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桥路基施工工艺(新)

章江桥路基施工工艺(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2.8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章江桥路基施工工艺(新)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赣州市章江大桥道路及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规范》

《赣州市章江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B37/T 3593.1-2019标准下载《公路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章江大桥工程,位于赣州中心区的东部,连接西岸章江新城区和东岸河套老城。设计范围为体育馆东路(K0+146.772)由西向东横跨章江至东环路交叉口以东60米(K2+344.375)。整个工程由东西岸地面道路工程、东西岸跨线桥、东西岸上下桥匝道及章江大桥组成。桥梁全线长1352米,地面接线道路全长845.603米,桥下道路长1145.172米。

章江大桥中线严格按规划道路中线,依据规范对规划道路中线作出优化设计,调整圆曲半径,设置缓和曲线。满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的要求。因章江大桥主桥设置飞燕式异型钢管拱,设有5米宽中央分隔带,而地面道路和引桥均无中央分隔带,在主跨前后各设置两组大半径平曲线,使中央分隔带由0米过渡到5米。

西岸线路经体育馆东路(金圭路)路口后,主线以双向四车道跨线桥跨越瑞金路,跨线桥两侧为双车道地面辅道。主线一路高架直到主桥,主桥为双向六车道。在主桥前设置上下桥匝道,匝道为单车道。引桥桥面下与上桥匝道间为单车道地面道路。

起点体育馆东路和金圭路采用右进、右出形式,两路南北向不能直通,避免对主流交通的影响。所有交叉口均采用渠化设计,以减少车辆交汇区域。右转车道宽度为5~6米,当主线连接的路面有非机动车道时,按机动车道轨迹加宽右转车道。右转弯最小缘石半径为15米。渠化岛岛头半径0.5。在桥下设置调头车道,车道宽度8米,交叉口均设置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宽度5米,由信号灯指挥方便行人过街。

本项目规划道路宽度为50米,道路横坡为2%,设置R=100米的路拱。西岸无引道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为2×2.5m(人行道)+2×4.5m(非机动车道)+2×3m(绿化带)+11m(机动、非机动车道)=42米;有引道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为2×5m(人行道)+2×3m(绿化带)+2×8m(机动车道)+2×0.5m(绿化带)+18m(引桥或引道)=50米,东岸有引道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为2×5m(人行道)+2×3m(绿化带)+2×8m(机动车道)+2×0.5m(绿化带)+18m(引桥或引道)=50米,下桥后至东环路口段,按规划断面形式不知,采用三幅路形式,断面形式为2×5m(人行道)+2×4m(非机动车道)+2×4.5m(绿化带)+11m(机动车道)=50米。主线纵断面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匝道和地面辅道为30~40公里/小时。本设计路段,主线最大纵坡为3.75%,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为171.711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为2500m,凹形为1500m。匝道最大纵坡为5.0%,最小纵坡为0.5%,最小坡长为112.031m,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为900m,凹形为800m。章江大桥上桥坡度为3.75%,主桥为0.5%,下桥坡度同样为0.5%;瑞金路、章江南大道、章江北大道和八一四大道在桥下通行净高为4.5米。

道路路基底基层采用20cm厚级配砾石层(非机动车道18cm),基层采用3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全线路基工程包括填方和挖方,其中挖土方总量17.502万m3,挖石方总量为12.877万m3,回填土方总量为1.809万m3。填方路基边坡放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性质、边坡高度、基底地质条件,结合排水及路基防护来确定。当路基外无用地放坡时,边坡设置路堤或路肩挡土墙,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路基防护主要是采用以植物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原则。

本工程需进行特殊路基加固处理的路段主要是鱼塘、水田洼地等软地质,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清淤换填处理,对于旧路加铺路面结构及红线范围内的石头山,应采取加铺玻璃纤格栅和人工爆破处理。

路基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土方,爆破开挖石方的方法进行,详见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本工艺中不再重复。施工便道拉通后,先安排路基处理及临时防排水施工。

