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栋住宅建筑混凝土施工方案③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或参入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④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⑤采取长时间养护温州市住宅前安置房工程桩基施工方案.doc,本工程底板养护时间按7天考虑,在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一直采取潵水养护措施。
5.3.2柱的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底部应先垫一层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3)柱子与梁板使用钢板网绑扎分隔,先浇筑柱子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在柱子初凝之前浇筑,保证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4)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5.3.3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进行。
(2)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斜插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先括扛初次找平,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平压实。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土表面直到泛浆,用力搓压平整。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顶板混凝土浇筑高度(标高),应拉对角水平线控制,边找平边测量,尤其注意墙、柱根部混凝土表面找平,为模板支设创造有利条件。
(1)墙体(柱)混凝土施工前,要提前将布料机就位,并固定牢靠,要使布料机能覆盖浇筑的全部分范围。
(2)浇筑部位模板上要有可靠的操作架,防护必须到位。
(3)墙体(柱)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等适量洒水湿润,但需注意不得洒水过多,造成模板内积水。
(4)浇筑时,应根据布料杆的位置,由远及近进行下料浇筑。
(5)浇筑接浆:墙体(柱)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水平及垂直施工缝进行接浆。利用与浇筑混凝土同标号砂浆进行接浆,接浆料要铺设均匀,铺设厚度30~50mm。须注意:接浆料应随混凝土浇筑进行,不宜一次浇筑过多。
(6)浇筑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7)墙体(柱)混凝土要采取循环布料的浇筑方法,一次下料厚度不得超过500mm,并且要注意上下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自身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2h,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加缓凝剂)。
(8)对有洞口处的墙体,下灰时要注意,不要从一侧进行下灰,要从洞模两侧同时进行下灰,以保证洞模不被挤偏位。
(9)墙体(柱)混凝土的振捣:墙体(柱)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要随浇筑随振捣,每一振捣点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400mm,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间隔20min后要进行二次复振。须注意: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左右进行振捣,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密实,不发生墙体冷缝。
(10)墙体混凝土不得漏振,也不得过振,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等,不得碰撞墙体大模板穿墙螺栓、预埋件、预留洞等易变形物体。洞口边进行振捣时,振动棒离开洞口模不得少于300mm,洞口两侧要同时进行振捣,严禁从洞模一侧进行混凝土振捣。
(11)墙体混凝土找平:根据钢筋上的上层建筑50线(红油漆点)拉线进行找平,具体由现场施工员进行交底。
(12)墙体混凝土浇筑应有木工看模,看模人员应检查墙体对拉螺帽有无松动,模板拼缝是否严密;并要设钢筋工进行看筋,看筋人员应检查钢筋是否被踩扁或移位,埋件位置是否正确,钢筋保护层是否正确等。
5.3.5楼梯混凝土浇筑
(1)当梯段砼与上面楼层砼同时浇筑时,应将梯段砼提前1~1.5h浇筑,以免梯段与上部平台处产生收缩裂缝。
(2)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进行浇筑,先振实休息平台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不断连续向上进行。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楼梯板的施工缝留置:原则应宜留置在楼梯踏步板的上部的1/3跨度内,如施工存在困难,也必须留出全部的梯梁,并保证端面垂直。
由于积水坑比底板低,同时浇筑不太可行,故先将积水坑底板浇筑完振捣密实,再浇筑其它部位的混凝土,在距离积水坑四周2m范围内暂时不要浇筑,待2小时左右(视现场情况而定),再浇筑积水坑侧壁,浇筑时振捣密实
5.3.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后浇带使用快易网进行支挡,对先浇混凝土凿毛清洗。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清除杂物并进行湿润,并应刷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后浇带新旧混凝土接茬部位采用设置企口的防水措施。
(3)施工后浇带(沉降带)在结构封顶后,使用高一强度的微膨胀混凝土填灌密实,并加强养护。基础及侧墙后浇带(收缩带)应在混凝土工程完成60天后再高一强度微膨胀混凝土浇灌,浇灌后应加强混凝土养护,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
(4)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后浇带部位覆盖保护以便后浇带部位清理浇筑,采用办法覆盖一层塑料布,塑料布用砂浆压死固牢,在塑料布上扣一层竹胶板或多层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对其清理干净包括钢筋及后浇带中杂物,底板后浇带、竖向后浇带检查止水钢板质量情况有无破损,保证混凝土止水效果。
5.3.8所有浇筑的混凝土楼板面应当扫毛,扫毛时应当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
(1)混凝土入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或由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现场对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入场时间、开始浇筑及持续时间等各时间段进行登记。超出要求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2)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采取加长软管或串筒方法。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凝结时间确定,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其施工缝应留在合理部位(留在板跨支座1/3范围内)。
(6)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7)混凝土浇筑应避开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应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进行保护。
六混凝土试块和混凝土的养护
6.1.1普通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每工作班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冬期施工时应增留不少于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分别用于检验混凝土冬期施工同转标试块强度以及确定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时间。
6.1.2抗渗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
(2)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3)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
6.1.3取样方法及数量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和物应从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并应在卸料过程卸料量的1/4~3/4之间取样,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
6.1.4结构实体同条件试件的留置:
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数量不宜少于10组,以构成按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条件;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是为了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有足够的代表性。通常条件下,当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时,由于基本反映了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试件强度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气温为0℃及以下时,不考虑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与此对应的养护时间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当养护龄期小于14d时,混凝土强度尚处于增长期;当养护龄期超过60d时,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故等效养护龄期的范围宜取为14d~60d,具体数量及部位见试验计划。
6.2.1基础混凝土的养护:初凝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终凝后采用浇水养护。
6.2.1基础部分框架柱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6.2.2冬季施工混凝土泵送管道采用草帘被外加彩条布包裹保温起来,大模板采用聚苯板保温,墙体模板拆除后,混凝土墙体表面覆盖阻燃草帘被保温;顶板浇混凝土时先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终凝后加盖阻燃草帘被保温。
