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客专大桥高墩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测量定位所用的全站仪、全站仪、测距仪、垂准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设备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国家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
测量基准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撞击、毁坏。在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基准点是否发生位移。
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方法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 3920-2020)》新旧比较.pdf,确保引测结果精度。
所有测量观察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精度。
轴线控制点与标高控制点,必须经监理书面认可方可使用。
加强对墩柱钢筋及模板的控制放线工作,及模板安装的监控、加固后检查措施等。
对各有关工序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质量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起重工等)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以求得施工方案得先进性和科学性,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进度。
搞好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质量对于本工程至关重要,必须在组织上施工技术管理上以及原材料使用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1、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混凝土连接供应,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全面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结构混凝土施工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浇筑工艺、施工技术性能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浇筑技术交底,项目现场生产指挥负责人负责组织浇筑施工机具、混凝土运输及浇筑作业及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人员负责相应部位浇筑质量检验和监督。
3、浇筑作业时,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到商品混凝土拌和站,确保混凝土质量。
5、混凝土浇筑施工采取质量责任承包,使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出相应的奖罚措施。
5.2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如下:
选用低碱的不含粉煤灰的PⅡ型水泥。由于混凝土缺乏装饰层的保护,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选用低碱水泥可减少碱骨料的危害。应保证水泥水化反映后的颜色为青灰色。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砂子为细度模数大于2.4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为5~25粒径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0.8%;针片状石子的含量不大于10%;原材料产地必须统一砂、石的色泽和颗粒级配均匀。
选用同一厂家、同一颜色的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含气量≯3%,在使用前进行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建议对混凝土进行含气测试和监控。
5、为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控制开裂,经配合比试验需加粉煤灰时,必须选用同一厂家Ⅰ级粉煤灰,掺入量控制在10%以下。
5.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时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等特点,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及外加剂以减少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开裂。
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配,提出施工配合比,报经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1、用水量。混凝土的用水量控制在170~180kg。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2、水泥用量。C35~C5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在400~500kg/m3
3、粉煤灰掺量。Ⅰ级粉煤灰的掺入量控制在10%以下。
4、砂率。比普通混凝土的砂率提高1%~2%。
5、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和粘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混凝土入泵前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之间,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
5.4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
1、生产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经审批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制定的原材料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
2、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器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保持可靠的良好工作状态,供应混凝土前对生产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供料期间机组正常运作,不得中断。
3、生产拌制混凝土期间,每一工作班都要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生产所需用水以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者夜晚)、运输距离、砂石含水率的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必须保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色泽一致。
5、质检员严把质量关,监控好混凝土出场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每车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外观符合要求后,方准混凝土出场。
(1)原材料贮存、降温要求:
①对水泥、砂、石的贮存仓、料堆等进行有效的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必要时采用吹风冷却法对地材进行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②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和水来降温,也可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作为拌和水的一部分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
③控制水泥、粉煤灰在粉罐内的停放时间,刚运到的水泥、粉煤灰温度太高,严禁进场即用,确保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大于40℃,如果粉罐不够应增加适当的数量。
(2)配合比设计时使用减水剂,采用粉煤灰降低水化热。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骨料粒径。
(3)搅拌站料斗、储水器、皮带运输机、搅拌楼都要采取遮阳措施,尽量缩短搅拌时间。应经常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施工所必须的坍落度要求。