路堤填土施工前按规定先做试验段,施工时遵循“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的施工程序进行。

桥台台后填料计划采用中粗砂,在施工过程中,中粗砂的采用水振砂的方法增大密实度。台后回填砂在桥梁上部结构现浇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处理,防止台身在未支撑情况下发生倾斜,台后回填砂按公路桥梁施工规范要求分层夯实。

沥青混凝土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自卸汽车运送、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

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m)

填料最小强度(CBR)(%)

下路床(300~800)

上路堤(800~1500)

零填及路堑路床(0~300)

⑴土方工程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

⑵运输机械:自卸卡车。

⑶压实机械:压路机、强夯、内燃夯锤、蛙式打夯机、振动平板夯。

⑷含水量调节机械:旋耕犁、洒水车。

⑸测量和检验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灌砂筒、环刀、平整度检测仪、完沉检测仪等。

⑹应根据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条件及筑路材料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如土方、灰土施工中应增加旋耕犁和圆盘耙,压路机可以为羊足碾配合光轮压路机;在石方路基施工中应选择光轮振动压路机。自卸卡车数量应根据取土场的远近来确定。如取土场与施工作业面距离在100~1000米范围,运输路线不需经过正式道路,可以使用铲运机进行运输。

⑺施工机械的机械性能和动力性能必须能满足施工需要。

每层土石方施工应在前一层施工的路基施工完毕,经过检测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再进行。

施工前已对路基基底进行处理,或已将前一层施工的路基表面清理干净。

⑴认真审核图纸及设计说明书。

⑵施工组织设计经审定批复,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⑶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⑷根据恢复的线路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测设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具体位置桩。

⑸路基材料各项试验合格

①开工之前,应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来指导来施工。本路基因填方段短,可在施工段上取得相关试验数据。

②在开工前至少28d完成试验路段的压实试验,并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按试验情况提出拟在路堤填料分层平行摊铺和压实所用的设备类型及数量清单,所用设备的组合及压实遍数、压实厚度、松铺系数,供监理工程师审批。

③试验路段采用监理批准的压实设备、筑路材料进行试验。压实试验进行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必须的施工程序为止,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和工序及碾压遍数。对同类材料以此作为现场控制的依据。

④不同的筑路材料应单独做试验段。

路基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土方,爆破开挖石方的方法进行,详见“土石方爆破施工方案”。

①试验室按照设计文件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取自挖方、借土场、料场的填方材料及路基基底进行土工试验,试验的内容主要有: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溶盐含量试验。

将试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采用。

a在开工之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水准点的增设,横断面的检查、补测与绘制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16√n(n为测点数)

±16√n(n为测点数)

20√L(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20√L(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b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间能相互通视。对有障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可以采用交点法或其他的固定方法加以固定。

c导线和水准点的复测必须和相邻施工段进行闭合。

d计算每一桩号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边线。为了保证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中线桩随填方上传。

e在施工测量完成前不得进行施工。如果遇到不适用的材料,要予以挖除。在挖除之前,对不适用材料的范围现行测量,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批准后方可施工,并在开挖完成后及回填之前重新测量。

①路基排水按“截、导、排”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尽可能与设计排水系统相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②施工时,先在征地线边缘培置400mm高的土埂,挡住外界的地表水,并在土埂内侧挖临时排水沟,路基与便道内的水导入排水沟,利用临时排水沟,将水排入路基外的现状沟渠。

⑶路基基底处理与填前碾压

c凡监理工程师指定要保留的植物与构造物,要妥善加以保护。

d对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坑、障碍物及建筑物移去后的坑穴,用经设计与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至周围标高。回填分层压实。密度不小于95%。

a池塘、水田洼地等特殊路段采用抽水+挖淤泥+回填砂处理,

b因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有一石头山,在通过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同意后,计划采用人工爆破方法进行处理。在新、旧路面接缝及旧水泥砼路面顶面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减缓反射裂缝并兼有防水的作用。在旧水泥砼路面板与新水泥砼路面纵向接缝隙或接缝病害严重处,进行处理后加铺玻璃纤维格栅封缝,以加强减缓反射裂缝隙的效果。铺设宽度超出接缝1米。玻纤格栅的材料技术要求和铺设施工按《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执行,并严格按要求做好玻纤网的固定、张拉和搭接等施工工序。

