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82.1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方案

6.1.2.挖土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基坑总土方量约为76111m3。工程土方外运,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计划3台大挖掘机、2台小挖机进场作业,计划每个施工段15天完成开挖。两个施工段共计30天时间。见后附图进度计划表。

6.1.3.主要施工设备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的施工方案(1)挖土机械:PC—200日本小松挖土机三台(斗容积1m3)

PC—100日本小松挖土机二台(斗容积0.4m3)(清土用)

(2)运输汽车:东风自卸汽车21辆(10吨)(暂定)

(3)劳动力组织:挖土机司机5人

自卸汽车司机21人(每辆1人)

修土人员20人(其中道路清扫工5人)

6.2.1挖土方案的选择

2、根据工程特点和降水需要,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挖土段分层开挖的深度、宽度和长度,每次开挖的深度不超过下层位置的0.5m。应随开挖、随支护。我们将严格遵照以下三个原则进行施工:

(1)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2)根据各个阶段的监测数据,密切观察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情况,根据围护的内力,地下水位状况相结合确保安全施工为原则。

(3)安全第一,保质保量进行基坑开挖。

3、放线时应按要求放出边坡宽度,灰线、标高、轴线应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5、当挖土如超挖(或挖深了),不得用虚土填,必须事先清除虚土,用砂石填补压实。

6、本方案考虑满堂大开挖按方案进行放坡,每面土坡人工修整平后,再进行相应围护。

7、按以上方法分层开挖可做到随挖随支护,又保证支护强度,防止开挖面长时间暴露,从而有效地防止基坑边缘的塌方情况发生。

8、分层开挖中,除最后一步开挖外,每步开挖根据第一步开挖情况而定,防止万一超挖产生塌方。

9、基坑坡顶地面荷载不超过20kPa,除目前场地内形成的便道外,其余地段坡顶5m范围内严禁车辆行走,车辆附加荷载按20kPa考虑;开挖时应均衡卸载,周边严禁超荷堆载。

10、人工修整基底时,做到边修整土体边施工垫层,保证基坑安全

11、根据现场自然土的标高测量,结合土方平衡原理,确定土方外运数量,安排运输车辆,确定运输路线,以及开挖的方向。在挖土区域范围内尽量不堆放土、或少堆土,防止土方倒塌和便于基础施工;需要回填的土方根据招标文件再另行驳回。

12、基础挖土后,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勘察部门等验槽后签证,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所有基础、地下室模板必须拆除完毕,坑内杂物必须清理干净,而且坑内无积水,所有对拉螺杆孔封堵,防水做好保护层。基础表面轴线或有关中心控制线必须弹好,并做好红漆标志。基础回填土前应配合业主及时联系质量监督部门对基础结构进行中间验收工作,并做好外墙防水。

采用机械回填、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

3、回填质量控制:所有回填土必须无腐烂植物及有机物和块石,土质必须基本干燥,刚出坑的土不宜采用,或使用中粗砂回填,回填土应对称回填,分层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30cm,回填土验收采用环刀法,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大的石块,更不得含有树根。

(1)填土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的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碾压)遍数。含水量过少,夯压(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2)当填料为粘性土时,其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应用击实试验测定。为保证填土质量,在压实后达到最大密实度,即获得最大干容重,应使回填土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3)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选洒水润湿。当含水量小时,也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能压实机械等措施。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实际)干密度ρdmax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的。压实系数一般>0.94。

b、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本工程采用电动夯结合人工进行填土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一般每夯压实遍数不少于3遍,具体应根据现场碾压试验确定。下层土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第二层土的回填压实。

c、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

a、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b、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夯实。

c、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槎,修筑1:2阶梯形边坡。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夯迹重叠0.5~1.0m,最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米。

d、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推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当土方用机械分层夯实,其预留下沉高度(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对粉质粘土为3%~3.5%。

a、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b、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c、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底,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本工程基坑降水的目的是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至基坑底板以下1.0m,为基坑开挖施工提供良好的干施工环境。