(4)尽可能在气温较低的晚上或夜间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6)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容器应设防晒设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不得在运输过程二次加水搅拌。泵送混凝土时,将输送管遮盖、洒水、垫高或涂成白色。
(1)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设备,保证连续浇筑;混凝土到达到现场后立即灌注入模,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
(2)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排在夜间施工,避开白天高温时段。
(3)、浇筑场地应遮荫,以降低模板、钢筋的温度;也可在模板、钢筋和地基上喷水以降温,但在浇筑时不能有附着水。
(4)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设备和材料等(如浇筑溜槽、泵管、混凝土浇筑导管、钢筋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必要时应洒水冷却。
(5)浇注时要及时观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高于30℃。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监理单位至少测温1次并填好测温记录。
(6)严格控制混凝土新浇注面与邻接介质的温差,不得大于15℃,施工单位每部位测温1次,监理单位测温1次并填好测温记录。
(7)应加快混凝土的修整速度,修整时可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
3、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设专人负责。
(1)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d。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喷雾降温、湿润空气等养护措施,在模板底部采取预先冷却的技术措施等。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
(2)混凝土拆模后的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湿养护应不间断,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3)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1—2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
(4)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严格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
(5)加强拆模和养护期间的各种温度观测,重视温度管理,及时准确地进行各种温度观测,并做好记录。目前,测量砼内部温度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是电阻式、热电偶式和棒式、酒精、温度计等。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
(6)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大于20℃。
(7)混凝土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8)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与表层、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宜超过20℃。
(9)混凝土养护期间做好养护过程的详细记录。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按照要求的部位和数量留置,并一同养护。
6墩身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对于墩身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我们将采用材料选用、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等各种保证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做到面层平滑、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完全达到清水混凝土面的质量要求。
1、模板设计将由我公司专业设计人员根据本工程所需的模板的强度、刚度和使用次数,经过缜密的计算后进行设计,设计将采用对拉螺杆固定模板,模板采用厚度6mm的钢模;
2、模板的制作的几何尺寸保证准确,断面一致,材质一致,模板面板的拼缝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3、模板的支撑、锁扣系统做到稳固,装拆方便快捷;
4、模板的拼缝采用由原子灰做成的专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以防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跑浆漏浆的现象;
5、、模板要选择刚度大,表面平整光滑、接缝密实、无变形翘曲的好钢板;立模前应计算所受最大压力、力矩等,保证选用合适模板支架,支架基础牢固;选择好支撑位置,支稳支牢,杜绝浇筑混凝土时发生跑模现象。
6、在投入使用前应对模板进行预拼,合格后以整体的方式吊装就位。
1、为加强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控制,向商品混凝土拌和站派驻内部监理员,其主要职责:监督检查,各种材料到货质量证明文件材料外观质量、材料计量情况、搅拌时间、协助试验人员抽样、和试验(坍落度、均匀性及温度)与施工现场及时联络互通情况,并记录装载混凝土运输车辆驶离拌和站时间等。
2、混凝土入模前,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进场交货验收制度,由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混凝土工长指派的专职人员逐车交验,确保混凝土外观色泽一致,无泌水离析、坍落度符合施工要求,对坍落度超出允许范围的混凝土,严禁使用,坚决退回;同时钢筋端头加不锈钢帽,竖向钢筋端头用塑料布包裹,保护层使用硬塑料垫块。
3、在混凝土正式浇筑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作业班次、交接时间和交接制度,做好气象情况收集工作;浇筑时,振捣和养护要设专人,选派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人上岗。并制定操作细则,精心操作施工。振捣时间宜为30-5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时要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漏振、欠振或过振;插入式振捣器移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1.5倍,如下层混凝土深度5~10cm,振捣棒不许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4、在混凝土养护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处于硬化及强度增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混凝土上要覆盖塑料薄模,确保塑料薄模内经常湿润,并按养护方案,定人员、定设备、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浇水养护。确保养护方案执行过程中不走样,结构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混凝土的表面修补:由于在混凝土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实行规范化操作,因此脱模后不会产生较大范围的感观缺陷,如果存在少量气泡及模板拼缝等细小弊病,将采用如下方法处理,在实施前先对材料的配比做好试验:先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同品种水泥,掺一定量的白水泥和粘合胶水配成的专用腻子,堵塞进小气泡内,再连同模板痕迹用细砂纸打磨抛光,直至与结构物表面色泽、光洁度一致为止。
墩身及以上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面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颜色:青灰色,要求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
2)表面: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阴阳棱角整齐平直,节点或交角、交线、交面清晰,起拱线、面平顺;无油迹、无锈班、无粉化物,无流淌和冲刷痕迹;无明显裂缝、无漏浆、无跑模和胀模;无烂根、无明显错台,无冷缝,无夹杂物。无蜂窝麻面、无明显的气泡现象;
