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有轨电车与S230省道交叉口施工方案(报)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DB64/T 1539-2020 复合保温板结构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基床底层采用素砼,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25cm。
首先路基开挖及原地面整修。基层的压实度和含水量、基层的几何尺寸、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验,然后测量放样,放出路面中线和边线,并在路旁设置临时水准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复核路面标高。
混凝土板按有轨电车满幅宽度来铺筑,因此板两边的模板正好沿有轨电车边线安装。边模采用槽钢,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相等。
(3)砼料的制备与运输
本工程砼面层施工采用商品砼。运送混合料的车辆要密封不漏浆,装载不可过满。
(4)混凝土的摊铺与捣实
摊铺前要检查模板标高是否准确。如基层太干燥,则洒水润湿。混凝土整平后用2.2kw的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振捣时将振捣器沿纵向逐行地由路边向路中移动,每行的平板位置重1/3或10~20cm。振捣器在同一位置上的停留时间约为10~15s,以达到表面出浆不再沉格为准。对不易振捣之处,用插入式振捣器或用捣钎捣实。对表面低洼处用混凝土找补,再用振捣梁跨板块在混凝土表面来回各振捣一次。
为使混凝土具有粗糙抗滑而又平整的表面,可在混凝土终凝前先用木抹反复抹平,再用铁抹板拖抹几次,然后用拖光带沿横向轻轻拖拉,将表面拉毛并除去波纹和水迹。
养生工作在抹面后1小时且混凝土表面已有相当硬度时开始。养生时可采用麻袋、草席、砂、锯未、塑料薄膜等覆盖混凝土表面。每天洒水2~3次,保持混凝土呈潮湿状态。养生时间视气温而定,一般为2~3周。
(1)生产及运输:采用专业生产厂家集中生产,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用彩条布加以覆盖,以防水份蒸发和环境污染。运输途中禁止急刹车以防离析。在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高度,拌和后的混合料应尽快摊铺压实。
(2)水泥稳定碎石基床摊铺、压实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摊铺机填筑,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填筑见下图。
根据工艺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作为摊铺控制标准。在路肩边线处用张紧钢丝引导法控制标高、层厚、横坡。
摊铺的摊铺强度控制在300t/h左右,这与拌和站的能力保持匹配。摊铺速度控制在1.5~2.0m/min,防止过快造成混合料离析。
摊铺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免振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再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碾压时从两侧向中心碾压,钢轮轮重叠宽度20~30cm,振动碾压流水段控制在50m左右。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压路机碾压速度开始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15~20cm。
混合料经运输、等待、摊铺后容易失去一定的水份,碾压时不易压实,甚至出现细裂缝,需用喷雾器适量洒水,以便于压实。
碾压结束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检查结果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在边坡及边角地带机械作业无法完成的地带用人工摊铺,振动夯压实。标高、平整度、横坡不合要求时,应在终压成型前及时修整。
⑧水泥稳定碎石基床施工缝设置、处理
纵向单层全幅摊铺一次摊铺成型,不留施工纵缝。
上、下层的施工横缝保持错开3m的间距。禁止上下层的横缝位置重叠影响基床整体性。横向施工缝处,压路机应沿横方向碾压,以保证施工缝两边接茬平顺。
⑨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完工后养护
碾压后立即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养护期结束后施工车辆可限制通行,速度小于15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
养护7天内保持湿润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
道床及铺轨施工由轨道专业施工单位完成,路口位置拟采用人工散铺方式架轨施工。两侧半幅施工交叉面沿沿路纵向保证3m以上,以保证无缝线路施工操作空间。
(1)施工准备及CPIII测设
土建施工达到移交铺轨条件后,及时进行CPIII(轨道控制网)测设,同时测设铺轨粗调所需的加密基标。
将半成品道床钢筋运输至作业面堆放。运输时注意不要碰撞基标,堆放时靠在基标另一侧的侧墙上,以防倒下损坏基标。纵向钢筋要先焊成长钢筋使用,利用现场的已测设好的基标,定出线路中线,使用模具,定出其他横向和纵向钢筋的位置后,统一绑扎。
将钢轨及扣件运输至作业面,使用专用调轨支撑架架轨,利用之前设置的调轨加密基标进行轨道粗调。
(4)钢筋焊接及轨道精调
轨道粗调后,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道床钢筋网焊接、排流端子安装等施工。利用轨检小车配合CPIII进行轨道的精调定位,并设置道床纵向伸缩缝。
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各项隐蔽工程检查。为保证现场快速高效,使用移动泵车配合进行道床混凝土浇筑。用常规方法养护道床混凝土,其强度达到7.5MPa以上后方可拆除调轨支撑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6)无缝线路施工及轨道状态恢复
首先施工的西侧半幅范围内,需完成其钢轨焊接及放散施工。确保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自然放散并锁定稳固。施工东侧半幅时,首先进行原西侧预留端部的钢轨焊接,再按由西往东的方向焊接并放散锁定。
无缝线路完成后再次利用轨检小车检查并按验收标准调整轨道几何状态。
钢轨轨腰的阻尼减振条安装完毕后,在道路铺装施工前进行扣件、阻尼减振条、排流端子联接、其它专业预埋等所有隐蔽项目检查。最后按设计要求由下至上分层进行道路铺装施工。轨行区范围内沥青面层与公路沥青面层同时预留部分空间,待正式交验前进行摊铺。
