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工程项目的建设是5.12灾后重建的需要;是都江堰市构建“三区一城”,实现“两最、两强”的需要;是完善灾后大观镇群众生活所需、推进灾后重建的需要;是都江堰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985平方米及相应配套工程、设施。符合国家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有利于促进大观镇公共事业及相关事业的发展,对大观镇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意义。本项目有利于大观镇完善居民居家设施,为大观镇受灾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居所,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生活的质量,促进大观镇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都江堰市大观镇位于都江堰市南端,与崇州街子镇接壤,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近年来,大观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改革、发展、稳定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协调发展。去年底,全镇GDP实现2.13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23.5%;企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18%;农业总产值实现0.85亿元,同比增长5%;财政税收实现4155万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地税4044万元,国税111万元,是历年来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96元,同比增长10.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3亿元,同比增长20%。青城外山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763万元,其中门票收入实现62万元,同比增长50.2%。
大观镇古为蜀国地DG/TJ08-2315-2020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析标准.pdf,历史悠久,建制归属历代更替,至公元1949年1月建乡兴场。公元200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镇内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油菜、川芎、泽泻等经济作物;生猪、禽蛋、蔬菜、花木等为优势产业,乡镇工业以铁合金、金刚石刀具、木器加工、白酒酿造、环卫设备为主。
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房产业、高科技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四大支柱经济产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大观镇辖青城外山风景区,景区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植被良好、水丰质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景区内位居川西四大名寺之一的普照寺,山青树稠、古柏森森,建筑奇特、布局精妙、历史悠久。
普照寺旁有国际标准18洞72杆高尔夫球场,规模宏大、设施齐备、绿茵如毯、环境优美。成群的白鹭在青城湖岛屿上安营落脚,时而展翅翱翔,形成了“森林、古寺、阳光、草地、湖泊、白鹭”的壮丽景观。
2004年9月,原大观镇与两河乡合并,组建了新的大观镇,幅员面积达到了63平方公里,人才资源、自然资源得到了整合。
新的大观镇拥有53平方公里的山林,原始森林面积达40平方公里。风光绝佳的味江河流域,天国山景区,普照寺景区,青城高尔夫球场尽入囊中,坝区无甚优势的下湿田也因改造成千亩荷园而有了十里荷香的韵致。
1.2.1项目设置合理性分析
大观镇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大观镇部分房屋遭受破坏,原来的房屋无法居住,部分房屋原址地质灾害频繁,已不适合作为居住用地。经过国土、规划、水利等部门专家在地震后的现场勘踏,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地质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项目区交通情况和居民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对项目区设置进行了规划。本项目设置符合城镇规划、产业布局规划。项目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在国家法规所规定的用地标准范围内,设置合理。
1.2.2项目合法性分析
3、项目区设置符合都江堰市产业布局、城乡建设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相关文件精神。
4、本项目实施,推进了大观镇城乡一体化进展,缓解了都江堰市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具有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1.2.3项目效益分析
1.3节能减排及环境影响
1.3.1.1节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
2、在规划中引进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建筑布局及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减少非可循环利用能源的消耗;
3、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供电线路,减少线路能耗损失;
4、体系内根据用地条件尽量合理布局,使其采光通风良好,以减少采光、暖通耗能。
1.3.2节能设计依据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90:
3、《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l3471—1992:
5、《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
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07]39号);
8、《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各照明开关控制灯的数量不要太多,以利于管理及节能。对大面积照明,采用分区控制方式,增加灵活性,利于节能;室外照明采用光敏控制器,以利节能。
照明供电干线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减少电压损失,三相照明负荷尽量均衡,减少对光源发光效率的影响;使用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减少线路损失;合理布置照明配电箱,使照明电压保持在允许的电压偏移之内。
采用高效光源,主要采用高效荧光灯及紧凑型荧光灯。采用非对称光分布灯具,选用变质速度较慢的材料制成的灯具。
建筑施工中节能措施应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采用先进节能的施工工艺,推行节能、高效和环保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
(1)给水系统设计时、以最短距离将水输送到用水点,减少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4)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以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增加使用舒适感。
(5)所有卫生洁具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产品。
1.3.4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1.3.4.1环境影响重要的几个方面
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短则几星期,长则数月。堆土裸露,使大气中悬浮粒物含量骤增,影响市容和景观。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雨季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因此在场地出口设立冲洗站,洗净离场车辆轮胎上泥土。
