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德大铁路综合Ⅰ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截而上的磨损超过0%;
在裂纹和磨损超过10%;
6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雷、大雾等恶劣天年下进行露天作业;
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影响范围既有市政设施保护技术导则(试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11月).pdf随意调整和拆除起重机的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不灵敏可靠纵机构;
人员在吊物下方停留或通过;
超载作业和起吊埋在地下等重量不明吊物;
满载或接近满载时下落臂杆;
起重机行驶时,在底盘起台上堆放材料或有人员站立、蹲从;
在起重机安装中随意用其它螺栓代替专用螺栓;
地铺设置不合格或被水浸泡;
在起重机支腿严重沉陷和机身倾斜下继续进行起重作业;
9.3.4.7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
制定各项防洪工作制度,对防洪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将防洪工作责任进行分工,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头。
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出部署。
汛期到来之前,对施工管段进行检查,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布置处理。一时处理不及的,布设重点防洪看守。
及时做好疏通清理工作,做到沟不积水,在施工中被损坏的排水设施在洪汛到来之前予以恢复。
在汛期,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设在低洼处时,采取有效的防淹措施。
防洪值班员每天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并将气象预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和单位,并严格执行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对防洪工作情况了如指掌。
9.3.4.8保证人身安全措施
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
特殊岗位和技术工种,如安全员、工班长、机械操作员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
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挂牌上岗。
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
配齐配足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防护。
过渡道路两端应按规定设防护栏及警告标志,夜间应挂警示灯。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警示标牌。
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城市和公路交通规则,文明行车。
电工值班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
变压器周围设安全防护栏。
施工脚手板不得有探头板。
高处作业系安全带。患有高血压、癫痫病等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9.3.4.9施工现场治安消防、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1)治安、消防管理措施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一律配戴胸章,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
加大宣传力度,为施工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承诺“便民不扰民”,取得沿线单位和居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工段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主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2)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经理分部、工段、班组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防火职责。
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加强对易燃、易爆及危险品的管理。工程大量使用柴油、重油、沥青等易燃品,因此其采购、运输、贮存及使用各环节均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储料现场配备充足的消防灭火器材。
9.3.4.10其它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等有关安全规则及环卫要求。
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包括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
加强对司机的教育,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城市和公路交通规则,文明行车,注意安全。
严格按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起重工必须熟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以及施工安全的要求。对所有起重机械进行指挥的信号员,应专人指挥,统一指挥信号,哨音清晰,手势和旗语准确,不得用喊叫指挥。如遇有妨碍司机视线处,应增加传递信号人员。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对千斤顶、千斤绳、倒链、滑车、卡环、拖绳、溜绳都要进行严格详细检查,安全合格后方可使用。
9.4.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取得地方各部门的理解、支持、配合,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修建施工便道,抢先完成现场临时设施工程。
严格按IS0900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标准组织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把质量通病和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不合格工程发生,从而避免因工作失误延误工期。
实际生产中各层机构及各部门对生产要素认真进行优化组合、实施动态管理。对人员、设备、物资进行统筹安排,及时组织施工人员、物资进场,保证连续施工作业。
建立形象进度考核制度和工期奖励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在每月验工计价中提留奖励基金,由项目经理分部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罚。
9.4.2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
将本工程列为的重点工程,本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劳动力、材料、资金等资源给予优先保证。选用会管理、懂技术和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各级主要负责人。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备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并做到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尽可能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利用施工机械的高效生产力。加强机械维修力量,组织抢修小组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运转正常。
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的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的情况出现。
为确保进度目标的的实现,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需求计划,应考虑为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增加的资金和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所需费用。
