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某大厦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6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厦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图2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立面图

图3(a)无悬挑板结构周边防护(一)

碧桂园蜜柚施工组织设计(206P).docx图3(b)无悬挑板结构周边防护(二)

图3(c)悬挑板挑出长度小于500mm的悬挑板的周边防护

图3(d)挑出长度大于500mm的悬挑板的周边防护

4.2.2.2 楼层防护栏杆柱的固定

1)预埋1.4~1.5m的钢管

图4(a)预埋钢管固定立杆基础详图

图4(b)预埋钢筋固定立杆基础详图

图4(c)预埋短钢管固定立杆基础详图

4)预埋件(套筒承插式)

图4(d)预埋件固定立杆基础详图

图4(e)膨胀螺栓固定立杆基础详图

4.2.2.3结构楼层防护栏杆柱固定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其他部位的栏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

4.2.3 装配工程梁面临时防护

图6(b)混凝土梁上栏杆柱固定示意图

4.2.4楼梯侧边防护

4.2.4.1 常规建筑结构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杆件用扣件或丝扣连接。

图7(a)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一)

图7(b)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一)

4.2.4.2 圆弧及特殊形状的楼梯,可采用同一等级的建筑钢筋制作栏杆,使用焊接固定和连接。

图8(a)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二)

图8(b)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二)

4.2.4.3 形状规则的楼梯,宜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套丝、螺栓连接等方式搭设栏杆。

4.2.5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防护

4.2.5.1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4.2.5.2楼层转料平台两侧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脚手架,满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或者

采取其他牢固可靠的硬质封闭防护。

图9(a)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平面图

图9(b)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立面图

4.2.5.3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各楼层转料平台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的防护门。防护门及连接件

任何一点应能承受1KN荷载及可能发生的冲击荷载,施工电梯单扇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

大于1.2m。物料提升机单扇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5m,宽度不大于1.2m。

图10(a)施工电梯楼层出入口侧立面示意图

图10(b)施工电梯门正面示意图

图11(a)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门侧立面

图11(b)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门正立面

4.2.5.4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楼层防护门关闭完好。

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塔吊,可在建筑物与塔身之间搭设通道供操作人员通行,通道宽度不超

过800mm,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5m。通道及栏杆必须与塔身和建筑结构可靠连接,严禁采用两端

5.1.1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

5.1.2 楼板与墙洞口,挖孔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天窗、

地板门等处,必须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稳固的盖板或防护栏杆或安全网或其它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5.1.3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应设红灯警

5.2.1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但大于25mm的孔口,应使用坚实的木盖板

5.2.2 楼板面等处边长250~500m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其它各类洞口,应使用

竹、木等材料作盖板,均衡搁置盖住洞口并牢固固定。

图12(a)洞口盖板防护平面图

5.2.3 边长在500~1500mm的洞口,应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1000×1000mm的网格,并在

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

5.2.4 处于剪力墙的墙角或其他不便于盖板防护的洞口,应预设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

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

图13(a)洞口钢管防护平面图

图14(a)洞口钢筋防护平面图

5.2.5 边长在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2.6 墙面竖向落地洞口,应加装防护门栅,门栅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50mm,或采用防护栏杆,

下设200mm高的挡脚板。

5.2.7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0.8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应加设1.2m高临

5.2.8 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与临边防护栏杆相同。

6.1电梯井、管井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标志警示。

6.2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必须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

层且不超过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6.3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工作过程有人值守并设

置标志,当日工作完毕必须原样恢复。

6.4 井口防护采用上下翻转防护门。门高1.40m,下部设200mm踢脚板,紧贴楼地面安装,门两

侧边超出电梯井口边不小于 100mm,上端固定,门栅间距不大于 150mm。使用钢筋直径不得小于

6.5 施工层的下一层的井道内设置一道硬质隔断以防物件掉落,施工层以及其它层采用安全平网

防护,安全网应张挂于预插在井壁的钢管上,网与井壁的间隙不得大于100mm。

图17(a)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平面图

图17(b)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立面图

图17(c)电梯井、管道井竖向防护示意图

7.1.1 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

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

7.1.2 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

7.1.3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

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

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50厚木板。

7.1.4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经企业技

7.1.5 安全通道的搭设

7.1.5.1 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

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m,高度超过30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m。

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

7.1.5.2 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

7.1.5.3 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

层间距为500~600mm。

7.1.5.4 宽度超过3.5m或高度超过4m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

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

7.1.5.5 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

7.2.1场区内安全通道

图18(a)现场的安全通道正面图

图18(b)现场的安全通道侧面图

7.2.2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

图19(a)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正面图

图19(b)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侧面图

7.2.3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

图20(a)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正面图

图20(b)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侧面图

街面人行通道距离施工建筑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搭设用于行人通行的防护通道,其净空

