份公司报告。
(4)当发生人员伤亡,以最快捷的方式向监理、业主、股份公司报告。
5.基坑支护及边坡失稳
(1)当设计人员判断有失稳危险倾向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动用挖掘机、运土车对坑顶挖土卸荷。
(2)当情况稳定后,由设计人员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增加支撑、加锚杆等措施。
8.4.4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按计划组织指挥部、项目部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认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指挥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做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妨害和损坏,不妨碍当地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9.2环保、水保组织措施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见下图: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员的环保和水保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9.3环保、水保制度措施
建立环保、水保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内容有:
组织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弄清和掌握污染状况,建立污染源档案,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编制环保的规划和计划,纳入施工生产中。
制定符合环保要求并便于考核的污染物排放指标、环境设施运转指标、绿化指标等,与施工生产一样考核。
加大对环保的投资,对污染源的治理从资金上给予保证。
加强环境检测,对污染物排放要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经常检查环保工作,开展环保教育和技术培训,将环保纳入劳动竞赛活动中,推动环保工作。
9.4环保、水保技术措施
施工期间的主要污染源为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扬尘等。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期的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泥浆,固体废弃物等。
9.4.1避免废水、泥浆排放的措施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备有临时污水汇集沉淀设施,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泥浆等废水经过净化处理或外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排放。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洒药进行防蝇、灭蛆措施。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排入水域或灌溉系统中。
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9.4.3避免扬尘及有害气体的措施
主要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
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车辆开出工地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9.4.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对噪音的主要控制措施见下表:
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区,对空压机、发电机等主要噪声源集中规划,布置在远离生活区的偏僻位置,机房的墙体采取隔声措施,必要时采用障壁防噪。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动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连接方式等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
选择低噪音的机械设备。改革施工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以摩擦压力代替机械振动降低噪声,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施工组织采用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个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9.5临时工程使用后的恢复
工程完工后经建设批准,及时拆除全部临时房屋和临时施工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施工场地、生活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恢复原貌,临时工程中砼铺面要彻底清除。
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做到: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工地。
从工程上场伊始,就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做到布局合理,既有利于施工作业又确保安全。现场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保持临时道路良好、路面平整、纵坡合理,晴雨畅通。施工场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
混凝土拌合站及砂石料场地表用混凝土硬化处理。
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
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施工场地满足机械及人力施工的要求,施工人员及机械按规划的便道行驶。
编制详细的施工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做到材料不积压,不退料,钢材、木材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
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有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
进场材料“三证”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和不同的规格、型号、品种码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水泥库做到上不漏水、下不积水、满足防潮要求。水泥按品种、标号堆码成方,底层离地面高20cm,堆高不超过2m,离墙保持30cm的间隙,并做到先进先用,零星先用。及时清运水泥库内外散落水泥,水泥袋认真打包回收。
钢材、木材、模板及钢拱架等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
砂石料等分别堆放见方,方便施工,并挂牌说明。
贵重物资、装备器材存放于库内,并专库专用,加设明显标志,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11、雨季、夏季施工措施
11.1、雨季施工措施
(1)充分了解场地周边地形、地势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可能会形成洼地的区域进行整平,对地表水渗入可能会影响边坡稳定的区域,应先对地表进行密封防雨处理。
(2)开挖前完善排水系统。
(3)随时进行边坡位移、沉降观测,对产生的裂缝及时进行封堵。
(4)事先准备好一定量的塑料薄膜,雨天来临前,对基坑进行一次查看,对来不及处理的渗水区域用薄膜覆盖。
(5)与当地气象部门经常保持联系JJF(冀) 174-2020 智能电能表运行校准规范.pdf,随时获得气象资料,掌握年、月、旬、日的降雨趋势。
(6)砼施工前及时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以便调整配合比,砼施工时遇到雨天应采取遮盖措施,砼终凝前不允许雨水淋在砼表面。
11.2、夏季施工措施
本段所处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度以上,最热为八月份,因此,在施工时除了做好施工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外,并对工程夏季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夏季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争取做到早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避开高温。同时应做好施工人员的防寒降暑工作,保证正常施工。另外,必须在施工现场布置充足水源浇水降温。
(2)夏季混凝土在拌制时应适量地掺加缓凝剂,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5h以上,混凝土浇筑宜在晚8时以后进行,浇筑前进行清水冲洗模板,浇筑后用麻袋覆盖,初凝后浇水养护。
(3)在夏季施工时,工地现场必须加强防蚊蝇、灭鼠等工作。定期对生活区进行消毒。职工宿舍在夏季时安设电风扇。
(5)由于夏季气温高,天气干燥,因此必须加强工地防火措施HG/T 5808-2020标准下载,以防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