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换热站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基础型钢与地线连接: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将室外地线扁钢分别引入室内(与变压器安装地线配合)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将基础型钢刷两遍灰漆。
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布置,按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柜,在从柜下至上三分之二高的位置绷上小线,逐台找正,柜不标准以柜面为准。找正时采用0.5mm铁片进行调整,每处垫片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按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一般无要求时,低压柜钻Φ12.2孔,高压柜钻Φ16.2孔,分别用M12、M16镀锌螺丝固定。允许偏差见表。
柜(盘)就位,找正、找平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档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
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每台柜从后面左下部的基础型钢侧面上焊上鼻子,用6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按原理图逐台检查柜(盘)上的全部电器元件是否相符GB/T 28799.2-2020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pdf.pdf.pdf,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
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等。
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绝缘摇测:用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Ω。
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准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的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一般应由建设单位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堆放。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
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
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
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
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
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按上述2~4项,送其它柜的电。
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电压档500伏,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它两相。
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埋设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金属管的连接应固定,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0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在带电敷设区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合。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
除全塑性外的中低压电缆
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部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放,一般情况宜由下而上。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绷带扎牢。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入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外DLT 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应埋设在防冻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和砂子中不得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T/CECS 10021-2019标准下载,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