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快速干线高富路(齐宁跨线桥段)工程CFG桩施工组织设计

佛山市顺德快速干线高富路(齐宁跨线桥段)工程CFG桩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5.3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佛山市顺德快速干线高富路(齐宁跨线桥段)工程CFG桩施工组织设计

⑤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

检验方法:料斗现场计量或砼泵自动记录。

某别墅群施工组织设计⑥CFG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

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

检验方法:测量钻杆长度,并在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标志,施工后检查

浆厚度,计算出桩的有效长度。

⑦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不小于总桩数的10%检验,监理单位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低应变检测(小应变检测)。

⑧CFG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平板荷载试验。

⑨CFG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

确保单桩承载力及地基复合承载力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第三节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

质量检测及控制建立班组自检、分队专职质检员自检和经理部专职质检工程师自检的三级自检制度,坚持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和社会质量监督。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标,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

(2)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认真保护,重要桩点设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3)施工所用的各种检验、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校核和检定,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

(4)各工序施工执行“班组质检员自检、质检工程师复检、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终检”四检制,对该分项工程或工序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签认,出现问题立即整改,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5)人员配备按技术人员(包括技师、技术工人)配齐配足,其它人员按实际需要配备,工作任务饱满,不设冗余人员的原则进行。

(6)严把原材料、预制半产品进场关,所有进场材料、半产品全部进行登记、检验、试验合格、标识后使用,确保工程不使用不合格材料或半产品。

(7)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8)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养护或防护,以确保工程产品不受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不必要的质量事故或缺陷。

(9)工程施工及产品采购过程中由试验室严格按试验规程进行取样制件,定期试验,定期评定,定时进行信息反馈,必要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对全过程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10)工程施工中保持与监理、设计和业主密切联系,不断改进优化设计,并不断应用施工新技术。

第五节CFG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分项工程开工前,首先向监理工程师报交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情况、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成果、测量放样资料等。并依此向监理工程师送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

(2)在施工中,加强试验和测量检测工作,依据试验测量结果来检验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人员的配置,材料配合比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对不足之处及时予以调整和改进。施工时注意以下两点:

(3)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精心自检,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检验表格,每道工序都经过自检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

(4)全过程随时接受质量监理工程师抽检,随时接受关于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见,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提高施工的水平。

(5)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办法,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薄弱环节,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质量人员亲自负责其质量监督,提出更具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质量措施。从项目经理开始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6)施工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负责CFG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CFG桩的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机械均编号,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CFG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悬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7)为保证CFG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责任交通行车重大事故。

第二节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在本工程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项目技术负责、安质部长、专职安全监察员为骨干的安全检查小组,明确项目经理为勤务员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各部分施工内容的安全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抓安全的良好作风。

第三节安全施工一般规定

(1)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在编制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3)每一工序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经工程师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4)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对重点作业场所、危险区、主要通道都五牌一图,即a、工程告示牌;b、安全生产纪牌;c、防火须知牌;d、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e、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牌;f、施工总平面图。

(5)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活动。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6)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7)施工场所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9)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停电作业;带电作业时,由专人操作并设专人监护。

(10)操作人员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擅离岗位。

(11)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注意观察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12)定期组织机电设备以及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每次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3)在施工期间,维护天然水道并使地面排水畅通。

(14)施工过程中,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

第四节CFG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作好现场调查,开工前对地下管线详细调查。

(2)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入工地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3)施工现场设安全员,施工作业区设安全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现场平整密实,确保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5)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在吊车、桩机大臂半径范围以内,机械正在作业时,施工人员应远离。吊车要按其性能要求工作,不得超负荷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及回转大齿轮前应增设防护网(罩),施工中应经常对钻孔装置、吊车臂杆及索具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6)施工用电使用380V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电缆线路必须埋地或架空敷设,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7)每台电力设备必须确保“一机一箱一漏一闸”。电箱、开关箱内的电箱内的电器设备必须完好,停用设备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8)泵压混合料时应有专人指挥泵压操作,防止因排气不畅和操作失误造成爆管形成伤害。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2)合理布置场地。各类临时施工设施、施工便道、加工场、堆放场和生活设施均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

(4)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的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况正常。

(5)施工现场设置二级沉淀池,施工污水经过沉淀池,达标后排放。

(6)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车辆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道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7)夜间施工按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在中考、高考、节假日及市有关部门重大活动等期间限制夜间施工。

(1)在机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污染。以保障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2)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棘等废料,要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在弃土场不具备条件时,可临时堆放在施工场地。

(3)清理输送管、输送泵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卸在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