C在东西桥台台背回填时,采用铺设100cm砂垫层+三层土工格栅处理;东、西引桥桥台路堤采用铺设土工网加固。铺设土工网时注意: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

●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采用拱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为300~900mm;采用缝接法时,缝接宽度不小于50mm;采用粘结法时,粘结宽度不小于500mm,粘合强度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平整。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

●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后及时填筑填料,避免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间隔时间不超过48天。填料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土工合成材料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

●对于软土路基,采用后卸式卡车沿加筋材料两侧边缘倾卸填料,不允许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后立即摊铺。

场地清理与拆除完毕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基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填料运输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厚度应在500mm以上。

b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不受潮湿、冻融影响而改变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

c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基下层时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d采用自卸车运土至作业面上,由专人指挥卸车,根据自卸车的装土数量及土的松铺厚度确定卸车间距。土堆应形成梅花型,这样可使推土机推平后松铺厚度大致相同。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最大厚度不应超过300m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0mm。

①用推土机将土大致推平,松铺厚度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含水量检测。

②若含水量过大,要进行翻拌晾晒。

③填料含水量不足时,采用洒水车洒水再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④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时由推土机进行初平,然后用平地机刮平。

碾压前应再次检测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

首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刮一遍,然后根据试验段得到的压实工序和碾压遍数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密实度要求。

碾压时应控制压路机的振动频率,振动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压实效果,在达到试验段的碾压遍数后,应检查压实度效果。

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压路机的速度不宜过大。碾压时直线段应由两侧至中间进行,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3m,横向接头时压路机重叠0.4~0.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振动压路机碾压后的表层比较疏松,为消除这种缺陷,振动碾压完成后应慢速静压一遍。

填方宽度应大于设计路基宽度两侧各500mm以上,压实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先填的作业段应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若同时施工,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应大于2m.

碾压完成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若合格,进行下一道工序;若不合格,重复碾压工序。

填方路基边坡:根据路基填料性质、边坡高度、基底地质条件,结合排水及路基防护来确定路堤边坡率。路基路堤高度小于等于8米时,边坡坡率1:1.5,路堤高度大于8米时,采用两级台阶,边坡平台宽度为2.0米,第一级高10米,边坡率1:1.5,第二级高小于8米,边坡率采用1:1.75,

路基外无用地放坡时,设置路堤或路肩挡土墙,由于地基承载力高,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材料为浆砌片石;

挖方路堤边坡:较浅的路堑根据岩土性质、水文条件、边坡高度,结合排水及路基防护来确定路堑边坡率。当路堑挖方高度小于等于10米时,边坡坡率1:1.0,路堑高度大于10米时,采用两级台阶,边坡平台宽度为2.0米,第一级高10米,边坡率1:1.0,第二级高小于10米,边坡率采用1:1.25;路堑高度大于20米时,采用三级台阶,边坡平台宽度为2.0米,第一级高10米,边坡率1:1.0,第二级高10米,边坡率采用1:1.25,第三级高小于10米,边坡率采用1:1.5。

路堑无地放坡时,设置路堑挡土墙,由于地基承载力高,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材料为浆砌片石。

路基防护主要是采用以植物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原则,由于本工程采用管道排水排出路表水,同时一般填方路段填土高度不大于3米时,边坡上不会形成流水冲刷,边坡采用直接植草皮防护。边坡高度大于3米时,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当需要收缩坡脚或加强路堤稳定性时设置挡土墙,浸入水塘时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路堑挖方边坡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挖台阶在地面坡度陡于1:5的填方路段,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以及新旧路基结合部均需做成内倾斜2%的台阶,台阶宽度大于1.0米。

