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沥青道路、砼道路施工方案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
做材料组成设计时测一个样品,料源或强度等级变化时重测
3、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设计应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土的颗粒组成时,还应包括掺加料的比例。工地实际采用1.0%,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4、采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时,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则按本节要求进行组成设计,并且还须确定石灰剂量。
某展览馆智能系统施工组织设计5、水泥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6、水泥的最小剂量应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1.1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集中进行场拌。
1.2运输集料的车辆应根据需要配置并装载均匀,及时运至现场。
1.3当拌和现场距材料堆场较远时,集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2.1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将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
2.2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2.3混合料采用12~15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0mm;用18~20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0m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0mm。当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摊铺拌和,先摊铺的一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拌和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拌和上层。
3.1混合料的碾压程序应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
3.2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3.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3.4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初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4、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施工接缝和压路机“调头”,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处理。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d。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洒透层油或封层等措施。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工地气温低于5°c时,不应进行施工,并应在重冰冻之前一个月结束。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水泥稳定土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2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公路路基层面现场测试规程》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基层应取钻件检验其整体性。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达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1.1集料符合图纸和本规范要求。
1.2水泥用量按图纸要求控制准确。
1.3混合料拔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1.4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1.5养生符合本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查项目及检验见表,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实测项目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每车道500mm或每一作业段取样一次
XCMG230水稳摊铺机2台,LZ400型水稳拌和站1台,PC225挖掘机1台,PQ190平地机2台,ZL50CX装载机2台,6~8T压路机1台,12~15T压路机1台,18~21T压路机1台,电动打夯机2台,自卸汽车若干。
计划投入技术、管理人员5人,试验人员1人,机械操作工10人,电工1人,机修工2人,其它辅助人员若干人。
3.4、乳化沥青下封层
下封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封层厚度为1cm,按层铺法施工要求,采用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乳化沥青用量及稠度应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5L。喷洒封层沥青后应即立即洒布S14矿料,用量宜为5~8m3/1000m2,撒布石屑后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一便,完成下封层。
3.5、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要点:水泥混凝土粒料的检测、混凝土拌和的控制,浇筑时的抹面与收光,路面的切缝技术,路面的养护措施等
重点控制:拌和时摊落度的控制、切缝、路面加筋配置