无死亡、重伤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行车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既有设施安全。
工程技术部门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制定创优规划和详细的创优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环保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
七、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苏州市和我公司有关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达到苏州州市建委创建文明安全工地标准,本工程力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工地”。
本工程现场文明施工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围挡设计;现场工程标志牌的设计;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场地硬化、道路、绿化等单体设计;现场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粉尘、噪音控制措施;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的保护;现场卫生及安全保卫措施等。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项目作业组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的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以项目副经理、项目作业负责人、现场施工员为文明施工负责人,直接负责本项目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制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施工场地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工地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成品保护管理等实施细则。全过程跟踪、监督、指导、检查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和有关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等,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每周进行一次文明施工检查、考核,据此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措施。
3、除现场名称牌以外,设立在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包括现场临时围挡内外的任何带宣传意义的标语、名称、图画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统一制作。
4、本项目施工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做到控制排污、控制扬尘、控制噪音,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绿色植被、保护水源、保护文物,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把本项目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及合同条款有关环保法规及规定,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施工管理内容,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修建环保设施,处理好施工与环保的关系。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雨水对施工现场所占有的土地、临时土地、路基土石方、取弃土场等冲刷而造成排水系统淤积、堵塞。
加强检查和监控,加强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振动、废气、强光的监控、监测及检查管理。
副组长:向志雄 李向红
组员:吴湘涛周希勇周生国袁华晋
15062306008
15295692990
15058325018
18862440335
15250026110
15062300878
(2)、检查和落实各分部应急救援方案及人员、物资、设备预备情况。
(3)、负责日常信息管理,加强与相关单位单位及地方政府的联系。
(4)、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启动应急反应预案,并保持联络畅通。
(5)、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和请求协调支援。
(6)、有关重大、紧急事项的决策。
报告分为口头报告、快报、详报、事故处理报告等形式,报告时限要求:
DB3311/T 147-2020 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 技术规定.pdf(3)、详报: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事故的详细情况;
(4)、事故处理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以书面形式提供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
5、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
根据本工程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在交通疏解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
(1)、恶劣天气时车辆通过施工区域出现交通事故
(2)、交通引导设置被过往车辆撞击
6、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因恶劣天气影响或施工区域内发生恶劣交通事故致使大量车辆拥堵清水砖墙勾缝施工工艺.doc,提前在路口设专人指挥交通,启动车辆分流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