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基础施工方案交底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域,其中左配楼为第一施工区域,根据施工缝的位置划分为两个施工段,行政楼为第二施工区域,根据后浇带B的位置划分为三个施工段,右配楼为第三个施工区域,根据后浇带B的位置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4.2.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于施工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与合作施工单位的配合,做好交接处的测量和放线。
4.2.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公路路面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布设3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
根据设计总图给定的±0.000标高的绝对高程,以甲方给定的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首先用全站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高程无误后采用符合路线测定±0.000标高控制点,并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复测。
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分层开挖。
开挖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左配楼不存在超深处理情况,所以先进行左配楼土方开挖,待行政楼、右配楼超深部分强夯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行政楼、右配楼土方开挖。
基槽四周场地严禁存土,开挖产生的砂土均存放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存土处。
设置现场钢筋加工区,钢筋下料应按照废料最少的原则。
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制作加工。
钢筋加工料单需经项目部技术人员签字审批后方可加工。
1)筏形基础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底板下铁→安放马凳筋、基础梁钢筋→底板上铁绑扎→基础短柱插筋→验收
2)条形基础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绑扎基础底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底板面筋→基础短柱插筋→验收
3)独立基础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绑扎基础底筋→安放钢筋支架→绑扎底板面筋→柱放线→绑扎柱插筋→主筋定位点焊→验收
1)筏形基础钢筋施工要点
垫层混凝土达到强度值后,在垫层上按图纸弹线,要求弹出柱边线、基础梁边线。
在垫层上弹出筏板钢筋分档标记,然后依据该标记摆放钢筋。纵横钢筋用绑扎丝逐点绑扎牢固;钢筋垫块设在钢筋的交叉点上,梅花形布置。
根据测量人员弹好的柱位置线进行预埋插筋、短柱主筋插铁,伸入基础深度、型号、规格、数量、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并绑扎牢固,位置准确无误,为了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上部绑扎二道箍筋,四周用钢筋临时斜撑固定。
2)条形基础钢筋施工要点
先绑扎底部钢筋网片,再绑扎梁下部钢筋,梁底部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使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水泥或塑料垫块,保证位置正确。钢筋绑扎不许漏扣,柱子插筋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3)独立基础钢筋施工要点
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接头要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域的长度为35倍*(*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域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积的比值。
项目部工长、质检员,要认真对施工班组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施工规范、工艺规程、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尺量连续三档,区最大值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尺量连续三档,区最大值
4.4.1筏形基础模板施工
底板外模采用12mm厚多层板模板,筏板内增设附筋,将对拉螺栓与附加筋焊接,附加筋采用Φ20,对拉螺栓紧固形成模板支撑体系。
基础梁采用12mm厚多层板为模板,Φ48脚手管作为横、竖背楞,Φ14对拉螺栓对拉固定,基础筏板内增加Φ20附筋,间距800mm布置,Φ25钢筋撑脚与附加筋焊接,结合Φ48脚手管形成支撑体系。
4.4.2条形基础模板施工
条形基础底板及基础梁模板支设采用多层板及脚手管进行支撑,基础坡形底板顶的斜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利用快丝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结进行支设。
4.4.3独立基础模板施工
采用多层板模板,模板安装之前,必须弹出柱子轴线、模板的安装位置线及控制线。轴线引测后,交由验线员复验。
梁模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支撑系统采用普通脚手架。支柱纵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1000mm,次龙骨(用50×l00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脚手管,为保证支撑有足够的稳定性,在立杆之间纵横方向均设置水平拉结杆,拉结杆的步高不大于1.0m,(第一步距地200~300mm),同时用钢管设置斜支撑。
4.4.4基础短柱模板施工
采用15mm厚多层板模板、对拉螺栓定型,脚手架支撑。
柱模的拉杆或斜撑:如果柱截面过大,除采用对拉螺栓外,还应在柱模每边设2对快丝螺栓,固定于基础板板内的与附筋焊接的插筋上,用吊线坠和拉通线的方法控制垂直度,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
4.4.5模板的拆除施工
1)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柱模在混凝土浇注完成12小时后,对其进行预拆,拆除过程中不出现缺棱掉角现象,方可大面积拆除。
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Ⅰ.顶板及梁底模拆模强度均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Ⅱ.模板拆除时按程序进行,严禁用大锤敲击,防止出现裂纹。
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中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4.5.1混凝土的运输
(1)运输方式:商品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罐车场外运输的方式运至现场。
(2)场内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运输时的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施工高峰时宜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互相拥挤阻塞。