本基坑采用管井为主的疏干地下水方案,同时基坑顶均应设置截水明沟,以排除地表水,坑内坑角采用明沟,集水井等辅助排水措施,本基坑共布置42口,管井埋深15m,管井布置应避免穿越地下结构墙板,梁和柱子,穿越底板应设置止水片。降水井的布置见后降水井布置图(附图6)

7.3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7.3.1管井降水原理及目的

在打好的管井中配备深潜水泵一台,利用水泵不断抽水,使井孔周围土体水压形成一定高差,地下水在大气压及土体压力作用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流入井管内被抽出,在离管井较远的地方则主要靠水的压差作用向井管流动。

由于管井的特殊结构,使真空能作用于地表以下各土层,将土层中自由水充分吸取,汇集于管井之中,由管井内水泵排出,由于自由水排出,在重力作用下,土体空隙比下降,提高了土体强度和自稳性,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防止开挖面土体失稳。对工程施工安全,围护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均十分有利。

7.3.2深井降水材料设备配备

7.3.3降水井的构造与设计

1井口:钻孔直径¢800mm,深井入土深度15m,井口高出地面以上0.2m。

2井壁管:采用¢300mm波纹管。

3、过滤网:地坪3.00m以下设置滤水管,外包55~60目的尼龙网。

填砾料:滤水管部位采用颗粒磨圆度较好的粗砂围填,围填部位从井底部向上至滤水管顶部以上2.0m。

4、封孔:在地表以下3m以上采用优质粘土封孔。

7.3.4深井降水施工工艺及流程

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小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采用正循环回旋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粗砂,粘性土,封孔等成井工艺。

进场定井位埋护口管安装钻机

(1)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桩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埋入原土中,管外用粘性土填密,护口管上口高出地面0.2m左右。

(3)安装钻机:机台安装稳固水平,钻头钻尖,转盘中心,与井位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直径为¢800mm,开孔时必须轻压慢转,以保证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厚度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下井管:管子进场后,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井管时必须扶正井管,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7)填砾料: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孔底0.30m左右,井管上口要加闷头密封,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10,然后按照井的构造设计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填至预定位置,直至砾料填至预定位置为止。

(8)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围填3.0m厚的优质粘性土。

(9)安泵试抽:每口深井配备一台潜水泵,成井施工结束后,在降水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安设排水管道及电缆,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要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不被挖掘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水。

试运行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要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底开挖面以下1.0m深,抽水过程中经常用测绳测量水位,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内的水位恢复情况。

在降水井,水泵,管路安装完毕正常抽水情况下,以自流水为主,必要时加真空。降水三周并且观测井中水位达到一定深度以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的同时,继续进行降水,保证水位始终开挖土层以下。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降水井的每次抽水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降水运行过程中,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的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3、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1)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备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

(2)降水运行阶段要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泵并修复。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开动自备发电机组,保证降水效果。

(3)在挖土过程中,必须派人工看守,以防挖机碰坏井管导致废井或降低抽水效果。开挖后如部分基坑含水量较高,采取增打轻型井点及时进行降水。

7.3.6降水井的封闭

1、降水周期直至底板浇筑时进行封闭,是否留外围部分管井继续降水,到时看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后与相关单位决定。

2、对于和柱、梁、侧墙等地下结构有矛盾的管井应在绑扎底板钢筋前封井。封井时于底板顶面下80㎜处将钢管切断,管井下部用粗砂砾石回灌,上部4m用C25素砼浇灌到底板顶板下250㎜处,加焊钢盖板,最后用微膨胀砼浇平。

3、对于保留的水井做如下处理:

(1)在绑扎底板钢筋前,首先将垫层以上降水井砼外壁清除,内插¢273×6钢管(也可在降水井外套钢管),其顶标高高出底板顶面400㎜,其下端与降水井搭接长度800㎜,钢管外壁缠绕麻丝或其他材料,并用水泥封死。

