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设施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配套设施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42.4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配套设施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7、泥浆应将膨润土准备一个井段的用量,注浆泵、管路、阀门等配件

8、管外用照明设备、管内用的安全电压变压器、灯具线路正常。

10.、顶铁配置齐备。

11、运土车辆及堆土地点的选定。

YD/T 3541-2019 平面光波导器件用光纤阵列.pdf12、人员安全防护用具、手用具等配备齐全。

13、发电设备试运行正常备用。

第一步,拔桩、开镐、刃机头。

机头与机头后第1节管(带注浆孔砼管)连接图

第1节管与第2节管的连接(同以上)

第2节管与第3节管的连接(同以上)

运土设备是在砼管内铺设轻型轨道,材料为8厘米宽的槽钢,下面用同型号的槽钢做横梁,横梁间距1米,轨道和横梁之间焊接,做成长为2米的轻型小骨架,骨架与骨架之间用Φ14螺栓连接,骨架应提前在地面上制作好,摆放整齐,放在离工作坑稍远处。由于管线较长,管内运土采用卷扬机和人工配合推动轱辘马小车,将土运到工作坑内,用吊车将土吊至地面上的运土车内运走。

当顶镐油缸伸出有0.7米,够下1块顶铁的长度时,应将镐回油,下1块顶铁,以确保平稳顶进。

回镐、下顶铁示意图(局部)

第四节出镐顶顶铁、顶进、出土

当机头已顶进土里有8米长时,开始注浆。根据计算,注浆压力为0.5Mpa最好,注浆量控制在理论计算值的1.5倍左右,实际压浆量要根据具体情况测定。注浆孔一般设置在环形套筒的下面,套筒向后开口,环向连通。同一断面上设置4个,环向均匀布置。注浆时要遵循“先压后顶,随顶随压”的程序。触变泥浆配合:(重量比)膨润土:水:碱=25:83.7:0.75

管道内注浆示意图(随开镐随注浆)

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米时测一回。测量采用激光经纬仪和水准仪配合进行。

下管要由专人指挥。下管要注意插口朝前,承口朝后。在插口安装胶圈时要涂抹凡士林,以使开镐顶紧管接口时胶圈均匀被压缩,不被扭曲、翻转,防止漏浆漏水。

第七节下顶铁、出镐顶进(重复步骤3、4)

顶管管材采用T形钢套环橡胶圈防水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橡胶圈的外观和断面组织应致密、均匀,无裂缝、孔隙或凹痕管子稳定好后,上好胶圈,在胶圈上抹匀凡士林,下弧形顶铁,再下∪型顶铁,后开镐,先顶∪型顶铁,再顶弧形顶铁,再顶管子,将刚稳定好的管子与前1节管子顶严紧。同时连接好各种注浆管路、行灯电路、机头连接电路、出土车轻轨。

第八节(重复2~7步骤)进行

当机头顶到接近副坑时,开始拔副坑进洞口范围内的钢桩,采用25t吊车或振锤桩拔。

顶管施工中的稳定性计算

L:计算顶进长度(取150米)

经计算顶力为8004KN

经计算R>P×1.2

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第一节顶坑开挖风险分析

作为典型的顶管工程,顶管施工的全过程中伴随风险因素,而且由于地下管线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其直接损失和社会影响远大于一般的道路排水工程,因此在顶管施工中我们拟采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地分析、监督、控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工程安全。

一、顶管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顶坑围护结构严重变形。

2、顶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

3、开挖过程中顶坑水位差较大,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

4、顶坑开挖过程中超固结土层反弹。

(1)、止水存在缺损,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水携带部分粘质土、松沙、粉土等顶坑以上的支护结构的背部流入基坑内,使顶坑周围的水土流失,造成相邻建筑物的开裂、倾斜,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塌陷,基坑中水满为患,坑壁坍塌。

(2)、地连墙墙深严重不足,或严重缩径,甚至断桩造成支护桩变形,基坑倒塌。

(3)、钢板桩埋深不够,造成局部变形过大,从而牵连整个支撑体系崩溃。

(4)、支撑未按要求施加应力,或预应力偏小,造成支护墙变形过大。

2、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程

(1)、挖土机械在顶坑支护结构附近反铲挖土,使支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大增加,并且有较大的动荷载出现,大大超出了设计计算的安全储备,造成支护大变形。

(2)、顶坑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随意碰触支撑部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基坑开挖不符合规程,基坑开挖应分层进行。

