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第二阶段土方开挖计划:2013.2.27~2013.3.31,计划33天,挖方量约为69700立方米,运输自卸车30~40辆/天;
第三阶段土方开挖计划:2013.4.1~2013.5.10,计划36天,挖方量约为48500立方米,运输自卸车20~25辆/天;
四)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SGBZ-0506室内散热器组对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不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保证场地内和周边道路整洁、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1.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四周的场地进行平整,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
2.土方开挖应分段、分层,严禁超挖,(留100mm厚人工挖方)开挖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3.基坑周边10m范围内采用先浇筑垫层再开挖承台及地梁施工方式,并采用跳挖施工,挖出一个浇筑一个;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巡查,注意观察点点止水帷幕有无渗漏水现象,若发现有渗漏水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堵漏,应及时上报;
5.严格控制每层的开挖深度,挖土过程中注意保护水平支撑和立柱桩,立柱支撑桩附近3米范围内的土方高度不得大于1.0米,坑内临时放坡按1:3考虑,以防止立柱受到较大的侧向土压发生倾斜可能导致支撑体系的失稳;
6.基坑周围10米内,尽量不要堆载,如需堆载也不得大于10KPa;
7.除施工平台区域外,支撑梁上严禁堆载,挖机不得直接行走在支撑梁上,必须在支撑梁填土高度大于500mm并在基上部铺设路基箱,或填土高度大于1米后,机械及车辆方可在上面通行;
8.及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反馈给各相关单位,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与各方进行协商调整开挖方式,分层厚度不宜大于1.5米;
9.分台阶挖土时,上下二个台阶的间距不能小于8米,也不宜大于12米,台阶的边坡宜控制在1:3左右,防止坑内土方滑移而影响支撑桩;
10.坑内翻运的土方,尽量堆放在远离支撑梁(离开3米以上)的基坑中部,堆土高度不能超过1米,并按1:2放坡堆放。避免堆放在支撑梁边的土方挤压或滑移,造成支撑梁破坏;
11.基坑坑底预留200mm土采用人工挖方,随挖随铺垫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无垫层的坑底暴露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13.在坑内设置施工运土道路时道路要避开塔吊位置设置,当每层土挖至塔吊基础及各立柱桩附近时,要在塔吊基础四周分层均匀开挖,分层开挖厚度不大于1.5米。在塔吊基础承台完成后在承台面上设好沉降观测标记并做好原始记录,在土方开挖时每天都要对塔吊基础进行测量,另对塔吊垂直度也要每天测量,如发现不正常则马上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挖至基底标高后,基础加紧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在底板与围护桩间做一层400mm厚C20素混凝土,形成传力带;
15.为便于机械大面积开挖,机械开挖到底板底,小挖机配合人工修承台和地梁。人工修土紧跟挖土机后面,人工修整的土方尽量随挖机带走,少量多余的土方可以用塔吊配合出土。修挖时边修边做垫层,特别是围护桩边10米范围内,承台与地梁砖胎模后做,采用人工开挖。以确保基坑底围护桩不产生水平位移;
16.当土方挖至底板、承台底时及时施工垫层及砖胎模,承台与地梁的砖胎模用240厚MU10水泥砖M7.5砂浆砌筑,坑中坑用370厚MU10水泥砖M10砂浆砌筑,各承台与地梁的砖胎模外侧四周均用细塘渣回填。
18.塔吊安装完成后,塔吊基础沉降观测、垂直观测应定期进行,初装二个月内应每隔10天测一次,二个月后每隔15天测一次,并形成记录;
1.开挖前向建设单位了解场地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其它埋设物情况,在挖土中发现管线等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2.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3.在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不得损坏工程桩、支护桩、围梁、支撑及立柱,避免扰动开挖以下的土体;
4.坑内挖土不得留陡坡,以免基坑内土体滑移而引起工程桩偏位;
5.当支撑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围护桩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开挖下面的土方;
6.当土挖至二米深后,基坑上部四周及人员上下通道应做好防护栏杆。夜间施工现场内配备足够照明,夜间施工需由专人指挥;
7.一次开挖深度不得大于1.5米,根据土质情况放坡必须小于1:3,开挖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坑内工程桩、立柱桩及塔吊桩,挖机尽量不要站在工程桩上退挖;
8.挖土机操作中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任何人不准在挖土机回转半径内工作。向汽车卸土应在停稳后进行,严禁挖斗从驾驶室上越过;