路面面板混凝土施工采用集中拌和法(厂拌)施工,即混凝土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人工摊铺,振捣器振捣,平板密实,抹光机配合人工表面整修等施工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混凝土拌和场地,材料准备及质量检查,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基层的检验与整修等项工作。
(1.1)根据施工路线的长短和所采用的运输工具,混凝土集中在一个场地拌制,拌和站具体布局参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分批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及必要的外加剂),并在实际使用时核对调整。对已选备的砂石料抽样检测含泥量、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等;对石子还应抽检其强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磨耗等。已备水泥应查验其出厂质量报告单外,还应逐批抽验其细度、凝结时间、安全性及3d、7d和28d的强度等是否符合要求。为节省时间,可采用2h压蒸快速测定方法测定推算。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另外,新出厂的水泥至少要存放一周后才可使用。外加剂按其性能指标检验,并须通过试验判定是否适用。
(1.3)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
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验其设计配合比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及时调整。
(a)强度性(工作性)检验与调整。按设计配合比取样试拌,测定其工作性(或坍落度),必要时还应通过试铺实地检验。
(b)强度的试验。按工作性符合要求的配和比,成型混凝土抗弯拉及抗压试件,养生28d后测定强度,或压蒸4h快速测定强度后推算28d强度。强度较低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标号、降低水灰比或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
(c)除进行上述检验外,还可以选择不同用水量、不同水灰比、不同砂率或不同集料级配等配置混合料,通过比较,从中选出经济合理的方案。施工现场砂和石子的含水量经常变化,必须逐班测定,并调整其实际用量。
(1.4)基层检验与修整
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等,均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有不符之处,应予整修。在工程实践中,要求基层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使其不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在浇注混凝土拌前采用材料修补压实,禁止用松散粒料填补。
测量放样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迄点和坡转折点等桩位,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要求分块线距窨井盖及其他公用事业检查井盖的边线保持至少1m的距离,否则应移动分块线的位置。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混凝土块有效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垂直。对测量放必须经常进行复核,包括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基层检验合格后,既可安设模板。模板采用钢模,长度3~4m,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装拆应简易。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用铁钉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空隙)要先用水泥浆铺平并充分夯实。模板安装完毕后,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如果正确,则在内侧面均匀涂刷脱模剂,以便拆模。
(2)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拌制混凝土的供料系统应采用配有电子秤的自动计量设备,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时,在每天开始拌和之前,应按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对水泥、水和各种集料的用量准确调试(特别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定砂石材料的含水量,以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输入到自动计量的控制存储器中,经试拌检验无误,再正式拌和生产。量配的精确度为:水和水泥±1%;粗细集料±3%。外加剂应单独计量,精确度为±2%。每一工班至少应检查两次材料量配的精确度,每半天检查两次混合料的坍落度。搅拌机的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砾)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
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在运输中应考虑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指水泥在拌和之后,开始水化反应,其流动度下降),以及因运输的颠簸和振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等。要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其关键是缩短运输时间,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如用帷布或其他适当方法浆其表面覆盖)和离析。混凝土拌和物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后,送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若时间超过限值,或者在夏天铺筑路面时,宜使用缓凝剂。装运混凝土拌和物的过程中,还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当有明显离析现象时,应在铺筑时重新拌匀。运送用的车箱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