(2)在底板中用两个半圆钢环焊在钢管外侧,形成止水翼环(厚6,内径273,宽150),焊缝要饱满,不得有缝隙。止水翼环共两道,上道位于底板顶面下120,下道与上道间距不小于250,下道止水环以下砼厚度120。

7.4降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控制

实践经验证明,深层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相对基坑开挖造成的影响来说是较小的,成井和降水运行管理控制得好,抽水结束后大部分可以回弹,对建、构筑物产生的差异沉降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影响其安全性。但为安全起见,建议监测单位多布置几个监测点,随时注意地层的变形情况。

1、临近构筑物和底下管线的井的抽水时间尽量缩短。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抽水井及抽水流量,指导降水运行和开挖施工。必要时采取回灌措施。

2、加强基坑开挖和降水时的环境监测,建设单位所有的监测资料必须及时抄送现场项目部,绘制相关的图表、曲线,以调控降水运行。

8.1、施工监测包括对环境的保护监测和对工程本体的监测,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指导施工。(具体见专业监测单位提供的《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8.2、基坑施工和开挖阶段,需建立高度有效的工程环境监测系统,根据一定的量测限制作预警报告,及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对策,既保证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又起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8.3、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基坑围护监测应由专业监测队伍进行,并及时将监测资料反馈到设计与施工方,及时分析处理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1)沿基坑坡顶、商业高承台基桩布置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

(3)巡视监测:根据经验判断已出现其它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

8.5、监测要求与报警值

(1)在基坑正式开挖前,须测得初读数;

(2)在基坑开挖期间的观测间隔,应根据基坑监测等级与相关规范、施工工况、天气情况及测得的位移变化情况综合确定。

(3)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基坑设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和部门。

a、坑外水位:>500mm/d,累计≥1000mm

b、坡顶水平位移、沉降:>3mm/d,累计量达1%挖深。

c、商业高桩水平位移、沉降:>2mm/d,累计量达20mm。

8.6、虽然基坑监测由甲方选定专业单位进行,但为了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化,我项目部利用监测点位对基坑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的监测并进行24小时安排值班人员巡视,发现基坑有变化,立即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九章应急预案与注意事项

根据基坑特点结合本公司近年来的一些施工经验,基坑可能出现一些危情,包括基坑变形过大,基底隆起,暴雨、周边污水管道破损渗漏等,针对情况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地面裂缝:地面一旦出现裂缝,顺裂缝注入水泥砂浆,地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同时在裂缝外侧布置土钉,增加抗拉力,稳固变形土体。现场备足草包,塑料布,钢管等应急物质,以便能及时抢险。

2、水平位移过大:观察地面的位移和地面裂缝,当基坑壁水平位移达到报警值,采用水平支撑或斜支撑,限制水平位移。在坡顶向下1.0m处增设一排土钉锚杆,土钉长9.0m,间距0.8~1.0m,管锚内注浆以提高锚杆的握固力,使围护结构安全稳定。

3、坡脚滑移:坡体加掌,坡脚增打木桩或采用石子草包堆叠坡脚,阻止坡脚继续滑移。

4、当基坑位移监测数值超过速率或总体警戒值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在由条件地段坡顶立即采取挖土卸荷,卸土宽3.0m,深度2.0m。以减少坡顶荷载,降低基坑相对深度,改变坡体应力分布,达到基坑坡土稳定的目的,并增加监测次数,确定其加固后的位移值是否正常。

5、周边污水管道破损渗漏:查明破损渗漏位置快速封堵修复,同时在坡面设置引流管,将坡面内积水引流至基坑内,通过坑内排水系统排向坑外。

暴雨:及时跟踪天气情况,在暴雨来临之前,检查坑内外排水系统,备好排水设备,安排专人抽水,保证坑内不积水。

6、放坡地段如边坡变形较大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采取加长加密注浆钢筋土钉的施工,并在坡脚压施工土袋和打设钢板桩加固。