(3)季节施工:在风雨爆热天气输送混凝土,容器上应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
(4)混凝土泵位置的选择:混凝土泵应尽量靠近浇筑地点,并要满足两台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能同时就位,混凝土泵能不间断地得到混凝土供应,具体位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5.2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作业准备→预拌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基础短柱、基础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垫层施工根据轴线和垫层的几何尺寸确定外模,外模用50×100木枋配置,现场安装。浇筑时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振捣,随打随抹光,且应进行二次抹面。
2)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
底板混凝土采用泵送,一次浇筑完毕,利用混凝土的自身重力流淌形成一定的坡度,逐步向前推进。
混凝土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步上移,棒插入点间距不大于40cm,同时严格按照“快插慢起”的操作工艺进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至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一般20~30s,严禁漏振过振。混凝土振捣方式如下图所示:
上下两层浇筑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需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避免冷缝的出现。
混凝土浇筑时,需保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浇筑速度,控制好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时间。
基础梁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浇筑,即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梯形,连续向前进行。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捣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捣密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使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基础短柱混凝土施工
浇筑基础混凝土前,浇水润湿模板,在插筋上抄平,控制顶面标高。
基础柱混凝土浇筑之前,先浇筑5~10cm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以防止因模板钢筋挂浆使落下的混凝土少浆而出现烂根、麻面、蜂窝、石子扎堆现象。
两根基础短柱循环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用尺杆控制下灰厚度,连续作业、分层浇筑、浇捣结合。采用Ф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大截面框架柱先振捣柱外侧,再振捣柱中心。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返出水泥浆。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上。
将模板内杂物清除、表面浮渣、松散混凝土剔除干净,露出坚实粗糙的面,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用喷雾器喷水48小时使其充分湿润;后浇带及施工缝混凝土第二次浇筑前均应在新、老混凝土交接处进行接浆处理,砂浆要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对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要先铺一层150mm—200mm厚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后浇带必须在两侧混凝土龄期不少于42*,方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采用高一标号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的振捣方式:
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上层的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震动均匀。每插一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为20~30s,且间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4.5.3混凝土的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在表面覆盖两层麻袋(根据需要增减)进行养护,麻袋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然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进行,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
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方可拆除。拆除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1)双排脚手架基础应先铺红土300mm厚硬化后,再用浇筑150mm厚C15混凝土硬化。立管下应按要求支承在20×30×0.8的钢板上,钢板下垫脚手板。雨后检查脚手架,查看地基有无塌陷和变形,如有应及时通知,整改后方可使用。
2)施工外排架不应高出相应的建筑物,并设置良好的避雷接地装置。
3)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雷雨时应停止脚手架作业。大风、大雨后应检查核实,整修完好后方可进行施工。
1)钢筋堆放时,下部应垫起不小于200mm,防止雨水浸泡而锈蚀。
2),模板安装前钢筋如有锈迹时应及时除锈,如锈蚀严重时应予以更换。
3)现场配绑钢筋必须避开雷雨天施工,以防雷击伤人。
1)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时禁止模板的吊装就位作业。
2)模板就位后应与柱钢筋做可靠拉结,保证其稳定,避免倾倒伤人。
3)及时做好模板的清理、保养工作。
4)做好多层板、木枋等顶板模板的周转时的防雨保护工作,减少因雨水浸泡及暴晒情况下的模板材料变形。
5)掌握好脱模剂的使用时间,避免因雨水冲刷,而减弱脱模剂的使用效果。
混凝土工程在雨季施工时易造成坍落度偏大,以及雨后模板及钢筋接茬处淤泥太多,影响混凝土质量,另外,雨季施工时,天气炎热,混凝土施工应加强养护,防止收缩开裂。
1)混凝土开盘前根据砂、石料含水率适当调整配合比;
2)雨后浇筑混凝土应将模板及钢筋上积水清除干净后方能施工;
3)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5℃时,混凝土及砂浆运输容器应设防晒设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混凝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停歇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混凝土浇筑速度应加快,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