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生产许多弃土,这些弃土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泥土散落满地,车轮沾满泥土致运输公路布满泥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路面泥泞,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其环境质量状况差。弃土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弃土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变得更加拥挤。
1.3.4.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工程施工中挖出的泥土堆在场地,旱季风致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
(1)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在弃土表面加盖防尘布,防止扬尘。
(2)在有扬尘产生时加强清扫和洒水降尘,特别在起风时更要加强洒水降尘。
(3)工程承包者应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采用加盖型运输车辆并在装运的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避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混土去除干净,防止沿途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时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
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的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环境的工地,在经环保和城建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环境质量。
施工工人的大小便尽量到现有的厕所去,如不能利用现有的厕所时,应另设水冲式厕所,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入市镇排水系统。食宿所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入市镇排水系统。
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工厂、学校的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做到“爱民工程”,组织施工单位、街道及业主联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对环境影响问题。
5、制定弃土处置和运输计划
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1投资估算的内容
1、估算的内容:估算的内容主要是惠民楼主体和装修和安装工程。见下表:
本项目总投资为537.45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445.80万元,占总投资的82.9%;其它费用44.60万元,占总投资的8.3%;预留金44.06万元,占总投资的8.2%,以及配套设备2.99万元,占总投资的0.6%;
该项目位于都江堰大观镇的西南角,大观镇大观村东侧。场地地形平坦、开阔,现是一片空地,只有少数树木需移栽,征地手续已基本完备。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由高原气候向盆地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降雨量1243.8mm,平均气温15.2°C,年平均湿度为81%,降雨分布具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9月,场地风向南东,一般风速3.0m/s,最大风速17.0m/s。如下图:
项目建设区多年气象要素统计表
2.2.1区域地质构造
建设区域处于成都断凹的西北边缘。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龙门山凹褶断束的“二王庙断层”的上盘,距该断层约15~16km,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小,相对稳定。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工程地基。
2.2.2地震及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
大观镇对外交通联系方便,通过新老S106线、成青快速旅游通道。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通过修建楼房解决当地群众居住问题,选址在大观镇大观村,现已是空地,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2.4能源动力及供应条件
在本项目的实施中和完成后需要的能源动力与现有用量相比,将不会产生大的增长,现有能源动力和水资源能满足项目的建设实施和建成后开发的需要。35KV的变电站将为该项目提供能源保障。
3.1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规范及国家政策法规。
5.《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7.《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11.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该项目为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本方案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规定严格控制面积大小。
楼房主体和配套工程(给排水、供电、供气、区域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大门围墙、大门、场地硬化等不在此次估算内)。
3.3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合集中场地,充分考虑群众生活居住的相互影响。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生活空间、生活休闲、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
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4、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人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根据镇区详细规划的基本概念,并参照大观镇的交通组织、空间布局以及景观结构,整座惠民楼由两个相连的体量组成,中间以楼层间用楼梯连接。两个体量连接以保证最大限度节省交通空间,底层以两个楼梯作为构成整栋建筑的交通中心。
每一座建筑内部都是一个微观宇宙,一个自律的物质架构和精神世界。我们试图在一个匀质分散的布局中分划出清晰的边界,以确定等级秩序和相互关系。大观镇惠民楼的整体布局非严格的中轴对称,但依然存在明显的主轴线。保持轴线两侧适当的级配关系是必要的,因此大观镇惠民楼就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融合到整片区域的大背景中去。
场地秩序决定了建筑的基本存在。大观镇惠民楼位于都江堰市大观镇大观村东侧,荷塘片区对面,地形平坦开阔,地处规划道路和九年制小学用地之间,其位置属于重要节点,承担转换和连接的功能。设计的基本策略就是力图将居民楼建筑深植于场地结构之中,并表现出与之相关的存在本性,体现出人民生活的舒适度以及方便性。
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结合环境特点采用流线式的布局方式,各体块根据功能和空间组织的需要进行增减变化。居民楼置于场地中部,包括两个开间的体量,各体量间有走廊串接相联。商铺等较大空间置于底层,均有落地窗自然采光。其上各层参照实际环境需求和人流量要求进行布置。以楼梯联系各个楼层,与大门前广场形成交流场所。走道、梯步、楼梯等均设置合理,方便居民进出上下。
下图为1层平面布置图:
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建筑风格为新川西民居并结合简欧式的建筑形式风格,建筑主体外表面饰以白色和蓝色等色调涂料,加强稳重感。建筑立面错落有致,并采用欧式细部处理手法,以满足新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对称文中,与广场景观结和,适合当地民众需求,同时在充分满足功能及采光需求的前提下,局部组织清块料墙面实墙体,虚实穿插,力求整个立面保持简洁朴素与清新灵致的风格,从而使居住群众有温馨和简约的感觉。
1、居民生活用房的建筑装修应遵循简朴庄重、经济适用原则,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装修材料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应进口装修材料。