摊铺混凝土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滑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一般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轻度离析现象,应用铁锹翻拌。摊铺的松料厚度,应考虑振实的影响而预留一定的高度。具体数值,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可取设计厚度的10%左右。
用铁锹摊铺时,应用“扣锹”的方法,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离析。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插捣,使灰浆捣出,以免产生蜂窝。
(3.2)安放加强钢筋
安放钢筋网片时,不得踩踏,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和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高度。待钢筋网片安放就位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b)安放角隅和边缘钢筋
安放角隅钢筋时,应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和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角隅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
安装边缘钢筋时,应先沿边缘铺筑一条混凝土拌和物,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
摊铺好的混凝土混合料,应迅即用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均匀地振捣。平板振捣器的有效作用深度一般为22mm左右。宜采用2.2kW平板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主要用于振捣面板的边角部、窨井、进水口附近,以及安设钢筋的部位,施工中选用频率6000次/min以上的振捣器。
振捣混凝土混合料时,首先应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模板边缘角隅等平板振捣器振捣不到之处振一次(如面板厚度大于22cm,则需要用插入式振捣器全面顺序插振一次),同一位置不宜少于20s。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地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cm,并应避免碰撞模板的钢筋。其次,再用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20cm。同一位置振捣时,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水灰比大于0.45时,不宜少于15s,以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混凝土在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振动梁移动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前进速度以1.2~1.5m/min为宜。对不平之处,应及时人工补填找平。补填时应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禁止用纯砂浆填补。振动梁行进时,不允许中途停留。牵引绳不可过短,以减少振动梁底部的倾斜,振动梁底面要保持平直,当弯曲超过2mm时应调整或更换。下班或不用时,要清洗干净,放在平整处(必要时将振动梁朝下搁放,以使其自行较平直度),不得暴晒或雨淋。最后再用平直的滚杆进一步滚揉表面,使其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
(4.1)机械抹光。圆盘抹光机粗抹或用振动梁复振一次能起匀浆、粗平及表层致密作用。粗抹是决定路面大致平整的关键,因此应再3m直尺检查下进行。通过检查,采取高处多磨、低处补浆(原浆)的方法进行边抹光边找平,用3m直尺纵横检测,保证其平整度。应注意的是抹光机进行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亦略有不同。顺路方向进行易保证纵向的平整,横路方向进行则纵向平整度效果略逊。
(4.2)精抹。精抹是路面平整度的把关工序。为给精抹创造条件,可在粗抹后用包裹铁皮的木搓或小钢轨(或滚杠)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锯式搓刮,一边横向搓、一边纵向刮移。为避免模板不平或模板接头错位给平整度带来的影响,横向搓刮后还应进行纵向搓刮(搓杆与模板平行搓刮),同时用3m直尺检查。搓刮前一定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搓刮后即可用3m直尺于两侧边部及中间三处紧贴浆面各轻按一下,低凹处不出现压痕或印痕不显,较高处印痕较深,据此进行找补精平。每抹一遍,都得用3m直尺检查,反复多次检查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精抹找补应用原浆,不得另拌砂浆,更禁止撒水或水泥粉,否则不但易发生泌水现象,延长制毛间隔时间,还会因水灰比的不均匀,致使收缩不均匀。在较高温度下,还会出现表面网裂,路面成形通车后表层破皮脱落。
(4.3)压纹。压纹具有向下挤压致密作用,能增强路面的耐磨性,如果掌握得当,纹理顺直均匀(深度一般0.6~1.0mm),比较美观。但纹理深浅均匀性很难掌握,因为它与压纹的时间有关,施工时以四周边混凝土适合压纹的时间为准。在板面中央等强度较高的部位,采用在压纹机上加载的办法解决。
接缝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接缝施工质量不高,会引起板的各种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因此,应特别认真地做好接缝施工。
纵缝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置在板厚的中间。并应避免将脱模剂涂洒在拉杆上。纵向施工缝拉杆可采用在模板上设孔,立模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拉杆穿在孔内。
横向缩缝采用在混凝土凝结后锯切方式修筑。其施工工艺为:
<1>切缝前应检查电源、水源及切缝机组试运转地情况,切缝机刀片应与机身中心线成90°角,并应与切缝线在同一直线上。
<2>开始切缝前,应调整刀片的进刀深度,切割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缝时,应先关闭旋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上,停止运转。
<3>切缝时刀片冷却用水的压力不应低于0.2MPa。同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层。