7、支护结构发生较大变形时,可采取在坑外卸载、被动区反压加固及将土钉加长加密等措施。

8、基坑支护施工的单位,必须备用一定的草袋、钢管、园木、水泥、水玻璃、注浆设备等抢险物资,并组织预备抢险队。为防止基坑开挖后出现事故能及时撤离现场并启动应急预案,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基坑周边应设置至少二个垂直通道:现场应有一定的应急物资及机械器具。

9、考虑雨季的影响,为了防止突然的大雨和暴雨,现场另增加6台水泵及若干雨鞋、雨衣,以备用。

1.挖土后要尽快施工围护。由于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因而边坡支护与土方开挖必须相互配合、协调。

2.坑内挖土卸载后若坑底涌土、回弹过快,应尽快采用管井加大动水位等减压措施。

3.基坑内土方在开挖过程中若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应采取坑内回填等措施。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坑内及坑外周边环境监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证基坑稳定、安全。

5.基坑坡顶周边5.0m内严禁堆载重物。

6.基坑在使用过程中,基坑坡顶翻边及坡面需保护好,不得破坏,若因为施工需要不得已需要破坏,则需要及时修复;场地地表水不得直接汇集冲刷坡面,坑内积水需及时排出,严禁浸泡坡脚。尤其本工程施工处于雨季期间,应做好防雨排水工作。排水沟及集水井应离开边壁0.5~1.0m,排水沟及集水井需用砂浆抹面以防渗漏。

9.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全面指挥组织工作

副组长:(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

成员:(项目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成员:(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及抢救工作

成员:(材料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9.4应急救援平面图:

10.1、质量管理网络

10.1.1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优良目标,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和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确保本工程的优良目标的实现。

质量管理措施采取“二级监理、五步到位”。

二级监理:(1)公司技术总监;

(2)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

五步到位:(1)操作要求交底到位。

(2)上、下工序交底到位。

(3)上、下班交接到位。

(4)关键部位的检查、验收到位。

(5)土方开挖、喷锚施工的现场检查验收到位。

2、质量网络明确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应该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密切注意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情况,分析产生问题的因素,利用最佳的对策,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3、对工程管理人员加强定岗,定职教育,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加强工作责任感,消除各种可能发生不良后果的隐患。

4、除配备现场项目经理外,公司还有施工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到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内部监理,并听从业主现场代表及监理的指示。

10.2针对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该工程顺利完成,因而要求我们参加施工的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围绕这一目标,层层分解到各施工环节及日常管理中去。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10.2.1三轴搅拌桩施工

1、机械施工平台要求平整,平整度不大于50mm,宽14.00m。路基箱铺设在地下连续墙内侧,宽8.00m,以确保钻机行走稳定。

2、于三轴搅拌桩桩中心线外侧1200~1500mm测量定位线,允许偏差≤20mm。每次移机用钢卷尺在线上认真丈量移动距离,其要求必须满足每幅中心距为900mm,允许桩位偏差≤20mm。

3、开孔前必须认真用仪表法、垂线法调整垂直度,允许偏差≤0.5%,质检员、施工员用经纬仪,每日抽查1~2次。

5、开工前丈量好钻具长度,并在挺杆上做好动力头0米、13.9,17.0米所在位置记号,以便监理工程师确认桩长,桩深。保证桩长允许偏差≤100mm。

6、水泥采用P.O.42.5,掺入量20%,水灰比1.5~2.0,配合比水:水泥=2.0:1;水泥土28天,无侧限强度>0.8MPa。

7、灰浆搅拌场挂牌施工/水泥浆水灰比控制法。

a.容积法预控:控制进水量,应预先计算好每拌所需水量在搅拌桶高度,施工时或用尺量,或做记号。

b.水泥浆比重测定法事中控制:质检员应预先绘制灰浆水灰比与比重标准关系曲线,以拌制好的水泥浆比重找出对应水灰比。本工程水泥浆比重应大于1.29~1.36。

8、进入灰浆搅拌桶水泥,应过筛,剔除结块和其他杂物,拌制好的灰浆亦应再次过筛入储浆池,以免堵管。

9、搅拌好水泥浆不得离析,因故搁置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10、前后台,应事先明确联络信号,使用对讲机、吹哨,以便前后台配合,及时供浆、停浆、送气、停气,避免断桩发生。

