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间10标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方案

白桦林间10标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37.7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白桦林间10标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方案

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验完毕。

分集水器用4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

用乳胶将10mm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

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2/3cm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或粘一层带坐标分格线的复合镀铝聚脂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

在铝箔纸上铺设一层φ2mm钢丝网,间距100×100mm,规格2m×1m,铺设要平整严密,钢网间用扎带捆扎,不平或翘曲的部位用钢钉固定在楼板上JB/T 13899-2020 罐车用卷板机.pdf,设置防水层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固定钢丝网时不允许打钉,管材或钢网翘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材露出砼表面。

按地暖设计要求间距将加热管,用塑料管卡将管子固定在苯板上,固定点的间距,弯头处间距不大于300mm,直线段间距不大于600mm,大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管子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8倍。安装过程中要防止管道被污染,每回路加热管铺设完毕,要及时封堵管口。

检查地暖铺设的加热管有无损伤、管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水压试验,从排水气阀注入清水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2倍,但不小于0.6Mpa,稳压1小时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为合格。

地暖辐射供暖地板当边长超过6m或面积超过30㎡时,要设置伸缩缝,缝的尺寸为5~8mm,高度同细石砼垫层。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在分水器及加热管道密集处,管外用不短于1000mm波纹管保护,以降低混凝土热膨胀。在缝中填充弹性膨胀膏(或进口弹性密封胶)。

加热管验收合格后,回填细石砼,加热管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垫层应用人工抹压密实,不得用机械振捣,不许踩压已铺设好的管道,细石砼接近初凝时,应在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防止顺管轴线出现塑性沉缩裂缝。表面压抹后应保湿养护14天以上,垫层达到养护期后,管道系统方允许泄压。

地暖分水器进水处装设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底板管道环路,水源要选用清洁水。

抹水泥砂浆找平,做地面。

立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后,应进行系统试压。试验压力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且不小于0.6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渗不漏为合格。

供热支管后的分配器竣工验收后,应对整个供水环路水温及水力平衡进行调试。采暖向地板供水时,应选用预热方式,供热水温不得骤然升高,初始供水温度应为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设计温度保持4天,并以≤50℃水温正常运行。

九、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1)高层住宅部分每层集中设置电度表箱于配电竖井内,各住户内设分配电箱.物业集中及大容量负荷采用电缆放射式配电,小容量一般设备采用电缆树干式配电.重要消防负荷(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2、供电电源及负荷状况:

(1)电业及物业负荷由本小区内电业变电站通过地下车库桥架引入各总箱,本工程供电电压为380/220V,三相五线制。

(2)负荷等级(平时):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工程各消防负荷(消防电梯,正压风机,应急照明,消防潜污泵等)用电走道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3)负荷等级(战时):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本工程人防应急照明,应急通讯设备为一级负荷.人防风机,水泵,洗消用电,通风方式装置系统用电及正常照明等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4、无功功率补偿在小区变配电室低压侧集中补偿,功率因数>0.9。

5、照明光源均选用高效节能光源,荧光灯镇流器选用优质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0.9.灯具采用高效灯具。

6、公共走廊及楼梯间照明灯采用声光控开关控制。

7、住宅采用一户一表。

8、荧光灯具的镇流器应符合国家能效标准。

9、用电设备启动控制装置选采用节能型产品。

10、照明系统的照度值、功率密度的设计要求

9.2材料设备指标与质量要求

(1)熟悉图纸、设计说明、相关构造及材料设备性能参数要求。

(2)结合设计图纸和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3)做好操作人员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培训工作。

(1)机具准备:电动套丝机1台、交流弧焊机1台、兆欧表1台以及其他有关机具若干。

(2)材料堆放场地具备防火、防雨、防潮要求。

(3)操作现场电源等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并配有消防器材。

(4)进行照度测量时,土建地面、墙面、顶面装饰应完成。

(5)进行照度测量时,应保证正式电引入且电源质量符合要求。

管道预埋、线槽(桥架)安装→配电箱、配电柜就位、安装→电线、电缆敷设、接线→灯具安装→配电节能指标检测→照度测量

详见白桦林间主体及配套工程电气方案。

(1)技术资料和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与实务核对,保证一致。

(2)计量检测仪表应做计量检定,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3)电缆、电线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在工程上。