<4>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25%~30%,即可进行切割。当气温突变时,应适当提早切缝时间,或每隔20~40m先割一条缝,以防因温度应力产生不规则裂缝。应禁止一条缝分两次切割的操作方法。
<5>切缝后,应尽快灌注填缝料。
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胀缝填缝料。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传力杆的固定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方法。
施工缝宜设于胀缝或缩缝处,多车道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同以横断面上。施工缝如设于缩缝处,板中增设传力杆,其一般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般应先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因应及时填封接缝。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灌缝材料按设计要求进行。
(6.1)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毕后,应进行养生,使混凝土板在开放交通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养生期间,须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须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在混凝土板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可根据施工工地情况及条件,选用洒水养生、喷洒成模材料养生等方法。其养生时间按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达到5.0MPa以上的要求试验确定。
在养生初期,为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阳光直射,防风吹和暴雨等,可以用活动的三角形罩棚将混凝土全部遮起来。
拆模时间根据气候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
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拆模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只有混凝土板达到设计程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混凝土板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其车辆荷载不
3.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生产厂商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并按规定频数进行进货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准进入生产环节。各种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执行规范规定。
(2)拌合站建立和调试
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拌合站必须具有相应资质,确定后将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材料报监理确认。拌合站在投产生产沥青砼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试,由监理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能力进行确认,确保拌合站具备满足沥青砼生产的过程能力。
在面层施工前,对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并由组织业主组织项目管理公司、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全面验收,监理对所有道路范围内的检查井等构筑物逐个逐段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施工前,监理组织有关方对现场清扫和围挡设置的情况检查验收后确认具备面层铺筑条件后再安排铺筑施工。
测量放线在基层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实施,具体内容为:
①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5m设一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桩采用十字指示桩,以利于挂线摊铺。
②进行水准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每层的设计高。
③将放设的桩加密成5m间距,并挂钢丝,钢丝拉应力应达到规定标准。
现场监理组织有关单位对测量的正确性并进行复测和验收,确保准确无误。
(6)配合比设计和混合料拌合
沥青混凝土采用商品料,但承包商按下述措施进行控制:拌合站根据承包商提供的路面面层有关技术指标按目标配合比和原材料情况,确定生产配合比,并通过试验段铺筑对配合比进行验证。混合料拌合过程如由于原材料变化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时,必须经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批准。
为确保材料级配的准确和按需供料,拌合前对拌合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尤其是必须检查拌合设备振动筛的完好程度,以防筛子破裂,造成级配变化。同时根据每日抽样试验结果,及时检查级配情况,为下一班生产级配调整提供必要依据;对逐盘打印各传感器的数据,各个台班做出统计,计算矿料级配、油石比、施工温度、铺装层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总量检验,并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最高温度不高于165ºC,现场摊铺温度不低于130ºC、不超过165ºC,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ºC~170ºC,拌合料出场温度在150ºC~165ºC。
混合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
①运输混合料的车辆满足手续齐全、运输吨位大、车辆整齐、后挡板关闭紧密、车辆整体状态好、驾驶员技术熟练的条件,每台车配备两个能轮流驾驶的并经专门培训的驾驶员,以确保拌合料及时供应和运输安全。