9.4.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施工前,项目分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合理、科学、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涉及施工进度的施工方案应多加比选,在选择技术方案时,不仅应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还应考虑其对进度的影响。
施工中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工期控制,重点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管理,确保关键工序的施工进度,对影响总工期的工序和作业环节给予人力和物力的充分保证,确保总进度计划目标。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使其不断趋于更加合理和切实可行,真正发挥指导施工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统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对整个工程实施动态管理。在经过周密调查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可行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序,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正确处理各工序之间的矛盾,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避免因图纸错误导致施工错误,继而影响工期目标。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杜绝技术责任事故。
坚持测量复核制,避免因施工测量错误,导致窝工、返工甚至工程报废等质量事故出现,影响实现工期目标的实现。
9.5.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9.5.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9.5.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
便道、钢筋加工棚、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9.5.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9.5.6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
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当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畅通工作,路基成形后必须及时做好路基护坡,完善两侧排水沟等附属工程。钻孔桩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定点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流。
9.5.7竣工环境恢复措施
工程完工后,临时租用的土地立即复耕归还。
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地点、取弃土场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沉淀池沉淀,符合要求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
施工时,安排专人对地下、地表水位进行观察,发现水位突然变化、水资源流失大时,及时向施工部门反映,改变施工方案,保证对水环境的保护。
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尤其对水池的管理,杜绝水池漏水,配设自动加水装置,当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时,自动关机,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精神,积极与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实施协议,遵守保护程序,制定可靠保护预案,全力配合文物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发现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确保文物不被损坏、不遭流失,安然无恙。
经理部建立文明工地和文明工地创建定期检查评比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部门和各施工队伍生活区和生产区的作业环境、作业过程,每月由项目副经理组织以安全环保部为主责部派员进行,每月进行评比一次。
工程开工前调查工点有无地下埋设的通信光电缆等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按照经理部文明工地建设有关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各项临时设施、驻地,按照批准的平面图布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安全卫生,禁止擅自随意搭设。各种建筑材料、砂石料、周转料、机具等,要分类、分品种、分规格堆码,放置整齐。注意作好场区、生活区的排水系统,经常清理,保持排水畅通。
施工便道、场区道路要合理规划布置,定期专人整修,保持平顺。司机要文明行车,礼貌行车。工地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序展开,工完料尽,场地恢复平整。设置长久性固定安全警示牌、宣传牌。
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教育,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人员进场后,认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深入学习国家《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和当地政府对土地复垦的有关规定,增强土地保护意识,提高自觉保护土地意识。建立建全土地保护制度,把土地保护措施落实到各队和每个工班,签订土地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复垦规划和计划,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负责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验收。
土地复垦时,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如土地复垦时发生阻挠现象,根据事态严重情况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土地是国家的财富,土地复垦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及地方土地保护部门的要求复垦。
合理优化施工组织,尽可能减少取弃土场对既有耕地的占用。
取弃土场优先选用荒地和废弃的土地。
对弃土场边坡采取护底、绿表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对破坏土地既有生态功能的恢复。
将不能复耕的取土场进行改造为水产品养殖,为当地百姓造福。
9.10.1砼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混凝土拌合站内设置暖棚,水泥等粉料使用时,提前从库内搬运到暖棚内预热6h以上,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合用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视需要对骨料进行加热,可根据每天用量集中在室内通过暖气加热。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控制。投料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先放骨料,再加水,拌合后,最后加水泥和掺外加剂,搅拌时间较常温时延长50%,直至混凝土拌合均匀为止。
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选择最佳路线,确保入模温度,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应有保温措施,并应减少混凝土装卸次数。
混凝土拌制设备宜设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模板、钢筋、管道经过预热,表面温度达到5℃以上。
混凝土浇注前,对保温设施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派经过培训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定员定岗,确保混凝土质量。