9.尽量减少基底暴露时间,及时验收基底,并抛填片石或砼块、碎石,并浇筑垫层砼。暴露围护结构边桩时,必须在6小时内做好垫层,以最大限度减少围护结构变形;
10.每个挖土点和装土点配备一名指挥,控制挖土标高,防止支护和人员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各车辆进出口处安排指挥1名,专职指挥车辆,确保运输车辆的畅通安全。在门口安排4名清扫工,2名冲洗车辆,2名门口道路保洁。必要时请环卫部门派撒水车清洁路面;
11.挖土时应对工程桩设醒目的标记,以利于保护工程桩;
12.为保护大门处运土车跨越的地下管线,在大门口应铺设路基板;
13.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五边”施工,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保证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确保基坑稳定;
14.砼泵车尽量停放在施工平台或出土口位置,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15.开挖过程应注意对立柱和支撑的保护,支撑上严禁堆载,挖土机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应先在支撑两侧填土,填土高度须高出支撑顶面500mm,然后在其上方铺设路基箱,方可通行机械车辆;
16.挖土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挖土中边挖边台阶式放坡,坑内不得积水,平时机械不能停放在工作面的边缘上,同时机械挖土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雨天应停止施工,并做好排水工作。
1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各有关人员须定时对基坑进行巡视,若发现裂缝或其它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补缝措施并汇报给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18.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基坑中的高桩(包括设计试桩)、支撑立柱桩、塔吊桩、角撑的保护,尤其分层开挖中应对称开挖,严禁超挖;
19.土方开挖按踏步式逐级进行放坡留载,不准一次性开挖到底,避免土体大量挖出后,造成土坡侧向应力增大过快而产生险情;
20.挖土过程中,为保证排水效果,配上足够的潜水泵和高扬程泥浆泵进行明排水;
21.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保证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底部应铺设枕木、钢板或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直陷;在饱和软土地段开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车辆下陷或基土产生侧移;
22.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故;
23.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为保证边坡稳定,留坡要大,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24.坑内翻运的土方,尽量堆放在远离支撑梁3米以外的基坑中部,堆土高度不能高于1米,并按1:2放坡堆放;
25.在基坑土体开挖至基础底板施工结束期间,除施工平台及坑外加强板外,基坑坡顶外侧堆载应符合设计规定的限值。
26.坑内道路设置应远离塔吊基础,分区开挖应注意在分区处不应留陡坡;
28.挖土期间,严禁挖机碰撞塔吊基础,离钢格构柱四周50cm范围内停止用挖机挖土地,采用人工挖土;
29.分层开挖土方后,钢格构柱之间的外部垂直剪刀撑及内部水平剪刀撑须跟随挖土进度每隔1.5米加固一次;
1.基坑开挖前在围护周边做好1.8米高钢管临边围护,30cm高踢脚,60cm、90cm高三道扶手,当挖深基坑时在临边围护上设置密目式安全网防护。
2.设好人员上下安全通道,要求在位置上、数量上满足施工要求,在搭设时结构上做到规范、稳定、牢固。
3.设置好围护标志及示警牌,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
4.挖土机械必须验收合格,司机必须持证上岗,经安全三级教育后进行施工作业。
5.开挖时应统一指挥,一律服从指挥人员安排,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6.停止作业时,将挖斗着地静放,机械停放在坑边10米外的位置。
7.如遇下雨天则停止开挖。
8.在挖土前项目部做好对各挖土作业相关的各工种(如挖机司机、塔吊司机、汽车驾驶员、及各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9.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照明,在每只塔吊上头装一盏太阳灯,另配足小太阳灯及手电筒,确保夜间施工的安全与顺利。为防止停电而影响施工作业,本现场还应配备发电机一台。
八)基坑阶段控制验收节点
本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基坑阶段控制验收节点如下:(验收节点经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必须上报***************质检站验收)
1.钻孔桩、搅拌桩施工完成,浇注支撑冠梁之前(验收周边堆载布置情况、钻孔桩(动测报告)、搅拌桩成桩质量及冠梁钢筋布置情况);
2.支撑冠梁浇注完成,土方开挖前(验收地表排水系统);