(4)施工前做好场地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并保证遇雨水时不浸漫农田。

一、建立反应快捷、效率高的协调部门

施工管理要求有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需建立由总包、业主监理组成的反应快捷、效率高的综合协调部门,协调组织施工。协调部门定期开会有议有决,严格落实,各单位互创条件协同作战。

二、与甲方(业主)的协调配合

1、参加甲方及监理主持召开的施工协调会,及时了解甲方的意图,以安排施工作业场地及施工进度。

2、我公司将向甲方及监理提供详尽的计划表,按形象进度做好月、周计划,通过周例会,及时让甲方、监理了解协调工作,以使之明了每项工序所需时间。

3、在购买材料时,将积极地与监理方协调,做到让甲方放心满意。

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地提出建议,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发包方及监理师批准的“施工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在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2、贯彻本公司业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分包施工单位予以检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本公司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任何分包单位工作的失职、失误均视为本公司的工作失误,因而杜绝现场施工分包单位不服从监理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在监理师签字确认后方可用于工程,使所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维护监理师的权威性。

三、与勘查、设计单位的配合

工程施工前,由勘查、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局部出现岩土层与勘查报告中有差别地段,及时通知监理,同勘查、设计单位做好协调配合;对于需要设计变更部分由监理通知设计单位,出具相应设计变更后再组织施工。

第十四章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除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突发事故的发生,要果断及时处理,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工人量大且复杂,这些都增大安全生产的难度。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可能的危险源有:触电、台风、中暑、中毒、高空坠落及支护结构本身的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培训急救人员,组建急救队。应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按消防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定期更换灭火药物。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安全员,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受伤害者(包括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送伤者到医院。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持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第一节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

一、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预案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  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  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  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  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  组织公司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  根据各工地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抢救现场伤员; ②  抢救现场物资; ③  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事故发生; ③ 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  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  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  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根据各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②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6、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②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③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④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保护事故现场; ②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  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  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  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③  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④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二、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事故现场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 ②  现场事故评估; ③  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④  控制紧急情况; ⑤  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2、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 ①  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  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②  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②  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  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③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三、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第二节施工现场常备药品

关节痛、驱暑醒脑防治虫咬

第三节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一、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8、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二、发生物体打击的应急预案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第四节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一、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2、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3、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4、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二、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角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6)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1)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3)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第五节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施工工人普遍在露天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工作。

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给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兰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越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

4)厨师要有健康证,饮食要卫生、饭菜要可口,确保职工的健康。

二、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应急措施

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起过37.5度。

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8.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第六节雨季及台风条件下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合理布置现场,做到:

(1)现场有组织排水,排水通道畅通。

(2)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敷设电气线路和配置电气设施。

(3)按照消防要求设置灭火器、消防龙头及砂箱。

(4)办公、宿舍要建于高地上,并加固牢靠。

2、现场清理干净,物料堆码整齐、统一,悬挂物,标志牌固定牢靠,施工道路通畅。

3、储备水泵、铅丝、蓬布、塑料薄膜等备用。

4、定期检查各类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5、注意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动态。

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场地进行维护,雨后场地不能被雨水长期浸泡,场地必须设立排水系统。在场地的南面和西面各挖一条排水沟。遇雨后,场地表层积水可及时畅通地引入场地外,减少雨水在地表的滞留时间,防止雨水浸泡土体,导致陷机。

(2)主要作业设备,要搭设活动防雨准备,做好所有电器线路绝缘防水后,可以保证雨期正常施工。但在暴雨、雷雨天气停工,以保证安全。

(3)做好天气预报的接收工作,做好防雨准备。雨天安排专业人值班,负责抽水,遮盖材料,遮盖施工设备,保护作业面的工作。

2、成立台风期间的抢救灾小组,密切注意现场动态,遇有紧急情况立刻投入现场进行抢救吉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2020年2月),使损失降到最低。

3、科学、合理安排风雨期间的施工,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室外的施工作业,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

4、对施工现场办公室、食堂、仓库等临设工程应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如有拉结不牢、排水不畅、漏雨、沉陷、变形等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必须停止使用,风雨过后,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重点抢修。

5、当五级台风信号或黄色暴风、雨警报信号发出时,所有工地须提高警觉,应对临时设施、机构设备(特别是有塔设备)、临时构件、松散物料等的稳固性进行检查和处理。

6、当六级与七级台风信号或红色暴风、雨警报信息发出时DB33T1229-202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pdf,应停止一切高处作业、塔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

7、当八级与八级以上风级或黑色警报信号发出时,所有工序必须停止,工地员工在项目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撤离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要切断电源。近雷区,暂时关闭生活用电。

8、台风到来之前,应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场地内的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