9.10.2钢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电弧焊或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预热效果。各层焊缝焊接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
钢筋的焊接、冷拉要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在使用时和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检验,以满足规范要求的使用标准。
9.10.3机械设备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所有施工机械在入冬前进行保养,按要求更换冬季机油。每日工作前对所用机械进行预热,并做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正式作业。
施工机械、车辆采用低标号柴油,每日施工完毕后排空水箱余水,防止冻结,对有特别要求的机械开进车库保温。在冰雪天气作业的车辆安装防滑链。机械加强保养,勤检查,多观察,防止设备冻裂。
水源及消火栓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9.10.4针对冬季施工采取的措施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应提前组织相关机具设备进场,备足混凝土圬工等所需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提前进行冬季施工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规定进行热工计算,确保冬季施工程项目质量。完成搅拌棚、暖棚搭设,供热锅炉、管道的安装调试工作。
作好冬季防火灾、煤气中毒、触电等工作,配备必要的灭火用具、通风换气设备,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线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现场材料、成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处理,按标准设置水泥库,防止水泥淋湿受潮,雨天施工时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并调整配合比。调整好施工计划安排,基坑四周设好排水沟及集水井,备足抽水泵,加强抽水。
雨季施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电气设备、供电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增设防雨措施,对生产资料能入棚的入棚,不能入棚的要有遮盖设施。机电设备的电闸箱或开关采取进盒和搭篷等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当灌注混凝土时遇到降雨,应及时根据沙石料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施工完毕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刷表面,尽量避免在大雨时灌注混凝土。
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施工;对有排洪要求的河渠内工程尽量安排在枯水期间完成,对有可能受洪水危害的工程,在雨季施工前制定专门的防洪抢险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服从地方防汛总体安排,积极抗洪抢险。
项目分部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施工标段的网络,项目分部及各施工区段按照项目管理的需要,配置满足工程调度、计划、财务、物资、安质、办公等信息管理工作需要的终端设备。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之前,积极与业主和上级部门联系,在业主的统一安排下安装使用与之相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作为业主的下一级系统,建立完整的数据交换和关联模式,以保证满足业主单位系统连接的要求,其中编码、工程分解、计划进度、验工计价、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工程调度以及其它项目管理所需的数据的传输、交换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要求。使用该系统可以完成项目编码管理、工程分解管理、计划进度管理、验工计价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物资设备管理、施工调度管理、资金财务管理以及其他项目管理管理所需的内容。
9.13.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副组长经理部总工程师迅速将有关情况迅速上报设计、监理单位,会商处理方案并按照设计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指示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的职责是迅速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和抢险救灾小组,落实、指挥实施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分部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本部门落实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相关要求。
医疗救护小组:经理部医疗救护小组有医疗救护经验的医生3~5人,配备医疗设备齐全、先进的医疗救护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奔赴现场。
9.13.2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见应急处理程序图。
9.13.2.1人员培训、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储备
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抢险队必须提前学习应急预案的方案、措施、处理程序等。
熟悉各类设备的关键核心部分的作用、安装位置。学习相关施工的安全知识,熟练掌握迅速拆解的方法。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应储备:小型起重设备、小型牵引设备、抽水机、排污泵、卷扬机、φ200~φ300焊接钢管、水泥、方木、编织袋器具等。
9.13.2.2应急处理方案
为确保工程遇到突发性灾害时应对措施及时有效,保证施工安全,需要成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处理突发事故和人员救援工作。
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5)疏散引导组:事故发生时,疏散组长应立即带领本组人员弄清本工程疏散出口和消防通道情况;引导施工人员正确逃生;在要道关口处设专人指挥,克服拥挤情况。
10引用的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
新建铁路德龙烟线德州至大家洼段工程xxxx大桥施工图(德大施桥18)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单线圆端型桥墩济桥(2005)4023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单线T型桥台济桥(2005)4021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防水体系通桥(2006)8061
客货共线铁路预应力砼T梁避车台通桥(2006)8030
客货共线铁路常用跨度简支T梁支座专桥(2010)8160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桥上电缆槽设计参考图专桥(2007)8001
铁路桥限高护架专桥设(05)8184
铁建设[2009]195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建设[2003]127号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建设[2009]181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建设[2009]181号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铁建设函[2004]121号
某住宅楼(17层)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铁建函[1994]76号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建设[2003]127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经规标准[2005]110号
铁建设[2005]108号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