2、外部装修,居民用房宜采用三级装修,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外门窗应按当地城市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
3、居民住房客厅应采用直接采光。卧室、书房照明应采用普通节能灯具,厨房、卫生间可根据需要采用节能装饰灯具。
4、楼房应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方式。夏季需要进行人工降温的地区,可设置空调,包括采用他区或集中空调系统。
人流出入口朝向大楼前开放广场,各体量间在一直接的走廊相连接,将两个功能部分有机结合,不但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更丰富了空间层次,满足当地居住群众生活生产特点。在建筑前广场设置居民健身器材,在建筑四周设置停车场,以满足居住群众生活休闲需要。
·采光:应保证建筑物主要用房的最佳朝向,避免室内阳光直射。
·照明:项目的各个用房应采用荧光灯具,各用房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各用房的照明要能够分部位控制。
·通风换气:建筑的各个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各用房应有换气设施,确保室内空气中C02的浓度低于1.5‰。并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
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为70年。
3.12.1给排水工程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本项目的给排水设计为建筑主体及附属设施给排水系统。
(1)水源:本项目用水直接由都江堰大观镇市政管网接入。
(2)管网:给水管网总接口的管径应不小于DN100,根据实
际情况需要,分管网分别铺设到各个用水房内,管径不小于l5mm。
(1)本工程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镇污水管网。
(2)惠民楼内部的污水管道(沟)单独设置、自成系统。为确保通畅,主污水管道管径不小于DN200。
(3)生活排水管、雨水管采用PVC—U塑料管采用粘接形式连接。
本项目消防耐火等级按2级设计,同时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配移动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消防用水利用给水系统,消防用水水压由都江堰市大观镇自来水压保证。
(2)按规范需要设置消火栓系统,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室外消防水量按照为30L/S考虑,火灾延续时间按照2小时考虑。
(3)室外消防火栓应沿环形通道设置,按规范要求间距控制在80米以内,并且距建筑不应大于2m。
(4)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室内外均设置消火栓,同时应有4个DNl50或DNl00和2个DN65的栓口。
3.12.2供电通讯工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①本项目供电电源由都江堰市大观镇供电局提供;
③居民楼及附属用房内电气管线采用暗敷,电线必须穿管敷设;
④配电系统采用单相三线制,三相负荷尽量均分,设保护接地线;
照明光源采用高光效、高显色性节能光源,如T8直管三色基荧光灯、LED灯、金卤灯等,照明灯具的效率不低于规范规定值;采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带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或高品质镇流器。照明灯具非对称布置。
3.12.3防雷与接地系统
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楼房建筑利用钢柱进行防雷设计,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做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A级,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3~4级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用电设备的接地分为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性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接地,设计时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为4Ω。
总等电位连接应将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保护干线,水管等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部位进行连接。
本项目通讯根据需要由都江堰市电线局提供通讯线路。
材料的选择除了依据其构造逻辑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逻辑,以方便居民生活休闲的宗旨为设计出发点。建筑主体外表面饰以白色和蓝色等色调涂料相互搭配结合,部分镶石材装饰,与当地建筑风格相协调。
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项目的建设是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也是都江堰市大观镇综合发展的需要。地震后大观镇部分居民住房严重损毁不可修复,导致部分居民一直在临时居住场所,致使部分群众生活生产十分困难,加之地震后交通不便,不利于群众外出办事,同时也不方便当地政府开展工作与管理。它的建成能有效安置5.12解决地震后大观镇受灾人民的需求,为灾后重建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必要的贡献。该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间接经济效益合理明显、建设方案科学。项目建设不仅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本文是在胡芹龙老师以及汪丽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胡老师以其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关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对实际实施运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还特别感谢班主任陈俊老师给予我大量的实际数据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他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还要感谢,胡元德、王钦和李航等同学对我的无私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同时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时常帮助我,在此我也衷心的感谢他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中国交通年鉴社编.中国交通年鉴,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出版,1999;
3、赵鸿佐,胡鹤钧主编,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设备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吴瑾等编.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GBT 39718-2020 高通量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pdf,2007;
5、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高明远,岳秀萍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李作敏编著.交通工程学(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阎西康主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9、郑刚主编.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10、杨春风主编.道路工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施工组织设计汇编1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建筑施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另特别感谢百度、谷歌搜索对本次论文的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