②在混合料向运料车卸下混合料时,特别注意防止离析,严禁运料车停在原地不动、让混合料成小山状,运料车要每卸入一斗后挪动一点距离,尽可能平均分布在运料车车斗内,混合料装载后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如果卸入车斗内过度塌落说明混合料的级配或沥青含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注意及时检查,由于沥青砼粘性较大,运料车车斗均匀涂刷油水混合液(油水比为1:3)。涂刷后将车斗立起,使多余的油水混合物流干净。运料自卸车箱后档板卡扣必须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行进过程中漏料。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中途不得停车。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由监理会同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进行外观验收,测量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不准卸车。
试验段选定在地面道路快车道的适当位置,长度约150m,本标段路面面层摊铺综合考虑高架路和地面道路,采用1台ABG423和1台GTLY7500摊铺机组合试铺筑,通过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进行下列试验内容:
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数量、拌合时间、拌合温度等工艺参数,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温度、摊铺机行走速度、平衡梁找平方式等工艺参数,以及确定虚铺系数、接缝方式等。用钻孔取芯法测定密度,并确定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通过试拌、试铺确定小时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为制定合理的铺筑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根据试验段得出的摊铺速度及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和本标段摊铺面积,计划为:一天进行试验段铺筑,施工总结、试验数据上报监理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复后的第5天进行大面积摊铺施工,铺筑时间为13天,摊铺前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选择相对稳定的晴朗天气进行铺筑,雨天不进行摊铺施工,考虑到各种因素影响,面层摊铺施工计划用10天时间。
A、摊铺前24小时对摊铺段完全封闭交通,进行彻底清洗,干燥后喷洒透层油。摊铺前检修设备,调整摊铺设备位置,调整检查井盖高并加固。摊铺施工从开始到结束一次连续施工完毕后。
B、摊铺机速度一般在2~3m/min,根据实际的供料和碾压情况,适量调整摊铺速度,前后摊铺机的距离控制在8~10m左右,前后相互照应,不得出现间隙过大,造成纵接缝人为的温度过低而产生纵向施工缝。
C、夜间施工时,备好照明灯具,每台摊铺机保证2台4头汽油发电机专用照明灯,摊铺机前后各1台照明灯,设专人管理和移动,确保照明角度达到最佳,防止因视线不好影响施工质量。
摊铺时数台摊铺机的摊铺过程一样,只是在摊铺时间上有先有后,下面就一台摊铺机的作业说明摊铺过程。
拌合机拌制的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严禁使用。沥青混合料运至施工地点时的温度不低于140ºC,摊铺温度不低于130ºC,在摊铺开始前,摊铺机的熨平板加热到100ºC以上,摊铺过程中不断地开动熨平板的振动和压实装置,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不停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斗容积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幅面上不发生离析,当下层沥青混合料铺筑完成后上面一层的摊铺厚度可直接用平衡梁控制,摊铺机速度调整到与供料速度相平衡,作到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保证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摊铺机平稳通过检查井盖,在检查井两端安放楔型钢垫块,待摊铺机履带通过后迅速取走,防止由于摊铺机突然升高或降低而影响平衡梁的控制精度。平衡梁的探头尽量避开检查井盖。当沥青混合料由于天气原因致使混合料温度迅速降低,表面结成硬壳的,或设备严重故障不能继续摊铺而造成混合料温度过低的,作废料处理。如果混合料不能连续供应,将运到现场的混合料摊铺完,摊铺机移位,做好临时接头,并将摊铺好的混合料压实。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严禁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用人工局部找平或变更混合料。
对碾压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在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压实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路面碾压计划每组作业面至少使用2台YZ18、2台DD110双钢轮压路机同时作业,碾压时的初压温度大于130ºC,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左右。碾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用双钢轮压路机静碾。压路机主动轮朝向摊铺机,紧跟其后作业。从路面横坡低处向高度处碾压,原幅去原幅回,错轮碾压每次叠轮20~30cm,压路机停机或错轮在低于70℃的路段上(路边设置标记)。初压2遍宜在混合料130℃时开始,不低于110℃以前完成。碾压距离控制在50~70m。使混合料基本得到压实无明显位移为止。
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每次重叠1/2~1/3,碾压4~6遍,其程序同初压。复压在110℃时开始,90℃以前结束,碾压距离可控制在50~70m。使混合料基本得到压实。
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用双钢轮静力压路机碾压2遍以上,进一步压实并直至消除轮迹。终压一般在混合料90℃以前开始,在混合料不低于70℃前完成。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宜提高10~20℃。
④为保证混合料的碾压质量,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A、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检验以钻心试件的测定。