(4)、支撑结构的安装未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而是先挖后撑,另外为了施工方便,挖到一定深度未及时加支撑。从而造成支护结构大变形,甚至局部塌方整体失控。在支撑结构上增加了设计未考虑的施工荷载,导致支撑结构破坏。

(5)支撑拆除前未采取换撑措施,支撑拆除后,引起地连墙较大变形,甚至失稳破坏。

3、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

(1)、顶管施工期间,在工作区域堆放大量的材料,以及开挖出来的土石,对顶坑支撑结构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压力,使支撑结构大变形。

(2)、施工期间对附近的地下管线保护不力,使得水管泄漏,冲走墙后土,或使基坑周围土体大量进水,支护结构荷载剧增,支护结构大变形。

(3)、顶坑开挖过程中,对设计中的桩后卸载桩前留置反压土体等措施,敷衍了事,卸载不足,反压土体被掏空,造成支护结构大变形。

4、降水、排水、防水措施不力

(1)、坑四周没有封闭,使外部水侵入坑内土层,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隔水、排水措施,使坑内土体强度显著下降,基坑稳定性大大降低。

(3)、由于对基坑附近的排水管道,保护不力,造成管道破裂,冲垮基坑。

基坑监测是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种信息技术,不重视信息施工,必然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1)、监测数据不全面,不能形成综合判断,从而造成事故。

(2)、对监测数据分析不够,例如只顾及支护结构位移的大小,忽略了位移变化的速率,导致事故。

(3)、报警标准不准确,或报警不及时,从而错失抢险的机会。

第二节顶管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

项目经理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出现事故,快速科学处理”的思路,已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工作效率,避免更大的损失,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二、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顶管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往往是在瞬间的事,抢险的目的是避免事故的继续蔓延,使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损失降为最低。为了不错失抢险机会,基坑开挖前应提前准备好抢险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三、顶管工程施工事故处理措施

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后,首先要查明导致病害事故的确切原因,判断事故的发展动态,正确指定处理方案,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避免丧失良机,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分层,对称,均衡开挖,限时封闭。施工期间密切监测各道支撑内力和围护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变形速率及变形值增大,应立即停止开挖,严重者,立即进行回填,立即加强监测,加密支撑,并及时施加预应力。

2)、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测以及基坑外观察井水位变化,重点监测基坑临近楼房建筑的沉降倾斜情况,发生险情立即停止基坑开挖。

3)、加强对基坑附近管线的沉降监测,如发现有沉降超标现象,采用双液注浆加固,防止管线出现进一步沉降。

4)、当支护结构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首先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坑内堆筑沙石袋,或回填土方处理,为了减少墙后的地面荷载,顶坑周围严禁搭建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不得向顶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坑周地面须进行防水处理。

5)、当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坍塌失稳时,首先应在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坍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

6)、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地连墙的渗漏,利用坑外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对已倾斜的建筑物采用高压旋喷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7)、基坑开挖后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地连墙随底板上拔而断裂,处理方法: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由于土体失水固结,箱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箱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待建筑物重新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四、顶管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伤亡事故的应急措施

1、顶坑坍塌事故常见的几种类型

②现场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③电工快速赶往事发地点,根据触电情况选择抢救的方法。

⑤在急救车未到来之前,抢救工作不间断。

⑥将触电人员送往附近医院。

⑦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

①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②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或擅自进入。

③检查坍塌作业面,及时进行坍塌作业面的加固工作,防止发生二次坍塌。

④视坍塌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急救措施,如发现现场人员掩埋事故应迅速挖救,但不应使用铁制等高硬度工具,以免发生二次伤害。

⑤立即通知120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

⑥发生掉物打击事故按本预案掉物打击事故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①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②立即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

③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④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

●被打击人员头脑清醒,有外伤:

①立即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为其止血,并包扎伤口。

②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③立即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

④维护好现场,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⑤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

●被打击人员处于昏迷状态:

②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③维护好事发地点,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保持空气流通。

④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

①立即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为其止血,并包扎伤口。

②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工程安技科。

③伤势较轻的利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伤势较重的视情况自行送往医院或通过120急救车救治。

④保护好现场,不得将事发机械随意挪动。

⑤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

2、事故应急简单急救法

(1)、外伤出血现场急救

①加压止血法:小伤口出血很少,可用药棉或干净的手绢、毛巾盖住伤口,再用敷料或清洁布条加压包扎,一般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有效,“创可贴”就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②指压止血法:如果下四肢或头颈部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地压在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上,以此来止血,这种简单的现场急救措施,可以阻断血流,以便送医院就治。