6.2.3常温施工顶板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注意结构板的浇水养护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后尽快进行,养护太早,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皮、跑砂,顶板混凝土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2.4常温施工墙体的养护:立面墙体采用浇水养护,在模板未拆除前,要对墙顶部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整个立面进行喷水养护。这样可以使之保持湿润状态,墙体混凝土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2.5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2.6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混凝土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七、质量要求及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1.1商品砼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7.1.2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7.1.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7.1.4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7.1.5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钢筋、模板控制线,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浇筑时根据轴线、洞口位置线、控制线及时校正钢筋、模板位置及其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保证钢筋、模板位置准确。
7.1.6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其措施是: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
7.1.7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板必须用刮杆刮平。
7.1.8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7.1.9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7.1.10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H/1000、且≤30
H/1000、且≤30
7.2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7.2.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料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7.2.2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1)模板表面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补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7.2.3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禁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了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7.2.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黏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用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胎换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7.2.5缝隙、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悄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7.2.6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降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2.7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全面出现陷不平或印痕。
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后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7.2.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和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对加固或补强措施。
冬、雨季施工,提前编制冬、雨施工方案。认真按方案落实、执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规范要求。详见《冬季施工方案》、《雨季施工方案》。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9.1.1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
9.1.2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9.1.3泵车后台及泵臂下严禁站人,按要求操作,泵管支撑牢固。
9.1.4振捣和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9.1.5在混凝土泵出口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止逆阀,防止泵送突然中断而产生混凝土反向冲击。
9.1.6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
9.1.7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
9.1.8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不得站人,并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粒。
9.1.9严禁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布料杆的折叠收缩按顺序进行。
将两侧活塞运转到清洗室,并涂上润滑油。
9.1.10作业后,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旋塞等复回零位。液压系统卸荷。
9.1.11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
(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件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必须切断电源。
(3)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4)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黏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
(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6)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磨擦及车辆的辗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
(7)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8)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装在把手上。
(9)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10)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9.1.12混凝土泵送设备使用安全要求。
(1)泵送设备放置离基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设置布料杆动作的地方必须具有足够的支承力。
(2)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及管道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且能承受输送过程所产生的水平推力;管道接头处密封可靠。
(3)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装逆止阀。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下端装接一段水平管,其长度至少为倾斜高低差的5倍,否则采用弯管等办法,增大阻力。如倾斜度较大,必要时,在坡道上端装置排气活阀,以利排气。
(4)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按原厂规定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
(5)天气炎热时使用湿麻袋、湿草包等遮盖管道。
(6)泵车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同时使用,轮胎楔紧,水源供应正常和水箱储满清水料斗内无杂物,各润滑点润滑正常。
(7)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紧固,管道接头紧固密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8)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
(9)准备好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关装置。作业前,必须先用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无关人员必须离开管道。
(10)布料杆支腿全部伸出并支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11)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系防脱安全绳带。
(12)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及时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进行逆向运转(反轴)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拆管排除堵塞。
(13)泵送工作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每隔5~10min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先逆向运转一至两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9.1.13布料杆安全操作要求
(1)布料杆作业范围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风力超过8级时,禁止使用布料杆布料。
(3).布料杆不应当做起重机吊臂使用。
(4).布料杆作业范围,应与脚手架等临时设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布料杆必须拆叠妥善后空调施工组织方案,才能吊离转移。
(6).布料杆首端悬挂的橡胶软管长度不得超过5m。
(7).必须经常检查布料杆各部结构完好情况,应对布料杆进行定期全面安全检查。
9.2.1现场灯光照明布设合理,减少扰民。
9.2.2使用振捣棒时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9.2.3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
9.2.4在门口设专人负责进出车辆的卫生。
9.2.5做到工完物清,确保文明施工。
9.2.6施工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网,由初级沉淀池流来的混水,在二级沉淀池进一步沉淀11448_6414_写字楼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细颗粒沉至池底,较干净的清水则经过溢水口流入三级沉淀池继续澄清,经过最后澄清的水可重复使用。通过水泵输往蓄水池作搅拌用水或排入施工现场排水沟内,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