㈣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所用碎石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的粒级,然后配合,使颗粒组成符合规范要求。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①稳定土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能较好地保证各种物料的配比精度,且拌和均匀,性能稳定。

②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0%,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水份的损失。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情况和现场摊铺、碾压的效果及时调整含水量的大小。

③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卡车,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和不产生离析。此外,还要根据运距和天气情况考虑混合料是否采用苫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

①采用自行式平地机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摊铺基层前对底基层的高程、宽度、横坡度等进行全面的检测,检验合格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开始摊铺基层时,要在底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②拌和好的成品料运至工地及时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为确保摊铺机行走方向的正确性,可在底基层上洒白灰线以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向,摊铺机保持适当的速度匀速行驶。

③压实层厚大于20cm时,必须分层均匀摊铺,在上一层整形、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将其表面拉毛,并撒铺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再继续摊铺。

④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剂量,并及时反馈拌合站。摊铺机配合人员随时检查松铺厚度,确保压实质量。同时配备专人检查粗细集料表观质量,发现集料离析处,及时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⑤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或碎裂。

①混合料一经摊铺成型,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即可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面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情况进行选择。压实工具的配备和组合及碾压遍数必须通过铺筑试验段来确定。

②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静压)1遍(压路机在同一轮迹上一进一退为—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挂振碾压(振压)2遍,“终压”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静压速度为1.5km/h,振压速度为2km/h,碾压长度为合同段路面长度。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段,出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相邻两段的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状。

③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结束后,清理下封层施工工作面,保持整洁、无尘、无污染。

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气温不低于10℃、晴天进行施工。

①在准备工作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根据气温条件和沥青稠度选用喷嘴,用沥青洒布车均匀洒布,辅助以手工洒布机对局部地方进行补洒。洒布时不得多洒、少洒或漏洒,同时,洒布时还须保护路边构造物和环境不受污染。

②下封层沥青在面层施工前24小时内进行洒布。

③如透层沥青洒布后,必须开放交通而不能立即铺筑沥青面层时,应洒布2~3m3/1000m2的石屑和粗砂,并用轻型碾压机碾压一遍。

①沥青洒布后必须保持其良好状态且不受污染,否则必须重新洒布。

②养护期间内不宜开放交通,否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沥青下封层的良好状态。

①拌和场地布置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②配足试验设备,组织好试验人员。

③各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的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个料源的材料应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拌合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架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应符合的要求。

③所有过度加热的沥青混合料应予废弃。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

④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有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有关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①已经离析或结成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滞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②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应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

①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进行。

②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要求,并随沥青的标号及气温的不同通过试验确定。

③摊铺机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其摊铺速度根据拌和能力、摊铺厚度、宽度及连续摊铺的长度而定。

④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⑤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成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避免在雨季进行。

⑦施工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摊铺,如必须摊铺时应采取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继续摊铺。

①混合料摊铺后立即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每阶段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要求。

②压路机不在未碾压成型或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漏在路面上。

③在沿着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采用振动夯板、热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修补表皮。

④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①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③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④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等现象。

⑤摊铺时应严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细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⑥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接缝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且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

1、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作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2、雨期填筑路堤需要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3、雨期路堑开挖前应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4、雨期开挖路堑应分层开挖,每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段边坡不应开挖到位,应预留300mm厚,待雨期过后修整到设计坡度。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压。

5、雨期开挖路堑挖至路床设计标高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设计标高后压实。若土的强度达不到要求应超挖500mm,用粒料分层回填并按路床要求压实。

1、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认真清楚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对基底进行认真压实和处理,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2、不得采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不适用土料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填料强度(CBR)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3、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勿使路基附近积水,避免冲刷边坡。

1、路基表面平整、边坡直顺。

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

4、设计植草的路段无明显缺陷。

5、上边坡不得有松石。

1、路基施工中填土宽度应大于路基宽度500mm,压实宽度应大于路基宽度,保证施工过程中标准边坡位置外侧有多余土保护。刷边坡应安排在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刷完边坡的部位应立即进行防护或植草施工。