(4)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搭接,搭接面应按规范处理,特别是不同金属搭接面之间的处理,以保证接触电阻达到要求。单根铜芯之间的连接应搪锡。

(5)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的检测数据应及时拷贝、保存。

十、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1、设分宅(户)采用分体空调;

2、室外机位置有利于空调设备夏季排热,且便于清洗和维护;

3、当室外空气温度不高于28℃时,采用通风降温措施改善室内热环境;

4、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5、厨房、卫生间设机械排风。

1、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进行验收,并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1)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热回收装置等设备的冷量、热量、风量、风压、功率及额定热回收效率;

(2)风机的风量、风压、功率及其单位风量耗功率;

(3)成品风管的技术性能参数;

(4)自控阀门与仪表的技术性能参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资料和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核对。

2、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换;

(3)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温控装置、仪表的安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4)空调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功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的材质、断面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4、各种空调机组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空调机组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且与风管、送风静压箱、回风箱的连接应严密可靠。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通风与空调系统中风机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进出口方向应正确,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空调与通风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节能的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影像资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单机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的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0%,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试运转和调试记录

1、生活给水系统:商业网点预留用水点由市政管网商业供水管直接供水.住宅室内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二个区,分别由水泵房内高.低区生活恒压变频供水设备直接供水。

2、生活热水系统:热热水设备采用干管机械循环供水方式,生活用水为避免热量损失,在每个淋浴或浴盆处预留由小区一期换热站供给冷水接口.预留接厨房的冷水接口;

最高日污水量75.42m³/d。

(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厨卫分流;室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室内采用设专用通气管的排水系统,一层污废水单独排放,污水经室外管网收集后排入化粪池。

(2)消防电梯坑及人防集水坑排水由潜污泵提升排至室外,集水坑均设有盖板;自行车坡道入口均设置截流沟。

(3空调凝结水凝结水经统一收集后排放。

1)本工程中给水管材选用纳米抗菌PPR管;卫生器具选用节水型产品。

2)设分宅(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量计量设施:住宅每户设户外冷热水表计量。

1、绝热材料层应密实,无缝隙、空隙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和板材时,允许偏差为5mm;采用涂抹和其他方式时,允许偏差为10mm.

2、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管道和风管绝热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热桥。

3、管壳绝热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管壳、管道的规格应一致,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管壳的粘贴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6、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下方。

7、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应用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捆扎,其间距为300~50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8、松散或软质绝热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实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9、管道防潮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0、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表面完整、平顺,不得有虚贴、气泡、皱褶、裂缝等缺陷。

11、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12、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型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13、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件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

14、空调房间内,室温控制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十二、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监测与控制系统施工质量的验收执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相关章节的规定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的规定。

工程实施时,分别对施工质量管理文件、设计符合性、产品质量、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对隐蔽工程和相关接口进行检查,同时要有详细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并对监测和控制系统进行不少于16小时不间断试运行。对不具备试运行的项目,应在审核调试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检测,以检测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节能监控功能。

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的设备、材料及附属产品进场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其品种、规格、型号、外观和性能等进行检查验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各种设备、材料和产品附带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对照设计要求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

监测和控制安装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传感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的有关规定;

②阀门型号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位置、阀前后直管段长度、流体方向等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

③压力和差压仪表的取压点、仪表配套的阀门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

④流量仪表的型号和参数、仪表前后的直管段长度等应符合产品要求;

⑤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插入深度应符合产品要求;

⑥变频器安装位置、电源回路敷设、控制回路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⑦智能化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温度设定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产品要求;

⑧涉及节能设计的关键传感器应预留检测孔或检测位置,管道保温时应做明显标记。检验方法:对照图纸或产品说明书目测和尺量检查。

对经过试运行的项目,其系统的投入情况、监控功能、故障报警连锁控制及数据采集等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调用节能监控系统的历史数据、控制流程图和试运行记录,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风与空调监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和故障报警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在中央工作站使用检测系统软件,或采用在直接数字控制器或通风与空调系统自带控制器上改变参数设定值和输入参数值,检测控制系统的投入情况及控制功能;在工作站或现场模拟故障,检测故障监视、记录和报警功能。