3)结构工程保持拆除模板后的原貌,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的痕迹;
4)穿墙预埋管孔眼整齐,孔洞封堵密实平整,墩台、梁体外观色泽基本一致;
5)混凝土保护层准确,无露筋;预留孔洞整齐平整。
1)结构轴线、体型几何尺寸准确,阴阳角的棱角整齐、角度方正;所有结构线条规则顺直,无明显的凹凸及错位;
2)模板拼缝严密平整、有规律性,无明显搓痕;
3)垂直度、平整度的允许偏差要小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在施工中坚持多级检查制度是预埋件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建立如下质量控制检查体系:
1、施工前,专业主管工程师同有关人员对钢筋图、结构图、设备安装图及预埋件图进行详细地对照审查,对各类图纸中反应地预埋件位置尺寸、大小、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复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反映,并最终以设计或监理工程师下达的书面通知为执行标准,不私自做出论断,之后以每一施工结构段为单位,对每段内的预留孔、预埋件详细统计,把各种预留孔、预埋件绘制在一张交底图上,做好技术交底,交底内容齐全明了。
2、各类预埋件位置以中心线及实测标高严格控制,中心线应在结构模板调平并加固好之后,用红油漆线弹于模板面上或稳固的钢筋网片上,中心线附近0.5m钢筋以焊接形式相连。施工中,中线测设严格按双检制度执行,未经复核的中线不准使用,首先确保中线位置正确。
3、混凝土灌注前,用全站仪在牢固的钢筋网上,测设基准中心线,以此对预埋件位置再次进行检查,防止施工过程中模板可能的移动导致中线偏差对预留件位置造成误差和进行精确检查。检查时,依照图纸,对预留件的尺寸、数量、位置一一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坚决返工直至确保没有漏项并全部位置、尺寸达到合格,之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记录,签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查过程中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
4、拆模时应小心谨慎,不准使用撬杠沿孔边硬撬的拆模办法。拆模时不能碰对拉螺栓,以免影响混凝土与对拉螺栓之间的粘接。拆模后及时做好预留孔、预埋件的竣工测量,对孔口尺寸,孔壁垂直度误差范围出规范要求的尽早修复。之后预留孔用水木板堵盖,防止棱角破坏。
8.1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机械的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机械是否保持完好状态。
2、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3、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4、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5、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6、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7、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2001)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8、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8.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在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应安装防护设施,尽可能采用护栏形式,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使用安全带、安全绳,或者安全防护网。
2、高空安全带应为全方位类型,当高空作业时,必须固定住安全带。
3、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应佩戴安全帽,并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
4、脚手架应保证搭设基础的牢固,与固定结构连接要可靠。
6、高空工作平台应在平台四周设防护网,应有挡住人员坠落的强度。
7、高空工作区内工具和材料应堆放整齐。在高空区域内的交通线路应标记清楚,如果该区域已不能安全使用,应作出标记,并装上护栏防止闲人进入。
8、在高风速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高空作业。在有风的情况下搬运构件时应特别注意。
9、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具有强健体格,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者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0、高空作业的下方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应避免在其下有低空作业。
8.3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A、脚手架搭拆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必须落实专人进行作业过程监护。
B、在立柱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进行立杆基础验收和架体的验收,经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A、脚手架的地基必须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脚手架一经搭设其地基即不准随意开挖。
B、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D、脚手架施工面外侧及危险部位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夜间脚手架上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
E、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F、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G、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应按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
H、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构件:主结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I、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临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J、临便道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L、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8.4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8.4.1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按照高支模模板支架安全施工方案进行搭设,不合格的材料、扣件不准使用。
2、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及支模材料、支设稳固等问题特别重视。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操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3、正式施工前,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模板材料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4、模板拼缝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填缝,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模板安装后及时报验及浇混凝土。
5、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立模安装。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6、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模板安装完毕,必须按规定履行验收手续,合格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8、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