3.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验收实际挖深、桩间止水和坑内排水系统等等);
4.换撑构件浇注完成后,拆除支撑前(验收换撑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外排水:支撑梁施工完毕后,基坑顶部四周设置贯通的300*300地面排水沟,将地面雨水、施工废水集中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基坑内排水,在每层开挖时,设临时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排除基坑明水。底板砼浇筑完成后,基坑四周的明沟改设集水井,在基坑内适当位置(电梯井、后浇带)的作为临时集水井。同时在基坑外围四角设集水井、沉淀池,沉淀池用240砖墙砌筑。坑底水用高扬程水泵把水排出坑外经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
施工期间,如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及时排出坑内积水,防止坑底土体被长时间浸泡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性。
1.本案按后浇带分界,拆撑共分成A、B、C、D四大段,A段包括1区、2区;B段包括3区、4区;C段包括、5区、6区、7区、D段包括8区;两道支撑梁拆撑顺序为A→B→C→D;
(分段见第49页:支撑拆撑分段平面图)
2.施工基础底板时应同时用400厚C20素混凝土浇筑填实底板与围护桩之间的空隙形成传力带。传力带面标高同底板面标高。
(传力带做法见第50页:底板传力带平面图)
3.底板与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要求后,开始拆除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拆除宜人工凿除。拆撑期间应加强基坑的监测频率。
(第二道支撑分段拆撑示意图详见第51页)
4.施工地下二层结构楼板,并在地下二层结构楼板与围护桩之间按设计要求施工换撑构件,换撑构件混凝土同结构板,且换撑构件面标高与楼板对平;(换撑平面图、剖面图见第52页)
5.待地下一层结构楼板与换撑系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第一道支撑;(第一道支撑分段拆撑平面图见第53页)
6.第二道、第一道支撑梁拆撑后的工况如下图:
基坑开挖围护是项风险工程,地下工程极其复杂,在基坑开挖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察,实行信息化施工,对指导开挖施工确保安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基坑平面监测图见第54页、轴力监测点图见第55、56页)
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即测斜;本案测斜共计15只;
3.围护桩、支撑立柱桩的竖向位移;
4.混凝土内支撑杆件的轴力;本案第一道支撑梁中设30个轴力监测点;第二道支撑中设17个轴力监测点;
5.基坑周边地下管线、道路、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本案中在基坑坡顶、道路路面、建筑物上及管线井盖等位置上设置若干个监测点,基坑周围每隔15m布置一个位移沉降观测点,共计37个沉降观测点。
1.水平位置:日位移连续三天超过3mm或当日位移超过5mm,累计位移50mm;
2.立柱桩及支撑沉降:沉降累计15mm;坡顶沉降值超过25mm,建筑物沉降超过15mm;
3.第一道支撑梁轴力报警值:压力5000KN、拉力1200KN;
第二道支撑梁轴力报警值:压力9000KN、Sb4拉力为1800KN,其余拉力为1200KN;
三)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前,应做好监测的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监测。根据挖土的进展速度及基坑的变形情况: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前每二天监测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后增加到每天一次;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增加监测次数至每天二到三次;垫层和砖胎模形成后连续三天稳定可减少到每二天到四天一次。
1.监测单位应根据上述监测内容和现场地质条件、制定出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布置好所有测点,并将测得的原始数据及周围环境的现状调查记录在案,包括已有建筑进行拍照存档。必要时请有关单位参加;
2.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的沉降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观测次数,除第三方监测外,项目部成立巡查小组,对施工过程中基坑位移、沉降、周边道路路面、建筑物及支撑梁外表面进行巡查。
3.观测数据及时记入相应的表格,并当天提供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当出现危险情况时,立即通知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必要的加措施;
4.每天观测到的数据应绘制成相关的曲线,一般二到三天提供一次;
5.应选择有资质且经验丰富的专业单位进行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单位应把当天的监测结果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进行分析并及时通知有关各方进行处理;
6.支撑拆除时应加强对基坑的位移监测,如位移偏大应停止拆撑,查明原因后再拆撑;