③屈肢止血法: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则在肘窝内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型绷带将其捆牢。

④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法适用于四肢较大的、较复杂的或出血较快的伤口止血,一般见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汹涌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法无效者。所谓止血带一般是指弹性较好的橡皮带,或身边的腰带、领带、围巾等,也可以用三角巾代替。止血带应绑在伤口的近心端,即肢体靠近心脏的一端,例如膝关节以下外伤出血,应立即在大腿的适当部位扎止血带。肘关节以下流血不止,应在肘关节以上扎止血带,扎止血带时一定要注意扎紧,以伤口基本上没有新鲜血流出为原则。扎止血带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容易引起止血带以下肢体坏死。

①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找不到绷带,可用围巾代替。

②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在一起。

④料理好伤者后,可以设法找回断肢,用清洁的布块包好,放入塑料带内。

⑤让断肢保持体温,如有可能,在塑料带周围放些冰块,但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断肢。

⑥救护车到来送伤者进医院时,应立即把断肢交给救护人员。

①救出险境:抢救全身被土埋者,根据伤员所处的方向,确定部位,先挖去其头部的土、物,使被埋者尽量露出。迅速清洁其口、鼻周围的泥土,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口对口吹气,然后再挖出身体的其他部位。

②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部心脏挤压。

③对各种外伤进行现场处置。

④如果局部肢体受挤压,在局部解除压力后,应立即用夹板将伤肢牢牢固定住,严禁不必要的肢体活动,伤部应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送医院处理。

发现触电时,首先要立即关掉开关,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竹杆等不导电的东西,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但要注意,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以防发生连续触电。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或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直至其呼吸、心跳恢复正常。

3、坍塌事故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

(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要迅速撤离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及群众,安全员要对现场进行隔离,保护,对现场进行勘察并画出草图,记录事故经过。

(3)、经理部经理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与抢救人员联系,掌握最新情况便于事故处理。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以外事故,见地人身伤害程度,特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当项目经理不再的时候,由常务项目副经理出面解决,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应也投入到应急行动当中。

工程处于江湾路距市区较近,采取就近处理原则。

第六章顶管工程的施工监测

1、监视分析顶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路面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掌握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路面沉降预先进行估算和研究,并对顶坑附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可能受到影响的程度做出评估和提出处理方案,确保它们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现场监测信息反馈和施工中的地质调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优化施工工艺,达到工程优质、安全施工、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5、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及相关原始数据的采集,为工程科技攻关和科研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地表沉陷、基坑回弹、地下水位观测、支撑内力、基底变形等,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以质检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及施工管理人员为成员的创优小组;形成以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总负责、质检工程师专职负责的内部质检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控相统一的组织保证机构。

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技术规范、编写各工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的施工方案经业主和监理同意批复后方可施工。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测试人员及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活动,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与掌握设计要求,施工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标准及施工操作规程,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均符合控制要求。

第二节现场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工程创优目标及工程特点,采用比国家、行业、地方系列标准要求更高的工程质量企业内控标准,加强工程细部质量控制,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落实各项施工工序、工艺,做到上道工序不优,下道工序不开工,分层把关,层层负责,同时加强对各班组及外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

坚持“三检”、“三不”制度,即:隐蔽工作检查制,不定期质量抽检制,单项工程竣工检查制;以及材料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下道工序不施工,试验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1、主体结构使用的原材料带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2、切实落实“三检”制度,以预防为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根据每道工序及部位的特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明确质量标准。

3、对隐蔽工程严格按验收规定进行,组织现场质量人员、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4、实行工程质量否决权制度,质量人员对于不合格产品有权要求停工整改,严重的予以返工处理。

5、施工过程中认真整理内业资料,做到准确翔实,使工程检验资料规范化,符合立卷归档要求。

6、钢筋搭接、焊接、间距、顺直度,弯曲等严格按质量规范要求施工。砼浇筑中随时测定砼的塌落度和入模温度,对不合格品坚决退回。

7、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技术及检验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病句

8、采取成品保护措施,成品防护人员、劳务队负责按防护交底要求对确定的成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项目经理部质量员在施工过程中对照保护措施进行保护,并督促实施;项目经理部对成品的防护实施到交付工作完毕。

9、在竣工后至交付使用工作完毕实施以下防护措施:设专人防护管理,设标志牌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防止施工产品被损坏。有条件时采用封闭式的现场管理,无条件时设巡回检查员进行巡回检查,保证防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顶坑开挖完毕,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监督检验,将检验情况填写地基检验表,报请监理工程师复验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1、坑底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

2、坑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图纸相符.