2、为防止路基被水浸泡和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施工中每层的表面应作成2%~4%的排水横坡,路基边缘培土埂,路基边坡上应施工临时排水急流槽。临时急流槽每30~50m一道,道路低点和桥梁两侧锥坡边缘应增设。临时急流槽应随着路基施工向上延伸。

3、土方路基在雨后没有晾干以前,应采取断路措施,禁止车辆进入。

4、已经完工的路基不应用作施工道路,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通过施工便道行使,防止碾压路床。

㈠、防止高填方路基下沉应采取的措施

1、严格按照路基填筑工艺施工,层层验收,确保路基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2、适当提高高填方段路堤的基底压实度,路床800mm以下压实度可按93%控制。

3、路基填筑层碾压前,必须做到表面平整,确保碾压均匀。

4、对于工程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会同设计人员和监理进行现场查看,指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时认真执行。

5、取土场的清理与掘除工作要认真,加强填料的检测,使填料符合规范要求。

6、重视路基排水工程施工,使水流通畅,防止浸泡路基。

㈡、防止路基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应采取的措施。

1、路基填筑前先按规范要求彻底清除地表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然后再进行基地地面压实。

2、基底土壤含水量高时,换填灰土或砂粒,或换填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再分层填筑进行压实。

㈢、防止路基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应采取的措施。

1、检测土的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2、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路基填料。

3、填筑分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300m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0mm。

4、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压实机具和碾压遍数。

㈣、防止路基弹软应采取的措施

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2、填土在压实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两个百分点只内。

3、填上层土时,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

1、地基处理检测记录(击实试验报告、地基密实度实验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回填材料试验记录(击实试验报告、土的试验报告、石料实验报告)。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记录(过程测量复核记录、填土压实度实验记录、石方路基施工记录)。

4、路床完工后的质量检测记录(路床中线、高程、宽度检查记录、平整度测量检查记录、密实度实验记录、弯沉测定记录表、和弯沉统计评定表、压实度统计评定表、厚度统计评定表、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

1、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及时反馈。

2、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训练,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增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经验,有效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3、加强作业标准化管理,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地点配备、架设并维护警告、危险、安全、指示的标志牌,为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达到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统一。

4、工程险要部位设置专项安全控制,复杂机械操作岗位以及人机混杂的施工现场等部位,根据相关情况专项制定安全管理细则,落实专人负责。

5、杜绝无证、酒后驾驶,司机及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坚持达标上岗、不达标不上岗的原则。行车要注意安全,现场听从现场员指挥,平交道口设专人看守,指挥过往车辆,按照交通规则行驶。

6、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设专人指挥车辆、机械。交通繁忙的路口应设立标志,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路口及基准桩附近应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专人管理灯光照明。

7、施工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看管,确保安全生产。现场施工的电线、电缆应尽量放置在无车辆、人、畜通过的部位。各种机械操作手、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司机、电工的教育。

8、对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分开存放,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设专人看管。

9、在高边坡路基开挖段,开挖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插打木桩、堆积砂袋进行防护,如遇下雨天气,及时覆盖防水雨布,防止塌方。

10、在石方开挖处理地段,加强放炮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控制,放炮前,对放炮影响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安排专人负责周围行人机械安全工作,确保石方放炮处理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1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并在规范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处理决定

1、因部分施工地段处于城市人员居住区,放炮、机械施工等有噪声污染的工作,尽量安排到白天操作,避免给周围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2、作业场地清洁,材料、机具堆放有序HG/T 5178-2017标准下载,标识清楚。

3、机械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

4、安全防护设备齐备,措施得力

5、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材料加工场等,一般宜远离居民区(其距离不宜小于1000m),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措施。

7、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止污染水质和土壤。

8、使用工业废渣填筑公路路基DB31/T 1020-2016标准下载,如废渣中含有可溶性有害物质,可能造成土质、水质污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予以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