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室底板高支模施工方案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0.350;梁截面宽度B(m):0.500;
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6.000;梁截面高度D(m):0.50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3.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4.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江干渠下穿钱江路隧道工程竖向立柱施工方案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采用的钢管类型(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0;
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6.000×0.500×1.000=13.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1.000×(2×0.500+0.500)/0.500=1.05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4.000+3.000)×0.500×1.000=3.500kN;
2.木方楞的支撑力计算
均布荷载q=1.2×13.000+1.2×1.050=16.860kN/m;
集中荷载P=1.4×3.500=4.900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木方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别为:
N1=0.738kN;
N2=5.537kN;
N3=6.270kN;
N4=0.738kN;
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0×10.000×10.000/6=83.33cm3;
I=5.000×10.000×10.000×10.000/12=416.67cm4;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6.270/1.000=6.270kN/m;
最大弯距M=0.1ql2=0.1×6.270×1.000×1.000=0.627kN.m;
截面应力σ=M/W=0.627×106/83333.3=7.524N/mm2;
木方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6.270×1.000=3.76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3761.790/(2×50.000×100.000)=1.12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变形V=0.677×5.225×1000.0004/(100×9500.000×416.667×103)=0.89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
3.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连续梁的计算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RA=RB=0.123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8.596;
最大弯矩Mmax=0.195kN.m;
最大变形Vmax=0.074mm;
截面应力σ=0.195×106/4490.0=43.487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1.2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60kN;
R<11.2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8.596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29×7.450=1.154kN;
N=8.596+1.154=9.750kN;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o=(h+2a)(2)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67×1.700×1.500=2.976m;
Lo/i=2975.850/15.900=187.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05;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0.141/(0.205×424.000)=112.174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2.174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立杆计算长度Lo=h+2a=1.500+0.300×2=2.100m;
Lo/i=2100.000/15.900=132.000;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86;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0.141/(0.386×424.000)=59.574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59.574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o=k1k2(h+2a)(3)
公式(3)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67×1.010×(1.500+0.300×2)=2.475m;
Lo/i=2475.207/15.900=156.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87;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9750.141/(0.287×424.000)=80.124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80.124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11.3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技术控制要点)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单水平加强层中间3.5m处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
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十二、模板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12.1预防坍塌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2.1.1模板作业前,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12.1.2模板作业时,支撑系统采用钢管和钢扣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管和钢扣件。支撑立杆基础应坚固稳定,并经承载力验算合格。支撑立杆底部应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剪刀撑和立杆应牢固连接,形成整体。
12.1.3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12.1.4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模板进行加固。
12.1.5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12.1.6安装外围柱、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于施工作业面至少1.5m。
12.1.7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2.2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2.2.1高支模安装完毕,经高支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通知分公司质安部、技术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12.2.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12.2.3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12.2.4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12.2.5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12.2.6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12.2.7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5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安全网。
12.2.8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12.2.9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有无松动、倾斜、弯曲变形、位移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即刻进行加固整改。
12.2.10混凝土泵管应用支架垫固放在梁上,不得直接与楼板接触。
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2.3.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12.3.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12.3.3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12.3.4在浇捣高支模梁板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砼。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隐患消除后再施工。
立杆钢管弯曲3m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12.3.5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监测,每次监测结果必须由监测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签字,提供给施工、监理、设计及业主等相关单位。 12.3.6监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监测项目及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结果评述。 12.3.7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委员会报告。 12.3.8本分项工程监测项目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12.3.9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当施工发生事故,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在位时,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施工现场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图 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13.2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张洪刚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3)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4)项目部指定李裕达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13.3.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13.3.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地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4)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20年1月)13.3.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2)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3)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DBJ51T 5063-2018 四川省在用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性鉴定标准.pdf应急救援线路:XXXX至南京第一人民医院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