7.1在开挖至淤泥质土层顶标高以下后,基坑内应保证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围护结构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待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
7.2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砂袋、钢管、钢筋、水泥、注浆设备、喷浆等施工机具;
7.3现场应每天24小时有专人巡查,交注意是否有漏水点,如发现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若止水帷幕出现漏水情况,尽快找到漏点,采取可靠的过滤措施,将清水引出,防止土体流失,然后采用化学灌浆、快硬件水泥、钢筋网片加细石混凝土等措施内部封堵塞;坑外封堵:漏点采用高压旋喷桩或双液注浆等措施外面封堵;
7.4围护桩顶部向坑内倾斜,坑外须立即卸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围护桩下部发生向坑内的位移,这时应立即在坑内采取反压措施,同时坑外有条件时进行卸载。待稳定后,在坑内一定区域采取压力注浆等加固措施,养护稳定后再开挖;
7.5围护桩出现裂缝或断裂,除用钢管临时支撑外,应沿基坑边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也可以设描杆并加腰梁以减少桩身内力;
7.6围护桩顶水平位移较大或深层土体位移较大,速率较快,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坑外挖土卸载;无放坡条件的则要加设钢管斜撑、用土钉加固、坑底草包叠袋或回填土;
7.7放坡面出现滑移和沉陷现象,用松木桩加固或用土钉加固坡面;
7.8在基坑靠近大门部位设置应急通道,并保证通道畅通。
(应急通道见第57页:应急通道平面图)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成立项目基坑开挖专家小组,当发生的异常情况时间,立即组织各方相关单位进行会审、协商。具体专家名单见下表格;
***************经济合作社
************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设计研究院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根据现场基坑支护监测结果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若出现以下情况应暂停挖土,由专家小组商讨确定处理方案后再行施工。
(1)放坡面出现滑移迹象;
(2)深层土体出现明显位移,基底有隆起趋势;
(3)周边道路及临边建筑变形明显;
在挖土施工期间由相关各方主体分派专人组成应急小组,对基坑进行24小时监测,将监测数据及施工中发现的隐患等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信息反馈:
第一种途径:基坑监测单位发现监测数据异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专家商讨处理意见;
第二种途径:施工单位发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专家组商讨处理意见;
4、基坑工程抢险组织体系
(2)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分工及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预案启动,责成应急抢险人员、材料、机具、经费的组织和落实,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控制住险情,并依照现场的险情大小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
副组长:*****负责与现场监理、建设、设计、监测、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共同研究抢险方案,向建设单位、街道等相关部门汇报险情,落实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副组长:******负责与建设、监理、设计、监测、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共同研究险情方案,监督落实项目相关人员及时到岗,组织协助排除险情;负责落实各分包专业施工单位避险抢险联动。
组员:******负责险情中后勤物质及抢险经费的落实与准备。
组员:*******负责落实在险情发生后的安抚工作,协助组长做好抢险必需的后勤保障的工作。
基坑一旦发生险情,一方面根据险情的特点、种类,总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应及时通知组长,由组长通知各组员,会议商讨进一步的抢险措施。
组员:*****、*****、
信息小组除负责监测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到位外,应密切观察基坑周围细微变化,在施工期间派专人进行周边环境的巡视,巡视范围为基坑开挖深度的三倍距离。
1)开挖施工前,应先落实抢险物资、抢险人员。
2)抢险物资安排:在工地现场的指定地点,存放一定数量的型钢及水泥。就近联系好混凝土供应单位,保证险情发生时混凝土能及时供应。
⑴快硬、早强水泥:5吨
DBJ51/T 139-2020 四川省玻璃幕墙工程技术标准.pdf⑶高压旋喷桩桩机一台及相关配套设施
⑸抽水泵(备用):5台/套
⑹松木桩(6M长,直径Φ125):100根
⑺H型钢(6米长):10根
⑻钢管(直径48):10T
⑼细石混凝土、石、砂及时供应
⑽装砂用编织袋:4000只
某市政道路、排水、桥梁施工组织设计⑾挖机司机24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