3、坑底处理是否符合图纸和本规范的要求.

1、杜绝施工中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3、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4、无机械设备事故和重大管线损坏事故;无等级社会治安案件;

6、创建天津市安全文明工地。

(2)根据本工程实际,查找安全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对区间盾构、基坑开挖、临时用电、机械操作、负高空作业等建立作业规章制度。

(3)针对本工程安全防护重点,根据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程,结合单位实践经验,编制《现场安全防护规程手册》,人手一册,使施工人员牢记有关的安全作业内容和知识,严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第三节顶管过程安全管理要求

(1)深基坑作业,坑周围围挡必须符合分公司规定的要求,坑内上下梯设置为两部专用梯,并设有扶手,安装要牢固并且要有一定的坡度。

(2)顶管前,应查明顶管沿线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桥梁等结构物,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顶管后座安装时,如发现后背墙面不平或顶进时枕木压缩不均匀,必须调整加固,方可顶进。

(4)吊装顶铁或管子时,严禁在扒杆回转半径内停留。往工作坑内下管时,应穿保险钢丝绳,并缓慢地将管子送人导轨就位,防止滑脱坠落。

(5)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顿时,应加强联系,及时通知工具管头部操作人员停止冲泥出土,防止由于冲吸过多造成塌方。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应加强通风。一般长度大于50米应采用大型通风机定时给顶管机头送风。设专人看管通风机,以保证顶管内的工作安全。

(6)当土压平衡机械失效或遇到硬石砾无法掘进时,需要打开胸板上的清石孔进行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止冒顶塌方的安全措施。

(7)管子的顶进或停止,应以工具管头部发信号为准。遇到顶进系统发生故障,应发信号给工具管头部的操作人员,引起注意。

(8)顶进过程中,不得站在顶铁两侧操作,以防发生崩铁伤人事故。

(9)工具管中的纠偏千斤顶,应绝缘良好。操作电动高压油泵应戴绝缘手套。

(10)管内照明应采用24V安全电压照明,特别潮湿处应采用12V安全电压照明。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安全管理岗位,包括项目部经理、工程公司经理、安全工程师、安全员、施工队长、各部门负责人,均要制定岗位职责,认真执行。

第五节重点部位安全监控措施

本项目将顶坑开挖与支撑、确定为安全重点部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各重点监控部位排出不利于安全的危险环节,作为重点监控的安全管理点,落实监控人员,实施重点监控。

第六节设备、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机具、车辆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确保其性能处于完好状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2)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做好防火工作,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消防砂箱、蓄水池等消防器材设施,且完好有效。危险品仓库、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作为防火重点,实行定人定责、定期检查,严防火灾发生。

第七节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用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上报审批后方可进行。用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完毕以后,由保障部会同安技部的有关人员对现场用电布设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3)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设施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由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4)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5)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1)加强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要建立电工或使用人安全责任制,并与经济挂钩;坚持每月至少测试漏电开关一次的制度,并做好测试记录;严禁违章在电箱内乱接、乱拉;严禁在电箱内放杂物。

(2)建筑物临时施工用电,由管道井架设线架用绝缘子固定接入,在每个施工段配置一施工电箱。

(3)电缆的接头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能防水、防尘、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5)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大于3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调和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6)切实落实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零)措施,保护接地(零)措施应做到:

①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②活动房屋、金属屋架、电器金属构架、等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

③任何情况下,绿黄双色只能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用,选用线径不小于10mm2多股铜芯线。

(7)所有的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装置二级漏电闸保护器。

GB/T50121-2005标准下载3、施工现场照明设施标准化

(1)施工现场室外照明灯具高度不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4m。灯具要放置稳固,金属外壳、灯架必须可靠接地(零)保护,电源端应装有漏电的动作电流小于等于30毫安,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灯具接线带电端、线不得外裸。

(2)潮湿高温、空间狭窄、导电性能良好、触电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场所,照明电源电压必须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3)施工现场在一个工作面内,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不得只设局部照明。需大面积照明时,可采用碘钨灯照明,其高度宜在2.5m以上,镇流器应单独放置,并有防雨措施。

4、施工现场电缆线路敷设规范化

(1)电缆线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乱拖乱拉。

(2)室外电缆埋地敷设深度应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c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硬质保护层,过路时应有钢管保护。

(3)室外架空敷设电缆线路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通过道路口架空高度应距地5m以上,用钢丝绳攀挂。

(4)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不得受张力影响张村河治理工程水工构筑物橡胶坝施工组织设计,应作绝缘包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