高度不低于3m,搭设方式与施工现场安全通道相同,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牌、引导标志和设施。

图22(a)设备防护棚立面图

图22(b)防护棚平面图

8.2.1悬挑外架挑梁必须能够完全承受架体及架体上作业时的荷载。悬挑外架搭设前必须编制包

括悬挑梁平面定位图、悬挑梁侧面示意图、悬挑梁及锚固件受力验算等内容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

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使用。

8.2.2悬挑外架的分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0米,整体分段应合理规划,经济合理。

8.2.3 挑梁应根据悬挑架荷载及悬挑长度等情况具体确定。施工用悬挑脚手架宜采用16号以上工

字钢作为主悬挑梁,外挑段不宜超过1.50m,锚固段不小于外挑段的1.25倍。严禁采用脚手架钢管

作为主挑梁。采用槽钢作为主挑梁时应有防侧弯措施。

8.2.4 挑梁必须搁支在梁板面并锚固。挑梁顶端应设置牢固可靠的脚手架钢管插脚,相邻悬挑梁

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

8.2.5 挑梁外端设置单根直径不小于Ф15的钢丝绳进行斜拉,斜拉钢丝绳与悬挑梁的夹角不小于

60度,斜拉钢丝绳必须与建筑结构锚固。

8.2.6 悬挑梁、钢丝绳及钢丝绳锚固件必须一一对应。

8.2.7 在建筑物的悬挑梁、板上设置悬挑脚手架,应对悬挑梁、板的承载能力及进行复核。

8.2.8 悬挑架底部必须采用硬质封闭,并设置挡脚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防护,地处闹市和

重要地带应采用孔径不大于25mm的钢板网或竹笆等加强防护。

图23框架部位或剪力墙上开孔时侧面示意图

图24钢丝绳紧固示意图

图25直接在剪力墙或边梁上预埋时侧面示意图

图26(a)结构边缘的悬挑梁板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侧面示意图

图26(b)压杆与锚环的连接详图

8.4.1 连墙件必须能够约束脚手架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

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

8.4.2 连墙件必须与脚手架拉接紧密,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

8.4.3 连墙件应靠近主接点位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

8.4.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刚性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

层高,且不得大于4m。

8.4.5 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可采用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必须

一一对应设置,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8.4.6 连墙件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下斜连接,下斜角度不得

超过10°\u65292X不得采用上斜连接。

8.4.7 连墙件设置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连墙杆设置规定

3~4m 3跨,且<6m

h:脚手架步距;la:脚手架立杆纵距

8.4.8 连墙件的设置方式

1)钢丝柔性连墙件如图28所示。

2)通过预埋件焊接刚性连墙件如图29所示。

图29钢管焊接刚性连墙杆示意图

3)钢管扣件抱柱或穿墙夹持刚性连墙件如图30(a)、30(b)所示。

图30(a)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一)

图30(b)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二)

4)钢管扣件与预埋短钢管连接刚性连墙件如图30(c)所示。

图30(c)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三)

8.5.1施工现场内的塔吊、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

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按照下列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1)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等于15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50m时。

2)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5d且小于40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32m时。

3)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40d且小于90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20m时。

4)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90d及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12m时。

8.5.2避雷装置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建构筑物或机械设备的易受雷击的顶端。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设接闪器时,高度不小于1m,并

将所有最上层的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路。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接闪器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杆

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m,并在该立杆下端设置接地线,同时应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8.5.2.2引下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宽为24mm、厚度为4mm的扁钢制作。

8.5.2.3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为2.5m直径12mm圆钢或厚度为4mm角钢制作,间距5m设置。水平

接地体宜采用直径12mm圆钢或厚度为4mm截面为100mm2扁钢制作。

接地体埋深不小于0.6m,应避开人经常活动区。避雷装置的引线、接地连接线等连接处必须用

焊接,其焊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或圆钢直径的6倍。

8.5.3外电防护基本规定

8.5.3.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满

表3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

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表4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8.5.3.2跨越或紧邻外电施工时,必须使用绝缘材料搭设严密的遮栏、栅栏或安全网,防护方案

应由企业技术部门制定。

8.5.3.3外电线路与遮栏、栅栏之间的安全距离如表5所示。

东莞某住宅小区消防系统施工组织设计表5带电体至遮栏、栅栏、保护网的安全距离

10 35 60 110 220 330 550

线路边线至栅栏的安全距离

线路边线至网状遮栏的安全

82.5 85 87.5 105 130 170

95 95 95 115 135 175 265 450

TB/T 2760.3-2010标准下载17.5 20 22.5 40 65 105

30 30 50 70 110 190 270 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