11、施工时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提升或下沉至停浆深度以上(以下)0.50米处,待恢复供浆再喷浆搅拌下沉(或提升),以确保不发生断桩现象。

12、若停机超过三小时,宜先清洗输浆管路、送浆泵中灰浆。

13、若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否则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以保证搭接质量。

1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涌土,用挖土机及时清理干净。

15、前后台有专人及时记录原始材料,前台:下沉提升速度、深度、时间。后台:制浆罐数,水、水泥、外加剂用量,供浆、停浆、压风机压力,送风、停气时间等。

16、本工程采用PC32.5(土钉墙)、PO42.5(搅拌桩)散装水泥,进场时应具出厂合格证书、出厂试验报告和质保书,并按500T为一个检验批进行复检。复检内容:安全性、细度、标准稠度、初凝终凝时间、3天28天抗压抗折强度。

10.2.2.强化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实行工序控制,开展分期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10.2.3.主要工序实行技术交底,事先控制、中途抽查、事后验收的管理方法。

10.2.4.技术资料管理,做到及时、真实、准确、规范。

10.2.5.基坑开挖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每道工序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和预防措施。

10.2.6.基坑开挖,应专人接受信息,指导施工。

10.2.7.基坑周围5米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20KPa,挖土机不得在坑壁15米范围内行走。

10.2.8.土方挖到底板设计标高应留30cm,由人工挖土至标高,以准确控制开挖面标高。

10.2.9.基坑开挖时,机械设备不得碰撞工程桩,防止桩位移动和断桩,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0.2.10.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对工程桩和管井的保护,应根据图纸中桩的设计标高,在土方开挖接近标高时,进行专人看护、指挥。当开挖至管井和桩边附近50㎝时,四周的土应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挖机碰坏桩身和管井,在出土的通道口应留部分土做为车道斜坡,并在经过围护桩位置地方铺设钢板,增大围护桩的受力面积。最后再把坡道土一次性清除完毕。

10.2.11挖土前检查降水情况是否符合挖土条件,每皮土开挖前降水至开挖面以下0.5m。

10.2.12开挖面及坑内设明沟和集水井相结合的排水措施。基坑外围一圈开排水明沟,并做好地面的泛水,转角处设集水井,雨天或场地积水较多时,用泥浆泵抽水。基坑内四周设300×300底排水明沟,角部设集水井。集水井平面尺寸为1000×1000×1000。

10.2.13、土方开挖前,应完成定位、放线、基准点引测工作,否则不得开挖该皮土方。

10.2.14、保证施工机械进出场道路畅通和场地排水系统贯通,落实卸土点,作好监测初始记录。

10.2.15、对与开挖有关的资源进行必要的配备,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0.2.16、施工车辆荷载和堆载应满足设计单位提出的限载要求。同一开挖面内开挖深度有较大差异时,宜先挖至浅基坑标高,垫层(甚至基础底板)浇筑完毕后,再开挖较深的基坑,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开挖时,坑内临时便道两侧坡面1:1.5,道路坡降小于1:10严禁超挖,基坑底部留20~50cm进行人工挖土。

10.2.17、当挖到杂填土、耕植土或土质松软时,须全部挖净。遇河道、暗浜时应上报设计及监理,共同协商。

10.2.18、下部的挖机在行驶过程中严禁碰撞工程桩。

10.2.19、分段验槽,垫层跟紧:当某一施工段面积约300㎡人工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请设计、监理进行验槽,验收通过后素混凝土垫层跟紧,以免基底土暴露时间过长,垫层采用C15商品混凝土,汽车泵输送,局部采用小车结合斜面卸斗作两面及垂直运输。

第十一节安全与文明施工

11.1.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针对本基坑围护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副经理、施工队长,各项工程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检查及监督指导。

2、项目部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三级教育,班前教育技术交底,对特种工人培训教育。积极组织安全活动,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