9、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
10、安装柱、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坠物伤人
8.4.2模板体系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使用吊机时,应严格遵守起重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立警戒区域,有专人监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2、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底部受力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系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或其它安全处进行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4、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针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模板时,要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面掉下。
6、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浇、倒塌伤人。
7、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
8、打松上垫块或木楔时,防止飞落伤人。
9、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板把洞盖严。
在前期桩基施工中,我项目部在工地内配备1台300kw发电机,在电源未接通时使用,同时也作为停电时急用。
9.2大风天气应急预案
收听天气预报,大风来之前提前对架子进行检查与加固,模板进行支撑,模板顶口用雨布牢固绑好;大风来之前停止施工。
9.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为预防或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因在危险环境作业中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根据国家和贵州省有关要求制定高处坠落应急处置预案。
组员:孙立昌、王利、郭庆、刘军成、李子建、朱波、刘文浩、张磊
9.3.2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内容类型
1、在搭拆脚手架操作过程中。
2、在搭拆模板操作过程中。
3、在高处临边、无防护措施过程中。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立即对现场保护,抢救伤员。
9.3.4值班和报告制度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突发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起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发展的趋势以及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突发性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小时报告一次,如遇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3、事故单位及主管部门在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要及时作出事故综合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拟对责任人的处理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9.3.5处置的方法和要求
为控制事故的发展,把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程度,要求项目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齐抢救物资:配备日常医疗所需的设备(担架、夹板等)和药箱(存放止血绷带等常用医疗药品)。
2、对已发生的突发性事故的信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重大事故信息,应及时启动预案程序,妥善处置。
9.4支架垮塌应急预案
本工程有大量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系统,为预防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根据有关要求,制定支架垮塌应急处置预案。
组员:刘锐、赵万明、郭庆、刘军成、李子建、朱波、刘文浩、张磊
9.4.2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内容类型
1、支架基础处理不当,造成支架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垮塌。
2、支架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的垮塌。
3、支架在搭设的过程中未固定造成的垮塌。
4、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失稳造成的垮塌。
5、支架在拆除的过程中由于无固定措施造成的垮塌。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立即停止所有施工作业,对现场保护,撤离所有施工人员并立即抢救伤员。
3、所有停靠支架附近的施工车辆驶离支架边20米以外。
4、对联带可能要发生的事故进行提前处理,以免造成二次事故发生。
9.4.4值班和报告制度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突发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起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发展的趋势以及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突发性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小时报告一次,如遇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3、事故单位及主管部门在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要及时作出事故综合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拟对责任人的处理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9.4.5处置的方法和要求
为控制事故的发展,把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程度,要求项目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齐抢救物资:配备日常医疗所需的设备(担架、夹板等)和药箱(存放止血绷带等常用医疗药品)。
2、对已发生的突发性事故的信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重大事故信息,应及时启动预案程序,妥善处置。
为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首先要掌握气象资料,以便安排施工。机械设备和有关施工材料采取覆盖或搭设雨棚防雨。维修养护施工便道和地方道路。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采取以下措施:
1、现浇部位模板安装或钢筋绑扎过程中或完毕后如遇下雨GB/T 38265.2-2019 软钎剂试验方法 第2部分:不挥发物质含量的测定 沸点法,应立即用塑料薄膜或蓬布遮盖。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毕后如遇下雨,立即用塑料薄膜或蓬布遮盖。
3、物资材料分门别类存放在带有防雨设施的仓棚内,部分裸外材料堆放,底部要用方木垫高、垫平,上部要用蓬布遮盖,周围挖好排水沟。
4、施工场地要进行隔离,既有利于安全施工,也有利于创造一个文明施工的良好景观。
5、有噪音的大型机械不在夜间作业,以免影响居民休息。
6、施工场地周边应设排水系统,施工污水先集中沉淀后,与生活废水一起就近排向市政排水管道。
7、周边施工道路应铺设临时路面,并定期洒水,降低粉尘的飞扬。
8、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砂、石、水泥对环境的污染。
9、工程完成后恢复道路及一切公共设施,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植树、种草DBJ50/T-276-2017 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标准,创造一个绿色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