监测与计量装置的检测计量数据应准确,并符合系统对测量准确度的要求。检验方法:用标准仪器和仪表在现场实测数据,将此数据分别与直接数字控制器和中央工作站显示数据进行比对。

供配电的监测于数据采集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试运行时,监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工况,在中央工作站检查运行数据和报警功能。

照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实现下列功能:

①公共建筑的公用照明区,应采用集中控制并应按照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5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并按需要采取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

②居住建筑有天然采光的楼梯间、走道的一般照明,应采用自熄开关;

③检验方法:①现场操作检查控制方式;②依据施工图,按回路分组,在中央工作站上进行被检回路的开关控制,观察相应回路的动作情况;③在中央工作站改变时间表控制程序的设定,观察相应回路的动作情况;④在中央工作站采用改变光照度设定值、室内人员的分布等方式,观察相应回路的控制情况;⑤在中央工作站改变场景控制方式,观察相应的控制情况。

综合控制系统应对以下项目进行功能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①建筑能源系统的协调控制;

②通风与空调系统的优化监控。检验方法:采用人为输入数据的方法进行模拟测试,按不同的运行工况检测协调控制和优化监控功能。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能耗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优化能源调度功能,数据集成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要求:对管理软件进行功能检测。

检测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可维护性等系统性能,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控制效果的有效性,执行器动作应予控制系统的指令一致,控制系统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②控制系统的采样速度、操作响应时间、报警反映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冗余设备的故障检测正确性及其切换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应用软件的在线编程、参数修改、下载功能、设备及网络故障自检测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控制器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所占存储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⑥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报警和显示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⑦设备启动和停止功能及状态显示应正确;

⑧被控设备的顺序控制和连锁功能应可靠;

⑨应具备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现场控制模式下的命令冲突检测功能;

⑩人机界面及可视化检查。

十三、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按照SIO9002体系运行文件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主管部门要经常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情况。

2、过程检验及报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及企业的各项规定,严格安装设计要求细致施工,一般、关键工序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交底。

3、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组织班组长进行自检和交接检,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工序严禁进行下到工序的施工。分部分项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复验。

4、严格按照“三检制”组织,检查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好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检查小组,定期的进行综合或单项质量检查,督促操作人员严把质量关。

2、每道工序施工必须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技术交底要求。操作要领、质量要求贯彻到每位操作人员,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正确施工。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由各工种工长亲自负责抓这项工作,同时质量监督、把关、决不允许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

4、现场管理人员经常巡回检查各工作面的质量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日常安全工作。

3、全体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组织一次安全消防教育。

4、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措施,及贯彻执行。

5、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每位工人明白安全注意事项,

6、建立机电设备验收制度,凡未经验收的机电设备不得使用,非机电设备不得使用,非机电人员不得动用机电设备。

7、所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有可靠的漏电保护器,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测,防止漏电伤人。

8、准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好防火措施。

9、五级以上的大风,严禁在架子上作业。

10、对工程上已搭设的安全防护装置,禁止拆除。

11、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必须铺好脚手板,做好安全网防护。

14.1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

1、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每个单位工程的外墙至少抽查3处,每处一个检查点。

每个单位工程的外窗之手抽查3樘

居住建筑每户抽测卧室或起居室1间,其它建筑按采暖房间总数抽测10%

冬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1℃;

夏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1℃;

供热系统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度

每个热源与换热站均不少于1个独立的供热系统

每个热源与换热站均不少于1个独立的供热系统

每个热源与换热站均不少于1个独立的供热系统

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

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

按同一功能区不少于两处

14.2节能验收及核查的资料

1、建筑节能工程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能工程的检验批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与施工员参与;

(2)节能分项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

(3)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施工单位的质量或技术负责人应参加;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应参加。

2、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3、建筑节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4、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全部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能实体检测结果应合格;

(5)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5、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洽商;

(2)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广州市住宅楼及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方案(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必要时应核查检验批验收记录;

(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记录;

(6)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报告;

(7)设备单机试运转及及调试记录;

某道路绿化施工组织设计(8)系统联合试运转及及调试记录;

(9)系统节能性能检验报告;

(10)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