1、三轴搅拌桩安全措施

本工程采用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机自重155T,为高耸行走施工机械,重心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制订下述专门安全措施:

(1)立柱高度应尽量降低,本工程桩架高度以满足20m桩长为依据。

(2)每节立柱联结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牢固。

(3)起架前认真检查立柱底节两个锁销是否插入锁孔,否则起架时将出现立柱倾翻事故。

(4)钻机主电源线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规格不得低于90mm2。

(5)试车时应通过控制系统的电压换相开关查看三相电压表电压是否平衡,电源是否缺相。

(6)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务必请注意主动力头电流指示。

(7)起架前机长、安全员应验收安装是否合格,起吊时机长为指挥长,安全员旁站。

(8)正式施工应再次进带载试车,首先将工作装置挂在桩架上,尔后进行起升、行走、回转等,如发现异常及时排除,经多次试车正常,方可投入正常作业。

(9)作业场地应平整、稳固。

(10)工作时履带轨道应可靠接地,同时支腿座必须接触地面。

(11)工作风力大于6级,桩机停止施工,应用油缸做辅助支撑,必要时加风缆固定。

(12)雷雨时,停机以防雷击。

(13)钻孔作业时,严禁随意中途停钻,避免出现埋钻事故。

(14)机械行走和作业随时开动斜撑调整桩机,确保立柱垂直稳定。

(15)机上所有钢丝绳,定期进行检查,毛刺应控制在每米8个之内,否则一律更换。

(16)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登高时严禁穿着硬底鞋、塑料鞋,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严格按照《施工生产安全条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开工前,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保证施工“三宝”措施。

4.电源装置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实行一机一闸,机械设备要有接地接零。电工、机械操作由持上岗证人员操作,并配带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听从指挥信号,不得随便离开岗位,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果断停机检查处理,每天交接班必须对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机械正常运转。

6.施工场区危险区挂设警示标牌,并派专人阻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及危险区域。在基坑上边沿设置安全护栏,安全护栏为红白相间的钢管,以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晚间施工应确保照明良好,现场四周设置可移动的碘钨灯。

7.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网络,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8.本工程四周场地土质情况一般,在基坑施工全过程中应及时详细的根据围护体系及地下水位变化环境影响数据,须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9.基坑挖土必须坚持“分层开挖、先护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垫层施工及时跟上。

10.挖掘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定机、定人、定指挥,严禁在挖机臂下站人,抓斗下人员不得走动。

11.1.3.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有专人负责办理好各项审批手续和公共关系协调工作,应预先与有关单位协调,争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以利工程顺利施工。

2.土方施工时,南环路车辆往来频繁,对驶出工地的车辆需派人及时进行冲洗,防止污染道路。

3.施工班组做好每道工序“落手清”工作,做到工完场清,专人管理,保证场内整洁。

4.在夜间施工,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在环保方面配合甲方做好周围环境的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5.施工场地管理规范化,现场排水畅通,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

6.材料堆放整齐,整洁有序。切实做好现场管理,水泥堆放地应采取防潮处理【法律法规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pdf,上面加以覆盖,水泥批量,生产日期应清楚无误,外加剂也应防潮分别堆放。

7.车辆进出工地,车轮应准备水管冲洗干净,严禁带泥污染道路,违反者罚款。

8.严格遵照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环境管理。

10.教育施工人员讲究个人卫生、衣冠整齐,不赤身光脚,穿拖鞋进入作业区。

11.施工前,先对施工区域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维护单位共同确认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并划定需要施工防护的范围,需要拆迁的管线及构筑物,及时拆迁;需要保留的管线和构筑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以及以后的使用维修。

12.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

2.对进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从思想上使每一个职工重视安全消防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3.临时设施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GB/T 37751.33-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第3-3部分:具有连接外部未经处理铝导线的螺纹型接线端子和连接铜或铝导线的铝制螺纹型接线端子RCD的特殊要求,砂箱及灭火器等消防器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