B、为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压路机折返严禁急刹车,起步时低速慢开,以免引起表面混合料位移,两端折回处位置呈阶梯状,随碾压路段向前推进,保证面层的整体平整度要求。
C、压路机开始碾压前,应加满水,在水箱喷完水前及时加水,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更换碾压施工段、等待加水等在已经碾压完成并冷却的地段进行。
面层施工缝采用平接缝,沥青混凝土面层全幅一次摊铺成型,尽可能减少纵缝。因此接缝处理主要针对横向施工缝。
施工缝是沥青砼摊铺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接缝处结合强度不够而产生松散裂纹、接缝处不平整、出现跳车等现象,因此施工缝处理是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故对于施工缝处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处理横缝中,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在摊铺作业快结束时,随着摊铺机料斗内混合料越来越少,熨平板将沿着纵坡呈下降趋势,摊铺厚度逐渐变薄,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横缝接头,必须进行切缝,采用3m直尺检定来确定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并停止摊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拢齐形成斜坡,所用压路机碾过斜坡,当碾压完毕,以3m直尺垂直接头每隔1m测量一次,并记下每尺测量的压实层端部开始下塌的位置,以最内侧的那个塌点为基准,画垂直路线方向的横端直线,此直线即为切缝位置,处理好的横缝接头必须做到断头平顺,且断面要涂一层乳化沥青,并注意保护摊铺下段时不被破坏。
横缝碾压时,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110ºC左右进行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骑缝碾压,骑缝碾压时,沿横缝顺向碾压或与横缝成45º角斜向碾压,顺向碾压时,压路机先深入新铺层面15cm往返碾压2次,再逐步向新铺层面过渡,每次深入新铺层面15~20cm直到约2/3轮迹进入新铺面层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并向新铺层面驶进,当碾压轮的一半直入新铺层面后,压路机开始后退,然后错动10~20cm,调头再从中央一侧进行斜向碾压,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横缝经碾压完毕后,用3m铝合金直尺检验是否平整,如有凹凸不平处,趁末端混合料温度降低前采取措施整修后重新压实,此时减慢碾压速度,严格控制碾压质量,并用3m铝合金直尺随时检测碾压面平整度。
(12)检查井口部位的处理措施
检查井口部位一般是检查井全部施工完毕后铺装沥青混合料面层,这样就会导致检查井盖影响摊铺机的平稳行进,进而造成局部的平整度严重不合格,为避免检查井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检查井砌筑至路面基层标高后,先不安装检查井盖井座,并用专门制作的圆形钢板将井口封盖,然后铺装细粒式沥青混合料面层和中粒式沥青混合料面层,待中粒式沥青砼铺装完毕后,将钢盖板提出,安装检查井座,并将井盖周围的松散混合料人工夯实后再进行铺装沥青混合料上面层的施工。
施工要点:复测基层高程与平整度、基层找平,人行道砖质量检查检测,分格铺装,平整度控制。
重点控制:平整度、扫缝
3.6.1、水泥砂浆垫层
基层要求:基层水稳层应严格控制平整度及标高,垫层较厚时需先用水稳层找平。
基层清理:地面基层的粘杂物清理干净,影响面层厚度的凸部位应凿除。
洒水湿润:在施工前一天洒水润湿基层。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宜刷1:3水泥浆,刷成均匀的水泥浆粘结层,随刷随铺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应用机械搅拌,必须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水泥砂浆面层在埋设管道等墙面减薄处,必须采取防止开裂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并用木抹子由边向中、由内向外搓平、压实、木抹子应用力均匀,后退操作,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面层压光宜用钢抹子分二遍成活,逐步加大压力。头遍,待砂浆稍收水后,即用钢抹子压出浆,抹平。在砂浆初凝后进行第地二遍压光,按由边角到大面的顺序,加力压实抹光,不得漏抹,应用钢抹子边抹边压,把前遍留下的抹纹全面压实、压光、压平,使其表面光滑。
铺砌前要先放出边线,每隔5M放一块人行道板作为水平桩,然后以慢车道路侧石为另一边线,与水平桩纵横挂线,用其所长以控制方向和高程。
3.6.3、人行道板砖铺装
每隔3~5米铺一排作为控制边,以后根线在中间铺砌。铺砌时应轻拿轻放,用木锤或橡胶轻敲压平,以免损坏预制块的边角。铺后若发现预制块松动或高低不平禁止向预制块底塞垫碎砖石,要取起预制块,将垫层重新夯实整平,然后再铺回。
砌筑前将人行道板砖刷扫干净,砌体的石块间应用水泥砂浆粘接填实。
3.6.4、扫缝及检查
铺砌好,按要求检验合格后,用干细砂掺少量水泥反复扫缝,直到缝满为止。
用3米靠尺检查平整度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2015版),不符合规范要求返工重做。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时比道路设计宽每边多摊铺15cm,按照设计路面宽度、道路中心线进行路缘石、平沿石的放样,用切缝机将宽出的沥青混合料和基层切除。
安砌侧石前,进行高程及平面位置的放样,按照测量的高程,人工清理至侧石下部砂浆的底高程。
对于快车道,先安装平沿石、再安装立沿石。
侧石材料尺寸、材质满足设计要求,由载重汽车运输到安装现场;安装用砂浆采用设在施工现场的JZC350拌合机拌合,机动翻斗车运输到安装现场,人工铺设砂浆、人工安放侧石,铺设砂浆前对安装基面洒水润湿。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侧石的直顺度、平整度,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不超过1cm;相邻块高差及缝宽现浇梁施工方案.doc,允许偏差不超过3mm,并且满足设计和监理的要求。
侧石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掉角,对于不满足设计尺寸、材质要求的材料或残缺的次品,严禁使用。
若要求勾缝,铺筑完沥青面层后按设计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