4)通过多种信息了解天气情况,避免在暴雨期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5)雨季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浇筑的预案工作,如采取搭设防雨棚等,防止突然降雨造成质量事故,并在混凝土运输车及输送泵的混凝土出口加盖防雨设施,不致因雨水淋落到混凝土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性能。
5.5临时设施、设备的防护
1)施工现场的大型设施、设备在雨季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塔吊基础应严格按有关方案做好排水设施,保证塔吊基坑内不积水,避免因雨水浸泡而影响塔基安全。
2)临时脚手架要满铺跳板,马道要钉好防滑条。
3)大型设备如塔吊等应按规定做好防雷接地,雨季时应经常检查,确保完好。
5.6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1)各种分项工程施工,必须按工艺标准、图纸及验收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设专人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洒水、扫地,防止尘土飞扬,清除泥污、雨水,保持现场整洁。
4)下雨期间严禁施工人员上架操作;严禁进行室外电焊作业。
5)定期检查现场临电设施及大型机械设备,加强雨后检修,防止漏电事故出现。
6)对任何用电器具,必须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具有可靠的接地,操作者必须佩带必需的劳保用品。
7)人对生活区进行定期清理消毒,消灭四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和污染的水,防止疾病蔓延。
现场各工序由专人把关,每道工序制定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开工前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伍做详细技术交底;
各工序设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岗位明确,责任落实;
不掌握操作工艺、不明确质量标准的人员,严禁上岗操作;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7.1建立完善的联检制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由安全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的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向出事单位或个人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预以解决。HSE工程师监督核查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若发现重大隐患问题,应下达停工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验收批准后方可施工;
在组织施工中,HSE工程师实行“巡检制度”和“值班制度”即只要工程施工不停,就必须保证有HSE工程师在现场值班,以防紧急事故发生;
根据季节的变化、节假日、以及施工作业的特殊要求等,由HSE管理部组织不定期的HSE检查及专业检查,并做好检查情况的记录。
7.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均须进行工作危险性分析和安全交底;
(2)现场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根据本项目现场的周边环境和用火危险程度,经多方人员的检查和确认,并开具动火作业票后方可动火作业,并有监火人;
(3)现场所有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按规定着装,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穿好工作服和防砸鞋;
(4)任何机器在未加保护及安全装置的情况下,严禁操作;
(5)工作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7)严禁乙炔瓶和氧气瓶混装和混放,其使用过程中的间距安全距离为5m以上,距离明火的距离为10m以上;
(8)在高温季节里,气瓶严禁在阳光下直接曝晒,要有遮盖措施;
(9)严禁卡车等施工车辆运送人员;严禁人、货混装和混运;
(10)施工作业的防范要求:
1)以我为主做“八防”;即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火、防风、防滑、防触电、防塌方。
3)确保“三不伤害”和“二不”;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11)施工作业人员的权益:
1)安全措施未落实,尚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作业;
2)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的作业;
3)机具设备存在故障,影响使用安全的作业;
4)按规定应办理的作业许可手续,但未办齐全或监护不到位的作业;
5)作业人员本人不能或不适宜进行的作业;
6)其它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
7.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场地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2)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指定的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不超高、不混放,并标明责任区、责任人。
(3)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4)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
(5)施工现场必须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6)施工现场严禁随地大小便。施工人员要节约用水,消除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7)现场的小型周转材料和工具,应入库存放,库房内货架整齐,排列顺直,并要求库房防潮、防水、防雨等。
(4)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思想教育,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当。把应急预案的准备和实施做得认真、扎实,真正解决问题,有备无患。
(6)将方案编制、措施落实、人员教育、料具供应、应急抢险等具体职责落实到主控及相关部门JT/T 1167-2017标准下载,并明确责任人。
副组长:施工经理、HSE经理、技术负责人
组员:施工管理组、物资管理组、技术质量组、HSE管理组、其他人员。
(1)组长负责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负责处理善后工作,安抚有关人员和调解工作。
(3)成员是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的主要骨干人员。当项目部管辖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接到信号必须赶赴现场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
(4)施工管理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协助应急救援小组核实情况急救有关报道工作。
(5)物资供应组:负责应急材料、物资、设备的调配工作。
(6)技术质量组:负责应急事故有关文件材料的核对、盖章、上报、信息管理工作。并对事故现场负责监测。
(7)HSE管理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及疏散人员工作益阳志溪河水利施工组山东济宁织设计(第三标段)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并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