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13标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TJ13标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8.21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TJ13标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2)、路基试验段机械配置表

EQ5141GTSTD

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和加强现场检测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路段的施工质量,试验路段试铺松铺厚度按50cm控制。

(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填料最大粒径均不超过层厚的2/3。

某迎宾大道工程管网施工方案填石路堤松铺厚度与最大粒径要求示意图

2、填石路堤施工工序(见附图)

(1)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2)填筑、摊铺、碾压

填石路基施工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卸上推下”法摊铺。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整平,填料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超出规范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碾压设备采用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3)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路基完成后削坡。

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精密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Ф10cm的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然后再用精密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至相邻两次的压沉值在2mm以内,且压实度满足要求,即为合格。

(1)上、下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符合下表的要求。

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压实质量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2)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并经监理人员检验批准,且最后两遍之间的沉降差应不大于2mm。

(3)填石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符合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

沉降差≤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水准仪:每40m检测1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测5~9点

水准仪:每200m测四个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米尺:每200m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4点×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4)填石路基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

(一)、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

(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方针是:履行质量责任和承诺;提供优良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严格按照《河北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方案的通知》中的内容和要求执行施工。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本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3、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制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检查及评定。

4、搞好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攻关,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QC活动,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5、制订奖罚措施,实行优质优酬和主要管理人员工程质量目标风险抵押金制度,激励职工全员创优。

(四)、管理和技术措施

1、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加强与设计、科研院所的联系,优化论证方案,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创优投入,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2、从公司内抽调业务素质高、技术过硬的有相关桥梁钢筋加工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队伍参与本工程的施工。调配公司精良的施工设备为该工程服务。

3、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定期组织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施工中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内部承包责任制,制定质量奖惩办法,将工程质量与个人的效益挂钩。

5、对关键钢筋加工工艺工序实行技术员跟班作业,指导、监督质量的实施,做好施工控制。

十、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字当头。依靠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认真履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应职责,保障人身和工程安全,确保工程质量。

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2、施工现场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3、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应备有各个工种安全生产手册或须知,并做到每个职工人手一册。特种工种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必须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5、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机具设备例保、检修制度,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①项目经理部应急总指挥

b.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

d.直接监督应急人员的行动;

e.保证场内外人员安全;

f.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行动;

g.指定代理人,以便在特殊情况(因故不在现场或在指挥中受伤)下履行其职责。

②项目经理部应急副总指挥

a.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b.向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减缓事故后果的行动和建议;

c.进行现场事故评估;

e.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a.组织建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指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b.协助应急总指挥工作;

c.督促、监督本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

d.提出应急操作建议;

e.组织应急救援后的总结与评价,并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b.护送、运送伤员前往医院。

b.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a.检查、监督、落实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b.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c.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d.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e.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负责应急救援的联络工作,确定联络体系,应急响应时需要建立联络的机构和人员如下:

b.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c.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d.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e.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f.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g.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h.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与警戒,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需要时组织人员的疏散。

负责与总指挥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负责同有关部门进行勘查、取证,配合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十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佩带上岗证。

2、施工现场作业道路应保持平整,设有路标。机具材料应做到“二整”:机械设备保持状态良好、整洁、停置整齐;施工材料堆放有序、存储规整合理,并插置标示牌。

3、工地现场外观应做到“三洁”:施工场地整洁、生活环境清洁、施工产品美观洁净。

4、施工便道应进行日常养护,保证正常通车,经常整修、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5、现场进行的各项施工操作,必须按施工前的施工操作安排或相应的有关规范进行,做到层次清楚,紧张有序,杜绝违章操作和野蛮施工。

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是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按环保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报告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施工期环保管理措施有效实施。

1、承包人应当根据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水环境的保护。严格限制在地下水采补失调地区取水。严禁向河流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

JC/T 1018-2020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pdf3、应当加强对保护区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工作。

1)严禁猎捕、采挖保护区内野生植物。禁止乱砍滥伐树木,防止植被破坏

2)严禁破坏保护区的环境和地貌。

3)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4、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1)对造成环境污染的承包人,责令限期治理。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承包人,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2)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机械设备、机动车辆以及其他噪声源,应当采取消声防振措施,产生的噪声、振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某商场室内情景装修施工组织设计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检测、报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